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怎麼評價中國古典舞舞蹈
A. 泰國的民間舞蹈「南旺舞」和「諾拉舞」分別有什麼特點
「南旺舞」又稱圈舞,有19種基本舞步,男女對舞。表演時,女子面頰、上身及手臂朝向男子,男子以雙臂拱護女子,環繞而舞。「諾拉舞」起源於泰國南部,舞姿婀娜,手臂動作比較多,富有韻律感。
B. 泰國舞蹈是怎樣發展的
泰國的舞蹈華麗典雅、輕盈流暢、舞姿婀娜,風格自由開放。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泰國的傳統舞蹈古典舞基本沒變,可見泰國人民對宗教信仰的堅定。他們一直保持著舞蹈的本土氣息。泰國人民和政府對泰國傳統舞蹈有著較好的保留和繼承,諾拉舞蹈同泰國傳統面具舞劇、東北風格演唱、皮影戲一樣,已成為泰國50項文化遺產之一,南部當地居民正在下一代中推廣這種民間信仰和娛樂方式。為確保諾拉舞蹈作為國家遺產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傳承,泰國文化部門正加快申請該舞蹈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進程。同時,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泰國主動「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地加強與東盟各國文化界進行友好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泰國的舞蹈藝術以多種方式走進中國,並向中國人民展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隨著泰國高校的舞蹈藝術不斷發展,近年來泰國高校的舞蹈教師與學生也不斷加強與中國高校的聯系並進行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廣西藝術學院坐落在中國西南部,占據著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交流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近年來與東盟各國高校開展如「中國—東盟舞蹈教育論壇」、「中國—東盟音樂周」等文化藝術活動,並多次與泰國高校舞蹈教師和演員進行交流。
泰國洛坤府皇家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宋卡拉皇家大學、泰國文化部藝術發展學院、泰國阿育塔亞皇家大學、泰國布拉帕藝術大學等高校的師生們都曾與廣西藝術學院開展過學術交流、聯合演出、教育參訪等一系列活動,成功的學術交流和聯合演出等一系列交流活動使得中泰舞蹈專業的師生彼此加深了對中泰傳統文化的了解,增進了友誼,提高了技藝。在中泰交流演出和工作坊教學活動中,泰國舞蹈藝術家向我們展示了由各校學者發掘、整理的18至19世紀的泰國傳統樂曲、樂舞(如泰國洛坤舞)、北方舞蹈和南方舞蹈,透過舞蹈的服飾、舞步、手勢、面部表情等舞蹈語匯,讓人們深刻地感受到泰國舞蹈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泰國高校的舞蹈專業課程設置大致相同,學生主要以古典舞「孔」和「洛坤」兩種舞蹈形式來學習,此外,還會學習一些北方民間舞和南方民間舞,如南旺舞、象腳鼓舞、諾拉舞等。泰國高校非常重視對泰國傳統音樂、舞蹈、美術的保護與發掘,舞蹈課程教學尤其重視對泰國國粹——「孔」劇的人才培養,其尊重本民族傳統的態度令人嘆服。
泰國高校師生觀摩廣西藝術學院舞蹈課
C. 泰國舞蹈有哪些歷史
泰國舞蹈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是受到佛教的影響,舞蹈以服飾華麗、動作優雅、內涵豐富著稱,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泰國舞蹈是受到柬埔寨宮廷舞蹈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雖然它受到了柬埔寨吳哥王朝時期的宮廷舞蹈的影響,但由於也受本民族的審美思維定勢和宗教信仰的影響,因此與柬埔寨舞蹈在風格上有很大區別。泰國在自己本民族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逐漸積累並形成了具有典範意義和獨特風格的傳統舞蹈。泰國的舞蹈語匯主要有以下特點:
(1)泰國的舞蹈尤其以靈巧多變的指法著稱,表演時手部動作較為豐富,舞者擅長以手指和手臂表達意思,譬如兩手交叉於胸前表示愛,雙手摩擦頸部代表憤怒,左手掌伸平貼於胸前表示內心的喜悅,食指指向地面表示凶惡。通常收回時三指張開,放出去時五指曼妙,對此,很多人總結為「賺三塊,花五塊」。舞者的手指上通常戴著繁富誇張的首飾,如長指甲等,來顯示手的修長與纖細。
(2)泰國舞蹈的基本舞姿是:下體保持半蹲,身體及手臂每個關節都彎曲,形成「三道彎」造型,腳呈勾腳狀態,一般貼在小腿的中下部運動。舞蹈動律的主要特點是腿在半蹲狀態上做重拍向下的動作,節奏均勻地上下屈伸,身體上下顫動,手臂和肩膀時而抖動,模仿動物的動作,頭部沒有大幅度動作,舞動時端莊優雅。
(3)由於受佛教的影響較大,泰國的舞蹈風格近似於印度舞蹈,舞姿富有雕塑性和深邃內涵,舞蹈動中帶靜,靜中有動,尤其是女演員,動作傳情,眼睛傳神,蘊藏無盡的神韻,富有一定的宗教氣息和「佛性美」,充分體現出泰國人謙和、忍讓的性格特點。
(4)泰國為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溫度較高,跳舞時多為赤腳,舞步舒緩,舞蹈動作輕盈朴實、典雅優美、婀娜多姿。舞蹈多與音樂、詩歌、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融為一體,內容豐富多彩。
(5)泰國的舞蹈服飾華麗、色彩鮮艷,配飾復雜而隆重,這與佛教和宮廷有直接關系。演員的服裝都是用泰國絲綢手工綉制的,飾以金銀線,一件服裝的製作往往要用幾乎半年時間才能完成,價格較為高昂。舞者頭戴塔形金冠,如泰國佛教的標志性建築物「佛塔」的化身一般,珠光寶氣;服裝體現了宗教文化底蘊和佛教的佛性色彩。表演時,舞者渾身上下透露出濃厚的宗教氣息和宮廷富麗堂煌的氣息。
泰國的舞蹈很多,如曼妙、典雅的古典舞,各少數民族極具本民族特色的舞蹈,以及各地區不同風格的舞蹈,豐富多彩的舞蹈令人目不暇接。但是,不少人在欣賞泰國舞蹈的時候,更多的是停留在舞蹈表面,對於舞蹈背後或者其本身所表達的歷史、民族、文化、生活等內容則有所忽略。在上古時候,泰國舞蹈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直到拉瑪二世統治時期,泰國才開始創造自己的傳統舞蹈,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泰國的舞蹈體現了佛教包容的情懷,汲取了印度、柬埔寨、中國等國家的舞蹈文化精髓,同時又融合了本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與風格,形成了泰國獨有的舞蹈藝術特徵與風格。
泰國文化部藝術發展學院在廣西藝術學院進行工作坊教學
D. 泰國舞蹈和中國的傣族舞是不是很像
不像,你這里說的也許是泰國民族舞,你看下介紹就知道不像在哪裡了
泰國舞:
泰國傳統舞蹈分古典舞和民族舞兩種。
泰國的民族舞蹈十分豐富多彩,有表演結婚習俗的「婚禮舞」、婦女們下田插秧的「農民舞」、喜慶五穀豐登的「豐收舞」,以及「祝福舞」。祝福舞是一種群眾性的舞蹈,一般在宴會及聯歡後同來賓一起共同歡跳。表演時,男女配對表演,旋轉揮動手臂,輕輕抬起腳步,舞姿輕盈。
泰國民族歌舞素以服裝華貴、動作優雅、內涵豐富而膾炙人口。其中以玉指閃爍的「指甲舞」最有魅力;燭光流螢的「蠟燭舞」最有藝術;大眾化的南旺舞最為普及。
泰國是多民族國家,境內泰、寮國、高棉、馬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舞蹈豐富多采,主要有南旺舞及泰國北部、中部、東北部和南部的民間舞蹈。南旺舞即圈舞,是民間集體舞,原屬泰國東北民間舞「笙」的一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全國廣泛流行。泰國政府為繁榮民族文化,將「笙」的19種基本舞步歸納、提煉為10套南旺舞的基本動作,在全國推廣。南旺舞舞姿端莊,步伐輕盈,手勢優美。舞時男女成對,一步一趨,女子以面頰、上身、手臂向男子作情致委婉狀,男子則以雙臂拱護女子,在其周圍環繞而舞。南旺舞的每套動作,各有相應的音樂和歌曲伴奏,較著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嘿嘿哈》、《十二月月兒明》等等。南旺舞也是東南亞各國男女青年喜愛的交誼舞。
長甲舞、蠟燭舞、北方舞分布於北方清邁府一帶。在古代,這些舞蹈屬宮廷舞范疇,現已流行於民間,在節日禮佛時表演。該地區與緬甸毗鄰,同一民族分居邊境兩側,所以泰國北部民間舞蹈帶有緬甸舞蹈的色彩和情調,如長甲舞的服裝是黑紅相間,十指套戴金色長甲,椎髻懸垂花蔓,與緬甸舞服飾相近。蠟燭舞表演者雙手掛明燭而舞,身體彎扭蹲伏,手臂作方形屈伸,與緬甸舞相彷彿。泰國中部的蘭達舞、特騰舞、竹竿舞,反映了該地區人民爽朗幽默的性格和質朴達觀的風貌。蘭達舞主要形式為男女邊對唱邊舞蹈。如《劃船歌》的表演者,需一邊對歌,一邊做劃槳撐蒿狀的舞姿。特騰舞其名稱取自該舞的鼓聲,男舞者身背象腳鼓與女舞者對舞,由木琴、鑼、鈸、鈴等打擊樂器伴奏,情緒熱烈歡快。竹竿舞將竹竿平放或呈井字形置於地面,由握竿人碰撞竹竿,表演者在竹竿間隙舞蹈,竹竿夾擊的速度由緩到急,舞步由簡到繁,情緒歡快活潑。特騰舞和竹竿舞是民間常見的娛樂形式。「笙」為泰國東北部著名民間舞蹈,共19種舞蹈語匯。「笙」原意為「跳」,是民間舞蹈的統稱。它包括捕魚舞、飯籃舞等。表現農民田頭送飯、河塘網魚,采擷野菜等農村生活情景。舞蹈開頭是一段引子,由表演者隨著象腳鼓、蘆笙的伴奏邊舞邊唱,之後,男女結伴起舞,並隨著小鐃鈸的節奏變化而改換動作。此舞節奏鮮明,舞步灑脫流暢,表演風趣滑稽。流行於泰國南部的諾拉舞是泰國舞蹈最古老的形式。廣義是泛指泰南舞蹈,狹義是專指起源於南方的洛坤。諾拉舞舞姿婀娜嫵媚,造型具有雕塑性,舞步細膩多變,富於韻律感,尤以手臂的千姿百態著稱。泰國孔劇、洛坤劇的表演程式,都受到諾拉舞的影響。泰國南部地區還流行西維猜舞,雖經歷代王朝更迭,此舞至今保留著馬來舞蹈修長的舞姿造型和舒緩的踮腳舞步等固有的風格。
傣族舞蹈:
http://www.chinake.com/article/ke/1000/2008/200805111439279.html
http://ke..com/view/1223090.htm
E. 泰國文化宗教發展對舞蹈有什麼影響論文
法國康康舞 :康康舞原是一種輕快粗獷的舞蹈,是洗衣婦、裁縫等勞動婦女載歌載舞的一種形式。最初流行於工人階層當中,後來慢慢發展融入到其他舞台表演節目。最後成了歐洲上流社會休閑娛樂的首選。
夏威夷草裙舞,又名「呼拉舞」,是一種注重手腳和腰部動作的舞曲。草裙舞是夏威夷最有代表性的活動了,它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一個舞者可以表演,一隊舞者也能表演。
阿拉伯肚皮舞 是一種帶有阿拉伯風情的舞蹈形式,起源於中東地區,並在中東和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其他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地區取得長足發展,19世紀末傳入歐美地區,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
印度舞歷史悠久,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泰國舞 源於印度南部「卡達卡利」宗教舞蹈,同時又受中國皮影戲的影響。在古典舞中尤以啞劇舞馳名。古典舞又有 「宮內」與「宮外」之別。宮內舞比較嚴肅古板,沒有滑稽場面。與之相對應的宮外舞則比較活潑自由、詼諧有趣。跳舞少女們所穿的服裝,以著名的泰國絲製成,再配上閃閃生光的金片。她們所戴的帽子,是寺廟風格的寶塔型金冠,充滿宗教氣息。
英國鄉村舞 (country dance) 是指傳統的英國民間舞蹈。16世紀以後,鄉村舞一詞往往指上層社會的一種宮廷舞蹈(見舞會舞蹈),而仍在民間流行的則稱為傳統鄉村舞。
方騰弗羅姆舞:方騰弗羅姆舞是迦納人在最隆重場合跳的一種舞蹈,這種舞蹈因伴奏需要使用方騰弗羅姆鼓而得名。方騰弗羅姆鼓音調深沉,其聲冬冬,如泣如訴,顯得庄嚴而神聖,聽後令人肅然起敬。舞蹈者以優美的姿勢和剛勁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
阿薩福舞:這種舞蹈是從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傳統舞蹈的那種強烈的節奏感,除了管弦樂器伴奏外,還有非洲鼓。隨著歌聲、樂聲和鼓聲,舞蹈者自由奔放地跳動,無拘無束,動作開放,體現出濃厚的非洲風格。海萊夫舞是一種融東方和西方舞蹈優點為一體的舞蹈,廣泛受到人們的歡迎。
鋼管舞,英文叫法pole dance,可稱作桿舞蹈或者極舞等,是指利用鋼管為道具,進行攀爬、旋轉、倒立等動作來完成有序舞蹈動作的道具性舞蹈,為世界十大民間舞蹈之一。其著裝、動作決定了鋼管舞具備性感表演性以及娛樂健身價值。有愛好者建議將其列為奧運會運動項目。
孔雀舞,傣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流行於雲南省傣 族地區。傣族人民把孔雀當做吉祥的象徵,以跳孔雀舞來表達自 己美好的願望。民間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較簡單,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來跳,用象腳鼓、鋅鑼等伴奏。表演者化裝為孔雀,舞蹈動 作多為孔雀動作的摹擬和美化,動作矯健,形象優美,感情細膩, 舞姿姻雅。解放後經過加工提高,服裝也有改進,又增加許多新 的動作,通過膝部柔美的起伏,身體和手臂豐富多彩的三道彎造 型,柔中帶剛的動作韻律,小腿的敏捷運用,加上提氣、收腹、挺 胸和頭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為優美。注意: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其實並沒有嚴格的世界十大民間舞蹈,以上是搜集的世界著名的民族舞蹈。
F. 泰國傳統舞蹈叫什麼名字
泰國傳統舞蹈叫孔劇。孔劇在英文里寫作「khon」,是古典舞蹈的經典呈現方式,更是泰國的國粹,其中不止舞蹈,還融入了泰國獨特的音樂、詩歌、繪畫等文化元素,藝術價值非常高。其舞蹈動作極其復雜,舞者都要經過長年的苦練才能擔起大旗,可謂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孔劇只有一個劇本,是根據印度史詩改編的:十面魔王搶走了古代國王拉瑪美麗的妻子悉達,國王在猴王的幫助下,擊斃十面魔王,救出悉達,得勝回朝。
孔劇是沒有台詞的,全靠舞蹈來詮釋意境,因此音樂就顯得格外重要。配樂主要用泰國特色木琴來演奏,因為泰國人相信木琴是唯一出自本土的樂器,雖然學習木琴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用其演奏出來的配樂卻能迅速把人帶進孔劇的世界裡。孔劇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舞者所戴的面具了,充滿神秘色彩,讓人禁不住好奇心。面具分為四種:人面具、神仙面具、魔鬼夜叉面具和猴王面具。孔劇面具製作精良,是一門世代相傳的手藝,做一個供表演用的面具大約需要20多天的時間。
孔劇是泰國文化的瑰寶,代表了舞蹈類節目的頂尖水平,由於表演需花費的心思太多,且費用極其昂貴,在以前只有皇室才會有機會觀賞到。現在你可以在泰國皇家劇院欣賞到這場華麗的藝術盛宴。
G. 泰國傳統舞蹈是什麽舞
1、南旺舞
南旺舞即圈舞,是民間集體舞,原屬泰國東北民間舞「笙」的一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全國廣泛流行。南旺舞舞姿端莊,步伐輕盈,手勢優美。舞時男女成對,一步一趨,女子以面頰、上身、手臂向男子作情致委婉狀,男子則以雙臂拱護女子,在其周圍環繞而舞。
南旺舞的每套動作,各有相應的音樂和歌曲伴奏,較著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嘿嘿哈》、《十二月月兒明》等等。南旺舞也是東南亞各國男女青年喜愛的交誼舞。
2、蠟燭舞表演者雙手掛明燭而舞,身體彎扭蹲伏,手臂作方形屈伸,與緬甸舞相彷彿。
3、蘭達舞主要形式為男女邊對唱邊舞蹈。如《劃船歌》的表演者,需一邊對歌,一邊做劃槳撐蒿狀的舞姿。
4、特騰舞其名稱取自該舞的鼓聲,男舞者身背象腳鼓與女舞者對舞,由木琴、鑼、鈸、鈴等打擊樂器伴奏,情緒熱烈歡快。
5、竹竿舞將竹竿平放或呈井字形置於地面,由握竿人碰撞竹竿,表演者在竹竿間隙舞蹈,竹竿夾擊的速度由緩到急,舞步由簡到繁,情緒歡快活潑。
6、「笙」為泰國東北部著名民間舞蹈,共19種舞蹈語匯。「笙」原意為「跳」,是民間舞蹈的統稱。它包括捕魚舞、飯籃舞等。表現農民田頭送飯、河塘網魚,采擷野菜等農村生活情景。
舞蹈開頭是一段引子,由表演者隨著象腳鼓、蘆笙的伴奏邊舞邊唱,之後,男女結伴起舞,並隨著小鐃鈸的節奏變化而改換動作。此舞節奏鮮明,舞步灑脫流暢,表演風趣滑稽。
7、諾拉舞是泰國舞蹈最古老的形式。廣義是泛指泰南舞蹈,狹義是專指起源於南方的洛坤。諾拉舞舞姿婀娜嫵媚,造型具有雕塑性,舞步細膩多變,富於韻律感,尤以手臂的千姿百態著稱。
H. 泰國南部舞蹈是怎樣的風格
由於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因此舞蹈服飾裝扮受馬來西亞的影響。泰國南部的舞蹈歡快活躍。流行的舞蹈有諾拉舞、浪迎舞、瑪努拉舞、差蒂舞、匕首舞、色叨舞等。
1.諾拉舞
諾拉舞起源於泰國南部,是泰國最古老的舞蹈形式。流行於南部的「諾拉」泛指泰國南部的所有舞蹈,狹義上是指「洛坤」舞劇藝術。最初,諾拉舞蹈只是單純的舞蹈,後來逐漸包含了宗教經典、民間故事和文學作品等藝術形式的內容。這類舞蹈的舞姿優雅活潑,舞步多變且細膩,富有韻律感,造型具有雕塑性,動作幅度較大,可以做站立或地面上的動作,尤其是手臂動作千姿百態,並且要求舞者的腿部、腰部、手腕具有一定的軟度技能。諾拉舞很受南部人民的喜愛。許多泰國古典舞蹈的表演程式是從「諾拉」中起源的,泰國啞劇「孔」和舞劇「洛坤」都受到諾拉舞的深刻影響。
2.浪迎舞
浪迎舞是泰國南部邊境的舞蹈,該舞蹈源自馬來西亞的宮廷舞,舞者全是女子,後來該舞傳出宮廷,進入泰國南部,「浪迎」二字為泰語的音譯。舞蹈開始前先奏樂,樂器有鑼、單面鼓、小提琴等。然後,女演員按樂曲歌唱,邀請周圍男子入圈共舞。男演員頭戴黑帽,身穿長袖圓領衫、長褲,圍一「紗籠」,女演員穿「紗籠」和開襟衫,男女可以眉來眼去,逗樂調情,邊唱邊舞,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動作節奏和舞姿變化。
3.其他舞蹈
南部著名的民間舞蹈還有瑪努拉舞、差蒂舞、扇舞、割膠舞等。瑪努拉舞是一種滑稽舞蹈,產生於泰國南部回教部落,表演時動作輕松滑稽,用對答詩詞的方式來表達舞蹈內容。差蒂舞與瑪努拉舞很相似,也是滑稽舞。泰國南部地區還流行西維猜舞,雖經王朝更迭,但此舞至今仍保留著馬來舞蹈修長的舞姿造型和舒緩的踮腳舞步等固有的風格。
I. 泰國舞蹈--古典舞,懂的進
關於起源,那應該是很久遠的事了吧,經過了那麼多年,早已經融入本民族中,成為其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