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石窟有哪些
㈠ 四大石窟是指哪些
中國 四大石窟 是指:
敦煌莫高窟 :位於 甘肅 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東麓
雲崗石窟 :位於 山西 大同 城西的武周山麓
龍門石窟 :位於 河南 洛陽 南郊伊河岸邊
麥積山石窟:位於 甘肅 天水東南
公元四世紀前後,隨著佛教的興盛,佛教藝術也在我國蓬勃發展起來了。遍布南北各地的大小數百個石窟群
為我們保存下無數精美的古代繪畫與雕刻,他們是珍貴的藝術寶庫。
我國最大的石窟是甘肅省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還保存下各個時代大大小小的彩佛像兩千多身,最大的一個
像竟有三十三米多高。此外,十九世紀末,在敦煌石窟一個封閉的石室中,發現了數量巨大,價值最高的古代經卷、
文書、畫卷等。這一發現震動了全世界。
㈡ 三大石窟指哪些
莫高窟標志建築
在我國歷史上有三大石窟,它們分別是: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千米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千米,氣勢恢弘,內容豐富。它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1萬余尊,代表了公元5—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2000年11月30日洛陽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千米,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餘品,佛塔70餘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盧舍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她面容豐腴典雅,笑意微露,端莊而美麗。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
㈢ 石窟有哪些種類
石窟的形式、種類很多,大體說我國石窟的形制可以分為平頂、小窟、覆框形方窟、覆斗頂方窟、中心柱窟、穹隆頂橢圓窟、崖閣以及大型佛龕、摩崖等。但從內容來說,石窟又可以分為僧院窟、塔廟窟、尊像窟三類。僧院窟是在主室四面牆壁開鑿佛龕、小室,然後再將塑像安置其中。塔廟窟多長方形,分前後室,前室是禮拜的地方,後室中間有龕柱,柱四面鑿小龕,其中也安置坐佛和菩薩。尊像窟也為長方形,主要是用來禮拜的,穹頂紋飾由四面下方往上開展,甚有氣派。
㈣ 石窟有哪些
在我國的石窟很多,最為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石窟是一種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建築,因為僧人們提倡修行,於是在山野開辟石窟輔助修行。佛教傳入我國的時候,石窟也成了僧人們修行的場所之一。
莫高窟與雲岡石窟:「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引自網路。所以千百年下來,敦煌莫高窟不但出名,並且因為其匯集了十幾個朝代的文化,更是人們研究的寶藏。雲岡石窟是公元五世紀到六世紀的石窟,它不但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作品之一。
龍門石窟與麥積山石窟:「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引自網路。因此,龍門石窟當中也存留了不少珍貴史料,供後人學習研究。麥積山石窟在隋代修建完成,因為修建於麥積山上,所以在中國的石窟當中,麥積山石窟是風景最好的石窟,被人們稱之為東方雕塑館。
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在四大石窟當中,莫高窟受到偷盜的情況最嚴重,流失了不少的珍貴文化資料,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大損失。所以對於我們的文化遺產,更應該加強重視和保護。
㈤ 中國著名石窟有哪些
1、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5、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㈥ 去泰國旅遊,有哪些景點
有沙美島、鱷魚潭、大皇宮、古道寺、柴迪隆寺等。
1、沙美島
沙美島是位於泰國灣上的一個小島,靠近曼谷東南面大約220公里,行政屬於泰國羅勇府。長6.5公里,寬2.3公里,面積約5平方公里。
由泰國本土碼頭搭船到沙美島約40分鍾左右,島上是國家自然公園,島東岸多個自然沙灘,而西岸則以日落出名。為周末休閑度假地。島上有簡單的木屋供住宿。
沙美島是熱帶季風氣候,本該有著明顯的雨季和旱季的區分。但這里瀕臨海邊,海風涼爽宜人,所以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美景呈現在遊客們眼前,氣溫差別不大,波動很小,幾乎感覺不到雨季和旱季的來臨。這里終年的氣溫都差不多,平均氣溫大概在二十攝氏度。
至於最佳的旅行季節,我還是推薦冬季,也就是每年的十一月到來年的二月期間,因為這段時間是沙美島全年最溫暖舒適的時候,天氣相對乾燥一些,幾乎沒有降雨,不會對出行帶來不便。而且即使在冬天,這里的花卉依舊開得很鮮艷,非常養眼!
4、古道寺
古道寺位於清邁,寺內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葫蘆塔,上嵌瓷片,相當怪異。傳說緬甸軍進攻清邁時,屢攻不下。緬甸人與清邁王相約,進行建造佛塔的比賽,誰先落成誰便勝利。
清邁軍巧施妙計,以竹、木和布塑造塔形,外表繪以色彩,十分逼真,建造速度快於緬甸人,緬甸人看後被蒙蔽,遂履行諾言而退兵。及後,清邁軍民合力另建真塔,其高五層,每層狀如西瓜,音譯為古道寺。
5、柴迪隆寺
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央,始建於1411年,其主體是清邁最大的舍利塔,故又名「大塔寺」。
這個混合印度、錫蘭式的佛塔原本高98米,曾是泰北最高的建築,但因其經歷了大地震、泰緬戰爭的炮火及雷電襲擊,現今只剩下42米高的塔基和首層,然而幾百年來,它依舊是清邁古城最高的建築。
盡管這座舍利塔已損毀過半,殘缺的余部也滿目瘡痍,周身布滿飽經自然風蝕的斑駁傷痕,但是,當你能偶然站在這座古塔的面前一睹它的芳容時,你仍然能夠感受到它的雄偉和庄嚴,讓你不由自主地對誕生它的那個年代以深沉的遐想。
㈦ 世界八大石窟是哪八大
1、重慶大足石刻
重慶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是一座開發潛力巨大的旅遊金礦,是旅遊觀光的最佳去處。
1999年12月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
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2、巴米揚石窟
位於阿富汗興都庫斯山中的佛教遺跡,石窟系就大岩壁雕鑿而成,年代約在四~七世紀左右,有削崖而雕成的二大立佛像,及近千個窟龕。
有如敦煌在中國文化西傳及西方藝術與思想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樣,巴米揚是外來文化進入印度或印度文化傳入西亞、中亞的門戶。遺憾的是在2001年兩座立佛被塔利班摧毀。
3、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現在洞窟492個,其中珍存北涼至元各朝代繪制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飛天40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
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991年頒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4、柬埔寨吳哥窟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築。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建造於12世紀,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
5、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
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
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2014年6月麥積山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7、印度孟買象島石窟
印度中世紀印度教石窟位於距孟買約10千米的海島上。象島石窟寬宏雄偉,大多由岩石外部向內開鑿,形成了一座座巧奪天工的地下神殿。雕刻的題材多與印度教有關,表現了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濕婆神的傳說故事,也有表現古印度人民的生活情景。
8、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雲岡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7)泰國的石窟有哪些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開鑿歷史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於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
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
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
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盜鑿破壞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游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
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保護修繕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13]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
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龍門石窟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2007年4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於2007年3月28日結束了面部修繕工程,保護人員沒有對大佛進行大的修復,只是對大佛表面除塵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邊細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龍門石窟
㈧ 四大石窟是哪些
1、敦煌莫高窟。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東麓。
2、雲崗石窟。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
3、龍門石窟。河南洛陽南郊伊河岸邊。
4、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東南。
㈨ 泰國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求推薦。
泰國十大必去景點有:攀牙灣、瑪雅灣、芭東海灘、雙龍寺、湄南河、皇帝島、大皇宮、蘇梅島、華欣、普吉島。比較推薦的是攀牙灣。
一、攀牙灣:泰國南部的攀牙灣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波光粼粼。呈淡綠色的海灣水面上,石灰岩奇峰怪石星羅棋布,有的從水中聳起數百米。許多岩島看上去像駝峰,有些則像倒置栽種的蕪菁。
四、雙龍寺:雙龍寺是泰國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是一座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充滿傳奇色彩的廟宇,傳說有位錫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到泰國,高僧們為了怕讓人搶走,便決定將舍利放在白象上,由白象選擇一處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隨意游盪,便在雙龍寺的現址趴下,人們就建了舍利塔,又由於山路兩旁有兩只金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
㈩ 四大石窟有哪幾個
我國的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東南二十公里戈壁灘鳴沙山和三危山之間。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敦煌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始建於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形成宏偉的規模。至唐代武則天時,已有窟室千餘龕。現存洞窟近五百個,有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四百餘尊。這些藝術珍品,反映了我國從六世紀到十四世紀的社會生活和歷代造型藝術的發展情況,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畫廊。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也叫「伊闕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市南約十三公里伊河入口處兩岸的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此山如斧劈開,成東西兩座山頭,遠望夾峙如門,故稱「龍門」。石窟分布在伊水兩岸的東西峭壁上。始鑿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歷時四百餘年,連續大規模建寺鑿窟。現存石窟一千三百多個,石龕近八百個,大小佛像近十萬尊。最大的佛像十七餘米,最小的僅二厘米,造像題記共三千六百餘品,其中以「龍門二十品」最為著名,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天水縣東南麥積山。山高一百四十二米,形如堆積的麥垛,故名。石窟開鑿於十六國晚期(公元383~417年)。北魏、西魏、北周期間大規模建造。其後隋、唐、五代、宋、明、清各代亦有修鑿。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地震,麥積山石窟震裂,分為東、西兩崖。現在東崖存洞窟五十四個,西崖存一百四十個。洞窟中共保存了從四世紀到十九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七千八百件,壁畫一千三百多平方米。麥積山洞窟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上,在我國現存洞窟中是罕見的。
雲岡石窟 雲岡洞窟坐落在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的南麓,距大同市十六公里。原稱石窟寺。因武周山又名雲岡,後人多稱雲岡洞窟。因有十寺,又名洞窟十寺。始建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現存主要洞窟五十三個,大小窟龕一千二百個,雕像、飛天等五萬一千餘件,分布為中、東、西三部。「曇曜五窟」位於中部,主佛像為釋迦像,高13.7米。西部窟群佛教藝術日趨中國化,接近龍門石窟藝術風格。雲岡石窟是北魏時代的藝術傑作,是我國歷史、宗教和藝術上的珍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