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現在是什麼地形
㈠ 北美的地形是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 000—3 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 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 000—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海拔6 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1 300—8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火山與地震: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島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和多強烈地震的地帶。
水系: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 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氣候: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0℃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 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 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10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龍卷風。西風在翻越落基山脈後,於東麓形成欽諾克焚風。
㈡ 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所形成的地形
在陸地形成河口三角洲;在海洋形成大陸架
㈢ 墨西哥灣的地理概況
簡介 墨西哥灣衛星地圖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陸東南部的一個海灣。部分為陸地環繞。透過佛羅里達半島和古巴島之間的佛羅里達海峽與大西洋相連,並經由尤卡坦半島和古巴之間的尤卡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通。這兩個海峽均寬約160公里(100哩)。墨西哥灣呈半圓形,東西長約1609千米,南北寬約1287千米,面積154.3萬平方千米,是僅次於孟加拉灣的世界第二大海灣。平均深度1512米,最大水深5203米。海灣的東部與北部是美國,西岸與南岸是墨西哥,東南方的海上是古巴。墨西哥灣經過佛羅里達海峽進入大西洋;經過尤卡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連接。 海灣地貌海灣沿岸曲折多灣,岸邊多沼澤、淺灘和紅樹林。海底有大陸架、大陸坡和深海平原。北岸有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流入,把大量泥沙帶進海灣,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外還有水下沖積扇。沿海多沙質海岸,有沙嘴、沙洲、沙堤,沙堤與海岸間還形成一系列潟湖和小灣。在尤卡旦海峽,有一條海檻,位於海面下約1600米深,作為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分界。 氣候概況墨西哥灣位於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多雨,降水量多。灣內暖水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成為墨西哥暖流的重要源地。墨西哥灣的潮汐,是每天一漲一落的全日潮;潮差一般很小,只有在台風季節,潮水受台風的驅趕,引起海水陡升,成為風暴潮,水位有時高達5米,會對沿岸窪地造成威脅,特別是灣北岸的風暴潮較多。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和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環抱海灣灣口,古巴島伸居灣口中部,把灣口分為佛羅里達海峽和尤卡坦海峽,成為墨西哥灣連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道,在航運貿易、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海灣大陸架較寬,除西側較窄外,一般都在200~280千米。北部和西北部大陸架上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業已開采。海灣表層水溫較高,比同緯度大西洋的水溫高2~3℃,海水鹽度為36~36.9。加勒比海暖流穿過尤卡坦海峽流入墨西哥灣中形成順時針洋流,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進入大西洋,成為灣流的起始段。墨西哥灣沿岸有休斯敦、新奧爾良、坦帕、坦皮科、哈瓦那等重要港口。 編輯本段地質墨西哥灣由幾個生態與地質區組成,其中主要為海岸地帶、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平原。海岸地帶有潮沼、沙灘、紅樹 墨西哥灣地形圖林地區,以及許多海灣、三角灣和潟湖。大陸棚在墨西哥灣邊緣的周圍形成一系列幾乎連續不斷的階地;寬度由最寬的320公里(200里)以上到最窄的約40公里(25里)不等。佛羅里達西海岸和猶加敦半島外面的大陸棚為主要由碳酸鹽類物質構成的一個廣闊區域。大陸棚的其餘部分則為砂礫、泥沙和黏土的沈積物。在大陸棚和向下延伸直到深海平原的大陸坡上,在不同的深度埋藏著許多鹽丘;而在經濟上十分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與這些鹽丘有關。構成海灣底部的深海平原的中部為一大三角形地區,其面對佛羅里達和猶加敦半島的邊緣是陡峭的斷層,而北部和西部則是較為平緩的斜坡。該海盆異常平坦,其傾斜度每2,440公尺(8,000尺)只有約0.3公尺(1尺)。墨西哥灣最深處位於墨西哥海盆(錫格斯比海溝〔Sigsbee Deep〕),在海平面以下5,203公尺(17,070遲)。從海盆的底部升起許多錫格斯比海丘,其中有些高達400公尺(1,300尺),這些海丘是埋藏著鹽丘的地表顯示方式。 編輯本段水文墨西哥灣的東南部有像河一樣的海流流過,是北大西洋灣流的主要來源;也是使海洋的水流經海灣的主要洋流。加勒比海的水經由猶加敦海峽流入墨西哥灣,海峽的海底形成一個在水面下1.6公里(1哩)的海底山脊(兩個海盆之間的水下脊),這股水流然後沿順時針方向經由佛羅里達海峽流出。被稱作環流(loop kulrents)的曲流水體從主流中脫離出來,也按順時針方向流動,流至灣的東北部。這些環流有著季節性變化和年度變化。墨西哥灣西部的海流模式則輪廓不太分明。那裡的海流都相對較弱,其強度隨季節和地點之不同而變化。灣內大陸棚上和沿海的海水在流向和速度上有著極端的變化,此處海流的季節性變化和年度變化不但受制於主要的環流模式,而且受盛行風向變化的影響。 墨西哥灣精準衛星地圖流入墨西哥灣各河流的陸地流域總面積約為海灣面積的兩倍。灣內各處海水的鹽度差別很大。灣內廣闊水域的鹽度與北大西洋類似,約為36。不過,沿岸海水的鹽度比率,在一年內各個時期變化極大,尤其是在密西西比河口廣大的三角洲附近。每當密西西比河的流量最大之時,遠至離岸30~50公里(20~30哩)的范圍內,其鹽度低達14~20。 海灣表層水溫較高,夏季最熱月為29℃,冬季最冷月為20~24℃,比同緯度大西洋的水溫高2~3℃,這是海灣地處熱帶和副熱帶、深居內陸以及赤道暖流流入的結果。2月海面溫度由北部的18℃(64℉)到猶加敦岸外的24℃(76℉)不等。在夏季,海面溫度曾被測到32℃(90℉)左右,但通常有著和2月幾乎一樣的差異。猶加敦海峽北部附近的水底溫度約為6℃(43℉)。等溫層(恆溫的海水表層)的厚度,隨季節和當地環境以及地點之不同,由1~150公尺(3~500呎)不等。潮差很小,在大多數地方小於2呎;一般說來,只產生全日潮──即每個潮汐日(24小時又50分)為一個高潮期和一個低潮期。
㈣ 美國西部鄰國的地形是什麼高原,南部緊臨
美國沒有西部鄰國,美國往西是太平洋。美國西部是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科羅拉多高原和海岸山脈。南部緊鄰墨西哥灣,它是大西洋水域的一部分
㈤ 墨西哥灣是否由巨大隕星撞擊而成(太湖和墨西哥灣外形均程圓形)
墨西哥灣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灣,以佛羅里達半島-古巴-尤卡坦半島一線與外海分割,東西長1609千米,南北寬1287千米,面154.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處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北為美國,南、西為墨西哥,東經佛羅里達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經尤卡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洋流的起點。
墨西哥灣的成因:
1由於伸向海洋的岩海岸帶性軟硬程度不同,軟弱岩層不斷遭受侵蝕室而向陸地凹進,逐漸形成了海灣。
2海面上升時海水進入陸地,岸線變曲折,凹進的部分即成海灣。
雙重原因造成的。
呈圓形不代表就是隕石造成,除非是標準度相當高的圓形。
墨西哥灣和太湖(雖然二者實在沒什麼可比性)也不是圓形的,您可以在地圖上仔細看看
樓上的,額很無語...你當這是打乒乓球呢- -
現在專家說的一切都是猜測,而且至今我也沒有搜到也沒有聽我哪個導師提起過關於隕石撞擊出墨西哥灣這一說法。
恐龍滅絕專家不也說過是外星人入侵么,百慕大三角專家也還說是水下有外星人基地,這不是我在胡扯,都是專業期刊還有新聞上報道過的哪哪國著名科學家經過多少年取證得出的,可是上面那兩條你信么?
所以在這些論證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前,地理方面的真理還是保持在盡可能多的人認可的當前客觀存在中。
假定如一樓所說,在太湖彈跳一下最終落入墨西哥灣,那麼以太湖的大小和墨西哥灣大小的比例推斷出落入地球的第一擊角度非常非常的小,具體我算不出來,我數學不好,但是如果是一樓所說的3°,那麼按照隕石的運行速度和最終形成墨西哥灣的龐大體積,這顆隕石根本就不會有二次接觸地面的條件,而是徑直又飛回太空,如同籃球和乒乓球擦了一下邊。
再者,按照切入角度3°的條件,那麼太湖應該如貝加爾湖一般又細長又深,不可能如現在一般呈橢圓形。
駁斥了一樓的說法我們來看直接墜入墨西哥灣的可能,那麼現在我們看下墨西哥灣海底的構成:墨西哥灣由幾個生態與地質區組成,其中主要為海岸地帶、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平原。海岸地帶有潮沼、沙灘、紅樹。墨西哥灣海底構造平坦,起伏均勻,其東南側「美國佛羅里達州」主要由碳酸鹽類物質構成,其他大陸棚則由泥沙、沙粒和粘土構成……
從海底構造和物質來看是典型的軟弱岩侵蝕形成的,因此從現有的一切條件和因素看,隕石撞擊形成說還是站不住腳的。
至於太湖是不是隕石形成的,我這里的相關資料很少,我對國內的地理不甚了解,不會妄加回答,不過哪天我回家時會去看看那裡的岩石構成的(我家就是無錫的)。
不用回家看了,我剛問了我們導師,太湖是非常典型的沖擊平原湖泊,是河流淤積形成的,這個成因從建國開始就已經定論的,如果推翻早就推翻了。
比較典型的隕石形成地區,你可以參照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地形地貌來加以分析。
好累,寫了這么多。。。。
㈥ 墨西哥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墨西哥領土面積1972550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國,僅次於巴西與阿根廷,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
㈦ 墨西哥灣海底地形
水覆蓋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由於海水的掩蓋,海底地形起伏難以直接觀察。早期的鉛錘測深法,費時多,精度低。20世紀20年代以來,船艦在航行途中運用了回聲測深儀,能夠快速地測出海底深度,結合精確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1925~1927年期間,德國「流星」號船考察南大西洋,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的起伏不亞於陸地。1953年以來,使用精密的回聲測深儀獲得越來越多的洋底地形剖面。至1967~1969年期間,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立體地貌圖相繼問世。(見彩圖)洋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長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盪的深海平原。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8萬公里,寬數百至數千公里,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其長度和廣度為陸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大洋最深點深11034米,位於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這一深度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島上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米,而島嶼附近洋底深五、六千米,冒納羅亞火山實際上是一座拔起洋底高約萬米的山體。基本單元在地球表面上大陸和洋底呈現為兩個不同的台階面,陸地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分地區深度在4~6公里。整個海底可分為三大基本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語有兩種含義:廣義的泛指大陸架和大陸坡以外的整個大洋;狹義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陸邊緣之間的深洋底。這里所用為後一種含義。三大地形單元又可進一步劃出一些次一級的海底地形單元(圖1)。大陸邊緣為大陸與洋底兩大台階面之間廣闊的過渡地帶。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將大陸邊緣劃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也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也稱活動大陸邊緣)。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三單元構成,地形寬緩,見於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極洲的大部分周緣地帶;後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兩類: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於印度洋東北緣等地。大陸架是濱臨海岸、向海緩斜的淺海地帶。陸架外緣水深多為100~200米,這里坡度發生明顯轉折,下延為陡斜的大陸坡。大陸坡是地球上最綿長、壯觀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峽谷,主要由濁流沖刷而成,為陸源沉積物輸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峽谷口外常有沉積物堆積成的海底扇。大陸坡向下或過渡為大陸隆(在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或陡降至深海溝(在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大陸隆是大陸坡麓部,由沉積物堆積成的和緩坡地,向洋側,過渡為坡度更緩的深海平原。海溝約比相鄰的大洋盆地深2~4公里,橫剖面呈不對稱的V字形,其陸側斜坡較陡,洋側斜坡較緩。洋側坡過渡為大洋盆地處,有時發育與海溝平行延伸的寬緩的外緣隆起,高出深海平原約500米。島弧陸側為弧後盆地(也稱邊緣盆地),水深淺於大洋盆地,與相鄰的島弧和海溝組成統一的溝-弧-盆體系。另有些大陸邊緣地形復雜,為交替出現的盆地和嶺脊,稱大陸邊緣地,如南加利福尼亞岸外。陸架以外水深較大的台階,稱邊緣海台,如美國東南岸外的布萊克海台。大洋盆地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它的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或海溝(太平洋型大陸邊緣)相鄰。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窪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積物披蓋而成,坡度小於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產帶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與源自大陸或島嶼的濁流沉積物的大面積鋪蓋有關。通常分布於鄰接大陸隆處。若盆底沉積物無幾,則為熔岩流或岩蓋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個體呈小型盾狀火山,起伏為幾十至幾百米。深海丘陵常分布於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側。太平洋邊緣展布著海溝,濁流沉積等陸源的物質難以越過海溝輸送到洋盆區,來自上覆水層的遠洋沉積一般為量有限,不足以鋪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約占洋底面積的80~85%。而大西洋中深海平原卻十分發育。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洋盆中的海嶺幾乎沒有地震活動,叫無震海嶺。海山多屬火山成因,有些海山孤立地散布於洋盆中,規模巨大露出水面的構成火山島。還有些海山出現平坦的頂面,稱平頂海山,頂面水深數百米至2000餘米不等,是火山島被海蝕作用削平後沉沒而成。三大洋內還散布著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如百慕大海隆。一些頂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台(也稱海底高原),或由熔岩堆積形成,或具有花崗岩基底,後者亦稱微型陸塊,如印度洋中塞席爾群島所在的馬斯卡林海台。海台在印度洋中最為發育。大洋中脊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總面積的33%。太平洋內,山系位置偏東,起伏程度小於大西洋中脊,稱東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輪廓平行(圖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連接,北端分別經淺海或海灣潛伏進大陸。大洋中脊軸部高出兩側洋盆底部約1~3公里,脊頂水深一般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島。中脊被一系列與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斷裂錯開,沿斷裂帶出現狹長的溝槽、海脊和崖壁,斷裂帶兩側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階。大洋中脊分脊頂區和脊翼區。脊頂區由多列近於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軸部,一般有深約1~3公里的裂谷夾峙於兩側裂谷山脊之間。至脊翼區,隨著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呈台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形成機制海底地形與陸地地形一樣,是內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不過,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力作用的直接產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宏偉的中脊地形實際上是上涌的熱膨脹地幔物質的反映。海底在向兩側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冷卻下沉。海底擴張慢,有充分時間冷卻沉陷,中脊兩坡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擴張快,則兩坡較緩,如東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軸帶向兩側,隨著海底年齡變老,水深加大,沉積層加厚;相應地大洋中脊過渡為大洋盆地,中脊頂部崎嶇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和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自大洋盆地向大陸一側,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未發生板塊俯沖活動,形成寬緩的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二是板塊的俯沖形成深邃的海溝與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地形高差懸殊,火山弧陸側可因弧後擴張作用形成邊緣盆地。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異實際上取決於沉積厚度的大小。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地形有深刻的影響。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會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陸邊緣地區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
㈧ 北美洲西部地形是什麼中部地形是什麼東部地形是什麼
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
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000~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
㈨ 美國的地形有何特點,東,中,西部分別以什麼地形為主
美國的地形以平原為主。美國的地形明顯地分為西部高大山地、東部低緩高地和中部廣闊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縱向分布。
西部以高大的山地、高原為主。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高度大、寬度廣,包括了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約佔了美國本土面積的1/3。東部為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寬度和高度均不大。
中部為寬廣的平原,從五大湖一直延伸到墨西哥灣,約佔美國本土面積的一半。
阿巴拉契山脈位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西側,基本與海岸平行,長約 2300 多公里,一般海拔 1000 ~ 1500 米,由幾條平行山脈組成。
內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長的美國與加拿大邊界,南達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蘭德河一帶。西部山系由西部兩條山脈所組成,東邊為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邊為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乃舊褶曲運動後的產物。
(9)墨西哥灣現在是什麼地形擴展閱讀:
美利堅合眾國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幾乎橫跨整個北美洲大陸,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排名第四。它的領土還包括北極邊緣的阿拉斯加以及遠在太平洋赤道地區的夏威夷。
本土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2700公里,海岸線長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
美國廣大土地上包含各種自然景觀。從佛羅里達溫暖的海灘到阿拉斯加寒冷的北國地帶;從中西部平坦廣闊的大草原到終年為冰雪覆蓋的落基山脈,其中尤其享譽全球的有壯觀的大峽谷、極長的密西西比河,及聲如雷鳴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㈩ 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緯度較低,但是冬季經常出現寒冷天氣.根據美國地形特徵分析其原因
跟美國地形有很大聯系,美國地勢是中間低,四周高,冬季時北方寒流從北方長驅直入到達南方,因此美國冬季南北地區差異不大,而且墨西哥沿岸地區冬季有拉布拉多寒流影響,減溫減濕,溫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