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是什麼時候在墨西哥興起的
Ⅰ 紅薯為什麼又被稱為番薯,它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
紅薯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它吃起來甜甜的,而且非常有營養。我們知道紅薯還有一個名字叫作“番薯”,一看這個“番”字,我們就知道,紅薯並不是原產於中國的食物,這是因為我們一般是把外國稱為“番”。其實,紅薯是原產於美洲的一種食物,後來哥倫布發現了紅薯,就把紅薯帶回了西班牙種植。紅薯在我國明朝時期才傳到我國,它能夠進入我國和明朝一個叫作陳振龍的秀才有關。
紅薯就這樣被帶回了國內,百姓們馬上將紅薯種植起來,很多人都由於有了紅薯,才吃上了飽飯。
Ⅱ 蕃薯是什麼時期引入中國的是怎麼引進來的
紅薯學名番薯,又名山芋、紅芋、甘薯、番薯、地瓜、紅苕等等。明朝萬曆間番薯傳入中國後,首先在福建、廣東等地傳播,清代在中國開始真正大規模地推廣種植。
一百多年之後,到了清朝年間,陳家後代,就把家族推廣紅薯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叫《金薯傳習錄》。現在紅薯已經不是我們主要的糧食作物了,吃烤白薯和吃玉米一樣成為一種口味的調劑了,但是,不要忘記他們的歷史功績。
玉米、紅薯、土豆,這些糧食作物,他們傳進中國,不僅改變了中國的糧食結構,而且使中國人在其後幾百年間度過了一次一次的天災人禍,也使中國的人口,在幾百年間不斷地翻番上升。
Ⅲ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從中國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大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獲知,紅薯被確認進入中國的時間,是1593年。
被當時人們譽為「國寶」級人物的郭沫若,在1963年特為紅薯寫過一首、近日還為有關報紙轉載的詞,《滿江紅·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周年》: 我愛紅苕,小時候,曾充糧食。明代末,經由呂宋,輸入中國。三百七十年轉瞬,十多億擔總產額。一季收,可抵半年糧,超黍稷。 原產地,南美北;輸入者,華僑力。陳振龍,本是福建省籍。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勛,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45年前郭沫若大師的這首「滿江紅」贊紅薯的詞,既是一首紅薯和引進者陳振龍的頌歌史詩,又是紅薯傳入中國後迅速種遍全國、貢獻極大的概括。 1593年這一年,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492年)100年後的第二年。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紅薯品種進入中國就是1593年。不過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進入中國就是1593年。 甘薯(因甜得名)、白薯、番薯、紅苕、地瓜等,都是紅薯的別稱。中國不同地區對紅薯有不同的叫法,這同東北人稱馬鈴薯為「土豆」類似。 紅薯原產於南美的秘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隨著各國早期探險和經商先人的洲際往來,紅薯走出其故鄉,到歐洲非洲亞洲等有人類的居住地拓展。 傳入中國時,正是明代萬曆年間。我國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現為菲律賓的呂宋島經商,發現了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種回國。但當地有嚴厲的禁止帶出法令。於是陳振龍便和兒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終於在1593年巧妙地將「薯芽」絞於纜繩之內秘密帶回國內。這就是郭沫若「滿江紅」詞中的「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 回國時,正逢當地冬麥歉收,春天大旱。於是夏日播種,秋獲豐收,而後紅薯這一珍貴品種,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在中國廣泛種植,遍及各地。像永遠不停的春風,造福華夏億萬兒女。 紅薯的生命力極強,不管是山崗還是沙石土,紅薯對土地的鍾情程度,達到了不分貧富的境界。除個別海拔特高的地方外,全國都是生產紅薯的好地方。 紅薯在中國發展的神速,最重要的是「民以食為天」的需要——解決溫飽和救命。 眾所周知,舊中國,和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老百姓多過著飢寒交迫的困苦生活,如果遇上動亂和外族入侵,或遇上大的天災,餓死者歷代都無計其數。 唐代詩聖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還有唐代詩人李紳「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國的唐代,尚且如此,足以說明古時廣大勞動人民不僅艱辛,種田者被餓死,司空見慣。 特別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100多年內,從八國聯軍進北京,到日本大舉侵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上述慘狀更有過之。此間,紅薯就成了人們解決飢餓的一大作物品種。「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戲劇台詞,說明紅薯的普及廣泛。當然,紅薯和薯類也是中國紅色根據地和紅軍長征、八路軍壯大、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軍糧品種之一。源於網路分享。。。
Ⅳ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很多人喜歡吃紅薯,那麼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呢,是誰帶來的,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本文就來簡單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朱薯價格極賤,並且極易引種,陳氏父子發現,朱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福建巡撫金學曾得知後振奮不已,在旌表陳氏父子此行「事屬義舉」之後,他認為朱薯的引種,「雖曰人事,實獲天恩」(《金薯傳習錄》)。當年冬天,來自呂宋的朱薯,被命名為「番薯」。
Ⅳ 紅薯是從那個國家引進的詳細點
番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國大多數地區普遍栽培。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 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在明代時期引入中國,中國引進番薯第一人是陳益,據史料記載,陳益是廣東東莞虎門北柵人,明萬曆八年(1580年),他身著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從虎門出發前往安南(今越南)。
到達安南後,當地酋長接待他們時擺出一道官菜,這道菜香甜軟滑,除了非常可口外,還能充飢,這便是番薯。
陳益此後便特別留心番薯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兩年之後的1582年,他冒著殺身的危險,收買酋卒,將薯種藏匿於銅鼓中,想偷偷帶回國。陳益在其祖父位於虎門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墳墓前購置了35畝地,開始大面積種植番薯。
成功收獲後,他決意要把這種食物廣為傳播,並將自己的壽穴也選在薯田邊,要與番薯長相廝守。陳益作為「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為我國開辟糧源,貢獻重大。
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
航行七天,於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國後,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飢民流離。
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據記述,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傳授種植番薯的時候,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獲,得薯尤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
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於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並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733年,番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雲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後,番薯蹤跡遍布西南。
營養
有觀點提倡番薯應連皮吃,因番薯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多酚。烹煮前應徹底將皮洗凈,連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營養;且因番薯較少加農葯,可購買品質較好的番薯,帶皮烹煮食用,更能吸收到完整營養。地瓜皮含豐富的黏液蛋白等多糖類物質,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預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橙黃色的番薯是因為當中的β-胡蘿卜素,但不是所有的番薯都是橙黃色的。除了有紫心番薯之外,在烏干達的番薯卻是白心的,因為當地的氣候令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的物種無法成長,但可以生長的物種卻只會製造大量碳水化合物。
紅薯含有眾多膳食纖維,在腸道內無法被消化吸收,能增強腸道蠕動,另有一種氧化酶物質,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打嗝、放屁。
紅薯是β-胡蘿卜素最豐富的天然來源之一,到達人體內會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對人體免疫系統和至關重要,而且也可以保持眼睛健康。
食用
在東亞,烤紅薯是流行的街頭食品。在中國,紅薯,通常是黃色品種,在冬天用大鐵桶烘烤,作為街頭食品出售。
冬日供應的紅薯湯,將紅薯加冰糖和姜在水中煮沸。在閩菜和台灣菜中,紅薯常與米飯一起煮成粥。紅薯蒸干是連城縣的一道名菜。紅薯青菜是台灣菜中常見的配菜,通常煮熟或炒熟後與大蒜和醬油混合食用,或在食用前簡單地加鹽調味。
它們以及以紅薯根為特色的菜餚,常見於便當 餐廳。在中國東北菜,紅薯通常被切成塊並油炸,然後浸入一鍋沸騰的糖漿中。
在印度的一些地區,紅薯晚上在廚房的煤上慢慢烤熟,然後配上調料食用,而在南方,更簡單的方法是在去皮、切塊和調味蔬菜菜餚之前簡單地煮沸或加壓烹飪,作為膳食的一部分。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它被稱為「Sakkara valli Kilangu」。
它被煮沸並作為晚間小吃食用。在印度的一些地方,新鮮的紅薯被切成薄片,曬干,然後磨成麵粉;然後將其與小麥粉混合並烘烤成薄餅(麵包)。一些印度社區將 15% 到 20% 的紅薯收成轉化為泡菜和小吃片。部分塊莖收獲在印度用作牛飼料。
在巴基斯坦,紅薯被稱為shakarqandi,可作為蔬菜菜餚和肉類菜餚(雞肉、羊肉或牛肉)烹制。灰烤紅薯在巴基斯坦集市上作為小吃和街頭食品出售,尤其是在冬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番薯
Ⅵ 地瓜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地瓜是豆科豆薯屬、草藤本植物,又名番薯,原產熱帶美洲,美洲栽培歷史很久,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以後傳到世界各地。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引入中國,源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1593年菲律賓處於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視甘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並在繩面塗抹污泥,於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於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國後,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谷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飢民流離。彼時,中國近古第一流的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據記述,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傳授種植番薯的時候,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獲,得薯尤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
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於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並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733年,番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雲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後,番薯蹤跡遍布西南。
Ⅶ 番薯是怎麼傳入中國的,還的多虧了哪些人呢
多虧了陳振龍將番薯引入中國,然後由他的子孫開始推廣,最後由康熙、乾隆等皇帝下令推廣,所以才真正在中國盛行起來。番薯又叫地瓜,在現代被做成各種美味佳餚供人品嘗。不過,在古時候,番薯因為其好種植、產量高、飽腹感強等特點,確實是拯救了很多陷入飢荒的人,也養活了一大堆人口,據說清朝時期人口暴增跟它也有關系。
康熙初年的時候,陳振龍的子孫帶著番薯在河南、河北、山東、浙江等地大肆推廣。大概是民間的種植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到了乾隆時期,乾隆親自下令要官員推廣番薯的種植。從這里開始,番薯得到大面積的種植。不管怎麼說,番薯的推廣以及種植,切切實實為一些貧苦百姓帶來了福利。
Ⅷ 紅薯是從哪個國家在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一般的歷史記載來說,紅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的,紅薯傳入時間,公認的記載是在十六世紀末期,比較准確的時間是明朝萬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
栽培技術
育苗方法
紅薯需在移栽種植前2個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開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採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每年進行選種育苗提純復壯。要在無病毒病和瘡痂病病區,且品種一致的田塊選種,選擇薯形長、勻、無棱溝、直、皮光滑、無病蟲斑和傷痕的中型種薯做種,種植前用1.0%硫酸銅液或2%的氫氧化鈉溶液浸5~10min[6],也可用Bt、白僵菌等有機生產允許的生物菌劑浸泡種薯2h,最好採用紗網大棚無蟲條件繁殖脫毒苗。
苗床基肥要施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漚制有機肥500~1000kg、礦質鉀鎂肥50kg。下種前用石硫合劑或石灰對苗床進行消毒或悶棚消毒。
苗期管理
紅薯育苗期間根據苗情適時追肥,肥料用經有機認證的或經有機認證機構許可使用的生物有機肥(NPK養分總含量≥6%,有機質含量≥40%),育苗期追肥總量每667平方米一般為250kg。第1次「紅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當苗高10~13cm時,可進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後,都要用清水潑澆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燒苗現象。
培土可分2~3次進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進行第1次培土,隔7d進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鬆細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勻撒入苗床中。培土可與施液態肥料結合進行,做到先培土後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結合,以利早發、多發新根。
下種後每隔15d噴施1次Bt等有機生產許可的生物菌劑和300倍茶麩水,撒1次草木灰;並在苗床周圍或育苗棚外放性激素誘捕器。
苗床管理還要抓好保溫、保濕、通風等措施,以溫度為主。出苗前,晚上要蓋草簾,保持床溫25~35℃。出苗後溫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溫灼苗,如膜內溫度超過30℃,要及時通風散熱,防止燒苗。寒潮來臨時要做好保溫工作。
種薯出苗前一般不澆水,以利高溫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過干,可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清水。出苗後要注意苗床濕度,當苗床發白時要及時澆水,濕潤床土和澆灑稀肥水,以促進薯苗生長;苗床過濕時,及時揭膜通風。
整地起壟
選擇前茬為十字花科、百合科、禾本科作物,最好是豆科作物的地塊,前茬收獲後人工除去田間雜草,枯枝落葉。
用機器或畜力對土壤進行深翻土層曬土,同時每667平方米施入經有機認證或經有機認證機構許可使用的生物有機肥500kg、草木灰300kg或礦物鉀鎂肥50kg、磷礦粉25kg 。基肥深施30cm左右,基肥距種苗應在16cm以上。
起壟規格:春、秋植壟寬100cm包溝,壟高30cm;冬植壟寬120cm包溝,壟高25~30cm。要求壟型肥胖、壟溝窄深[ 。
紅薯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時期不同而異。氮肥以莖葉生長時期吸收較多,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少;磷肥在莖葉生長中期吸收較少,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多;而鉀肥的吸收從栽插到收獲都比氮、磷多,以塊根膨大時期更為顯著,因此,紅薯施肥應圍繞這一特點進行,N∶P∶K=5:6:20 。最好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紅薯有機種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肥料,以基肥施用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80%,基肥結合整地起壟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後,結合補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水,作為提苗肥。第2次在紅薯結薯期,即春、秋植種後60d左右,冬植種後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鉀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製有機肥(或有機認證有機肥)500kg、草木灰250kg或礦物鉀鎂肥25kg。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開壟兩邊,或用小鋤在壟腰部開小溝,然後把肥料與益生菌拌勻進行條施,施後應進行1次澆水,以促其盡快發揮其肥效。同時施肥後可結合人工除草進行培土。
紅薯在定植時澆了定苗水後,在栽插後30~40d,開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時若遇乾旱,要及時澆水,可採取溝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過壟高1/2。整體來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濕潤為宜。若遇雨天應及時排澇,以防積水造成薯苗徒長,出現只長柴根不結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