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中國跟西班牙文化差異有哪些

中國跟西班牙文化差異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20 03:42:45

㈠ 西班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英文)

這個問題如果懸賞200塊錢可能有人能回答。

㈡ 中國與西班牙在風俗習慣上有什麼不同

西班牙女人上街必定要戴耳環,認為如果沒戴耳環,簡直跟沒穿衣服一樣。

西班牙人過年時,手上一定要拿一枚金幣,才算有福氣。窮人沒有金幣,常用銅幣代替。他們認為,小孩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和哭啼是不祥之光,因此,大人在這一天為了換得孩子的笑顏,幾乎必須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西班牙人對鬥牛及足球達到狂熱.在復活節時各地也有宗教遊行等慶祝儀式.

西班牙人友善熱情,少有種族偏見,喜歡舞蹈、音樂、喝酒,對藝術與文化的保存很為重視.但由於生性樂天,甚而過度耽於安逸,而致好逸惡勞,較欠進取心.

西班牙人通常在七、八兩月渡假,此段期間內不宜從事商務旅行,此外亦不宜在復活節及聖誕節前後前往.

約會宜事先約定時間,通常是在10-13點及16-18點之間較妥當,服裝方面宜正式、保守、約會時勿一下即談論主題,最好是能先談些題外話再導入正題.面談需事先聯系約定,用電話或傳真確認。習慣上一般定好的約會不需要再次確認。但最好在去前再確認一次。西班牙人原則上是遵守時間的,因此赴約會時提前5分鍾到為好。

夏季以8月為中心有一個月的休假日,政府機構、辦公室基本上沒有人,8月份最好不要預約會見。

西班牙人名通常帶有兩個姓,最後一個(Last Name)是母姓.

在拜訪當地廠商時,如能攜帶具有我國特有民族風味的小禮物或紀念品給對方,定能贏得對方好感,尤其在聖誕節期間,互贈禮品風氣很盛,大致上,1-2瓶威士忌即已夠份量.遇西班牙人邀往其家中餐敘述時,如非再三邀約,則僅系客套說詞,切勿一口應允,宜加試探,或以西語「Muchas Gracias」(謝謝)即可,如對方出示其珍藏並表示贈予之意時,亦僅為其民族特有的客套而已.前往廠商私宅拜訪時,宜攜帶巧克力糖或鮮花.

葡萄西班牙人在元旦之夜全家團聚,十二點時,以教堂鍾聲為號,爭著吃葡萄。每敲一下鍾,必須吃下一顆,要連續吃下十二顆,則表示來年一帆風順,大吉大利。

小費:

一般來說,服務費已包括在帳單之中,但適度的小費仍然令人歡迎,通常小費是照個人的意思支付,一般人也有給小費的習慣.給付標准為消費額的10%左右.通常對計程車司機給予10%的小費,機場行李服務員則每件行李約100比塞塔的小費.旅館、餐廳雖已將服務費用列入帳單里,習慣上仍酌給小費.

電源規格:

一般而言,電源規格為220伏特,50赫茲,交流電.但在某些舊的建築中亦有使用100-125伏特,交流電,50赫茲.插頭為雙圓腳插頭.度量衡采公制.

氣候、服裝:

西班牙氣候乾爽,很少下雨,偶有下雨也集中在每年1-4月之間.全境全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3℃至17℃左右.冬季有的城市則降至零度以下.馬德里很少下雪,在夏季溫度最高時達40℃,冬季溫度則降至5℃左右.由於氣候乾燥,全年清風襲擊,陽光和煦,大部分時間不冷也不熱,夏季真正熱天只有7、8兩個月,但很少人使用冷氣,因為氣候乾燥濕度低並不會覺得悶熱.

在服裝方面,冬季一般來說著中等厚度的服裝即可,在中部及北部較冷地區可准備一件上衣外套.夏季時著輕便服裝即可.

把西班牙的風俗習慣告訴你,中國的你自己應該知道吧?

㈢ 西班牙和中國飲食文化上的差異 1500字

總的來說就是中西文化差異
當今世界跨文化交際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現代交際中引人注目的一個焦點。但在交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其原因正是文化差異,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中西方文化差異。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飲食習俗,不論在其特徵、功能,還是在其性質、對象等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異都是非常鮮明的。飲食文化不僅僅是「吃」的問題,是人類在飲食方面的創造行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類飲食方面的思想、意識、觀念、哲學、藝術等都在飲食文化的范圍之內。

中西方文化有著相通之處,比如:西方人重視培養奮發向上的精神,中國人則主張積極進取;西方人主張教育為先,中國人倡導發展教育;西方人奉行實用主義,中國人講究實事求是。但是,中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著不同,在美國,個人自由主義形象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得非常鮮明,而在中國,家庭責任感會體現出這樣的強烈與鮮明。有人說,文化就像一個磁場,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分布,而同處一個磁場的中西兩方的文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必然會碰撞出火花。本文主要就中西方在飲食方面的差異為代表來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際研究,以更好的汲取西方文化的精華、弘揚中華文化。

一、「分離」與「合同」的特徵不同。

台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今說:「文化異, 斯學術亦異。中國重和合, 西方重分別」[1]。中西文化的差異影響了各自的飲食文化。在中西飲食文化之中也明顯體現了這種「合同」與「分離」的文化特徵。

(一)追求自由開放的西方人傾向分門別類。

西式菜餚中除少數湯菜, 如法式洋蔥大蝦湯,是把多種葷素原料混合在一鍋里熬燉而成之外, 正菜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魚就是魚,蝦就是蝦,羊排就是羊排。就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不是攪拌在一起的。如 「美式牛扒」, 一邊放著牛扒,另一邊是義大利青瓜、干筍,切碎加入植物牛油中拌勻,直至凝固,切成小塊,放上已煎好的美國牛扒面,即可供食。色彩上形成對比鮮明,但在口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混,各是各的味。即使是調味的佐料,如植物牛油、鹽,也都是現吃現加,而不是一次性放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簡單明了。以上種種做法都體現了「西方重分別」的飲食文化。

(二) 崇尚和諧的中國人強調統一。

中國人的儒家傳統思想,主張以「和」為貴,認為其為最美妙的境界,不但體現在社會為人處世中,而且反映在其他各各方面,當然也包括烹飪思想。這種「合同」的思想集中體現在烹飪上就反映為「五味調和」。要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指導這一調和,調和既要合乎時序,又要注意時令,才能達到「美味可口」的目的。既烹制食物時需要在保留原味的基礎上進行調和,所以中國菜幾乎每個菜都要用兩種以上的原料和多種調料來烹制。即使是家常菜也如此,一般主要原料選用葷素搭配來調和烹制的,再加上各種調料,如青椒肉絲、宮保雞丁、烏雞紅棗湯。中國人認為把多種原料放在一起,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就如多種化學試劑發生反應,經這種過程搭配出來的菜才美味可口,這也是一種集中個體到整體的過程,只不過還有一個把握火候的問題,也就是哲學上說的「度」,不同的火候就會烹飪出不同的味兒,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 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使之互相通、互助滲透[2]。可見中國人烹調追求整體、統一。

二、飲食功能的不同。

中國人認為飲食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情感溝通的重要媒介,又是一項工作,許多工作都是在餐桌旁進行並完成的,這是中方飲食功能突出特色。中國人往往在節日時邀請客人吃飯,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共享一席,除了寒暄客套便是大講吃經,款款敘來,滔滔不絕,人們相互敬酒、勸菜。傷心時找人吃飯,傾訴自己的惆悵、委屈,抒發自己的郁悶之感,通過別人的開導,尋找心理安慰,以達釋放解脫之目的。談業務時約人吃飯,既可以尋求到更多的機會,又可以了解對方,在輕松地環境中達成協議。表感謝時也請人吃飯,中國人認為享受美味佳餚最能代表真心誠意,飯局儼然成為了中國式生活的縮影。西方人則認為飲食是一種休息,是一種放鬆,飲食與工作相對分開,工作主要是在辦公桌旁進行並完成的。於是,西方人在吃飯時通常不談工作,或安安靜靜地獨自享用盤中美食,或輕輕鬆鬆地聽著音樂並吃著食物,或平心靜氣地談一些讓人放鬆而愉快的話題,這也僅限於鄰座的賓客,而不像中國進行全席的交流,沒有中國人進餐時的熱鬧,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比作舞蹈,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當然也不會因為工作業務或心情失落、表達謝意之類的而請人吃飯。由此可見,中西方的飲食功能是不同的。

三、飲食對象的不同。

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與其生存環境和傳統密切相關。自古以來,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區域,人們的飲食生活都離不開特定的生存環境。生存環境不僅決定了可能獲得的食物來源和種類,而且對於食物的獲得方式與消費方式等也產生重要影響,「生存環境及其內部諸因素的變化,最終也將導致飲食文化體系的種種變化」[3]。

由於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又加之人口壓力以及其他多種原因的存在,使中國的飲食文化主要起源於農耕文化,這就直接影響著人們的食物結構。從「食」的內容來看,中國人有明確的主食和副食之分,主食以谷類及其製品如麵食為主,副食則以蔬菜為主,輔以肉類[4]。中國人的飲食從先秦開始,就是以五穀雜糧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蔬菜植物類菜品佔主導地位。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 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中國人以澱粉為能量的主要來源,葷素搭配比較均衡,喜食果蔬,講究雜食。對於蔬菜的烹調以熟食為主,不喜歡生吃蔬菜或生飲果汁。這一飲食習慣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佛教倡導吃齋飯,即素食,認為動物是「生靈」,而生靈是不可以殺死的,更不能食用,另外道教亦倡導忌食魚肉。中國人一般還喜歡熱食,主菜大多是熱的,他們認為菜涼了,就失去了菜原有的味道,對腸胃也不好,只有趁熱吃才能吃出菜的鮮味,吃到菜原有的特色。雖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了肉類菜餚和奶類食品的比重,肉食已成為尋常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餚,但以蔬菜為主導的意識卻仍然植根於人們的觀念中。

在西方,其農業結構是一種農牧混合結構,由於其地理氣候不太適合農耕卻有利於牧草生長,使得畜牧業占據了農業經濟的主導地位。獨特的臨海區位優勢使得他們的航海業也非常發達。西方飲食文化就起源於這種畜牧文化,畜牧文化決定了西方飲食結構尤其偏重於肉類與乳製品,其膳食結構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沒有主食和副食之分,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分為典型特徵,主要以牛肉、羊肉、豬肉等為主要菜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葯都從動物身上取料煉制。西方人喜愛冷食、冷盤,從冷盤拼盤、色拉到冷飲,餐桌上少不了冷盤,而且西方人多生吃蔬菜。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一直很高,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肩部寬大、肌肉發達, 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體質較弱。但西方人也認識到這種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開始轉向以植物蔬菜為主的清淡型飲食,西方人的餐桌上蔬菜的種類及份量逐漸明顯增加且也趨向於熟吃。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總體來看,中西方的飲食結構日趨合理化、營養化。

孫中山先生曾說:「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所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之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考得為最有益於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不及酒肉者,多為上壽」[5]。他還認為「歐美人之所飲者獨酒, 所食者腥腹,亦相習成風,故雖在前有科學之提倡,在後有重法之厲禁」[6]。孫中山先生講了中西飲食的利弊,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差異,有人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把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這種性格反映在文化行為價值觀上就是,中國人喜歡安土重遷,固本守己,而西方人則喜歡開拓、冒險、沖突。美國民俗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曾經提出過「文化模式」這一理論,她認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類似於古典世界的阿波羅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則近似於現代世界的浮士德式。

四、中西飲食歸屬及性質的不同。

中西方飲食性質的差異,與它們各自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節奏是相一致的。在西方,一般實行工資制,重復的工作比較多,且生活節奏較快,人們有意無意地受工作節奏的影響,通常工作時工作,游戲時游戲。生活的單一乏味導致了飲食結構的單一性並對此熟視無睹,西方人平常享用的罐頭快餐等,口味千篇一律,與從事的工作一樣單調重復,他們對此很漠然,就像對一個生物的機器注入燃料,只要他們吃了以後能保持身體的結實,足以抵禦病菌的感染,其他皆不足道[7]。能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就可以了。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自然無興趣、滋味可言。中國則不然,工作節奏相對比較慢,工作形式多樣,往往追求兩全齊美,邊工作邊游戲。當然飲食結構也相對復雜,對於色、香、味、形、質、意等都相當講究,並且種類之多,無所不有。中國人飲食的目的,不同於西方人,除了果腹充飢,同時還滿足對美味的渴望,給人賞心悅目之感,才會有食慾。廚師在炒菜時一般上下晃動炒勺,注意烹炒的節奏感。這些自然不會提高工作效率,但卻增加了勞動者的工作趣味,只有在這種氣氛中工作才會使身心愉悅,才能體現出中國菜的創造性和藝術性。

五、規范科學與隨意特色的烹調准則不同。

西方人在攝取食物時基本上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的,十分注意營養搭配,不論食物的色澤鮮嫩怎樣,營養是一到菜譜成功與否的標准,在營養的標准上講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對他們而言,飲食只是一種手段,所以態度也就較為隨便,吃得也較為簡單。在西方, 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過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兩道菜算得上是菜,其餘不過是陪襯。平時宴請,飯菜更為簡單。還有一種聚會,稱之為「Party」,主人只提供飲料、酒和一些簡單的食物,如乳酪、炸薯條、三明治等, 並不提供飯菜。可見, 他們將吃飯看成是聚會和交流的機會,吃的東西並不是最重要的,享受在飲食中基本上不佔重要位置,故而不會像中國過分地追求特色口味。早餐往往是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幾片麵包再加上一根香腸,熱量非常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快餐,即使是最講究的晚餐也不外乎是麵包、薯條、香腸、牛排、炸雞、乳酪等, 也很簡單,但營養十分豐富。西方人相關的烹調全過程也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從菜譜的制定就可以發現,西方菜譜中的計量都以精確數字計算。從表面上看,菜譜似乎是科學的,西方人買菜和製作菜餚也總是對照著菜譜。但相比中國烹調,它是一個非常機械的東西,在復雜的具體情況面前往往是無能為力的,比如為了體現客人身份,在做菜時要打破常規,在味道花色上稍作調整,使之精緻一些。這對於中國的廚師輕而易舉,而對於西方廚師就會不知所措。而這種一致性導致了西方飲食的一個弊端--缺乏特色。另外, 規范化的烹調要求配料的准備、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由於西方菜餚製作的規范化,使得烹調成為一種機械性的工作,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毫無創造性和藝術可言。而且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區,都是同一種味道,幾乎沒有變化。即使是高檔的宴席,也不過是更講究餐具,布置更華貴,服務更為周到而已,菜仍舊是一個味。西方人這種重科學、重營養的理性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也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落後了,到處打上了方法論中的形而上學痕跡。

㈣ 中國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有那些

略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里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葯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嘗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了。
從音樂中如何反映的出中西方文化差異
這個很簡單,其實說起中西音樂的差異。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在調式上的應用了吧。我們中國最早的調式為五聲調式也就是說只有1 2 3 5 6這五個音給成一個完整的音階。只要是這幾個音組成的歌曲就形成了最有我國特色的民間音樂。而歐美等則不同,他們用的完整的七聲調式。而且歐美音樂最大的特點不是在於旋律,而是在於和聲方面。我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上說過,也不知道准確不準確。中國是對世界上旋律貢獻最大的國家,而歐美則是對和聲方面的貢獻比較大。不知道這樣說,你能不能搞得懂。

簡單來說,一首歌里如果沒有4 7這兩個音存在。他必然是一首中國的民間歌曲。當然現在中國的流行樂除外。
歐美方面,你可以聽聽其中的和聲部份很是經典的。我的水平就么高,如果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讓其它高手給你解釋一下吧,呵呵!!!

從電影中看得出哪些中西方文化差異

盡管現實中的迷信意識早已在唯物主義面前敗北,但至少在藝術和電影中,富有靈性的東方文化還是不時地顯現出優勢。超現實主義電影,最能突顯東西方文化的這種差異和差距。在楊德洛維斯基的《聖山》中,我們便可見墨西哥大師是如何不惜一切地賣弄奇幻同時又小心翼翼地為自己的「超現實包裝」尋找科學的解說和理由。其實,西方此類電影很多時候都局限在以超現實主義現象驗證著現實,而此時東方電影卻能灑脫地以現實主義原則解構超現實主義現象。比較《雨月物語》,我們就會發現溝口健二是如何自信並理所當然地讓鬼魂隨心所欲地出入銀幕。然而也正是他這種天經地義的自信,才使影片始終籠罩著一層虛實結合的快慰和朦朧幽哀的凄美意境。
一 .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賴的地理環境基礎的差異為依據,我們可以把中西文化雙方分別歸結為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謂的「黃色文明」與「藍色文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這是造化之功,同時也說明自然環境對人格塑造影響的巨大。「人的個性是先天組織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別是在發育時期所處的環境這兩個方面的產物。」[2]這里的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環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得到某種熏陶和影響。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3]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誕生於半封閉大陸自然環境的儒家倫理,教誨人們重土輕遷,安貧樂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們在久遠的傳統中沉澱了一種封閉的惰性心理和慣性思維方法,保守,缺乏開放的意識;眷戀家園故土,提倡清靜無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風險意識和競爭精神不強,時間觀念和進取意識淡漠。所謂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這個道理。「東方人並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競爭意識,他們總是顯得嚴肅、執重,從不著急,時間觀念淡漠。就象『效率』一詞代表著西方社會中支配人們思想的基調那樣,中國人常說的『馬馬虎虎』一詞也表明了他們對生活所持的態度。」[4]生活圈子的狹隘與封閉,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固定性和長久性,為了能夠和睦相處,國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這也培養成國人謙虛、謹慎、忍讓、含蓄的傳統美德。中國的這種自然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的文化傳統養成中華民族內傾型人格。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 「在馬克思看來,地理環境是通過在一定地方、在一定生產力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生產關系來影響人的……」[5]/p>

因此,對於對形成的文化觀念影響巨大的自然環境對人格的影響,我們既不能加於誇大,也不能過於縮小,既不能過於強調,也不能隨意忽視,而應該客觀、公正。正如羅素所說的「目前的科學不能完整地說明國民性問題。氣候和經濟環境雖說明了一部分,但不是全部。」[6]

二 .倫理型文化與功利型文化

按照中西雙方的價值取向的差異,我們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別概括為倫理型文化與功利型文化。
中國傳統倫理總體取向是重義輕利。「利義之辨」是貫穿中國文明史的一個基本問題。主張義利兼顧的墨家由於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道而忘,而主張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義利皆無的道家則把把功績和名利完全剔除在人格標准之外,這種主張盡管一度與儒家義利觀並駕齊驅,但由於不合當時社會需要而不為統治階級所用。作為支配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張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 「以義制利」,提倡義利發生矛盾時,應當捨生取義。泛道德主義的中國傳統,用道德解釋一切,導致國民樂於言義恥於談利,重道德修養,輕外在事功的價值取向,從而導致科學在古代中國失去獨立的人格價值和社會地位。人專注於自身的內心世界,喪失對理性和自然的興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傳統和對科學的探索熱情。道德與理性的分離,使中國傳統出現反理性的傾向,從而阻礙了中國科學精神的發育。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空論玄談盛行,科學衰微和商業不發達的深層原因之所在。科學技術被視為淫技奇巧,商人被貶為四民之末,從而也導致中國古代科學盡管發達卻難於付諸施用,商業發展緩慢,國家積貧積弱的嚴重後果,到了近代更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對象。
在西方,盡管我們說,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其社會價值觀念復雜多樣,但是西方社會是以個人為本位,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是個人的權益的實現,並且認為它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與生既來的,是天賦的。趨利避苦是個體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權利和利益的過程中不須負任何道德責任,可以不擇手段。故此,功利主義始終在西方社會中占據主流地位,起主導作用。毫無疑問,這種功利主義對於催生後世資本主義萌芽取著催化劑地作用,但也使得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變得非常地殘酷和血腥。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7]西方社會這種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個體追求物質利益的積極性,從而推動了西方社會經濟與科學的發展,但對義的鄙視和貶低又容易導致西方社會片面追逐物質利益而損人利己、惟利是圖,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異化變質,成了赤裸裸的金錢物質利益關系。在西方歷史上,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盛行不衰,構成了西方主流價值取向,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成了社會亘古不變的信條。在最大限度地謀求自身的利益觀念的驅動下,科學與技術在西方尤為受到重視,理性主義、科學主義在西方非常發達。在現實生活中,西方人表現出求新奇、好創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學觀念和技術意識深入人心,成為構成人格的重要因素。這也導致西方社會重理性而輕情感,長於說理而短於談情,善於邏輯思維而疏於直觀感受。

三 .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

根據中西方文化的具體形態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兩者分別歸結為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
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側重於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獲罪於天,無可禱也」[8]。「一個特點是中國文化不僅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而且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溶的天人合一思想,構成了中國文化的顯著特色。」[9]中國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為崇拜的對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對象,作為想像的對象而不是作為探究的對象。對於自然,由於「天道遠,人道邇」[10],過於執迷於對虛幻天道的探求不僅是荒謬的,而且是徒勞的。我們只須向內心訴求,人心中就蘊涵著自然的普遍法則,盡心就能知性,知性則知天,「萬物皆備於我矣。」[11]所以,中國古代文化更多的是重人事而輕天道,重道德而輕知識。在處理在人與人關系問題上,中國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體輕個體,重和諧輕抗爭,強調宗法性、紀律性。它對人進行規勸與約束,束縛人的自由意志及創造精神,漠視生命個體的價值和尊嚴。中國文化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對人的獨立意志和銳意進取,培養人的群體觀念、順從誠敬意識等,尋覓的是一種中庸的、調和的處理途徑。中國文化的那種和諧觀念,同時也體現和培育了國民順從、屈服、保守與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精神,鮮有抗爭意識和反叛勇氣。「中國人普遍信守『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歷史觀念,從而使得歐洲人與美國人普遍認為:1990年的中國和孔子時代的中國別無二致。」「所有的舊東西都是極有價值的,而所有的新東西都是毫無意義的。」[12] 從而也造成了謙虛謹慎、含蓄內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
在西方,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奧秘和征服與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赫拉克利特窺出「和諧來自斗爭」[13],普羅泰哥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便是人與自然孑然分立的鮮明寫照。盡管到蘇格拉底那裡,把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但西方文化對自然的探索與征服從來也沒有停止過。西方商業社會海上航運的冒險生涯,以及在其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難以把握的自然規律使西方人時刻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尖銳對立和激烈沖突,人們正是在對詭異的自然現象的驚異和困惑中開始哲學探索的。古希臘的哲學從開始就主要是一種自然哲學,把自然作為人們思考和探索的對象。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支配下,自古以來西方社會就把自然與人區分並對立起來,自然僅是被人認識、利用、征服的對象,強調人的獨立自主和積極進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獨立精神。在處理人與人關繫上,西方更為崇尚個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獨立,強調個體的生命價值和尊嚴,重視私有財產的獲取和保護,整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大膽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不擇手段的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
中國文化由於主張「天人合一」,人道法天,以人道應天道,以天道設人道, 以德配天,天人合德,故生存意識異常發達,形象思維非常突出,注重直觀感覺和詩化想像, 重人事而輕天道、輕實證而重玄想,從而導致自然科學不甚發達人文科學異常繁榮。「如果按這種邏輯,認識論意識的發達是科學在歐洲出現的一部分原因,那麼這種意識的不發達也應該是科學在中國不出現的一部分原因。」[14]西方文化由於倡導天人相分,人定勝天,不僅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而且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科技意識發達,抽象思維突出,注重邏輯推論和實證研究。故而中國有的是「小心求證」的陳景潤,而西方有的是「大膽假設」的歌德巴赫。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三方面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的比較,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徵。中西方文明由於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統的迥然各異的文化背景上,兩種孑然不同差異懸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雙方在價值追求和倫理取向上旨趣迥異,從而使得中西方現實人格特徵大異其趣。

另外,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深層次探討的意義重大,它將解開諸如中西方科技發展差異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謎團,從而產生深遠影響。

㈤ 中國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哪些

第一,是義利關系問題.一般來說,西方人重利輕義,東方人重義輕利或義利兼顧.東方人的意識就是義字當先,古時的關羽不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氣英豪.也被當時的人們大加贊賞,我想這也是由於古時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種文化意識.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這種重禮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相對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這也正是現實主義的表現,從侵華戰爭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稱為不虛偽,實事求是的作風.當然,這也只是針對東方的絕大多數而言的.在東方比如中國人的生活中,謙讓是一種美德,而西方人對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數時候為了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義.
第二,是整體性和個體性問題.東方人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而西方人則重視個體性.比如中醫和西醫,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西醫不一樣,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它重視整體中的局部.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之間差異還表現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報導中,一為中國人到西方人家吃飯,當主人問今天吃中餐還是西餐時,客人很客氣的說道:「隨便.」「客隨主便.」西方人對這樣的答復難以理解,他們說一聽到撍奼銛這個詞就頭疼,不知道怎麼弄好,不好操作.我們思維方式深處,認為客隨主便是禮貌的表現,是對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這樣看,這就是區別.反過來看看,歐洲人到中國來,你問他今天干什麼,他一定不會說「隨便」,一定會明確表明自己的願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國人往往較少表示個人的願望,當我國代表團出訪時,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團,對方問,各位想喝什麼?如果團長說喝茶,後面幾位可能也都說喝茶.人家奇怪,怎麼一個說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問題.我們中國人總是強調「和為貴」,「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則講究多樣的標立新說.我們在感謝對方接待時往往是這樣幾句話:你們國家很美麗,你們人民很友好,你們接待很周到,等等.他們認為萬里迢迢從東方到西方,難道沒有任何一點不同的感覺,為什麼一律都是這么三句話呢?後來有一個代表團走的時候,除了三句話以後,他說,我現在想提點建議.這幾個人馬上很認真聽,想聽聽代表團離開前的建議.第一條建議是希望你們介紹材料能譯成中文.第二條是你們這個牛肉能不能煮得爛一點,血淋淋的實在受不了.第三點希望你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們聽了感覺特別好,聽到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表示,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們也知道你們喜歡什麼了.
第四,是東西方感情表達方式的差異.在很多問題上中西方的差異是的,我敢打賭西方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定看不懂,這里頭最大的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從而造成了中國人細膩含蓄的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古代的大家閨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無想像,更不必說中國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時的家法等一切束縛主義的思想.
第五,是我們思維方式里經常有意會性.他們是一種直觀性.比如我們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歡用暗示,或者喻古論今.這種含蓄需要你去意會,所謂此處無聲勝有聲,這與西方人的直觀性不太一樣.像錢鍾書先生的關於西方與中國文化方面的對比里,更是談到了中國詩的長處,它雖然只有寥寥數十字,但表達比西方的長詩更有意境.但對西方人來說,這又是很深奧且難以理解的東西~

㈥ 西班牙有哪些習俗,與中國有哪些不同哦

他們 用刀叉 盤子 吃飯 , 中國用碗 和筷子

㈦ 西班牙教育和中國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西班牙高教網路發達,其中包括一百多所大學、三百多所高等專科學校和眾多著名的科研中心。西班牙國立大學的教育經費由國家部分承擔。每年接納十多萬名外國留學生。

西班牙是申根協議簽字國,凡取得西班牙簽證的外國人,可自由到任何申根協議國而不須辦理任何手續,申根協議國共15個國家為:法國、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盧森堡、葡萄牙等。西班牙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處於較高的水準。許多科學巨匠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西班牙亦是歐洲發展最早的國家,是最先進入海洋文明的國家。

西班牙具有悠久的大學傳統,現有100多所大學及300多所聞名世界的專業高校、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各種專業和各種程度的教學。西班牙發達的公立體制是其教學質量的保證。高等教育學費低廉,而且國家提供部分資助,外國留學生與本國學生享受同等的待遇。西班牙文憑也得到國際公認,每年接納10萬外國學生。因此到西班牙留學,你將享受到歐洲式的辦學標准,高質量的文化氛圍以及國家級的畢業文憑。

1、綜合大學因招收所有通過普通高中業士考試獲得業士文憑的學生而被稱為開放式學校。

2、培養各類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大學因招生考試非常嚴格,所以被稱為封閉式學校。

3、未通過考試者可直接進入三年制大專或職業技術學院學習。

4、對外國學生,進入公立大學須通過西班牙語國家等級考試和大學入學考試後與西班牙本國學生一樣免學費學習,部分私立大學不須考試但須交納較高學費。未通過或未參加大學入學考試者可申請其大學的專科學習,專科畢業後再轉入本科和研究生學習。

隨著西班牙的教育改革逐步的深入,大學學制在不斷改變。西班牙的大學和學院教育分三個階段,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每個階段結束,成績合格,都能得到國家授予的文憑,如高中畢業文憑持有者可進入第一階段的學習,為期兩年,成績合格,可獲得普通高等學業證明。第一階段畢業證書持有者可進入第二階段學習,為期也是兩年,第一年考試成績合格,即可獲得學士學位,如繼續深造一年,則可獲得碩士學位。第二階段以上文憑是進入第三階段深造的必要條件,但各學校又有不同的入學考核,第三階段學習也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學制一到兩年,可獲得側重於職業生涯的高等學位文憑;第二種情況是攻讀博士,歷時三至五年,完成博士論文後,即可獲得博士學位。由上可見中西方高等教育在學制和文憑方面稍有差異,西班牙大學第三年就頒發學士文憑,而在中國,學士文憑是在四年大學畢業後才頒發,勉強說來西班牙大學第四年就頒發的碩士文憑即可等同於我國的本科學士學位,又可等同於我國的碩士文憑。至於博士文憑,則相差不多。

㈧ 西班牙的哪些習俗與中國的不同

西班牙的風俗習慣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喜喪禮儀: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婚禮沿襲著一套傳統的習俗。人們習慣上認為星期二是「吉日」,因此婚禮一般選在這一天舉行。典禮要在教堂里按天主教教會規定的儀式進行。隨後還要舉辦宴會和舞會。西班牙的節日繁多,如狂歡節,烹調節,復活節等。為了紀念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每年4.23都會紀念他。
商務禮儀: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你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㈨ 中國和西班牙文化的差異---以肢體語言為例

中國人的肢體語言十分含蓄,西班牙人的肢體語言十分奔放

㈩ 中國文化對西班牙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移民都很本分,做自己的生意。西班牙人很懶的,他們有一句諺語:trabajar como los chinos。(像中國人一樣工作,意思是工作得很賣力),有點貶義的成分。大部分中國人在這里做的都是比較低級的工作,比較好的是開餐館,但西班牙人比較不喜歡中國菜,所以他們改變了很多菜的味道。總之中國人在西班牙是比較不受重視的邊緣群體,影響力不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