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泰國動員了多少軍隊
⑴ 請問二戰時期為什麼亞洲東南亞國家參戰兵力那麼少
二戰以前,東南亞只有一個獨立國家:泰國。
越南,寮國,柬埔寨是法國的殖民地,當時稱法屬印度支那,日本稱為法印;緬甸,馬來亞(注意,不是今天的馬來西亞),北婆羅洲(沙撈越,沙巴,汶萊),新加坡(當時和柔佛,檳榔嶼合稱英屬海峽殖民地)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菲律賓是美國的保護國,印尼是荷蘭的殖民地(當時稱荷屬東印度群島,日本稱為蘭印)。
當時在這些地區全是英法荷的殖民地部隊,比如法印真正的法國軍隊很少,除了越南人就是法屬北非的摩洛哥人和法屬西非的黑人。英國的軍隊絕大部分是印度人,在新加坡被日軍俘虜的英軍中有9萬阿三。荷蘭本土已經被德國佔領,蘭印名義上效忠於流亡倫敦的荷蘭女王的流亡政府,而實際上流亡政府只直接統治蘇利南等美洲殖民地,出於防禦日本的需要,早就把蘭印委託給英國了。美菲聯軍也是大部分是菲律賓人。
所以美英法荷東南亞部隊簡直就是烏合之眾,從訓練,裝備,戰鬥力,意志等各方面都無法和日軍相比。
澳大利亞二戰時,陸軍師番號編到9,但是其中有空番號。實際總兵力不足9個師。戰鬥力最強的幾個師還被英國調到北非戰場和德意軍隊作戰去了。諾大的澳大利亞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只有1個師了。最後在澳大利亞總理馬克唐納的激烈要求和澳大利亞國會投票決議的壓力下,丘吉爾才被迫放回一個澳軍師。還沒到,新加坡已經失守了。所以後來澳大利亞都准備放棄澳洲北部,退守大沙漠以南,防守南澳洲了。
⑵ 二戰時的泰國軍力有多強
只有六個游擊大隊。
⑶ 二戰泰國情況
泰國在二戰期間的情況:
1、泰國二戰時期是除了中國和日本之外,亞洲尚存主權的三個國家之一。
2、1940年泰國和日本簽訂了《日泰友好條約》。但是泰國也對日本有所防備,他們曾發布動員令,如果日軍入侵,泰國將不遺餘力進行抵抗。
3、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泰國和日本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隨即泰國對英美宣戰,加入了軸心國一方。
4、二戰期間,泰國不僅為日軍開放軍事通行權,提供登陸點、物質後勤等協助,還出兵佔領了周邊鄰國的一些爭議領土。
5、泰國做了兩手的准備,也不忘在美國那裡下注。駐美國的泰國大使則宣布與泰國政府斷絕關系,不承認泰國政府與日本的盟約。泰國在暗地裡也從未和英美斷絕聯系,「自由泰人運動」就在暗地裡和英美交換情報,秘密組織抵抗力量。
6、日本戰敗前夕,泰國宣布與日本結盟等事宜全部無效,與日本做切割。由於「自由泰人運動」的存在以及英美出於穩定東南亞利益的考慮,泰國的「宣戰無效」宣言竟然被同盟國承認,免於成為戰敗國。
7、泰國二在戰後向日本討要戰爭賠償,而且拿出了大量的帳本來證明日本在泰國所拿的物資,最終得到了150億日元的賠償。
(3)二戰泰國動員了多少軍隊擴展閱讀:
泰國在二戰中立場搖擺的原因
1、泰國最初與日本同盟,是為了換取不被日本侵略。
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大兵壓境,橫掃東南亞。泰國知道自己實力遠不如日本,硬拼是一定打不過的,便和日本簽訂了同盟條約。日本出於節約兵力和資源的目的,也需要一個當地的幫手,就接受泰國作為自己的盟國。
泰國為了使自己不被日本侵略,為日本的侵略戰爭出物資、出勞力,成為了日本在東南亞最大的後勤基地。泰國還派遣過部隊跟隨日本進攻雲南。二戰時期的泰國為日本前期攻取東南亞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其實就是犧牲他國利益來換取本國政權的穩定。
2、泰國最終倒戈加入盟軍,是為了站在勝利者一方,撈取好處。
1945年,泰國眼看日軍就要撐不住了,又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對日本宣戰。日本戰敗後,泰國自然成為了戰勝國,便提出了戰爭賠款。泰國的理由是日本在侵略東南亞時,向泰國索要了大量物資和勞力。
泰國提出索賠時,還拿出了非常詳細的當年清單收據等資料作為證據,可見是早有兩手准備。泰國最終得到了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
⑷ 二戰時各國的兵力
1、蘇聯
蘇聯軍隊是二戰中規模最龐大的軍隊之一,由戰爭初期的500萬餘人發展到戰爭結束時的近1200萬人,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蘇聯軍隊的數量都大體維持在900萬到1100萬的水平。
其中蘇聯陸軍是最主要的作戰力量,蘇聯在戰爭中組建了最龐大的裝甲部隊和步兵和炮兵部隊,正是依靠這支強大的地面部隊,蘇聯才最終擋住了納粹德國陸軍的進攻,並最終將戰線退回到德國本土。
戰爭結束時,蘇聯陸軍是世界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擁有最強大的裝甲部隊,擁有6個坦克集團軍、23個獨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坦克和自行火炮總數超過2萬輛。
2、美國
美國軍隊是一支在戰爭中迅速發展起來的軍隊,是戰後唯一一支能夠和蘇聯軍隊相對抗的武裝力量。不同於蘇聯軍隊的陸軍一支獨大,美國軍隊除了陸軍外還建立了一支空前強大的海軍,這是當時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比擬的。
美國陸軍同樣擁有一支強大的裝甲力量,擁有28個裝甲師,15個獨立裝甲旅和其他獨立裝甲營,坦克和自行火炮總數達13000輛。由於美軍沒有組建更好級別的裝甲單位以及在裝甲戰術上的局限,美軍的突擊能力是遠不如當時的蘇軍的。
3、德國
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德國軍隊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這得益於德國提前的軍事動員和先進的作戰理念,到1941年德國軍隊已經是歐洲最強大的軍隊,總兵力超過700萬人,而當時蘇聯才有500餘萬人。
隨著戰線的不斷拉長,德國軍隊也開始大規模的增加,到1944年德國軍隊的增長達到頂點,用兵超過1000萬人,但是它的對手總兵力也相應的增加到2000萬人,所以德國軍隊最終輸掉了這場戰爭。
4、英國
英國由於其特殊地理位置一直以來都是將海軍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只保留一支小型的職業化陸軍以應付和平時期的各種危機。
由於二戰中英法聯軍很快被德軍打敗並被逐出歐洲大陸,英國為了保衛本土不得不將主要經歷放在了海軍和空軍身上,英國是自始至終都堅持發展戰略空軍的國家之一,這不可避免的要削弱陸軍的力量。
不過為了開辟第二戰場,英國還是組建了一支規模較大的遠征軍,戰爭結束時英國總兵力近700萬人,擁有60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軍隊實力僅次於蘇聯和美國。
5、中國
中國軍隊戰前只有不到200萬人,而且嚴重缺乏現代化武器,是一支以步兵為主的軍隊。
但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軍隊開始極速的擴張,其中國民政府領導的軍隊人數在400萬左右,中共政府領導的軍隊由幾萬人增加到100多萬,這樣中國軍隊最高兵力應該在500多萬人。
⑸ 二戰中,共有多少個國家參戰,一共有多少部隊參戰
眾所周知,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XS陣線;以美
蘇英中為代表的反法XS陣線。
參加法XS陣線的國家有: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
利亞、芬蘭7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反法XS陣線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
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
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
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
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
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
嫩47國。
按照國際會議的協議,聯和國的創始會員國都是加入反法XS陣線的國家和
地區。丹麥、阿根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因為是聯和國的創
始會員國,所以也成為反法XS陣線的一員。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
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XS傀儡政F)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
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F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
盟,並於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所以,共有先後61個國家和地區的17億人口(佔世界3/4以上的人
口)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法西斯大概投入了有2000萬.
盟國方面投入了8000萬.二戰參戰兵力總達1億人.
⑹ 二戰開打時各國的參戰兵力各是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參戰兵力及減員率
美國:參戰兵力1 400萬人,減員(指陣亡,傷員,失蹤,以下同)人數1 070 364人,減員率7.6%.其中陣亡佔25%,傷員佔61%,失蹤佔14%.
英國:參戰兵力1 200萬人,減員人數1 233 796人,減員率10.3%.其中陣亡佔28%,傷員佔38%,失蹤佔34%.
前蘇聯:參戰兵力2 200萬人,減員人數12 000 000人,減員率52.2%.
德國:參戰兵力1 700萬人,減員人數9 900 000人,減員率58.2%.其中陣亡佔21%,傷員佔50%,失蹤佔29%.
⑺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投入了多少兵力
蘇聯 7 000 000 3 450 000 5 750 000 —— 16 200 000 60 2∶1
美國 292 000 671 000 119 000 29 000 1 111 000 6.8 1∶2.3
英國 398 000 480 000 331 000 98 000 1 307 000 22.2 1∶1.2
法國 211 000 400 000 140000包括失蹤 —— 751 000 17.9 1∶1.8
德國 2 850 000 7 250 000 1600000包括失蹤 —— 11 700 000 68.8 1∶2.5
日本 1 553 000 305 000 303 000包括失蹤 —— 2 161 000 22.3 5.1∶1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參戰兵力及減員率
美國:參戰兵力1 400萬人,減員(指陣亡、傷員、失蹤,以下同)人數1 070 364人,減員率7.6%。其中陣亡佔25%,傷員佔61%,失蹤佔14%。)
英國:參戰兵力1 200萬人,減員人數1 233 796人,減員率10.3%。其中陣亡佔28%,傷員佔38%,失蹤佔34%。
前蘇聯:參戰兵力2 200萬人,減員人數12 000 000人,減員率52.2%。
德國:參戰兵力1 700萬人,減員人數9 900 000人,減員率58.2%。其中陣亡佔21%,傷員佔50%,失蹤佔2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共有5 700多萬人死亡。其中:
前蘇聯:死亡2 060萬人,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被納粹軍隊俘虜的前蘇聯士兵575萬人中有330萬人死於戰俘營。
波蘭:死亡600萬人,是受納粹摧殘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僅奧斯威辛等三個集中營被殺害的就有290萬猶太人。
德國:死亡730萬人,其中有士兵370萬人。
法國:死亡81萬人;南斯拉夫:死亡170萬人;美國:死亡38萬人;匈牙利:死亡42萬人;義大利:死亡33萬人,羅馬尼亞:死亡37萬人;荷蘭:死亡21萬人;希臘:死亡16萬人;芬蘭:死亡8.4萬人;保加利亞:死亡2萬人;挪威:死亡1萬人。此外,歐洲各國被希特勒分子殺害的猶太人和其他人種有500萬~600萬人;吉卜賽人被殺害50萬人。
在亞洲戰場,中國:死亡1 200萬人;日本:死亡180萬人。
兩次世界大戰有關數據
參戰國數目:61 持續時間:2 194天(6年) 中立國數目:6 參戰國總人數:17億人(佔世界人口80%) 戰爭中被打死的人數:3 200萬人 受傷人數:3 500萬人領土上進行過軍事行動的國家:40個 軍事行動區域的面積:2 200萬平方公里動員入伍人數:11 000萬人
⑻ 我要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國家 的所有名單!詳細的!
軸心國名冊和宣戰日:德國 1939年9月1日 義大利 1940年6月11日 匈牙利 1941年4月10日 保加利亞 1941年6月22日 芬蘭 1941年6月25日 日 本 1941年12月8日 斯洛維尼亞 1941年12月12日 克羅埃西亞 1941年12月14日 泰國 1942年1月25日 羅馬尼亞 1941年6月6日
同盟國名冊和宣戰日:波蘭 1939年9月1日 英國 1939年9月3日 法國 1939年9月3日 印度 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亞 1939年9月3日 紐西蘭 1939年9月3日 南非 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9月10日
挪威 1940年4月8~9日 比利時 1940年5月10日 盧森堡 1940年5月10日 荷蘭 1940年5月10日 希臘 1940年10月28日 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 蘇聯 1941年6月22日 美國 1941年12月7日 菲律賓 1941年12月7日 巴拿馬 1941年12月7日 哥斯大黎加 1941年12月8日 多米尼加 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 1941年12月8日 薩爾瓦多 1941年12月8日 海地 1941年12月8日 宏都拉斯 1941年12月8日 瓜地馬拉 1941年12月9日 古巴 1941年12月9日 中國 1941年12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1941年12月9日 巴西 1942年5月2日 墨西哥 1942年5月22日 衣索比亞 1942年12月1日 伊拉克 1943年1月16日 玻利維亞 1943年4月7日 伊朗 1943年9月9日 哥倫比亞 1943年11月26日 賴比瑞亞 1944年1月27日 厄瓜多 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 1945年2月8日 秘魯 1945年2月11日 智利 1945年2月12日 委內瑞拉 1945年2月14日 烏拉圭 1945年2月22日 埃及 1945年2月26日 敘利亞 1945年2月26日 沙烏地阿拉伯 1945年3月1日 阿根廷 1945年3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國 1945年8月9日
⑼ 二戰時期各參戰國人口和軍隊總數
中國在二戰時期大約有4億到5億(經常在文章里見到所謂的四萬萬五千萬人什麼的,大概就是這個數)。中國在二戰時期的軍隊不好統計,主要是中共的民兵和游擊隊數目在各種不同的資料中出入過大。如果只計算國民黨的正規軍,大約在300萬人左右。
蘇聯的人口不查不到資料,但是軍隊(作戰部隊)人數大約在1200萬以上,據此推算,蘇聯的人口應該在1億到2億左右。
德國在(1939年-1945年)期間動員的軍隊總和為1200W,人口大約在7500W左右。
美國在二戰期間有超過1000W人投入到軍工生產和戰爭當中,但是具體的數目就不清楚。
⑽ 二戰時期各國的軍隊人數
(1)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輛,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
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將近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工業產值世界第二,生產總值世界第三,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
即使是在衛國戰爭初期,損失了幾百萬軍隊和不計其數的武器裝備,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
二戰期間蘇聯接受了近萬輛蘇美援助的坦克和殲擊車,大批的軍事物資,建設成了年產4萬架飛機的生產線,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掌權後重新武裝,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軍事工業的擴張掩蓋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
二戰時期,德軍最高兵力達到1200多萬人,其中75%損失在蘇德戰場上,
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III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 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
二戰前法國有三百萬陸軍,號稱「歐洲最強大的陸軍」,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 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 在7.7事變前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60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但這只是數量上的優勢,日軍一個大隊的火力就可以抵上國民黨一個陸軍師。
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 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7)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