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軸心國為什麼中立

西班牙軸心國為什麼中立

發布時間: 2023-07-18 17:51:45

1. 西班牙在二戰中起了什麼作用嗎

雖說佛朗哥在德國和義大利的幫助下打贏了西班牙內戰,但在二戰中雖說西班牙有隨時倒向軸心國的跡象,但一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一直都處於中立狀態。
雖然在戰前,德意幫助佛朗哥發動政變,建立起了法西斯政權.但是西班牙國力不強,並且位處於直布羅陀北岸,假如西班牙參戰,英國為了保衛直布羅陀海峽必將全力擊潰西班牙..西班牙當然不會傻到去當德意的馬前卒.但是為了報答德意兩國,在德國入侵蘇聯時,西班牙組建了第250「藍色」步兵師,以志願軍的形式隨同德軍參加入侵蘇聯的戰斗...
其實在二戰中的歐洲,根本就沒有西班牙的戰略空間...德國橫掃了歐洲大陸,並且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義大利入侵北非,企圖將地中海收為己有...那西班牙參戰他還能得到什麼?北方就是德國的傀儡維希法國,南邊是德意的北非,東邊是義大利的地中海...西班牙根本就沒有底盤可以拿.
僅僅為了報恩就把本國人民投入到一場無利可圖的全面戰爭(而且還是世界大戰)中去,完全不理智.佛朗哥也不是傻子啊...
西班牙唯一想要的只有直布羅陀海峽,所以1940年西班牙出兵佔領了丹吉爾,但一直保持著中立,並未與英國開戰...英國為了保持西班牙的中立,也不斷的給予西班牙經濟援助..
政治是只講利益而不講情義的...事實上也證明了西班牙不參戰的先見之明...因為佛朗哥曾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酉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可惜德國拿不出這個證據...
西班牙最強硬態度的時候就是40年以及41年,宣布西班牙是"非交戰國",意思就是西班牙的志願軍加入德軍,西班牙入侵摩洛哥宣布收回直布羅陀海峽等行為僅僅是本國與這些國家的沖突,並不代表西班牙加入德意與英的爭霸戰...(二戰是後人起的名字,當時在歐洲,這場戰爭僅僅只是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在爭奪歐洲霸權而已)
到了1943年,法西斯節節敗退,讓佛朗哥看清了法西斯陣營不可能取得勝利,所以將西班牙由非交戰國變回了中立國...西班牙的不參戰政策讓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權活到了最後....

2. 在二戰期間,被佛朗哥佔領的西班牙是否支持軸心國,還是保持中立

1939年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西班牙在二戰是中立的。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與義大利要求佛朗哥回報,讓德軍取道西班牙攻打英屬直布羅陀,並逼迫西班牙加入軸心國的陣營。但佛朗哥鑒於國內飢荒問題,亟需美國及同盟國的穀物與石油援助,以及不看好軸心國會贏得最後勝利,於是擺盪於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盡量不捲入沖突中,讓西班牙於二次大戰期間的傷害降至最低。 了解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當年的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隨時都有放棄中立、投入納粹———法西斯聯盟懷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這是為什麼呢?歷史學家們在研究這一現象時也難以取得一致意見。1997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教授戴維·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爾二戰時期的信件時,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底———原來是丘吉爾的「金錢外交」「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方向」。 1940年5月,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當時的國際形勢非常嚴峻:法西斯德國在歐洲大陸節節勝利,而居於重要戰略位置的西班牙,其政府隨時都可能投降納粹。對於英國來說,德國如果控制了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那將是一場災難———地中海的戰略運輸線將被封鎖。 丘吉爾在分析了佛朗哥政府的內部勢力之後,決定收買一些對佛朗哥有影響力的西班牙高級指揮官。他專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這項絕密行動:由英國國庫在一家瑞士銀行的紐約分行存入1000萬美元。戴維·斯塔福德教授說:「這筆錢很可觀,但是,鑒於涉及的事情重大,用於收買西班牙軍人就顯得不是很多了。」 他在研究丘吉爾當年的信件時發現了這個收買事件。戴維·斯塔福德說:「西班牙同德國聯合在一起可能會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方向。」 實現收買計劃,丘吉爾靠的是英國駐馬德里大使館武官艾倫·希爾加思。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過傷的海員曾在玻利維亞勘探過金礦,之後在北非執行過使命。當時他在西班牙的任務是,監視納粹德國潛艇的活動情況,同時為防範希特勒入侵西班牙作準備。在接到丘吉爾首相關於向一些西班牙軍人賬戶轉錢的命令之後,這位英國軍官便同銀行家胡安·馬奇進行了接觸。馬奇在一戰中曾幫助過英國的情報機構,並在西班牙內戰時期資助過佛朗哥。馬奇的任務是,向那些表明准備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聯合意願的西班牙軍官送錢。丘吉爾的助手們曾對起用馬奇有非議,但丘吉爾認為:「馬奇利用邪惡的方法賺錢這個事實目前絕不會損害他對我們的價值。」 馬奇根據每個西班牙軍官的業績送錢。1940年底,幾乎所有的錢都進了西班牙軍官的腰包。比如,安東尼奧·阿蘭達將軍當時是西班牙軍事學院院長,被認為是佛朗哥的繼承人之一。他得到了200萬美元。 一直到戰爭結束時,西班牙都保持著中立,雖然弄不清楚丘吉爾的「金錢外交」是否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確實起到了作用。

3. 為何阿根廷土耳其西班牙1945年1-2月對軸心國宣戰

二戰後,大量的納粹分子在阿根廷逃過了審判。而大量的小道消息也聲稱希特勒沒有自殺,而是乘坐潛艇來到了阿根廷,然後隱居起來。

阿根廷自稱是希特勒的老人,當然,她的夫人聲稱他是精神病人。不過無風不起浪,若不是一直以來流傳民間的傳言,也不可能有阿根廷自稱自己是希特勒。

至於土耳其,在一戰中由於參加了德國陣營,慘遭解體,若不是凱末爾革命最終迫使協約國妥協,土耳其險些亡國,但是土耳其依舊還是簽訂了極為苛刻的條約,喪失了全部的境外土地。二戰中,土耳其顯然聰明了很多,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保持著中立狀態。由於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軸心國和同盟國都是積極拉攏土耳其的。土耳其雖然最終參加了同盟國,不過基本上成功的避免了二戰對土耳其的破壞。

阿根廷和西班牙長期中立,主要是因為自身就是法西斯專政政權,而土耳其則是從本國利益出發,左右逢源,最終都站在了同盟國一邊,可謂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4. 一戰和二戰的時候,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干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佛朗哥面臨著是否參戰的選擇,這也是對他的統治的嚴峻考驗。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例如,在一次馬德里盛大閱兵典禮上,由於佛朗哥故意把准備要出席的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國駐西班牙大使貝當的後面,使這位早已將自己的指揮棒、元帥服送到馬德里以施威擺闊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後,放棄到馬德里參加觀禮。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當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軸心國參戰時,佛朗哥謹慎地予以回絕,他委婉地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酉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於德國橫掃西歐,連連獲勝,熱衷投機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場開始傾斜,他希望趁機收回被英國人控制兩個多世紀的直布羅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佔領丹吉爾。當時丹吉爾是由德、意、英、法四國共管的地區。佛朗哥在採取這一軍事行動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沒有通知英、法。隨後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羅陀的口號。

1941年6月,希特勒進攻蘇聯,佛朗哥被希特勒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並請求德國允許西班牙長槍黨志願軍參加對蘇戰爭,以報答1936~1939年間德國給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時,佛朗哥仍留有後退的餘地。對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國轉變為非交戰國,對德國,他強調「西班牙派志願軍並不等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實際上,佛朗哥組織了一個由長槍黨員組成的「藍色師團」,穿上德國軍隊的服裝,開赴蘇聯作戰。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復中立,並下令召回在蘇聯作戰的「藍色師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佛朗哥在國內仍推行其恐怖統治。對長槍黨以外的黨派,尤其是共產黨、社會黨黨員,大肆搜捕、關押,甚至處死,而且還使用閹割刑和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佛朗哥的這種恐怖暴虐統治,引起世界范圍的強烈不滿。1946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建議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從西班牙召回大使,決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現行制度,今後就不接納西班牙為聯合國會員國。面對這種國際孤立的局面,佛朗哥宣布實行閉關自守的孤立的經濟政策,在國內開展仇視猶太人和一切外國人運動,禁止在公共場合懸掛寫有外國字的招牌,鼓勵使用本國產品。1947年,佛朗哥又簽署《國家元首關於國家元首職位繼承法》,宣布西班牙為立憲王國,規定佛朗哥有指定國王繼承人,罷免國王繼承人的權利。

5. 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經是海上霸主,二戰時期在幹嘛

二戰時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幹嘛?其實簡而言之,他們沒幹嘛,一直保持所謂的"中立",不過在當時全歐洲大戰的環境下,他們中立的表象之下,其實也暗流涌動,在暗中也曾為不同陣營提供過相當程度的幫助與支持。

因此戰後在西方得到了和西班牙截然不同的待遇,它成為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首批援助國之一,盡管它按照西方標准也是不折不扣的「獨裁國家」,但它還是成為了北約的創始成員國,其經濟也在戰後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繁榮。

6. 一戰和二戰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保持中立

二戰中,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中立國。但在一戰中,西班牙是中立國,葡萄牙則是協約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葡萄牙是屬於協約國陣營的一員。

1915年1月,葡萄牙國會投票通過與英國和法國結盟,但並沒有直接參加對德作戰,只是對英國陸軍和海軍給予協助。1916年3月9日,德國向葡萄牙宣戰,同年,葡萄牙派出了一隻367人的遠征部隊赴法國前線參戰。在整個戰爭當中,葡萄牙軍隊一共「作戰」17次(只有6次和德軍交了火,共傷103人,亡9人)。從這些數據就不難看出,葡萄牙參加一戰只是象徵性的。

7. 西班牙如何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陣營的它,為何沒被清算

西班牙並沒有引發第2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在歷史當中是一個非常強悍的國家,也曾經是人類歷史上第1個日不落帝國,但是在建立殖民帝國之後,因為各種戰爭讓西班牙的工業處在落後之後,也慢慢的成為了非常貧窮的一個半農業國家。而西班牙在二戰期間成為了法西斯國家和法西斯陣營的西班牙卻沒有遭到傾向,也是因為西班牙的領導人非常的有智慧頭腦,在二戰爆發之後,不管是美英法,還有德意志的法西斯都在想要去拉攏西班牙,可是西班牙卻誰都沒有選擇,而是保持一個中立的態度,後來還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的搭上了美國的戰車,得到了美國的知識池,在美國的支持下,西班牙也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最後再面對西班牙的這個領導,不得不說確實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

8. 西班牙在1939年建立了法西斯政權,但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和參加二戰

1939年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西班牙在二戰是中立的。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與義大利要求佛朗哥回報,讓德軍取道西班牙攻打英屬直布羅陀,並逼迫西班牙加入軸心國的陣營。但佛朗哥鑒於國內飢荒問題,亟需美國及同盟國的穀物與石油援助,以及不看好軸心國會贏得最後勝利,於是擺盪於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盡量不捲入沖突中,讓西班牙於二次大戰期間的傷害降至最低。

了解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當年的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隨時都有放棄中立、投入納粹———法西斯聯盟懷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這是為什麼呢?歷史學家們在研究這一現象時也難以取得一致意見。1997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教授戴維·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爾二戰時期的信件時,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底———原來是丘吉爾的「金錢外交」「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方向」。

1940年5月,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當時的國際形勢非常嚴峻:法西斯德國在歐洲大陸節節勝利,而居於重要戰略位置的西班牙,其政府隨時都可能投降納粹。對於英國來說,德國如果控制了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那將是一場災難———地中海的戰略運輸線將被封鎖。

丘吉爾在分析了佛朗哥政府的內部勢力之後,決定收買一些對佛朗哥有影響力的西班牙高級指揮官。他專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這項絕密行動:由英國國庫在一家瑞士銀行的紐約分行存入1000萬美元。戴維·斯塔福德教授說:「這筆錢很可觀,但是,鑒於涉及的事情重大,用於收買西班牙軍人就顯得不是很多了。」 他在研究丘吉爾當年的信件時發現了這個收買事件。戴維·斯塔福德說:「西班牙同德國聯合在一起可能會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方向。」

實現收買計劃,丘吉爾靠的是英國駐馬德里大使館武官艾倫·希爾加思。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過傷的海員曾在玻利維亞勘探過金礦,之後在北非執行過使命。當時他在西班牙的任務是,監視納粹德國潛艇的活動情況,同時為防範希特勒入侵西班牙作準備。在接到丘吉爾首相關於向一些西班牙軍人賬戶轉錢的命令之後,這位英國軍官便同銀行家胡安·馬奇進行了接觸。馬奇在一戰中曾幫助過英國的情報機構,並在西班牙內戰時期資助過佛朗哥。馬奇的任務是,向那些表明准備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聯合意願的西班牙軍官送錢。丘吉爾的助手們曾對起用馬奇有非議,但丘吉爾認為:「馬奇利用邪惡的方法賺錢這個事實目前絕不會損害他對我們的價值。」

馬奇根據每個西班牙軍官的業績送錢。1940年底,幾乎所有的錢都進了西班牙軍官的腰包。比如,安東尼奧·阿蘭達將軍當時是西班牙軍事學院院長,被認為是佛朗哥的繼承人之一。他得到了200萬美元。

一直到戰爭結束時,西班牙都保持著中立,雖然弄不清楚丘吉爾的「金錢外交」是否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確實起到了作用。
參考資料:http://www.wjsms.net/home/web/jiaoyanzuzhuye/hj/ReadNews.asp?NewsID=618

http://spaces.msn.com/valyang/
西班牙內戰和佛朗哥時代

戰爭的失敗在西班牙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引起人們的反思。西班牙社會各階層紛紛要求進行政治改革、發展經濟、強化教育,以重振國家。在此期間,馬克思主義思想傳入西班牙,社會主義黨、共產黨相繼成立,工人運動有了較大發展,人民起義此伏彼起。在1931年4月12日市政選舉中,左翼勢力獲勝;14 日在巴塞羅那、聖塞巴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國;在馬德里,革命委員會宣布成立臨時政府;阿方索十三世自願流亡國外。同年6月28日共和派舉行全國大選,宣布宗教自由,12月通過了新的《憲法》,新政府著手進行農業、教育、區域自治等方面的改革和立法;與此同時,一些右翼政黨(如長槍黨)相繼成立。在 1933年11月的大選中,右派政黨獲勝,一些新法律(如農業改革基本法)被廢止,1932年政變軍人被赦免。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發生沖突, 1934年月10月爆發革命,被軍隊殘酷鎮壓。1936年2月由共和左翼、社會黨、共和聯盟、共產黨等組成的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勝,阿薩尼亞政府宣布全國大赦,恢復農業改革及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加利西亞等地區的區域自治。1936年5月阿薩尼亞當選共和國總統,卡薩雷斯-吉羅加組閣。然而左右兩派沖突不斷,反對黨領導人卡爾沃-索特羅被暗殺成為內戰的導火線。1936年7月17日梅利亞駐軍叛亂,18日漫延到全國,佛朗哥取得了駐摩洛哥軍隊的領導權,西班牙內戰爆發。

叛亂軍隊在塞維利亞、巴利阿里、加那利、摩洛哥、納瓦拉、潘普洛納、薩拉戈薩取得勝利。共和國政府進行了多次改組,創立了人民軍隊並武裝民兵。 1936年9月右翼勢力----國防委員會任命佛朗哥為政府首相和軍隊元帥。內戰雙方均得到了國際支持,著名的國際縱隊支持共和派,意、德兩國支持右派叛亂軍隊。到1936年底叛亂軍隊控制了安達盧西亞大部分、厄斯特拉馬杜拉、托萊多、阿維拉、塞哥維亞、瓦利阿多里德、布爾戈斯、萊昂、加利西亞、阿斯圖里亞斯的一部分、維多利亞、聖塞巴斯蒂安、納瓦拉、阿拉貢、加那利、巴利阿里。共和派控制著馬德里、新卡斯蒂利亞、加泰羅尼亞、瓦倫西亞、穆爾西亞、阿爾梅利亞、希洪、畢爾巴鄂等地。1939年3月28日叛亂軍隊攻佔馬德里,4月1日內戰宣告結束。

內戰結束後,佛哥朗政權殘酷鎮壓左派努力,對外與德意結盟。二戰爆發後,西班牙改變了外交政策,保持中立,堅決反對共產主義。由於佛朗哥政權以前與德意等國的關系,二戰後西班牙受到空前的孤立,一些國家召開駐西使節,西班牙加入聯合國的要求多次被拒絕,法西邊界被關閉,西班牙也被排除在歐洲戰後重建計劃之外。由於西班牙資源(如石油)缺乏,經濟閉關自守,因此造成物質匱乏,不得不實行配給制。冷戰的開始給佛朗哥政權帶來了新生,1950年西班牙與聯合國建立外交關系,1953年西班牙與美國簽訂軍事互助條約,西班牙被孤立的情況有所緩和,1955年西班牙加入聯合國。1956年摩洛哥從西班牙獨立出去。

佛朗哥統治中期,西班牙開始出現社會動盪。1951年巴塞羅那爆發大罷工。1956年又爆發全國性罷工,同時出現了學生運動。內戰中倔起的政治人物(如軍人、長槍黨等)逐漸被技術官僚所代替。60年代初期,反對佛朗哥政權的活動進一步加強。1969年7月22日胡安-卡洛斯被議會指定為國家元首繼承人。後來,西班牙共產黨提出民族和解和通過和平手段推翻佛朗哥政權的主張,社會黨和基督教民主派同樣提出恢復民主、融入歐洲的主張。到了70年代初期,教會與佛朗哥政權也逐漸疏遠,一些地區的神父包括一些高級神職人員公開批評佛朗哥政權。與此同時,西班牙民族主義勢力抬頭,埃塔恐怖主義活動(如暗殺、爆炸等)開始出現,1973年埃塔分子暗殺了卡雷洛-布蘭克首相。由於佛朗哥病重,1975年10月30日胡安-卡洛斯臨時擔任國家元首,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11月22日胡安-卡洛斯登基。

七、西班牙民主過渡

1975年11月22日胡安-卡洛斯登基成為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登基後,西班牙開始進行大規模政治改革,以不流血方式實現了從法西斯獨裁向議會君主制的過渡。國王將國家的領導權交給了年輕的改革家蘇亞雷斯。1976年7月3日蘇亞雷斯就任首相,肩負起從獨裁向民主的過渡重任。許多西班牙政治家和知識分子開始結束流亡回到西班牙,左派、右派均接受民主游戲規則,西班牙又回到自由、民主的政治氣氛中。1977年6月15日西班牙進行了獨裁統治結束後的第一次民主選舉,由蘇亞雷斯領導的民主中央聯盟取得了相對多數(165票),由岡薩雷斯領導的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工社黨)贏得了118席,成為第二大政黨。共產黨、加泰羅尼亞和巴斯克等地區的民族主義政黨也在議會中有了自己的代表。新聞界、政治團體、工會組織等在民主過渡進程中均採取了負責任的態度。1977年10月底西班牙各政黨簽訂的《蒙克洛亞協定》確保了民主的鞏固和經濟的恢復。蘇亞雷斯在民主過渡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執政時期將西班牙轉變為一個現代國家:確保廣泛的自由,建立了多黨議會制,政黨和工會的社會角色得以確定,中央向地方大量下放權力,在所有地區建立了自治區。這些變化是在各政黨、各階層通過協商一致取得的,因此是難能可貴的。民主過渡最重要的遺產是1978年12月6日由全民公決(87.87%的支持率)通過的新《憲法》。隨著西班牙國內政治環境的穩定,西班牙開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1977年7月28日西班牙提出加入歐共體的申請。

八、新《憲法》通過之後的西班牙

1979年3月1日,西班牙舉行新《憲法》通過後的第一次全國大選,民主中央聯盟獲得34.3%的選票,工社黨為30%,共產黨為10.6%,蘇亞雷斯再次受命組閣。在1979年4月19日舉行的市政選舉中,左翼政黨在大城市的得票率達77%,表明民主中央聯盟力量的削弱。1981年初蘇亞雷斯辭去首相職務,2月10日卡爾沃-索特羅受命組閣。

然而,西班牙的民主進程並非一帆風順,一些極右翼勢力不甘心自己的權力被削弱。1981年2月23日一小部分國民警衛隊人員闖入議會,發動政變。在國王的干預下,政變最後未獲得成功,民主進程的成果得以保存。

1982年10月28日西班牙舉行大選,由岡薩雷斯領導的工社黨獲得絕對多數(202席),人民聯盟(現人民黨前身)獲106席,民主中央聯盟只得到7.2%的選票,共產黨為3.8%。1982年12月3日岡薩雷斯就任首相。工社黨放棄了過去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觀念,轉變為溫和的、改革的社會主義民主政黨。在1985年6月、1989年10月的大選中工社黨再次以絕對多數和在1993年6月的大選中以相對多數分別獲勝,繼續執政。由於工社黨長時間的執政,一些腐敗現象和丑聞削弱了工社黨的執政地位。人民黨經過幾次選舉失敗,進行了認真反思;在黨主席阿斯納爾的領導下,人民黨逐漸轉變為改革的中右派政黨。在1996年3月的大選中獲得相對多數,人民黨聯合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和加那利的地方民族主義黨執政,阿斯納爾出任首相。人民黨在2000年3月的大選中獲得絕對多數,獨立執政。2004年3月西班牙工社黨在大選中獲得相對多數,重新執政。

與此同時,西班牙積極融入國際社會。1981年10月西班牙議會同意西班牙加入北約,並於1986年3月通過全民公決的形式加入了北約。1985 年6月12日西班牙簽訂了加入歐共體的條約,並於1986年1月1日正式成為歐共體成員。西班牙在1989年上半年、1995年下半年、2002年上半年成功地擔任了歐盟輪值主席,為歐盟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92年西班牙成功舉辦了巴塞羅那奧運會和塞維利亞世博會,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了西班牙。從 1991年開始西班牙積極推動舉辦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推動西班牙、葡萄牙與拉美國家之間的合作以及歐盟與拉美國家的合作。同時,西班牙積極參與國家維和行動,1991年成功舉辦了有關中東問題的馬德里峰會。

這一時期,西班牙國內政局穩定,為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工社黨和人民黨政府積極推行教育、衛生、稅收等諸多領域的改革,嚴厲打擊恐怖主義,加快工業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軍隊職業化,改善社會保障體系以確保社會福利,西班牙經濟得到很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2年西班牙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

9. 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立場是怎麼樣的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突然襲擊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如果當時擁有重要戰略地位的西班牙如果參加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封鎖直布羅陀海峽,那麼必將對盟軍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區的作戰造成極大的困難。可是,在戰爭一開始,西班牙就宣布「中立」。當時西班牙已是佛朗哥統治下的法西斯獨裁國家,為什麼卻沒有參加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呢?這的確是一個饒有趣味而又令人費解的問題。

有人認為,佛朗哥不參戰是因為國內的經濟、政治危機。當時,西班牙內戰剛剛結束,由於必要的進口工業原材料和設備供給不足,黃金、外匯儲備也十分短缺,加上災荒頻繁,導致食品嚴重匱乏,國民經濟瀕於停滯,人心浮動。政治方面,共和派、君主派右翼集團和共產主義者左翼集團依然有著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和影響。法西斯組織長槍黨內部醞釀著的種種不和、猜忌、爭斗又削弱了黨的獨裁統治能力。故而佛朗哥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發展國民經濟,穩定政局,確保獨裁統治。顯然,這種看法的問題在於:國內危機並非不參戰的可靠理由,對於法西斯國家來說,解決上述危機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可能正是對外戰爭。

另一種說法是,佛朗哥不參戰是因為同盟國的利誘、拉攏。西班牙和直布羅陀、丹吉爾特殊地理位置使盟國擔心,一旦西班牙加入軸心國作戰,直布羅陀海峽必為其控制,大西洋與地中海航路中斷,後果不堪設想。為此,1940年3月,英國同意向西班牙提供200萬英鎊的貸款,並允許它從盟國進口某些禁運的工業原材料,英國還從阿根廷快速運送一批食品到西班牙以解決其燃眉之急。1941年初,美國以紅十字會的名義援助西班牙價值150萬美元的食品和葯物。隨後,羅斯福又設法讓國會同意放鬆美國商人向西班牙輸出石油的控制。然而,事實上德、意向西班牙所提供的好處是遠遠超過盟國的,除西班牙內戰期間進行的援助外,德國還一直向西班牙提供軍火、機械、精密儀器,並曾同意向西班牙提供部分石油、小麥、棉花、橡膠和肥料等物資。可見這種看法也不能令人完全滿意。

第三種說法是:佛朗哥反對的,只是蘇聯,而不願向西方國家開戰。因為蘇聯是支持西班牙國內左翼力量的後台。佛朗哥曾經說過:西班牙和西方世界的真正敵人是蘇聯,西方國家之間的任何戰爭都不過是為俄國人火中取栗。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佛朗哥立即表示支持德國的軍事行動,並很快組織了1.7萬人的長槍黨志願軍,稱為「藍色師團」,參加對蘇作戰。佛朗哥強調,「藍色師團」只表明西班牙抵制蘇俄的一貫立場,這並不等於參加軸心國一方作戰。這種說法也有可疑之處:西班牙人民陣線共和國政府被顛覆後,國內的左翼力量已經不能再對佛朗哥政權產生致命威脅。如果說佛朗哥是「意識形態至上者」,那麼為什麼1943年德軍失去對蘇優勢後,他又要落井下石,撤回「藍色師團」呢?

筆者認為,西班牙在「二戰」中始終保持中立而不參戰,是由包括上述幾種因素在內的多種因素決定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應當說是戰爭形勢變化使然和西班牙自身利益所需。
首先,西班牙地處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要沖,尤其直布羅陀海峽乃是兵家必爭之地,西班牙若參加軸心國一方作戰,必然成為美英盟國首先進攻的對象。此時西班牙是否能夠招架得住美英的猛烈打擊,便事關西班牙整個國家的存亡問題,沒有獲勝的絕對把握,佛朗哥敢去冒這個險嗎?而當時德國希特勒的主要目標是消滅蘇聯,不太重視地中海和北非一帶地區;義大利雖然對地中海和北非地區很感興趣,但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卻極為低下,根本不是美英軍隊的對手。這樣,精明的佛朗哥在得不到德軍強大兵力保護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貿然參戰的。
其次,如果說戰爭初期西班牙不參戰主要是因為國內困境的話,那麼後來西班牙仍保持中立則主要是形勢不利使然。1940年6月14日,西班牙出兵佔領了國際共管的丹吉爾,隨即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參加軸心國的條件,其中包括對直布羅陀、法屬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省的領土要求。在部分要求得到承認後,德、西雙方議定共同對直布羅陀採取軍事行動。可是,當德軍做好一切准備,而且供給了西班牙作戰所需的重武器並通知其明年1月開始行動的時候,佛朗哥卻明確表示西班牙目前還不能參戰,德國只好取消了這一戰略行動。佛朗哥這時之所以出爾反爾,顯然是認為參戰時機尚不成熟,因為當時不列顛之戰正在激烈進行,勝負未分,而義大利卻已在地中海和北非戰場被打得焦頭爛額。1940年11月11日,從英國「光輝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對義大利海軍基地塔蘭托港進行轟炸,給以致命的打擊,使義大利殘存的海軍不敢再同英國海軍較量。接著在北非與英軍較量的義大利陸軍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迫使義大利不得不向德軍求救。而後來德軍親自出馬對地中海戰略要地馬爾他島的進攻也以失敗而告終,英軍牢牢控制著地中海的制海權。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如果盲目參戰,必然會面臨失敗的巨大風險。
至於後來軸心國集團在戰爭中每況愈下,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打得落花流水,西班牙就更不敢冒險參戰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