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水稻佔地多少

泰國水稻佔地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14 17:37:26

『壹』 泰國在東南亞水稻種植面積大的原因

應該是a吧

一種作物種植分布范圍,應取決於適合該作物生長的立地條件和自然條件(當然到了現在農業科技發達,溫室大棚、無土栽培等也可以突破環境條件限制)水稻一直在東南亞地區廣泛種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肥沃和高溫多雨。

個人感覺種植水稻和人口密集應該是因和果的關系,即先興起種植水稻才促成人口的繁榮。按照古時候,在中國主要糧食作物「五穀」就是指:谷、黍、麻、麥、豆。其中最有優勢的就是水稻(谷)——畝產量高,一般水稻的畝產量都是小麥的2-3倍,比其他麻、豆什麼的更不用說了。另外水稻還有個優勢就是生長周期短,在我國南方省區基本可以一年輪作2輪,在海南甚至可以輪作3輪!在相同面積和相同時間內,水稻產量遠遠高於其他幾種糧食。糧食的高產量從而降低了人們的生活成本,間接的促進了人口繁榮。

最後要說的是選項4了,不是人們口味決定作物,而是作物的分布范圍決定了在該范圍內人們的口味。例如,在北方只能種小麥,想吃水稻只能在南方調運,無疑加大了生活成本,廣大民眾所以也不得不喜歡上本土作物的口味了。

『貳』 泰國有哪些支柱產業或拳頭產業

泰國三大支柱產業為製造業、農業和旅遊業。

泰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躋身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但於「九八經濟危機」中受重大挫折,之後陷入衰退和停滯,是世界的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

泰國是亞洲唯一的糧食凈出口國,世界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電子工業等製造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變化明顯,汽車業是支柱產業,是東南亞汽車製造中心和東盟最大的汽車市場。

(2)泰國水稻佔地多少擴展閱讀:

以下為泰國經濟支柱詳述:

一、農業:農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農產品是外貿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水稻、橡膠、木薯、玉米、甘蔗、熱帶水果等。全國耕地面積1573.5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0.8%。2014年泰國農業產值429億美元,佔GDP的11.6%。

1、大米:世界著名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全國稻田面積共1195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五分之一多,佔全國耕地總面積三分之二多;從事水稻生產的農戶約400萬戶。

21世紀以來大米年產量2000萬噸左右,曾常年位列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2014年泰國水稻產量3667.3萬噸(摺合大米2050萬噸),出口1096.9萬噸,出口額53.8億美元,國際市場佔有率為25.4%,位列世界第一。

2、橡膠世界第一大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橡膠年產量約400萬噸左右,佔全球橡膠總產量三分之一。所產橡膠絕大部分供出口,年出口量佔全球橡膠出口總量的40-45%。全國77個府中有52個府種植橡膠,從事橡膠生產的農戶約150萬戶。

2014年種植面積289.3萬公頃左右,約占其國土總面積5.6%,在世界上排第二,僅次於印尼。傳統的橡膠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近年來逐漸開始在北部和東北部擴大種植。2014年泰國橡膠總產量427.1萬噸,出口340.9萬噸,出口額59.6億美元。

3、木薯世界第三大木薯生產國(僅次於奈及利亞和巴西)和第一大出口國,2014全國木薯種植總面積132萬公頃,主要產區在東北部、北部和中東部,其中東北部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多。從事木薯種植的農戶有48萬戶。

2014年木薯產量3124萬噸,鮮木薯和木薯干出口680萬噸,出口額15億美元。木薯澱粉出口153.8萬噸,出口額6.4億美元。

二、工業:泰國2014年製造業產值1550億美元,佔GDP的42.0%。製造業主要門類有:采礦、紡織、電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車裝配、建材、石油化工等。2014年泰國汽車產量達200萬輛,躋身全球十大汽車生產國。

三、旅遊業: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曼谷、普吉、帕塔亞、清邁、華欣、蘇梅島等。據泰國旅遊局統計,2014年泰國到訪外國遊客2478萬人次,同比增長-6.7%。其中,中國入泰遊客462萬人次,同比增長-0.29%。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旅遊及其帶動相關產業占泰國GDP的近五分之一。

『叄』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生產水稻

截止到2000年,全世界至少有114個國家生產水稻,總種植面積已達到15.4億公頃。其中年種植面積超過100萬公頃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奈及利亞、巴西和美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印度,2000年曾達到4460萬公頃(6.69億畝),約佔世界水稻總種植面積的29%。其次是中國,2000年水稻種植面積為3050萬公頃(4.575億畝),約佔世界水稻總種植面積的20%。2002年,兩國水稻種植面積均有所減少,印度縮減為4000萬公頃,中國縮減為2840萬公頃,分別佔世界水稻總種植面積的27%和20%。

『肆』 泰國水稻種植區在泰國哪裡 其限制條件是什麼

泰國水稻種植區在湄公河流域以及湄公河三角洲。限制條件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機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相對較低;而且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容易出現洪澇或乾旱,從而導致水稻減產。

『伍』 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產國

我國水稻播種面積佔世界第二,產量佔世界第一

世界水稻的主產區集中在亞洲。亞洲水稻播種面積佔世界的近90%,水稻產量佔全球水稻產量的91%。在亞洲,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泰國5國水稻播種面積均在1000萬hm2以上,也是全球水稻播種面積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總產量最高的國家,

水稻產量佔全球總量的31%,

印度是全球播種面積最多的國家,水稻播種面積佔全球總播種面積的29.5%左右。

從全球水稻單產情況來看,澳大利亞是水稻單產量最高的國家,其後依次為埃及、韓國、美國、日本、中國。其中澳大利亞、埃及單產量在第一個層次,每公頃在9t以上,其他4國在第二個層次,每公頃6~7t。印度由於單產量不到3t/hm2,盡管面積很大,產量也只有1.3億t左右,泰國也由於單產量只有2.3t/hm2,總產量在2500萬t左右,但由於泰國米質的優良,其稻米的國際貿易量在世界貿易中佔有很大的份額,常年比例在30%以上。

『陸』 地理問題:泰國的稻米出口量是世界第一嗎

對!中國是稻米生產第一大國!
泰國香米以其優良的品質享譽世界,作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泰國稻米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其國際貿易量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份額常年在30%以上

一、泰國稻米發展的基本情況

泰國位於北緯6°-20°,屬熱帶地區,氣候呈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全年可明顯分為三季:3-5月為旱季,6-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為涼季。全年月均溫度22°-25℃,年均降雨量1000mm,全年日溫差較小,太陽輻射較充裕,適合於水稻生長。

水稻是泰國最主要的農作物,既是泰國人的主食,又是出口創匯農產品。泰國的稻田約1093萬hm2,佔全國耕地總面積52%;從事水稻生產的有406萬戶,占農業總戶數的77.5%;稻米年產量為1800萬~2600萬t,稻米生產總值1128.27億泰銖(摺合人民幣約235億元),稻米年出口創匯800億泰銖。稻米產業在泰國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泰國稻米科研情況 泰國對水稻科研工作十分重視,1983年成立了直屬泰國農業合作部農業司領導的全國性水稻研究所,負責管理全國的水稻研究工作。水稻研究所下設7個區域性研究中心(含一個民間研究中心),每個稻作研究中心負責管理若干個稻作試驗站,全國共有23個稻作試驗站,每個試驗站負責若干個省(全泰國共76個省區)的稻作問題研究工作。由此形成了履蓋全國的強大水稻科研網路。泰國的稻作研究所、中心和試驗站隸屬泰國農業合作部農業司垂直領導,屬政府公務員序列,科研經費充足,科研人員待遇高,可以潛心搞好科研工作。

品種改良是泰國稻作研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在品種改良上,始終注意品質優先,符合品質標準的方能進入區試和審定,否則即使產量提高再多也不應用於生產,因而1959年推出的優質香米品種「好茉莉」(Hommali,商品名)現在仍然是泰國主要的應用品種之一。為了防止「好茉莉」退化,泰國的水稻研究中心、試驗站非常注重品種的提純復壯工作,不斷生產原種提供給推廣部門和農民,確保每2-3年能更新一次,從而確保高檔優質大米的品質。

泰國的水稻科研機構在注重品種改良、提純復壯的同時,也注意水稻其他技術的研究如耕作栽培、生理、植保、土壤肥料、種植制度、農業機械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十分重視產後技術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稻米加工技術,以稻米為原料的食品(如米食糕點、冰淇淋)開發技術等。

2.稻米生產情況 泰國的水稻以普通稻為主,兼有小面積的深水稻和陸稻。全國都可種植水稻,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和農作方式,劃分為四個稻作區,即北方稻區、東北稻區、中部稻區和南部稻區。泰國稻米生產條件較差,絕大部分稻田屬「望天田」,因而雨季是泰國水稻種植的主要季節,只有在灌溉地區或水源充足地區才種植雙季稻。泰國常年種植收獲的947萬—1030萬hm2水稻中,作主季種植的為893萬-913萬hm2,在旱季靠灌溉的雙季稻僅為49.3萬-114.7萬hm2。由於「望天田」面積大,加上米價較低,稻農投入積極性不高,肥料投入少,呈廣種薄收狀況,水稻單產水平較低,平均單產為1650-3000kg/hm2。為了改變泰國水稻生產水平低的狀況,降低水稻生產成本,提高泰國大米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泰國致力於推廣和嘗試應用HYV綜合技術、施肥技術、病蟲綜防和生防技術、直播和機耕及省工節本技術、提高品質技術和實施一系列「國王項目」,對推動泰國水稻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水稻生產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在過去的5年中,雖然主季稻面積年均下降0.45%,而總產仍然維持在1600萬—1900萬t,單產達到2063.5~2187kg/hm2,分別提高了2.44%和0.57%。同期,由於灌溉條件改善,雙季稻也有所發展,面積年均增長23.34%,總產達到190萬-480萬t,單產達到4074~4537.5kg/hm2。

泰國水稻生產所用的品種也有較大發展,目前已有產量顯著超過「好茉莉」且有茉莉花香味的品種如RD15等,單產水平比「好茉莉」高10%以上。當前品種的分布狀況是地方性農家種佔18.38%,RD系統佔30%,「好茉莉」佔26.04%,改進型品種佔25.1%。值得關注的是,泰國在水稻面積下滑的情況下,香稻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種植面積年均遞增2.4%以上,由1993年的229.2萬hm2上升到2000年的281.6萬hm2。

3.稻米加工情況 泰國稻米加工業十分發達,已由過去的小企業向中大型加工企業方向發展。如帕圖木(Patum)大米加工倉儲大眾有限公司是一個具有4個子公司的大型稻米上市公司,日加工糙米達1000t、拋光100t、包裝500t、裝卸3000t、風干2400t,有容納7萬t稻穀和1.2萬t大米的大型倉儲。公司的產品包括香米、白米、蒸米、糙米、碎米、米粉、糠油、谷灰等。稻穀收購入廠時,公司要對稻穀進行抽樣和小型加工試碾,測定水分、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觀品質、食味品質等(全過程僅需10min),依質定價,然後再送貯存庫進行清潔、乾燥、分貯。加工生產過程十分講究,全自動化程度高,程序包括粗選→精選→剝殼→去皮→篩選→色選→拋光→去雜→分級→包裝,泰國大米拋光的技術含量較高,主要是水分和濕度控制技術十分嚴格,確保了大米質量上檔次。該公司還對加工副產品進行綜合利用,將谷殼做燃料用於發電,將發電後的稻殼灰做肥料供應出口,而將米糠提取糠油,干糠作飼料。

泰國對出口大米的質量要求十分嚴格,生產廠家都建立了企業質量標准,國家有統一的稻米分級標准。泰國稻米標准中將白米分成11個等級,各級中對米粒長度、米粒完整度、碾磨程度、雜物允許量、水分含量都有對應的規定。

4.稻米貿易情況 泰國的稻米貿易受開放式的貿易環境影響較大。目前普通稻穀的收購價為5000泰銖/t,香稻的收購價為8000泰銖/t,有機稻穀的收購價比相同類型的稻穀高30%-40%。

在泰國的稻穀總產中,每年國內消費的約為1200萬—1300萬t,占稻穀總產量的60%,近年來盡管泰國人年均消費稻米大幅下降,由1977年的148.61kg降到現在的109kg,但在整個國內稻穀消費中,直接的家庭消費仍有1000萬-1100萬t。除此外,每年作為稻種的約90萬~100萬t,其餘部分被加工成工業產品,工業用糧呈現上升趨勢。

稻米是泰國最主要的出口創匯品種,為保證泰國大米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形象,出口的泰國大米必須經專門的稻米監察委員檢查,符合標準的方能出口,1994—1998年泰國每年平均出口量為480萬-650萬t,約占總產量的26%,年出口創匯800億泰銖。在所出口的大米中,香米出口量約為每年110萬t,占出口總量的20%左右。但近幾年香米的出口價格幾乎翻一番,由1994年的12080泰銖/t上升到1998年的23739泰銖/t。

泰國大米出口遍及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主要的出口市場在亞洲,占出口總量的63.78%,其次是北美、南非和歐洲,分別佔13.4%、9.83%和8.09%。中國是泰國香米的最大出口國,年出口量為20多萬t。近年來,由於中國香米生產的發展,香米進口量正在縮小,已由1995年的26.155萬t降到1998年的22.479萬t。

『柒』 泰國水稻是出口的,但是泰國水稻單位面積產量低,為什麼

單產面積地的原因:1、泰國"靠天田"多。在泰國常年水田面積13500萬畝當中,75%是"靠天田"的單季稻,常在6-12月的雨季種植稈子比較高的優良品種(平均單產為120公斤/畝);需要灌溉的雙季稻僅佔20%,常在1-6月的旱季通過灌溉多種植一季經過改良的矮稈品種(平均單產為230公斤/畝以上);3%左右為深水稻(指在50厘米以上水深條件生長的水稻,一般淺水撒種,漂在水上,隨水增深而漸長高。有的深水稻株高達到3米-5米,平均單產100-200公斤/畝);2%左右為旱稻(單產也比較低)。
2、常規稻品種多。泰國水稻主要是常規稻品種。據泰國水稻所所長介紹,泰國常規水稻要佔98%以上,雜交水稻不足2%。而我國則主要是雜交水稻。1998年的雜交水稻播種面積占水稻總面積的61%以上,常規稻僅佔39%。
不過盡管如此,泰國的稻田分布面積廣,種植規模大,加工設備多為他國生產,加工技術水平和市場化管理相當先進,所以泰國國內的稻米生產過剩,加之品質較好,受國際市場歡迎,約有40%左右用於出口。

『捌』 泰國的產業特徵

摘要 泰國市場開放很早,上世紀60年代開始,經濟對外開放,大量引進外資,積極的發展經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經濟產業主要是工業和服務業,農業同樣發展得非常好。工業中發展較好的是汽車、電子工業。泰國汽車產業是支柱產業,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和銷售市場。泰國農產口是世界五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大米和橡膠出口量均為世界第一,泰國是世界魚產口主要出口國之一。簡單的介紹可以看出泰國經濟發展比較亮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