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如何吃鴨蛋
① 鮮鴨蛋怎麼吃最好最有營養
蒸吃或者煮吃。鴨蛋中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採用蒸或者煮的方式,能夠完整的保存鴨蛋的營養物質不被破壞。下面介紹蒸鴨蛋的做法:
食材:鴨蛋2個,鹽、醬油、芝麻油、水適量。
做法:
1.拿出蒸鍋先燒一鍋水,燒水的時候,把兩個鴨蛋打到器皿里,攪拌打勻。
2.然後加入是鴨蛋液兩倍的礦泉水和適量的鹽,繼續打勻。
3.打勻後拿出加密過濾網,把打好的蛋液過濾到可以上鍋蒸的蒸碗里,過濾掉泡沫雜質,可以讓蒸出來的蛋更加晶瑩剔透。
4.蒸碗上封上保鮮膜,用小刀劃幾道口子,方便氣壓冒出來,這時候就可以放進已經煮開的蒸鍋裡面了。
5.中火蒸10分鍾就好了,切記時間不可以太久,不然就蒸老了。
6.蒸好後立刻端出來,淋上幾滴鮮醬油,和幾滴芝麻油即可。
② 泰國的超市,絕對是一個值得游覽的地方,泰國的皮蛋是粉色的,切開是啥樣
現如今,說起到國外旅遊,許多朋友都選擇間距近點,異國風情濃郁的東南亞地區。東南亞我國雖然多,但可以讓大多數人排進旅遊路線規劃表中,大抵是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一說到泰國,許多朋友腦海中都是會泛起專屬泰國人討人喜歡風格。到了座漂亮精美的我國旅遊時,你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美食。
現如今,在一些泰國的旅遊景點,或者高速路歇息處地區,你都能看到一些拉著五顏六色生產加工蛋的泰國小商販,將各色的小彩蛋擺出吆喝。由於染劑都是採用天然原材料做成,因此大家大可放心品味。但是,選購前一定要問清小商販賣的是什麼蛋,要不然想購買松花蛋買成咸鴨蛋,那可就有點尷尬了。
那樣,這種上色完的生產加工蛋,割開後跟我們中國的松花蛋、咸鴨蛋有什麼區別嗎?我覺得,這種生產加工蛋只不過是在雞蛋殼上做文章,內里的一部分沒什麼變化,粉紅色松花蛋割開後,都是松花蛋的模樣和松花蛋的香味,的綠色咸鴨蛋割開後,或是咸鴨蛋的模樣咸鴨蛋的香味。喜愛這種好看生產加工蛋的表面,那買幾個做裝飾是沒什麼問題。如果要品嘗味道,提議不用買了,總之味兒都沒啥不一樣。
③ 鴨蛋的功效作用 鴨蛋有哪些做法
1、鴨蛋性味甘、涼,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因此,在中醫上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等疾病。於大病初癒的體虛等也有著很好的滋補作用。當然鴨蛋的營養價值不僅這些,下面就詳細解析鴨蛋的營養價值。
2、鴨蛋富含蛋白質、脂肪、鈣、鐵、鋅等營養素,能夠給人體補充大量的營養,並且極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對人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鴨蛋中的蛋白質含量與雞蛋差不多,但是其礦物質含量則遠遠高於雞蛋,因此鴨蛋的營養價值不可忽略。
3、鴨蛋中含有豐富的鈣質,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促進人體的骨骼發育。鹽蛋中含有鐵元素,具有補血的功效,能治療缺鐵性貧血。
4、鴨蛋有刺激消化器官,增強食慾的作用,並且有中和胃酸、清涼、降壓的作用。鴨蛋有滋養肌膚的功效,對於女性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營養美容食品。
5、鴨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多種礦物元素,給人體補充的養分甚至比雞蛋還要多,這也大大的增強了鴨蛋的存在感。
鴨蛋的做法多種多樣。鴨蛋最為常見的做法就是做成咸鴨蛋。其餘還有番茄炒鴨蛋 ,南瓜燉蛋,蛋包饅頭炒飯,和鴨蛋雙米飯團等等。
(3)泰國人如何吃鴨蛋擴展閱讀
鴨蛋的營養價值
鴨蛋中的蛋白質含量和雞蛋相當,而礦物質總量遠勝雞蛋,尤其鐵、鈣含量極為豐富。
鴨蛋腌制後,依舊有較好的營養。它富含脂肪、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而且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清肺火、降陰火。適宜肺熱咳嗽。咽喉痛,泄痢之人食用。鹹蛋黃油有明目養眼的功效,還可治小兒積食,外敷可治燙傷、濕疹。
強健身體。促進骨骼發育,預防貧血。
促進食慾。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慾,使營養易於消化吸收,並有中和胃酸、清涼、降壓的作用。
④ 舌尖上的東南亞,不容錯過的20道東南亞招牌美食
東南亞 是二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從自然地理上可分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包括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東帝汶11個國家。
冬陰是一種酸辣的泰國湯。Tom是沸騰的過程,yum的意思是 "混合",由南姜、酸子、香茅、青蔥、酸檸檬、辣椒和魚露烹飪而成。
是一道泰中麵食,由雞肉、牛肉、豬肉、海鮮等肉類炒寬米粉,澆上由高湯和木薯澱粉或玉米澱粉製成的醬汁。
姜子牙是古時河內郡(今河南省境內)人,可能因此就烏龍成了一道越南河內菜。幾乎只在餐館中供應,路邊攤可找不到。
鯰魚被切成塊,用以姜黃為基礎的醬汁腌制,然後在炭火上輕度燒烤。和越南粉一起吃
相比越南粉,順化牛肉粉更粗一些。這道菜因其辣、咸和鮮的平衡而備受推崇。
越南的一種傳統食品,由糯米、綠豆、豬肉和其他材料製成。越南粽子的形狀是方的象徵著天地,綠色象徵著大地上有森林、田野和耕地,肉和綠豆象徵著大地上的禽獸和草木。
由薄薄的豬肉絲和皮製成,配以米飯,經常添加的配料有大蒜醬、檸檬、糖、辣椒、鹹菜以及白蘿卜和胡蘿卜。
據說源至福建,後被引入柬埔寨逐漸成為柬埔寨流行的早餐菜餚,粿條湯可以在全國各地的市場攤位、路邊小販、餐館里找到。「粿條」一詞是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地區的叫法。粿條與河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粿條不同於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
青木瓜沙拉通常是用未成熟的木瓜絲製成。源於寮國,但在各地有不同的品種。青木瓜沙拉是一道從寮國移民傳入曼谷的菜餚。它類似於泰國的Som Tam菜,但不含花生,通常用發酵的魚醬製作。其他成分包括棕櫚糖、青檸、大蒜、西紅柿、干蝦、辣椒和生茄子。所有這些成分都是在傳統的研缽和杵中一起搗碎的。
這道菜起源於蘇門答臘島的巴東。巴東食品以其辛辣和豐富的味道而聞名。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咖喱牛肉,但沒有肉湯。
黑牛肉湯是一道來自東爪哇的燉牛肉的菜餚。黑牛肉湯因使用了 黑果呈現出深黑色。
萬隆燒賣口感溫和, 不油膩,。最關鍵的是花生醬,大多數印度尼西亞街頭食品都與花生醬有關。
有些人稱椰漿飯(用椰奶煮的米飯)為馬來西亞的非官方國菜,因為真的很美味。
重要是它的配菜,在馬來西亞的不同地方,有各種不同的配菜,如煮雞蛋、花生、蔬菜、咖喱羊肉/雞肉/牛肉、海鮮和各種醬汁。
叻沙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料理。叻沙大致分為兩種:咖哩叻沙及亞參叻沙。相較於咖喱叻沙,亞參叻沙的味道較酸也較辣。
「肉骨」是馬來半島的一道湯菜,以帶肉的骨配合中葯煲成的湯。而「茶」字則是源自當地一位華人餐廳老闆的名字「李文地」, 「地」與「茶」音近(閩南語),故後來被稱為「肉骨茶」。食材本身並沒有茶葉。
曼煎粿是東南亞地區常見的一種煎餅。傳統的曼煎粿以花生碎、砂糖、椰蓉和甜玉米粒作為餡料。
相傳曼煎粿的來源可能與左宗棠有關。左宗棠受命前往福建平定太平軍。用福建一帶盛產的蔗糖和花生,在碾碎後,灑在烘烤後松軟的煎餅上,士兵攜帶方便,也容易入口。後來這煎餅就在福建一帶流傳開來,也隨著早期福建移民而傳入南洋。
燒烤切碎的豬頭肉,加上洋蔥,上桌時是以鐵板來盛載。豬頭一般被認為源於克拉克空軍基地不要的廢料。
如果你在菲律賓參加生日派對、婚禮、聖誕聚會,幾乎可以肯定,你會發現烤乳豬被擺在桌子的中心。外皮酥脆,咬一口肉汁橫流
流行於越南、菲律賓、泰國。快孵化成雛鴨的鴨蛋用開水煮熟,加入鹽等調味,吃的時候可見小鴨的骨骼或羽毛。
烏達起源自印尼蘇門答臘的巨港,在東南亞一帶非常常見,也是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的代表性 美食 。魚肉泥與各種香料混合,用香蕉葉包裹拿去炊蒸或烘烤。據說早期麻坡烏達的產生為當地漁商為解決賣剩的漁獲。
豆腐面並不是真的用豆腐做的,而是用鷹嘴豆粉做成的濃稠的粥。通常伴米粉和腌制的雞肉或豬肉一起吃。
文: 小奧
希望大家可以 補充 、 評論、點贊和收藏 。
我們下期再見。
⑤ 東南亞的民俗風情
東南亞 東南亞(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該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面積約4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 民族服飾 顏色 說到東南亞的服飾顏色, 只能用色彩繽紛來形容。或許是亞熱帶與熱帶氣候的影響,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們喜歡一些鮮艷的色彩。 比如,馬來西亞人的服飾偏好紅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鮮艷的顏色,他們認為黑色屬於消極之色。所以馬來的服飾給你的感覺總是快樂奔放的,處處顯示熱帶風情。去過馬來西亞的人都有生動的回憶。一隊隊身著五顏六色紗籠的馬來婦女宛如一束束春日怒放的鮮花,把馬來西亞小城打扮得活色生香。 而柬埔寨人有個古老而美好的穿戴的習慣,他們喜歡用五彩繽粉的服飾色彩來表示日子。星期一喜歡用嫩黃色,星期二愛用紫色,星期三樂於用綠色,星期四用灰色或淺藍色,星期五紅色,星期六是黑色,星期天是紅色。上述習慣穿戴方式,在宗教活動中特別盛行,因此被譽為「七彩星期」。 平民從前的服裝顏色富地方色彩,北越婦女喜好茶色,中部婦女偏愛紫色,南越婦女多著白色或前面 綉花,但目前幾乎沒有分別。 特色 東南亞是一個具有多樣統一性的地域。大陸與島嶼並存,山地與平原同在的地理特點,亞熱帶與熱帶氣候逐漸過渡的自然條件,加上頻繁的民族遷徙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往,構成了多樣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 相較馬來西亞的其他服飾來說,「巴迪」(蠟染)可以說是其最具特色的服飾啦。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設計優美,圖案繁多,款式別致,有的編織手法相當細膩,「巴迪」為長袖上衣,圖案講究對稱,圖案花紋不對稱者不算真正的「巴迪」,「巴迪」有的是由蠟染布製成,有的則由絲綢作原料,質地不同,但大多寬而大,薄而涼爽。「巴迪」有長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傳統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她們的服飾習俗忌諱袒胸露臂。馬來族服飾造型、設計特點具有濃厚的民族情調。 菲律賓有一種男士穿的上衣,名字叫做「巴隆」。「巴隆」樣子像敞領襯衫,白色,可以是長袖的,也可以是短袖的。兩邊腰際開點岔,腰部略窄,前面有兩個大口袋,胸前兩邊各有一條織出來的垂直白色花紋。這是一種菲律賓的禮服,可以穿著參加宴會,或者重要會議。 菲律賓女土們愛穿西式裙子,在會議和宴會上也有穿民族服裝的,叫做「馬隆」,樣子有點像印度的紗麗。「馬隆」是一條寬長的布,有十幾種穿法。在身上圍好以後,布的末端是否搭過肩頭,若搭過肩頭又如何搭法,可以變化出許多式樣來。 菲律賓還有一種叫菠蘿服的。這是菲律賓人用菠蘿葉製成的衣服。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在枝葉繁茂的菠蘿種植園里,菠蘿葉喜獲豐收,菲律賓人用它製成一種透氣性好,不縮水又便於洗滌的布料,然後加工製作男襯衫、短衫和外衣以及檯布、門窗簾和餐巾等。但不是所有的菠蘿葉都能製作菠蘿服,只有在指定種植場栽培出的特殊品種——一種堅硬帶刺的菠蘿葉才能製作。菲律賓人在喜慶的日子裡,都愛穿菠蘿服。 服飾變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吸納外來文化和異族文化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必須的,只有這樣,她才顯得寬厚、豐滿。變革是必須的,但不是照搬而是完善自己,每一個民族文化的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脈承關系,都在這個定律中行進著。違背這個定律就會走向滅亡,就只有依賴於人,就會成為別人的附庸,對此在人類歷史上有證可考。以我為本,立足於構建民族文化發展的時代特徵,廣納外來文化的優秀成份,才使得本民族文化的特質更具個性,更具有活力,更加能豐富人類社會文明這個大框架。 「奧黛」(aodai)是越南最具傳統的民族服飾,多為絲綢製作,其最初的樣式借鑒了中國旗袍的特點,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後來,包括法國設計師在內的不少服裝專家又對「奧黛」進行了修改。今天我們看到的「奧黛」,大概是在上世紀30年代時最終確定的。 很多人都覺得「奧黛」和中國的旗袍有些相像,但其實「奧黛」是融入了多種文化元素的一種服飾,它最能體現越南男子淳樸的性格,又能展示越南女孩子柔美的身材。 娘惹服飾,馬來西亞華人引以為傲的精緻與奢華。娘惹服飾是娘惹文化的另一個代表。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馬來傳統服裝的基礎上,改成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加上中國傳統的花邊修飾,就是娘惹服飾。娘惹服裝多為輕紗製作,典型的熱帶風格。其顏色,不僅有中國傳統的大紅粉紅,還有馬來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綠。服裝上點綴裝飾的圖案,則是中國傳統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 印度尼西亞以其絢麗多彩的染織文化而為世所周知。尤其表現在服裝上,傳統文化與殖民地文化交織在一起,逾發顯得多姿多彩。本民族固有文化與100年前品頓族文化重疊交叉,完美的體現在一幅布料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旗袍也出現在印尼。經過改編,印尼人將它吸收到當地的傳統服飾中。至今,印尼服飾在染織圖案和刺綉手法上,還能明顯看出其受中國文化之顯著影響。印尼的服飾文化,在本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礎上,受地域性文化(如「品頓文化」)、伊斯蘭文化、中國文化,及西洋文化的錯綜交叉影響,在其眾多島嶼上遍地開花。今天,以多樣化民族文化為主旋律的印尼流行服飾,正以其獨特的設計,向國際化發展。印尼人將各種文化,成功的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形成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這,或許也就是印尼時裝今日能立足於國際的緣故吧 風情 緬甸人篤信佛教,參拜寺院寶塔必須脫鞋赤腳進入,表示對佛祖的尊敬。緬甸人視摸頭為一件不禮貌的事,因此不要隨便摸小孩子的頭。 越南是一個重視獨立與自主的國家,正致力於發展經濟。雖然目前仍然物質較為匱乏,但人與人之間還是以同志般的平等地位對待,即便是飯店的服務生,也要以禮相待,切不可擺出鄙視的態度,引起當地人的不滿。 泰國是個佛教盛行的國家,法律中有許多保障宗教的條文,故而不要對佛像不敬。由於僧侶必須嚴格遵守小乘佛教教義,絕對禁止接觸女性或被女性觸摸,所以女性遊客在公共場合應避免碰觸僧侶。 回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在傍晚的回教徒祈禱時間內不要打擾他們。另外,用食指指人在馬來西亞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最好以拇指代替;觸摸小孩子的頭也是不禮貌的行為。 建築 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10個東南亞國家集體驚艷亮相,無疑是世博園里一大看點。從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傳統建築、繽紛絢麗的民族服飾,到風情萬種的民族歌舞、獨具一格的生活方式,無不透露出濃濃的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獨特而神秘的風情。 東南亞館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和自然、健康、休閑的特色。泰國館呈現給遊客一座古典泰式建築,從任何角度看都奪目的泰式尖塔。緬甸館亭台風格和神廟建築,展示了緬甸建築藝術的魅力。柬埔寨館展示文明古國的瑰寶「吳哥古跡」,有吳哥寺廟的女神浮雕和大吳哥的南門樓,讓遊客領略其建築文化、歷史遺產及輝煌燦爛的文明。越南館波浪形的竹子外牆和用竹子搭成的宮殿,吸引遊人的眼球。東帝汶洛斯帕洛斯風格的屋頂、刻有雕像的木門,構成了與眾不同的城市風貌。 「泰國色彩」——泰國國家館。泰國傳統的服飾,鮮艷的妝容,優美的舞姿,泰式的大餐,無不讓遊客著迷。來自哈爾濱的吳先生說,泰國傳統舞蹈很美,不僅是服飾上的美,舞姿上也很美,用舞蹈的方式來講述故事,讓人感覺很神秘。 東南亞館的民族服飾只能用色彩繽紛來形容。馬來西亞館入口處,展現代表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該國其他民族的服飾。印尼多個民族的服飾、風俗習慣也在展館中充分的體現。汶萊的年輕男女身著傳統的純手工馬來族結婚禮服,在長者帶領下進入婚典舞台,舉行一系列馬來族傳統祝福儀式。 東南亞館的亞熱帶風光景色旖旎。馬爾地夫是世界最美島國之一,也是人們心目中的浪漫天堂,盛產金槍魚、鯉魚、鮫魚、龍蝦、海參、石斑魚、鯊魚、貝殼、海龜和玳瑁等。馬爾地夫館布景和各式展品充滿島國風情,呈現陽光海域,館內多種海產品展現了當地發達的漁業資源。印尼館「海底世界」,展示海洋、沙灘、河流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展現了千島之國的萬種風情。 東南亞館的民族歌舞表演多姿多彩。馬來西亞館由全國多個民族的文化元素構成的歌舞表演,在世博會期里每天都會表演兩常泰國館由中音木琴、洋琴、響板等傳統樂器合奏民俗音樂,民間舞蹈有北部指甲舞、東北部手網舞、中部祝福舞和南部扇舞。柬埔寨呈現民族音樂的一大特色——滑音表演,在亞洲廣場伴著曼妙舞姿上演。菲律賓有高山部落民族的古老曲調,也有棉蘭老島婚禮上的穆斯林舞蹈。 飲食 泰國 泰國人的飲食習慣與我國南方大同小異。主食以大米為主,輔以麵粉,東北部人多習慣吃糯米,飯後喜歡水果和甜食。泰國素以酸辣著名,且一般較肥膩,因此,能吃辣的人吃泰國菜是不用擔心的。菜餚上也沒有太多禁忌,只是在南部穆斯林地區都吃清真菜,與我國回族人一樣。泰國菜所用調料很豐富,有辣椒、蝦醬、魚露、醬油、醋等。泰國華人較多,在一些大城市和旅遊地區,都有華人開設的中餐廳,南北風味齊全。 到泰國旅遊,品嘗海鮮也是重要活動項目之一。泰國南部兩面是海,漁業十分發達,熱帶海鮮品種豐富,物美價廉,而且有些海鮮在我國是少見的。但是吃海鮮不能貪食,特別是吃烤蝦、烤魚和生魚片、生蚝時要特別小心,一定要用按泰人習慣配製的調料吃,吃海鮮最好能喝點酒、多吃點蒜,以防拉肚子。 地道的泰國菜具有獨特的風味,通常選用新鮮的食品原料,菜的味道以辛辣為主,但也有些菜與中國南方菜(如粵菜、潮州菜)的味道相似。主要菜餚有烹飪海鮮、野味、蔬菜和涼拌菜,多有辣味。因菜餚中有一種調料叫"香茅草",有股異味,一般人不能接受,若能吃習慣了,也會喜歡其獨特的味道。泰菜中有一道名菜,泰語叫"冬洋宮",中文意為、酸辣蝦湯",由鮮蝦加上香茅草、野茄子、辣椒、鮮蘑菇等調味品煮制而成,很具泰國菜特色。另一美味菜餚――咖喱海鮮也值得一嘗,如咖喱蝦、咖喱蟹等,其味與"冬洋宮"不同,每個人都能接受。此外,涼拌菜品種也很多,但它多為生冷盤餚,且有異味,初時可能不習慣,因此,在吃自助餐選擇涼拌菜時可先嘗後取食。 泰國小吃很多,且物美價廉,全國各地大同小異。較普遍的有蓋澆飯、各式包子、各種湯類、甜品等。其中,以中餐館的小吃最具特色,類似我國廣東、香港的早茶食品。泰國的燒烤食品別具風味,如烤魷魚香脆可口,越嚼越香;炸香蕉味道獨特,香蕉去皮後油炸成咖啡色軟條,吃時感到甜中帶酸。香竹糯米飯更是芳香清甜,不可不嘗。此外還有烤牛肉片、烤雞胸肉、烤大蝦、烤雞翅,以及魚、香蕉干、芒果條、榴槤糕等水果、風味小吃等。 泰國人的飲料,一般為咖啡、涼開水或礦泉水,多數還要加冰塊,熱茶不多。因此到泰國旅行時,不習慣喝涼開水或冰水的遊客,可自帶茶葉、茶杯,用酒店准備的電熱水壺燒水沖茶,如旅館沒有,可請導游設法解決。 到泰國品嘗新鮮水果也是樂事,並可以果代水,因泰國盛產水果,一年到頭供應的水果十分豐富,其價格比我國香港便宜。泰國較有名的四季水果有:榴槤、山竺、紅毛丹、荔枝、龍眼、芒果、菠蘿、木瓜等,其中榴槤、山竺、紅毛丹最有特色。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飲食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飲食相比,口味更加濃重一些,喜歡放咖喱和辣椒。因為當地氣候炎熱潮濕,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人體排汗會感到爽快些。由於信奉伊斯蘭教,所以馬來人不吸煙,不吃豬肉、自死物或動物血液。馬來人習慣用右手抓飯,進餐前必把手洗干凈,用餐時十分衛生和禮節。 越南飲食 越南料理通常可以分為三個菜系。越南北部是越南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很多著名的菜餚(如越南河粉和越南粉卷)都源自北部地區。越南北部的菜餚更傳統並在對調料和原料的選擇上更嚴格。 越南南部菜餚在歷史上收到中國南方移民和法國殖民者的影響。越南南方人喜歡帶甜味的菜餚,作為一個更具多樣性的地區,越南南方菜使用更多種類的香草。 越南中部的飲食與南部和北部的相比差異明顯,越南中部料理使用更多的小配菜,也更具辣味。 外來的肉類,如蛇肉、軟殼龜(soft-shell turtle)肉,狗肉和羊肉多在飲酒時才使用,它們並不被視為日常菜餚。 鴨仔蛋,將孵了15至18天,快孵化成雛鴨的鴨蛋用開水煮熟,敲開蛋殼,加入鹽等調味,以小匙羹挖來吃。它通常與鮮鮮蔬菜如:越南香菜、食鹽、胡椒、青檸汁一起被食用。
⑥ 新鮮的鴨蛋可以怎麼吃
鮮鴨蛋是十分普通的食材,其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所以很多人熱衷於吃。鴨蛋的做法有很多種,不同人也有不同的喜好味道。鮮鴨蛋怎麼做好吃呢,基於鴨蛋本來就是自帶味道的,所以建議蒸或炒兩種簡單的做法,能夠很大程度吃出鴨蛋的原味。
一、蒸鴨蛋
1、食材
鴨蛋、蔥、根醬油、小匙鹽 、少許花生油
2、做法
首先,處理鴨蛋。先在碗里放點花生油,不要太多哦,然後把蛋液倒碗裡面。先放油是想在碗表面塗上一層油,這樣蛋液不太粘碗。然後,接著加入半一小匙醬油,適量的鹽,因為各人對鹽的要求不同,很根據自己的情況增減。因為醬油本身有鹹味,所以建議少放點鹽。接著加清水,這很重要,加多了,蛋液蒸的時候可能不會凝固,少了蛋液會像老粗糙,一點口感都沒有。接著用打蛋器或筷箸把混合液打到上面有一層泡泡為止。這樣可以去掉蛋液裡面的空氣。到此,蛋液的處理就完成了。最後,拿一個陶瓷碟子做容器,把處理好的蛋液倒進去,使用陶瓷碟子蒸出來更均勻。還有,要找個蓋子或大點的碟子蓋在上面,防止水蒸汽的水滴在盤里。用大火蒸。大概蒸八到十分鍾打開蓋看看,看是否已經成型。如果成型就把蔥與醬油倒在鴨蛋上面,用湯匙處理一下,保證整個表面都覆蓋到。然後再蒸1分鍾。
二、炒鴨蛋
1、食材
鴨蛋、青椒、紅椒 、鹽、 少許料酒
2、做法
首先,准備好少許料酒。拿一個空碗里打入4個鴨蛋,倒入料酒與鴨蛋攪拌均勻備用。將青椒和紅椒洗凈,切成長條絲備用。然後,燒熱鍋放入一點點油,把鴨蛋液倒入鍋中,快速炒散後倒出來備用。在鍋里再添加一點點油,倒入青紅椒絲,大火翻炒幾下。在鍋里再添加一點點油,倒入青紅椒絲,大火翻炒幾下。將炒好的鴨蛋回鍋,加入一點點清水,讓鴨蛋與辣椒翻炒入味,關火。最後,鴨蛋炒辣椒就做好了。辣椒用的甜椒,一點兒也不辣。
⑦ 鴨蛋怎麼吃最營養
1、肺陰不足,肺氣上逆,痙咳陣作、咳聲無力冰糖鴨蛋羹:鴨蛋2個,冰糖50克。將冰糖捶成屑,放入大碗內,加沸水溶化,待冷後打入鴨蛋,調勻,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鍾即成。趁溫服食。
2、肺陰虧虛,乾咳少痰,口燥咽干 鴨蛋銀耳湯:鴨蛋1~2個,銀耳10克,冰糖適量。將銀耳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至銀耳湯水變濃時,將鴨蛋打入碗中與冰糖一並放入銀耳湯中,稍煮即可。飲湯,食銀耳、鴨蛋。
營養價值
能量180千卡
蛋白質12.6克
脂肪13克
碳水化合物3.1克
葉酸125.4微克
膽固醇565毫克
維生素A261微克
硫胺素0.17毫克
核黃素0.35毫克
煙酸0.2毫克
維生素E4.98毫克
鈣62毫克
磷226毫克
鉀135毫克
鈉106毫克
碘5微克
鎂13毫克
鐵2.9毫克
鋅1.67毫克
硒15.68微克
銅0.11毫克
錳0.04毫克
註:以上數據參考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
⑧ 鴨蛋的吃法
咸鴨蛋
做法
1.鴨蛋洗凈擦乾表面水份(或者晾乾)
2.鍋中放500ml水燒開,倒入100g鹽燒開融化。徹底冷卻後加入30ml高度白酒攪勻
3.鹽開水倒入可以密封的容器里,鴨蛋輕輕的將蛋殼磕裂一點(可以用小鐵勺敲也可以用手拿起在砧板上磕),浸入鹽水,密封。春夏季氣溫高,放陰涼處一般一周就可以做得。像現在這樣秋冬季氣溫低,放室內保存,一般需要兩周左右才能入味出油
香鹵鴨蛋
材料
生鴨蛋6顆花生油2匙冰糖3匙醬油90c.c.米酒90c.c.
做法
1
生鴨蛋洗凈。 將鴨蛋放入一鍋水,一邊煮一邊用湯匙翻轉鴨蛋,讓蛋黃固定在鴨蛋中心。煮熟後泡冷水剝殼。

⑨ 鴨蛋的吃法有哪些
鴨蛋的吃法有香蔥煎鴨蛋、鴨蛋炒蝦仁、菠菜炒鴨蛋、腌制咸鴨蛋。
主料:鴨蛋4個、白酒70毫升。
調料:鹽50克、水500毫升。
做法步驟:
1、鴨蛋4個,白酒70ml,鹽50克。
⑩ 鴨蛋怎麼吃法
介紹幾種食用鴨蛋的方法將營養與美味相結合讓你吃到更好吃的鴨蛋。
泡製五香咸鴨蛋
材料:鴨蛋、花椒、五香八角、大蒜子、生薑、精鹽。
鴨蛋怎麼吃最營養? 新鮮鴨蛋奇妙做法超好吃
做法:取適量的花椒、五香八角、大蒜子、生薑、精鹽,等量放於水中煮沸20分鍾,倒入瓷壇內。將用清水清洗干凈的鴨蛋放入准備好的壇子中進行泡製,並封嚴壇子口,大概40天後就可以食用了。這種腌鴨蛋,香味濃郁,微咸可口。
燒鴨蛋
材料:新鮮鴨蛋,油,蒜肉醬汁,蔥花。
做法:取新鮮的鴨蛋少油小火煎成兩面金黃的荷包蛋。澆了一大勺自製蒜肉醬汁燜燒一會兒。最後一步就是收汁撒蔥花了。
小訣竅蒜肉醬做法:豬五花肉半斤加上蒜瓣5粒一起攪碎,加鹽,醬油,腐乳兩片加水淹沒大火燒開轉小火熬煮30分鍾即可。做好裝入密封罐放進冰箱隨吃隨取,可以拌面條。
欽州海鴨蛋
材料:海鴨蛋兩個,油,鹽,水,酒。
做法:海鴨蛋去殼,放到碗里,放少量水和酒,還有油,鹽攪拌打勻。大火把鍋燒熱,放油,轉小火,把鴨蛋液放進去翻炒,凝固即可。
小訣竅:原來以為不放酒海鴨蛋會有腥味,後來發現其實海鴨蛋不放酒也不腥的,所以酒可以省略。如果你喜歡嫩的鴨蛋,那麼鴨蛋液一凝固酒馬上出鍋。如果你喜歡吃有點焦焦的香香的味道,那麼可以炒久一點。放點水炒鴨蛋可以讓鴨蛋更松軟,其實不放水炒出的海鴨蛋更香。
番茄炒鴨蛋
材料:鴨蛋3個、西紅柿2個、蔥少許、鹽、雞精、料酒、生抽、生薑。
做法:生薑切絲(生薑是為了除鴨蛋的腥味)、蔥切蔥花(蔥白分開放)。鴨蛋加水、鹽、料酒、蔥白打散。西紅柿切塊(可以先去皮,切十字刀,用熱水燙一會就輕松剝下)。鍋燒熱,加少許色拉油,將雞蛋先炒散,盛出備用。鍋內再加入少許油,倒入番茄翻炒一會,加鹽(可以炒出濃郁湯汁,還是湯汁有點鮮甜味)。番茄炒汁後,倒入鴨蛋翻炒均勻,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鴨蛋比雞蛋的口感更好,沙沙的,鴨蛋的蛋黃更大。
土鴨蛋苦瓜餅
材料:200克左右重苦瓜1根,土鴨蛋4個,米酒水,2湯匙,鹽適量,糖適量,味精適量。
做法:苦瓜去掉內籽和白膜,略斜切成片;鴨蛋先打散2個(半根苦瓜配2個鴨蛋),放1湯匙米酒水拌勻;苦瓜片放在冰水裡冰3分鍾去苦味。平底鍋抹層油,先把半根量的苦瓜片攤在平底鍋上(餐館里的苦瓜用量很少,家裡的可以多放些,你不喜歡也可少放苦瓜片),加鹽、糖和味精(我沒用味精,蛋有鮮味)煎熟苦瓜片。慢慢倒入鴨蛋液(若此時鍋內溫度高,要把鍋離開火源倒蛋液),讓其自然在鍋內流動蓋住苦瓜片(你也可分兩次倒鴨蛋液)。小火慢煎,等蛋餅周邊松動並離開鍋底立即翻煎另一面,直至餅兩面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