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中國禮儀有哪些和泰國不一樣

中國禮儀有哪些和泰國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2-11-26 18:30:51

1. 泰國人與中國人的握手禮儀

泰國,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國」、「大象之國」、「微笑之國」等稱譽。
泰國人在交際往來中不喜歡與人握手,見面時通常採用「合十禮」。行合十禮時,要立正站好,雙手十指並攏掌心相對。雙手舉起的高度不同,給予對方的禮遇便不同,通常有四種規格:一是舉到前額下,用於晚輩向長輩施禮;二是舉於胸前,多用於長輩向晚輩還禮;三是舉到鼻子下,一般用於平輩間;四是舉過頭頂,只用於平民拜見泰王時。
在交際場合,泰國人習慣以「小姐」、「先生」等國際上流行的稱呼彼此相稱。在交談時,泰國人習慣細聲低語。在泰國人看來,跟旁人打交道時面無表情,愁眉苦臉,或是高聲喧嘩,大喊大叫,都是失敬於人的。
在泰國,睡蓮是國花,桂樹是國樹,白象則是國獸。對於這些東西,千萬不要表示輕蔑或是予以非議。
與泰國人進行交往時,千萬不要信口開河,非議佛教,或對佛門弟子有失敬意,特別是切勿對佛祖釋迦牟尼表示不恭。在泰國參觀佛寺之時,除了進門前要脫鞋之外,還要摘下帽子和墨鏡。在佛寺之內,切勿高聲喧嘩,隨意攝影、攝像。特別要牢記,不要爬到佛像上去進行拍照或是觸摸佛像,婦女接觸僧侶,也是被禁止的行為。
泰國人非常喜愛紅色和黃色,並且對藍色頗有好感。在他們看來,藍色象徵著「永恆」與「安定」。在泰國的三色國旗上,藍色居中,並且代表著王室。對於褐色,泰國人比較忌諱。通常,他們還忌諱用紅色的筆簽字或是用紅色刻字,因為他們視之為死人所受的待遇。
在舉止動作上,泰國人的禁忌很多。總的說來,他們有「重頭輕腳」的講究。所謂「重頭」,是說泰國人的頭部,尤其是孩子的頭部,一般絕對不準觸摸。拿著東西從泰國人頭上通過,被視作一種侮辱。所謂「輕腳」,則是說泰國人認為腳除了走路外,別無所用。因此,他們不準用腳指示方向,不準用腳踩踏門檻。在外人面前席地而坐時,不準盤足或是雙腿叉開。
跟泰國人接觸時,千萬不要動手拍打對方或用左手接觸對方,講話時以手指對對方指指點點,也是不允許的。

2. 不同國家的禮儀有哪些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禮儀、手勢禮儀、握手禮儀等。

3. 泰國與中國文化差異很大,有哪些事在泰國被禁止,在中國卻習以為常

泰國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國家,但是泰國和中國的生活習俗有著天然的差別。兩個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有影響,但是差別還是有很大的,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哪些在中國可以做的事情,但在泰國不能做。

但無論如何?我們要尊重文化的差異,如果我們去旅遊的話,必須要尊重別人的文化,也要遵守別人的規矩。我在家還知道哪些泰文化的差異,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4. 不同國家的禮儀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禮儀、手勢禮儀、握手禮儀等。

5. 不同國家的有自己的禮貌文化,泰國人的微笑有哪些意思

去過太過旅遊的人啊,一定被這個國家的微笑文化給感染,浮躁的心也在這種微笑文化中慢慢變得平靜安詳,而泰國也被譽為“微笑之國”。那麼泰國人微笑之下有哪些意思呢?就讓我帶領大家感受下泰國的微笑文化吧。
一、微笑代表友善,代表其熱情好客

與我國作為近郊的泰國是東南亞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光中國遊客就有好幾千萬,更不用說其他歐美國家了,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為了讓遊客來到泰國後都有個好的旅遊體驗,泰國旅遊局也是格外重視本國商家的服務態度,而當地的商家因為蜂擁而至的遊客,自然也是以最友好的方式來迎接遊客,畢竟這可關乎到他們的收入啊。

如果只是部分人將微笑常掛在臉上還好,泰國人似乎將微笑完全與自己的臉結合起來,盡管他們一天要微笑無數次,但給人看來,他們的每一個微笑都是真誠友善的,這也難怪泰國一直是東南亞最受歡迎的旅遊國家了。

6. 世界各國都有哪些風格迥異的迎賓禮節呢

不同國家的人文化背景不同,自然風俗禮儀也就不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接待賓客的禮儀。所以當我們有機會去其他國家遊玩的時候,我們要入鄉隨俗,要完全尊重其他國家人的禮儀。

在烏干達,香蕉對於人們來說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人們用香蕉盛宴來款待來賓。人們為了表示對貴賓的熱烈歡迎之情,他們常常會砍下香蕉樹, 有時甚至覺得把它們插在大路口的醒目之處, 有時把它們斜靠在家門口的突出位置,就像是象徵著希望和幸福的黃手帕一樣,讓遠道而來的人感到溫暖。


對於我們來說,接受他人的接待,我們要多微笑,因為微笑是世界的共通語言,就算語言不通,一個微笑就能帶給彼此一種會心的感覺。所以,對待他人,讓他人感到舒適的秘訣就是展現我們親切笑容。

7. 各國禮儀有什麼不同與相同之處

哈薩克人設宴一般都講究上羊肉,用羊頭招待客人。牛奶等奶製品為上佳飲料用於待客。客人赴宴,要先從自己的盤子里取一些羊肉,請女主人品嘗,以示對主人的敬重和感謝。哈薩克人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只有在很正規的社交宴請之中才使用刀叉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不同民族採用不同的見面禮節。馬來人的常規作法是向對方輕輕點頭,以示尊重。馬來人傳統的見面禮節,是所謂「摸手禮」。它的具體作法為:與他人相見時,一方將雙手首先伸向對方,另一方則伸出自己的雙手,輕輕摸一下對方伸過來的雙手,隨後將自己的雙手收回胸前,稍舉一下,同時身體前彎呈鞠躬狀。

馬來西亞的華人與印度人同外人見面時,則大多以握手作為見面禮節。

馬來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沒有固定的姓氏,兒子以父名為姓,父親則又姓祖父的名字。

馬來西亞的國花為扶桑花,在馬來西亞叫作「班加拉亞」。
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飲食習俗禁酒,喜歡飲用椰子水、紅茶、咖啡,等等。馬來西亞的穆斯林不吃豬肉,不吃自死之物和血液。不使用一切豬製品。通常吃米飯,喜食牛肉,極愛吃咖喱牛肉飯,並且愛吃具有其民族風味的「沙爹」烤肉串。

馬來西亞的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可以吃羊肉、豬肉和家禽肉。

馬來人一般十分好客,他們認為:客人在主人家裡若不吃不喝,等於不尊敬主人。平常用餐時只用右手抓食食物,左手被視為「不潔之手」,禁用其取食食物或飲料。只有在十分正規的宴請中,馬來西亞人才以刀叉進餐
蒙古
蒙古人極為熱情好客,有時也與別人握手為禮。不過更愛採用民族見面禮:其一,是請安禮。男子單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則須雙膝彎曲。其二,是躬身禮。先將雙手高舉過頭,隨後將右手捂在胸前,同時躬身,以示敬意。其三,是擁吻禮。即與行禮對象擁抱並親吻。

蒙古人歡迎佳賓通常舉行迎賓儀式:儀式之一,是獻哈達;儀式之二,是敬奶茶;儀式之三,是吸鼻煙。

在蒙古民間,與他人相見時所用的問候語,往往先詢問對方 「牲畜是否平安」。
蒙古人主食主要是肉類和乳製品。忌吃魚,禁吃蝦、蟹、海味,以及所謂「三鳥」內臟。

通常蒙古人食量較大。 傳統佳餚有「手抓肉」、「烤全羊」、「石烤肉」、「羊背子」等等。在吃肉時,蒙古人一般用手撕而食之,或以刀子割食。吃著名的「手抓飯」時,則須以手直接進行抓食。

蒙古人主要飲料,有馬奶酒和奶茶。蒙古人多能飲酒。向貴賓敬酒時,他們往往同時載歌載舞。
日本

日本人通常以鞠躬作為見面禮節。在鞠躬的度數、時的長短、次數等方面還有其特別的講究。行鞠躬禮時手中不得拿東西,頭上不得戴帽子。日本有時還一面握手一面鞠躬致敬。一般日本婦女,尤其是日本的鄉村婦女,只是鞠躬。

在日本鄉村民間,送別親友往往還會向對方行跪禮或搖屐禮。婦女所行的為跪禮,即屈膝下跪,男子所行的搖屐禮,手持木屐在空中搖動。

日本人與他人初次見面時,通常都要互換名片,否則即被理解為是不願與對方交往。

在交際場合,日本人的信條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因此,忌諱高聲談笑。但是在外人面前則大都要滿臉笑容。日本人認為這是禮貌。

日本飲食一般稱之為和食或日本料理,可歸納為「五味」、「五色」與「五法」。「五味」為: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澀味。 「五色」是:綠春,朱夏,白秋,玄冬,再就是黃色的廣泛運用。所謂「五法」指烹飪方法:蒸、燒、煮、炸、生吃五種。

日本人的飲食禁忌為:不吃肥豬肉和豬的內臟,也有一些人不喜歡吃羊肉和鴨肉。日本人非常愛喝酒,人們普遍愛好飲茶。

日本人在用餐時,有「忌八筷」之說:其一,是忌舔筷;其二,是忌迷筷,即不準拿著筷子在飯菜上晃來晃去;其三,是忌移筷,即不準夾了一種菜又夾另一種菜,;其四,是忌扭筷,即不準將筷子頭反過去,吞在口裡;其五,是忌插筷,即不準將筷子插在飯菜里,或是把它當作叉子,叉起飯菜吃;其六,是忌掏筷,即不準用筷子在飯菜里扒來扒去;其七,是忌跨筷,即不準把筷子跨放在碗、盤之上;其八,是忌別筷,即不準用筷子當牙簽用。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人喜歡社交,樂予助入,友善謙卑。大多數人信仰佛教,相見或告別時,一般雙手合十,表示敬意、歡迎或歡送。接待客人時常為客人戴上花環。

斯里蘭卡受英國文化影響,保留不少英國習慣,如講禮貌,會談或會議之前有向客人獻茶的習慣。

在農村,等級觀念依然很強,

斯里蘭卡人非常喜歡鮮花,特別是蘭花等五彩繽紛的鮮花。斯里蘭卡人喜歡大紅色、白色、咖啡色、黃色、天藍色、草綠色和黑色,而且還喜歡帶有宗教和古代神話色彩的顏色和圖案。烏鴉在斯里蘭卡彼視為神鳥和吉祥物,因而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崇拜。
斯里蘭卡人一日三餐,相隔時間較長,早餐在6點半左左,午餐在1點鍾以後,晚餐在9點鍾以後。大米是斯里蘭卡人的主食,愛吃帶有辣味的萊餚。

斯里蘭卡許多生活習慣類似印度,喜食雞肉,菜多放咖哩、辣椒、椰子油,味道辛辣且濃烈,喜歡用麵包果、芭蕉花、茄瓜等材料煮成小碟的咖哩拌飯。

民間一般習慣用手抓食進餐,米飯一般盛在盤子里或芭蕉葉上,加上各種小菜,再澆上一種豆汁或椰肉湯,用手捏合拌勻送入口中。飯桌上一般為每人准備一碗清水和一杯冷開水(在農村中往往是生水)。清水用來飯前、飯後洗手,冷開水一邊吃飯一邊飲用。

但上層和外交場合使用刀叉。

斯里蘭卡是當今世界上的第三大茶葉生產國也是最有名的紅茶加工國。斯里蘭卡沒有英國人在茶中加奶的習慣。
泰國

泰國人交際應酬所用最多的見面禮節,是帶有濃厚佛門色彩的合十禮,並且同時問候對方「您好!」在一般情況下,行合十禮之後,即不必握手。行合十禮時,晚輩要先向長輩行禮;身份、地位低的人要先向身份、地位高的人行禮。對方隨後亦應還之以合十禮,否則即為失禮。

泰國人習慣以「小姐」、「先生」等國際上流行的稱呼彼此相稱。在稱呼對方時,為了表示友善和親近,直接稱呼其名。跟外人打交道時,泰國人頗有涵養,一貫講究「溫、良、恭、儉、讓」,並且總是喜歡面含微笑,細聲低語。
泰國人不喝熱茶喜好凍茶。喝果汁時在其中加入少許鹽末。

泰國人口味不愛過咸過甜或紅燒,喜辛辣、鮮嫩。愛往菜餚中加入辣醬、魚露或味精。用餐時多慣於圍繞著低矮的圓桌跪膝而坐,以右手抓取食物享用。
新加坡

新加坡人在社交場合與他人所行的見面禮節多為握手禮。由於文化多元化,新加坡的禮儀與習俗也呈現多樣化:華人習慣於拱手作揖或鞠躬;而馬來人採用 「摸手禮」。新加坡人特別強調笑臉迎客,彬彬有禮。

新加坡政府強調「不學禮,無以立」,而且專門編定了《禮貌手冊》。
新加坡飲食習慣往往受廣東、福建、海南和上海影響。口味喜清淡,偏甜;而馬來人忌食豬肉、狗肉、自死之物和動物的血,不吃貝殼類動物,不飲酒;印度人則絕對不吃牛肉。在用餐時,不論馬來人還是印度人都不用刀叉、筷子,而慣於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忌用左手取食。

新加坡華人大都喜歡飲茶。
印度

印度交際應酬禮節繁多:合十禮、擁抱禮、貼面禮、摸腳禮、舉手禮等。也流行握手禮。印度人迎接嘉賓往往要向對方敬獻用鮮花編織而成的花環。印度人以往對等級、地位、身份極其關注。印度所特有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其一,「婆羅門」,即僧侶;其二,是「剎帝利」,即名門、貴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羅」,即賤民。此外,還有 「不可接觸的賤民」,叫作「哈里真」。傳統的種姓制度廣遭非議,但影響猶在。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麵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別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

印度人用餐習慣右手抓食。

8. 各個國家的見面禮儀

世界各國不同的見面禮儀介紹
人們相見,互相問好,世界上不論國家大小都會有各自的見面禮儀。熱情的見面禮儀不但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而且可以顯示一個人素質的高低。
1.握手禮儀
握手是一種很常用的禮節,一般在相互見面、離別、祝賀。
握手是現在社會大多數國家相見時最常用的禮節,廣泛運用於政要、商要和普通百姓之間。行握手禮時,一般要求主人主動,男士必須光手,女士則可以戴手套。另外,握手不能交叉,也不能一隻腳在內一隻腳在外。
握手禮是會議、社交、慰問等情況下使用。純禮節意義上的握手姿勢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對方的手掌持續1-3秒鍾,雙目注視對方,面帶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傾,頭要微低。
2.拱手禮儀
又叫作揖禮,在我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的禮節之一,常在人們相見時採用。即兩手握拳,右手抱左手。
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目前,它主要用於佳節團拜活動、元旦春節等節日的相互祝賀。也有時用在開訂貨會、產品鑒定會等業務會議時,廠長經理拱手致意。
3.鞠躬禮儀
鞠躬意思是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禮節。"三鞠躬"稱為最敬禮。在我國,鞠躬常用於下級對上級、學生對老師、晚輩對長輩,亦常用於服務人員向賓客致意,演員向觀眾掌聲致謝。
4.擁抱禮儀
在歐美、中東及南美洲常見的禮節,一般用於熟人和朋友之間,有時伴隨著接吻禮,是比較親密的一種見面禮儀。這種禮儀一般用於同性或者親密的異性之間。
流行於歐美,通常與接吻禮同時進行。擁抱禮行禮方法:兩人相對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挾對方左後肩,左手挾對方右後腰。握各自方位,雙方頭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擁抱,然後再向右擁抱,最後再次向左擁抱,禮畢。
5.吻手禮儀
吻手禮:吻手禮源於古代維京人用手向其日耳曼君主遞禮物的風俗,流行於歐美上層社會,是一種僅對貴族已婚婦女實施的禮節。吻手禮一般在室內舉行,並且僅限於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背。
男子同上層社會貴族婦女相見時,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則可將指尖輕輕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錶示,則不吻。如女方地位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禮在英法兩國最流行。
6.接吻禮儀
見於西方、東歐、阿拉伯國家,是親人以及親密的朋友間表示親昵、慰問、愛撫的一種禮,通常是在受禮者臉上或額上接一個吻。
接吻方式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臉,親額頭;兄弟姐妹、平輩親友是貼面頰;親人、熟人之間是擁抱,親臉,貼面頰,在公共場合,關系親近的婦女之間是親臉,男女之間是貼面頰,長輩對晚輩一般是親額頭,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間才吻嘴。
7.合掌禮儀
合十禮又稱合掌禮,流行於南亞和東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其行禮方法是:兩個手掌在胸前對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對,手掌向外傾斜,頭略低,面帶微笑。
8.跪拜禮儀
跪拜之禮,廣泛應用於中國古代社會,周時就有稽首、頓首、空首三大跪拜禮儀規定,行禮者必須雙手疊加膝前,叩首到地且停留多時。這種禮儀一直到辛亥革命時才伴隨著封建制度一同滅亡。
9.吻腳禮儀
吻腳禮是由東方傳入,表示一種拜服的`態度,往往是被征服者或者臣民對統治者所行的大禮。《舊約》和《新約》中都有關於吻腳的記載,表現一種宗教臣服。在非洲某些地區,現在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禮節。
舉手注目禮:舉手注目禮是專屬於軍人的禮節,軍人行軍禮時舉右手,手指並攏,指尖觸帽檐,兩眼注視對方,直到對方答禮才可放下手。遇到長者或者長官時,軍人必須行軍禮。
10.點頭禮儀
點頭禮一般用於平輩和同級別的人之間,屬於比較快比較生疏的禮節。一般兩人在路上行走相遇可以在行進中繼續施行點頭禮,長官對部下、長者對晚輩答禮也可以用點頭禮。
11.碰鼻禮儀
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中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見面禮儀,即碰鼻禮。毛利主人在初次見面時必須與客人鼻尖對鼻尖連碰兩三次,碰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則說明客人越受他們尊敬。
12.貼面禮
在阿拉伯國家,兩個老朋友相見不僅僅會握手和擁抱,還會行貼面禮。行禮時,用右手扶著對方的左肩,左手摟住對方的腰,左——右——左貼面三次。如果兩人關系親密,還會在貼面的同時發出親吻的聲音。

9. 中國禮儀與泰國禮儀的異同之處是什麼

中國人早已不再執傳統禮儀,而泰國人依然執著。泰國還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總理見到國王還必須大禮參拜,整個人側伏在地上的那種。

10. 各國禮儀表達方式有什麼不同

您好,禮儀的表達方式和各國歷史文化有很大關系,例如泰國吃飯用手抓,中國吃飯用筷子,不能顛倒。新疆待客以豪情為主,用肥羊肉,不吃完算不敬;而餐廳是按飲食搭配來,飯吃八分飽,所以才很少,但種類多。
中國的可以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69841.htm
而且表達的方式是隨場合而運用的,有古話「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之說,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要和前輩學習,正所謂「入鄉隨俗」。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定幫助,謝謝。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8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