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海南人多少
1. 海南島有多少人口
根據海南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我省全省常駐人口:786.75萬人,戶籍人口:760.94萬人;全省省內變動人口:74519人,省外遷入人口:18478人。 海南是全國著名僑鄉,有海外華僑、華人近300萬人,歸僑、僑眷100多萬人。華僑、華人分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地區居多,僅泰國就有100多萬。在世界各地的海南華僑、華人成立社團組織230個。 而且,有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4種宗教,信教群眾5.6萬多人,全省有省、地(市)、縣愛國宗教團體26個。 「十一五」時期是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深化的關鍵時期。我省將力爭到2010年末,人口總量控制在867.3萬人以內,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7.9以內,出生性別比達到100:107的正常水平
2. 海南有多少人
2022年海南總人口為1020.46萬人。
海南省的漢族、黎族和苗族是世界性的民族,其餘是解放後遷入的幹部、工人和移民,分散在全省各地。
黎族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在世界上居住的黎族苗族,大多居住在中國中南部的瓊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縣,以及三亞、五指山等地。漢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北、北方和沿海地區。
從先秦到西漢,古代百越人的一個分支——駱越,就分布在海南島。根據考古學、語言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的分析,洛越人是黎族的祖先。
海南省行政區劃
海南下轄海口、三亞、三沙、儋州四個地級市。省縣級行政單位15個,包括5個縣級市、4個縣和6個自治縣,分別是五指山市、文昌市和瓊海市。
萬寧、東方、定安、屯昌、澄邁、臨高、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海南省人民政府位於海口市美蘭區國興大道9號。
3. 泰國人口數量2022總數是多少
泰國人口數量2022總數是6720萬人。15歲以下人口的百分比:19.9%,15至64歲人口的百分比:70.9%,65歲以上人口的百分比:9.2%,15歲以下:13,622,398人(6,971,753名男性/6,649,959名女性),15~64歲之間:48,665,734人(24,074,196名男性/24,591,537名女性),64歲以上:6,324,734人男性2,857,040人。
泰國人口分布
泰國的人口主要為農業人口,集中在稻米產地,即泰國的中部和東北、北方。隨著全球化進程,泰國也在工業化過程中,有大約31、1%的泰國人口集中在曼谷等大城市,而且在持續增長中。全國共有30多個民族,總計6000多萬人口。
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的40%,寮國族居次占人口總數之35%、華族佔14%,馬來族佔3%,其餘是高棉族、苗族、瑤族、桂族、汶族、克倫族、撣族、塞芒族、沙蓋族、孟族等民族。
4. 海南人口數量有多少
根據海南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我省全省常駐人口:786.75萬人,戶籍人口:760.94萬人;全省省內變動人口:74519人,省外遷入人口:18478人。
我省65歲及65歲以上的人口為51.71萬人,占總人口的6.58%。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65歲及65歲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7%。據海南省統計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我省目前平均預期壽命為70.01歲,在全國名列前茅。省民政廳提供的數字表明,全省現有百歲老人229人。這說明海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島。
居民語言種類多,主要使用的方言有10種。其中:海南話,狹義的海南方言,屬漢藏語系漢語閩南方言,是使用最廣泛,使用人數最多的,全省有500多萬居民通用,主要分布在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定安、屯昌、澄邁等市縣的大部分地區和陵水、樂東、東方、昌江、三亞等市縣的沿海一帶地區。在不同地方,海南話語言和聲調有所不同,一般以文昌人的語音為標准口音。
黎話: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有本地、美孚、加茂等五種方言。全省黎族人民使用,主要分布在瓊中、保亭、陵水、白沙、東方、樂東、昌江等自治縣和三亞市、通什市。
臨高話: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比較接近壯語,約有50萬居民使用,主要分布在臨高縣境內和海口市郊西部的長流、榮山、新海、秀英等地區。
儋州話:屬漢藏語系漢語粵語方言系統,有40多萬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 市、東方市和昌江縣的沿海一帶地區。
軍話:屬漢藏系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系統,是古代從大陸充軍來海南島的士兵和仕宦留下來的語言,有10多萬人使茫�饕�植莢誆��亍⒍�絞小①僦菔?和三亞市的部分地區。
苗話: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主要在海南島的中部、南部地區各市縣以及少數在其它縣的約5萬苗族居民中通用。
村話: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約6萬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東方市、昌江縣、昌化江下游兩岸。
回輝話:目前學術界認為屬海南島語系,是語群中的一個獨特語言。據《瓊州府志》記載,回輝話是大約在宋、元朝期間從外國遷來的居民使用而流傳下來的語言,當時漢人稱之為"番語"。使用人口主要是6000海南島世居的回族居民,主要在三亞市的回輝、回新2個村和白沙縣、萬寧縣境內的少數回族居民中間通行。
邁話:屬粵語方言系統,比較接近廣州語,是漢人使用的語言,但使用人數不多,分布不廣泛,目前只有三亞市市郊的崖城和水南一帶居民使用。
蛋家話:屬粵語方言。僅三亞港附近的漢族居民使用。此外,還有三亞市、陵水縣等沿海漁民使用的船上話,港口、鐵路、礦、國有農場工人使用的白話、客家話、潮州話、浙江話、雲南話、福建話等。
海南是全國著名僑鄉,有海外華僑、華人近300萬人,歸僑、僑眷100多萬人。華僑、華人分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地區居多,僅泰國就有100多萬。在世界各地的海南華僑、華人成立社團組織230個。
而且,有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4種宗教,信教群眾5.6萬多人,全省有省、地(市)、縣愛國宗教團體26個。
,「十一五」時期是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深化的關鍵時期。我省將力爭到2010年末,人口總量控制在867.3萬人以內,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7.9以內,出生性別比達到100:107的正常水平
5. 海南人口有多少
海南人口2022年總人數口是1020.46萬。
海南省漢族、黎族、苗族是世居民族,其餘民族是解放後遷入的幹部、職工和移民,分散於全省各地。
黎族是海南島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族、苗族大多數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瓊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縣和三亞市、五指山市;漢族人口主要聚集在東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區。
先秦至西漢時期,海南島上分布著古百越人的一支——駱越。根據考古學、語言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的分析證明,駱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
海南省行政區劃
海南省共轄4個地級市,分別是海口市、三亞市、三沙市、儋州市;15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分別是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
萬寧市、東方市、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海南省人民政府駐海口市美蘭區國興大道9號。
6. 泰國2021總人口是多少
2021年,泰國的總人口數量6655萬人,其中泰國公民的數量在66558935人左右,男性的總數為32110775人左右,女性的數量為33503382人左右。城市人口數量最多的是曼谷,總人數高達5666264人左右,清邁的人口達到1779255人左右。近幾年泰國的人均經濟得到了發展,所以人口數量有明顯的上升。
泰國人口的民族構成:
泰王國人口中,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的40%,其餘為寮國族、華族、馬來族、高棉族,以及苗、瑤、桂、汶、克倫、撣、塞芒、沙蓋等山地民族。全國共有30多個民族。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的75%。在泰華人約有900萬,佔全國人口的14%,是除泰人之外最大的族群,祖籍潮汕地區的泰國華人多達800多萬。
7. 泰國有多少華人
泰國,舊稱暹羅,位於中南半島的正中央,南接馬來半島,東面、北面及西面分別與柬埔寨、寮國及緬甸接鄰。自1238年的泰可泰(1238-1419)立國以來,歷經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吞武里王朝(1967-1782)及曼谷王朝(1782- )等四個王朝的統治。
暹羅境內於1238年素可泰王朝建立以前,曾出現過一些小國,如六世紀之後出現的赤土國、盤盤國、墮羅缽底國等。這些國家部分位於暹羅上方,部分位於馬來半島北方的克拉(Kra)地峽一帶。
移民簡史
泰國華人移民的類型可分為五種:一。謀生移民;二。技術移民;三。墾殖移民;四。商貿移民;五。反清移民。
早在暹羅素可泰王朝(Sukhothai, 1238-1378)建立時,泰國便成為中國的藩屬,向中國進貢方物,並與中國維持了良好的關系。當時,中泰兩國互贈禮物,形同貿易;中方允許泰方豁免繳稅,使泰方有厚利可圖。
自明朝洪武初年(1367)開始,前往中國朝貢的暹羅使者當中即有華人參與,他們最早是以通事的身份出現,如洪武5年(1372)的李清,到了洪武14年(1381)陳子仁既以正貢使的身份出現。這些華人都旅居有年,精通暹羅語。
13、14世紀之際,克拉(Kra)地峽兩岸如春蓬(Chumphon),素叻他尼(Surat Thani)與六坤(Ligor)等商港,最早吸引了華裔前往經商。16世紀西方努力參透泰南時,華人錫礦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同時,中國海盜林道乾及其隨從,因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Pattani)落戶,並與當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漸地發展為華人的聚落。
16世紀初,阿瑜陀(Ayudhya)既有華人聚集區。據當時華人的記述,華人在這里已住了好幾代。他們在阿瑜陀王城與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展開商業競爭。據法國駐阿瑜陀王城的法國大使勞貝里(dda Loubere)的紀錄17世紀中葉時,王城約有華人3000至4000人。
到了17世紀末,全泰國的華人人口約有10,000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0%弱。那時的泰華多來自華南福建與廣東商港,屬商貿移民。
華人在商場上所向批糜,17世紀時日本人在阿瑜陀王成失勢,華人更乘機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對貿易深感興趣的心理,成為皇家貿易的代理人,從中取得利益。泰王視華人為自己人,給予特殊的待遇,因而華人與歐商競爭時占盡優勢。
1766年,緬甸軍隊圍攻首都阿瑜陀,城內華人居民奮勇抗敵,保衛城池,扮演了英雄的角色。嗣後,中泰混血兒鄭昭帶領500名部下突圍而去,並在1767年10月率軍收復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Thouburi, 1767-1782)王朝。鄭昭的父親是潮州人鄭鏞,原籍廣東澄海,移民暹羅後發跡;母親是泰婦。鄭昭在執政期間(1767-1782年),鼓勵潮州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Chao Phya)東岸靠近今王城處,開始出現一個新的華人聚集區。
鄭昭死後所建立的王朝,為卻克里(Jakkri Dynasty),泰國的皇家貿易空前繁榮,華商參與其盛,大批移民湧入。拉瑪一世(Rama I,1782-1809)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帶,興建了一個華人商業區。
隨著1850年代經濟的蓬勃發展,加速了華人移民的步伐。19世紀上半葉時,華商季節性地湧入泰國。到了下半葉時,一種有組織的預付船票應運而生,導致大批勞工移民的湧入。到了19世紀末,泰國華人已遍布各地。
絕大部分華人來自廣東與福建。在20世紀初,潮州人占絕對優勢,佔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廣府人9%。潮州人之所以占盡優勢,除了鄭昭王的厚愛及連鎖性的移民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曼谷與華南間的輪船通航,要以汕頭為最早,大批潮人從這里下船到泰國去。
華人人口
今天泰國華人人口到底有多少,並沒有正確的統計。由於中泰通婚在泰國很早就出現,而且非常普遍,中泰混血兒多採用泰人的名字,所以要從姓氏來考察什麼人是華人,困難很大。據估計,泰國華人約有450萬至600萬人,佔全國約6,00萬人口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