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寺廟為什麼要敲每一個鍾
Ⅰ 和尚為什麼要撞鍾
鍾是佛教禮儀中的重要法器,在許多名剎古寺里,高大的鍾樓,增添了寺院的威嚴。而圓潤洪亮,深沉清遠的鍾聲,也被注入了「驚醒世間名利客,喚回苦海夢迷人」的佛教含義。寺院的鍾依其用途分為梵鍾與喚鍾兩種。
梵鍾:又稱大鍾、撞鍾、洪鍾、鯨鍾等。懸掛於鍾樓上,用於召集大眾,或做朝夕報時之用;喚鍾:又稱半鍾、小鍾。吊於佛堂內的一隅。其用途在於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故亦稱行事鍾。
(1)泰國寺廟為什麼要敲每一個鍾擴展閱讀
梵鍾用來舉行佛事活動的主要法器之一。性能和功用決定了梵鍾必須具備外觀和音響的二方面要求。一個品質優良的梵鍾,不僅取決於鍾形的幾何尺寸設計、外觀花紋的藝術造型。
同時,也要選擇合理的金屬材質及鑄造工藝,做到外形雄偉厚重,花紋字跡清晰美觀,鍾聲悠揚、悅耳、綿長。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它凝聚著中國古代雕刻、書法藝術、音樂、冶鑄技術成就,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
Ⅱ 寺廟的大鍾為什麼要敲108下
撞鍾是中國各大寺廟的傳統習俗。頗為奇怪的是,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雖然撞鍾的節奏和韻律不盡相同,但是敲擊的數目都是108下。為什麼會有這個統一的數目呢?108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寓義和象徵意義呢?當我們留連在古老的廟宇旁,聽著寺廟內傳來的渾厚有力的鍾聲時,難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對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早就有人作過探討。
第一種說法是由明朝一位叫朗瑛的學者提出的,他認為108下的鍾聲暗示著一年的光陰,是時間的象徵。朗瑛在一本名叫《七修類稿》的書中解釋道:「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正得此數:」也就是說,1年中的12個月,24個節氣,72個候(5天為l候),3種不同的表示年的數目加在一起剛好是l08。
據說除夕鍾聲便是由此而來的。每當除夕夜,全國各地的寺廟往往在子夜將要來臨的時候,敲響代表吉祥幸福的鍾聲,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一風俗據傳是唐朝寒山寺的一位得道高僧性空大師開創的,他在每年除夕夜接近午夜時分,親自上鍾樓敲鍾,每次不緊不慢地剛好都用20分鍾的時間敲完108下,這最後一下正是午夜與凌晨交接的時候,也是新舊一年更替的一瞬間。108下的鍾聲正寓示著舊的一年的流逝,新的一年的開端。有幸聽到這除夕夜鍾聲的人被認為會在新年交上好運氣,身體安康,事事如意。難怪時至今日,每到除夕夜,男女老少都紛紛擁到各地的寺廟,等待新年鍾聲的響起。
清代一個叫麟慶的人認為,鍾敲擊108下,主要是出於佛家自身修行的需要。他在《鴻雪因緣圖記》中說,鍾聲的數量「取法念珠,意在收心入定」,即鍾的撞擊數目主要是依據佛珠的數目確定的,佛珠上綴著108顆珠子,所以鍾打擊的數字也就是108下。手摸佛珠,口中念經文,可以使出家人忘記人間的紛擾,全神貫注地修行,同時洪亮有節奏的鍾聲也可以提醒出家人不要忘了對自身的修煉。佛珠與鍾聲便具有了相同的含義。
這兩種說法,我們很難說哪種是正確的,哪種是錯誤的。要找出充足的理由來說清這個問題,看來不需要更多的探索,這就像悠遠空靈的鍾聲,聽著真切,要悟透其中的涵義尚需動一番腦筋一樣。
Ⅲ 寺廟為何撞鍾108響
佛寺的鍾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為何要定為108下?一說是一年有12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為108,象徵一年輪回,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108種煩惱,鍾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
答案補充 祈福之鍾,為什麼要敲108下呢?
一說是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意。因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每個節氣有三種物候,共72候,加上12個月和24個節氣正好是108。
二說是寓意去除人生的108種煩惱。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除舊迎新之際聽了鍾聲,能使人憂慮俱消,得到詳和安寧的慰藉,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美好憧憬。
三說是古人認為人有6大陋習:貪婪、怯懦、愚蠢、輕率、猶豫和吝嗇。每一個陋習又包括18種表現,總共108種。所以要在辭舊迎新之際敲響108下鍾聲,每一響鍾聲,就能消除一種陋習,連續的鍾聲能使108種陋習漸次消除,從而在新的一年裡成為新人。
四說是與「9」有關,我國古代「9」為陽數,為數字之極,具有高貴、吉祥之意,而「9」的十二倍正是「108",所以敲108下鍾,是把「9」的意境推向了極致。
Ⅳ 大多數寺院的鍾要敲108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我國的寺廟中都有撞鍾的傳統,並且撞鍾的次數也有嚴格規定,那就是撞108次。這108聲,在我國已敲打了千年以上。在我國蘇州市寒山寺,每年除夕敲鍾108下。
敲鍾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如此發心,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Ⅳ 和尚為什麼每天要敲鍾
在職場上人們常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來形容某些人「混日子」的工作態度。如果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可能很多人不服氣,就象人們常說「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是錯誤的概念一樣。
在許多人看來,和尚撞鍾容易的很,既不用動腦子,又不用費力氣,到時辰撞它幾下就得了。和尚撞鍾真的這么容易嗎?只有當你親自看到和尚撞鍾之後,你再也不會說和尚撞鍾是「混日子」的代名詞了。
佛家講,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怎樣才能消除這些煩惱呢,因此採用撞鍾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寺院會敲晨昏鍾。敲108下,消除108種煩惱。故佛經中有「聞鍾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之說。
所以,敲鍾既不是純粹的例行公事,也不是什麼表面文章,而是佛家弟子發自內心深處吶喊的體現。要不,那不緊不慢的節奏、抑揚頓挫而又悠然自得的聲音為什麼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的心靈得到震撼和凈化,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呢?另一方面,鍾聲並不僅僅是具有音樂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存在著一種可以度脫人們的生死與苦厄的神奇的力量。
再來看和尚是如何敲鍾的吧。我和一位老方丈談到此事他說:「撞鍾的和尚一定要手腳利索,腦子靈活,有一定功底,而且要責任心強。」初聽很是不解,這和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剛好相反。後來在另一個寺院又聽到這樣的規矩,除了以上的要求外,還要精通經文,方可稱職。在撞鍾前,必須默誦佛經,誦畢才能執椎撞鍾,在撞鍾時要撞出輕重分明、緩急有至的節奏;鍾聲還要抑揚頓挫,傳之既遠又要回盪不息。
這是一則關於態度的哲學故事: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禪師剛剛從禪定中起身,寺里剛好傳來陣陣悠揚深沉的鍾聲,整個山谷似乎都動搖起來。禪師凝神側耳聆聽良久,待鍾聲一停,忍不住召喚侍者,詢問道:「今天早晨敲鍾的人是誰?」侍者回答道:「報告方丈,是一個新來參學的小沙彌。」奕尚禪師點了點頭,吩咐侍者將這位小沙彌叫來。
奕尚禪師問這個敲鍾的小沙彌,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在敲鍾呢?」小沙彌不知奕尚禪師為什麼特意要見他,更不知道為什麼要這么問他,忐忑不安地回答道:「沒什麼特別心情,只是為打鍾而打鍾而已。」奕尚禪師道:「這不是你的心裡話吧?你在打鍾時,心裡一定念著些什麼?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鍾聲,是非常高貴響亮的聲音,只有虔誠的人,才能敲出這種深沉博大的聲音。」小沙彌想了又想,認真地回答奕尚禪師,道:「其實也沒有刻意念著,只是我平常聽您教導說,敲鍾的時候應該要想到鍾即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鍾如佛,用猶如入定的禪心和禮拜之心來敲鍾。就是這樣而已。」奕尚禪師聽了很是高興,他進一步提醒這個小沙彌,道:「往後處理事務時,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鍾的禪心,將來你的成就會不可限量!」後來,這位小沙彌一直記著剃度師和奕尚禪師的開示,保持司鍾的禪心,終於成為一名得道的高僧,他就是後來繼承奕尚禪師衣缽真傳的森田悟由禪師。
「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鍾。」敲鍾是一個和尚的必修課。但看似簡單又平常的敲鍾,奕尚禪師卻能用心聆聽,讀懂了敲鍾人的心思意念,發現此人絕非泛泛之輩。現代的管理者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具有這位禪師的洞察力,能從敲鍾這樣的小事情中發現一個人是不是人才。其實,識別人才的不二法門就是要像弈尚禪師那樣,事事留心觀察,時時睜大雙眼,從別人不留意的細微之處來考察、辨別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真正為企業所用的人才,能夠為企業帶來希望與回報的人才,應該是具備良好職業素養與道德的人才,如果有職業素養與道德的缺失,那麼這樣的人始終無法成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相反,能力越強將會給企業造成的危害越大。從整垮了巴林銀行的尼克.里森的案例帶給我們銘心刻骨的警示。
敲鍾是小和尚的必修課,工作是企業員工的必修課,我們更應該深刻地反思:我們為什麼而工作?究竟是為了薪酬、、理想和抱負,還是為了自己和企業的未來而工作呢?其實我們每個人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薪酬回報而努力,同時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創造未來而努力。既然我們身置其中,那麼就應該全力投入,就應該做好每一件事情。而絕對不應該以旁觀者角色或是指指點點,或者是牢騷滿腹。每一個人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像小和尚坐在鍾前一樣,一是坐在鍾前人在「心」不在,想敲就敲,不想敲就不敲,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能混過去就盡量混,反正能拿到工資,不混白不混。二是人在「神」不在,每天按照規定,把鍾敲響就行,把交給自己的任務草草完成就可以,至於質量如何,效果怎樣,不會想太多,任務之外的工作,更是視而不見,懶得去動。三是人在「心」還在,把鍾敲好,敲得能喚醒沉迷的眾生,也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力求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這三種表現里,當然最希望第三種能成為主流。而要達到第三種境界,這就需要人人都能做到心中有「鍾」!
心中有「鍾」,還要讓鍾有一定的吸引力。面對一個簡單枯燥的工作,無論敲鍾者也罷,住持也罷,要想辦法把這份枯燥盡量變得生動一些,在枯燥中、簡單中尋求一點樂趣;要盡可能改善敲鍾者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引導敲鍾人培養一定的愛好,在雙方的努力下讓敲鍾者愛起鍾來。這樣的心中有「鍾」才是快樂的、主動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Ⅵ 寺廟的大鍾為什麼敲108下
大凡有寺廟的地方,一年到頭總是鍾聲不絕,香火不斷。各地寺廟的鍾聲的韻律、節奏各不相同。但有一點相同,就是無論大鍾小鍾都要敲108下。有的寺廟每天敲鍾3次,每次敲36下;有的寺廟一天敲6次,每次敲18下,即快敲18下,爾後慢敲18下,再爾後快敲18下,如此往復。
一種解釋說,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敲108下大鍾,可以幫助人們解除煩惱;第二種解釋說,108這一數字貫穿於佛教的日常生活和各種重要事物之中,同時又是108尊佛教法身的代表,即108個菩薩;第三種解釋與一年有關。明人郎瑛《七修類稿》卷四一說: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意也。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正得此數。
總之,108已成為佛的象徵。敲108下正是出於對佛的虔誠。
Ⅶ 寺院敲鍾的意義
梵鍾就是佛鍾,顧名思義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鍾為號。所以,不同用途則敲不同的鍾。但敲鍾的講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規·法器》中說:「大鍾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故晨昏敲鍾要連擊一百零八下。
佛事鍾是用於祈禱、感化、超度眾生。僧寺的鍾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至於大鍾為何要定為108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凡撞鍾一百零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之數。」合為108,其象徵一年輪回,天長地久。這表明在農耕社會里,人們希望通過佛來保佑豐衣足食。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便能解除憂愁。敲鍾偈曰:「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所以,念經或誦咒一百零八遍,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顆,就連菩薩也是一百零八尊,這些都是為了消除人們的煩惱而達到極好、吉祥之意。鍾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佛教上稱為「百八鍾」。一般寺院每於晨昏擊鍾敲鼓,稱為晨鍾暮鼓,以警覺修行人要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Ⅷ 寺院撞鍾的習俗有什麼深意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在寺院當中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在佛教禮儀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法器。對於寺院當中的和尚其實這個鍾也能夠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相當於是他們的作息時間鍾,或者是警示鍾。通過敲響這個鍾,也能夠讓和尚弄明白在什麼樣的時候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在舉辦一些比較重大的活動以及典禮的時候,也會敲鍾。鍾聲的明亮和圓潤,其實也能夠代表一個寺院的形象,展示出他們的威嚴。
在敲鍾的時候,其實也有著一定的佛教思想,不同心境的人敲出來的鍾聲也會有所不同,其中也蘊含著深意,需要人們去慢慢領悟和參透。寺院撞鍾的這個習俗,並是由某一個人所提出來的,而是佛教東來,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興起這個過程當中所形成的一種產物。
Ⅸ 佛教中敲鍾從一到十都是什麼意思
佛門、佛事,鍾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鍾上鑄有這樣的銘文:「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佛寺的鍾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為何要定為108下?一說是一年有12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為108,象徵一年輪回,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108種煩惱,鍾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
鍾聲深沉、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形大體重的鍾基頻低,儲能大,使鍾聲深沉綿長。用加入錫的青銅制鍾比黃銅和鐵制鍾聲音青脆。鍾的下部和鍾唇加厚外張,使聲音向外輻射能力強,就會使鍾聲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鍾的鍾聲,都是由形大體重、鍾唇厚而外張的青銅鍾發出的。
敲鍾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如此發心,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為什麼敲鍾?
佛門、佛事,鍾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鍾上鑄有這樣的銘文:『鍾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佛寺的鍾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為何要定為108下?一說是一年有12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為108,象徵一年輪回,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108種煩惱,鍾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
鍾聲深沉、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形大體重的鍾基頻低,儲能大,使鍾聲深沉綿長。用加入錫的青銅制鍾比黃銅和鐵制鍾聲音青脆。鍾的下部和鍾唇加厚外張,使聲音向外輻射能力強,就會使鍾聲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鍾的鍾聲,都是由形大體重、鍾唇厚而外張的青銅鍾發出的。
敲鍾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鍾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如此發心,福慧雙修,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