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怎麼退出殖民地
❶ 西班牙在美洲大陸的殖民地是什麼時候獨立的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屬美洲)是指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西班牙在美洲擁有的殖民地的統稱。從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開始的三個世紀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就不斷地進行著征服和殖民,先後佔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區、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達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內陸。在19世紀初期,西屬美洲陸續爆發了獨立運動,西班牙因此丟失了在美洲大陸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的失利,更使其丟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並最終結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統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轉化而成的新國家基本上都繼承了西班牙的語言和宗教,並成為了現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還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屬地區)。 歷史從1492年哥倫布踏上新大陸開始,西班牙就陸續在加勒比海和美洲沿岸設立據點並向內陸推進。當西班牙人發現落後的新大陸文明根本無力抵抗歐洲人後,軍事征服就一直伴隨著探險活動。1519年西班牙人建立了哈瓦那並控制了加勒比海最大的島嶼古巴島,同年登陸墨西哥並建立韋拉克魯斯,此後西班牙殖民者科爾蒂斯(Hernán Cortés)帶兵深入內陸並於1521年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
同是在1519年,西班牙人在巴拿馬地峽南岸建立巴拿馬城,並開始侵入了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1533年印加帝國被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征服,兩年後西班牙人在秘魯建立利馬城並以此作為逐步控制南美其他地區的基地。1534至1535年,西班牙北上探索了北美西岸地區並將之命名為加利福尼亞並開始逐步深入北美內陸。
在西班牙統治的幾個世紀里,西屬美洲的原住民不斷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驅趕和屠殺。同時,西班牙人從歐洲帶來的病菌又多次引起瘟疫,使得原住民的人口大為減少。後來西班牙人為了開發新大陸的資源(貴金屬、蔗糖、棉花、煙草、咖啡、可可、染料等),又不得不從非洲引進大量的黑人奴隸來從事種植和開采,從而促成了興盛一時的奴隸貿易。和英國殖民地不同,西班牙並不發展殖民地的加工業而只把其作為原料產地加以掠奪,所有西屬美洲的特產和資源都會通過船隻(參見西班牙珍寶船隊)運回本土。這也造成了後來從西班牙殖民地獨立出來的國家都是較落後的農業國,這和獨立自英國的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西屬美洲殖民地
1790年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存在爭議或短期控制的地區
1580-1640年西班牙吞並葡萄牙期間,並入西班牙的葡屬美洲殖民地
1717年失去的殖民地(參見烏得勒支和約) 殖民總督區1535年起,西班牙為了統治西屬美洲,先後建立四個總督區:
新西班牙總督區: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設立,管轄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諸島等地。
秘魯總督區:首府利馬,1542年設立,管轄整個西屬南美,18世紀西班牙在南美又設立兩個新總督區後,轄地相應縮小。
新格拉納達總督區:首府波哥大,1718年設立,管轄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地區。
拉普拉塔總督區: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1776年設立,管轄今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等地。
此外,有的總督區下設置有都督區。西屬美洲共設五個都督區:瓜地馬拉(1527年)、古巴(1777年)、委內瑞拉(1773年)、波多黎各和智利(1778年)。1764年,西班牙又在美洲殖民地推行郡制,分新西班牙為12個郡,拉普拉塔為8個郡等等。西屬美洲的獨立戰爭後,相應的總督區和其他行政區劃分不復存在,但卻深刻影響到了各新獨立國之間的邊界和行政區劃分。
❷ 曾經的世界霸主西班牙殖民地位是如何被英國一步一步取代的
當時的西班牙可以說是上世紀初期得英國,繁榮的西班牙,全世界金銀的開發西班牙佔到了絕大部分,但是這么豪的物資,並沒有來造福人民,或者是發展本國的軍事實力,而是供王室各種奢侈的消費。
西班牙的繁榮,對英國,法國等國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財富,因為西班牙王室會把大部分的物資,用來購置英國等國家的奢侈品,側面的促進了英國等國家的發展,英國注重軍工業的發展,進而取代了西班牙,稱為日不落帝國。
❸ 拉丁美洲是如何擺脫西班牙控制的
拉丁美洲擺脫西班牙殖民獲得獨立,其實從實質上講時機十分重要,而且博弈最激烈的除了殖民地與宗主國以外,列強之間的博弈更是引導戰爭走向的重要因素。要知道最早起義的時候,很多起義軍都是打著勤王的口號。
1820年,即將前往拉美的西班牙遠征軍在加的斯倒戈,強迫已經復辟的斐迪南七世恢復攝政委員會頒布的1812年憲法,並且放棄政府再次建立殖民地的計劃。1821年在玻利瓦爾的倡導下,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組成聯盟,暫時聯合為大哥倫比亞。之後南美國家的獨立幾乎是順理成章了。
❹ 非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的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獨立浪潮首先興起於北非。1952年,納賽爾領導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英國控制的傀儡政權,建立了埃及共和國。1956年,納賽爾總統宣布從英、法殖民者手中講蘇伊士運河受歸國有。1962年,阿爾及利亞趕走法國殖民者,贏得獨立。
在北非獨立運動的影響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獨立運動逐漸高漲。
1960年是「非洲獨立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它們是:喀麥隆、多哥、馬達加斯加、剛果(利)(曾稱扎伊爾,1997年改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里、達荷美(現名貝南)、尼日、上沃爾特(現名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現名象牙海岸)、查德、烏班吉沙立(現名中非)、剛果(布)、加彭、塞內加爾、馬里、茅利塔尼亞和奈及利亞。90年代前期,納米比亞獲得獨立,南非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歐洲殖民者奴隸非洲幾百年的歷史結束。這樣,到1960年,非洲的獨立國家就達到26個,其面積約占非洲總面積的2/3,人口約占非洲總人口的3/4。
非洲的獨立運動改變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新興的非洲獨立國家成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❺ 西屬美洲殖民地獨立戰爭是怎樣完成的
這是美洲大陸西班牙殖民地人民為擺脫殖民統治而進行的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
西屬美洲殖民地獨立戰爭的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1810年至1815年為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除秘魯、古巴外,絕大部分地區都爆發了武裝起義,建立了獨立政權,但掌握政權的土生白人獨立派不敢廣泛發動群眾,沒有提出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政治經濟綱領。拿破崙失敗後,西班牙殖民者又卷土重來,到1815年底除拉普拉塔外,各地革命政權相繼被摧毀。1816年至1826年為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各地起義的領導者吸取了經驗教訓,提出了比較明確的革命目標和綱領,廣泛地發動群眾,建立革命軍隊,並打破了地區界限,彼此配合,互相支持,到1826年最終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墨西哥和中美洲是獨立戰爭的第一個中心區域。1810年9月16日在神父伊達爾戈領導下,墨西哥多洛雷斯鎮爆發武裝起義。不久起義軍增至8萬人,逼近墨西哥城。在1811年初的瓜達拉哈拉決戰中,起義軍被西班牙殖民軍擊敗,不久伊達爾戈不幸被俘,慷慨就義。墨西哥人民為紀念這位起義領袖,稱之為「墨西哥獨立之父」,並把他起義的9月16日定為墨西哥獨立日。此後在墨西哥南部領導武裝起義的莫雷洛斯(或稱摩里羅斯)成為獨立戰爭的新領導者,他率領起義軍在兩年內幾乎控制了整個墨西哥南部,並於1813年11月正式宣布墨西哥獨立。
隨著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復辟,殖民軍又集中兵力進行反撲。1815年起義軍遭受重創,莫雷洛斯也英勇犧牲。1820年西班牙本國發生革命,墨西哥軍官伊都維德乘機率軍進入墨西哥城,宣布墨西哥獨立。1822年自立為帝。不到10個月便倒台。1824年墨西哥共和國建立。在墨西哥獨立後,中美洲各省也於1821年擺脫西班牙宣布獨立,1823年建立新的聯邦共和國——中美洲聯合省,1838年分成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和哥斯大黎加。
南美洲北部是獨立戰爭另一個中心區域。1810年米蘭達在委內瑞拉首府加拉加斯領導革命軍展開反西戰爭。次年召開國會,通過獨立宣言,成立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1812年西班牙殖民者利用加拉加斯劇烈地震發動進攻,佔領加拉加斯,米蘭達被俘犧牲。玻利瓦爾繼米蘭達成為獨立戰爭領袖。1813年他率軍攻入加拉加斯,次年建立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玻利瓦爾被授予「解放者」光榮稱號,成為共和國首腦。1814年西班牙殖民軍卷土重來,在拉波塔戰役中打敗玻利瓦爾軍隊,重佔加拉加斯,第二共和國被扼殺。1816年逃亡國外的玻利瓦爾在海地共和國大力支持下重整軍隊,在委內瑞拉東部登陸,給西班牙軍隊以沉重打擊。1818年玻利瓦爾又建立委內瑞拉第三共和國。1819年6月玻利瓦爾率領一支2500人的軍隊,穿越原始森林和安第斯山,突襲哥倫比亞,在波哥大附近的波亞卡河戰役中打敗西班牙軍隊。1819年12月包括委內瑞拉和新格瑞那達在內的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立,玻利瓦爾當選共和國最高統帥和總統。又經過3年的浴血奮戰,玻利瓦爾的部隊摧毀了盤踞在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等地的西班牙殘余勢力,南美洲北部地區全部獲得解放。
南美洲南部是獨立戰爭第三個中心區域。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群眾示威,推翻西班牙任命的總督,建立了臨時政府,附近各省紛紛響應。1816年各省代表在圖庫曼開會,正式宣布成立拉普拉塔聯合省,完全脫離西班牙而獨立。
為徹底摧毀西班牙殖民武裝力量,1817年聖馬丁率領5000人的軍隊艱苦跋涉,翻越海拔4000米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隘口,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最光輝的奇跡。隨即聖馬丁軍隊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智利的西班牙守軍面前,殖民軍遭到慘痛打擊。1818年智利宣布獨立。1821年聖馬丁指揮遠征軍在秘魯人民的配合下解放利馬,秘魯宣布獨立,聖馬丁被授予共和國「護國公」稱號。1822年7月聖馬丁與玻利瓦爾在瓜亞基爾會晤,共商解放秘魯,實現西屬美洲完全獨立的大計。會晤後聖馬丁辭去秘魯政府首腦職務。玻利瓦爾在1824年8月指揮軍隊在胡寧平原的決戰中打敗西班牙軍隊。12月在阿亞庫喬的決戰中,革命軍以少勝多,取得決定性勝利,活捉西班牙駐秘魯總督、4名元帥和10名將軍,共俘敵2000餘名。1825年秘魯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為紀念玻利瓦爾的功績,取國名為玻利維亞共和國。1826年1月西班牙在美洲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卡亞俄的守軍全部投降,西屬美洲殖民地全部解放。
❻ 西班牙殖民地1820年,巴西獨立,而1840年,中國開始變成英法的半殖民地。為什麼
巴西是美洲,離歐洲近,他們侵略的時間也早,而中國離的遠,他們的力量直到19世紀才有可能侵略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比較早,早期勢力大,佔了所能發現的一切地方,而等英法崛起時能占的差不多都被西班牙他們占過了,所以只能另佔新地。。。。
而由於時間,殖民地本身的發展,本國的衰落。。總之原因很多,殖民地不可能長久的,到了一定時期肯定要獨立出去的,而西班牙從1500多少年啊我忘了就開始佔領美洲大片領土,到了1820年宗主國罩不住殖民地了,巴西等國開始獨立了。。。
而中國直到19世紀西方才有實力到達和入侵,而當時最有實力的英法首先挑起戰爭,中國逐漸淪為殖民地。。。。。
你說的鎮壓老殖民地那是宗主國才會去做的,而他們做了幾百年鎮壓不住了,殖民地人民本身實力也在增長啊,而宗主國西班牙頻繁參與歐洲大陸的戰爭,消耗了自己的國力,無敵艦隊都被英國摧毀了。。。。。。1800年之後還被拿破倫打敗滅亡了,整個政府都流亡到巴西殖民地去了,自顧不暇了,哪還有力量去鎮壓殖民地啊。。。
巴西獨立也有些特殊,統治巴西並宣布巴西獨立的是西班牙皇帝的兒子,皇帝默許了。。。
而美洲在英法崛起前就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割的差不多了,所以英法崛起時到處侵佔其他地方。。。。而西方勢力到達中國時,有能力的只有英法了。。。。而且當時世界瓜分的差不多了,也只有中國附近的地方還沒被瓜分。。。。。而當時西班牙等早期殖民帝國都衰落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只在1900年的辛丑條約時才看到派兵跟隨諸國組成八國聯軍,戰後也派人簽訂條約,跟人家PP後面撈點便宜。。。。葡萄牙也只是佔了澳門一塊小地方而已。。。。
另外貌似新征服一個地方和鎮壓老殖民地,貌似前者簡單些。。。落後地區戰敗了就失去抵抗力了,清政府一旦戰敗就不敢和西方交戰了,不停賠款割地。。。。而老殖民地一旦需要鎮壓時,說明已經開始亂了,鎮壓所花的錢和人越花越多,而不起作用。。。。。
打個比方,你新包一個情人時的成就和快感,以及她的溫順度
跟你需要花錢和時間來安撫一個老情人越來越膨脹的野心和貪婪時的不耐煩和厭惡比,
你願意做哪個?
❼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過程是怎樣的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是西屬美洲人民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解放戰爭。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來的300年,西班牙對其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人民一直進行殘酷的剝削。19世紀初,西班牙殖民帝國下設4個總督轄區和4個將軍轄區:總督轄區為新西班牙區、新格拉納達區、秘魯區、拉普拉塔區;將軍轄區為:瓜地馬拉區、委內瑞拉區、智利區、古巴區。這些殖民地的整個經濟生活從屬於宗主國的經濟利益,當地居民備受歧視。
16~18世紀時,反西班牙起義此伏彼起。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激起了民族的覺醒。1775~1783年的北美獨立戰爭,1789~1794年法國的大革命,1791~1803年的聖多明各的黑奴解放斗爭,對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比利牛斯半島大部分領土被拿破崙法國佔領,就說明了西班牙的虛弱,1808年西班牙國內的革命事件更直接促使其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蓬勃興起。1810年4月19日,加拉加斯爆發起義;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起義;7月20日,波哥大爆發起義;9月16日、18日,多洛雷斯和聖地亞哥也相繼爆發起義。這些起義導致西班牙殖民制度的滅亡,宣告了獨立戰爭的開始。
1811年,委內瑞拉、巴拉圭相繼宣布獨立,組成了新格拉納達聯合省代表會議。
1813年,墨西哥宣布獨立。由於殖民地領土相互隔絕,所以西班牙殖民者得以在聯系不密切的各個起義中心逐步恢復其統治。
至1815年底,除拉普拉塔區外,西班牙終於將各地的起義全部鎮壓了下去。導致起義失敗的另一原因是,反西班牙陣營內部存在尖銳的社會矛盾。解放運動的許多領導人被殺害,少數移居國外。
不過,西班牙殖民者只是暫時得勢。到1816年,解放運動再次出現高潮,卓有才華的軍事將領與政治活動家玻利瓦爾和聖·馬丁在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玻利瓦爾建立的解放軍在1817~1818年間解放委內瑞拉大部分領土,1819年解放新格拉納達,1822年又解放基多,徹底擊潰了西班牙殖民軍。在上述已獲解放的土地上成立了大哥倫比亞獨立聯邦共和國。
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一直未能恢復的美洲大陸內部,拉普拉塔各聯合省宣布獨立。隨後,愛國者的隊伍在聖·馬丁率領下,從拉普拉塔出發,經過極其艱苦的行軍,越過安第斯山脈,先後解放了智利,和秘魯部分領土。1822年,聖·馬丁因與玻利瓦爾發生分歧而退出政治軍事活動,玻利瓦爾遂擔任秘魯解放斗爭的領導。玻利瓦爾軍接連挫敗西班牙軍,1824年12月9日,在阿亞庫喬附近擊潰了敵人最後一個龐大的軍隊集團。從1825年起,上秘魯改稱為玻利維亞以紀念玻利瓦爾。1821年,墨西哥及中美各國宣布獨立。1823年,中美各國宣布成立中美聯合省聯邦。在東海岸愛國志士為反對西班牙殖民者和後來的葡萄牙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斗爭。1826年初,西班牙最後一批守備部隊宣告投降。至此,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除古巴和波多黎各以外都獲得了政治上的獨立。
在這次戰爭過程中,人民解放運動的部隊常常打敗數量和裝備上大大超過自己的強大敵人贏得重大勝利。騎兵在草原地區的作戰尤其卓著有成效。起義者的炮兵很少,往往靠冷兵器作戰,所以戰斗極為殘酷,常常進行白刃格鬥。解放戰爭,還消滅了許多封建殘余,在大多數宣布獨立的國家中廢除了奴隸制,確立了共和制度。不過,這次犧牲了100多萬人生命的戰爭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拉丁美洲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
❽ 西班牙、英國、法國這些昔日的殖民大國是如何沒落的
西班牙:
早期殖民大國,從殖民地喚敗掠奪來的財富都用做享樂,資金財富流入法國英國荷蘭,成為了英法的原始資本積累.
英國:
第二階段的殖民大國,充分利用殖民地掠奪財富,一度稱為"日不落帝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由於英國資本家自恃擁有強大的殖民統治基礎,又不願更換新設備,不願採用新技術,從此發展相對緩慢.殖民地又紛紛發動起義,亞洲風暴,印度民族大起義,阿富汗人民反英,印度解放等等,使得英國招架不住.而在美國獨立(1783)後,發展迅速,異軍突起,迅速成為與英國相抗衡粗鏈大的經濟大國,加上世界大戰,英國更加沒落.
法國的我不記得了,資料如下:
法國自17世紀開始在非洲等地建立龐大的殖民帝國,然而作為在非洲擁有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法國在殖民撤退後背上了沉重的移民包袱,而殖民地中除了北非突尼西亞�1�0摩洛哥這些國家之外,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不但經濟表現很差,政治狀況至今還停留在部族政治階段,經常爆發戰爭。在這種雙向後遺症中,法國的殖民政策�1�0移民政策都難辭其咎。
法國身處強國林立的土地上,要想保住自己的大國地位,就必須堅定地執行本土強化政策,即"大陸政策"。與之相對的,就是"海外政策"的次要化和工具化。因此法國的海外殖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加強本土建設,強化本土的大國地位。
黑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長期受殖民者盤剝,當法國不得不退出時,還盡其所能對殖民地進行打擊,下令轉移所有可以裝箱運走的設備,銷毀大部分政府卷宗檔案,甚至連電話�1�0抽水馬桶都被拆走和炸毀。經歷了這種破壞性的獨立後,黑非洲又因受歷史�1�0宗教和民族問題糾纏,內部戰亂不斷,積弱成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競爭中處於日益邊緣化狀態。
和黑非洲相比,法國丟棄阿爾及利亞要痛苦艱難得多。因為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利益。在法國龐大的殖民帝國中,唯獨阿爾及利亞被稱為"法國"。"阿爾及利亞就是法國"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也是一項既定政策。1854年11月阿戰爭爆發後,前總督納熱朗說:"失去阿爾及利亞,我們就將在短時間內失去整個非洲,進而整個法蘭西聯邦;也將使法國淪為二流強國甚至附庸國家的地步。"
法國寬容的移民政策也使很多北非穆斯林移民到法國,到今天總計有300多萬。他岩豎們給法國帶來新鮮勞動力,也帶來很多社會問題。移民受教育程度低,處於社會底層。不斷升級的巴黎騷亂就是因為移民未能很好地融入社會而產生的劇烈反彈。今年的法國大選中如何處理移民是各派候選人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