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佛腳印在什麼地方

泰國佛腳印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1-26 19:48:42

A. 泰國六面佛在哪個城市

是四面佛,在曼谷暹羅廣場

B. 印度佛腳印有千幅輪的地方在哪個省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陸的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十六大國之一的摩揭陀國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國定都在舊王舍城,此城因毀於火災,向北遷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
之後,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後,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傑吉爾鎮(現有遺址園區,地理坐標:東經85.42度,北緯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後,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聖地之一。
耆闍崛山(qí shé kū shān)位於中印度摩羯陀國首都王舍城之東北側,是著名的佛陀說法之地。其山名之由來,一說以山頂形狀類於鷲鳥,另說因山頂棲有眾多鷲鳥,故稱之。梵語gr!dhra 本為'貪食者'之意,其後轉指兀鷲;此類鷲鳥羽翼略黑,頭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屍,棲於林野。
玄奘大師紀念館,在這里瞻禮了玄奘大師頭蓋骨舍利、佛陀腳印(千幅輪)、妙法蓮華經血經。

C. 你登過梵凈山嗎怎麼樣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2017年去過一趟梵凈山,而且因為路不熟悉,從高速轉銅仁方向的時候錯過了匝道,結果和團隊走散了,一直走到了當時還沒有修繕完全的高速路的盡頭——小縣城務川。因為當時天色已晚,不想黑夜行高速,於是在小縣城居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起了個大早,本來想往前走,直接到下一站重慶,結果高速公路前面尚未修好,只能原路返回,於是我們用2個多小時,從務川返回銅仁,才來到梵凈山。而這次的返程,確實沒有讓我們失望,因為到達梵凈山已經快中午了,覺得還不如退掉門票,不進景區了,不僅能剩下幾百大洋,而且還可以讓疲憊的身體休息一下。

但是自駕協會的領隊卻因為擔心我的安全,剛好給我打來了電話,聽說我要退票,他說,可以退,但是這真的太棒了,你不上來,會後悔的,時間來的及,你們趕緊進景吧。在領隊再三的慫恿下,我們也覺得既來之則安之,已經從天津開到雲南,又到了貴州,2010年自駕到了黃果樹瀑布,還買了一塊梵凈山的石頭製成的配飾,但是就是遺憾沒有一游梵凈山,於是我們還是在已經幾近中午的時候,步入了景區。

已經錯過了上山的高峰人群,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等待,就到門口乘坐擺渡車去索道。當時不知道原來擺渡車距離索道入口那麼遠,而且山路實在過於崎嶇,小巴司機路況超級熟悉,所以小車一路飛馳而行,可把我都快搖成了元宵。不時車窗邊會路過一塊探出山崖的石頭,一會兒頭頂上又是一陣撲撲簌簌的聲音,抬頭望去,車頂上都是一些探出的一塊塊利石,穿行山谷之間,不時有小溪流過,山谷中,溪水潺潺,鳥鳴陣陣,小車一路馳騁,抵達索道入口。

梵凈山的索道全長3500米,但是水平落差卻高達1200米,運行的速度很快,鑒於這個海拔落差,在乘坐的過程中,他的上升角度,真的和張家界天門山的天門索道有一拼,天門索道給我的感覺,爬升角度近乎60度,梵凈山的索道雖然落差大,但是還是很平穩的,10多分鍾後,我們幾個人就抵達了山頂。

下了索道,轉出索道口,有兩條路,記得選左側的,不是木頭棧道的(如果老年人或者是體力不佳的人),右側有一條是木頭棧道的,修葺的比較好,那條路是可以直達蘑菇石和老金頂了,山路比較遠,爬起來比較累,而左側的那條石階路走起來相對比較平緩,因為有了團隊的人的指引,已經電話告訴了我方向,我也少走了很多的彎路。順著石階一路向上,這里直通山頂,先會抵達紅雲金頂,然後可以再繼續前行到達老金頂和蘑菇石等等。

遠遠看著一塊奇怪的大石矗立在前方,梵凈山紅雲金頂早有耳聞,也有看過網上的圖片,但是親眼看到,還是會不同於網上的感受的,遠方的巨石被雲霧繚繞,或隱或現,這是隨著海拔的逐步升高,天空中開始飄灑雪花,一路徒步到了山頂平台,左手是紅雲金頂,右手則是繼續前行通往老金頂和蘑菇石的路,於是停下腳步,再這里稍作調整。因為清晨的一路奔波,還未調整過來,又趕著上山,在這里給自己的五臟廟進行了補給以後,准備沖擊紅雲金頂。

我是屬於到了哪裡,一定要玩到透徹,玩到盡興的人,兒子拉起我的手,和我一起沖擊紅雲金頂。

初登紅雲金頂,前段路並不可怕,因為紅雲金頂是一塊獨立矗立的巨石,海拔2336米,也被稱作佛腳印,因為山頂好像一塊石頭被劈開成了兩塊,像極了佛祖的一雙大腳踩下的腳印而的得名「佛腳印」,劈開的位置由一座小石橋相連。

就是這塊巨石,上下的垂直落差卻有94米,近乎80度的攀爬讓我幾乎窒息,後半段幾次我想放棄,因為只有靠著手腳並用,拉住鐵鏈才能往上攀援,而隨著高度爬升,石階越累越窄,幾乎容不下一整隻腳,我於是就是四腳著地,留出一隻手攀住鐵鏈往上爬,石階只有一條,繞著石頭而修成,因此,在外側一側只有一根鐵鏈,旁邊就是萬丈深淵,只要是下山靠右側的人,如果稍有不慎,真的會跌落深淵,上下只有一條鐵鏈,根本無法攔截從上面跌落的人。越是往上,因為海拔高,雪下的更密了,而且因為上面有之前積下的雨雪,上面的台階都是冰雪,非常的難走,還好一路有兒子相伴,相互鼓勵,一直拉著我,不肯放棄,最終和兒子一起攀上了紅雲金頂。

金頂並不寬敞,上來的人也並不多,也許是我們錯過了上山的高峰了吧?站在山頂上,遙望老金頂,俯瞰群山,這大美的貴州的山,也太過於壯美了,遠遠望去,山起伏連綿不絕,一片碧綠之色,這和我們在北方只能看到石頭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為什麼喜歡南方的山?因為南方的山,更靈秀,更美麗。在這里更能看到雲霧繚繞,遠處的老金頂也在雲朵中,若隱若現,恍若仙境一般。跨過小石橋,到了佛腳印的另外一隻腳,博覽群山,頓覺豁然開朗,心胸寬廣無比,呼吸都不覺順暢了很多,這是山頂的雪更大了,於是帶著不舍,和兒子准備下金頂。

殊不知,這上山容易下山難呀!下山的時候,我還站在那裡告訴不斷用四腳爬行上來的有人說,不遠了,快到了,加油呀!等下山的時候,我已經抖作一團了,下山,路都是雪,加上冰,太滑了,而且上山時,走的是右側,靠山,下山,走右側,靠的是懸崖,只有一條鎖鏈,如果真的滑下去,我不就直接滾下山了呀?我可不想這么省下我的索道費,太嚇人了,手邊就是懸崖絕壁,腳下是根本無法站穩的腳跟,還有一個小學的兒子,我還故作大膽,我在前面,你滑下來,我擋著你!但是僅僅一分鍾後,我就認慫了!兒子在前面小心地拉著我的手,一邊說,媽,你慢點!然後我呢,真的很沒有家長的樣子啦,一屁股坐在冰雪上,用右腳探好下一節台階,雙手緊緊拉住手邊的鐵鏈,然後屁股挪到下一節台階上,就這樣一節台階,一節台階地蹭下紅雲金頂,誰還顧得上淑女的形象,而且,真心不是不想走下來,而是,我的腿已經完全站不起來了,要知道,我是一個有些恐高的人,站在高層的陽台上,我都會雙腳打顫,這可是2336米的海拔,不是我去過的最高海拔地區,但是這里的險峻程度可真是頭一次感受,也許不及華山險,但是對於我來說,已經真的被嚇趴下了,伴著一路的小冰碴,小雪片,和兒子近乎連滾帶爬的下了紅雲金頂。

這一次的梵凈山之行,讓我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的蘑菇石是完全的風化而成,山頂平坦易行,老年人也可以上來轉轉,但是請你一定不要逞能爬上來,實在太遠了,我這體力,曾經徒步過稻城亞丁全程長短線,一天走了17-18公里,我這體力在完全達不到,如果你不是登山達人,我看選擇索道還是最佳選擇,從索道看梵凈山,又是一番愜意的感受!

晚上和團隊的朋友們一起對酒當歌,把酒言歡,在小溪邊上的酒店痛飲,到了深夜才返回房間休息,梵凈山之行,是一生中難忘的旅行,貴州之行,讓我不虛此行!

去年10月和剛參加工作的女朋友的18年第一次旅行,就選擇了梵凈山,由於之前沒有太多時間准備,有些突然,當然這也算是我們的一場真正意義的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們是乘坐的索道從海拔850米的魚坳一躍飛架至2100米的山頂,從索道車上往下看,梵凈山是一個橢圓形的山區,中心部主峰鳳凰山高達2572米,這座雄偉的佛教名山真的很壯觀,下了索道之後 ,我們已經站在了2100米海拔的雲線之上了,女朋友像一隻小鳥一樣蹦蹦跳跳走走停停,我呢,一路拍著沿途的美景,和漂亮的女朋友。

沿著山路我們來到海拔2300米處,被躍入眼簾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了,岩角峰群真的太奇特了如同蘑菇般向人們展示著十四億年前,當它們還深藏於海底時,那一層層的岩石紋路和時間累積的痕跡。

那天的天氣真的很不錯,蘑茹石群的美景我們只看了大概十分鍾,山頭上了便升起了厚厚的一層雲霧,好像要出嫁的新娘再也不願拂開那張遮羞布了,我們都有點依依不捨地離開蘑菇石去海拔2242米高的普渡廣場。

在普渡廣場我和女朋友也虔誠地燒香拜了佛祖,許下了心裡的願望,願佛祖保佑我們的願望成真。簡單休憩後我們向海拔2500多的最高點發起了沖擊。

可能是出於好奇,也可能是無知者無畏的勇氣,我們當手腳並用地爬著,過一小段後發現我們面前的路越來越難爬,越來越危險,女朋友有點恐高,導致的害怕心理也越來越強,還好,周邊一起爬的人都很熱心,幫忙一起把女朋友拉了上去,我們也終於來到了最險要的號稱「鬼門關」的地段。

望著窄窄的只能容納一人通過的鬼門關,只有兩根軟軟的鐵鏈虛擬地攔著下面的萬丈深淵,我們感覺更加的累,來來回回折騰了十來分鍾,相伴的遊客也越來越少,我一直給女朋友打著氣,已經到這里了,我們已沒有退路了,這條路下去更危險,只要過了這一小段就勝利了。

因為沒有退路,就這樣我們一點一點終於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我們終於登上了紅雲金頂,很多人也相信,來到了紅雲金頂,你的人生也會紅運金頂的!

因為信任,因為勇氣,因為堅持成就了我們這次貴州梵凈山之旅。

很難忘的一次經歷,真的應了那句,來一次梵凈山,你就原諒了整個世界!

2018年7月17日,我親家帶著孫女從重慶出發,下午到達梵凈山景區附近(過了景區大門幾百米,民宿集中點)老兵部落賓館。門前小河清澈見底,非常漂亮,我們帶著孫女游泳,與其他小朋友戲水。18號早上8點到景區售票處,就排了好長的隊,我們4個大人都是60歲以上,可以直接拿身份證進入,我們就非常順利,坐擺渡車沒排隊,評價25元,山路很險,十幾坐的金杯小巴。索道160元。梵凈山三個必去的景點,按道路走 ,第一點蘑菇石,天公作美,白雲在藍天下遊走,一位帥哥大聲喊叫「蘑菇石我終於見到你了」,他前兩次去霧大。爬山到達海拔2494米老金頂,俯瞰蘑菇石,鳳凰頂,忽隱忽現,宛如仙境。下山到鳳凰頂腳下,爬上鳳凰頂很陡,我親家倆口和我孫女就沒敢上。中午2點多我們就下到景區大門口了。梵凈山風景美,景區管理及服務質量也不錯,值得去游覽。需要注意的是天氣及進入景區的時間。

梵凈山位於貴州銅仁市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處。打開高德或者網路地圖可以直接查看乘車線路。年前的時候一家三口去爬過梵凈山。

到達的時候是晚上了。吃飯在離景區不遠處的一條街上。價格不貴。旁邊有一條小溪,過橋有一個民族村寨子,住宿在裡面,因為是淡季,價格真心不貴啊。(100 )頗有點小橋流水的意境。晚上可以在寨子裡面看歌舞表演。價格50 。表演不錯。節目精彩,歌聲挺美。

登梵凈山盡量早點出發。方便的話帶好水零食。有條件能帶個無人機航拍最好。(抖音上面經常刷到航拍視頻)真不是一般的美。景區購買門票後大概乘車20分鍾左右到達索道。坐索道的時候可別顫抖。高低落差實在太大了。靜下心來可以拿出手機咔咔咔拍照了。去蘑菇石還好,路不是難走。去老金頂的時候路直接是幾乎垂直的。扶著鐵鏈手腳並用都有點怕怕,因為路窄,緩行有時候還會「堵車」。我是背著娃兒上去的。那一路的驚心及辛苦只有去過了才有體會。立足峰頂,這一切都感覺值了,時而千里風煙,一覽無余時而雲瀑籠罩佛光環繞,變幻萬千,神秘莫測。時間足夠的話可以早點登山看日出跟雲海。去的時候一定要先查看當地天氣,下雨天霧氣蒙蒙登陸山頂就看不到晴天時的美景了。溫馨提示:登陸金頂的時候山高路險還窄注意安全!

多年前去的,感覺挺累但值。對於這座有2千多年 歷史 的文化名山,內心一直是嚮往的。

在春節假期,四家人駕車將近五小時到了景區附近,找了一家民宿住下。這家民宿價格挺便宜的,100元一個標間,里邊干靜整潔,老闆娘還起早給我們做早餐,一份10元,味美實在。

吃完早餐來到遊客服務中心購票,現在已記不清多少錢一張門票了,但卻清楚記得學生憑身份證半價。我們帶了四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有,頓時覺得省了一大筆錢。

因為主要是帶孩子們來體驗登山的樂趣,所以沒坐纜車,選擇了步行。從山腳到山頂大約有九千多級台階,孩子們到半山時就餓了,找到一個小賣部一個吃了一桶泡麵,稍微休息一下繼續前行,在大家都精疲力盡時終於到達頂峰。梵凈山風光神奇,「梵天凈土」的確名不虛傳。雲瀑、禪霧、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觀,更為梵凈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當時風很大,雲霧繚繞,頭發被風吹得立了起來,看起挺 搞笑 的,我們小心翼翼的找了一個背風的地方加上外衣才勉強撐住。一會兒後,大霧散去,太陽露出了笑臉,在臨近下山時有幸欣賞到漂亮的雲海,感覺不虛此行。

貴州的必游的景點有很多,比如梵凈山、西江千戶苗寨、荔波大小七孔、黃果樹瀑布、茂蘭自然保護區、畢節百里杜鵑等等。

梵凈山位於銅仁市西南部,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也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原始森林的自然保護區。

這里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溫度只有23度,是避暑,休閑 旅遊 的絕佳之地。當你登上梵凈山頂峰時,才能真正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巍峨的梵凈山,靜靜的屹立在武陵山脈上,宛如一位與世隔絕的世外高人。在這里你可以看見蘑菇形狀的石頭佇立在海拔2381米的山頂。

獨特的形狀使得蘑菇石在眾多奇石中脫穎而出,當天空中飄起薄霧時,蘑菇石便宛如一位遠眺等待戀人的女子,靜靜向遠方望去。由於形狀獨特,使得這里成了來梵凈山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除了蘑菇石,梵凈山必到的地方當然還有紅雲金頂!紅雲金頂拔地而起,垂直高度與梵凈山水平差達200米,並且山峰被一分為二。

智慧的佛教弟子依山勢而建兩座寺廟,兩座寺廟之間用石橋連接起來。從上空俯瞰紅雲金頂就像人體的肺部一樣,被肺筋脈系相連著。小小的石橋看似毫無用途,不可或缺,是兩廟的橋梁。

老金頂比紅雲金頂海拔要高,上山的道路狹窄且幾近垂直。畢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又怎麼少了來老金頂上一柱香呢。

人們喜歡把美好的祝願寄託在信仰之上,所以,不管上老金頂的路多麼危險,依然阻擋不了人們上山的熱情,如果來了梵凈山,怎能不去老金頂呢?

上下山路線:上山路線與下山路線一樣,都可以從西線和南線方向游覽。

這里主推南線方向,想要步行的遊客可以從此處體驗傳說中的8000級階梯,而體力稍差的遊客也可在此乘坐纜車上山。

南線上山,就走西線下山。下山的路途也有許多值得一去的景點。

景區現僅開放日間游覽看。

運營時間:旺季早上8:00,晚19:00;淡季早8:00,晚18:00,每天下午4點以後停止售票並禁止遊客進入。

景區附近農家住宿標間約100元左右。衛生環境適宜,也可以在南線附近的寨沙侗寨住宿。

Tips:

①梵凈山夏季平均氣溫23 ,但是山上山下溫差較大,遊客適當帶一件外套,避免上山受涼

②夏季多雨,記得帶上雨傘

③上山需要排隊,只遊玩一天的遊客盡量早點去排隊,不然太晚可能無法上山。

套票(門票+往返觀光車+往返索道):280人民幣

大門票:100人民幣

觀光車:往返20人民幣/單程10人民幣

索道:往返160人民幣/單程90人民幣

大門+往返車:120人民幣

大門+往返索道:180人民幣

梵凈山景區目前交通還不是很便利,不管你從哪裡出發前往,都需要周轉幾次。梵凈山有兩個山門,分別是江口和印江,一般遊客都會選擇江口方向登山,比較方便。

飛機到達:

距離梵凈山最近的機場為銅仁鳳凰機場,可以到達後再轉車去梵凈山。但目前沒有直達梵凈山的班車,只能坐機場班車到市內再轉車前往。

火車到達

如果是坐火車的話可在銅仁火車站下車,火車站對面的銅仁 旅遊 客車站有可直達梵凈山的大巴也可中轉江口前往。

梵凈山因「梵天凈土」而得名,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天空之城」,是清心寡慾,放空自我的好地方。來了貴州,不到梵凈山真的會留下很多遺憾。

我有去過梵凈山,非常可惜將移動硬碟摔壞了幾萬張照片丟了,把梵凈山的形也丟了。

憑著記憶回想梵凈山,意識流緩緩流淌。

梵凈山的原生態保持的很好,我們住的民宿離遊客服務中心不過幾百米,但有熊出沒。

民宿依山而建,門前有條小溪,老闆娘說下午的時候熊會出山來此喝水。

進梵凈山景區大門就是景交車停車場,與有些景區給人故意將景區大門建在離景觀點很遠的感覺不同我覺得這景交車一是該乘二是價格與價值相當。

首先,從景區大門到坐纜車的地方距離不短;其次景交車行駛范圍崇山峻嶺十足原生態;最後景交車行駛道路很窄確實不適合自駕車進入。

道路究竟有多窄,我說說幾個細節:一、景交車上好像有電子感應裝置,就是景交車互相之間能盲視感覺對向來車(這是我猜測的,不知對不對。)。二、有些彎道口劃有停車線需待對向來車(直角彎看不見對向來車的)通過後方可通行。三、借道轉彎,有些轉彎處道路實在太窄無法維持在己方車道內完成轉彎就劃線規定雙方借對方車道轉彎。當然,是不允許雙方同時進入彎道的。

我到梵凈山時值盛夏,當坐纜車上去後冷的簌簌發抖。除了海拔升高帶來的溫差外也可見山上豐富植被的溫度調節功能強大。

纜車站往上有700米的木棧道,當然登梯強度跟平地700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挺有趣的是看到個孩子應該還不到10歲吧,一個勁的嫌他爸爸慢,當爸的只能喘著粗氣搖頭。

及至登上平坦高處,只見如煙似霧輕拂山崗,右手老金頂左手新金頂(紅雲金頂)面前億萬年滄桑造就的地質奇觀蘑菇石若隱若現,遊客無不驚嘆:仙境啊。

遠觀紅雲金頂峭壁如立,開始不敢上。近前一看,鐵索懸垂,遂手腳並用如猴猿攀倒也有效並不覺累。

令人血壓升高屏氣凝神的反是下金頂的石階,直上直下忽而一個回頭彎,尚如收不住腳…不敢想啊。

高處霧濃,看不出幾米遠去,有個小夥子說幸虧霧大,要不往下看嚇也嚇死了。

梵凈山得名於"梵天凈土" ,曾榮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國十大避暑名山",是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從這些介紹可以看到,梵凈山主要以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為主。作為彌勒佛的道場,吸引了很多善男信女來燒香許願。而自然景觀也很令人震撼,景色怡人。那飄飄欲倒的蘑菇石,巍巍老金頂,一峰突兀的新金頂都會讓你難以忘懷。因此,有時間去梵凈山,信佛的可以去燒香許願、拜拜彌勒佛;看風景的可以去爬新老金頂,登高望遠,欣賞大好風光,當然,蘑菇石 、萬卷經書這些有名的景點你肯定是不會錯過的。

說到梵凈山就不得不聯想到一句話:梵凈山的水土養銅仁人的廣告語。但我卻認為這不僅僅只是一味的為梵凈山和銅仁做宣傳而已。梵凈山的的確確給銅仁帶來了不小的變化。它成功地幫助銅仁由工業城市向綠色生態化的 旅遊 城市轉型並且是銅仁的標簽。梵凈山被評為4A級景區,其原生態非常好,有時候去那還能看見猴子在樹上上跳下竄的,更有甚者還搶遊客的香蕉,弄得遊客們哭笑不得。此外梵凈山的山泉也是很甘甜的呢!

梵凈山比較出名的景點有金頂,蘑菇石,太子石,定心池,釋迦殿,彌勒殿,鳳凰山,九龍池等。金頂並不是四川峨眉山那金燦燦的金頂,它比較樸素主要以自然風光為主,在到達目的地之前還要走一段雲梯,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它比較陡峭,像恐高的人群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走上去啊!我覺得梵凈山最有吸引力的景點莫過於蘑菇石了,當然了,如果你去的時候沒有挑好時間段,它可能給不了你那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所以親們,挑好時間段很重要哦!

在蘑菇石上看日出和日落給很人一種彷彿世間就只剩下這眼前景和眼前人一般。在雪後看蘑菇石,給人一種寧靜而致遠的感受。

關於太子石的由來說法各種各樣,我覺得太子尋母,被母施法定在峽谷最為可信。太子石高聳入雲,外形看上去像一個巨人抬頭望天呈思考狀,不正是一個太子正在為國家大事而煩惱嗎?在大霧天看,還為他增添了一絲絲神秘感。

定心池的水從石壁流出,它流出的量只夠一人飲用,這清涼的山泉據說喝了不會使人在攀登金頂時失足呢!

在金頂的左右兩側有釋迦殿和彌勒殿,有虔誠的信徒要來叩拜寓意著對來世的祈禱。我剛剛在前面介紹的金頂就位於位於鳳凰山的山頂,此山是梵凈山的主峰,也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呢!九龍池的由來又帶了一點點神秘的色彩。相傳天上的九位小仙女下凡,飛到梵凈山的九龍池,看見這池水如此清澈冰涼,便起了沐浴與戲水的興致,由此形成了九十九溪流,它們縱橫交錯,形成了高山瀑布。當霞霧生煙繚繞時,怎能不讓人想到詩情畫意的山水畫,從而令人流連忘返呢!

位於黔東的梵凈山,與湘西接壤,緊鄰鳳凰古城,乃是位於武陵山脈中一座奇異的山峰。

位於貴州銅仁的梵凈山,乃是彌勒道場,堪稱是一座佛教名山。梵凈山植被豐厚,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風光旖旎,自然景觀極其漂亮,這么說吧,這是武陵山脈最有味道的山峰。

梵凈山是貴州省最獨特的一個地標,是黔東靈山,生態王國,更是一方凈土,是一個返璞歸真、怡養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間仙景和天然氧吧。

梵凈山和去長白山天池,茶卡鹽湖這些景點遊玩的相同之處就是非常講究運氣,梵凈山常年霧氣騰騰,一窺全貌並不容易,到此遊玩一定要觀察天氣,陰天肯定見不到梵凈山的全貌,下雨天更甭提了。當初去攀登梵凈山的時候,雖然選了一個晴天,但是早上上山,整個老金頂還是霧氣蒙蒙。在老金頂上,周邊景色朦朦朧朧,只能傻等太陽能夠露臉。

苦心人天不負,太陽一出,霧霾盡散!旖旎風光盡收眼底。

這么說吧,梵凈山風光絕不輸於其他四大佛教名山,這也是貴州最出名的名山。

梵凈山山勢陡峭,特別是去往老金頂的台階濕滑,攀爬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芃凈山這里距離鳳凰古城只有50多公里,景區和江口客運站都有去往古城的班車,有興趣可以順便過去游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去梵凈山三次,總共成功登頂一次。

2014年的暑假,我跟三位騎友騎摩托車到達了梵凈山附近,聽附近的人說那個時段上去看不了什麼,有很大的霧,我們就打了退堂鼓沒去成。

第2次是2015年6月份,我跟我的搭檔騎摩托車去拉薩,途經梵凈山,終於成功登頂。上去的時候下了很大的雨,幸好有一段時間雨停了,在上面看下面的風景特別美。站在新金頂上,確實感到大自然的魔力,將這個山變成了這么美妙的風景。

第3次是2018年8月份跟8位朋友自駕游梵凈山,人山人海,排了半天的隊,終於票買上了。但是等到要上去做索道的時候,天公不作美啊,下起了大雨,而且在打雷,沒有辦法只好退票。

所以梵凈山我去了三次,但是只有一次成功登頂,幸好成功登頂了,否則我真是太遺憾了。

梵凈山還是蠻美的,特別是金鼎、蘑菇石很漂亮。有機會去是值得一看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D. 游白水書付過的佛跡是在哪裡看到的

《游白水書付過》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描述自己和小兒子蘇過泡溫泉和游覽.佛.跡院的一天經歷,表達了東坡清素的閑情逸致,以及隨遇而安、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譯文

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游白水.佛.跡院,在溫泉中沐浴,水很熱,它的源頭大概能把東西煮熟。

沿著山路向東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個彎道,每個彎道處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拴住石頭從上往下送入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又驚又喜。水邊的懸崖上有幾十處巨大的腳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佛.跡。

傍晚時我們順來路返回,欣賞山上的火燒雲,十分的壯觀。一會兒上山,一會兒下山走過幾條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從山後面出來,在江心劃船,用手撥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

回到家已是二更時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菜。回頭看自己的影子,凄涼之感湧上心頭,就再難安眠。寫下這些文字交給過兒。蘇東坡記。

E. 當年的水上公園有座千佛島,為什麼現在不讓遊人參觀了

其實我之前也在這里問過這個問題,時間是去年的十月一~哈哈,其實關於千佛島的事情,到最後我也沒有查得太清楚。首先如果你想到島上去,其實不難,因為是十月一號,所以看管的比較嚴格,如果換做工作日的話,公園裡面人不多,乘船是隨時可以上去的,大概在靠近裡面的島那裡有個碼頭,時逢夏天或秋天,風景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上去的人很少。
其次,不讓上去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現在那裡面的佛像都是算文物了,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上面的十八羅漢還有部分佛像手指都風化了脫落了,所以不讓上島也是因為保護文物的原因。這個原因最主要,還有小道消息就是因為島上面鬧鬼……這個我覺得可信度不高~~
最後,說說千佛島的來歷~島上的各種佛像不像是中國的佛像,真的很像泰國的佛祖。觀音也是以男神坐像在釋迦摩尼旁邊。那裡的佛像明顯曾被人祭祀,還有許願神樹在佛像旁邊。整個島給人的感覺除了肅穆,因為鮮人登島而顯得陰森可怖。去年我在島上拍了一些照片,很喜歡那裡佛像的感覺,所以問了一些老先生。他們說這個島早年間(民國時期)本來是私人島,是一個外地的學者在這里買下來,因為他信佛,所以專門存放佛像的。而且他也住在島上和島上的佛像一起生活,日日禮佛。而且你細心看的話,確實在一座廟的下面有一個小房間,存留至今。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修水上公園的時候,在這里挖出來一座文殊菩薩像,很有年頭,也很有靈性。後來,為了擴大知名度,又修建了之後的一些佛像。但不管是哪一個,這里都一度成為了人們上香求佛的好去處。很多人慕名而來,這就是島上的香火和許願樹的來歷。後來ZF不允許再燒香,千佛島就在很多人小的時候成為了一個遊玩的去處~

總之就是這樣,關於水上公園千佛島的事情網上不是很好找,而且去年我問都沒人搭理我~所以你關心這個問題,很開心~寫了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F. 佛腳印可以掛在家裡嗎

可以的。一般放在書房和客房,這個和擺放佛菩薩的原理是一樣的,我順帶給你普及吧:
佛菩薩的造像,放在家裡也是增加我們信仰信心的一種方便法門。不過若放在家裡,切記為了保持恭敬心和對佛菩薩的敬仰,有三個地方是不可以的,一是卧室(有男女情愛)、廚房(有油煙污濁)、廁所(臭氣污穢),所以最好的地方是客廳和書房,也有人放在玄關等處,都是可以的。
順便談談擺放的方位和時辰。佛菩薩是大成就者,大慈大悲,法力無邊,如需供奉擺放,不需要選日子、挑時辰、看風水、定方向的,「一佛破萬煞」,不受限制的。因此,方位朝向其實無需講究的,你覺得擺的庄嚴就好;時辰也不需要挑選的,恭恭敬敬,哪一刻都是好時辰,所謂「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至於民間盛傳的那些講究時辰、方位的說法,都是世俗對佛法的誤解,所以我們不要把信仰和迷信、風俗混為一談。只不過民間還有一種習俗,讓佛菩薩像面向門窗,寓意「開門見福(佛與福諧音),這個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常人,對自己木有信心,所以就需要有外在的東西(譬如雕像啊、佛珠啊、吊墜掛件啊之類的)來增強;如果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佛,有沒有雕像都不重要了,因為睜眼閉眼、心內心外都是佛。

G. 瑞麗景點介紹

瑞麗景點介紹

瑞麗風光如畫,景色迷人,旋律優美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就在瑞麗創作而成。瑞麗被譽為「天然森林公園」和「動植物王國」,百歲老人占人口比例的萬分之一點一,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瑞麗里有風光秀麗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瑞麗江,神奇美麗的莫里亞熱帶雨林;有珍稀動植物聚集的樂園—畹町生態園;有秀麗迷人的田園美景,神秘多彩的異域風光。以下是瑞麗景點介紹,歡迎閱讀。

瑞麗邊貿街

在瑞麗市內有一條長達1公里多的貿易集市街,被人稱為「邊貿街」。這里賣貨的均是中緬邊民,貨物琳琅滿目,而且多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每當夜色降臨,這事燈火通明,成為瑞麗的不夜街。

大盈江風光

大盈江風光縱貫滇西邊陲的盈江縣。其源頭均在騰沖:一源出於雙海和芹菜塘,一源發自古永狼牙山,兩源流於盈江下拉線北部交匯後,始匯為坦盪自如的大盈江。自此,江面開闊一平如鏡,遙遙數里,晴天澄練,碧水綺麗,沿江兩岸,遠山隱約,林蔭染黛,簇簇大青樹如傘如蓋鬱郁蒼蒼。雲水悠悠處,一葉竹筏泛泛而去……遠方,由於竹林分割掩映,有所謂江漫竹林,林夾江水的風景奇觀。大盈江末段進入虎跳石,過古里卡後即沿國境線走行,至與紅崩河(又名南?江)交匯處出緬境,此段又瑞麗大盈江

浩浩數百米寬的大盈江流動過勐俄一帶後,由於河床坡度陡增,水勢洶涌澎湃,飛湍而下,至虎跳峽,忽被石壁緊鎖。兩壁間距僅7米,激流蜂擁而入,谷內巨石崛起,落差愈益增大,致使水波左沖右突。激流騰空,水花飛瀉,數里深谷一片喧囂,如雷貫耳。沿江而下,由於激流強烈下切,河道深邃,巨石橫亘江心,崖泉飛瀑比比皆是。

凱棒亞湖

凱邦亞是景頗語,意為山谷地。1993年,中國德宏與馬來西亞合資在山下建了一個裝機容量為6.3萬千瓦的水電站,電站的蓄水庫就選擇了這片山谷地。這山谷地是高山上較為低凹的淺丘盆地。四周的山脈,形成馬蹄形。在馬蹄口築了一道高45米、長74米的大壩,便把這8平方公里的`山谷地變成了一個人工湖。

瑞麗市是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潞西市的一個鎮,是去瑞麗市或畹町參加邊貿活動和到緬甸作邊境出國游的必經之地。 德宏民族風情游覽區,是滇西邊境旅遊區中集中展示德宏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游覽區。

佛光寺

從五台縣豆村鎮向北行進5公里,向東遠眺,就看到了三山環抱、松柏掩映、高低層疊的佛光寺。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據唐著《古清涼傳》記載,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隋唐時期,寺內曾有3層7間高9丈5尺的彌勒大閣,當時寺況極為興盛,香客不絕,名播長安、敦煌等地,遠及日本,有「走馬觀山門」之說。後來唐武宗滅法,殿宇遭到破壞。唐宣宗大中以後,佛法再興,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寧公遇施資、願誠和尚主持、在原彌勒大閣的舊址上修建了現存的正殿東大殿。

菩提寺

是小乘佛教的寺廟。傣語稱「奘相」,意為寶石寺。這座寺廟雖然不大,佔地面積盡3600平方米,但它確實享譽東南亞的著名南傳上座部佛寺。 據史書記載,菩提寺始建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相傳當時茫施(今芒市)長官司長官的大兒子舍棄官位,削發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樹,便借樹取名為菩提寺。三百餘年來,屢遭戰亂浩劫,破了又修,毀了又建,歷經滄桑,直到現在。

莫里瀑布

莫里景區以其秀麗奇異的自然人文景觀及佛教聖地名聞遐邇:潺湲的扎朵河九曲十廻,玉帶般蜿蜒在深山密林間,清清曲水上的小橋撲拙簡雅,奇山怪石崢嶸險峻,銀練似的瀑布凌空直下;這里森林茂密,古木參天,保存有大葉榕、細葉榕、高榕、七葉蓮、「森林魔王」絞殺藤以及有「上億萬年活化石」之稱的樹蕨等數十種珍稀植物;除放養動物外,景區內現有野豬、狗熊、麋鹿、蟒蛇、孔雀、象雞、青猴等野生珍禽異獸;此外,傳說中釋迦牟尼巨腳下的「佛腳印」,地表水溫達50℃的佛賜聖水,流金溢彩的銅鑄座佛,引來四方無數善男信女。這是一幅人類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詩情畫卷。

獨樹成林

榕樹在瑞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無論山壩間、村寨里、道路旁都有種植,要麼獨樹成林,要麼榕樹相連成片。人們視榕樹為神樹,只種不坎。在德宏榕樹在所有樹種中站的比重最大。

這棵樹位於芒令村旁,遠看路邊左側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而您仔細研究一下,就可以發現這片樹林實際上只是一棵榕樹,它長在剛入瑞麗市的320國道邊,好像是專門站在那裡的等候遠方的來客,瑞麗人因此稱它為迎客榕。

這顆迎客榕並不算大,在德宏州內排行老五,但它樹型奇特,左右前後姿勢多變,於是為眾多影視專家所青睞,如如《邊寨烽火》、《孔雀公主》、《帶手銬的旅客》、《西遊記》等十多部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外景,著名影星王曉棠在這樹上打過鞦韆,劉曉慶在樹林中流連忘返。

它的奇妙、秀麗一定會讓你驚嘆不已。

南菇河淘寶場

瑞麗旅遊淘寶場位於瑞麗市弄島鎮以西,距市區約35公里,佔地60公頃。這里是世界著名的寶石成礦帶,沿清澈的南姑河綿延約10多公里的瑞麗旅遊淘寶場,是寶玉石成礦中最富集的區域之一,以蘊藏紅、藍寶石而聞名中外。

南菇河淘寶場位於中緬邊境地帶,全長不過十餘公里,是南碗河的一條小支流。南菇河上游是中國邊境上的寶玉石礦帶,屬中緬寶玉石礦帶的一個部分。近百年來先後辦過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寶石場。因其寶石分散,開采費用極高,缺乏開采價值。然而隨著山水沖刷,不少大小寶石被沖到河裡,沉於河床,混於泥沙之中,因其量多,只要去淘,多少都有收獲。

淘出的寶石有的只供觀賞,無經濟價值;有的可做首飾掛件;若有走運者,也能淘到價值不菲的翡翠原石。

姐勒金塔

姐勒金塔,傣語稱「廣母賀卯」,意為在壩子馬頭的塔,它距雲南瑞麗市東北公里,是瑞麗最古老的佛教建築、佛事活動場所和旅遊景點。相傳,很久以前,每當月明星疏之夜,在金塔地基處,地就發出光芒,極為奇麗,令世人大為驚恐。掘出一看,方知是佛祖遺留的舍利,於是眾佛教徒集資在掘出遺骨的地方建造一塔,旁建一寺,以示祀意。自此,姐勒金塔天天香火不斷。勐卯土司也在金塔做一年一度的佛事,並代代相傳。


;

H. 藍毗尼的佛祖腳印

應該有,傳說都是由現實演變的!說不定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I. 千佛碑的腳印是怎麼回事

四川省新都縣寶光寺內的千佛碑刻造於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堪稱國內稀有而珍貴的佛教之物。更為奇特的是,這個寺廟里有一個巨大的腳印,而腳印的來歷至今是個謎。

寶光寺千佛碑的佛像高約5厘米,雙手合十,坐於蓮台,縱橫有序地排列在高175厘米,寬65厘米,厚14厘米的碑身四面,足有1000之數。碑正中有一穹窿狀龕窟,內刻有一佛(釋迦牟尼)、二菩薩(文殊、普賢),佛祖正襟危坐,菩薩侍立兩旁。

碑下兩端為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手執法器,勇武威嚴。碑額中心為接引佛,佛座下刻二力士,佛左右刻「雙龍盤綴」,兩條舞龍形體矯健,首尾相接,別有神韻。

樂山大佛就在此碑碑額的接引佛下,刻有一隻腳印。別看它只有17厘米長,如按碑上佛像的比例折算,是相當大的。刻制佛的大腳印,在我國並不多見。據成都昭覺寺清康熙年間石刻的《釋迦雙跡靈相圖》題記所述,釋迦牟尼在逝世前,曾站在大石上對弟子阿難說:我現在即將涅槃了,特別留下這雙腳印,200年之後,將有無憂王(即公元前3世紀統一印度的阿育王)到這里來弘揚佛法。

可見,許多佛教勝地刻制釋迦牟尼腳印的目的,是希望佛教教義廣被天下世代相傳。但是,寶光寺內千佛碑上刻的是單腳印。就單腳印而言,國內其他地方尚未見到,據我國東晉高僧法顯在其所著的《佛國記》中說,現今斯里蘭卡中南部的聖腳山山頂,有一隻長約1米的腳印,乃是釋迦牟尼來此說法時留下的,這是一隻左腳印,而千佛碑上刻的卻是只右腳印,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別的含義和來歷?這個謎一直沒有人能夠解開。

J. 【每日一圖】大佛腳印

陡峭的山體上,

一串串踏過的痕跡,

一個10米長的腳印,

這是誰踩下的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8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