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蜥蜴叫什麼
❶ 蜥蜴的名字
一、長鬣蜥(又叫馬鬃蛇)
學名: Physignathus cocincinus
英文名: Water dragon
物種分類:脊椎動物門→爬行綱→有鱗目→鱗龍亞目(蜥蜴目)→飛蜥(鬣蜥)科,分為澳洲亞種和中國亞種,但是習性和食性卻仍然十分類似。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承受溫度的范圍大為不同,澳洲水龍可以承受0度以下的低溫,但無法長期忍受28度以上的高溫,個性比較穩重,而中國水龍則對20度以下的低溫很敏感,高溫的承受力卻很好,個性上比較膽怯。並且澳洲水龍主要呈灰色,中國水龍主要是綠色的。
尺寸和外表
剛孵化的水龍吻肛長大約為1英寸(2.54cm),全長為13-15cm,背部是褐綠色,腹部是淺綠色,身體側面有白色或褐色條紋,尾巴為棕色與綠色相間,大眼睛,短吻。
成年雄性個體全長可達92cm,成年雌性全長可達61cm。尾巴的長度佔全長的70%—75%。水龍的尾巴作用包括:在攀爬時是平衡器,攻擊和防衛時是鞭子。
成年的(中國)水龍身體上的顏色包括深綠色到明亮的淺綠色。身體的下部顏色一般較淺。身體側面豎向的條紋。條紋的顏色通常是淺綠色或是薄荷綠。喉囊部分可以色彩多樣,可以有淺綠色、橙色、桃色和粉紅色。
頭部是三角形的,成年雄水龍頭部會比較寬大。舌頭和人類的相似,不過在舌頭的頂端有個很小的開叉,舌頭上有黏液,以便他們捕抓獵物。牙齒又小又尖,如果人被咬一口的話會造成流血。從眼角到耳朵有一條黑色的斑紋。
在頭頂中央有一個很小的圓點,叫做頂眼(或天眼),頂眼的作用是感受光源和熱源,使水龍可以輕易找到最佳的地點進行日光浴。
水龍有很發達的「背鰭」,在背鰭上雄性有比雌性有更長的刺。水龍有發達的四肢,前肢比後肢要細小一點。每條前腿上有五個趾,腳趾上有爪,以便於水龍攀爬。後腿肌肉發達,強健有力,在攀爬、游泳、跳躍時發揮作用。
水龍可以變色,但是不能象變色龍那樣可以變換多種色彩。
3 棲息地
中國水龍產地為亞洲大陸的東南部(泰國、中國南部、越南、柬埔寨);澳洲水龍則分布於澳洲東部,所以也被稱為東部水龍(Eastern Water dargon)。水龍是一種大型日間活動的樹棲蜥蜴,主要生活在樹木或灌木上,不過偶然也有些水龍被發現在沙地上穴居。水龍也被認為是一種半水棲的蜥蜴。他們又長又大的尾巴,是很好的游泳工具。
4 壽命
水龍的壽命大概是10-20年,
二、中葯材 水龍
別名:過塘蛇、過江龍、過溝龍、過江藤
學名:Jussiaea reppens L.
物種分類:柳葉菜科水龍屬植物
形態與生長特性: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甚長,浮水或橫生泥中;上升莖高約30厘米。葉互生,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1.5—5厘米,頂端鈍或圓,基部漸狹成柄。花腋生,有長柄;萼片被針形;花瓣5,倒卵形,長約12毫米,白色或淡黃色。蒴果圓柱形,長2—3厘米,直徑約3毫米,光滑或有長柔毛;種子多數。花期夏秋。
水龍有三種,外型十分近似:1. 白花水龍:全株幾近光滑,開白花;2. 水龍:全株光滑,開黃花;3. 毛水龍:植株先端密生白毛,開淡黃花。
分布地區:長江以南各省包括台灣等亞熱帶濕潤地區
生長環境:溝渠、溪流、淺水池塘及稻田
用途:全草入葯,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效果,可用於感冒發燒,麻疹不透,腸炎,痢疾,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瘡膿腫,腮腺炎,帶狀皰疹,黃水瘡,濕疹,皮炎,狗咬傷。
=============================================================================================================
三、植物
學名:Jussiaea repens L.
英文名:
科名:柳葉菜科Onagraceae
形態與生長特性: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甚長,浮水或橫生泥中;上升莖高約30厘米。葉互生,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1.5—5厘米,頂端鈍或圓,基部漸狹成柄。花腋生,有長柄;萼片被針形;花瓣5,倒卵形,長約12毫米,白色或淡黃色。蒴果圓柱形,長2—3厘米,直徑約3毫米,光滑或有長柔毛;種子多數。花期夏秋。
分布: 生於水田或淺水池塘中;長江以南各省部有分布。
用途: 全草入葯,含黃酮類、酚性成分,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作用。
【別名】過塘蛇、過江龍、過溝龍、過江藤
【來源】為柳葉菜科水龍屬植物水龍Jussiaea reppens L.,以全草入葯。全年可采,洗凈曬干備用。
【性味歸經】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於感冒發燒,麻疹不透,腸炎,痢疾,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瘡膿腫,腮腺炎,帶狀皰疹,黃水瘡,濕疹,皮炎,狗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有乾粉調敷。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四.游戲王卡名
卡包:EEN
日文名:ウォーター·ドラゴン
中文名:水龍
星級:8
罕貴度:面閃SR,立體UTR
卡種:效果怪獸
屬性:水
種族:海龍
攻:2800
防:2600
效果:這張卡不能通常召喚。「化學反應H2O」的效果才能特殊召喚。只要這張卡在場上表側表示存在,炎屬性和炎族的怪獸攻擊力變為0。這張卡破壞送去墓地時,可以從自己墓地特殊召喚2隻「氫素龍」和1隻「氧素龍」。
相關卡片:氧素龍,氫素龍
五.游戲王卡名
卡包:——
日文名:ウォーター·ドラゴン
中文名:水龍
星級:6
屬性:水
種族:海龍
卡種:通常怪獸
攻擊力:2250
守備力:1900
用於:水屬性卡組
卡片密碼:86164529
三、怪物獵人 [魚龍種]水龍
◎:非常有效;道具效力時間很長 | ○:有效;道具效力時間長 | △:一般,道具效力時間短 | ×:效果很小,道具無效
狀態耐性
部位 斬擊耐性 打擊耐性 射擊耐性 火耐性 水耐性 雷耐性 冰耐性 龍耐性 氣絕
頭 70% 70% 40% 75% 100% 75% 95% 95% 100
首 40% 50% ±0% 70% 100% 70% 95% 95% 0
背中 80% 80% 80% 80% 100% 75% 95% 95% 0
腹 ±0% 20% 20% 65% 100% 65% 95% 95% 0
尻尾 50% 60% 40% 70% 100% 70% 95% 95% 0
翼 75% 75% 70% 80% 100% 80% 95% 95% 0
足 50% 60% 70% 90% 100% 90% 95% 95% 0
毒 麻 睡
△ ◎ ○
道具效果
閃光彈 音爆彈 落穴 麻痹陷阱
○ ◎(它在水中的時候使用,可能使它跳到陸地上) ○ ○
部位破壞
部位 破壞報酬 (破壞條件)
背 水龍之鰭 水龍之鱗 攻擊背中 OR 腹部
背(上位) 水龍優質鰭 水龍優質鱗 攻擊背中 OR 腹部
剝取
本體 (剝取回數)4回
下位 水龍之鱗 水龍之鰭 蝦之小殼 龍骨【大】
上位 水龍優質鱗 水龍優質鰭 龍玉 蝦之小殼 蝦之大殼
捕獲報酬
下位 水龍之鱗 水龍之鰭 龍骨【中】爆裂龍魚 魚龍之牙
上位 水龍之鱗 水龍優質鱗 蝦之大殼
尺寸
尺寸 金 銀 金冠出現任務
最大 3102.4~3148.7 2894.0~3079.2 雙魚龍
最小 2153.1~2199.4 雙魚龍
出現任務
☆ 村長 集會所
☆1 無 無
☆2 無 沙漠的水龍
☆3 沙漠的水龍 無
☆4 無 巨大湖之主
☆5 無 無
☆6 雙魚龍 無
☆7 - 雙魚龍 沙漠的水龍
☆8 - -
亞種:翠水龍
❷ 這是什麼蜥蜴,,學名
如圖 , 應為 蝴蝶蜥 學名
鬣蜥科 Agamidae 蠟皮蜥屬 Leiolepis 有鱗目爬行動物
下圖為 蠟皮蜥 Leiolepisbelliana
主要分布地區中國大陸廣東、澳門、海南、廣西,其它則分布於泰國、緬甸、印尼、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地。
❸ 蜥蜴的資料
澤巨蜥基本上就是生活於沼澤地區,特別是紅樹林區的大型巨蜥.體長可以長達兩公尺以上,十分龐大.但是由於不挑食的習性,使得它們可以棲息在大型動物無法生存的沼澤區域.澤巨蜥可以吃下任何可以吞下的肉食如魚蝦,螃蟹,鳥類,蛋類,蜥蜴,老鼠,蛙類,蛇類,甚至是死屍或垃圾等.這種來者不拒的個性也賦予它們過人的生存能力.在人工飼養下,適應良好.印尼繁殖場每年出售數以千計的澤巨蜥至國內外寵物市場或是皮革市場,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經濟動物.
澤巨蜥是所有巨蜥中最為溫馴的一種 ,屬於半水棲日行性蜥蜴,幼體的體色也十分出色,但長成之後體色則趨於黯淡,不過個別體色還是有差異存在.飼養環境與尼羅巨蜥相似,對水的需求很高,食物可以 喂一般蟋蟀,麵包蟲,小鼠,雞蛋等,幼體成長快速,所以鈣粉和維他命的補充也很重要最好每周供應一次.
雄性體型同樣大於雌性 ,雄性在100-130公分以上就屬於成體,雌性則為50-120公分.雌蜥在交配後4-6周就會產下6-25顆軟殼蛋於事先挖好的洞穴中,再掩埋好.經過2.5-3.5個月就可以孵化,幼蜥大約兩年後成年,壽命與一般巨蜥相同大約是十五年.
學 名 Varanus salvator
原 產 地 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
棲息環境 沼澤或紅樹林區
體 長 全長100-200公分
適 溫 攝氏25-30度
學 名 Iguana iguana
原 產 地 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國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
體 長 全長70-160公分
適 溫 攝氏25-30度
鬣蜥 ,由字面上看得出來就是指有棘鬣的蜥蜴,種類不多,其中最有名氣的自然要屬加拉巴哥群島的海鬣蜥和陸鬣蜥.但如以寵物蜥蜴來說,綠鬣蜥可就算是最受歡迎的蜥蜴之王了,它也是體型最大的鬣蜥種類,是最被廣泛飼養的代表性寵物蜥蜴.中國自從2001年底開放人工繁殖個體進口後.身價由數千元急跌至數百元一隻,對於喜愛大型蜥蜴的人來說這不啻是一大福音.
綠鬣蜥是日型性的樹棲型蜥蜴 ,屬於雜食性,幼年期較能接受蟋蟀,麵包蟲,雞蛋等動物性食物,成年後會轉變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可以菜葉,水果餵食.在野外,綠鬣蜥主要是棲息於鄰近溪流的森林樹冠層,所以在飼養環境上,水盆是不可缺少的設備.外皮十分堅韌,不易受傷,但必須注意保溫燈具的距離,經常發生燙傷的意外.超長的尾巴在危急時也會自行斷落以自保,所以再把玩時要小心尾巴,不過段落的尾巴會再生,所以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由於寵物市場需求量很大,所以在美國佛州和南美洲各國都有大規模的專業養殖場大量生產上市.可以說是產量最大的蜥蜴.
雄性綠鬣蜥後腿部有股孔 ,頸部的肉垂遠大於雌性,耳孔下方還有著一個特大的圓形鱗片也是遠大於雌性.交配是在樹上進行,懷孕的雌蜥會將卵產餘地上挖出的洞穴中,掩蓋覆土後就不會再理會卵窩,因此孵化的幼蜥
從小就得自力更生 .不過雌蜥有時會多掘幾個洞穴以擾亂掠食者的注意.綠鬣蜥產卵數量很大,經常一窩可以產下30-50顆卵,大經過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年.如果飼養正確,綠鬣蜥可以活上十年以上.
學 名 Cordylus cataphractus
原 產 地 南非
棲息環境 沙漠岩石區
體 長 全長15-20公分
適 溫 攝氏21-29度
犰狳蜥因為避敵方式酷似哺乳類中的犰狳而得名 .屬於日行性的小型蜥蜴.通常以家庭為單位聚集在多岩沙漠區域的岩堆間棲息.遇到掠食者便快速沖進石縫中躲藏.躲避不及的犰狳蜥就會將尾巴含在口中,將身體捲成一個帶刺的圓球以保護脆弱的腹部,這種自保措施與犰狳一模一樣.在哺乳類和爬蟲類中都有避敵方式如此神似的動物,確實是 自然界少見的巧合.
犰狳蜥十分溫馴 ,也很好養,可以很快適應人工環境,但是比一般蜥蜴要膽小一點,在沒有完全適應以前最好不要抓它把玩.在食性上是以一般昆蟲及無脊椎動物為主,可以餵食蟋蟀和麵包蟲,幼體特別喜歡吃白蟻.如果找得到的話,白蟻是最營養的食物.成體也可以餵食乳屬.飼養環境以砂為底材,堆置一些岩塊供它們攀爬和躲藏,水盆要大一點因為它們喜歡泡水,要有UVB加溫燈供它們曝曬.
在雌雄辨別上 ,犰狳蜥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因為價格不高,可以3-5隻群養讓它們自然配對,雄性通常頭部較大花紋較鮮明,股孔也比較明顯,不過准確性較其它蜥蜴低.雌性每次可以直接生下一隻幼體,一年只生一次,是典型的胎生蜥蜴,初生幼體包覆在一層透明薄膜中,約三年可以成熟繁殖.每次的幼體都可以與父母共同生活,不會有被吃的危險,因為犰狳蜥是群居性動物,但是以家庭成員為群聚對象,如果是外來的陌生個體便有遭受攻擊的危險.
經過人工飼養的犰狳蜥會逐漸失去捲曲成球的自衛本能 .市面上所見的個體絕大多數是野生個體,因為人工繁殖數量太低沒有經濟價值,除此之外,犰狳蜥是只飼養樂趣很高的蜥蜴.甚至適合初學的新手飼養.
學 名 Tiliqua scincoides
原 產 地 澳洲與新幾內亞各島
棲息環境 乾燥草原及森林區
體 長 全長45-60公分
適 溫 攝氏22-28度
藍舌蜥的外型不但少了一般蜥蜴類的猙獰 ,反而還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藍色大舌頭,自然也吸引 了不少愛好者.藍舌蜥在澳洲共有六個亞種分布,最常見的亞種就是俗稱東部藍舌蜥或是斜紋藍舌蜥的Tiliqua s. scincoides,主要分布在澳洲,少部份分布在印尼和新幾內亞等地.族群和數量都很多,可以算是澳洲 最普遍的蜥蜴,經常在住家後院出沒.藍舌蜥很活潑也很容易馴養,只要常接觸,很快就會失去警戒心而變得很溫馴,是很適合初學者當寵物的蜥蜴.如果飼養得當,通常都能活上20年以上.類似的亞種是Tiliqua s. intermedia 稱為北部藍舌蜥,外型與東部種十分相似,主要以眼後的黑斑來區分.
由於四肢短小 ,藍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較大的地面空間,四尺的飼養箱可以養一對成體比較足夠,底材以無菌土比較適合,可以供它們挖掘巢穴.溫度日間保持攝氏28度左右,夜間保持23度左右最適合.加溫燈是必須的,燈下溫度保持在攝氏33度左右.它們是會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飲水.藍舌蜥屬於雜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麵包蟲等活餌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頗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補充鈣質.與一般蜥蜴比較不同的是藍舌蜥能夠吃死的昆蟲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餌.
雌雄的判別很容易 ,雄性的頭部比雌性來得寬大許多.藍舌蜥是胎生的蜥蜴,經過冬天的低溫刺激後,在初 春時會進行交配,在飼養箱中設置生產箱,箱內鋪上略濕潤的報紙或干水草,在交配後3-5個月,雌蜥會產下10-15隻左右的幼蜥,幼蜥的飼養並不困難,只要餵食與成蜥相同的食物即可,只是食物的體積必須要小一點.三年左右可以成年,這時就會成為石龍子科中最大的一個種類.
學 名 Dracaena guianensis
原 產 地 南美巴西,厄瓜多,秘魯,蓋亞那
棲息環境 河流沼澤地帶.
體 長 頭尾120-150公分.
適 溫 攝氏20-26度.
南美鱷蜥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陌生的蜥蜴 .雖然在南美洲分布很廣,野生族群也還不少,不過由於受到嚴格的保護,因此在寵物市場上仍然難以得見,就算是在歐美日市場上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稀品種.
南美鱷蜥不論是在外型或是習性上都可以說是巨蜥和鱷魚的混合體 ,成蜥可以長到一公尺以上,擁有巨蜥的體型和開叉的舌頭,卻又擁有鱷魚的鱗甲和水性.它們屬於日行性的半水棲的蜥蜴,但是爬樹的功夫也很好,平日除了在水中活動之外,就喜歡在濱水的樹枝上曬太陽,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遁入水中逃逸.因此基本飼養環境最好布置類似飼養水龍的環境,以水為主,陸地面積可以盡量縮小,多設置枯枝幹供攀爬.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南美鱷蜥以蝸牛為主食 ,但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驗,也不知道那種蝸牛才適合餵食,原產地的信息也只有不完整的片段,所以幾乎所有的飼主都以飼養巨蜥的方式來飼養它們,餵食小鼠和蛙類,雖然也能夠成功飼養,但是卻與它們實際的需求相差甚遠.
事實上 ,南美鱷蜥是完全以水生蘋果螺科(Ampullariidae)的螺類為主食 的.這個秘訣在爬蟲市場上幾乎無人知曉,站長也是因為在尋找蘋果螺的資料時意外發現的.這些螺類體型碩大,普遍分布於南美洲各水系,主要有四個 大屬:
Asolene, Felipponea,Marisa 和 Pomacea.其中又以Pomacea屬為南美鱷蜥最主要的食物.
說到 Pomacea屬的螺類,它們可算是惡名昭彰,台灣也 在很多年前由農業單位自南美洲大量引進養殖做為食用螺,卻因為風味不佳而又大量棄養,如今已經成為台灣水生植物最大的禍害,它的名字就叫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有很多不同的體色.目前水族市場上仍然常可見到金黃色的黃金螺,它正是福壽螺的分身.南美鱷蜥經過百萬年的演化而發展出強有力的上下顎和粗短而平整的牙齒,正是用來咬碎螺貝類的最佳工具.它們的牙齒並不適合用來捕食其它活體食物.如果在台灣飼養南美鱷蜥,食物的來源倒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在雌雄的辨別上並不困難 ,雄性的臉部橘紅色澤較深而全面,雌性色澤較淺且范圍較小.同時雄性在兩腿之間有較明顯的八字型兩道股孔,雌性就沒有.至於繁殖資料現在仍然所知不多,仍然有賴飼主自行摸索了.
學 名 Tribolonotus gracilis
原 產 地 新幾內亞及外圍島嶼
棲息環境 潮濕森林區
體 長 全長18-25公分
適 溫 攝氏16-27度
紅眼鱷蜥屬於中小型蜥蜴 ,眼睛周圍有一個橘紅色的大眼圈,由正面看起來好象兩個大紅眼睛,頗有威嚇掠食者的功用.當然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鱷蜥共有八個種類,紅眼鱷蜥可以算是最出色的一種,一般棲息於熱帶雨林中緯度比較高的山區森林瀕臨溪流的區域.屬於肉食性蜥蜴,以昆蟲和軟體甲殼類為主食,喜歡在水中活動.所以在飼養時需要注意這些要點.
飼養紅眼鱷蜥只需一尺半的缸子就足夠飼養一對 .布置1/3水區,2/3陸區,底材以無菌土混合樹皮碎片最為合適,可以保持較高的濕度.太乾燥的環境容易造成脫皮不順.因為它們夜行的傾向,所以不需要特別的照明,冬天最好在缸角裝置加溫墊以保持適當的溫度.鱷蜥腳爪尖銳善於爬樹,因此缸蓋要蓋緊.紅眼鱷蜥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們雌雄兩性都能發出唧唧的叫聲,音調尖細,雌性頻率較雄性低沉.
雄蜥體型略大於雌蜥 ,雄性後腳三個腳趾內側都有一排細小的肉墊,雌性則無,另外在肚臍的位置雄性會有一片特大的方形鱗片.紅眼鱷蜥生性溫和,但是雄性會為爭奪雌性而打鬥,所以不要把兩只雄蜥養在一起,兩只雌性養在一起也不適合,所以最好成對或多對飼養.產卵期多數在秋天,雌蜥每次只產一顆蛋,約60天左右可以孵化.孵化溫度最好不要超過攝氏29度,以27度最為理想.溫度與性別沒有關聯.幼蜥在第三年就可以達到成熟階段,只要注意濕度,紅眼鱷蜥應該可以活至少十年以上.算是比較容易飼養與繁殖的蜥蜴類.
學 名 Chlamydosaurus kingii
原 產 地 澳洲與新幾內亞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
體 長 全長60-90公分
適 溫 攝氏21-29度
傘蜥的外型和體色就和一般人觀念中的蜥蜴相差無幾 ,很少人知道其實傘蜥不但容易飼養,個性也十分溫馴而且活潑,是蜥蜴中少數最適合做為寵物的種類.而它們張開獨特頸傘的樣子更是令人百看不厭.這種中大型蜥蜴分布在澳洲和新幾內亞,市面上販賣的個體通常都是印尼的半野生個體.購買時最好買越年輕的個體越好,比較容易馴養.
傘蜥個性溫和 ,不太會攻擊他種蜥蜴,不過同種間還是會有爭斗,所以不適合混養體型相差太多的個體.體色由茶色到棕色到灰色甚至黑色都有,多半是區域性的變化.由於傘蜥屬於日行性樹棲型,因此飼養箱要以高度為主,底材可用樹皮碎屑,多放置枯枝幹供攀爬,UVB燈和水盆都是必須的設備.傘蜥食量很大,食物則以昆蟲為主,蟋蟀,麵包蟲,蟑螂,甚至小鼠都是不錯的食物,多數個體也會吃青菜,豆類和水果,魚肉,蝦肉和肉食蜥蜴飼料 等餌食,所以可以多試試它們的口味.傘蜥通常是在遭受威脅或驚嚇的情況下才會張開頸傘,因此一般馴養的傘蜥張傘的機會就會比較少見.要注意的是傘蜥的尾部是體長 的兩倍長,要注意不要被同伴咬斷.
在雌雄的判別上不是很容易 ,特別是在幼體階段,成體的雄性體型比雌性大很多,頭部和頸傘也比較大,泄殖腔下方也會有凸起,體色比較鮮明,個性反而比較溫和.傘蜥在一年左右就會繁殖,不過最好養到兩年以上再繁殖比較安全,以免雌性體 型過小造成卡蛋致死.在繁殖過程中讓它們經歷一段低溫乾燥的期間,可以促進交配行為.交配通常在地面進行,懷孕的雌性會直接在地面挖洞產卵,必須事先准備產卵的土堆.孵化溫度最好控制在27-29度之間,不要超過30度,否則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再正常的飼養狀態下,傘蜥的壽命是十五年.
學 名 Corytophanes cristatus
原 產 地 墨西哥至哥倫比亞北部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
體 長 全長30-40公分
適 溫 攝氏22-28度
Corytophanes屬共有三個成員: C. cristatus, C. hemandesii,和C. percarinatus.其中就是以被稱做海帆蜥 的C.cristatus 最常見於寵物市場.海帆蜥屬於鬣蜥科的一員,與綠鬣蜥,犀牛鬣蜥,刺尾鬣蜥,斐濟鬣蜥等同科.不但有一般鬣蜥所有的下巴肉垂和背脊上的鬣鱗外,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頭上的冠.很像船帆而且可以隨意伸縮.這也是其它 鬣蜥所沒有的特徵.尾巴是體長的兩倍.海帆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樹棲蜥蜴.平日多在直立的樹幹上或是灌木叢中活動,距離地面的高度並不高.在所有鬣蜥科成員中,海帆蜥算是比較溫和文靜的一種.
飼養的方式類似雙冠蜥 ,只是海帆蜥比較不需要大量的水.食物以節肢動物,昆蟲,蜥蜴,小鼠,蚯蚓等為主,同時也需要添加維他命和鈣粉.飲水盆必須准備.最好還要每天噴水2-3次以保持較高的濕度.
雌雄辨別較容易 ,雌性的頭冠比較小,股孔也較不明顯.雌性每窩產下6-10顆蛋,大約60-75天可以孵化,不過海帆蜥的繁殖難度頗高,因此成功的繁殖記錄非常稀少,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學 名 Eumeces chinensis formosensis
原 產 地 台灣特有亞種
棲息環境 1000公尺以下山區及平地草叢
體 長 全長30-40公分
適 溫 攝氏22-35度
台灣的石龍子種類有十餘種之多 ,其中也不乏體色出眾的品種.中國石龍子可以算是比較普遍的種類.也是台灣本島的特有亞種,其它還有四個亞種分別分布在綠島,國內與東南亞地區.族群數量都不大,喜歡出沒於1000公尺以下的低地田野草叢或灌木叢,一般人並不容易見到.冬天有 鑽入土中冬眠的習性.
中國石龍子是日型性地棲型蜥蜴 ,一般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偶而也會攝取植物莖葉.個性溫和而膽小,對於人工環境的適應力頗高.以一般熱帶雨林地棲蜥蜴的環境來飼養就可以養得很好.對於一般蟋蟀,麵包蟲食餌接受度也很高.不過尾巴與守宮一樣容易自割,要避免抓取尾部.
雄性個體尾巴根部較粗大 ,耳後的紅斑面積較大較密.雌性每窩可產下15-20顆蛋.算是比較多產的蜥蜴
學 名 Basiliscus plumifrons
原 產 地 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哥斯大黎加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
體 長 全長70-90公分
適 溫 攝氏24-35度
雙冠蜥是標準的熱帶雨林爬蟲 ,需要高溫多濕的環境,由於它們多棲息在瀕河的樹木上,因此環境的濕度非常高,可以達到75-100%. 在人工環境中飼養,濕度控制就成為最重要的關鍵.雙冠蜥共有四個亞種,最常見的就是棕雙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其次是條紋雙冠蜥也叫紅雙冠蜥(Basiliscus vittatus)和西部雙冠蜥(Basiliscus galeritus),最後是綠雙冠蜥(Basiliscus plumifrons).嚴格來說,只有綠雙冠蜥頭冠分為兩片,是明符其實的雙冠蜥其它三種都是單片的.由頭冠的形狀就可以分辨各個亞種.當然,頭冠和背上的鰭都是只有雄性個體才有.西部雙冠蜥因為數量很少,市面上很難見到.人工繁殖的個體通常頭冠和鰭部都比野生的小,體色也比較黯淡一點.
雖然只要條件適合 ,雙冠蜥的飼養難度並不高,不過因為它們生性比較膽怯,容易受驚嚇,與飼
主的互動程度也比較低 ,所以並不適合喜歡把玩寵物的人飼養.雙冠蜥喜歡棲息河岸的樹木 西部雙冠蜥上,遇到威脅可以立刻跳進水中水遁,它們在地面上多以後肢奔跑,由於體重輕,後肢粗壯發達, 後腳掌不但特大,而且腳底有特殊的鱗片可以發揮滑水板的作用,使得雙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長的距離,然後才沉入水中快速游離危險.所以在飼養環境上應該盡量符合這個特點.與水龍的飼養環境很類似.
雙冠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樹棲型蜥蜴 ,飼養缸以高度為主,設置枝乾和綠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樹皮屑或無菌土,UVB加溫燈也是必需的設備.由於雄性的領域性頗強,不能有兩只雄性共處一缸.在食性上屬於蟲食性,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小鼠,小魚.在野外雙冠蜥有時是會捕食魚類的.
成體在雌雄的辨別上並不困難 ,雄性體型較大,又擁有頭冠和背鰭尾鰭,不過在繁殖上難度比較高,最主要就是在於濕度的控制上,其它如日照時間和溫度也都要配合得當.像棕雙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濕度.將雄性和雌性分開飼養一段時間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機率.在成功交配後約4-6周,雌性會在地面掘洞產卵,每窩可產15-17顆軟殼蛋,每季可以產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產蜥蜴.
孵化溫度應保持在攝氏 28-29 度 , 約 8-10 周可以孵化 , 孵化後的幼體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後才移到個別飼養缸中 . 幼蜥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可以成熟 , 不過雄性在六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爭斗 , 最好分開飼養 . 幼蜥還有一種獨特的避敵絕技 , 就是裝死 , 這在其它蜥蜴並不多見 . 如果飼養得當 , 雙冠蜥可以活上 15-20 年之久 .
學 名 Pogona vitticeps
原 產 地 澳洲中部至東南部
棲息環境 半沙漠區或乾燥疏林區
體 長 全長40-60公分
適 溫 攝氏21-28度
鬃獅蜥在世界各地都是極受歡迎的寵物蜥蜴 ,普及性可以說與綠鬣蜥在伯仲之間.成蜥鼓起頭部棘刺那種威武的氣勢,確實吸引了許多人的眼光,體型上比綠鬣蜥小得多也是它們更適合居家飼養的主要原因.鬃獅蜥有許多亞種,體色因種類的不同而稍有變化,加上人為的培育,因此鬃獅蜥的體色變化越來越多樣化,由白色到紅色各種色澤都已經出現,目前美國也已經培養出全紅的種類,身價十分高昂.
食性上屬於雜食性 ,但比較偏愛肉食,舉凡蟋蟀,麵包蟲, 螞蟻等昆蟲都來者不拒,占日常食物量70%,當然也會吃點青菜水果和花朵,約佔30%.每次餵食量以10-15分鍾能吃完的量為准.幼蜥蜴一天喂2-3次,成蜥約每周餵食2-3次蟋蟀,但青菜須每天餵食一次.底材以細紗或細沙與無菌培養土的混合土最為適合,樹皮類或木屑類的底材都應該避免.飼養空間幼蜥只要兩尺缸就足夠,但一對成蜥就需要四尺缸才足夠.鬃獅蜥不太會喝水盆中的水,因此可以不需放置水盆,但需要每兩天噴灑一次水供它們飲用.如果飼養良好,鬃獅蜥可以活到十年以上.同類
間的打鬥 ,尤其是雄性間的爭斗有時很激烈,但一般不會造成傷害.
幼蜥階段的雌雄辨識十分困難 ,約一年左右就可以達到成熟的階段,雄蜥在繁殖期下巴會轉為黑色,但並不是絕對的,因此要分辨雌雄還是以尾部的差異來看比較准確.雌蜥會在地面上有遮蔽的處所掘洞產卵,每次可以產下10-25顆卵,孵化期大約是90天.由於鬃獅蜥擁有特殊的體溫控制機能,因此比其它蜥蜴更能承受較高或較低的氣溫,但冬天保溫的燈光設備仍然不能少.如果常常把玩鬃獅蜥,它會成為十分溫馴的好寵學 名 Physignathus cocincinus
原 產 地 中國,泰國,越南等地
棲息環境 濱河森林區
體 長 全長60-90公分
適 溫 攝氏24-31度
爬蟲市場上所見到的水龍主要有兩種 :中國水龍P. cocincinus和澳洲水龍P. lesueurii兩種,雖然同屬還有其它1-2種水龍,但是並未出現在市場上.以水龍而言,中國水龍受歡迎的程度高於澳洲水龍,或許是顏色較討喜的關系.基本上兩種水龍的分布地區不同,中國水龍分布在中國和中南半島,澳洲水龍則分布於澳洲東部,所以也被稱為東部水龍(Eastern Water dargon).但是習性和食性卻仍然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承受溫度的范圍大為不同,澳洲水龍可以承受0度以下的低溫,但無法長期忍受28度以上的高溫,個性比較穩重,而中國水龍則對20度以下的低溫很敏感,高溫的承受力卻很好,個性上比較膽怯.因此以台灣來說,飼養中國水龍會比較適合.澳洲水龍比較容易因為過熱脫水而死.
飼養環境以保持濕度為主要原則 ,以熱帶雨林的模式布置,水龍都是日行性半水棲的爬蟲,底材可以樹皮屑混合無菌土鋪成,濕度保持80%以上,每天必須噴水2次以上才能保持高濕度,UVB也是必須的.另外不能或缺的當然就是一個大水盆,水龍很喜歡靜靜的坐在水中泡水.只要飼養箱夠大,水龍是可以多隻雄性共養的.在食性上一樣是以昆蟲為主,蟋蟀,麵包蟲和小魚都是不錯的主食,蔬菜水果也可以餵食,成體還可以餵食乳鼠.維他命和鈣粉必須定期添加.
雌雄的辨別在成體來說並不困難,雄性水龍的背上鬣棘發達,體型也比雌性大很多,股孔更加明顯,雄性澳洲水龍的胸部會出現鮮艷的橘色至紅色色澤,中國水龍則出現橘色到黃色色澤.雌性的斑紋一般都比較黯淡模糊.只要環境適合,水龍的繁殖並不困難,但是至少要兩歲或60公分以上的個體比較適合繁殖.通常水龍不用經歷低溫期也能將配產卵,但是給他們兩個月左右的20-23度低溫期和每周一次的餵食,日照時間降至10小時以下,兩個月之後當溫度恢復正常時,雄性便會展開求偶行為,交配之後約兩個月雌性會在地面挖洞產卵.通常每次產卵約10顆左右.將卵放入孵蛋器中保持28-30度,約55-70天可以孵化.幼體可以餵食螞蟻蟋蟀和小麵包蟲.只要環境合宜,水龍可以輕易活上10年以上.
學 名 Varanus komodoensis
原 產 地 印尼科摩多島及外圍島嶼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及乾燥草原區
體 長 全長200-300公分
適 溫 攝氏26-32度
大名鼎鼎的科摩多龍相信大家在Discovery頻道上應該都看過,這種地球上最大的蜥蜴才是真正的巨蜥,甚至是上股恐龍的現代版.體長可達三公尺.野外族群數量 現在只有大約2,500-5,000隻.其中雌性卻只有大約350隻.科摩多龍屬於CITES的一級保育類,台灣卻也有少量進口幼蜥.盡管成體體色朴實無華,但幼體可是體色特殊而華麗.幼體通常棲息在樹上直到一公尺左右才會回到地面上活動,這個樹棲期間大約是一年.這是躲避成年科摩多龍襲擊的 天生本能.
科摩多龍是最高層的掠食動物 ,在原生地沒有天敵,但是因為繁殖不易,所以仍然有滅絕的危險.它們主要是以伏擊的方式獵捕大型哺乳類動物如山羊,野豬,鹿甚至水牛為食.通常也會吃食死屍.科摩多龍的唾液中帶有大量細菌,被咬傷 的獵物通常會在兩天內因傷口發炎而死.此時嗅覺靈敏的科摩多龍就可以輕易找到獵物加以吞食.所以飼養時要特別避免被咬傷,因為傷口會很難癒合.它們也是少數有群居習性的蜥蜴.嗅覺主要是依賴分叉的舌頭,而不是鼻孔.人工飼養時主要以老鼠和雞鴨或肉類為主.除非有 寬大的戶外飼養場所,否則這種巨蜥是不適合當作寵物飼養的.
幼體經過五到七年就能繁殖 ,自五月到七月間是繁殖季節,雄性會互相爭奪雌性交配,自七月到九月間是產卵季節,雌性會產下15-30顆軟殼蛋,經過大約200-250天可以孵化.孵化期較一般巨吸長得多.幼體以昆蟲和守宮為主食.壽命約20-35年
.學 名 Varanus timorensis
原 產 地 印尼帝汶及周邊島嶼
棲息環境 熱帶雨林區
體 長 全長60-70公分
適 溫 攝氏22-32度
❹ 在泰國拍的,這是什麼蜥蜴
亞洲水蜥 只生存在亞洲,經常出沒在水邊。已經和泰國人民世代相處很久了,身長一般超過1米。也是世界第二蜥蜴,僅次於科莫多龍。長可超過2米,馬來西亞曾經有2.7米的記錄。尾長約佔五分之三。
❺ 這個是什麼蜥蜴啊
是水龍水龍
1 種類:
綠水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2 尺寸和外表
剛孵化的水龍吻肛長大約為1英寸(2.54cm),全長為13-15cm,背部是褐綠色,腹部是淺綠色,身體側面有白色或褐色條紋,尾巴為棕色與綠色相間,大眼睛,短吻。
成年雄性個體全長可達92cm,成年雌性全長可達61cm。尾巴的長度佔全長的70%?75%。水龍的尾巴作用包括:在攀爬時是平衡器,攻擊和防衛時是鞭子。
成年的水龍身體上的顏色包括深綠色到明亮的淺綠色。身體的下部顏色一般較淺。身體側面豎向的條紋。條紋的顏色通常是淺綠色或是薄荷綠。喉囊部分可以色彩多樣,可以有淺綠色、橙色、桃色和粉紅色。
頭部是三角形的,成年雄水龍頭部會比較寬大。舌頭和人類的相似,不過在舌頭的頂端有個很小的開叉,舌頭上有黏液,以便他們捕抓獵物。牙齒又小又尖,如果人被咬一口的話會造成流血。從眼角到耳朵有一條黑色的斑紋。
在頭頂中央有一個很小的圓點,叫做頂眼(或天眼),頂眼的作用是感受光源和熱源,使水龍可以輕易找到最佳的地點進行日光浴。水龍有很發達的「背鰭」,在背鰭上雄性有比雌性有更長的刺。水龍有發達的四肢,前肢比後肢要細小一點。每條前腿上有五個趾,腳趾上有爪,以便於水龍攀爬。後腿肌肉發達,強健有力,在攀爬、游泳、跳躍時發揮作用。
水龍可以變色,但是不能象變色龍那樣可以變換多種色彩。
3 棲息地
中國水龍產地為亞洲大陸的東南部(泰國、中國南部、越南、柬埔寨)。水龍是一種大型日間活動的樹棲蜥蜴,主要生活在樹木或灌木上,不過偶然也有些水龍被發現在沙地上穴居。水龍也被認為是一種半水棲的蜥蜴。他們又長又大的尾巴,是很好的游泳工具。
4 壽命
水龍的壽命大概是10-20年,所以他們可是一種可以長期飼養的寵物。
❻ 鬣蜥 這兩個字怎麼念啊,還有意思是啥啊
讀音:liè xī
鬣聲母l,韻母ie,聲調第四聲;蜥聲母x,韻母i,聲調第一聲。
鬣蜥是一種爬行綱動物,頭小體側扁,背鱗很小,大小一致,起棱,鱗尖朝後上。方體背橄欖棕色或灰色或淺棕黑色,可隨環境及光線強弱改變體色。鬣蜥是世界上膽子最小性情最溫馴的動物之一。
主要生活在美洲和馬達加斯加、斐濟和湯加等地。鬣蜥不咬人,為水陸兩棲性的蜥蜴類。
(6)泰國大蜥蜴叫什麼擴展閱讀:
鬣蜥飼養的環境必須提供可攀爬的樹干,在飼養箱中也同時須供應夠大的水盆供其泡水、游泳。這類的蜥蜴因為動作迅速、活力旺盛且略帶神經質,最好能提供較大的飼養空間,否則常會發生鼻頭因撞擊、摩擦籠壁導致破皮,最後甚至造成感染的情形。
大多數野生鬣蜥都是地道的素食主義者,草、樹葉、花瓣、水果和海藻都是它們的美食。吃飽喝足之後,它們會懶洋洋找個陽光充沛的地方,藉助太陽的溫暖消化食物。
❼ 泰國近3米長水蜥蜴闖進便利店「乘涼」,水蜥蜴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泰國這只闖入便利店內乘涼的動物,名字叫做水巨蜥,別名叫做五爪金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巨蜥的體型可以達到3米長,是我國體型最大的蜥蜴。
新聞里報道的泰國這只水巨蜥可能是在野外無法找到食物,所以才闖入便利店去搜尋食物的。不過當地人並沒有將其捕捉殺害,而是通過科學的手段將其捕獲,然後送回到了大自然中。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人和動物共同在地球上生存,也都有享受地球資源的權利。我們不應該是捕殺它們,破壞它們的棲息地。
❽ 請教這蜥蜴叫什麼名字
一定不會是綠鬣蜥。
綠鬣蜥產自中南美洲,廣西根本不可能有。
綠鬣蜥圖:
http://www.aquarticles.com/images/Vancouver%20Aquarium/p-37%20Green%20iguana.jpg
你所說的一定是綠長鬣蜥。
確認圖:
http://www.pxtx.com/bbs/UploadFile/200311241331522230.jpg
綠長鬣蜥的外表和美洲綠鬣蜥相似,可以由美洲綠鬣蜥的兩腮有大型的圓形鱗片,而綠長鬣蜥沒有此特徵來簡易區別。
綠長鬣蜥
學 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英 名:Green Water Dragon、Chinese Water Dragon
別 名:水龍、綠水龍、中國水龍、馬來西亞水龍、馬鬃蛇
科 名:飛蜥科(Agamidae)
分 布:東南亞和東亞的中國南部、越南、高棉、柬埔寨和泰國。生活在溪流附近的闊葉林中。
生態習性:棲息於熱帶低海拔濕熱河谷的樹上,和灌木叢上,屬於樹棲性的蜥蜴,但是偶爾也會在水中活動,夏季夜間常伏於水邊的竹葉上,有群居的習性。本種在野外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也會取食青蛙、小蜥蜴、鳥類及果實。性情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幼體於兩年可達性成熟,繁殖期通常在春秋兩季,卵生,每次產約8~12枚卵,一年內可繁殖5次,卵的孵化期約為60天,本種壽命平均可達20~30年(有個別記錄達50年)。
型態特徵:體長約80~100公分,本種的體色是由不同色調的綠色及黃綠色所組成,側扁的尾巴則是黑白環紋交錯,而下巴處的大鱗片為白色。其頸子上有圓形的針狀脊突,背上有一列膨大的鋸齒狀脊椎突由身體延伸到尾巴半部。在受到驚擾時全部豎起,並會以後腳支撐身體站立,然後奮力奔跑,而尾巴此時則負責維持平衡,而其鋸齒狀的脊椎類似馬頭部的鬃毛,因此又有馬鬃蛇之稱。
※保育狀態:綠長鬣蜥於中國大陸方面已被列為備受威脅(中國雲南省珍稀保護動物)。
❾ 水蜥是什麼動物
水蜥 中 文 名 長鬣蜥 水蜥 俗名別名 水龍、中國水龍 英 文 名 Water dragon 拉丁學名 Physignathus cocincinus 品 種 地理分布 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泰國東部,越南,柬埔寨,印度和中國南部的熱帶雨林地區 習 性 長鬣蜥的性格十分溫馴,若能給予適當的照顧,就可以健康的成長。而且它體型適中,如果喜歡飼養溫馴和愛游泳的蜥蜴,長鬣蜥是理想的選擇。 體形尺寸 幼體全長約10-12cm,成年的雄水龍最大可達100cm,成年的雌水龍約可達60cm,其中尾巴就佔了全長的70~75%。 繁殖方式 在正常情形水龍約2年可達性成熟,交配通常在春秋兩季,一窩可生9-15個蛋,一年最多可生5窩,所以算是蠻多產的蜥蜴種類。孵化期在27℃時約需要60天。 食 性 水龍為較偏肉食性的雜食動物,幼年的水龍可餵食麵包蟲、蟋蟀、蚱蜢、蚯蚓、蝸牛等,撒上鈣粉及維生素粉。成年水龍可餵食老鼠,麻雀,小魚等,也可以直接喂小塊的豬肉牛肉等。同時可給予少量碎菜葉、蔬果等植物性食品。記住如果要你的水龍健康成長,鈣粉和維生素粉是必需的。幼年的水龍應每天飼喂,成年的每周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