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人均負債是多少

泰國人均負債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3 03:15:40

㈠ 2012世界各國人均負債

我覺著中國人均負債和美國差不多,甚至有可能人均負債遠高於美國,四萬億除以十六億人口再換算成美元,這個數字就和美國的人均負責差不多了,這只是中央的債務還不包括地方性的債務,如果加一起的話中國的人均負債應該是高於美國的。

㈡ 請問泰國比中國富裕嗎

是的。泰國的年人均收入是8000多,而中國只有2000多。其實泰國沒有中國的科技水平高,只因中國的人口太多了,所以人均收入就少了

㈢ ★泰國和中國經濟實力比較!

泰國早就是中等發達國家了,泰國人民生活水平總的來說比中國高
房子和小車在中國還是絕大多數人的夢想,但在泰國卻是一般人很基本的財產,
當然泰國的富人群體數量上絕對沒有中國的多。
但評論一個國家的是否富裕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看它的中產階級占的比例,泰國的中產階級所佔的人口比例很明顯要比中國人比例大,從這個角度說,泰國是個更富裕的國家
但泰國是個小國,國土面積相當於我們的1/25,人口相當於我們1/215,,經濟總量上相當於中國的1/12這樣
假設215個人拿著12元錢,和1個人拿著1元錢,215個這邊一定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但分到每個人頭上絕對比不上一個人拿著1元錢買得的東西多
但經濟不光是數字上的比較,孰強孰弱還得看你怎麼比咯

㈣ 泰國屬於落後國家嗎

不屬於。

泰王國,簡稱泰國。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泰國第三產業佔比已經超過50%了,泰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不屬於落後國家。

雖然泰國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泰國的收入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中等水平。2018年泰國GDP經濟總量排名第26位,2017年泰國人均GDP是7312美元,接近我國安徽省的水平。泰國的醫療屬於世界先進水平,泰國醫術水平高、醫生技術好,而且手術收費比較低,對病人照顧細致、周到,所以有不少外國病患會選擇在泰國做手術。

建設:

泰國也很重視教育。他們實行12年義務教育,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免學費的。泰國智能手機和網購的普及率也很高,曼谷還是東南亞主要的交通樞紐。

㈤ 泰國真的很貧苦嗎為什麼會出現「租妻」這樣逆社會發展的行業

一提到泰國首先想起的就是人妖,這是一個對於性別自由高度容忍的國家,也是同性戀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這里同性們之間的戀愛完全不受限制。大家普遍都覺得泰國很窮,其實不然泰國的消費水平很高,和中國的北上廣比起來不差了多少,但是泰國人民的負債水平比較高,基本都是貸款買房買車。另一方面泰國的“租妻”行業也比較盛行,“租妻”就是一些外國退休的老頭到泰國租妻來陪伴自己,時間有長有短,短的幾天幾個月長的幾年甚至一輩子,幸運的也有被娶回家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租妻”這樣逆社會發展的行業呢?

三、“租妻”行業已經日漸成熟

在泰國有很多外籍流浪漢,他們都是因為“租妻”被騙,最後落個人財兩空,更有甚者因為“租妻”丟掉了性命。做“租妻”的女性有的早就已經有了謀劃,這個行業已經日漸成熟有了自己的規律,所以租妻一定要謹慎。

喜歡的話點個贊吧!

㈥ 泰國經濟好嗎

我去過泰國和越南幾次,泰國的經濟比越南好。起碼基礎設施比越南好的多(公路、綠化、碼頭、橋梁等)。公路四通八達,幾乎沒有土路。這發面比中國好。以前經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比中國強,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這么快比泰國強了。
我覺得泰國比越南有信仰,佛寺到處都是,泰國人還比較有禮貌。
希望能幫到你。

㈦ 在泰國多少泰銖是富翁 10萬泰銖在那邊夠不夠一年的花銷

2004年泰國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78美元
注意,這是全國得數據,連上農民得數據都算在裡面,保守估計曼谷得數據是這個數字2-3倍

作一個比較
2004年上海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呢?
是16683人民幣,農村人口是7337元

而1995年泰國人均收入居然已經達到了2500美元得數字
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得水平

當然了,因為眾所周知的97年金融風暴
泰國經濟收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經過這幾年的恢復,菜鳥手頭的數據是,今年泰國人均可知配收入能夠達到1600美元左右
這樣的話,按照以往的比例
曼谷(以及周邊直轄縣市)估計能達到3000美元以上
高於上海,低於深圳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泰國的經濟水平(數據來自網路)
2001年的統計數據現實
泰國共有1587萬個家庭,擁有私人房產的佔82.4%
全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在500萬輛以上;
注冊的摩托車1524萬輛。
估計僅2002年一年,汽車銷售量就可以達到40萬輛。
2001年泰國戶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為12185泰銖(合2400元人民幣)。
以這個水平,在曼谷只能養得起摩托車。
曼谷的低收入免繳個人所得稅的標準是單身月收入少於14167銖(合2800元人民幣),
夫婦少於16667銖(合3200元人民幣)。

而從GDP來看
菜鳥暫時沒有找到2004年的數據
來看看2003年的數據吧

泰國全國(包括北部的貧困地區)GDP 4775億美元
人均GDP為7400美元左右(以美元購買力平價指數計算)
當然了,如果按照平價指數計算,中國的人均GDP也能達到很高的水準

正好菜鳥剛剛找到了世界銀行公布的2004年世界人均GDP排行
泰國★★★★★★ 2,190美元
中國 ★★★★★★★1,100美元
咱們只是人家的一半
而且從菜鳥的冷眼旁觀
大家發現沒有
泰國是人均收入高於人均GDP
這說明什麼?
個人感覺有兩點
一:作為一個旅遊國家,很多東西沒有計算到GDP裡面
比如說,小費,這個東西就很難計算到,你知道給沒給消費
你知道我今天給的消費是20還是1000?

二:藏富於民,民眾的生活高,但是國家本身卻看上去不太富有,泰國可是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的

㈧ 近代東南亞國家衰落的原因和啟示是什麼

衰落的原因
(一)外資政策導致外債結構不合理

1.過度舉債超越了本國經濟的承受能力

發展中國家通過舉借外債來彌補本國建設資金的缺口,加快工業化的進程,是一條很好的途徑,但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即外債的數量要適度,不能過分地依賴外國資金。而某些東南亞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被外資進入的充裕性和經濟繁榮景象所迷惑,很少從另一方面去考慮問題,從而採取了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外資,如對外實行稅收優惠,簡化外資注冊手續,外資企業所得稅匯出自由化,放鬆對外匯的管制等等。泰國1960—1980年人均外債為39.4美元,而到1996年,外債高達857億美元,人均1562美元;韓國外債規模,從經濟開發初期的1.6億美元,發展到1997年的1565億美元,其間外債年平均增長率為54.5%,大大超過了gdp年均8%的增長率,而同期韓國的外匯儲備卻由1962年的1.67億美元緩慢增加到1997年末的100 億美元。 從目前看, 泰國外債佔gdp的53%,印度尼西亞佔48%,馬來西亞佔36%, 如此之高的外債比例,必然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2.過度舉債迫使引資國形成對外依賴性的產業結構

利用資本輸出帶動商品輸出是個普遍的定律,作為引資國,在使用外國資本的同時,也必將相應地增大進口,把對國內商品的需求轉移到國外,從而增加對原材料、生產資料的海外依賴程度,而外資流入的領域,一般都是引資國政策傾斜並急需發展的產業,外資層層滲透,極易達到控制的目的。以外資為主形成的國內大企業集團,又往往形成國內壟斷,並獲得壟斷利潤,隨著利潤的流出,也直接制約著債務國經常收支的改善和經濟發展。上述種種負面效應,使得過度舉債國越來越依賴外資,一旦外資來源減少或中斷,其經濟必然走向毀滅的邊緣。

3.過度舉債造成外債結構失衡

在已形成的對外債依賴性的經濟結構面前,為了使外資能夠繼續流入,引資國必然採取更優惠的政策,首選政策是提高利率,結果是短期資本大量流入,外債結構失衡。

短期資本是相對於長期資本而言的,是指一年期限以下的借貸資本。長期資本的投入,取決於引資國軟硬環境的「冷熱」程度、投資效果和對長遠發展的預期。而短期投資的選擇,主要看其短暫的獲利機會,利率和匯率的瞬間變化。對外資實行高利率政策,如果外國利率保持不變,則本國貨幣的貶值率必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從長期看,人們或者預期利率要下調,或者預期本國貨幣會貶值,而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外國投資者持有的本國資產收益率下降。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由於有較高的回報率和產出率,高利率政策得以維持,但由於這種政策是以較高的融資成本為代價的,一旦經濟增長速度放慢,資本收益率下降,加上投機商介入炒作,則資本外逃就再所難免了。國際上的短期資本又具有運動規模大,動動方式集團化和機構化的特點,再藉助先進的科技和通訊,短期游資的跨國移動會相當迅速和便利,從而使危機的形成更具有現實的可能性了。

(二)產業政策導致國內產業的虛實結構不合理

80年代以前,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增長率和出口增長率都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通貨膨脹率卻較低,而到了1982—1986年期間,各國普遍出現經濟困難,gdp的增長明顯降低。新加坡為4.4%,印度尼西亞為4%,馬來西亞為3.9%,菲律賓為-1%,泰國為4.9%。 面對這種情況,各國普遍進行了經濟改革和調整,並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經濟發展又保持了10年的高增長,年均gdp的增長率達到8%以上。但正是調整中的政策問題,使產業結構孕育和積累了不合理的因素。

1.東南亞各國為實現趕超戰略,都想通過高投資實現高增長,比較重視資本投入而忽視全要素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這些國家不顧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盲目追求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高新技術產業,而要彌補支撐這些產業所需資金的缺口,就只能靠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資,以及靠政府指令銀行給予貸款支持,這樣,必然加大融資成本,造成運行困難,甚至無力還本付息。如韓國,70年代以後,在政府扶持下發展起來的幾家大型企業集團,資金利潤率極低,不僅難於還本付息,有進連企業維持生產所必需的流動資金都出現困難。韓國30家主要企業集團的平均負債率為350%,有的高達1200%,而資金利潤率卻在0.5%以下。另外,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素質較低,如泰國的中學入學率為33%,印度尼西亞為38%,馬來西亞也不到60%,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80年代中期以後,東南亞國家紛紛實行出口導向戰略,發展了一批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出口加工業,這雖然與各國的比較優勢相符,並且也有「四小龍」成功的樣板,但國際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各發達國家已不再讓出市場,另一方面,比這些國家勞動力更便宜的發展中國家也實行了開放政策,這勢必對東南亞各國形成兩面夾擊的局面。從出口增長狀況看,泰國1995年上半年增長23%,1996年只增長5.8%,1997年以來則為零;新加坡1996年增長28.2%,1997 年降到10.4%;馬來西亞則從1996年的26.8%下降到1997年11.6%。出口增長率下降,使許多新的生產能力大量閑置,投資效益低下,企業信用和還債能力下降,危及到外匯儲備的安全。可以說,東南亞國家在設計其產業結構時,沒有建立在對市場的細致分析基礎上,以虛擬的無限擴大的市場前景來引導資本的投向,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3.上述兩方面的投資失策,會在一段時間內給人們形成一種誤導,認為出現了兩個大的經濟增長點:一是發展大型龍頭企業,形成大的集團競爭優勢;二是依賴廣大的國際市場,使國內的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在這兩個點上出現極旺的投資需求,而這種需求中最具制約性的就是相對稀缺的土地資源。因此,投資者紛紛預測:土地價格會快速上漲。導致房地產價格不切實際飆升,並進入一種惡性循環,越炒越熱的境地。當真正使用房地產的人由於實際經濟成本高昂、效益低下而不再需求高價位的房地產時,也就是被人為吹大的虛擬經濟和實際經濟不相符時,泡沫破滅,危機爆發。

(三)金融政策導致銀行和企業債權結構的雙重不合理

東南亞國家為維持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一般都實行政府主導型經濟體制,在金融政策方面,雖然表面上實行的是銀行融資,但銀行融資的依據是政府確定的優先順序和額度控制。這樣,為實現政府意圖,被扶持的企業可以用很低的融資成本甚至是負利率得到大量資金。作為回報,政府必然對銀行提供多方面的保護,使金融機構沒有倒閉的危險。這種政策給企業和銀行都帶來極大的隱患。

從企業來說,不同的金融制度涉及到它通過何種途徑,以什麼方式獲取經營所需資金。在比較成熟的英美市場經濟體制中,由於有發達的商業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企業可以同時利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兩種渠道籌集資金,金融系統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和嚴格的監控,企業是從融資渠道的穩定性、靈活性、低成本等角度選擇資金來源,而銀行是根據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等原則發放貸款。在這種機制下,銀行對效益好、信譽高的企業會積極提供貸款,而對於運行困難的企業大多不會提供資金支持,甚至逼債催款,迫使其走上清算破產的道路。也正因為如此,企業的破產率雖然較高,而問題的積累卻不會很多。東南亞國家雖然也是市場經濟體制,但政府為實現趕超戰略,必然對特殊行業和大企業給予特殊的扶持。因為僅僅靠市場的這種自然調控很難滿足突然膨脹的非均衡發展的資金需求。長期人為地執行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使借款人缺乏歸還資金的壓力,形成無盡的投資飢渴,而要填平這一欲壑,就希望得到更多的貸款。這樣,企業自然把資源用到游說政府,爭取立項上,從而產生行賄受賄、提供非法政治資金,如同中國的「跑部經理」,日本的「大藏省擔當」。用這種辦法獲得的資金其效益低下與歸還困難就顯得很正常了。

從銀行的角度說,由於政府的作用,銀行已成為政府的出納,無法按自身的商業原則來選擇放貸,造成大量的融資不能按期歸還,成為不良債權甚至壞帳。譬如韓國、台灣、印度尼西亞、泰國的呆帳和壞帳分別達到貸款總額的12%、11%、11%、13%。

前面的分析說明東南亞各國金融制度中政府幹預和管制是造成企業和銀行雙重不良債務和債權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按理金融自由化應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然而操作過程中卻事與願違,金融自由化過程甚至對股票泡沫和房地產泡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在銀行相對獨立、利率開放,而對金融體系監管不嚴的情況下,會有更多的資金從銀行流向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等高風險項目,形成高風險債權,加上自由化給國際投機資本提供了炒作空間,極易將不良債權迅速累積,將經濟氣泡越吹越大。所以,發展中國家對金融體系的行政干預只能隨著市場的成熟而逐漸放鬆,一步到位地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金融管制體系是十分困難的,關鍵是掌握什麼樣的「度」,即是說,放鬆管制不是放任不管,有放有管才能保證放而不亂。

二、東南亞危機對我國的警示

在東南亞危機中,中國雖然沒有受到強烈的震盪,沒有捲入其中,是由中國的經濟實力、經濟體系、外匯的充裕儲備和正確的宏觀調控措施等因素決定的,但不是說,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東南亞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是長期性的,而且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宏觀政策也存在著發生危機的隱患。因此,認真研究東南亞危機的經驗教訓,針對我國的實際,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應是明智之舉。

(一)加快金融改革 加強金融監管

進入90年代中國曾出現經濟過熱,1994年通貨膨脹率達到21.7%。中央採取緊縮政策,到1996年底實現了軟著陸,並且改革外匯體制,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放鬆經常項目,抓緊資本項目,這對穩定幣值、促進外貿起了很大作用。但應看到,金融系統的問題仍是較多的,表現為不良債務增多,資金運營效率低、資金投向不合理、金融監管乏力等。據專家統計,近幾年我國銀行的呆帳、壞帳已達到總債權的20%—30%,佔gdp的10%以上,這和危機前的東南亞國家基本相當; 銀行貸款的70—80%都給了效益較差的國有企業,使得高額的銀行存款並不表現為高額的資本形式。有些銀行從事非銀行機構的金融活動,少數大企業及上市公司進行不合法的金融投機等等。因此,應加快重建和完善我國貨幣信用關系,推進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弱化政府幹預,強化信貸約束,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避免商業貸款中形成的逾期、呆帳,降低銀行壞帳比重,提高銀行的資產流動性和支付能力,增強銀行的經營獨立性;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堅決堵住國有企業把經營困難和風險向國有商業銀行轉移的渠道;加快立法並依法加強金融監管,實施銀行、證券、信託的分業管理,以防範業務風險;穩定人民幣幣值,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加強資本項目管理,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與金融資產實力,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放開資本市場;加強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規避國際金融風險。

(二)引進外資要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保證效益」的原則

過分地依賴外資補充資金短缺和赤字這種經濟體制是不牢固的。90年代以後,我國引資幅度增加,在吸引直接投資方面居世界第二,發展中國家第一。從總體上說,我國引進外資工作還是比較正常的,目前的問題是引資規模較大,增幅過高。外債余額從1985年的158. 3億美元,劇增到1996年的1162.8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為83.7%,從長遠看,勢必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的平衡。為此,應適當對外資規模實施宏觀控制,對債務結構和使用流向加以調控。我國當前講「抓大」、「扶強」,企業爭先進入「世界500強」,但市場競爭是無情的, 我們應吸取東南亞國家只重企業規模而不重效益回報的投資教訓,注意外資的使用效率。

(三)調整出口產品結構 擴大出口產品市場

我國近幾年外貿出口量增長很快,貿易順差得以較好保持。現在的問題是出口產品的檔次低,技術含量低,如服裝佔25%,一般機械和電子產品佔3.5%,玩具佔5%。這些產品與東南亞部分國家比有競爭力,但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相比則競爭力就差多了。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貨幣貶值,增強了他們出口商品的競爭力。我們必須在調整出口商品結構上下功夫,把出口的初級產品包括中間產品向最終產品延伸,提高附加值;國家要加大對外貿生產企業技術改造的投入;組織行業協會,防止惡性競爭;加快外貿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步伐,實現生產企業與外貿企業的優勢互補,實現外貿出口由創匯型向效益型的轉變。

(四)加快國有企業改革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體制僵化、負債率高、虧損面較大的問題。據估計,當前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平均高達80%以上,虧損不斷增加。1996年凈虧損已達378億元, 為了維持運轉,只能以新貸補舊貸,牽著銀行的鼻子走,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要利用企業重組和轉換經營機制的契機,調整政府對企業的管理方式,把企業推向市場,自主經營,自我發展。

東南亞危機的基本原因是產業部門的生產力水平低,結構不合理,在支柱產業的選擇上,不是以信息和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而是以房地產、旅遊服務、鋼鐵、半導體元件、加工裝配產業為主,這在發展初期是可以的,而後不能借經濟情況良好時調整產業結構,只靠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就很難形成較強的和持久的國際競爭力。新加坡、台灣多年前就制定了向高科技工業發展的政策,所以,經濟處於平穩地增長中,這一點應引起我們特別注意。我國的產業結構是:一些行業,如紡織、輕工、家電、鋼鐵、汽車等大多數工業生產部門出現生產過剩,而另一些行業則供給相對不足,如電子信息、高附加值產品、高效生態農業等,所以,結構調整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首先要調整投資結構,控制一般性投資項目,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基礎產業的發展。其次,調整產業部門,緊縮嚴重供給過剩部門,發展市場需求潛力大的部門。再次,調整產品結構,減少初級產品的生產,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總之,認真研究東南亞危機的經驗教訓,調整好我們的政策和經濟結構,對於我國以較低的成本進入世界經濟格局,將是十分有益的

㈨ 有關泰國經濟情況的一些問題

1.曼谷現在的物價可以說和中國的大城市相當,畢竟曼谷是泰國的首都,也有1000多萬人居住。
2.人均消費這個不好說,住在城區中央的肯定消費的就多,住在郊區的消費就少點!
3.月薪嘛~一般低於20000銖就是4000RMB的工資的話,是過的很拮據的。
4.找工作當然看你的機會了,如果你有能力有運氣,在曼谷找份好的工作肯定不是問題!
5.買房子市區的是很貴的,不過泰國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地皮,自己建的房子。泰國是允許土地私有制的。比如我在城區租一間大概40平米的房子需要是5000銖 摺合1000人民幣一個月!
6.泰國人家一般都有摩托和汽車,當然街上也有計程車和其他的私人計程車,也可以打摩托。曼谷還有地鐵和輕軌。公交系統還是比較發達的!
7.文化教育水品也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在泰國上學不是個難事!
8.移民這個問題有點麻煩,因為我沒有移民過,所以我不知道費用啦。哈哈! 不過如果你和泰國女人結婚,3年就可以享受永久居留泰國的權利,10年就可以入泰國籍了!
9.曼谷的治安也還一般般,你不遇到流氓和壞人當然很安全,遇到了也就沒法了!

㈩ 在1996年年底,泰國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處於怎樣的國際收支狀況

泰國1996年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家了, 1996年泰國的製造業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印尼比泰國略微差那麼一點點. 96年印尼製造業剛剛起步.
菲律賓96年的時候已經相對落後,且外債很多.
97年亞洲金融危機 對泰國影響最大,泰國差一點亡國.
97年金融危機對印尼沖擊很大, 因為剛剛起步的印尼,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後 國家突然動亂,所以98年印尼開始屠殺大量的華人,華裔.
97年金融危機對菲律賓影響不大, 因為菲律賓製造業不多,且國家負債累累,
2000年時泰國經濟開始復甦, 因為泰國底子還是不錯的,泰國進行了第一次10年規劃,到2010年年底,泰國經濟總量以國際匯率標准來算為312.605 billion. 人均$4,620.705。 快到5000美元了,人均高出中國大陸將近2000美元。泰國在2002年提前還清外債。
印尼在2007年剛剛復興製造業。 2010年年底 印尼經濟總量(以國際匯率來計算)$670.421 billion。 人均$2,858。 因為印尼是大國家,資源豐富,所以現在印尼是世界新興國家經濟體。
菲律賓比較差勁, 基本是處於原地倒退的狀態。全年的外商投資不到10億美元。2000-2010菲律賓沒有任何進步,國民生活沒有任何改善。2010年年底 菲律賓經濟總量(以國際匯率來計算)$160.991 billion(國家是負債狀態)。 人均$1,745。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2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1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2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4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3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9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