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小學生做什麼
⑴ 泰國留學條件小學生能去泰國讀嗎
如果要去也是可以的,但是,私人建議是不要去的好。
1.
學校選擇。泰國好的小學一般都是私立小學,當然,私立小學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私立學校,泰國的有錢人和名人都是排著隊進去的,所以要進好學校是很困難的。
2.
教學質量。泰國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而且教育質量也差。對孩子的學習而言,還不如在國內的重點學校學習。
3.
住宿生活。泰國是沒有住宿家庭一說的,所以孩子的家長必須陪著過去讀書。
⑵ 泰國學生每天都要早起沖洗嗎
不只是學生,是每個泰國人,他們每天早上都要沖澡的。因為泰國天氣很熱,晚上洗完澡,然後睡了一覺起來,多少都會出點汗,早上覺得沖個涼比較舒服。就算有開空調,不會出汗,他們也會洗的,因為已經是很多年養成的習慣了。如果誰早上不洗澡,別人都會覺得這個人很不愛干凈,很臟。
⑶ 如何教泰國小學生
泰國的學生不愛學習是有目共睹的,對於小學生首先就是樹立你的威嚴,最好能夠找個典型給他們個下馬威;其次就是你要學好泰語,能夠用泰語罵他們他們就怕你了
⑷ 我是五年級的小學生,學了《與象共舞》這篇文章,老師就提了這個問題:大象在泰國為泰國人做了哪些事情
泰國是產象大國,一向被稱為「象之國」。在泰國的密林間,經常有象群出沒。泰國人與象關系密切,相處和諧。大象受到人們的尊重和關愛,而象也給人們多種幫助,尤其是在重體力勞動方面。
在泰國,白象被視為象徵國運昌盛的國寶。泰國政府規定,白象是王室財產,任何人發現白象,必須獻給王室(可獲報酬)。白象生活在皇宮中,被當作神獸,受到極佳的待遇。公元15世紀時,暹緬兩國曾為兩頭白象而發生戰爭,白象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泰國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人從象腹下穿過可走好運;孕婦走過象腹,會生產順利。因而,有人專門將飼養的象帶到街上,供人們穿過象腹,以獲取收入。
在泰國素輦府,每年11月下旬舉行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象節。節日活動由檢閱戰象開始。人們給挑選出來的最美麗最威風最矯健的大象披上蓋布、綵帶,掛上小鈴鐺,然後裝扮一新的大象,傲然闊步行進在會場上。最後是表演節目。有「跑象拾物」:在跑道每隔10米處放一些小物件,如香蕉、瓶子、火柴盒等,最遠處放一面小旗。參賽的象在起點站好,一聲令下,個個向前奔跑,用長鼻子將小物件一個一個依次檢回到起點,最後先將小旗撿回的就是優勝者;「象步跨入」:自告奮勇者成排卧在草地上,中間留一定距離,象要從一個一個人的身上跨過去,而卧地者則安然無損;「大象足球賽」:開場後,大象在馴象師的指揮下,用腳和鼻子截球、傳球,動作靈活有趣,常常引起觀眾的熱烈掌聲和笑聲;「人象拔河賽」:一隻塊頭最大的象可和多達百名的人進行拔河比賽。還有一個節目是古代象陣表演。
在泰國北部南邦以北大約54公里的邦拉村,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馴象學校。「學生」是從幼齡開始,4-5歲的小象入學接受訓練,大約10歲左右「畢業」,開始終生的艱苦勞作。16—42歲年齡段是最有工作能力的年富力強時期,到60歲「退休」,有的象可活到100歲。
象校「學生」從開始就有兩個終生陪伴的馴象師:脖上馴象師和腳旁馴象師。學習生活第一階段,是讓小象認識馴象師,熟悉他們發出的各種號令、指揮動作。先馴練走(循跡前進)、停、抬前腿、跪前腿、起立、四腳放平、卧倒,教它們幫助脖上馴象師上下。經過一段馴練和一起生活,「學生」們熟悉了馴象師的聲音、命令指揮動作及他們的身體氣味後,如果有陌生人去牽時,它們就會大聲吼叫,不跟生人走。接著是「撿拾物品課」、「方向課」。前者是馴練「學生」用鼻子拾取物品,後者是馴練它們按脖上馴象師的指揮,找准各種不同的方向及轉身。
最主要的課程是勞動技能馴練,包括拖拉和搬運木材。馴象師首先將鋼鏈的一端系在象身上的勒具上,另一端系在一截樹段上,讓它們拖著走。接下來是馴練象用鼻子和牙搬運和碼放木材。與此同時,還馴練它們腳下躲避的工夫,以防萬一樹段從堆上滾下時被打傷。
最後的課程最輕松,「學生」們不幹活,只聽「音樂」,就是馴象師敲打物件,撥弄弦子,用各種聲音刺激它們敏銳的耳鼓。還讓它們熟悉汽車以及森林交通工具的聲音,目的是使在寂靜山林中生活慣了的象,聽到各種聲音時不致受驚嚇。
「學員」的來源,一是馴養象生的小象,二是捕捉野象。每年旱季末,開始捕捉野象。這也要藉助馴象。象夫騎馴象到野象經常出沒的地方,緩緩地走著,野象把馴象當成領袖,跟著走進早已設好的柵門,當聰明的野象發覺「上當」要退回來時,為時已晚,結果被逼到院子里。捕到的野象經過挑選,將不合格的放回山林,將合格的小象圈養幾年,去掉野性,變得溫順後,就可教它們工作了。
象的出生率很低,母象懷孕期長達21—23個月,而且每胎只產一隻。所以,人們在開發利用象的智慧和勞力的同時,必須確保野象的生存空間和環境,切實保護它們免遭偷獵及其他殘害。泰國政府早在1921年就頒布了《野象保護法》,至今認識到這個問題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多。
⑸ 泰國大部分小學生用什麼方式上學
泰國大部分小學生如果年紀比較小,也跟國內是一樣的,都是由家長接送的。然後到了五六年級大一點,他們就自己公交車上下學。
⑹ 泰國1999年教育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英盛觀察在泰國,你很少會看到中國學生那種「頭懸梁,錐刺骨」的刻苦學習的場面。對泰國學生而言,學習是「寓教於樂」中的輕松與快樂;是「情景教學」中的生動與風趣;是「生存教育」中的參與與創造。
普及良好的義務教育
泰國在1930便推行了全民義務教育,而且擴展到了農村。泰國的學校,基本上都是由校董會、校友會和家長會三方共同管理,學校的重大決策均由三方共同商量決定。泰國的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多,但不論是公立或私立的學校,學費都不是太貴。學費最便宜的是辦的公立學校,公立學校的收費標准由統一規定,一年的學費大約1000銖(約合200元人民幣)左右。而且公立學校一般都校園環境優美、校舍寬敞、教學設施齊全,其辦學條件大概居泰國學校的中上水平。在泰國,每個城鎮至少都有一所公立學校,目的在於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夠入學受教育。私立學校的收費標准不一,依據各個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環境等而定。學費從兩千多銖至上萬銖不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學校。但即使是泰國最有名的私立貴族學校,寄宿生全年的學費也只需4萬銖(約合8000元人民幣)左右。泰國的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由於有公立學校做保障,和一些慈善的捐資助學,所以在泰國幾乎沒有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的孩子。而在中國,教育支出,正成為家庭最昂貴的開支之一。甚至一些農村孩子因沒錢而不能上學。因此,一些有識之士在大聲疾呼:一個人改變自己命運的最大機會是教育,如果他們連把握這個機會的資格都沒有,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怎樣?
在「生存教育」中獲得基本素質中國「名校」的評判標准主要是「升學率」,而泰國的「名校」的評判標准主要是學生的「人文素養」。泰國學校所提倡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注重的是學生知識、能力、品格的培養與塑造。泰國一般不存在「重理輕文」的現象,數、理、化在整個課程的設置中份量並不很重,所以泰國學生不會整天埋頭於題海進行演算。泰國學校不提倡布置家庭作業,作業一般都在課堂上完成。課余時間,學生們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彈吉他、做手工和閱讀。
泰國學校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培養與教育。每天早晨八點,泰國的每個城鎮都舉行升國旗儀式。學生們每天早上都仰望國旗、高唱國歌,長此以往,國家、民族的概念便深深根植於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即使是放學後,沒有任何人組織,每當廣播里播放國歌時,正在嬉戲玩耍的孩子也會自覺地站立聆聽國歌。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高不可攀的大道理,自然而然地、潛移默化中,便把對國家、民族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孩子們的心裡。和泰國人交談,他們總會自然地流露出作為一個泰國人的自豪感。
泰國在發展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多地得益於學校教育。從孩子入學開始,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就始終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對剛進入校門的小學低年級學生,首先學習的就是泰國的傳統禮儀。從如何行禮、如何坐、如何站到如何拜師、如何獻花、如何受獎等等,均有詳細的講解,學生們進行實際演練;像音樂課,學生們不僅學習西洋音樂,而且還系統地學習泰國的民族音樂、樂器和舞蹈;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8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每個月,學校都邀請造詣高深的僧人到學校為講經說法,而高中每周都有宗教課;泰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學校都會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舉辦程序感受濃郁的傳統氛圍。通過學校教育,使得泰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泰國教育認為所有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的素質或不同的潛在素質,關注「個性教育」或「特長教育」,才是素質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泰國學校提倡以「鼓勵教育」為主,以此來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在泰國,大胖子可以報名學體操,小矮個可以報名學打籃球,只要學生喜歡,願意嘗試沒有老師會拒絕他,會對他說「不行」,這樣便把對學生素質的培養盡可能地同其興趣和潛在的素質聯系起來。
泰國的學生從小便被告知「正直、誠信、實在」等良好品質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信譽價值連城,如果作弊不僅會受到重罰(前後三科均以零分計,不得補考),而且是在出賣自己的信譽,因此幾乎沒有學生作弊。泰國人普遍比較講誠信,為人實在,這或許與學校的長期教育有關。在日常教育中,泰國重視孩子們文明操守的養成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就會被要求在餐廳吃完飯後,要把椅子放好、把餐盤送到指定地點。泰國學生總體上都比較開朗、活潑、大方和寬容,在他們身上更多地保留了孩子的天真與稚氣,你會感覺他們更像孩子。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對於人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人文素養的培養比數理能力培養更基礎,因為人文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總支撐,這種支撐作用表現為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
泰國的教育理念無疑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倡的「學會生存」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生存教育」始終是泰國教育的核心,始終貫穿在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旨在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性和合作意識。在小學,專門有一門實用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電源插座、如何自我保護以及如何進行急救處理等生活常識。在中小學,每周有一節童子軍活動,高中則是軍訓。童子軍主要訓練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體魄。童子軍活動時,學生們學習野外生存的知識操練隊列、在夏令營(童子軍訓練基地)學習搭帳篷、做飯、辨別方向以及在野外過夜,同時還要負重遠足。泰國天氣比較熱,童子軍活動都是在露天進行,學生們雖然大汗淋漓,但沒有人叫苦叫累,更沒有家長會因心疼孩子而不讓孩子參加或向校方提抗議。
「分色運動會」最能體現泰國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識。在泰國,新生入學,學校便會按照新生人數比例,把新生分到紅、黃、藍、綠、紫、白等各個色塊中,從進校到畢業,他就一直在這個色塊中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每個色塊中,學生的年齡不一樣,有高中生,也有小學生。舉行活動時,高年級的學生帶領低年級的學生一起組織活動,這樣就形成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機制。整個活動,從運動員的選拔訓練、到拉拉隊的組織排演;從每個色塊方隊的宣傳欄的搭建,到宣傳畫的電腦設計與製作,全部是由高年級生帶領低年級生完成。運動會中,老師也按顏色分到各個色塊中,但老師不是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僅僅是參與者。運動會中,所有的學生都是參與者,沒有比賽項目的,全都是拉拉隊員。
「生存教育」所針對的,正是「書本教育」的不足和偏頗。「生存教育」並不排斥「書本教育」,不同之處在於:「書本教育」只「灌輸知識」,教學的藝術就是「如何灌輸」的藝術。而「生存教育」致力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即使關注「書本教育」,也是注重讓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從「學會生存」到「學會學習」,再到「學會合作」,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在不斷地豐富和擴大。
泰國人一般要接受12年的基本教育,其中6年是初級教育,3年是初中教育,3年是高中教育。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是強制性的義務性教育。希望適齡兒童都能接受初等教育,幾艘有年滿6歲的兒童都必須接受普通教育到11歲。小學畢業後,學生可以進入中學接受普通教育,也可以進入職業中學接受職業教育。泰國小學教育課程主要包括5方面。工具學科:泰語和數學;生活體驗:應用科學方法處理社會和日常生活問題;品行教育;職業基本知識;興趣體驗。
中等教育
泰國中等教育是非強制性的義務教育。泰國從事中等教育的學校有兩類,一類是普通中學,另一類是職業技術學校。泰國中等教育課程分為3個部分:必須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程。初中和高中的課程都採用學分制。泰國初中等教育出了知識和理論學以外,還注重基本技能、生活經驗、道德教育和勞動教育等四個方面的教育。
目前泰國每年應屆高中畢業生為12萬人,而被大學部直屬得24所公立大學錄取的只有3萬多人,競爭力非常強烈。泰國大學部在2004年取消全國統考制度,進行改革,引發不少爭論。目前使用高考新記分制為高中畢業生的課堂學習積分(PGA)在高考成績中的比重將由目前的5%提高到2004年的10%,還有高中專課成績幾分20%,大學部組織的高中學生基礎知識測驗成績(O-NET)35-70%,高中學生高等知識測驗成績(A-NET)0-35%,招生方式由各校自定,分兩大類,一種是根據學生的日常學習成績擇優錄取,另一種是結合日常學習成績和個人專長擇優錄取。
高等教育
泰國的高等教育比較發達。泰國的高等教育分為公里和私立兩類。泰國有78所公立院校和61所私立院校(2005年)。泰國目前的高等院校大致可分為泰國高校主管部門大學部下屬的公立院校;易三倉大學、博仁大學等私立院校;其他國家部委如衛生部、國防部、內政部等下屬的行業院校;亞洲理工學院、馬哈朱隆功佛學院等專門性高等學府等共4大類。
泰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較高,很多院校都有英文的國際學院,最近幾年隨著中泰文化的交流,有一部分大學成立了中英文的國際學院,突破語言的障礙,讓更多的中國生體驗泰國文化和教育的同時學習知識,其中博仁大學中國東盟學院就是最早進行中英文的國際學院,該學院獲得了泰國和中國的共同認可,是中泰教育深入合作的結晶。
⑺ 泰國旅遊適合小學生嗎
泰國旅遊比較適合家人結伴而行,因為泰國有不錯的美食。
泰國美食國際知名。無論是口味辛辣的還是較為清淡的,和諧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泰式烹調實質上是由有幾百年歷史的東方和西方影響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泰國飲食。泰國美食的特點要根據廚師、就餐人、場合和烹飪地點情況而定,以滿足所有人的胃口。泰國烹飪最初反映了水上生活方式的特點。水生動物、植物和草葯是主要的配料。避免用大塊的肉。後來的影響使得泰國飲食中也使用相當大塊的肉。
因為有佛教背景,所以泰國人避免使用大塊動物的肉。大塊的肉被切碎,再拌上草葯和香料。泰國傳統的烹飪方法是蒸煮、烘焙或燒烤。由於受到中國影響,引入了煎、炒和炸的方法。自17世紀以來,烹飪方法一直受到葡萄牙、荷蘭、法國和日本的影響。在17世紀後期,葡萄牙傳教士在南美洲習慣了紅辣椒的味道,於是在泰國菜中引入了紅辣椒。
⑻ 中國家長送孩子泰國讀書!家長這么做是為了什麼泰國教育比中國好嗎
每個家庭都關注孩子教育,每個家長都希望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非常必要了,現在很多中國家長送孩子到泰國讀書,下面就講一下泰國教育方面幾個優勢。
一、泰國教育資源很豐富
泰國的學校國際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很多學校無論在師資還是硬體方面都很晚上。泰國高等學院大部門都在首都曼谷以及普吉、芭提雅等區域,當地對於教育很重視,學校資金雄厚,教育資金強大,學校教育隊伍龐大。
三、泰國的教育體系豐富多彩
泰國教育體系豐富多彩,很適合學生,學生能夠在這里快樂學習。泰國國際教育學校課程有英式課程、美式課程、加拿大課程及新加坡課程等。中國的課程內容、形式單一,很多孩子不喜歡一些課程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中國式教育。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者請留言。
⑼ 泰國中小學放假時間,具體一點。是不是有寒暑假,時間是什麼時候,都多長時間。
泰國中小學暑假:三月中旬左右放暑假,到五月份開學,為期大概兩個月。
泰國中小學寒假:十月到十一月,一般不超過一個月。
泰國中小學每年有兩次共約 3 個月的假期,暑假時間長,大約兩個半月;寒假時間則很短,不超過一個月。
為了讓學生的假期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泰國有關政府部門設有長期性的學生假期活動。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每年都吸引很多各年齡段學生踴躍參加。泰國不少社會團體組織學生們利用假期前往海濱、國家森林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地參觀學習;
(9)泰國小學生做什麼擴展閱讀
泰國的義務教育是如何開展的?
泰國政府在1930便推行了全民義務教育,而且擴展到了農村。泰國的學校,基本上都是由校董會、校友會和家長會三方共同管理,學校的重大決策均由三方共同商量決定。泰國的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多,但不論是公立或私立的學校,學費都不是太貴。
學費最便宜的是政府辦的公立學校,公立學校的收費標准由政府統一規定,一年的學費大約1000銖(約合200元人民幣)左右。而且公立學校一般都校園環境優美、校舍寬敞、教學設施齊全,其辦學條件大概居泰國學校的中上水平。
在泰國,每個城鎮至少都有一所公立學校,目的在於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夠入學受教育。私立學校的收費標准不一,依據各個學校的辦學規模、辦學環境等而定。學費從兩千多銖至上萬銖不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學校。
但即使是泰國最有名的私立貴族學校,寄宿生全年的學費也只需4萬銖(約合8000元人民幣)左右。泰國的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由於有公立學校做保障,和一些慈善機構的捐資助學,所以在泰國幾乎沒有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