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玉石是什麼
㈠ 馬蘭玉是什麼玉啊
就是馬來玉,常被用來當作翡翠賣
馬來玉
也稱馬來西亞玉,呂宋玉等。是一種人造仿翡翠製品,主要礦物為石英,為純石英或石英晶體熔化加入著色劑而製成。硬度6.5~7,比重2.65,折射率154。是1988年在泰國、緬甸及我國雲南邊境一帶開始流行。開始時許多人上當受騙,有些人為馬來玉傾家盪產。銷路不錯,到中後期不法商人把綠色石英岩、澳洲玉、東陵玉及綠色玻璃通通稱作馬來玉了。用肉眼可准確判斷。
比如網上賣的這個標題寫馬來玉,下面材質寫的馬蘭玉
http://www.yaja.com.cn/gouwu/proct-6201.html
標準的叫法還是馬來玉,不知什麼時候被人叫偏了
(也許這樣叫好聽?好賣?)
㈡ 珊瑚玉在泰國會受歡迎嗎
會的。因為珊瑚玉在泰國是沒有的,泰國人比較喜歡玉石類的東西,所以會很受歡迎的。珊瑚玉的主要產地是中國的台灣和陝西寧強地區以及四川廣元,而且珊瑚玉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珊瑚玉按照成色可分為:彩花珊瑚玉、單色珊瑚玉,其中顏色越多越鮮艷越具有收藏價值,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種顏色是因為內部各種天然金屬離子的作用,使其展現出不同的花色。
㈢ 泰國三寶是什麼
曼谷這么多的寺院里,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更加著名,被叫做泰國三大國寶。
玉佛寺
玉佛寺為專供曼谷王朝的歷代王室舉行宗教典禮的地方。玉佛寺浮壇的牆上與寺四周的矮牆之上,都嵌有一列繪著蘭花、蓮花、小鳥圖案之彩瓷。
聽說,這么多彩瓷還是我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二次航海時帶過來的。玉佛是用整塊碧綠剔透之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有66厘米,寬有48厘米,被供奉於黃金製成的寶座上面,其價值連城。泰國人認為玉佛為鎮國之寶,他的神靈也威力無邊,歷屆泰國國家政府的內閣組成以後,總理與全體內閣成員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國家與國王。老百姓若有升學、婚姻、生育、就業等切身大事,也全要去那兒祭拜祈禱。兩個人若打賭起誓,也要請玉佛作證。每到換季的時候,都要舉行十分盛大的儀式,由國王親自給玉佛灑水沐浴,更衣、更換頭飾。
卧佛寺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長有48.7米、高有12.2米的特大卧佛,佛全身都包金,佔地面積有一座籃球場那般大,要比四層樓還高。卧佛為泰國不和睦或者不生育夫婦膜拜的偶像,這兒經常可以看到青年夫婦虔誠跪拜祈禱之場面。
金佛寺
金佛寺中供奉的為一尊5500公斤重的純金的大佛,它分成五個部件鑄造,再拼裝成了一個整體。
曼谷不只寺院僧尼特多、寺院遍布才被譽作「佛教之都」,並且事實上也確實是佛都:擁有32個成員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總部便設在這兒。
㈣ 泰國紫寶石
紫寶石,在<<珠寶玉石國家標准>>中沒有這個名稱,也就是說沒有一種名叫"紫寶石"的寶石(不像"紅寶石"和"藍寶石"分別是兩種寶石的名字)。
寶石中呈現紫色的,主要有三種:紫水晶,幽簾石(坦桑石),查羅石。
1,紫水晶(amethyst),是水晶中的一種帶紫色者.這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紫色寶石,通常簡稱"紫晶"。因為透明度好,總是琢磨成帶有許多刻面的不同形狀(圓形,橢圓形,心形,水滴形,菱形,方形......)的寶石。紫晶,現在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紫晶的價格一般總是高於人工合成的(在相同大小的條件下).猶如拇指甲蓋大小的紫晶吊墜,一般約五六百元足矣。這是指天然的紫晶,若是人工合成的則不應超過二百元。
2,幽簾石(zoisite),也叫坦桑石(tansanite,因坦尚尼亞盛產優質者,故名),常是紫色中帶有藍色(也有藍色或黃綠色或粉色的黝簾石).這種寶石也是磨成刻面型的,形狀各異。這種寶石因其產量遠少於紫晶,故價格通常高於紫晶許多。如拇指甲蓋大小者約一兩千元。
3,查羅石(charoite),呈紫色,常是晶質集合體(實際上是一種玉石)。
因為透明程度差,一般是不會加工成刻面型的.這類吊墜的價格不會很高,比紫晶的要便宜,最多一二百元吧。
㈤ 泰國玉石產地
尖竹汶
位於曼谷南東245公里。
泰國是當今世界珠寶飾物加工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泰國擁有大量專業的低成本的設計加工珠寶首飾的能工巧匠
泰國本地就出產大量高品質的寶石原料尤其是東部的尖竹汶府(CHANTHABURI)和中部的北碧府(KANCHANABURI)。
㈥ 泰國有玉石嗎
泰國的金器,越南的紅木,緬甸的玉石,都是很有名的。要說有,哪裡有可以有玉石,泰國不是尋玉的好地方。
㈦ 貌似是泰國的 石頭材質 不知道是什麼 求答
碳酸鹽質玉又叫阿富汗玉,不值錢,主要成分方解石,因此也叫方解石玉。少部分內部含有透閃石,硬度較高。色彩因其中含有的雜質不同而變化,如含鐵錳時為淺黃、淺紅、褐黑等等,但一般多為白色或無色。真正的阿富汗玉是產自阿爾卑斯山脈的一種玉石。2005年以前,阿富汗玉大部分產自阿富汗和土耳其,後因戰亂,阿富汗境內的大多玉礦都已停開。05年以後市面上的阿富汗玉大多是產自土耳其和伊朗。而和田玉主要成分為透閃石,所以經常有人拿阿富汗冒充和田玉來謀取不義之財。就像鑽石和石墨,主要成分都是碳,但是性質和價值確是天壤之別。
㈧ 玉分幾種 玉石的種類介紹
1、玉石主要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軟玉主要有和田玉、南陽玉、碧玉、黃龍玉、獨山玉、藍田玉等等,成分為硅酸鈣鎂鐵,硬度低,為6-6.5。而硬玉以翡翠為代表,成分為硅酸鈉鋁,呈現出美麗的深綠色,硬度高,達到了6.5~7。
2、翡翠,硬玉,主要產於緬甸,泰國、日本、美國、中國等地都有翡翠原石礦產,但以90%來自緬甸密支那,因內部含有不同的致色離子,所以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顏色。含鉻元素呈現綠色稱之為翠;含鐵元素呈現紅、黃色、褐紅等色,稱之為翡。硬度一般在6.5到7之間,密度為3.2到3.4韌性強僅次於和田玉,一般為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透明等。
3、色彩從綠、紅、藍、紫、白、黃、青、黑等。從質地上分有:玻璃地、冰地、糯種、芙蓉種、白地青、花青、油青、金絲種、豆種、干青種、馬牙種等。
㈨ 什麼是馬來玉
馬來玉也稱馬來西亞玉,呂宋玉等。是一種人造仿翡翠製品,主要礦物為石英,為純石英或石英晶體熔化加 馬來玉
入著色劑而製成。硬度6.5~7,比重2.65,折射率154。是1988年在泰國、緬甸及我國雲南邊境一帶開始流行。開始時許多人上當受騙,有些人為馬來玉傾家盪產。銷路不錯,到中後期不法商人把綠色石英岩、澳洲玉、東陵玉及綠色玻璃通通稱作馬來玉了。用肉眼可准確判斷。 市場上常出現一種被各商家稱為「馬來玉」的玉石,它是由石英岩染色而得,是翡翠的廉價的仿製品,國家標准上規定的命名為石英岩(染色處理)或染色石英岩。 它外表酷似高檔翡翠,玻璃光澤,半透明,一般為老艷綠色,在透射光下可看到如綠色蛛網一樣漂亮的翡翠,價格便宜的只有百八十元,著實讓人心動。因為最初出現時聲稱來自馬來西亞,所以稱馬來西亞玉,簡稱馬來玉,又稱馬來翠,也有人稱為 馬來玉
「准玉」或「依莫利石」,確切名稱應是人造澳玉或人造綠玉髓。這就是目前有很多人誤認為是天然的高檔馬來玉。 20世紀80年代,在玉器市場上出現一種綠色鮮艷而又均勻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經蒙騙了不少人,以為它是「難得的高檔翡翠」。這種玉石究竟是甚麼呢?這種玉稱為馬來西亞玉(簡稱馬玉,亦有稱「馬來翠」),這只不過是名稱而已。馬來西亞玉並不產於馬來西亞。早在上世紀80年代市場上就出現了一種綠色鮮艷而又均勻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很多人以為它是難得的高檔翡翠,但其實兩者相差甚遠。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陸開放初期大量帶入雲南邊界兜售的一種假翡翠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