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為什麼拜祭鄭和

泰國為什麼拜祭鄭和

發布時間: 2022-07-30 15:45:59

❶ 泰國鄭王廟是鄭和嗎

不是鄭和,是鄭信
鄭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 另又名鄭昭(昭意為「王」,不是名字),生於泰國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華裔。泰國名字叫達信(Taksin)。
父鄭鏞出身於中國澄海縣中外莆都(今上華鎮)華富村人(現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清雍正年間南渡暹羅,居阿瑜陀耶城(中文叫大城)。娶暹羅女為妻,他的母親諾央,生鄭信。不久鄭鏞去世,鄭信為暹羅國大臣收為養子,接受泰國傳統教育。長成後從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為披耶,暹羅人稱為披耶達信。
1763年,緬甸軍入侵暹羅,鄭信率部防衛暹都。1767年4月,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鄭信以東南沿海地區為基地,組織抗緬軍,光復大城,並遷都吞武里。當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王,史稱吞武里王朝。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1770年統一了暹羅全國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宮廷政變中,鄭信被殺。(殺人者就是現在泰國國王的祖先拉瑪一世)

❷ 太監墓中出土的墓碑和鄭和下西洋之間有什麼關系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一度被認為是中國航海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存在。在我們如今掌握的資料來說,我們會明白,當年的鄭和艦隊是有著尋找新大陸的條件的,他們的航海船,比之後多年尋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還要厲害。但偏偏當時的明朝沒有想要尋找新土地的想法,也沒有要殖民的想法,他們想做的僅僅是讓周邊的小國明白,東方有一大國,是他們無法肖想的。

最讓我們想像不到的,是在銘文中記載的明朝船隻的排水量。可以說,對於行走在海中的船來說,排水量的大小,一度成為了決定這個船是否優質的標准。在記載中,洪保的船叫「大福號」,可以容的下五千料。而這個五千料在我們如今的計算方式中,就意味著,這是一艘排水量達到2500多噸的船。可想而知,當時的明朝海上實力究竟有多雄厚。現在想一想,如果當年明朝不實行海禁,我們大概就不會受到列強的欺辱了罷!

❸ 泰國跟古中國有哪些關系呢

很久以前,中國於泰國的交流便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根據史書記載,早在漢唐時期中泰兩國就有友好交往。公元1~5年西漢時,中國航船就到過泰國。東漢至隋唐時期,泰國境內就有狼牙修國, 墮羅缽底 國,盤盤國等,都與中國有交往。

在這些互訪中,中泰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隨之進行。但當時這種文化交流,主要體現在代表某種文化的、雙方之間進行交換的器物上。泰國的使者和商人把泰國出產的香料、象牙、菩提樹葉、火珠等帶到中國,中國的瓷器、絹、絲綢則通過泰國使者和商人進人泰國。通過這些物品,雙方有了了解。

雙方互贈的物品成為早期中泰文化交流的媒介,不同的文化通過這些物品得以傳播。泰國的統一王國素可泰王國興起後,與中國元朝建立了密切的關系。通過朝貢貿易,雙方交換的商品日益增多。在素可泰時期,素可泰王國曾邀請中國的制瓷工匠前往泰國傳藝。

泰國的工匠學習了中國的制瓷技術後,在宋加洛燒制出了類似中國浙江龍泉窯的青花瓷器仿宋瓷器。這是早期中泰文化交流結出的一個碩果。

中泰文化交流的更大發展,是在中國的明王朝,也即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以後的時期。明朝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航行中,曾到過泰國。鄭和的龐大船隊受到阿瑜陀耶朝廷的友好接待,鄭和帶去了豐富的中國產品,通過賞賜和貿易等形式,傳播了中國文化。

隨同鄭和出訪的隨員馬歡、費信、鞏珍等人回國後寫的著名游記 《瀛涯 勝 覽 >、<星 槎 勝 覽 :》、 《 :西洋番國志>,真實記錄了當時泰國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成為中國人了解泰國阿瑜陀耶王國的寶貴資料

。從一定意義上說,鄭和下西洋時出訪泰國,就是一次大規模的中泰文化交流活動。阿瑜陀耶時期,中國明王朝與阿瑜陀耶王朝的貿易頻繁,關系更為密切。為了適應雙方政治、經濟頻繁交往的需要,明萬曆五年(公元1578年)明王朝在培養翻譯人員的「四夷館」中增設了「暹羅館」,招收學員學習泰語。

阿瑜陀耶王朝時期,中國沿海地區前往泰國謀生的居民不斷增加,阿瑜陀耶及周圍地區成為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中國的音樂、戲劇、繪畫、建築藝術也隨著華人移民的到來而傳人泰國。

據記載,在阿瑜陀耶王朝後期,中國戲劇在阿瑜陀耶已經流傳。曼谷王朝建立後,中泰文化交流伴隨著華人移民潮的形成而在更廣的范圍內展開。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建築藝術、雕塑、繪畫、戲劇、音樂等在泰國進一步傳播。

❹ 600多年後為什麼泰國這群人自稱是鄭和的後裔 可鄭和是太監啊

事實上只不過是鄭和下西洋時候帶的士兵們的後代~就像炎黃子孫一樣....你當全是炎黃部落的後代嗎?

❺ 世界唯一以「太監」取名城市,外國人覺得好笑,華人為何卻肅然起敬

說起太監,大家都知道是古代專門在皇宮之內伺候皇帝與後宮各位妃嬪公主的人,歷史上有不少像李蓮英一樣有名的太監,不過你知道嗎,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以太監命名的城市,那就是印尼的三寶壟。

如果有機會的話,小編是很想到這座城市看一看,瞻仰一下鄭和的雕像,不知道小夥伴們對三寶壟怎麼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❻ 鄭和下西洋是怎麼會事,有什麼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航海家鄭和出使「西洋」(今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印尼、婆羅洲等地)的壯舉。

中國的造船業和海上航行,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唐代,許多外國商人從海道來中國經商,大都搭乘比較安全的中國海船。到宋代,中國的航海人員開始把羅盤針使用到航海上,這就給遠洋航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3世紀初,中國已使用十檣十帆的大海船。明朝初年,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國內得到相對的安定,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為了發展對外關系,擴大貿易往來,明政府先後七次派鄭和統帥巨大的船隊到「西洋」各國,在中外關系史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鄭和本姓馬,雲南昆陽(今雲南晉寧)人,回族,自幼入宮,改姓鄭,為宮內太監。因為他既有能力,又是回教徒,所以被明成祖選中,負責遠航。從1405年到1433年,他率船隊七次出海,進行大規模的遠洋航行,總共到過南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南到爪哇,西北到波斯灣和紅海,最西到非洲東海岸,是歷史上的空前壯舉,可謂世界航海家的先導。

1405年六月,鄭和率領由62艘大海船2.9萬餘人組成的遠洋艦隊,由蘇州劉家河出發,第一次出使南洋。最大的船,長100多米,寬幾十米,可容納1000人,船上有航海圖、羅盤針。當時使用的羅盤針分許多方位,劃分若干度數,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度數航行,就可以測出航行的遠近。這種羅盤針夜間還兼看星辰,能觀星定向,充分顯示了中國造船業和航海業的先進技術和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此次航行於1407年九月滿載而歸。之後,他又分別於1407年九月至1409年七月、1409年十月至1411年七月、1413年至1415年、1417年五月至1419年八月、1421年正月至1422年八月、1430年六月至1433年七月率船隊遠航,擴大了中國的聲威,加強了中國同各國的貿易往來。

鄭和船隊給所經過的國家帶去大量的中國瓷器、銅器、鐵器、金銀和各種精美的絲綢、羅紗、錦綺、紵絲等絲織品,同時也換回了亞非各國的許多特產,如胡椒、象牙、寶石、染料、葯材、硫黃,香料、椰子以及長頸鹿、獅子、駝鳥、金錢豹等稀貴動物。廣泛地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

鄭和船隊每到一地,都以友好的態度,交流所帶貨物,從事平等貿易。同時還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當地人民。如在古里,依照當地習慣,交易時在眾人面前拍掌為定,「或貴或賤,再不悔改。」給那裡人民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三次出使到斯里蘭卡時,還把大批金銀供器、彩妝、織錦寶幡等,施捨給島上的寺院,並建立石碑留念。所到之處,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如婆羅洲人民,「凡見中國人去其國,甚為愛敬,有醉者則扶歸家寢宿,以禮待之,如故舊。」直到今天,索馬里、坦尚尼亞等國,還把當地出土的明代瓷器,作為同中國人民傳統友誼的象徵。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如印度尼西亞的爪哇有地名叫三寶壟、三寶廟;泰國有三寶廟和三寶塔(因鄭和叫三寶太監而得名),印度的古里和柯枝都建有紀念碑。

這些都是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關系的歷史見證。

在鄭和航海的過程中,每經過一處地方,都作了精密的航行記錄,這就是有名的《鄭和航海圖》。在這部地圖中,關於航行的方向、航程的遠近、停泊的處所以及暗礁險灘,都有詳細的記載。此外,在航行過程中,還積累了對於海上風向、氣候和潮汐等自然變化的知識。從鄭和船隊往返的日期中可以看出,他們利用季候風進行海上航行。每次出洋總是在冬季或初春時刻,因為這時風向大都是從大陸向海洋方向吹去;而歸國則是在夏季或初秋,因為這時風向大都是從海上吹向大陸。這說明中國人民在那時就已經掌握了航海方面的一些自然規律。

隨同鄭和出使的馬歡、費信、鞏珍等人,都各自把他們的海外見聞整理成著作。馬歡著《瀛涯勝覽》,費信著《星搓勝覽》,鞏珍著《西洋番國志》,記載了所到各國的情況,增進了中國人民對亞非許多國家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以及生產等各方面的了解,豐富了中國人民的世界知識。

鄭和下「西洋」之後,所經諸國都紛紛派遣使節前來中國修好通商。像渤泥(加里曼丹)、菲律賓、馬來亞等國的國王還親自到中國來進行友好訪問,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

鄭和下西洋,前後歷經30年,其時間之早,規模之大,都是後來的哥倫布、麥哲倫所不能相比的。它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87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鄭和下西洋後,大大加強了中國與南洋的聯系,航路暢通,貿易發展,在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❼ 鄭和一個中亞回族人,有著王族的顯赫地位,但為什麼成了太監

是的 就是三寶太監 南京是鄭和的第二故鄉,在這里,生活著鄭和的一支後裔。有人不禁會問:鄭和是太監,怎麼會有後代呢?據南京的鄭和十九代孫鄭自強介紹,鄭和幼年即被閹入宮,無子, 只知他的養子叫鄭恩來,兩個孫子,一個叫鄭萬選,另一個叫鄭廷選。鄭自強告訴記者,他通過報紙和互聯網尋找鄭和後裔,新年期間在南京和蘇州同時舉辦明成祖賜鄭姓六百周年紀念活動。 據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理事鄭自海透露,鄭和作為一名宦官,何來子嗣?這曾引起海內外人士的廣泛爭議。江蘇作家朱芳進在《鄭和》一書中虛構了「為鄭和找老婆」的情節,說鄭和老婆名叫妙雲,原是明成祖身邊的侍女,並生有兒子。鄭和後人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鄭自海介紹說,在鄭和的故鄉雲南發現的《鄭和家譜》稱:「馬文銘長子立嗣(鄭和本姓馬。馬文銘是他的哥哥,其子被鄭和收為養子),移居南京三山寺,名曰馬府口。」由此可見,鄭和的後裔是由其養子繁衍下來的。 他表示,鄭和在故鄉雲南的一支後裔,系由鄭恩來的長子所繁衍。其中一部分在清朝末年因不堪官府的壓迫而逃往泰國。當時鄭和第十七代孫鄭松林跟隨馬邦來到泰國北部的清邁省,並娶了當時管理清邁的士司的女兒,從此在當地落地生根。由於年代久遠,泰國後裔已經不會說中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來歷。現今泰國的一支後裔大約有一二百人;而生活在雲南的一支後裔現在約百餘人。 南京的一支後裔系由鄭恩來的次子所繁衍。鄭和家譜《首序》的後面原有單獨一頁用毛筆正楷書寫的二十個大字「大尚存忠孝,積厚流自寬,藩衍更萬代,家道泰而昌」,這象徵鄭家興旺發達的詩句,也是南京鄭和後裔的排行字輩。因鄭和曾任南京守備,一生定居南京,部分艦隊官兵也隨鄭和居住南京,並逐漸改姓鄭,故在南京牛首山山南村形成了鄭村。當年鄭和還收養了兩名親侄子,一名留在雲南老家,一名跟隨鄭和到南京,其後代也可能作為鄭和的後裔。 經過鄭自強的尋訪,查到南京有五百四十四人,除已死去的一百五十四人和從南京調往外地或在外地出生的一百十人以外,目前南京還有二百四十二人,在蘇州的後裔估計有二百人,在雲南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的石狗頭、大營、東營居住著鄭和的後裔。 居住在雲南玉溪、江蘇南京兩地的鄭和後裔,都各有自己的家譜。鄭自強說,碑刻是了解歷史,尋覓祖先足跡的瑰寶,原在玉溪龍門村(今大營)旁的《建龍馬橋募化引》碑,碑文中的鄭溥為鄭和後裔九世孫。《媲美後先》碑現存於玉溪市紅塔區東營清真寺內,碑文列鄭居正、鄭居廣、鄭有法、鄭有才等人,系鄭和十世孫、十一世孫。至今東營還居住著鄭和的後裔鄭雲章、鄭雲良等。 有關專家認為,玉溪的鄭和家譜與碑刻,記載了鄭和下西洋的豐功偉績,以及其後裔在玉溪的發展歷史,是研究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及其後裔發展的珍貴文獻資料。

❽ 請問鄭和崇拜形成於東南亞的原因是什麼

東南亞視野中的鄭和,雖然是以中國明代鄭和為基礎,但卻是由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在內的東南亞各族群以當地文獻、宗教儀式、神話傳說和社會民俗等方式詮釋出的鄭和。在東南亞地區,有許多在中國典籍里未見記載的鄭和資料。這些文獻除了中文以外,大多以馬來文、英文、印尼文、荷蘭文等寫成。例如成書於1615年《馬來紀年》,記載了未見中國文獻的鄭和護送明朝漢寶麗公主和親馬六甲王的史實。一直到今天,這個美好的故事不僅出現在東南亞的歷史專著中,也一再被馬來人和華人藝術家當成藝術創作的素材,搬上戲劇和歌劇舞台,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又如中國史籍從未提到鄭和遠航曾到過印尼三寶壟地區,但印尼華人林天佑以馬來文撰寫的《三寶壟歷史》卻多次談及鄭和對三寶壟的訪問以及當地的三寶洞、三寶公廟、王景弘墓等與鄭和及隨從有關的廟宇、歷史遺跡和當地馬來人和華人及土著祭祀鄭和的宗教儀式和活動。

有關鄭和在東南亞留下的歷史遺跡,除了據說是鄭和遠航經過時留下的遺物,如鄭和送給印尼亞齊王子的大型青銅鍾、鄭和在東南亞各地挖築的「鄭和井」、鄭和船隊遠航時留下的大錨等,最為重要的是在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佛教化、道教化、回教化的鄭和廟(又稱三寶宮廟)和隨行人員的廟宇等宗教遺跡。「鄭和崇拜」並非形成於中國本土而是形成於東南亞,鄭和是由信奉中國傳統民間宗教的華人、信奉回教的馬來人、信奉佛教的泰國人以及信奉其他宗教的當地土著等族群在東南亞共同造就出來的神明。那些至今仍存在於東南亞各地的三寶廟(宮)以及祭祀鄭和的宗教儀式和慶典,已經構成東南亞民間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東南亞,流傳著許多與鄭和有關的傳說。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向達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已經注意到,並肯定這些來自民間的神話傳說對鄭和研究的學術價值。東南亞有關鄭和的傳說具有世代相傳、富有神話色彩、涉及面廣等特點。鄭和在東南亞建清真寺、教導當地人齋戒、傳播回教等,是有關鄭和傳說的一項重要內容。一些東南亞和歐美學者即運用這類傳說及其他資料,考察和研究馬來半島十五世紀以後接受伊斯蘭教的歷史過程與鄭和下西洋的關系。在有關的傳說中,鄭和還被賦予許多超自然的神力。他不僅可以造山造島——現今東南亞的一些山與島就是因鄭和神力而出現,還具有鎮妖魔斗鬼怪、治病救人等超自然的威力。鄭和是一個宦官,但在東南亞卻流傳著許多鄭和及其隨從與當地土著女子通婚的傳說。這些愛情故事大多有美麗浪漫的結局。在有關鄭和神話傳說中,與東南亞民間習俗、動物與物產有關的內容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流傳著不同版本的鄭和誕辰日或抵達日的傳說,並舉行不同形式的宗教儀式和慶祝活動。這些儀式和慶典在歷史的演化中,已經逐漸延續下來成為當地的習俗。其他還有鄭和與杜固,鄭和與印尼巴厘島荔枝、花生、白蔥的傳說,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鄭和魚」、鄭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風」習俗等等。

由此可見,在鄭和下西洋主要經過的東南亞地區,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當地各族群對鄭和的熱愛與崇敬,已經發展成為今天東南亞文化的一個特色。東南亞歷史記憶中的鄭和雖然不乏附會、荒誕和神化,卻是一個歷經六百年歷史文化積淀、由東南亞各族群用不同文字記錄的文獻、歷史與宗教遺跡、世代相傳的神話傳說以及社會風情民俗等非文本形式詮釋的鄭和。東南亞視野中的鄭和,其是否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已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鄭和已經成為蘊涵著復雜和具有多方面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的符號。它涉及十五世紀以來東南亞社會歷史發展變遷許多重大的問題,這包括中國與東南亞區域的關系、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華人移民在東南亞的拓荒、華人的國家與文化認同以及與當地土著的關系、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當地土著等在內的多元種族的文化與宗教在東南亞的發展與互動等等。因此,對東南亞來說,鄭和問題已從中國明朝的歷史范疇演化成為具有本區域歷史內涵的文化現象。

❾ 東南亞各地人民以什麼方法紀念鄭和的貢獻

印度尼西亞旅遊部31日在中爪哇省首府三寶壟市舉辦「三保大人」像巡遊活動,紀念中國明朝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11周年。

當天早上,三寶壟市民高舉彩旗,敲鑼打鼓,抬著鄭和塑像從三寶壟唐人街的大覺寺出發,遊行至6公里外鄭和曾歇息過的三保洞。巡遊隊伍一路上舞龍舞獅,載歌載舞,浩浩盪盪,街道被圍得水泄不通,現場遊客爭相拍照。

大覺寺內設有供奉鄭和的祠堂。鄭和在當地被稱為「三保大人」,鄭和在家中排行老三,小名為「三寶」,而在三寶壟,大家祈求他保佑平安,「三寶」叫的時間長了,就成了「三保」,連祠堂里牌位寫的也是「三保大人」。

本次巡遊活動籌委會主席坦托說,三寶壟每年都會舉行「三保大人」塑像遊行活動,紀念鄭和到訪印尼。經過多年發展,「三保大人出巡」已成為三寶壟最隆重的節日之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8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4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8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9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2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