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90年代外資如何進入泰國

90年代外資如何進入泰國

發布時間: 2022-06-15 00:08:03

⑴ 韓國股票史 知道的來

給你個全點的答案,包括韓國\日本\台灣:
高速發展的經濟體

都出現了股市大泡沫

我們選擇的是同處亞洲市場的日本、中國台灣地區、韓國和泰國四個市場,選擇的時間段分別是1982-1992年(10年)的日本市場、1983-1990年(7年)的台灣市場、1985-1992年(7年)的韓國市場和1986-1998年(12年)的泰國市場。我們之所以選擇上述市場,在於上述時期內,這四個國家或地區都展現了與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相似性。

首先,這些國家或地區都經歷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階段。日本1960年代就開始騰飛,持續高速增長了3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台灣地區、韓國與香港、新加坡緊隨日本之後,於1970、1980年代經濟快速增長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因為後面的兩個市場較小,受外部影響較大,獨立性較差,我們不對其進行重點考察),而泰國則是後來興起的「亞洲四小虎」之首。經濟的高速增長與股票市場牛市興起的背景基本吻合,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在泡沫產生之前,都經歷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在泡沫時期,四個市場的GDP通常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其中,日本為4.12%(盡管增速有所下降,但還是延續了1960、1970年代的增長勢頭)、台灣為7.69%、韓國為7.97%、泰國為8.5%。

其次,這些國家或地區基本都經歷了本幣升值的過程(泰國除外,其在泡沫期間仍然實行聯系匯率制度)。1980年代中期,為解決美國經濟面臨的財政和貿易雙赤字的困境,1985年9月,美日等五國簽訂「廣場協議」,旨在降低美元對日本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匯率,由此導致了日元的急劇升值,韓元和台幣也緊隨其後,紛紛升值。其中,日本在1984-1995年本幣對美元升值63%,台灣在1985-1992年升值幅度達到38%,韓國在1985-1989年升值幅度達到25%。

我們發現,在上述時間區間內,這些市場的股市都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大泡沫。而各市場估值差異性也較大,並可能長期出現系統性偏離,從而考量泡沫大小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不能簡單地以PE、PB的高低為唯一指標,因此,我們給出對於大泡沫的統一描述:

(1)短時間內上漲幅度驚人,至少都有數倍的漲幅;(2)泡沫破滅後的下跌幅度很大和速度很快(跌落幅度超過50%以上,時間1-2年內);(3)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通常超過3-5年)沒有有效創出新高,股市整體投資收益顯著降低,甚至長時間為負。

以下我們統計了中國台灣地區、日本、韓國和泰國等幾個市場的泡沫特徵,為便於比較,我們也提供了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的相關數據。

日本日經225指數從1982年9月的7000點,漲到1989年底的39000點,其中,歷時7年時間,漲幅達4.63倍。達到高點後,股指快速下跌,用了2年時間,跌去60%,股指從39000點跌到1992年10月的17000點。直到今天,日經指數仍不到高點時候的一半。

台灣加權指數從1983年的440點,漲到1990年的12000點,其中,歷時7年,漲幅高達26倍。達到高點後,股指一路快速下跌,用了1年時間,就跌去78%,股指從12000點跌到1990年底的2700點附近。直到今天,台灣加權指數仍然沒有達到12000點的歷史高點。

泰國曼谷綜合指數從1986年7月的130點,漲到1993年的1700點,其中,歷時7年時間,漲幅高達12倍,達到高點後,股指震盪整理了2年時間,然後從1996年初開始快速下跌,用了2年半時間,跌去80%,股指從1700點跌到1998年9月的250點。直到今天,泰國曼谷綜合指數也沒有恢復到歷史高點。

韓國綜合指數從1985年10月的140點,漲到1989年3月的1000點,其中歷時3年半,漲幅達到6倍以上。達到高點後,股指快速下跌,用了2年時間,跌去50%,股指從1000點跌到500點,低點後2年時間有所恢復,但短暫的新高後,韓綜指繼續下跌,並一直到2005年才實現了對歷史新高的有效突破,期間歷時15年。

上述四個市場的泡沫盡管都不小,但是比較而言,韓國市場的泡沫相對較小,無論從跌幅、下跌的時間以及恢復的時間來看都是程度最小的(後面我們還將從估值角度分析,韓國市場估值也是最低的)。順便提一下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在泡沫破滅後也出現了快速下跌,2000年受美國科技泡沫影響短暫創出新高,但實際上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才實現對泡沫高點有效突破。另外,作為比較,我們也列示了H股指數、上海A股與深圳成分指數近年來的漲幅,上海A股4.5倍漲幅,深圳成指6倍漲幅,H股漲幅更大,有8倍。

因此,我們傾向於認為新興的市場總是會出現一輪因為經濟高速增長(經濟高速增長也是本幣升值的內在根源)導致的牛市,牛市發展到後期,大型泡沫的出現似乎不可避免,這可以被一種行為金融學上的心理自我強化機制來解釋,而泡沫破滅後,都迎來了相當長一段低投資收益的時期。

泡沫時期的市場特徵分析

既然泡沫看起來是不可避免的,那麼讓我們來好好地解剖它、研究它。以下我們來觀察在泡沫生成、吹大的過程中的某些市場特徵。

1、估值水平比較

首先來看泡沫時期各個市場的估值情況(下面提到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如果不特別指出則皆為靜態指標,由於業績預測的不確定性,國際上一般都用靜態或者滾動指標作為衡量指標)。

日本一直被我們認為是一個高市盈率的國家,但是實際上,我們通過研究其歷史市盈率的變化發現,在1980年代的初期,日本東京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只有20倍左右,隨後,日本市場市盈率逐漸提高,從1980年初的20倍,逐漸推升到1987年的70倍,1987至1989年三年時間內,盡管股指繼續上漲,但是PE相對維持60-70之間,因此,日本市場不過5倍的漲幅中,有3倍漲幅來自於估值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泡沫加速膨脹的後面幾年中,市盈率水平並沒有持續提高,而是維持相對高位震盪,這反映了泡沫後期的企業盈利情況增長較高。為說明問題,我們以日本的企業利潤數據為證,日本製造業稅後利潤於1988財年增速達到52.34%,1989財年也有18.80%,而股指在同期只漲了50%,當然,我們相信這期間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利潤還應該來源於證券市場資產價格上漲(交叉持股、投資收益等)帶來的正反饋收益。1990年泡沫破滅後,盈利水平伴隨經濟增速一起下滑,這加速了日本泡沫破滅的過程。隨後的1990年代中期,由於日本企業效益的下降,大量微利或者虧損企業出現,導致市場整體市盈率水平一度突破過100倍,不考慮這段時期的市盈率變化,日本整體市盈率水平在泡沫破滅後,到目前已經恢復到1980年代泡沫初期的20-30倍左右水平。PB水平的下降幅度也是比較大的,日本股市在達到1989年底的最高點5.4倍PB以後,整體PB水平就伴隨股指一路下降,在股指達到最低點後,PB水平為1.7,隨後的多年直到現在,PB一直維持1.2至2之間的水平。

在股市泡沫上面,中國台灣是與日本最為接近的市場,而且,漲跌幅度都超過了日本。在1990年初的泡沫高峰期,中國台灣整體市盈率達到70倍以上的最高點,之後迅速下降,9個月時間內下降到只有20倍左右的水平,隨後有所恢復到30倍左右,至今的多年時間內一直在20倍左右水平。而PB水平也是從泡沫高峰期的8.9倍,下降到1991年底的3倍左右,1992年初有所恢復回到4倍,隨後跌至1993年初的2.26倍。相比日本而言,中國台灣的泡沫破滅速度更快,而且在破滅後的最初幾年內,經濟增長與公司盈利增長速度並沒有顯著地下降,因此,可以認為中國台灣泡沫的破滅更多地體現為估值的下降。

與中國台灣、日本相比,韓國的泡沫程度要小很多,在泡沫產生和破滅中,韓國的PE水平一直維持15-25倍之間,PB也相對較低,在1-2倍水平左右。

泰國的泡沫盡管一點不遜於台灣和日本,但是在估值上,PE與PB在泡沫期都不是很高,在牛市初期的時候,只有10倍,在泡沫最高峰的1993年底,也只有26倍,不過泰國市場的PB值相對韓國而言較高,泡沫高峰期達到過4倍。在1989年的時候有過短暫的估值高估階段,PB最高7倍,PE30倍,1993年股市新高的時候PE、PB都有所下降,並沒有超過1989年的最高估值水平。

我們認為PB才是較穩定的估值指標,從PB看,國內估值也已經接近或者超過多個市場高峰期估值,就靜態估值PB、PE,僅僅相比台灣,我們還顯得比較溫和。

2、整體證券化率比較

估值水平是微觀層面的比較,我們還比較了資產證券化率這一宏觀指標。我們發現,在中國台灣、日本的泡沫高峰期,其證券化率分別為180%、150%左右,泰國和韓國相對較低,尤其是韓國只有61.7%。比較而言,中國目前單考慮A股證券化率就為108%,但根據證券化率的本意,我們還應算上在香港和美國等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市值,這樣,我們的證券化率為158%,這一水平已經可以與日本、台灣泡沫期的證券化率水平相提並論了。

另外,再考慮到國內GDP構成中有相當部分是三資企業和外資的貢獻,而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沒有在國內上市,因此,我們的證券化率應該比發達國家更低才合理。

3、金融地產行業的演變規律

在行業結構上,得益於資本市場繁榮,各個市場的金融類股票漲幅居前。日本市場盡管普漲明顯,但金融類漲幅相對居前;台灣泡沫高峰期金融類100多倍PE,因此,盡管泡沫高峰期的三年內金融行業漲幅巨大,但很大的貢獻來自於估值提升;韓國盡管整體PE不高,但2000年以金融服務為首的行業PE達到最高,相應證券類為首的金融行業漲幅居前,達到40多倍;泰國證券類漲幅達到20倍,而銀行股表現一般,稍好於指數漲幅。

各個市場的房地產行業與股市的發展也密切相關,這與房地產具有極強的金融屬性有關。我們比較了上述四個市場發現,日本的房地產市場與股市走勢基本吻合,在1983年到1990年的牛市行情中,日本六大城市地價指數漲幅為3.6倍,於1990年9月達到峰值,隨後就伴隨股指基本沒有反彈的下跌,一直到今天,仍維持在1983年左右的水平。由於土地稀缺,日本東京地價在房價中的比例高達65-80%,一般城市在60-75%,因此,地價指數與房地產指數相關性非常強。而台灣地區在1980年代末房地產與股價齊漲時,房地產價格也上漲2倍以上,房產價格由於調控政策也開始下跌,但是下跌幅度遠沒有股市大,尤其是台北市這一大城市房價的抗跌性更強,在1992年達到高峰後,盡管緩慢下跌但跌幅不大,到1996年也只有20%的跌幅。相對股市而言,韓國的房價指數走勢更為穩健,房價整體漲幅相比而言不是很大,全國房價指數從1986年到1991年達到局部高點,上漲80%,隨後出現盤整格局,至2002年以來繼續上漲。泰國的房價指數抗跌性也較強,上世紀90年代早期,泰國房地產價格急劇上漲,漲幅在2-3倍,受到金融危機沖擊,1998年,房屋價格平均下跌15%至20%。

我們研究發現,各市場的房地產走勢與股市走勢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但不同步;房價走勢相對股市而言波動相對要小。

是什麼導致了泡沫的破滅

1、泡沫的破滅時間與實體經濟衰退、升值結束與否沒有必然聯系

既然泡沫的產生有著很強的規律性,那麼泡沫的破滅也似乎成為必然。現在很多人認為既然牛市泡沫的產生一般都是伴隨著GDP和公司盈利的高速增長,以及本幣的持續升值過程,那麼,泡沫的破滅通常的先兆就應該是經濟增速出現下滑,或者本幣升值預期結束的時候,但是,根據我們的觀察發現,泡沫破滅的時間與GDP增速下滑以及本幣升值是否結束沒有必然聯系:首先,從GDP增長的角度,台灣和韓國的經濟增長在泡沫破滅後依然較為強勁,盡管比泡沫破滅前有所降低,但到1997年金融危機以前仍分別保持了5.79%和6.08%的較高增長水平,泰國泡沫在1996年破滅,那年的經濟仍然高達5.9% ,而日本經濟開始衰退也是在泡沫破滅後的一年以後;其次,從本幣升值與否的角度,日元在1995年前一直保持著持續的升值、台幣的升值也持續到1992年,而這個時候,泡沫早就完全破滅了。因此,不能認為只要GDP仍然保持較高速度增長、本幣升值仍然持續,就認為泡沫不會破滅,換言之,GDP增速下滑以及本幣結束升值不是泡沫破滅的最根本原因。此外,我們還發現,除了日本之外,泡沫的破滅對實體經濟影響並不是非常大的,盡管股票市場陷入低迷,但是,GDP增速仍會保持較為快速的增長,這其中,台灣、韓國、泰國市場泡沫的破滅對實體經濟發展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而之所以日本股市泡沫破滅後,進入長達十年的經濟衰退期,其中的原因在於日本銀行介入資本市場太深,積累了大量壞賬,泡沫期投資生產的設備出現嚴重過剩、房產和股票下跌導致企業和個人負債提高,隨後的10年經濟低速乃至負增長,稱為「失去的十年」,泡沫破滅對日本實體經濟的確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2、各市場泡沫時期的調控措施比較

各國面對資產泡沫的出現,無一例外,都採取緊縮性的政策調控,而利率提高等緊縮性調控政策產生的累積效應的確能成為擠破泡沫的最後稻草;而當泡沫破滅後,降息等提高流動性的寬松貨幣政策往往也於事無補。

我們首先來看日本的情況:1980年代初,日本市場的漲幅和估值水平處於穩步提升階段,因此,日本政府並沒有刻意採取強硬的調控政策限制股市發展,這時的最大問題在於貿易日益增長引發的日美貿易摩擦。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導致了1986年秋季日本經濟的短暫衰退,為此,日本政府還採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於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兩次調低了官方貼現率,由原先的5%降低到2.5%。而1980年代後期,日本開始意識到資產價格膨脹的嚴重性,於1989年將官方貼現率提高到3.25%,又於1989年底進一步提高到4.25%。1990年8月,為防止海灣戰爭可能導致的石油價格上漲導致通貨膨脹,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預防性緊縮政策,將官方貼現率提高到6.0%,於是積重難返的股市開始暴跌,泡沫破裂。相反,在泡沫破滅期內,由於擔心經濟持續衰退,日本貨幣當局重新轉向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連續降低利率(在隨後失去的十年中,利率降低到零),增加貨幣供應,但是收效甚微。

其次,與日本非常相似的中國台灣地區市場上,似乎是完全的一個翻版。由於新台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對當時的中國台灣地區經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1985-1987年,台國際收支賬戶中短期資本凈流入猛增,為延緩外資進入,中國台灣地區還引導利率不斷下調,從1983-84年的7.25%,調低到1988年的4.5%,但仍無法阻止熱錢湧入,新台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劇。1980年代末,資產泡沫快速膨脹,迫使台灣採取一系列強硬的緊縮政策:比如開放外匯管制,大幅提高居民匯出資金的額度限制,引導企業對外投資;實現利率的完全自由化,並隨後大幅升高存款准備率和再貼現率,採取緊縮政策降低貨幣供應量,其中,1989年4月再貼現率從維持了一年的4.5%提高到5.5%,同年,8月提高到6.153%,9月再提高到7.75%;同時,嚴格取締地下金融活動,打擊股市非法資金等等。其中,最嚴厲的調控措施是1988年9月份台當局宣布恢復徵收證券交易所得稅,股市投資者信心受到嚴重沖擊,股指大跌55%。但其後,為避免崩盤,台灣當局對其政策予以澄清,並鼓勵機構進場護盤,導致投資熱情重新點燃。還是與日本相似,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普遍預期油價將上漲,外資撤離,中國台灣地區股市開始崩盤。

再次,我們來看韓國,在1980年代初,韓國的利率水平相對保持較低水平,從1987年開始,韓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過度投機使物價水平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於1988年12月宣布了一攬子利率自由化措施,包括放開大多數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貨幣市場工具利率等,結果利率急劇攀升,1989年基準利率——拆借利率達到18%,自由化計劃被迫中止。泡沫破滅後,利率也隨之下降,在1990年代基本維持在6-8%左右水平;同時,還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從1985年的4.5%逐步提高到1991年歷史最高點11.50%,並一直維持到1995年。

最後,泰國的牛市泡沫啟動和破滅時間比上述三個市場要晚,泰國實施的匯率盯住制度使中央銀行喪失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靈活性,一直維持著較高的利率水平,1980年代以來,一直到1990年代,泰國最小貸款利率多年一直維持在12-16%水平浮動。1995-1996年,由於出口增長下降、泰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短期資本開始外流,為了維持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吸引外資流入,防止外資流出、更為了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泰國中央銀行被迫繼續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不斷收緊銀根,持續提高利率。1996年,由於經常項目逆差迅速擴大、泰國經濟形勢惡化、使泰銖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這為國際投機資本提供了可乘之機,1997年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

3、外資在泡沫產生與破滅中所起作用

四個市場的證券自由化程度各有異同:日本是四個市場中自由化開展時間最早、程度最深的,其在1980年代初就允許境外投資者投資國內市場,而中國台灣、韓國的證券市場自由化進程則較慢,台灣在1990年股市大跌的時候才引入QFII制度,寄希望於境外資金入場救市,而韓國在1992年引入QFII制度,也是在其泡沫破滅後實施的制度。

因此,我們認為,外資在泡沫產生過程中所起的積極作用是毋庸質疑,尤其是日本、中國台灣和韓國市場正處於本幣升值階段,外資通過多種渠道進入境內的房市和股市,而盡管泰銖並沒有升值,但是由於升值預期明確,同樣,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泰國,因此,外資在助推境內房市、股市泡沫中的確起到相當作用,外資的進入直接助推了泡沫的吹大。但泡沫的產生最主要是由於本土資金的推動,我們注意到在泡沫時期往往本土投資者都展現了極大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泡沫破滅時與外資的關系也不大。以日本為例,實際上外資從1980年後期就開始陸續撤離日本,最後的泡沫瘋狂階段,基本由國內資金推動。而中國台灣地區和韓國的外資比例都很小,外資在泡沫後期的撤離對泡沫的破滅更多的只是心理意義。其中,只有泰國市場受外資影響算是最大的,這與其在1995年以後繼續保持高利率吸引外資的政策有關,1995年泰國證券市場外國投資比重僅4.8%,1996年快速上升到34.25%,在金融危機前更是達到44%以上的水平,金融危機後外資撤離,的確對國內市場造成較大負面沖擊。

⑵ 索羅斯當初是怎麼做空泰銖的

做空泰銖的大前提,是泰銖本身出現了問題。這里涉及到一個經濟學理論:克魯格曼三角。
保羅克魯格曼就是94年宣稱亞洲經濟繁榮存在嚴重隱患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提出的克魯格曼三角理論認為,貨幣政策的獨立、匯率的穩定和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這三者是不可兼得的,只能舍棄一而得其二。
但是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古典經濟學理論影響,片面地追求自由經濟,試圖三者兼得。其結果就是,經濟看漲時,國際熱錢大規模無序融入,造成本國資產價格不理性上漲,進一步導致生產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利潤水平的下降,使得熱錢無錢可賺,開始撤資外流。與此同時,美元加息,也進一步助長了熱錢的外流慾望。這一切,都使得泰銖本身就被市場看空。
那麼索羅斯想要做空泰銖,就只需要很簡單的步驟:

第一步,用美元資產做質押貸款,以換取泰銖現金或發行泰銖債券。
第二步,建立SET股指期貨空頭倉位,或向泰國券商借取泰銖股票,然後賣出;在泰國債券市場建立空頭倉位;在外匯遠期市場賣出泰銖,引導市場的貶值預期。當貶值預期形成後,就會有規模恐怖的國際熱錢湧入,瘋狂做空,形成可怕的規模效應。這種規模效應,別說東南亞國家,連歐盟都扛不住,就是中國美國這種體量的國家,也要傷筋動骨。
第三步,國際熱錢大規模的做空導致泰國官方的外匯損失慘重,為了阻止國際熱錢繼續獲得泰銖,也為了應對民間的擠兌風波,泰國政府下令金融機構停業休息。這一命令導致恐慌迅速全面擴散。國際熱錢加大了股債雙市的做空力度,最終泰國的外匯儲備消耗殆盡,宣布泰銖貶值,雙市崩潰。
第四步,低價收割泰國的優質資產,賺個盆滿缽滿。
也即是說,只要索羅斯能夠製造出足夠的泰銖貶值預期,就能夠吸引龐大的國際游資自主地加入做空陣營。剩下的,就只是看做空和做多方誰能堅持得更久了。先放棄的一方必然一敗塗地。

⑶ 索羅斯集團上世紀怎麼襲擊泰國銖幣 操縱匯率的

這場風暴首先是從泰銖貶值開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大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問題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巨大沖擊。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允許比索在更大范圍內與美元兌換,當大比索貶值11.5%。同一天,馬來西亞則通過提高銀行利率阻止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印度尼西亞被迫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貶值了14%。

繼泰國等東盟國家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台市貶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機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貶值0.98元,達到1美元兌換29.5元台幣,創下近千年來的新低,相應地當天台灣股市下跌165.55點,10月20日。台幣貶至30.45元兌1美元。台灣股市再跌301.67點。台灣貨幣貶值和股市大跌,不僅使東南亞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而且引發了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趴554.26點,迫使紐約交易所9年來首次使用暫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分別跌4.4%、7.6%、6.6%、6.7%和6.3%。特別是香港股市受外部沖擊,香港恆生指數10月21 H和27日分別跌765.33點和1200點,10月28日再跌1400點,這三大香港股市累計跌幅超過了25%。

11月下旬,韓國匯市、股市輪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機第三波。11月,韓元匯價持續下挫,其中11月20日開市半小時就狂跌10%,創下了1139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韓無兌美元的匯價下跌了30%,韓國股市跌幅也超過20%。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後有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或倒閉,日元兌美元也跌破1美元兌換130日元大關,較年初貶值17.03%。
從1998年1月開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心又轉到印度尼四亞、形成金融危機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巨額投資業務的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宣告清盤。同日,香港恆生指數暴跌773.58點,新加坡、台灣、日本股中分別跌102.88點、362點和330.66點。直到2月初,東南業金融危機惡化的勢頭才初步被遏制。
危機的發生絕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結果。從外部原因看,是國際投資的巨大沖擊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資撤離。據統計,危機期間,撤離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高達400億美元。但是,這次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這些國家和地區內部經濟的矛盾性。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是近20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8月15日, 台灣地區在擁有830億美圓外匯儲備的情況下突然放手,使台幣跌破30兌1的心理大關(為政府避免損失, 採取逃避行為);
10月20日國際投機基金登陸香港,5天激戰,港圓守住. 但香港恆生指數跌破萬點大關,與兩個月前相比,港股總市值(4.3萬億港圓)跌去一半,損失2萬億港圓;中國之所以沒被波及,是因為當時中國政府沒有開放資本市場讓外資進入;中國也沒有大量的短期外債;且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基礎。
所以國際投機基金沒有可乘之機, 不過發生在香港的投機行為就是因為在港上市的大陸企業出的問題。

之所以要把97亞洲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歸罪於索羅斯基金是因為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際投機基金總量竟達1000億美元之多。前文說過「索羅斯家族的資產管理公司就位於紐約最繁華的中央公園附近,這家成立於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 Endowment Fund),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對沖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說具體點,就是從事市場投機。」...由此我們能了解索羅斯在國際金融界的影響力及號召力,而索羅斯資產管理公司只動用了9000萬美元,短短幾月時間盈利20億美元之多。

1997年的香港回歸,被他視為一個絕佳的暴利機會。他聯絡了全球各國的幾家大型基金,秘密地開始買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過券商從世界各地購買的),而且這種買入是持續性的,使得港股從1996年的低點開始不停地上漲,引發港人瘋狂地追隨,恆生指數一再突破新高。到1997年朱總理曾給過很嚴厲的警告:「不要認為政府會托市,我們也托不起市。」很明顯,港府和中國政府早就看出了這股潛在的國際金融力量的目的,通過金融操縱,在香港回歸之前把股價打高到天上,從而在回歸之後採取暴跌方式出貨,既可獲利又可造成很壞的政治影響。

朱總理這樣說,主要是因為當時政府不能人為地行政干涉外資湧入市場,在無奈之中,只好警告香港散民不要跟風。但就像中國股市一樣,金錢的魅力是無窮的。沒有人抵擋的住誘惑,沒有人聽信忠告,追高者無數。港民都堅信,回歸後政府不可能放任大跌,會影響政府形象,所以都勇敢地去豪賭。

索羅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斷推升股市,接近最高點時,分散隱蔽,但不斷地開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貨的空單(PutOption)。港府一直緊密監視著這股神秘的力量,越臨近7月1日,港府對於對方的動機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問題是,港府的外匯儲備尚無力單獨應付可能的金融襲擊。於是,香港財政高官秘密進京,得到了中央的將不遺餘力地,傾中國外匯儲備之全力支持的許諾,於是一場金融大決戰開始了。

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點,恆生指數達到了16000點之上的歷史新高。而隨著回歸日的臨近,索羅斯指揮著他的聯合軍團,開始了有步驟地股票高位出貨。其股票的出貨是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貨的空單收益來贏利的。(對沖的手法)

決戰的日子是6月28日,在此之前,恆指已經被壓到了大約在萬點之下。而此時的散民已是一片悲哀。港府的高明之處在於不露聲色,不託盤,任由索羅斯打壓並主宰市場,麻痹對手。

⑷ 90年代末東亞金融危機對泰國的影響

泰國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感覺自己明顯變窮了:他們的貨幣銖一夜之間失去了1/5的國 際購買力。伴隨拋售泰殊、搶購美元的狂潮,大批工廠開始倒閉,公司紛紛裁員,物價大幅上漲,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總結來說就是:泰銖貶值,工廠倒閉,失業增多,物價上漲,出口下滑。

還有一個更詳細的來自維基網路:
Thailand:

From 1985 to 1996, Thailand's economy grew at an average of over 9% per year, the highest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any country at the time. Inflation was kept reasonably low within a range of 3.4–5.7%.[19] The baht was pegged at 25 to the US dollar.

On 14 May and 15 May 1997, the Thai baht was hit by massive speculative attacks. On 30 June 1997, Prime MinisterChavalit Yongchaiyudh said that he would not devalue the baht. This was the spark that ignite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s the Thai government failed to defend the baht, which was pegged to the basket of currencies, where U.S. dollar was the main component[20], against international speculators. Thailand's booming economy came to a halt amid massive layoffs in finance, real estate, and construction that resulted in huge numbers of workers returning to their village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600,000 foreign workers being sent back to their home countries.[21] The baht devalued swiftly and lost more than half of its value. The baht reached its lowest point of 56 units to the US dollar in January 1998. The Thai stock market dropped 75%. Finance One, the largest Thai finance company until then, collapsed.[22]

The Thai government was eventually forced to float the Baht, on 2 July 1997. On 11 August 1997, the IMF unveiled a rescue package for Thailand with more than $17 billion, subject to conditions such as passing laws relating to bankruptcy (reorganizing and restructuring) proceres and establishing strong regulation frameworks for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IMF approved on 20 August 1997, another lout package of $3.9 billion.

Thai opposition parties claimed that former Prime Minister Thaksin Shinawatra had profited from the devaluation,[23]It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ourt of justice and despite comments from former Thaksin cabinet member Sanoh that "There were four people who got involved in the Baht depreciation, i.e. Chavalit, Thaksin, Thanong and Pokin," [24]no case has been filed against Thaksin for this or any other parties.

By 2001, Thailand's economy had recovered. The increasing tax revenues allowed the country to balance its budget and repay its debts to the IMF in 2003, four years ahead of schele. The Thai baht continued to appreciate to 29 Baht to the Dollar in October 2010.

⑸ 泰國金融危機的原因

泰國金融危機

1997 年2月初,國際投資機構掀起拋售泰銖風潮,引起泰銖匯率大幅度波動.於1997 年2 月開始向泰國銀行借入高達150 億美元的數月期限的遠期泰銖合約, 而後於現匯市場大規模拋售, 使泰銖匯率波動的壓力加大, 引起泰國金融市場動盪, 泰國央行為捍衛泰銖地位, 僅在1997 年2 月份就動用了20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才初步平息.3 月4 日,泰國中央銀行要求流動資金出現問題的9 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增加資本金82. 5 億銖(合3. 17 億美元) ,並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壞賬准備金的比率從100 %提高到115 % ~120 % ,此舉令金融系統的備付金增加500 億銖(合19. 4 億美元) .泰國央行此舉旨在加強金融體系穩定性並增強人們對金融市場信心, 然而不但未能起到應有的穩定作用, 反而使社會公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下降,從而發生擠提,僅5 日,6 日兩天,投資者就從10 家出現問題的財務公司提走近150 億泰銖(約兌5. 77 億美元) .與此同時,投資者大量拋售銀行與財務公司的股票, 結果造成泰國股市連續下跌,匯市也出現下跌壓力.在泰國央行的大力干預下,泰國股市和匯市暫時穩定下來.進入5 月份,國際投資機構對泰銖的炒賣活動更趨猛烈.5 月7 日,貨幣投機者通過經營離岸業務的外國銀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遠期外匯交易的頭寸.從5月8 日起,以從泰國本地銀行借入泰國銖,在即期和遠期市場大量賣泰銖的形式,在市場突然發難,沽空泰國銖,造成泰國銖即期匯價的急劇下跌,多次突破泰國中央銀行規定的匯率浮動限制,引起市場恐慌.本地銀行和企業及外國銀行紛紛入市,即期拋售泰銖搶購美元或敘作泰銖對美元的遠期保值交易,導致泰國金融市場進一步惡化, 泰銖一度兌美元貶至26. 94 :1 的水平.面對這次沖擊,泰國中央銀行加大對金融市場的干預力度,動用約50 億美元的外匯進行干預,並取得日本,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中央銀行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時,泰國中央銀行又將離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 % ,令投機泰銖成本倒增,又禁止泰國銀行向外借出泰銖.在一系列措施干預下,泰銖匯率回穩,泰國中央銀行又暫時控制了局面.6 月中下旬,泰國前財長辭職,又引發金融界對泰銖可能貶值的揣測,引起泰銖匯率猛跌至1 美元兌28 泰銖左右.泰國股市也從年初的1200 點跌至461. 32 點,為8 年來的最低點,金融市場一片混亂.7 月2 日,泰國中央銀行突然宣布放棄已堅持14 年的泰銖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同時,央行還宣布將利率從10. 5 %提高到12. 5 %.泰銖當日聞聲下跌17 % ,創下新低.泰國金融危機就此爆發.泰銖貶值引發的金融危機沉重地打擊了泰國經濟發展,造成泰國物價不斷上漲,利率居高不下,企業 外債增加,流動資金緊張,經營困難,股市大跌,經濟衰退.

購買力平價理論與泰銖的崩潰

這一理論的要點是: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是因為它在外國具有商品的購買力,因此,兩種貨幣的匯率,主要是由這兩國貨幣各自在本國的購買力之比,即購買力平價決定的。假定一組商品,在英國購買時需要1英鎊,在美國需要2美元,兩國的貨幣購買力之比為2:l,那麼這兩種貨幣的匯率就應該是1英鎊 = 2美元。

在滿足以上條件時,如果外匯交易的匯率明顯偏離購買力平價,則經匯率換算以後,一國 的相對價格水平就會與另一國 出現極大偏差,這就為商品套購提供了機會。例如,假定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是1英鎊 = 1美元,偏離了上述的購買力平價,人們就會用英鎊從英國購買大量的商品,並出口到美國,並把獲取的美元在外匯市場上拋出,兌換成英鎊。結果,英鎊的匯率隨之上升,而美元的匯率相應下降,直到與購買力平價相一致。

讓我們回顧一下1997年早些時候發生在泰國外匯市場上的事:一個交易商可能從一家銀行借到6個月的100泰銖,然後該交易商將這100泰銖兌換成4美元(按1美元=26泰銖的匯率)。如果後來匯率下跌到1美元=50泰銖,6個月後交易商只需花費2美元就可以買回100泰銖,並把這些泰銖還回,留給交易商的是100%的利潤。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看到,6個月的時間,100%的收益,按購買力平價理論解釋,只能是泰國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嚴重;而如果我們把貨幣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的話,按照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計算公式,相對購買力=基期的匯率*(B國的物價指數/A國的物價指數)。從公式可以看出,由於基期的匯率不變,決定相對購買力水平高低的因素就是兩國物價指數之比。相對購買力越低,兩國之比越小,即分母越大,即通貨膨脹指數相對高的國家相對於通貨膨脹指數低的國家貨幣貶值。

當然,購買力平價論受到的最致命的抨擊是其完全忽略了資本項目差額對匯率的影響。資本項目差額對匯率的影響作用正在日益增強。從發展趨勢來看,購買力平價理論作為一種傳統的匯率理論,其有效性將會不斷減弱。從泰國的實例來看,資本項下的大量逆差加速了泰銖的崩潰,政府不得不大量拋售美元來穩定本國貨幣。

(一)泰國金融危機內部原因分析
1,出口產品結構單一,經常項目赤字嚴重.泰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靠出口推動.據統計, 1991 ~ 1995 年, 泰國的出口平均年增長率為18.17 %.然而, 由於泰國出口產品結構單一, 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電子產品和服裝, 隨著經濟的增長,工資成本顯著上升,1995 年泰國最低工資增長了23 % ,促使勞動力成本比鄰國高出2~3 倍,但勞動力的素質卻提高較慢,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工資成本上升,使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再加上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和其他國家與地區同類產品的競爭(例如其重工業產品受到來自韓國和前蘇聯國家的挑戰),便導致出口萎縮.1996 年,出口增長率大幅度下降為0.1 % , 進口卻有所擴大,導致貿易赤字劇增,經常項目赤字累計達到162 億美元,佔GDP的8.3% .

2, 舉借外債飢不擇食, 短期外債居高不下.進入90 年代,發展中國家爭奪外資的競爭愈演愈烈.泰國經常項目的巨額逆差及財政收支的巨額赤字, 使得泰國除了進一步放開外商投資范圍外,過分依賴於舉借外債來彌補資本缺口, 幾乎達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這使其外債總額扶搖直上, 外債結構嚴重失衡.據統計,泰國外債由1992 年底的396億美元增加到1996 年底的930 億美元, 相當於GDP 的50% , 平均每一個泰國人負擔外債1560 美元.其中短期外債約占外債總額的45 %左右.為償付這種巨額債務, 泰國必須保持年15% 以上的出口增長率和不斷的外資流入.因此,一旦出口增長率明顯下降,就將出現債務危機,引發金融危機.

3, 資本項目過早開放.泰國政府於90年代初基本取消了對資本流動的管制,實現了本幣的全球可自由兌換,.1993 年3 月, 泰國政府批准在曼谷開設了期權金融中心, 並隨之放寬了外國銀行在泰國設立支行的限制, 允許外國資本在曼谷期權金融中心進行交易.1995 年, 泰國政府宣布泰國將在2000 年前完全實現資本自由輸出入.實際上, 泰國實行資本項目開放的條件遠未成熟, 為時尚早.一是泰銖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尚不是市場匯率,不能真實反映實際匯率水平, 起不到匯率調節經濟金融作用.二是泰銖存貸款利率水平居高不下,平均達15 % , 超過國際資本市場利率平均水平2倍, 使泰國股市,匯市極易遭受國際短期投機性資本套匯套利性沖擊.三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能力薄弱, 長期存在財政預算赤字, 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嚴重逆差,國家外匯儲備水平偏低,無法有效調節社會總供需平衡, 保持良好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總之,泰國在不具備條件情況下,過早實行資本項目開放, 勢必導致對外匯輸出入無法控制, 引發國內金融動盪.1997 年1 - 6 月間,面對外國短期資本紛紛撤離的局面, 泰國政府除了令央行拋售外匯平抑外, 別無良策, 無法阻止短期資本外流.可以說, 泰國過早開放資本項目的政策是一大戰略性失誤.是促使泰國產生金融危機的催化劑.

4, 金融機構信貸投向不合理, 呆帳,壞帳迅猛滋生.90年代以來, 由於泰國經濟高速增長, 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 同時帶動了股票市場進入繁榮時期, 房地產業和股市成為人們賺取高額利潤的主要投資場所.對此種不良現象, 泰國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卻未能及時進行管理和引導, 金融機構大規模向房地產和股市放貸, 其中包括借用大量外國資本向這兩個行業放貸.據統計, 到爆發金融危機以前,泰國各類金融機構對房地產市場的放貸占其放貸總額的50 %左右, 金融類股票已佔到泰國股票市場的1/ 3.大量資金投資於房地產, 勢必造成房地產業,虛假繁榮,房地產供給嚴重過剩,.結果,房地產泡沫破滅,房地產商無力償還貸款, 金融機構壞帳,呆帳激增.受房地產業不景氣影響, 股市也由繁榮走入蕭條.至1996 年底, 泰國近30%的國外貸款和80%的外國直接投資投放到房地產和證券市場上,空置住宅達85 萬套, 空置率20%,銀行呆帳為155 億美元, 1997 年6月增至300 多億美元.泰國股市set 指數則由1996 年初的1300 多點跌至1997年6月的500點, 跌幅達60 %以上.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的破滅, 房地產泡沫破裂,各類金融機構壞帳,呆帳猛增的現實, 摧毀了人們對泰國金融體系穩定性與可靠性的信心, 致使擠兌風潮頻發,金融體系劇烈動盪.

5,政府部門監管不力,風險防範意識淡薄.泰國政府在經濟高增長過程中風險防範意識淡薄,金融監管缺位.首先,泰國政府對大量流入的外資缺乏有效監管,使外資比例失調.一是流入的短期資金過多;二是大量外資特別是短期外資投向了房地產業和證券業,據統計,截至1996年底,泰國私人部門的700億美元外債(含短期外債400 億美元) 中的大部分投向房地產和股市,大大助長了了房地產泡沫和股市泡沫.這種監管不力不僅造成泰國通貨膨脹加劇,而且使泰國經濟金融體系易遭受到投機資本的嚴重沖擊.其次,政府部門對企業的監管不力,尤其對房地產業和銀行業的金融監管不力,導致金融機構對房地產的過度信貸,各行各業為牟取暴利而紛紛加入房地產的開發浪潮.直到危機發生以後政府才匆忙開始著手改革銀行規章,增加財務透明度,改革企業破產法,關閉有問題的金融機構並限制企業投資房地產,但此時危機已然發生.再次,政府對經常項目赤字的風險未予以足夠重視. 1996年,泰國經常項目赤字已佔GDP 的8. 1 % ,比墨西哥1994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前的7. 2 %還高,但泰國政府並未吸取國際經驗教訓,甚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對泰國的經常項目赤字發出過警告,但政府並未做出必要反應.總之,泰國政府面對投機資本的大量湧入,房地產業的泡沫持續膨脹和持續了8 年的經常項目赤字,似乎無動於衷,充分反映其風險意識淡薄,風險防範缺位,必將吞下苦果.

6,外匯儲備水平偏低.為了加快經濟發展速度, 泰國長期實維持偏低的外匯儲備水平, 儲備存量大約被控制在300 ~ 350 億美元左右, 只相當於泰國3 ~ 4 個月的進口用匯量.顯然, 這種外匯儲備水平只能滿足泰國一般性對外支付需要, 而無法應付特殊情況.由於國家外匯儲備水平偏低, 泰國中央銀行金融宏觀調控能力受到嚴重削弱.1997 年1 ~ 7 月, 在索羅斯等"國際金融大鱷"們的投機攻擊下,為了避免泰銖貶值,平抑泰國股市,匯市動盪,,擊退"大鱷" , 泰國央行對金融市場不斷進行干預, 累計向金融市場投放外匯約達200 億美元(僅5 月份就投放40 多億美元) , 但由於外匯儲備水平偏低,央行干預外匯市場能力有限,最終干預失敗, 泰銖大幅貶值,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爆發.

7, 匯率制度缺乏彈性.自1984年以來,泰國長期實行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 其匯率浮動被限制在0. 15 %~0. 16 %的區間內, 匯率制度缺乏彈性..這種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是由歷史貢獻的,因為它給泰國經濟帶來了較長時間的繁榮.一是極大降低了匯率的不確定性,泰銖價值的相對穩定促進了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大幅增長;二是固定匯率使低成本的國際資本長時間大量流入泰國,為泰國的工業化過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三是外匯儲備得以不斷上升,截至1996 年底,泰國外匯儲備達371.2億美元,成為世界外匯儲備12 強之一.固定匯率制雖然給泰國經濟繁榮帶來了好處,但泰國政府忽視了其局限性,放鬆了金融監管,並且不能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而對匯率予以調整,結果招致了國際金融投機商在1997年的6 - 7 月份對泰銖的猛烈攻擊,泰國銖一夜間貶值近20%,金融危機爆發.

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有其先天的缺陷,如貨幣政策難以獨立,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國際傳導等,而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一些缺陷可能給國民經濟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

第一,盯住美元的 固定匯率制度使泰國中央銀行難以用匯率工具調整經濟.1993 年,當外國資本湧入,泰銖面臨升值壓力,泰國中央銀行採取中和干預政策,導致國內利率不斷提高,進一步刺激外資流入,從而使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加,這又進一步刺激國內需求和對非重要部門的投資增加,中央銀行難以實施有效的貨幣政策,損害國內經濟.1997 年5 月,當國際金融投機商大肆拋售泰銖時,泰國中央銀行只能被動地採取動用外匯的方法進行干預,當外匯儲備趨於枯竭之日,便是危機爆發之時.

第二, 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刺激貨幣投機.自由進出的資本市場與相對穩定和高估的匯率水平交匯,便會極大刺激外匯投機商大肆從事套匯套利活動,沖擊本國經濟,金融體系.

第三,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使泰國經常項目赤字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而加劇.90年代以來,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美元相對於日元持續升值,導致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而泰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下降,結果,出口進一步受阻,貿易赤字乃至經常項目赤字大幅上升,給外匯投機商製造了機會.

第四,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造成了泰國經濟,金融體系的嚴重泡沫.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泰國經常項目出現高額逆差時,為了避免泰銖的貶值壓力,泰國政府須保持資本和金融項目的順差,因此不得不提高利率,泰國多年維持13%以上的市場利率.成為亞太地區市場中利率最高的國家,.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資本流入, 而流入的資本中有相當部分為追逐高額回報又投向了房地產業,形成了嚴重的泡沫經濟;泡沫經濟的破滅使得投機資本又大量外流, 對泰國經濟,金融體系形成強烈沖擊.

第五,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使得泰銖明顯出現高估後便會成為國際"金融大鱷"獵取的目標.90年代中期,連續幾年的國際收支逆差已經迫使泰國政府拋出了大量外匯,泰銖明顯出現高估,"金融大鱷"們預測到泰銖將會貶值,便將其當成了獵物.著名的國際貨幣投機商索羅什(Soro s) 在精心策劃下, 於5月初開始向泰銖發動攻擊, 終於在7月份迫使泰株大幅度貶值, 引發了泰國貨幣危機和金融危機.

(二)泰國金融危機外部原因分析
1. 冷戰後全球戰略格局的調整.泰國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是依靠外向型經濟走向繁榮的,而外向型經濟需要有穩定的市場支撐, 這個市場在冷戰時期就是美國和歐洲, 主要是美國.然而, 冷戰結束以後, 美國在泰國及整個東亞的戰略利益發生了變化, 不需要以較大的經濟利益為代價換取其它安全利益, 不需要以本國市場支持該地區經濟增長.因此, 新格局下,東亞地區必須減少對北美市場的依賴程度.但與此同時, 東亞地區許多經濟體規模相對較小, 市場需求有限,因此其經濟結構仍呈保持外向型特徵.這就要求該地區必需協調各經濟體之間的關系, 在保持單一經濟體外向發展的同時, 降低各經濟體之間在結構上的雷同程度, 擴大地區分工領域, 從而降低區域經濟的一致性和依賴性.遺憾的是,在東亞地區,這一問題並未解決好.再者,90年代初中期以來,泰國及東南亞地區一些國家漸次進入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升級時期,這一時期對資本的需求呈跳躍性增長,大量的資本需求超出泰國等國的國內籌資能力, 因而必須以優惠條件從國際金融市場籌資.然而, 由於產業轉移鏈條斷點的存在,也由於泰國(等國)高企的利率的刺激,過多的投機性的短期資本流入,而且大量流入房地產領域, 這就為泰國(等國)的金融危機打下了伏筆.

2,游資的投機性攻擊. 外國投機商套匯套利, 蓄意攻擊"泰銖"也是泰國發生金融危機的一個外部動因.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特別是金融互聯網路的推進, 金融領域的全球化已走在前面,使得大量以投機套利為業的國際游資日趨活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 目前活躍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游資在7. 2 萬億美元以上, 相當於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0 %;每天有1. 2 萬億美元以上的游資在全球外匯市場上尋求歸宿, 相當於實物交易的近百倍.國際游資投機性強, 流動性快, 有很強的隱蔽性和破壞性.這次領頭在泰國進行投機造勢,興風作浪的美國投機金融資本家喬治·索羅斯是"國際級炒家".他曾憑"翻手為雲, 覆手為雨"的"天才",在1992 年英鎊危機和1995 年墨西哥金融危機中至少獲利30 億美元,估計現有財富250 億美元,.1997 年初, 泰國經濟形勢惡化, 索羅斯認為投機已經成熟, 便於5 月份開始出手約60 億美元大肆攻擊泰銖,直至得手.

⑹ 去泰國上班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去泰國上班需要辦理泰國的工作簽證。

辦理工作簽證所需材料如下:

1、由申請人的單位或僱主出具的擔保信(英文或泰文),加蓋單位公章附擔保人名片;擔保信上註明申請人的姓名,職位,詳細聯系方式,以及赴泰國的目的和停留期限。

2、由泰方公司或泰方合作夥伴出具的邀請信(英文或泰文)。

3、在邀請信上簽名人,其名字必須出現在公司的董事會名單中。

4、在邀請信上簽名的是外國人,附送他/她的工作許可證復印件。

5、泰方公司今年注冊文件復印件一套:股東名單、營業執照、公司簡介、資產負債表和稅單、往返機票復印件或確認的機票訂。

6、請提交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兩張填寫完整的簽證申請表和兩張護照尺寸照片。

7、領事如有需要,需額外補充相關材料。

(6)90年代外資如何進入泰國擴展閱讀

泰國簽證分類

1、商務簽證

主要指的是到泰國進行商務合作,商業交流,展覽會等入境的商業人士。該類簽證主要頒發給符合泰國要求的外籍經商人士。

2、工作簽證

這類簽證主要頒發給在泰國工作的外籍人員,其中包括泰國企業招聘的、和外資企業招聘的需要進入泰國工作的公民。

3、旅遊簽證

主要頒發給前往泰國旅遊觀光的旅遊人士。2015年11月13日起,分為兩類:單次往返旅遊簽證,有效期3個月,停留時間不超過60天/次;多次往返旅遊簽證,有效期6個月,停留時間不超過60天/次。

3、多次往返

該類簽證有效期為一年,每次可停留90天,該類簽證主要為經常出入泰國的外籍人士簽發。

⑺ 1997年泰國危機使泰國經濟倒退多少年

起碼倒退了20-30年吧,整個房地產,金融市場都大受打擊。

⑻ 東南亞經濟危機始末如何

http://bbs.icxo.com/dispbbs.asp?boardID=1799&ID=90491
97東南亞金融危機

東南亞金融危機始於泰國貨幣危機,而泰國貨幣危機早在1996年已經開始醞釀。當年,泰國經常貿易項目赤字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8.2%,為了彌補大量的經常項目赤字和滿足國內過度投資的需要,外國短期資本大量流入房地產、股票市場,泡沫經濟膨脹,銀行呆賬增加,泰國經濟已顯示出危機的徵兆。1997年以來,由於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未償還債務急劇上升,泰國金融機構出現資金周轉困難,並且發生了銀行擠兌的事件。5月中旬,以美國大投機家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的國際投資者對泰銖發動猛烈沖擊,更加劇了泰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7月2日,泰國貨幣危機終於全面爆發,並由此揭開了時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序幕。

(一) 7月2日,泰國貨幣危機全面爆發並迅速波及整個東南亞金融市場
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自1984年以來一直實施的固定匯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天泰銖即貶值20%,這標志著泰國貨幣危機全面爆發。由於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也面臨著與泰國相似的一些問題,再加上所謂的「接觸傳染」效應以及國際投機者的不斷狙擊,泰銖的暴跌在東南亞各國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貨幣風潮迅速波及到整個東南亞市場。
7月11日,菲律賓首先步泰國後塵,宣布貨幣自由浮動。菲律賓比索當天貶值11.5%,利率一夜之間猛升到25%;印尼則宣布印尼盾匯率的波幅由8%擴大到12%;一向穩健的新加坡元也於7月18日跌至30個月以來的最低點1.4683新元兌換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匯率自由浮動,當天印尼盾再次貶值5%;8月16日,馬來西亞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來的最低點。東南亞外匯市場的震盪,使投資者信心受挫,外資大量撤離,東南亞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國貨幣危機由此逐步發展成為更為廣泛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港元聯系匯率制也接受了嚴峻的挑戰,香港特區政府採取果斷對策,成功地捍衛了港幣聯系匯率制度,但是,由於利率飆升,香港股市為此受到較大沖擊。
為了幫助東南亞國家早日擺脫危機,國際社會伸出了援助之手。7月份在上海召開了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行長會議,8月份又在東京舉行了由IMF主持的有關對泰國提供經濟援助的會議。為了協助泰國走出困境,IMF等國際組織和包括中國及中國香港在內的亞太一些國家和地區共同承諾向泰國提供172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面對泰國銀行高達1萬億泰銖的呆賬以及900億美元的外債,國際社會的172億美元貸款援助顯然不能從根本上挽救泰國的經濟、金融危機,但至少增強了泰國人民以及國際社會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

(二)10月17日,台灣貨幣當局主動貶值,香港股市暴跌,並引發全球股市大幅下滑,東南亞金融市場再度動盪.
10月17日,台灣貨幣當局在經濟狀況良好,經濟項目盈餘,外匯儲備充足,有能力維護新台幣穩定的情況下,突然主動放棄了對外匯市場的干預,當日,新台幣兌美元的匯價即跌至29.5,為10年來的最低水平。新台幣主動貶值,從經濟上講是競爭性貶值,從政治上講是別有用心的政治預謀,它不僅進一步動搖了投資者對東南亞的信心,加劇了東南亞金融市場的混亂,並且在心理上進一步孤立了香港,使得投機者再次將目光轉向香港。為了維持港元聯系匯率制,維護香港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穩定,香港政府和金融管理局一方面動用外匯儲備在外匯市場進行積極干預,另一方面只得提高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10月23日,同業隔夜拆借利率一度由7%上升至300%,港元兌美元匯價也一度升至聯系匯率制實施14年來最高水平(7.6150)。而香港股市在匯價和銀行短期利率高企的影響下,受投機沽售力量沖擊大幅滑落。

從10月20日起,香港股市連續4個交易日大幅下滑,恆生指數前後共計跌去3000點。10月23日,港股曾兩度跌破1萬點關口,恆生指數跌幅高達10.4%,亞太股市、歐美股市受其牽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到10月26日,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股市跌幅已達到30%以上。由於東南亞與日本、美國和歐盟有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東南亞金融動盪對日美歐的對外貿易、投資、經濟形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香港股市的深幅下跌再次挫傷了全球投者的信心,加上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27日,全球股市同時發生大幅下跌,各主要股票指數日跌幅少則2%,高的竟達15%,其中紐約道·瓊斯指數暴瀉了554.26點,創下歷史上最大的日跌點數。受此影響,28日,香港恆生指數再次下探,自1996年來首次跌破1萬點,最低見到8775.88點,跌幅達13.7%。至此,與8月份最高點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幾乎過半。
全球股市在經歷了這次激烈調整之後,由於人們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看好,許多股市在大跌之後都有回升現象,亞洲市場也一度呈現出向好的趨勢。可是,韓國金融危機的爆發卻再次將東南亞捲入了第三輪金融風波之中。

(三)11月20日,韓國金融再起風波,金融風潮襲卷韓國、日本
自1997年初起,韓國許多大財團先後陷入了破產倒閉的絕境,經濟受到極大的沖擊,加上東南亞金融動盪的影響,韓國經濟負增長跌至多年來的最低點。進入11月,韓國金融形勢繼續急劇惡化,股市持續低迷,韓圓匯價創新低。11月17日,由於政府金融改革法案未獲通過,韓圓兌美元的比價突破1000:1大關,股票綜合指數跌至500點以下。
11月20日,韓國中央銀行決定將韓圓匯率浮動范圍由2.25%擴大到10%,至此韓國開始成為亞洲金融風波的新熱點。
進入12月份以後,在人們認為東南亞金融危機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金融風暴漸趨平息之際,韓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截至12月11日,韓國已有14家商業銀行和商人銀行被政府宣布停業。12月15日,韓國宣布韓圓自由浮動。12月22日,美國信用等級評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將韓國外匯債務的信用等級下降了4個等級。12月23日,韓國政府公布,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標准,截至9月底止,韓國外債總額已達1197億美元,其中約800億美元為1年內到期的短期貨款,而外匯儲備不足又超出預想,致使當天韓圓匯率又暴跌16.4%,較之7月1日,韓圓已經貶值了54.8%;當日韓國股票市場綜合股票價格指數也下滑了7.5%,下浮幅度之大創下歷史之最。

東南亞及韓國金融風潮對於日本經濟及金融無疑是雪上加霜。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濟便陷入了停滯狀態,股市低迷,房地產市場大幅萎縮,銀行呆賬、壞賬劇增。1997年以來,證券公司違規交易事件迭出,日本四大證券公司相繼爆出行賄黑社會的丑聞。進入11月,又連續發生了日本第10大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和日本第四大證券公司山一證券公司倒閉事件。大型金融機構的連續倒閉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日本經濟的信心,日元與美元匯率由此跌破128日元大關。由於日本經濟基礎良好,外匯儲備充裕,不會像泰國、韓國那樣全面爆發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但是,日本金融體系存在的種種問題卻因此再次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四)進入1998年,亞洲匯市和股市連連走低,全球金融市場依舊跌宕不已,亞洲金融危機仍在持續
新年伊始,由於市場信心危機,亞洲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行情繼續雙雙下跌:1月5日,泰國匯率首次跌破50銖兌1美元大關,創歷史最低記錄,也是泰國自1997年7月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泰銖匯率跌幅最大的一天;韓圓則由199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695兌1美元的水平再次探低到1780韓圓兌1美元;印尼盾與美元的匯價也下跌11.6%。1月6日,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匯率首次一度跌破45比索兌1美元大關,日跌幅達6%。1月7日,日元對美元的比價跌至134.8日元,創下近6年來的最低點,日經指數也跌破15000點大關,1月9日,紐約道·瓊斯指數急挫222.2點,跌幅達2.85%,歐洲主要股市紛紛告跌。1月12日亞洲股市再次出現較大跌幅,其中新加坡和香港跌幅最大,分別下跌了104.51點和773.58點,跌幅為8.88%和8.70%,泰國股市、匯市也再創歷史新低。

(五)危機的嚴重後果
(1)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劇烈動盪,以1998年3月底與1997年7月初的匯率比較。各國股市都縮水三分之一以上。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擊最大的是泰銖、韓圓、印尼盾和新元,分別貶值39%、36%、72%和61%。
(2) 危機導致大批企業、金融機構破產和倒閉。例如,泰國和印尼分別關閉了56家和17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居前的20家企業集團中已有4家破產,日本則有包括山一證券在內的多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出現大量虧損和破產倒閉,信用等級普遍下降。泰國發生危機一年後,破產停業公司、企業超過萬家,失業人數達270萬,印尼失業人數達2000萬。
(3) 資本大量外逃,據估計,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泰國和菲律賓私人資本凈流入由1996年的938億美元轉為1998年的凈流出246億美元,僅私人資本一項的資金逆轉就超過1000億美元。
(4) 受東南亞危機影響,1998年日元劇烈動盪,6月和8月日元兌美元兩度跌至146.64日元,為近年來的最低點,造成西方外匯市場的動盪。
(5)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衰退並向世界各地區蔓延。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經濟增長速度從危機前幾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國和香港、韓國甚至日本經濟都呈負增長。東亞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引發了俄羅斯的金融危機並波及其他國家。巴西資金大量外逃,哥倫比亞貨幣大幅貶值,進而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西歐美國股市大幅波動,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97東南亞金融危機原因分析

東南亞金融危機與1994年底至1995年春的墨西哥金融危機的表象特徵十分相似。一是進口增長過快,出口上升緩慢,經常項目逆差擴大;二是匯率貶值,資金外流,外匯儲備銳減;三是金融機構經營困難,大批企業破產倒閉;四是利率上升,物價上漲、工人失業、經濟下滑。但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遠非墨西哥金融危機所可比擬。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前後兩次震盪全球的金融危機居然都在發展中國家脫貧致富的部分「龍」「虎」國發生,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多年來,國內外學者都在探索這兩場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從表面看,這些國家發生金融風波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國際資本大規模進入,國際投機資本肆意破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全球化伴隨著科技和信息革命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上。其突出表現:

一是國際資本流動規模越來越大。跨國資本從1990年的4400億美元增至1999年15700億美元。1996年西方主要國家的跨國股票和債券累計額佔有GDP的比重超過了100%,美國就高達10萬億美元。

二是國際資本流動速度加快。最典型的是跨國外匯交易急劇增加。1986——1995年,扣除重復計算,國際外匯交易的日交易額從1880億美元猛增至12000億美元,它佔世界全部外匯儲備的比重從37%增加到84%。

三是金融市場波動更為劇烈。集中表現於利率波動和匯率變動大。1993——1996年,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動幅度高達3%。1991——1999年3月,日元匯率變動幅度高達70%,美元、馬克、加拿大元的匯率變動幅度也達20%~30%。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發展中國家在加速融入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表現之一是90年代以來,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私人資本猛增,而且主要集中於經濟增長快、開放程度高的東亞和拉美國家。1991——1996年,發展中國家每年引進的外資凈額從1000億美元增至3000億美元,其中私人資本從440億美元增至2400億美元,東亞從190億美元增至1100億美元,占流入發展中國家總數的40%。墨西哥和泰國在危機爆發之前,外資流入的規模都是很大的。

墨西哥1994年底外債余額854億美元,佔GDP的50%多,另有國際直接投資近200億美元;泰國1996年9月外債余額771億美元,佔GDP的45%,另有國際直接投資200億美元。外資大規模流入東亞和拉美發展中國家,不僅給這些國家解決了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帶來了技術和市場,促成了這些國家經濟的高速度增長。但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國際化程度不同。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程度高,主要發達國家之間的實際利率差逐步縮小。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利率差較大,為賺取利差和匯差,國際短期資本頻繁地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流出和流入。這就給利用利率差和匯率差賺取收益的國際金融投機商以機會。事實上,在國際資本流動中,也不乏專門的國際金融炒家。據海外輿論報道,1997年5月泰國匯率開始貶值後,美國金融投機商索羅斯就在泰國外匯市場投放了60億美元,進行外匯炒作,把泰銖逼上絕路。1992年歐洲匯率體系不穩時,此人利用英鎊匯率的變動在外匯市場上買進賣出,賺取了10億美元,並迫使英鎊退出歐洲匯率體系。但我們在討論這方面的原因時有兩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第一個問題是,發展中國家放鬆對外資流動的控制,大量引進外資是否對頭?
第二個問題是國際金融投機商利用的機會來自哪裡?

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今天,國際資本流動已經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有效配置的杠桿。在當代,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引進外資作為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東亞和拉美國家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躋身新興工業化國家前列,在相當程度上是得益於這些國家能適應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以積極態度對待外資,並有效利用了國際資本帶來的好處。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很清楚,國際金融投機商利用的機會不是他們自己創造的,而是他們發現的。顯然,如果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比較穩定,他們就沒有投機的機會。換句話說,是他們看準了一國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才利用金融市場的動盪機會來發財的。例如,墨西哥發生金融危機之前,最先感覺到危機威脅從而轉移資本的是本國居民。當時,墨國居民得知出口增長下降,國際收支逆差增大,外匯儲備減少,本國貨幣將貶值,從而大量購入美元,加速外匯儲備減少,引起匯率波動,然後,外資才開始抽逃。可見,發生金融危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系統出了問題,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國際金融投機商只起了一種外部推動作用。

(二) 金融自由化、國際化改革過快。
應當肯定,8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東亞和拉美地區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在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放鬆銀行業務限制,取消外匯管制,開放證券市場,鼓勵本國金融機構對外擴張,等等,加快了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步伐。擔是,把其中一些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對外開放金融市場是不準確的。當然,如果這些國家繼續實行金融抑制政策,金融市場不開放,國際資本不能自由流出或流入,投機商也無計可施,危機自然不會發生。但國際資本不是隨意流動的,其流動的目的是賺取更大的收益和分散風險,決定國際資本投資者手中的錢流向的基本要素取決於受資國的金融開放程度和經濟前景。如果一個國家實行金融開放後,經濟高速度增長,資本收益率也高,外資流入增加是自然現象。但是,外資大量進出和金融投機商得手不能歸罪於經濟金融的開放,而應從受資國的內部因素尋找原因。墨西哥、泰國等實行金融市場自由化、國際化,是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然,但並不構成這些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必然,而它們的經濟政策、經濟體制和結構與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特別是與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要求的下述種種脫節之處,才是金融危機生成的原因。
經濟政策不適應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在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幅度增大的條件下,墨西哥和東南亞國家仍對匯率和利率變化實行限制,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反映滯後。

例如,墨西哥90年代初實行比索對美元的固定匯率,而90年代前四年累計下來的通貨膨脹達53%,外貿逆差870億美元,在匯率沒有反映這種情況的條件下,比索貶值是必然的。但是當時的墨西哥政府面對比索高估遲遲不採取適時貶值的措施,以致出口受阻,外貿逆差逐年擴大,給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同時,當時的墨西哥政府為了治理通脹,提高國內儲蓄率,吸收外資以支持進口商品的外匯需求,實行了高利率政策。1990-1992年墨西哥實際利率高達20%-25%,1993年略有下降,但仍達14%左右,大大高於國際市場利率,而國內企業貸款的實際利率比這還高。這種高利率政策既使墨西哥企業無法承受利息成本而無力歸還銀行貸款,造成銀行壞賬問題嚴重,又使墨西哥對外支付高額利息,造成國際收支惡化,貨幣貶值壓力加大。

又如泰國,長期實行泰銖與美元聯系匯率制,14年來,一直保持在25銖左右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當美元貶值時,它對西方主要貨幣的匯率也隨之貶值,增強了出口競爭力。當美元升值時,泰銖隨之升值,出口競爭力下降。1996年以後,美元對日元持續升值,泰銖隨之升值,出中競爭力下降。1996年以後,美元對日元持續升值,泰銖對日元也不斷升值,成為進口增長過快和出口增長率降低,以及國際收支惡化的重要原因。

經濟體制不適應對外開放。一國經濟開放之後,外資流入增加,本應加強金融體制建設。但是,東南亞國家和墨西哥對金融市場開放的准備不充分,國內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不足,監管措施和機構不完備,盲目向外資開放。例如,在本國銀行體系風險過大的情況下,泰國主動向外商提供低息美元貸款,為房地產投資熱火上澆油。國際資本自由流動必然導致本幣和外幣的頻繁交易,採用中央銀行控制匯率的方法與巨額外匯交易相矛盾,當資本外流增大時,對外匯的需求增加,本幣貶值受到壓力。為了捍衛聯系匯率,泰國在一個月內就動用了4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仍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給國際金融投機商炒作外匯以可乘之機。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中央銀行曾經一天之內拋售幾十億美元,企圖把比索兌美元的比價穩定在政府設置的指標范圍內,結果仍抑制不住比索跌勢,外匯儲備銳減到無法保持經濟正常運轉的60億美元,次日不得不宣布中央銀行不再干預外匯市場。這些事實說明,政府行為與市場對抗,難以成功。只有適應市場規律,實行浮動匯率才是出路。

1、金融體系不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長期資本市場發展滯後。經濟過熱導致「泡沫經濟」,形成脫離實體經濟的虛假繁榮,只是金融動盪的表層原因。長期資本市場建設滯後造成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才是深層次原因。具體包括:一是資本結構不合理,投資者較少用中長期債券籌資,而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而且往往是短期資金,不適應長期投資項目的需要。二是信貸投向結構不合理。銀行傾向於提供非生產性用途的貸款。例如,泰國的銀行貸款有1/4是消費性貸款,1/4是房地產貸款,這類貸款難以產生收益,銀行壞帳增加。據世界銀行斷定,1996年泰國放款機構的不良貸款占其貸款規模的10%,達155億美元,1997年銀行的壞賬相當於泰國GDP的9%。三是外資結構不合理。由於中長期資本市場不發達,外資多以短期資本形式流入。1994年進入墨西哥的700多億美元外資中,3/4屬於短期證券資本,美國互助基金一類的短期投資比重很大,其中進入股市的有330多億美元。1995年流入泰國的6466億泰銖外資中,直接投資僅上中5.5%,商業銀行貸款佔51.1%,且大部分是短期貸款,投機性和流動性最大的非居民泰銖存款和證券投資佔30.7%。由於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當宏觀經濟不穩定時,外資抽逃,引發股價下跌,金融機構癱瘓,本幣貶值,是不足為怪的。

2、產業結構調整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是東南亞國家和墨西哥的產業結構調整片面迎合外資投向,不但彼此之間及其與後起的工業化國家的產業結構趨同,而且過分集中技術含量不高的一般加工工業。二是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能力較低,國內科技水平不高,對進口技術和設備的依賴過大。三是勞動成本上升過快,不利於勞動密集型製成品出口,國際競爭能力被削弱,出口增長速度下降,造成國際收支巨額逆差,導致宏觀經濟不穩定。例如,墨西哥和泰國的出口產業面對來自後起的工業化國家低成本同類產品的競爭,未能升級換代,以致競爭力減弱,出口增長緩慢,國際收支逆差擴大,兩國在危機爆發之前,外貿逆差佔GDP的比例分別接近和超過了8%,大大高於國際公認的安全線5%,成為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推動因素。

3、貽誤時機,調整不及時。當出現金融動盪之後,政府出於種種原因,對經濟政策,經濟體制和結構不及時調整,以致貽誤時機,激化矛盾。墨西哥和泰國的情況都是這樣。1968—1988年墨西哥先後有4屆總統因經濟危機而下台。1994年西方經濟復甦,利率隨之上揚,加上當時墨西哥政局不穩,一些外國投資者便開始抽走資金,貨幣危機苗頭已經出現。此時,本應果斷採取調整措施,但當時的薩利納斯總統為了贏得年底的總統選舉連任,不但不及時調整貨幣政策,改革匯制,反而動用了上百億美元的國際儲備彌補虧空,極力製造繁榮假象。結果等到當年12月1日新總統塞迪略就職時,國庫剩下的國際儲備已經不多,12月19日晚遂決定通過比索一次性貶值15%,來促進出口,減少進口,阻止資金外流,穩定外匯市場,結果引起始料不及的比索匯價暴跌,最終釀成了嚴重的金融危機。1997年2月,泰國金融形勢開始惡化,政府未採取拯救措施。5月,泰銖貶值到14年的最低點,政府仍堅持對匯率的控制。對應該倒閉的金融機構,政府仍實行注資的做法,白白花費了大量資金。7月,被迫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之後,泰銖繼續貶值,外匯儲備持續下降,但政府仍背著多年經濟高速度增長和「虎」國的美譽包袱,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計劃猶豫不決,以致矛盾越積越多,一發難以收拾。此外,墨西哥、泰國等政局不穩,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加深,也是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個促成因素。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9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2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1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1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4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2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9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