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哪些府子
A. 泰國的特產有哪些
泰國的特產:
1、泰絲製品
泰絲本是一項較為粗糙的泰國本土手藝,但被前來發掘民族風情的西方人改良、按照時尚理念重新配色,成為聞名世界的「東南亞風情代言產品」。與中國絲綢不同的是,泰絲比較耐用,而且配色很「東南亞」。雖然常常用於傳統服飾的製作,不過一些泰絲圍巾或者小包也是很有異國風味的哦。由於泰絲價格和質量的差異非常大,在選擇和購買時,必須慎重考慮。
B. 附子(烏頭)有哪些特徵
(羅登庸、黃正芳、李代永)
附子的原植物為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別名鵝兒花、鐵花,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烏頭經栽培後,其子根(側生塊根)稱為附子。主產四川江油,其次為陝西漢中。全國多數省區均有分布。以根入葯。根中含烏頭鹼、次烏頭鹼、中烏頭鹼、塔拉烏頭胺、去甲塔拉烏頭胺、14-0-乙醯塔拉烏頭胺、去甲豬毛菜鹼、准噶爾烏頭鹼、棍掌鹼、dl-去甲衡州烏葯鹼、卡拉可林鹼、夫希林鹼、森布辛鹼甲、乙、丙、川烏鹼甲、乙等。葯理實驗對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而有強心作用。烏頭鹼對小鼠有鎮痛作用和局麻作用,及對動物甲醛性和蛋清性「關節炎」有明顯的消炎、退腫的作用。味辛,性大熱,有毒。具回陽救逆,溫中止痛,散寒燥濕功能。用於治療虛脫、汗出、四肢厥冷、胃腹冷痛、嘔吐、泄瀉、風寒濕痹、腎虛水腫等症。
一、形態特徵
塊根肉質,紡錘形或倒卵形,通常二個連生,栽培種的側根通常肥大,周圍有瘤狀突起或無,下部有細小須根。莖直立,圓柱形,上部被反曲短茸毛,近等距離生葉。葉互生,近卵圓形,薄革質或紙質,三全裂達基部,兩側裂片又分二裂,中央全裂片,廣菱形,楔形,急尖,有時短漸尖,先端再分三淺裂,各裂片邊緣具有粗齒或缺刻。上面被短伏毛,下面通常只沿葉脈被短茸毛。頂生總狀花序,花藍紫色,雄蕊多數,心皮3—5。蓇葖果,長圓形。種子黃棕色,三角形,種皮海綿狀(圖14—98)。
圖14—98 烏頭形態圖
1.花枝 2.附子(子根)
二、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發育
烏頭於12月中旬,當10cm地溫達10℃以上時栽種,7天後發出新根。
次年2月,10cm地溫在9℃以上時,地下莖節上長出放射狀排列的5—7片基生葉。3月初抽莖,抽莖後,地上部分生長加快,尤其是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氣溫13—13.8℃)生長最快。莖每天增加高度0.6—O.ncm,葉片數也迅速增加,每4天可生出一片新葉,可說是地上部分旺盛生長時期。3月上旬以後,烏頭的地下莖節上平行地長出了扁平的白色根莖,不久即向下伸長而形成塊根。特別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部分的生長超過了地上部分的生長。在種根較大而肥料又充足的情況下,粗壯的地下莖可以在同一節上生長2個塊根,使畝產烏頭可達10萬個以上。
在9月中、下旬氣溫在18.4—20.6℃時,頂生總狀花序開始出現小的綠色花蕾,花蕾逐漸變大。10月上旬,日平均氣溫17.5℃左右,花蕾由綠變紫時開花,當主花序結果時,第一側枝才開花,以後由上至下地開放下部側枝。在一個花序內,花自下或自中部先開。一個花序的花3—7天開完。花開放後的第二天,花絲伸長,3小時後,花葯成熟破裂,此時柱頭已先熟。一朵花的花葯在5—7天全部破裂。花葯破裂的順序是由內向外。在主花序開始花葯破裂後第5天的9—17小時內,較易獲得粘性的花粉,是人工授粉的適宜時機。在11月下旬(氣溫11℃左右),蓇葖果成熟開裂,散出大量的具有薄膜狀的三角狀的種子,可隨風飛揚散落。
附子栽培於500—1000m地區,在冬至前20天,即12月上旬栽種的,先發根後出苗,有利於增產,在冬至後20天栽種的,則先出苗後發根,產量較低。2月出苗,3月上旬抽莖,3月中旬開始長出側生塊根(附子)。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氣溫由20℃逐漸上升至25℃左右,是附子膨大增長時期,7月下旬氣溫較高達26℃左右,是採收附子產量最高的時期。全生長期211—220天。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氣候
四川烏頭主要分布在江油、安縣、北川、綿竹、青川、旺蒼、平武、南江等縣。水平分布在北緯31°21′—32°33′,東經104°13′—160°13′。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垂直分布於海拔500—2150m的丘陵、平壩與高山。年降雨量為1202.4—1419.0mm,年日照時數為903.1—1499.7小時,年平均氣溫為5.9—16.3℃,2100m高山的平均氣溫為5.9℃,絕對最低氣溫為-8.7℃以下。附子栽培於四川涪江流域的江油,海拔500—677m,年日照時數903—1343.8小時,年降雨量1202—1419mm,年平均氣溫15.7—16.3℃,絕對最高氣溫34.5—36.5℃,絕對最低氣溫-4.5—1.1℃。
2.土壤
烏頭野生於富含腐殖質的棕色森林土,半野生於紫色土,黑棕色油沙土,黃泥土,白砂土及石窖土等。附子栽培於沖積平原,灌溉便利的砂壤土或紫色土。以紫色土的產量較高。
3.陰濕條件
野生烏頭多生長在陰濕的疏林下、谷地、河邊或半萌的茅草叢中,灌木林中,岩邊及林邊,或半野生於玉米地中。栽培的烏頭與高稈作物玉米間作。附子喜溫和,在夏季高溫達36℃左右,也需玉米間作蔭蔽。同時需要灌溉,但怕高溫積水。
4.適應性強
烏頭對溫度、土壤及陰濕條件要求不嚴,分布廣,適應了各種生態環境後的變種也較多,並且能用種子及塊根繁殖,表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和較強的適應能力,故易引種栽培,但對高溫環境適應力差,而引起退化,白絹病發生嚴重。
三、栽培技術
(一)烏頭品種
四川附子農家栽培品種以葉片形狀分為南瓜葉、絲瓜葉、大花葉、小花葉、艾葉等類型。四川省中葯研究所經多年試驗研究,從數百種混合群體中,以葉片形狀為基礎,再以葉片質地、分裂程質、色澤、厚薄、末回裂片形狀、莖稈顏色、塊根形狀特徵為標准,已分離選出23個品系和品種。現將產量較高、受群眾歡迎者介紹於後。
1.川葯1號(南瓜葉型)
葉大,近圓形,與南瓜的葉子相似,塊根較大,圓錐形,加工率高,耐肥、晚熟、高產,但抗病力較差,在綜合防治白絹病的條件下,產量較穩定,畝產平均達750kg以上,其單株烏頭產量平均7.5個,平均畝產9萬余個。為產區推廣品種。
2.川葯6號(絲瓜葉型)
莖粗壯,節較密,莖生葉大,深綠色,薄革質,三全裂,全裂片的間隙大,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塊根紡錘形。附子平均畝產達456kg。烏頭單株產量平均6.3個,畝產平均8萬余個。較抗病,產量較穩定。
3.川葯5號(小花葉型)
葉厚堅紙質,葉面黃綠色,無光澤,葉三深裂,基部截形或楔形,末回裂片再深裂,披針狀橢圓形,塊根圓球形,附子平均畝產368kg,烏頭單株產量平均3.2個,平均畝產4萬余個。
(二)烏頭栽培繁殖
1.整地及施底肥
選玉米、小麥輪作六年以上、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犁深33cm,三犁三耙,務使土塊細碎、松軟。地整平後。按1—1.3m劃作畦。底肥每畝施火灰或土雜堆肥1500—2500kg,過磷酸鈣50kg,菜餅50kg,碎細混合撒畦面,翻入土內,以備栽種。
2.塊根分級根據塊根大小分為三級,一級每100個塊根重2kg,二級每100個塊根重0.75—1.75kg,三級每100個塊根重0.25—0.5kg,將一級和三級塊根作烏頭種根,二級塊根則作附子種根。
3.栽種
在12月上、中旬栽種。一級塊根每畦3行,株行距17×l7cm,畝栽塊根12750個,三級塊根,每畦4行,株行距13×13cm,畝栽塊根40000個。開窩、放種,芽苞向下,淋人畜糞每畝2000kg,提溝土蓋種,溝寬17cm,溝深15cm。同時每隔10窩密栽1株,以備補苗用。栽完後清溝金畦。
4.田間管理
(1)補苗
苗出齊後,及時拔除病株,取健苗帶土補栽、壓實,澆清水以利成活。
(2)摘尖、掰芽
苗高50cm,有葉12—13片時摘尖,抑制上長,防止倒伏,當腋芽長出5cm時,及時掰去頂部1—2台芽,余芽留下,讓其開花結果。
(3)追肥、壘畦
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出苗後除去畦面雜草,每畝用豬糞水1000kg,尿素10kg,兌水2000kg淋灌。第二次在5月上旬,每畝用人畜糞1000kg,尿素5kg,兌水2000kg淋灌,並行第一次壘畦。第三次在8月上旬,每畝用人畜糞水1000kg,尿素10kg,兌水1000kg淋灌,行第二次壘畦,盡力多壘幾個莖節。
(4)間作
4月上旬在畦的陽面,按50cm窩距點播玉米,每窩2—3株,以蔽烈日照射,降低田間溫度。
5.收獲與運輸
烏頭開花結果後,於12月上、中旬採挖,去泥和過長須根,分級堆放。在堆放或運輸途中的夜裡,均應在室內的地面上攤晾,以免發熱霉爛,影響出苗。一般畝產塊根4萬—5萬個,最高可產10萬個以上。
(三)烏頭栽培
1.整地
附子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水稻或玉米輪作4—5年以上的砂壤土或紫色土。8月前先犁地炕田,犁深20cm,清理好排水溝。從12月上旬起反復犁、耙、鎮壓多次,做到土壤碎細疏鬆,土面平坦。栽前要牽繩「踩畦」,踩成畦溝寬24cm,畦寬1m。踩完後把已細碎的與油餅和磷肥混合的堆肥、圈肥等,撒在畦上鋤到土裡,充分混勻,以利栽種。
2.栽種
12月上、中旬為栽種適期。在弄平的畦面中間,用木製印耙子開窩,開成三行錯窩,行窩距各約16cm,然後把已分級的烏頭播到窩里,位置放正,每窩一個,使絆(即烏頭由母株摘下的痕跡)都向畦心,芽嘴向上稍仰,並稍露畦面,隨即用手指刨土穩固烏頭,每隔10窩,在窩外多栽1—2個以備補苗。栽後當天就要開溝,將畦溝泥土提到畦面覆蓋烏頭,厚約6cm,溝深18—21cm,寬約24cm,畦溝力求平整通暢,進水面稍高,出水面稍低,防止積水。
3.田間管理
(1)壘畦、清溝及補苗
在2月上旬,用竹耙把畦面的大土塊及蓋土過厚處,耙到溝里,用鋤壓細後,再提到畦面,使溝底平坦不積水。2月中旬幼苗全出土,如發現病株(立即拔去燒毀)及缺窩,用預備苗帶土補栽2—3次。
(2)修根
通常修根2次,一次在4月初,二次在5月初。由於密度加大,修根創傷引起基腐病的發生,經試驗以修一次為宜。時間在4月中旬。修時用附鏟子把植株附近的土刨開,現出側生根(附子)和母根,把較小的而多餘的塊根輕刨掉。每窩留對生的塊根各一個。第一株修後把下株的泥土蓋在第一株上,再修下一株依次修完。修時應削去莖基上新生的小塊根及削去留的塊根上的疔疤和部分須根,勿傷葉片及主根。
(3)追肥
一般追肥三次,第一次以催苗為主,每畝人畜肥1500kg兌水1500kg,尿素27kg,第二次在4月初,施鮮苕子(苜蓿)2000kg(切細),菜餅肥50kg,人畜糞水3000kg,第三次在5月上旬,氣溫漸高,塊根逐漸膨大,畝用牛圈肥8000kg碾細加菜餅肥(發酵)75kg混合穴施。再用人畜糞水6000kg淋窩,施時在畦邊每隔兩株開窩,位置與第一次追肥的窩錯開,把肥施窩內,再淋水肥,完後蓋窩,把溝內泥土提到畦面,使成弓背形。
(4)摘尖和掰芽
4月上旬摘尖,一般密葉苗留葉8—9片,稀葉苗留葉7—8片,頂端腋芽長出後待4—5葉時將腋芽摘尖,餘下腋芽全掰掉,扳時注意勿傷葉片。
(5)灌溉排水
生長期中,必須保持適當濕潤,乾旱時要注意灌水,淹至溝深的三分之一,大雨後又要注意排水。
(6)間作
冬季可在畦邊間種蔬菜,春季在畦的向陽面,每隔5—6窩間種玉米,陰面可栽芋頭。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白絹病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附子(烏頭)感病後,塊根開始腐爛,莖上葉片由下至上逐漸變黃,塊根大部分腐爛時,葉片萎蔫,最後植株死亡。在土面和根部,可見到白色絹絲狀的菌絲和老熟似褐色菜籽狀菌核。防治方法:(1)選用水稻輪作4—5年或玉米、小麥輪作5—6年以上的土地。(2)選無焦疤、軟腐及白色菌絲的塊根,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浸種3小時。(3)5月上旬至8月底每5天檢查一次,發現病株後立即將病株和病土用鋤頭挖出集中到田邊一角深埋,撒石灰消毒病穴。同時病株周圍的鄰株用50%多菌靈500倍液灌窩,每窩用葯液0.5kg。(4)用哈茨木霉拌細土100倍於附子二次修根或烏頭一次壘畦時撒在根周。
2.霜霉病
(Perouospor aaconiti Yu)
俗稱「灰苗」和「白尖」,主要表現葉子邊緣反卷,葉色灰白,葉背產生淡紫色的霉層(病原物),蔓延枯死,地下塊根小,附子產量低。可在苗期徹底拔除病苗,再用乙磷鋁500倍或1∶1∶150波爾多液噴葉面和葉背。
3.葉斑病
(Septoria aconiti Bacc)
俗稱「麻葉」,發生在4—9月,葉上顯現圓形或橢圓形的病斑,有時還有擴散形的病斑,具輪紋。忌連作。發病期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5a波爾多液每10—15天噴治一次。
4.萎蔫病
(Fn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病株莖上出現長形黑色條紋,葉脈呈黑色油浸狀雲紋,葉柄上有黑褐色條紋,橫切塊根可見到黑褐色的一圈,葉片逐漸變黃或紅紫色,枯焦死亡。6月下旬死亡較重。可徹底去掉帶病塊根,栽種時塊根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浸3小時。
5.白粉病
(Erysiphe ranunculi Grev)
發生在6—9月,首先下部葉片感病,產生白粉,後向上蔓延使上都莖、葉產生白粉,葉片反卷,焦枯死亡。可用25%粉銹寧2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劑,200倍液噴霧。
6.莖腐病(干腐病)
〔Fusarium equiseti(Corda)Sacc.〕
發生在5月,由於修根將根莖處創傷,病原菌侵入而引起植株枯萎死亡,下部附子腐爛。修根時注意勿傷莖根處;修後施肥時,水糞中加入0.1%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淋灌。
7.花葉病
葉片在5月表現黃綠相間的斑紋,影響附子的產量。注意防治蚜蟲;淘汰病株及培育抗病品種。
8.黑絨鰓金龜(Maladeraorientalis Motschulsky)和棕色金龜子(Holotrichia titanisReitter)
幼蟲為害烏頭,咬成洞孔。整地時每畝用鋅硫磷1kg,兌水500kg噴土面,然後耕翻,苗期發現植株萎蔫時,可刨開土壤殺死蠐螬。
9.烏頭翠雀蚜
〔Delphiniobium aconiti(Ven der Goot)〕
(Endothenia noplista Meyrick)
發生在5—10月,以8月天旱時較重,可用25%樂果1000倍液噴射。
10.黑小卷蛾
發生在4—10月,在烏頭收獲時,可集中燒毀莖稈殺死越冬幼蟲;4月中旬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射植株頂心;發現勾頭時從萎蔫下部的一節摘去,集中燒毀。
11.葉蟬
(Euacanthus sp.)
4—5月大量發生,為害烏頭,防治同蚜蟲。
12.銀紋夜蛾
(Plusiaagnata Staudinger)
在4—5月發生,把葉片咬成洞孔,幼齡期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
四、採收與加工
附子在7月下旬收獲產量較高。用二齒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下附子,去掉須根,即是泥附子,需要馬上加工。同時把母根砍下,曬干即是川烏。
泥附子的主要加工有以下三種:
(1)白附片
義名白片、雄片。用中等大的泥附子,洗凈後,每50kg用膽水25kg,加清水12.5kg,浸泡7天後撈出,放到鍋里煮約一小時,過心後拂起,放清水中浸泡一天,剝去表皮後,再放清水中浸泡約10小時撈起,縱切為2—3mm的薄片,又放到清水裡泡約10小時撈起,然後攤放曬席上,曬到卷角時,收起密閉用硫磺熏後再哂或炕到全乾即成。
(2)黑順片
又名黑片、附片。用小的泥附子,洗凈後,泡膽(同前)5天後撈出,放到鍋里煮,頭一鍋用最初泡過附子的膽水100kg,兌清水25kg,煮約50分鍾撈起,放到清水裡泡一夜,不經剝皮,縱切成4—5mm厚的薄片,再放入清水裡泡3天,每天換清水一次,撈出後每50kg用紅糖0.25kg,裝到缸里浸染成黃黑色時取出,蒸約12小時,曬干或炕到全乾即成。
(3)鹽附子
又名超雄,用較大的泥附子,洗凈後,每50kg用膽水20kg,水30kg,鹽15kg,混合浸泡3天以上,然後選晴天撈起,放入竹筐,把水吊干,再倒入原缸里浸泡,每天一次連作三次。撈起放竹簀上曝曬4—5小時,忌雨淋,又倒缸里浸泡,每次再加膽水5kg,連作三次,又撈起曬一天,到附子表面呈現小鹽粒時,趁附子尚熱,倒入飽和鹽水缸,使其吸收鹽分。當附子表面密積食鹽粒時撈出,然後把鹽水燒開,倒在附子上面,鹽水結晶後即成。
C. 泰國菜常用的特色配料有哪些
泰國菜有很獨特的調料
泰國菜以色香味聞名,第一大特色是酸與辣,泰國廚師喜歡用各式各樣的配料如蒜頭、辣椒、酸柑、魚露、蝦醬之類的調味品來調味,煮出一鍋鍋酸溜溜、火辣辣的泰式佳餚。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芒果香飯等。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什麼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等等。
泰國是一個臨海的熱帶國家,綠色蔬菜、海鮮、水果極其豐富。因此泰國菜用料主要 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泰國人的正餐都是以一大碗米飯為主食,佐以一道或兩道咖哩料理、一條魚、一份湯、以及一份沙拉(生菜類),用餐順序沒有講究,隨個人喜好。餐後點心通常是時令水果或用麵粉、雞蛋、椰奶、棕櫚糖做成的各式甜點。由於深具得天獨厚的優點,因此泰國菜色彩鮮艷,紅綠相間,眼觀極佳,不管是新鮮蔬菜瓜果的艷麗清新,還是烏賊尤魚等眾海鮮的肉感,都讓人們大飽了眼福。
大凡首次品嘗泰國菜的人都會覺得泰國菜的調料很獨特,有很多調料是東南亞甚至是泰國特有的,在本國找不著。最常用的幾種調料有:
1、泰國檸檬(KaffirLime)
泰國檸檬是一種東南亞特有的調味水果,味道和個體都有別於美國檸檬口味的略甜,而泰國檸檬個小、味酸、香味濃郁,往往使聞過它香味的人終身難忘,它可以拿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最主要的用處是用來做泰國菜的調料,泰國人幾乎在每一道菜都會擠上檸檬汁,使每一道菜都散發出濃郁的水果清香,帶有典型的東南亞味道。泰國人可以說食無魚,但不能沒有檸檬。
2、魚露(FishSauce)
魚露是一種典型的泰國南部調料,也有人它叫白醬油,顧名思義它就是像醬油一樣的調味品,做法和中國醬油差不多,主是讓一些小魚小蝦發酵滴汁而成。味道可能會讓有些人不適,因為它帶有一股濃濃的臭魚爛蝦的味道。讓不習慣吃魚腥的人大倒胃口,掩鼻而逃。
3、泰國朝天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4、咖哩醬
以椰乳作為咖哩醬的基本作料,還有許多調味料包括檸檬草、蝦醬、魚醬以及十幾種本地種植的香料、辣椒,由溫和到極辣的都有,任人挑選。泰國文化深受印度和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人說泰國文化的父親是印度。從泰國菜中咖哩醬的影響便可以感受到。另外,檸檬葉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D. 泰國有哪些好葯品推薦呀
泰國的葯品因實用又便宜,且不用擔心買到假葯,所以很多去泰國旅遊的朋友都會買很多回來自用以及送朋友。接下來,我來介紹幾款值得購買的葯品給大家。
7、counterpain酸痛軟膏
對肌肉酸痛、運動扭傷、風濕關節痛治療效果很好。
8、Hirudoid加強型除疤膏和yanhee祛痘印膏葯
除疤膏是泰國各大醫院指定的祛疤膏葯,祛痘印膏葯是泰國yanhee醫院指定產品。
除此之外,薄荷鼻通、整腸丸、萬金油、紅花油等葯品也值得購買。
E. 在泰國買的lekcher是什麼東西
Lekcher是泰國的一種營養品。男性專用。目的是持久,強硬。主要成分是泰國草葯黑附子加上枸杞提取物,人參提取物,蛇血等。價格不菲,一盒2粒,45元。吞服。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著名的7-11便利店網站有售。注意這不是葯,是補品。
F. 川烏、草烏及附子的品種及分布有哪些
我國葯典規定品種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乾燥母根。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乾燥塊根。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carmichattl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產地川烏、附子:主要栽培於四川、陝西等省。
草烏:主產於東北、華北各省。
G. 泰國特產有哪些
珠寶和飾物: 泰國是當今世界珠寶飾>>> (CHANTHABURI)和中部的北碧府物加工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之所以如(KANCHANABURI)。首先得益於政府對珠寶原料免徵泰絲: 近幾十年來,因為獨到的手工進出口關稅,使世界各地的珠寶原料製作工藝、獨特的外表質地,泰絲已大量源源不斷運入泰國來加工;其次成為別具一格的產品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是泰國擁有大量專業的低成本的設計。泰絲被用來製作高貴的服飾,手帕、領帶、圍巾等各種高級用品。加工珠寶首飾的能工巧匠;再就是泰國本地就出產大量高品質的寶石原,泰北的紡織品及家居用品: 泰北的紡料,尤其是東部的尖竹汶府 >>> 織品因為其獨特的手工製作,天然印染工藝,使其具有精細、柔軟、耐用的特點,被廣泛用於製作成衣、桌布、床單(罩)、地毯等。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山地民族的手工綉花用品,因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運用傳統天然的印染工藝,使其產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族風格而廣受親睞。皮革製品: 在泰國,除了生產一般常見的豬牛羊等皮革製品外,還有一些珍奇而又廣受歡迎的如:鱷魚皮、鴕鳥皮、蜥蜴皮、蛇皮、珍珠魚皮等製品。且價格廉宜。古董: 泰國被稱為東南亞「古董的天堂」。正如中國具有幾千年的歷史而遺留下來大量的古玩、古董,泰國同樣如此。從素可泰朝代的宋卡洛陶瓷、寺廟的雕刻品,到古代宮殿的木製裝飾品、玩偶、面具和各種金屬盛器等,應有盡有,每年都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古董收藏者來泰淘「金」。土產和干貨: 泰國是一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熱帶國家,除了出產琳琅滿目的水果、各類海產品、及稻米等產品之外,還有一些著名的土產珍品如:燕窩、魚翅、鱷魚肉等,這些特產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尤其是華人地區,成為傳統美食中的珍品和滋補養顏的珍品。金銀銅錫製品: 在曼谷唐人街的耀華叻路(YAOWARAT RD),集中了泰國大部分的黃金飾品店,這些黃金飾品花色品種繁多、做工精細、設計美觀、價格便宜,常年吸引著大量國內外尤其是華人買家。而銀銅錫製品在泰國有悠久的製作歷史,既有首飾,又有家居用品;既有現代流行的設計產品,又有傳統的泰式用品,廣受世人的歡迎,且已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熱帶水果:豐富多彩、品種繁多的熱帶水果也是泰國的特產之一,泰國有水果王國」的美稱,不少水果遠銷歐美和亞洲各國。泰國的水果分長年水果和季節性水果。長年水果有:香蕉、柑、桔、抽、西瓜、葡萄、木瓜、風梨(菠蘿)、石榴、菠蘿蜜等。季節性水果有:荔枝、龍眼、棗、芒果、榴槤、山竹、紅毛丹等。所有水果中,最為著名的是素有「水果之王」的榴槤和「水果之後」的山竹。泰國大米:泰國的大米顆粒長、兩頭尖、顏色白而透明,煮成的米飯香柔、滑嫩、爽口,是泰國最主要的出口農產品,在世界糧食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泰國菜和魚露:泰國菜用辣椒、蔥、蒜、姜、咖哩、魚露、蝦醬、椰奶等天然作料為主要調料,輔以九層塔、胡妥、紫蘇、薄荷葉、檸檬葉等香料,使得泰國菜餚具有香、辣、酸、甜的特點,富有刺激性的風味而別具一格。
H. 請問泰國有哪個醫院可以手術面癱這種的
面癱會導致患者出現嘴歪眼斜的面部症狀,同時面部表情肌會變得癱瘓,嚴重情況下可能會無法正常進食。因此面癱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疾病,必須在發病之後第一時間接受有效治療
一、面癱的葯物療法
1.西葯
面癱患者一般需要服用營養神經葯物進行治療,比如胞磷膽鹼、甲鈷胺片以及B族維生素等,同時需要搭配抗病毒葯物,如果症狀比較頑固,就最好是採用糖皮質激素。另外,當患者角膜暴露時,就可以滴用眼葯水或者使用紅黴素眼膏來預防感染。
2.中葯方劑
(1)風痰阻絡型
如果面癱患者採用中葯治療,就需要做到辨證施治。若是風痰阻絡所致,就需要以祛風化痰和止痙消炎為治療原則,可用水煎服牽正散,該方劑當中用到的中草葯有白附子、僵蠶和全蠍。
(2)氣血兩虛型
對於氣血兩虛型患者而言,可以堅持服用以益氣扶正和養血通絡為主要功效的方劑,比如益氣養血湯,具體需用到黨參、黃芪、黃精、防風、雞血藤、熟地、白術、桂枝、姜黃以及茯苓一類中草葯。
(3)痰濕阻絡型
如果檢查發現屬於痰濕阻絡型,就要採用功效為化濕祛痰和健脾通絡的方劑,具體可服用由瓜蔞、雞血藤、白附子、天竺黃、茯苓、地龍和膽南星組成的化痰湯。
二、面癱的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可以有效改善面癱症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超短波、葯物導入、低中頻電療以及激光一類方法進行針對性治療。一般經過1-2個療程即可改善。
三、面癱的針灸療法
中醫針灸可以起到調和氣血以及疏通經絡的功效,能夠緩解面癱。具體可以針對於魚腰、陽白、太陽、足三里、光明、太沖、四白、迎香以及下關等多個穴位進行針灸,也可以採用電針或者艾灸的方式刺激穴位。
I. 泰國特產有哪些呢
泰國特產有泰國香米、泰國木薯、泰國蛇葯等。
一、泰國香米
泰國香米是原產於泰國的長粒型大米,是秈米的一種。因其香糯的口感和獨特的露兜樹香味享譽世界。是僅次於印度香米的世界上最大宗的出口大米品種之一。
泰國香米主要出產於泰國東北部,尤其以黎逸府(Roi Et)、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武里南府(Burirum)、四色菊、素輦府(蘇吝府)、益梭通府等地為多。
泰國香稻只有在原產地才能表現出最好的品質。這是因為那裡具有特殊的生長條件,尤其是香稻揚花期間,那裡涼爽的氣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漿期間土壤中漸漸降低的濕度,對香味的產生及積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J. 泰國十大馳名特效葯有哪些
八仙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