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97年泰國金融風暴損失多少錢

97年泰國金融風暴損失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6-12 15:27:21

A. 97金融風暴的原因

1997年1月份,以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

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泰銖直線下跌。其目的很明確:
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以圖混水摸魚,狠撈一筆。而東南亞一些國家房地產、外匯
儲備、金融市場管理的混亂與失控,給投機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吃柿子挑軟
的拿,索羅斯的如意算盤是:先從最不堪一擊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入手
,進而攪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最後攻佔香港,以圖造成他
們無堅不摧的印象,擊潰市場信心,引發"群羊"心理。索羅斯認為,只要擊垮一
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其它國家就不可避免一個接著一個倒下,這就是所謂的"多米
諾骨牌"效應。
泰國,成了首當其沖的目標。

5月份,國際貨幣投機商開始大舉沽售泰銖,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面對投機

商氣勢洶洶的進攻,泰國央行與新加坡央行聯手入市,三管齊下,企圖捍衛泰銖陣
地,他們動用了120億美元吸納泰銖;禁止本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機者;大
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後,泰銖的地位暫時性保住了。
對此,國際貨幣投機商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他們的招數只有一個:籌集資金

,狠拋泰銖。索羅斯開始節節挺進。與此同時,泰銖貶值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泰
銖兌換美元的匯率屢創新低。泰政府臨陣換將,原財政部長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
帥印,泰政府此舉,猶如在波濤洶涌的湖面投下一顆重磅炸彈,菲律賓成了受害者
,比索匯率開始大幅起落。
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卻未能阻止泰銖的節節失利。6月份,投機商開始出

售美國國債,籌集資金,再度向泰銖發起致命一擊。泰央行奮起還擊。其時,人心
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蓋下的各種弊端一一暴露出來。為了穩定軍心,6
月30日,泰國總理差厄利發表電視講話:"我再次重申,泰銖不會貶值,我們將
讓那些投機分子血本無歸。"發誓歸發誓,偏偏其金融市場像個扶不起的阿斗。此
時的泰國央行已彈盡糧絕,僅有的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早已花光。就在泰總理
講話兩天之後,泰國央行被迫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放棄長達13年之久的泰銖與
美元掛鉤的匯率制。當天,泰銖重挫20%,7月29日,泰國央行行長倫差·馬
拉甲宣布辭職,8月5日,泰央行決定關閉42家金融機構,至此,泰銖終於失守

與此同時,菲律賓比索的軟弱可欺使它成為投機商的另一狙擊目標,菲央行曾

嘗試一周之內4次加息,並宣布擴寬比索兌換美元匯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對抗索羅
斯。但大勢已去,無力回天。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許菲律賓比索在更闊的幅
度內波動,一時間,比索貶值慘不忍睹,實際上,這標志著比索保衛戰的全面失守

就像一個癮君子,此時的索羅斯顯然並未心滿意足,他們四下出動,尋找可捕

獵的下一個目標,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進入了他的視線之內。
馬來西亞央行企圖拉高沽空馬來西亞林吉特的成本來阻止投機商的興風作浪,

印度尼西亞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終擋不住投機商強有力的進攻,馬幣、印尼幣對
美元兌換比價一低再低。
鄰國陣地的失守開始波及一向有"避難貨幣"之稱的新加坡貨幣。唇亡齒寒,

盡管新加坡也採取了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新加坡元兌美元
的匯率還是持續下跌。
在索羅斯的強硬態勢下,各國政府均感力不從心,已紛紛放棄了捍衛行動,開

始屈服,一副任打不還手的樣子。任由本國貨幣在市場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國
際貨幣投機商更是有恃無恐,在東南亞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橫行一時。
東南亞貨幣狙擊戰弄得人人自危,各國金融當局使盡渾身解數以免掉入這一泥

潭之中,就連在此次風潮中一直作壁上觀的美國也開始表態,美聯邦儲備委員會主
席格林斯潘說,他特別"感到不安的是"這場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由一個國家涉及到
另一個國家,美國願意幫助"受這次波動影響的國家"。
國際投機商咄咄逼人的氣焰已使得國際社會對集體應付貨幣危機的認識正在加

深。7月25日,中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特區、印度尼西亞、韓國、馬
來西亞、紐西蘭等亞太地區11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層代表在
上海開會,會議結束後發出的聲明表示,一個穩定的貨幣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亞太
各國將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共同研究,對有關國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協助成員國在
必要時進行經濟調整,這個消息對東南亞各國來說,至少讓他們覺得在自己與國際
貨幣炒家進行殊死搏鬥時不再顯得那麼孤單。
8月5日,危機重重的泰國,同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附帶苛刻條件的備用

貸款計劃及一攬子措施。8月11日,為拯救資金短缺的泰國,由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主持,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行長在日本東京舉行會議,國際貨幣基
金組織和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承諾分擔為泰國提供總共160億美元(後增至1
67億美元)的融資款計劃,其中中國和中國香港都各自承諾向泰國借出10億美
元的貸款。8月21日,國際清算銀行(BIS)宣布給予泰國總值33億美元的
臨時貸款,以協助它渡過難關。
就在東南亞各國四處求援、積極謀劃之時,國際投機商卻銷聲匿跡,突然不再

攻擊。8月20日,東南亞各國貨幣匯率暫時回穩,東南亞各國人們均大大喘了口
氣:好了,風暴終於過去了!
就像暴風雨前夕的寧靜,平靜的外表下孕育著一片殺機,東鄰各國顯然歡樂還 為時過早,新一輪的"狂風暴雨"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已,令人無奈的是
,這種寧靜僅僅持續了幾天;東鄰各國還沒來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跡。8月底,又一
輪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勢瞬間而至。這一次,卻把東盟成員汶萊也拉下了水。
至此,索羅斯一副得勢不饒人的架勢,剩勇追窮寇,再度集中火力掃盪東南亞

。進入9月份,這場風暴持續肆虐已進入第三個月,外匯市場的頹勢仍在繼續。東
南亞各國經濟狀況繼續惡化。10月19日,泰國財政部長他農·比達亞也滿腹惆
悵卸任而去。
直到11月上旬,這場對東南亞來說噩夢一般的4個多月的黑色風暴才漸趨平

靜。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場動盪已告一段落。但對東南亞,特別是身處震源的泰國
來說,彈冠可以,相慶卻已苦澀難提。
無可奈何花落去

在這場危機中,受害最慘的恐怕非泰國莫屬,猛烈的金融風暴把這個國家一下

子砸到了谷底。而在此以前,泰國以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形象令人神馳目暈,一
個小業主回憶說:"好像我們挺有錢,以至於每個人都著手准備去買賓士。"他們
熱衷於海濱別墅,瑞士歐米茄、法國XO、德國賓士、日本松下。像美國人一樣,
他們每年也瀟灑地安排去歐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當你在曼谷郊外碰見一
個鄉下主婦,甚至街頭叫賣的小販,說不定就是股票大軍的一員;"錢來得太容易
了",那時候,他們會以這么一種調侃的語氣說正准備去歐洲旅行。可是現在,泰
國人目瞪口呆地瞧著索羅斯之流從他們手裡搶走原本屬於他們的一切;家庭轎車被
警察拖走、失業開始困擾自己、浪漫的歐洲之旅只好取消,孩子也只好轉到便宜的
公立學校……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說:"這個傢伙(指索羅斯)來到我們的國家
,一夜之間,使我們全國人民十幾年的奮斗化為烏有。"
泰國一銀行行長差旺說:"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瞧著索羅斯這流氓強盜剝奪我們

曾經擁有的財富,我們只想說,你不就是要錢嗎?"
對所有的東南亞人來說,他們過去曾擁有一大筆財富瞬間化為烏有,薩馬特電

訊公司總裁查奴瓦斯特說:曼穀人甚至還沒來得及享受榮華,汽車剛下生產線,房
子新刷的油漆還沒有干。但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切。印尼音樂家邦尼勒古馬赫為買一
幢夢中花園而奮鬥了30年,正准備遷入時,風暴來了,"我不得不退掉它。"他
說。
一個為吃飯而憂的時代,一個需要省吃儉用的時代已不可避免,但曾經滄海的

感覺,讓他們仍沉浸在富有的回味中。在曼谷市中心的廣場里,有小販在聲嘶力竭
地叫著出租衣服,"你可以租到任何東西,私立大學的學生們為了保持體面,幾乎
從頭到腳都租。"小販說他的生意還挺火的,禮拜天的商場里,依然人頭攢動,唯
一不同的是:囊中已羞澀,只能閑逛。就像許許多多的北京老人遛鳥一樣。
那些腰纏萬貫的富豪,也只能傻看著自己50%甚至更多的財產無影無蹤而去

,據估計,從3月到9月,馬來西亞排名前12位的富翁,僅在股票市場就損失了
130億美元,印尼總統蘇哈托的子女們也被迫出售他們的公司,以免顆粒無收局
面的出現。"過去的世界不復存在。"泰國第三大銀行農業銀行總裁拉姆薩姆如是
說。
曼谷奇異的風光依然那麼美麗動人,吉隆坡的高樓大廈依然那麼鱗次櫛比;可

是,曾經的富有與現在的貧窮的鴻溝卻是那麼遙不可及。"這不僅僅是一種失落感
",泰一大學教授無奈地嘆氣。
直面現實,也許這是東鄰人最痛苦又最無奈的選擇!

三個月之後,席捲東南亞地區的金融風暴登灘香港島---狼終於來了。

黑色星期一

也許,在許許多多的香港人的記憶當中,1987年10月的香港"股災"就

像一場噩夢,至今仍心有餘悸。
1997年的金秋10月,又一輪"大熊市"席捲整個香港股市。10月20

日是美國華爾街股市慘劇"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紀念日,正因為此,它成了投
資分析家們最為焦灼不安的一天,然而,恐怖氣氛卻並未在華爾街股市出現,恰恰
相反,道·瓊斯指數一周之間跌落210點之後,當天卻反彈了74點。
正當投資分析家們額手相慶之際,在地球的另一端卻早已危機四伏、暗潮洶涌

。事隔10年之後又一個"黑色星期一"開始降臨,只不過,這次籠罩的是有購物
天堂之稱的香港。
10月20日,香港股市開始下跌。10月21日,香港恆生指數下跌765

.33點,22日則繼續了這一勢頭,下跌了1200點。23日,對於港元前景
的擔憂使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節節上揚,21日僅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
漲300倍。在這種市場氣氛下,港股更連續第四次受挫,下跌達10.41%。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當天表示,香港基本經濟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
到外圍因素暫時投機影響,投資者不必恐慌。他說:"我不認為這是股災。"他認
為,無論如何,特區政府首先是要捍衛港元匯率。雖然此前一天晚間有炒賣港元的
投機活動,但此時炒賣活動已被平息。與此同時,香港金融管理當局總裁任志剛也
發表講話,聲稱金管局已於前一天晚上擊退炒家。
也許是因為特區政府強有力的干預措施,也許是因為特區政府和金融管理人士

的信心感染了投資者,24日,在連續4個交易日大幅下跌後,香港股市在這天強
力反彈,恆生指數上升718點,升幅達6.89%,27日,曾蔭權再次重申,
香港現行的聯系匯率制度不會改變,在這次活動中受損失的只會是投機者。
此時,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惡性循環式的普遍狂跌,27日,紐約道·瓊斯指數

狂跌近554.26點,是有史以來跌幅最慘的一天,因而導致中途自動停盤一個
小時。東京股市開盤後即狂跌800多點。28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400多點
,跌幅達13.7%,全日最低達8775.88點,以9059.89點收市,
下跌點數創歷史之最,在這種狀況之下,香港股市的震盪已並不僅僅局限於自身因
素了。
對此,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強調,香港股市的震盪只是暫時性的調整。中國外

交部發言人沈國放表示,香港股市以往也出現過這種波動,不足為怪,港股波動是
特區政府要自行處理的事物,中央政府將依照"一國兩制"的原則,不會直接干預
香港的股市和港元匯價。北京方面對香港整體經濟仍充滿信心。
特區臨時立法會財政事務局局長在回答議員的提問時說,社會對於穩定聯合匯

率制度十分關心,關於市場的運作,特區政府的一貫政策是"自由",行政干預應
減到最少。
特區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則勸市民保持冷靜,反應不要過敏,入市時要審慎並

要量力而為。
香港輿論則表示了強烈的信心,《星島日報》發表評論指出:"過去,在經歷

了經濟危機後,本港會很快復甦,而且更加彭勃,這次亦應不例外。美國財政指出
,自1987年全球股災後,香港股市過去10年的回報率居全球股市之首。經過
九七股災後,本港只要大力發展經濟,十年後的回報率又可能是全球之最。"
港幣保衛戰

由索羅斯所引起的這場"看不見的戰爭",如火山噴發般地震驚了全球,身處

震源中心的泰國、馬來西亞自是苦不堪言。另一面,隔海相望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時
候都更加綳緊了自己的神經。人們都意識到:這股"黑色金融暗潮"登灘港島只是
時間問題而已。面對國際金融炒家們咄咄逼人的氣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謹
慎地表示,香港特區的外匯儲備豐富,經濟正穩步增長,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區背
後有強大祖國的支持。所以這一風暴對香港不會形成特別嚴重的影響。
事實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機商就幾次試探性地對港幣進行了沖擊,

8月14日和15日,一些實力雄厚的投資基金進入香港匯市,他們利用金融期貨
手段,用3個月或6個月的港元期貨和約買入港元,然後迅速拋空。致使港元對美
元匯率一度下降到7.75/1。7.75被稱為港元匯率的重要心理關鍵點。香
港金融管理當局迅速反擊。通過抽緊銀根、扯高同業拆息去迎擊投機者。金管局提
高對銀行的貸款利息,迫使銀行把多餘的頭寸交還回來,讓那些借錢沽港元買美元
的投機者面對堅壁清野之局,在極高的投機成本下望而卻步。故在很短的時間內,
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復平靜,投機商無功而返。
然而,人們心裡非常明白,這批炒家並不會就此罷休,雙方的血腥搏鬥終不可

避免。香港當局更是未雨綢繆,政策、輿論攻勢雙管齊下,提醒這批"金錢游鱷"
不要輕舉妄動。香港金融管理當局態度極其明確:堅決維護聯系匯率制的穩定。正
在英國訪問的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離開倫敦前強調,特區政府有極大的決心維護聯
系匯率;財政司長曾蔭權、財政事務局局長許仕仁一起會見傳媒,重申維持聯系匯
率是港府首選目標,為了這一目標而導致利息飆升,屬無可避免,希望香港民眾稍
安勿躁,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則呼籲所有人保持冷靜,香港總商會發表文告聲明支持
聯系匯率制度,並呼籲金融市場中人冷靜思考,重新檢視香港經濟根基,從而穩定
市場。曾蔭權在一次投資會議上說:"我要重申,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貨幣制度或
我們同美元的關系,拿港元投機而喪命的只有投機商。"
國際投機者三番五次狙擊港元的行動不僅志在港元匯價上獲利,而且採用全面

戰略,要在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獲益,他們的做法是,先在期指市場上積累大量
淡倉,然後買上遠期美元,沽遠期港元,大造聲勢。待港府為對付港元受到狙擊而
採取措施大幅提高息口時,股票氣氛轉淡,人們憂慮利率大升推低股市與樓市,這
時投機者便趁勢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於是,股票市場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
沽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倉而獲取豐厚的利潤。換言之,投機者雖然在港元匯價
上無功而返,甚至小損,但在期指市場上卻狠撈一筆。
對此,香港金融管理當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們的措施,一是動用龐大

的外匯儲備吸納港元,二是調高利息並抽緊銀根。一番對攻之後,港股在連續下跌
中止住腳步並開始強勁飆升,主要是有中資及外地資金入市,24家藍籌、紅籌上
市公司從市場回購股份,推動大市上揚。中國電訊重上招股價以上水平,也產生一
定刺激作用,令紅籌、國企喘定並作反彈。加上祖國內地減息亦成大市上揚的題材
,這些因素令恆指急速反彈。在股市強勁反彈之下,港元匯價恢復穩定。至此,這
場驚心動魄的港幣保衛戰告一段落。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大加贊揚財政司司長曾蔭
權及其同僚把這次危機處理得"實在值得贊賞"。這場較量雖說以香港金管局的艱
難取勝而告終,但它所帶給人們的震撼卻並不僅僅局限於這場危機本身,它迫使更
多的人去思考。
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終於公開表示,港府將盡快進行內部檢討,並約晤學者和商

界人士,總結這次金融風潮,尋找更好反擊之法,以防範港幣再受到外匯投機的狙
擊。

QQ:394405900
希望採納

B. 有誰知道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是怎樣產生的,結果又是怎樣

自1997年7月3日以來,以泰國被迫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為導火索,一場金融風暴從泰國驟起,橫掃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東南亞國家,並波及台灣、香港、巴西、阿根廷及希臘,連美國的華爾街、英國倫敦、日本股市也相應發生暴跌。這場風暴震動全球,造成了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貨幣體系崩潰的巨大災難!它的餘波還將繼續在世界上,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產生影響,要想徹底擺脫,則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提起這次東南亞的金融風潮,人們就情不自禁地大罵起一個實力強大的貨幣投機商——索羅斯。他此刻是千夫所指,萬人憤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就曾提出:索羅斯應該對這次金融風暴負全面責任!但是最為有趣的一點就是,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他沒有觸犯任何法律,沒有使用暴力、賄賂等骯臟的手段。他只是象炒股票一樣一個一個地炒作某國的貨幣,直至該國政府投降認輸,被迫將貨幣貶值。於是乎,他便輕而易舉地賺取到暴利!國際金融經濟學家稱這位具有敏銳頭腦的匈牙利裔美國人為「國際金融界的壞孩子」。 東南亞這次金融風暴的國際經濟背景是什麼?如何產生。如何發展?結果如何?波及的范圍,特別是對中國有無影響,導致這次金融風暴的根源——東南亞國家的泡沫經濟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藉助於西方經濟學家犀利的眼光,我們也許可以獲得一個簡單明了的認識。 在危機暴發前的去年6月9日,在瑞士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的年度報告曾指出:「世界經濟前景看好,但金融市場尚有隱患。」 該報告全面而深刻地指出。 「國際市場規模擴大,國際游資急劇增長,總數達7.2萬億美元以上,平均每天就有:萬億美元在活動。」這些游資有尋求短期套利,套息的特徵,特別是流動迅速。故稱之為黑駒基金(Hedge-Fund)」。黑者——不幹好事,駒者——跑得快也。這些巨額的國際游資,就是金融投機的巨大溫床。試看:這樣的黑駒基金,全球一共有3500個。 「國際股市的活動表現異常活躍,投資熱潮高漲,經濟高速增長的東亞國家的股市、房地產過度活躍,大借外債來強烈刺激本國經濟的增長,」這些過度求快的做法就直接地導致了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泡沫」大量生成:——而它就是危害東南亞國家的罪魁禍手!這叫自食其果! 私人資本作用日益增強,以著名投機人索羅斯為例,其領導的「量子基金」就控制著40億美金以上的游資。這些索羅斯之流,就象一群蒼蠅一樣,隨時敏銳地嗅著國際金融界里的腥味,它們是「黑駒基金」之中的領頭黑駒。 黃金市場疲軟。 銀行業改革與監管作用急需提高和增強。 由於歷史原因,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起步較晚,工業化革命也比西方晚了半個世紀。確實,這些國家的經濟一度以兩位數字奇跡般的增長。但是,英、美等發達國家用了200年走過的工業發展之路,東南亞國家用1O—20年就能趕上並企圖超過!就象一輛汽車去追擊一架飛機一樣,如果只是一味地加快速度,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車翻人亡!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給汽車也裝上翅膀! 英國經濟學家麥克威爾認為:東南亞國家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後,產業結構,經濟結構,金融結構還很不成熟,當然地存在著很多漏洞。這些國家的上層人物只是看見了自己的經濟以兩位數猛增的驕人戰績,卻一葉障目,沒有看見前進路上的許多陷阱。快速的增長使他們導致興奮,頭腦過熱,紛紛悄悄地做起了20年追上英、美的「白日夢」。制定政策,加速前進,迅速與國際接軌。把自己本來就早已有很多泡沫的經濟,用「盲目加速」的空心針筒,進一步地加大泡沫,然後打著「與國際接軌」的旗號,將一個個特大號的泡沫放在了諸強面前,其結果是可想而知! 這些大泡沫,有「股市泡沫」、「房地產泡沫」、「短期外債泡沫」等等,當初真是好看之極,現在剩下的只有破裂時的巨痛和深深的自責與反省! 說到產主過程,又要提到索羅斯之流的超級貨幣投機者。他們是早就發現了東南亞的泡沫經濟及金融體制,產業結構。國家經濟調控政策的巨大漏洞與裂縫,就象蒼蠅一樣,早就盯上了這一隻只有縫的蛋! 這里,就以始發國泰國為例,講一講索羅斯阻擊泰國銑的過程和操作手段。英國經濟學家馬克斯繪制了一份簡圖加以說明:首先,索羅斯在國際金融界散布謠言:「泰國金融不穩!泰銖要貶值!」隨即暗中向泰國銀行以美金為抵押,巨額地貸出泰銖,然後在貨幣市場上大量拋售泰銖,買入美元,製造出一種尋求保值的假象(實際上是在殘暴地打擊泰國的固定的、穩定的貨幣匯率制度)。 索氏乃國際巨額資金的掌管人及代言人,他的一句話,非同小可,足以帶動大量的中、小戶紛紛效從。這樣,索氏利用其僅有的40億美金的淡倉,利用人們對泰銖的信心危機,輕易地在泰國銀行拋出上百億美金的泰銖,帶動中、小戶一共有上千億美金的泰銖拋出! 在這種情況下,難怪泰國政府感嘆:自己從300億美金的外匯儲備中,拿出50億美金投放救市,結果竟象一盆水潑在了夏日滾燙的沙漠上一樣無濟於事。終於泰國政府宣布投降—放棄國家匯率,實行浮動匯率。泰銖則應聲貶值:從7月1日的1美元兌25.9泰銖,狂降至11月1日的1美元兌40.6泰銖,幾乎快貶至一倍!於是索氏自己一個人凈賺40億美金!天文數字,金融風暴發生是迅速的,就象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倒了引起一連串的反應。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日本、香港及台灣等地紛紛出現大量外資外逃,大量內資逃出股市,尋求保值。於是乎股市匯率大跌。造成大量失業。如日本的最大的證券公司——山一證券倒閉後,即刻造成了7500名員工失業。股票跌至歷史的最低點。以菲律賓為例,8月28日一日創下了10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輻:9.28%,差一點擊破2000點大關。就連美國的華爾街,英國倫敦,日經指數也暴跌! 總之,其波及的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持續的時間之長,是空前的。這一點在以後的幾年裡,人們會逐漸感受到! 其結果,損失慘重的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貨幣體系崩潰,必須依靠國家緊急貸款;韓國政府忍辱負重,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AMi)苛刻的條件,喪失了相當的國家自主權,以此為代價向AMI貸款570億美元;泰國同樣也需要幾百億美元的貸款;其它東南亞受害國也與此類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給他們這樣巨額數目的貸款,仍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比如:韓國1998年到期外債總額為900億美元,570億美元的貸款是遠遠不夠的! 同樣,要想在短時期里解除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談何容易?人們不能揮灑自如地把它「掃地出門」,就像當初誰也阻擋不住它的不速而至一樣。一句話,東南亞金融危機就那麼厲害——「找上你沒商量!」

C.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什麼情況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放棄固定匯率制,此舉如巨石投水,掀起千層波瀾,引發了一場席捲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就在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的當天,泰銖與美元的匯率大幅度下跌,金融市場一片混亂。這股金融風波蔓延到與泰國經濟緊密相連的其他東南亞國家,緊接著印度尼西亞盾、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下跌。危機迅速波及到亞洲其他金融市場,造成一場亞洲金融危機。

這場亞洲金融危機有著復雜的全球經濟背景。但是,最直接原因是國際金融投機機構在亞洲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尤其是美籍猶太人索羅茲的量子基金會。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7月28日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憤怒地指責索羅茲等國際金融投機家是「外國野獸在蓄意破壞馬來西亞經濟」。

索羅茲揚名世界始於1992年,他對英鎊的狙擊最終使英鎊貶值、歐洲統一貨幣進程受阻,而索羅茲卻進賬10億美元。在這次東南亞各國的金融危機中,混水摸魚的他又在趁火打劫中贏得了20億美元。

10月下旬,金融風暴掀起第二波。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10月17日,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其股市也一瀉千里,對港幣和香港股市形成壓力;10月21日,美國摩根斯坦利銀行將該行在亞洲的投資由2%降為0,頓時掀起了沖擊港幣的風波。港股大幅下跌,甚至跌破9000點大關。

國際炒家在香港匯市和股市期指兩個方面雙管齊下,猛烈狙擊香港的聯系匯率制,企圖再次大撈一把。為扼制國際游資瘋狂的投機,香港金融管理局針鋒相對,果斷地採取臨時應急措施,給國際炒家給予迎頭痛擊。10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市場信心由此恢復,恆生指數強勁飈升,重上萬點大關。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會戰以香港的勝利而結束。

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韓國金融形勢於11月開始出現嚴重惡化,形成亞洲金融危機的第三波。11月17日,政府金融改革法在國會未獲通過,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匯率創出1008∶1的歷史紀錄,股指下跌不止,此後人們瘋狂拋售韓元,搶購美元。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危機暫時得到控制。但到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進一步下跌,股指也跌至350.68的歷史新低點。金融危機對韓國的經濟領域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一些著名的電子、汽車、鋼鐵企業集團都紛紛陷入困境。

韓元危機的深化使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經濟深受沖擊,壞賬、呆賬大量增加。10月,京都協榮銀行破產;11月,三洋證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銀行和德陽城市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破產;11月24日,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具有百年歷史的山一證券公司宣布破產,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宗破產案……

至此,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進入1998年,印尼的金融風暴再起,人們將其稱為亞洲金融危機的第四波。印尼政府於1998年1月宣布預算方案中部分放鬆銀根,以挽救印尼經濟,此舉激怒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MF)和美國。國際炒家乘機出擊印尼,使印尼盾再次一瀉千里。印尼出現政治經濟社會大動盪局面,甚至進而導致新元、馬幣、泰銖、菲比索紛紛暴跌。直到4月8日印尼和IMF就一份修改後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

多年來一直陷於泡沫經濟困境的日本,由於與東南亞關系密切更是雪上加霜。新出現的大量呆賬、壞賬將不少日本銀行推至破產的邊緣,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開始一路下滑,到1998年6月中旬,日元匯率再度大幅下跌,標志著亞洲金融危機進人第五波。國際金融形勢隨之更加捉摸不定,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亞洲金融危機的第六波始於1998年8月初,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沖擊。港府隨後突然出手,予以回擊。金管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購藍籌股和期票,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巨額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同時提高銀行隔夜拆息率,夾攻國際炒家。經過1個月的苦鬥,國際炒家們損失慘重,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美夢破滅,灰溜溜地撤出香港金融市場。

到8月份,俄羅斯金融市場出現波動,這是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的標志。8月17日,俄羅斯政府發表聲明,將擴大盧布兌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並且暫停國債券交易,同時推遲償還外債。此舉一出,俄股市和匯市急劇下跌。隨後,美歐股市和匯市出現全面劇烈波動,這場金融危機後來還擴散到拉美地區。

亞洲金融危機迅速蔓延亞洲、美洲等新興市場地區,其影響的范圍之廣、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引起國際社會的憂慮,促使各國經濟學家對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的反思,並且開始尋求避免經濟危機的「多米諾效應」的方法。

中國政府在這場危機中頂住巨大壓力,維護人民幣的穩定,為亞洲經濟的穩定、幫助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國家走出困境作出了重大的犧牲。

D. 97年的泰國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及世界的其他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http://www.gwamcc.com/eyeshot/view_user.asp?id=5185

亞洲金融危機八年祭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4:59 中國經營報

作者:劉軍紅 來源:中國經營報

1997年7月2日,泰銖貶值,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東南亞經濟由「奇跡」落入「危機」,至本月,剛好八周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傳染特徵告訴人們,在經濟活動全球化背景下,鄰國和地區經濟的變動並不是別人家的「門前雪」,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也不是我們可以輕易忽略的舊事。

反思:「雙錯位」拖垮多國經濟

一般認為東南亞金融危機首先表現為貨幣危機。也就是東南亞各國貨幣暴跌引發了大規模的銀行信用危機,在波及和傳染效果下,進一步演變為整體經濟危機。作為其前提,1995年夏季以後的日元對美元貶值,導致東南亞各國出口競爭力下降,使貿易收支表現赤字,直接投資魅力銳減。這種狀況持續到危機爆發前夕仍沒有改變。

同時,1997年中期,在全球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國相繼實行了匯兌制度改革,搞浮動匯率制,並允許資本自由進出,導致外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等主導的短期資金大量流入。如1995年東南亞危機各國經常收支出現410億美元赤字,而資本收支則表現了815億美元的順差,1996年資本收支順差進一步超過1000億美元,而直接投資只有58億美元,這意味著絕大部分資本為短期游資。短期資本具有較強的移動性,帶有急劇動盪的風險。特別是,在東南亞各國的金融系統尚缺乏「金融變壓器」功能的前提下,短期外資大多經本地銀行直接被應用於國內長期實業投資,如房地產投資,並沒有經過金融資本市場進行「變壓」。這些「高能」資金直接應用於國內實業項目,好比「高壓電源」未經變壓器直接插入「低壓電器」,其危險性可想而知。在外資源源不斷流入時,這種「錯位」融資尚能持續,但是,當外資集中撤離時,因資金被壓在長期項目上,無法立即償還,結果導致銀行信用危機。另一方面,短期游資多為美元資金,外資集中撤離東南亞市場,導致外匯市場上集中搶購美元,拋售本地貨幣,直接誘發了本地貨幣貶值,又形成了幣種上的「錯位」。這種「雙錯位」被認為是東南亞貨幣金融危機的元兇。

預警:經濟結構隱現新風險

八年後的今天,雖然東南亞各國經濟全面復甦,直接投資不斷增加,外匯儲備余額全面上升。但東南亞經濟在結構上又表現了新的風險。首先,當前的東南亞,在貿易結構上,形成了日本、中國和東南亞四小龍之間的三角貿易關系;在產業分工上,重新確立了先日本,後「四小龍」,再中國的產業梯度。日本主要生產高附加價值的核心部件、中間產品,向東南亞四小龍和中國提供生產設備、原材料以及核心部件;「東南亞四小龍」作為次級生產基地,進行相對高級的製造生產;而中國則提供組裝加工車間,並再將最終產品出口到美國和日本市場。在產業上,日本為「頭雁」,在貿易上,中國則表現為「龍頭」。在這種結構下,中國成為日本、東南亞的出口「中轉站」,直面美國的貿易制裁風險。

其次,在匯兌制度上,自2001年前後,東南亞出現了事實上的對美元聯動關系,重新表現了新形勢下的匯兌風險。再次,為了保持與美元的聯動關系,在前一階段美元貶值背景下,東南亞各國大量買進美元,平衡匯率,結果導致外匯儲備急劇增加。截至2004年底,包括日本在內的東南亞外匯儲備總額已超過2萬億美元。中央銀行持有的巨額美元資產運用方向成為各國的難題。迄今為止,各國央行主要將儲備的美元資產運用於購買美國國債,導致美國國債價格急劇上漲。但是鑒於以下三個因素的變化,東南亞各國的外匯儲備充滿了匯兌風險。第一,美國經常收支和財政收支的雙赤字不斷膨脹,美元頹勢難改,一旦美元貶值,將給東南亞各國央行帶來巨額損失;第二,近年,日本積極推動亞洲貿易「脫美元化」,與東南亞的貿易結算中,日元比例急劇提高,2004年日元結算比例首次超過美元,但東南亞各國外匯儲備中的日元比例平均仍僅在5%左右,貿易與外匯儲備出現新形式的幣種錯位;第三,在伊拉克戰爭和歐元升值背景下,東南亞各國央行增加了歐元儲備,而近期,在美國提高利率、歐盟憲法投票遭遇挫折,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面臨挑戰的形勢下,增儲的歐元如何調整又成為東南亞各國央行的新難題。

尤其不能忽視的是,美國國會對中國人民幣匯兌制度改革壓力增強,一旦人民幣匯兌制度改革倉促落實,不僅將影響國內金融系統穩定,同時因東南亞各國對我國貿易依存加深,將直接影響東南亞各國的實際對外出口,從而導致各國國際收支惡化。在東南亞金融系統依然脆弱的環境下,又將帶來新的匯兌風險。

經濟的相互依存客觀上要求各國政策的相互協調。在東南亞危機爆發後的第八個年頭,不僅需要東南亞各國彼此協調經濟政策,同樣也需要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主動與東南亞協調政策,共同控制潛在的經濟風險。

漫畫一周

平民奧運主題的勝出

7月6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宣布,倫敦最終勝出,成為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先前頗被看好的巴黎在最後一輪敗北。據了解,巴黎計劃投資為25億歐元,低於倫敦的38億歐元,是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其次,倫敦的平民奧運主題,歷史上曾是挽救奧林匹克運動的淵源,也讓倫敦贏得了不少感情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50709/14591779280.shtml
審視金融危機

LEARNING.SOHU.COM 2004年3月5日14:37 [ 李利明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隨著中國的金融體系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任何來自外部的風吹草動都將對中國的金融體系產生大的影響,而中國自身的金融體系現狀也無法迴避金融危機的風險

過去十年間,對於全球經濟危害最大的事件既不是戰爭也不是自然災害,而是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機。在這十年間規模較大的金融危機有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1998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危機、2000年的土耳其金融危機和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機。

十年來的幾次金融危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們大多發生在新興市場國家。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自身宏觀經濟條件尚未成熟的時候比較早地進入了全球金融體系,完成資本項目下的本國貨幣可自由兌換。盡管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普遍認為允許資本在各個國家間無限制地自由流入和流出對於債務國和世界經濟有益,但大量的資本項目自由化帶來了投機性外匯交易和銀行危機。有的新興市場國家在經濟基本面出現問題的背景下,一旦本國貨幣被國際炒家狙擊,往往首先匯率失守,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然後銀行業遭遇危機,大量中小銀行倒閉,危機擴散到整個社會,導致本國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倒退,多年成果毀於一旦,在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甚至引發了社會動盪和政治危機。

中國政府在1996年年底實現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自由兌換時,曾經承諾2000年實現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正是由於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不可自由兌換,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中逃過一劫,而東南亞國家遭受金融危機蹂躪的慘狀也令中國政府深為戒備。因此,從1998年開始,加強金融監管、清理整頓非法金融機構和金融活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的主題。其中比較大的動作包括救助四大國有銀行、整個信託業的推倒重來、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的清理整頓、農村「三會一部」的清理撤銷等等。

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金融業逐步對外開放,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將逐步實現可自由兌換。這個時候,在未來若干年中國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發生了金融危機如何應對的問題已經不容迴避。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和學者已經深刻認識到金融危機將成為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危險和挑戰。2001年,著名的華人經濟學家錢穎一和黃海洲在遞交到最高層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未來十年內中國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差不多是100%!

除了中國身邊的亞洲金融危機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以外,對於過去十年間新興市場國家頻頻發生的金融危機,從墨西哥金融危機到俄羅斯金融危機再到阿根廷金融危機,並沒有引起國內各界太多的關注。學術界到政府官員對於亞洲金融危機的關注,主要是分析為什麼創造「東亞奇跡」的東南亞國家會發生金融危機,以及中國能否避免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的傳染。亞洲金融危機一結束,國內的金融問題以及金融改革便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而對於金融危機進行深入研究,如何防範和管理金融危機不再引人關注。在很多人看來,只要中國加快金融改革,金融危機距離中國很遙遠。其實,隨著中國的金融體系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任何來自外部的風吹草動都將對中國的金融體系產生大的影響,而中國自身的金融體系現狀也無法迴避金融危機的風險。因此,深入研究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研究金融危機與國際資本流動的關系,了解其他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金融危機的防範與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對於中國在未來應對金融危機具有重要的作用。

幸運的是,國內最新出版的兩本關於金融危機的傑作《金融危機、流動性與國際貨幣體制》(讓·梯若爾著)和《金融危機的防範與管理》(巴瑞·易臣格瑞著)對於過去十年的金融危機以及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應對措施進行了深刻的理論分析和經驗介紹。

面對過去十年間頻頻爆發的金融危機,眾多宏觀經濟學家和國際經濟學家都在思考以下這些問題:金融危機是不是完全資本賬戶自由化所帶來的令人不快而又不可避免的副產品?世界各國應當演進到一個共同治理的模式,其中的解決方案是經常性的非危機事件,還是一個地方自治債券模式,其中很少發生不履約事件?一個較好的秩序(即國外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的自由化以及在短期資本流動自由化發生之前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機構謹慎地監督金融中介)能否防止這些危機的發生?是否應當對短期資本流施加暫時的或永久的限制?所有這些措施如何與匯率體制的選擇相適應?這些危機是否得到了恰當的處置?以及國際金融機構是否應當改革,應當怎樣改革?經濟學大師讓·梯若爾教授在《金融危機、流動性與國際貨幣體制》中試圖從理論上回答這些問題。

盡管經濟學家對於金融危機有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但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對於金融危機的理論分析一直缺乏明確的分析框架,而梯若爾試圖在這本書中用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又譯公司財務)中的「雙重代理」和「共同代理」理論來建立金融危機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梯若爾首先分析了關於金融危機以及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普遍觀點。他認為,大多數的改革建議只注重表象而沒有觸及問題的本質,並且無法協調建立有效的融資限制條件與確保借款國自行改革之間的目標沖突。他強調指出,正確識別市場失靈對於重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目標責任是十分必要的。然後,他將公司金融、流動性供給以及公司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運用於個體國家的借款問題。建立在「雙重代理」和「共同代理」的基本分析框架之上,他重新審視了通常建議的政策,並且考慮了多邊組織如何幫助債務國在開放本國資本賬戶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收益。對於從事國際金融的理論研究,尤其是對於金融危機的研究感興趣的學者而言,這本薄薄的小書帶來的是豐厚的收益。

對於政府金融主管部門的官員和相關的政策研究人士而言,如何從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其他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中汲取經驗,從而學習防範和管理金融危機的方法,是他們更加感興趣的話題。對於這些人而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政治經濟學教授巴瑞·易臣格瑞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與管理》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

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顧問的易臣格瑞對於過去十年在新興市場國家爆發的金融危機有大量的仔細觀察和深入研究。在這本書中,他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各國對於金融危機採取的防範措施和發生金融危機之後的應對措施,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援措施,並且對眾多的學者提出的政策建議進行了分析。對於金融危機的防範,他從增強透明度和信息披露、遵循國際組織確立的標准、加強對金融體系的審慎監管、對匯率進行管理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指出防範危機的官方努力應當建立在兩大支柱之上:市場紀律和審慎監管。他具體分析了在阿根廷和土耳其金融危機中各方所採取的措施產生的教訓和帶來的影響。對於政府官員和政策研究人士而言,易臣格瑞的介紹和分析都充滿了有用的信息。

對於金融危機問題感興趣的人士都應該認真讀一下這兩本薄薄的小書,讓·梯若爾和巴瑞·易臣格瑞將把他們對於金融危機的睿智思考分享給大家。

http://learning.sohu.com/2004/03/05/77/article219307774.shtml

關於阿根廷金融危機的分析與思考

金融危機過後的阿根延經濟正在復甦

眾所周知 , 阿根廷於 2001 年至 2002 年爆發了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 , 並同步發生財政危機、企業危機、政 治危機、社會危機、體制危機。對此, 阿根廷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努力走出危機陰雲, 使 GDP 逐季增長 , 增幅超過 0.5%,2002 年第四季度曾高達 2.0%,2003 年 GDP 估計增長 6%, 2004 年預計增長 5% 。財政經常 性賬戶從 2002 年 5 月起出現盈餘, 收支逐月增加。
一年多來, 阿根廷政府為化解金融危機, 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在金融危機初期 , 被迫採取了兩項措 施 : 一是通過《公共緊急狀態和匯率體制改革法》 , 賦予新總統幾乎不受限制的經濟權力以應對危機。凍結 銀行存款和對美元存款按 121.4 的匯率強制比索化。 二是通過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援助、「倒賬」( 即暫 時停止支付到期外債本息 )末日與國際金融機構等國際機構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談判等形式, 獲取貸款援助, 減輕和延緩債務償還負擔。
金融危機之後 , 採取四項措施 : 一是在國際貨幣基 金組織的談判要求下 , 在 2004 年前先確定一個貨幣發行控制在 30% 的增幅內、通貨膨脹 5% 的漲幅內的貨幣 政策目標 , 然後從 2004 年 1 月 1 日起 , 根據通貨膨脹 預期確定保持穩定的浮動匯率制。二是努力恢復人們 對銀行的信心。危機發生時 , 全國銀行由 90 多家減少 到 50 多家 , 員工收入水平也下降一半 , 凍結存款和強 制比索化等措施對儲戶傷害較多 ( 比索存款貶值 2/3以上 ), 人們不願也不敢向銀行存款。危機之後 , 政府 向人們發出恢復對銀行信心的號召時 , 人們響應了政 府的號召 , 儲蓄很快回升 ,2003 年 6 月已達 6472 萬比 索 , 較最低的 2002 年 7 月的 54 包 0 萬比索增加 992 萬 , 月均增長 1.7% 。三是鼓勵銀行向私營部門增加貸款 , 根本改變危機前要求銀行過多向公共部門增加貸款的 做法 , 促進經濟恢復。四是嚴格限制美元匯出和商品進 口 , 鼓勵農產品出口 , 吸引國外遊客來阿旅遊 , 以增加 經常性賬戶盈餘。四是在改革稅制、加強征管的同時 , 努力控制財政支出 , 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或盈餘。

阿根廷金融危機成因的分析

( 一 ) 僵硬的貨幣局制度使本幣價值被嚴重 高估, 削弱了阿經濟競爭力。問根廷之所以在 1991年選擇與美元掛鉤的貨幣局制度 , 即貨幣發行量以國 際儲備為基礎。 1991 年之前常用發行鈔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 加上其他因素 , 致使通貨膨脹長期居高不下 ,1989 年曾高達 49% 。 1991 年採取貨幣局制度後 , 通脹很快得到控制, 1994 年消費品價格僅增長 3.9% 。但 在注重控制通脹的同時 , 沒有注意美元的走向 , 使得比索也隨之被逐步高估, 商品進口便宜 , 出口較貴 , 進而 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 經常性收支長 期處於赤字狀態 , 國際儲備逐步減少 , 實行貨幣局制度的基礎也就薄弱起來。
( 二 ) 金融監管過於簡單化、行政化。阿是全面實行金融自由化的國家 , 銀行不僅私有化 , 而且為 外資控制 ,10 大私有銀行中 ,7 家為外資獨資 ,2 家為外資控股, 外資控制了商業銀行總資產的近 70%, 資本也是自由流動的。在危機發生之前 , 一些引致危機的因素已經發生了量變, 大量的外資抽逃, 但政府缺乏金融 風險預警體系, 金融監管不力 , 以致沒有做好應有的防範。危機發生後, 政府倉促行動 , 採取了一些過於簡單化、行政化的措施, 如限制居民提取存款, 控制資本流動 , 暫時停止支付到期外債, 大幅度削弱工資和養老金等, 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反而激化了矛盾 , 加劇了危機。
( 三 ) 國家財政支出難以控制 , 收支狀況逐 步惡化。阿根廷公務員隊伍龐大 , 公務員工資高、福 利好 , 財政支出居高不下。阿全國人口 3600 萬 , 其中 公務員 200 萬。 20 世紀 90 年代以前 , 盡管政府曾通過 發行貨幣的方式彌補收支缺口 , 但經濟基礎還比較好 , 稅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實行貨幣局制度後 , 政府 很快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重要的替代收入來源 , 即在 1990-1995 年通過對 123 家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獲取 了 184.5 億美元的收入。 1996 年以後 , 這筆收入就銳減了 , 而阿根廷梅內姆總統為了第三次連任 , 中央政府支 出不僅不能減 , 而且還要繼續增加 , 對地方政府不願也 難以進行控制和約束 , 這使各級財政收支狀況逐年變化 , 不得不通過舉債為繼。
( 四 ) 沉重的債務負擔使政府不得不「倒賬」。各級政府為了彌補公共財政收支缺口 , 大量舉借外債 , 中央政府債務從 1996 年的 900 億美元急速上升 到 2001 年的 1550 億美元 , 占 GDP 的比例超過40% 。 按照國際通行的60% 的警戒線 , 這一比重並不算高 , 但主要問題是阿根廷是發展中國家, 債務結構不合理 , 還本付息期限集中在 2001-2004 年 , 且利率較高 , 加重了債務負擔。同時地方政府債務也較多, 因為阿憲法規定 , 省政府不必經中央政府批准只須省議會批准就可自行舉債。這樣, 阿根廷各省就直接在國內外舉債和發行代幣券 ( 即准貨幣發行 ) 。當借新債還舊債的鏈條斷裂時, 債務危機也就爆發了, 阿政府不得不宣告暫時停止支付到期本息。金融危機後 , 中央政府為進行債務重 組 , 加強外債管理 , 統一接管了地方政府主權外債。
( 五 ) 脆弱的財政經濟基礎抵擋不了外部環境沖擊。近年來, 由於阿根廷經濟不景氣 , 進出口能力大幅下降, 在阿的外商投資企業和銀行贏利能力下降, 加上比索價值高估, 大量外資抽逃, 吸引外資的難度加大 ,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蔓延和沖擊下, 阿根廷也就不可避免了。
( 六)國內政局不穩是果也是因。自 20 世紀 80 年代初阿軍政府實施「還政於民」的策略以來 , 政治民主化不斷發展 , 黨派之爭也日趨激烈 , 出現經濟問題 政治化傾向。執政黨欲推行的一些經濟政策受到很大掣肘 , 難以落實 , 不僅中央政府債務管理失控 ,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也失控。由於國內問題的累積 , 政府高層也 產生了矛盾 , 過於簡單化、行政化應對危機的措施使民眾對政府大為不滿 , 導致政權頻繁更迭 ,12 天之內換了五位總統 , 炙手可熱的總統寶座一時成了燙手的山芋。 政治危機又使金融危機的危害性加重。

阿根廷金融危機留給我們的思考

( 一 ) 金融穩定對經濟、社會和政治穩定至 關重要。在現代經濟社會中 , 金融一活全盤皆活 , 金 融一亂全盤皆亂。拉丁美洲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 社會動盪和政權更迭已經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 在加 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的我國 , 金融發揮著越 來越重要的作用 , 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 , 維護金融穩定 對於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順利實現全面 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 , 我們應該進一步提高認識 , 保持警惕 , 未雨綢繆 , 標本 兼治 , 確保金融穩健、高效運行。
( 二 ) 不斷增強民族經濟競爭力是實現金融
穩定的重要基礎。 1997 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從我國 東南邊國家蔓延到俄羅斯和拉美 , 我國安然無恙 , 主要原因有二 : 一是實行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並重的外資 引進戰略 , 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 形成了強大的外匯儲備;二是在因周邊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外需不振的情況 下 , 及時啟動了擴大內需的政策 , 迅速收到成效, 不僅 通過擴大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企業技改投資等方儼式 , 強身健體 , 增強了發展後勁。
( 三 ) 切實管好政府債務 , 特別是主權外債
是實現金融穩定的重要內容。大力吸引外資 , 有利 於緩解國內資金的短缺 , 促進本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但借債是要還本付息的 , 因此借債要考慮項目的使用 效益和償還能力。阿根廷的教訓告訴我們 , 政府舉債規 模必須有所控制 , 舉債許可權必須集中到中央政府。盡管 我國實行分級財政, 地方也多次呼籲自行舉債 , 但我們 認為對舉債許可權問題仍應持相當謹慎的態度 , 避免地 方政府行為短期化 , 避免債券市場出現混亂。中央財政應切實履行統一管理政府主權外債的職責, 相關部門 要做好配合工作; 政府債務特別是主權外債的結構要 合理 , 規模要適當, 必須與政府的償還能力相適應。在加強政府主權外債管理的同時, 對其他外債也要借鑒 國際慣例進行管理和運作。
( 四 ) 健全金融監管體系是實現金融穩定的 重要措施。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今天 , 匯率成為一個重要的紐帶, 成為國家調控的重要工具。阿根廷實 行固定匯率制的最大感受就是對控制通貨膨脹非常有力 , 但「進去容易 , 出來很難」, 即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沒有理由拋棄 , 在困難的情況下拋棄很難 , 一旦拋棄 結果很糟。我國現在成功地實行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 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 主要因為我國有較多的外匯儲備 , 並且只放開經常性項目收支。他國教訓和我國經驗告訴我們 , 應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同時在深化金融改革中進一步探索 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金融自由化, 特別是資本 項目自由兌換、金融開放化 , 要在完善監管的前提下穩步推進。
( 五 ) 建立穩固、強大的國家財政是實現金融穩定的重要保證。綜觀世界各國的經驗和教訓, 金 融風險最終要反映和體現到國家財政上來。因此 , 政府 在注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 要注意加強財政 收支管理 , 壯大財政實力。當前我國財政赤字不斷增加 , 面臨的各種風險也在累積 , 因此 , 必須清醒地認識 到警惕和防範財政風險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 不僅要對 中央政府預算內的顯性債務 , 而且要對中央政府預算 外的顯性債務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顯性債務 , 進行全口徑預算管理 , 還要對公共機構和國有企業的各種欠賬、掛賬、虧損、不良資產等隱性和或有債務進行有效監 控 , 並研究制定各種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的積極措施。

E. 1997年量子基金攻擊泰銖動用多少流動資金

40億美元以上的游資。詳情:自1997年7月3日以來,以泰國被迫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為導火索,一場金融風暴 從泰國驟起,橫掃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東南亞國家,並波及台灣、香港、巴西、阿根廷及希臘,連美國的華爾街、英國倫敦、日本股市也相應發生暴跌。這場風暴震動全球,造成了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貨幣體系崩潰的巨大災難!它的餘波還將繼續在世界上,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產生影響,要想徹底擺脫,則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提起這次東南亞的金融風潮,人們就情不自禁地大罵起一個實力強大的貨幣投機商——索羅斯。他此刻是千夫所指,萬人憤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就曾提出:索羅斯應該對這次金融風暴負全面責任!但是最為有趣的一點就是,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他沒有觸犯任何法律,沒有使用暴力、賄賂等骯臟的手段。他只是象炒股票一樣一個一個地炒作某國的貨幣,直至該國政府投降認輸,被迫將貨幣貶值。於是乎,他便輕而易舉地賺取到暴利!國際金融經濟學家稱這位具有敏銳頭腦的匈牙利裔美國人為「國際金融界的壞孩子」。東南亞這次金融風暴的國際經濟背景是什麼?如何產生。如何發展?結果如何?波及的范圍,特別是對中國有無影響,導致這次金融風暴的根源——東南亞國家的泡沫經濟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藉助於西方經濟學家犀利的眼光,我們也許可以獲得一個簡單明了的認識。在危機暴發前的去年6月9日,在瑞士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的年度報告曾指出:「世界經濟前景看好,但金融市場尚有隱患。」該報告全面而深刻地指出。「國際市場規模擴大,國際游資急劇增長,總數達7.2萬億美元以上,平均每天就有:萬億美元在活動。」這些游資有尋求短期套利,套息的特徵,特別是流動迅速。故稱之為黑駒基金(Hedge-Fund)」。黑者——不幹好事,駒者——跑得快也。這些巨額的國際游資,就是金融投機的巨大溫床。試看:這樣的黑駒基金,全球一共有3500個。「國際股市的活動表現異常活躍,投資熱潮高漲,經濟高速增長的東亞國家的股市、房地產過度活躍,大借外債來強烈刺激本國經濟的增長,」這些過度求快的做法就直接地導致了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泡沫」大量生成:——而它就是危害東南亞國家的罪魁禍手!這叫自食其果!私人資本作用日益增強,以著名投機人索羅斯為例,其領導的「量子基金」就控制著40億美金以上的游資。這些索羅斯之流,就象一群蒼蠅一樣,隨時敏銳地嗅著國際金融界里的腥味,它們是「黑駒基金」之中的領頭黑駒。黃金市場疲軟。銀行業改革與監管作用急需提高和增強。由於歷史原因,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起步較晚,工業化革命也比西方晚了半個世紀。確實,這些國家的經濟一度以兩位數字奇跡般的增長。但是,英、美等發達國家用了200年走過的工業發展之路,東南亞國家用1O—20年就能趕上並企圖超過!就象一輛汽車去追擊一架飛機一樣,如果只是一味地加快速度,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車翻人亡!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給汽車也裝上翅膀!英國經濟學家麥克威爾認為:東南亞國家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後,產業結構,經濟結構,金融結構還很不成熟,當然地存在著很多漏洞。這些國家的上層人物只是看見了自己的經濟以兩位數猛增的驕人戰績,卻一葉障目,沒有看見前進路上的許多陷阱。快速的增長使他們導致興奮,頭腦過熱,紛紛悄悄地做起了20年追上英、美的「白日夢」。制定政策,加速前進,迅速與國際接軌。把自己本來就早已有很多泡沫的經濟,用「盲目加速」的空心針筒,進一步地加大泡沫,然後打著「與國際接軌」的旗號,將一個個特大號的泡沫放在了諸強面前,其結果是可想而知!這些大泡沫,有「股市泡沫」、「房地產泡沫」、「短期外債泡沫」等等,當初真是好看之極,現在剩下的只有破裂時的巨痛和深深的自責與反省!說到產主過程,又要提到索羅斯之流的超級貨幣投機者。他們是早就發現了東南亞的泡沫經濟及金融體制,產業結構。國家經濟調控政策的巨大漏洞與裂縫,就象蒼蠅一樣,早就盯上了這一隻只有縫的蛋!這里,就以始發國泰國為例,講一講索羅斯阻擊泰國銑的過程和操作手段。英國經濟學家馬克斯繪制了一份簡圖加以說明:首先,索羅斯在國際金融界散布謠言:「泰國金融不穩!泰銖要貶值!」隨即暗中向泰國銀行以美金為抵押,巨額地貸出泰銖,然後在貨幣市場上大量拋售泰銖,買入美元,製造出一種尋求保值的假象(實際上是在殘暴地打擊泰國的固定的、穩定的貨幣匯率制度)。索氏乃國際巨額資金的掌管人及代言人,他的一句話,非同小可,足以帶動大量的中、小戶紛紛效從。這樣,索氏利用其僅有的40億美金的淡倉,利用人們對泰銖的信心危機,輕易地在泰國銀行拋出上百億美金的泰銖,帶動中、小戶一共有上千億美金的泰銖拋出!在這種情況下,難怪泰國政府感嘆:自己從300億美金的外匯儲備中,拿出50億美金投放救市,結果竟象一盆水潑在了夏日滾燙的沙漠上一樣無濟於事。終於泰國政府宣布投降—放棄國家匯率,實行浮動匯率。泰銖則應聲貶值:從7月1日的1美元兌25.9泰銖,狂降至11月1日的1美元兌40.6泰銖,幾乎快貶至一倍!於是索氏自己一個人凈賺40億美金!天文數字,金融風暴發生是迅速的,就象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倒了引起一連串的反應。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日本、香港及台灣等地紛紛出現大量外資外逃,大量內資逃出股市,尋求保值。於是乎股市匯率大跌。造成大量失業。如日本的最大的證券公司——山一證券倒閉後,即刻造成了7500名員工失業。股票跌至歷史的最低點。以菲律賓為例,8月28日一日創下了10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輻:9.28%,差一點擊破2000點大關。就連美國的華爾街,英國倫敦,日經指數也暴跌!總之,其波及的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持續的時間之長,是空前的。這一點在以後的幾年裡,人們會逐漸感受到!其結果,損失慘重的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貨幣體系崩潰,必須依靠國家緊急貸款;韓國政府忍辱負重,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AMi)苛刻的條件,喪失了相當的國家自主權,以此為代價向AMI貸款570億美元;泰國同樣也需要幾百億美元的貸款;其它東南亞受害國也與此類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給他們這樣巨額數目的貸款,仍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比如:韓國1998年到期外債總額為900億美元,570億美元的貸款是遠遠不夠的!同樣,要想在短時期里解除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談何容易?人們不能揮灑自如地把它「掃地出門」,就像當初誰也阻擋不住它的不速而至一樣。一句話,東南亞金融危機就那麼厲害——「找上你沒商量!」

F.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亞洲金融危機指發生於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風波。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

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6)97年泰國金融風暴損失多少錢擴展閱讀:

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

趁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跌至6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

G. 詳細介紹一下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謝謝了!

97年亞洲金融危機詳情如下:

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根源是泰國引起的。這場危機在泰國的叫法是「tom yum kung crisis 東陽功危機」。1995年7月13日馬德祥就任泰國總理,在他進入人生巔峰的時候還帶了一把另一個泰國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人物,那就是他信

。當時他信剛坐穩泰國電信行業的第一把手,成為泰國富豪圈最年輕新貴的時候,馬德祥就邀請他出任副總理。此後雖然他信自立門派兩人分道揚鑣,但是幾十年間一直是政治盟友。當時馬德祥政府覺得97年香港回歸,島上人心渙散是個機會,決定要和香港競爭要取代香港金融港的地位,要把泰國建設成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

為此制定政策允許外國金融機構的資金自由進出泰國而不需要得到央行監管,並把泰銖美元匯率從固定定價改為市場浮動制。這個政策一出大量的以美元為主的海外資金蜂擁進入泰國,以低息為誘餌大量出借給泰國的企業和個人。

但是泰國人並沒有拿著這些資金進入實業領域,泰國富豪拿著這些低息借款放高利貸吃利息或者炒股票炒地皮,而泰國老百姓拿著這些借來的錢花天酒地。僅2年時間泰國經濟完全泡沫化,土地價格節節攀升,股票創新高,老百姓借錢買車買房,一片歌舞昇平虛假繁榮。

經濟泡沫化這個問題其實中國也在面臨,但是我們政府一直很警惕這個問題,一直各種辦法支持實體經濟,各種政策壓制房地產和金融。

泰銖匯率一跌,那些以前借錢給泰國人的歐美金融機構紛紛一起配合來催債要求泰國人提前償還貸款。銀行擠兌,股市狂跌,房契地契從以前的顯示財富的硬通貨成了一張張無人問津的白紙。亞洲金融危機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

(7)97年泰國金融風暴損失多少錢擴展閱讀: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新馬泰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

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泰國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因為金融危機接任馬德祥任職總理的差瓦立·永猜裕不得不辭職。

網路-亞洲金融風暴

H.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怎麼發生的結果怎樣

起因:東南亞經濟以四小虎加四小龍而蓬勃發展,美國的對沖基金在索內羅斯的帶領下 ,對東南容亞開始做空,首先從做空泰銖開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台灣,韓國,日本,還包括當時的香港 ,東亞跟東南亞經濟好的國家無一倖免。

結果:當時的索羅斯的對沖基金在圍攻港幣時,遭到了當時的中國政府的硬剛,最後索羅斯在香港損失慘重。

199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投入龐大資金,准備與之一決雌雄。28日是香港股市8月份恆生期貨指數的結算日,特區政府與炒家爆發了大決戰。

特區政府頂住了國際金融炒家空前的拋售壓力,毅然全數買進,獨立支撐托盤,最終挽救了股市,有力地捍衛了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保障了香港經濟安全與穩定。

(8)97年泰國金融風暴損失多少錢擴展閱讀:

世界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

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1997年夏,亞洲爆發了罕見的金融危機。在素有「金融強盜」之稱的美國金融投機商索羅斯等一幫國際炒家的持續猛攻之下,自泰國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匯市和股市一路狂瀉,一蹶不振。在東南亞得手後,索羅斯決定移師香港。

香港慶祝回歸的喜慶氣氛尚未消散,亞洲金融風暴便已黑雲壓城。在請示中央政府後,特區政府果斷決策,入市干預。經過幾輪「肉搏戰」,國際炒家彈盡糧絕,落荒而逃。香港取得最終勝利,保住了幾十年的發展成果。

I. 97年亞洲金融風暴全世界損失多少

具體的多少是沒有人去做統計的啦,即使有統計,我們小百姓也不會知道的

1997年,一場空前的金融風暴席捲了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這場風暴中,受災國難以計數的企業破產倒閉,僅以韓國為例,在1997年短短的一年當中,全國前50位大財閥就有14家在風暴中破產,775家上市公司有50家倒閉,而其中小企業的破產數量更是高達15000餘家。

從整體來看,在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國民的工資收入普遍下降了10%到20%的水平,而通貨膨脹使國內物價普遍上升了20%到50%,此消彼長,使得這些國家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降幅平均超過了30%,隨著嚴重的經濟不穩定的出現,很多國家出現了的政治不穩定和社會不穩定。

這場金融風暴,起源於泰國。當時,一部分國際炒家已經看到了泰國經濟的虛弱。泰國政府借了大量的外債,短期的熱錢大量留入泰國,去追逐泰國房地產市場中迅速膨脹的財富,尤其是更多的人把錢投到了股市。國際炒家已經看準了泰國經濟中出現了重大隱患,很難抵禦大規模的持續金融攻擊。於是,他們首先在匯市上發難,因為一個開放性國家,它的幣值是否穩定,直接影響到國民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國際炒家採取了利用成倍放大的金融杠桿工具,他們大量從泰國銀行手中借入泰銖,反手又在匯市交易中大量拋售泰銖,迫使泰國政府為了維持泰銖匯率的穩定,不得不動用手中的美元儲備承接泰銖的拋盤。結果,泰國政府本就不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很快就不夠用了,而政府短期外債的到期還本付息壓力又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放棄泰銖的固定匯率。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攻擊一旦開始,大量流動性強的資金,就不斷迅速撤離股市,這時,股票市場的股價就會一輪接著一輪地大幅下跌。銀行為規避風險,就開始被迫緊縮銀根,甚至很多管理不善的銀行迅速被逼到破產邊緣。這樣,匯市、股市雙雙暴跌,人們對國家經濟信心急劇下降,不斷從股市撤出資金,都去銀行提取自己的存款,然後把手中的泰銖盡快換成美元。於是,整個國家經濟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並處於全面崩潰的邊緣。

在開放的金融交易市場中,存在大量的金融衍生交易工具,這些工具的杠桿效應使得金融市場在出現風險的時候,是成倍,甚至成幾十倍的被放大。這也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金融風暴來得如此迅猛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相同的原理、相似的手法,很快將金融災難波及到了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在1997年這場驚心動魄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其中一個著名的國家炒家索羅斯,當時他的量子基金只動用了9000萬美金,幾個月以後,量子基金的帳號上就有了20個億美金。可怕的是,這場金融風暴調集的國際游資的總量是1000億美元之多。這么大規模的游資調來對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進行攻擊,哪個國家有這么多的外匯儲備,他們怎能抵擋得住國際游資的攻擊呢。

現代金融市場的特點,是以光的速度在挪動著金錢。一個電話,一部電腦,就可以在互連網上下單,瞬間就可以完成一筆大的金融交易,而無論這個投資者或國際炒家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他都可以從事這件事情。金融市場這樣的情形,使得任何一個金融市場開放的國家,都難以抵禦如此大規模和高速度的金融攻擊。當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一旦被攻破,就會出現大量財富被國際炒家捲走的情景,而本國經濟馬上陷入惡性循環進而面臨全面崩潰的狀況出現。最可怕的是,當人們的信心一旦絕堤,金融危機就會像瘟疫一樣在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傳染。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企業家、政府官員,重要的是要學會找到這個市場中存在的機會,學會看到經濟中和金融問題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當金融危機和金融風暴真的來臨時,能成功地規避風險。

J. 97 年亞洲金融風暴是怎麼回事啊

討論亞洲金融風暴的原因及啟示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太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那麼,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觀看了關於亞洲金融風暴的一系列報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後,我找到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⒈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⒉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⒊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一: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金融大鱷」「一隻假寐的老狼」是對這個金融怪才的稱謂。他曾說過,「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里,因為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麼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運作規則。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索羅斯對太銖的炒作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他是一個絕對有實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過玩弄亞洲國家政權,來達到他獲得巨額資本的目的顯然是卑劣的。
二: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陣容的瓦解。美國當然不允許亞洲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他開始收回他的經濟損失。對於索羅斯的行為,他是縱容的。
三: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新馬太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太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他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亞洲金融危機給我以深刻的啟示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一個經濟學家,只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2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1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2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4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3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9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