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一般什麼時候過年
Ⅰ 世界各國新年是哪一天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新年為每年1月1日,中國、日本、越南以及東南亞華人多的地區新年為農歷正月初月, 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伊朗的新年為每年3月,柬埔寨新年為每年4月14日至16日,泰國新年為每年5月13日至15日。
埃及新年為每年6月22日, 衣索比亞新年為每年8月11日,緬甸新年為每年10月中旬的「跨朵節」,印度新年為每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菲律賓新年為每年12月30日。
外國過新年的習俗
1、在過新年時,日本人通常要到寺院、神社進行參拜,祈求一年平安吉祥。新年裡第一次參拜有專門的名稱,叫「初詣」,對日本人來說,「初詣」非常重要,只有進行「初詣」才意味著一年的開始。
2、在英國,新年即公歷元旦,雖說這個節日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各地還是會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辭舊迎新。在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瓶中有酒,櫃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
3、法國人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元旦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元旦清晨,法國人還會上街看風向: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是一個捕魚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Ⅱ 泰國新年是哪一天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 ,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在節日里,泰國人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
Ⅲ 世界各國的新年日期是什麼
新年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
而在中國,由於實行兩種不同的歷法,新年有不同的定義。按照公歷,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按照農歷,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新年。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歷五月(公歷4月14日至16日)為新年。尼泊爾、不丹的新年也都在4月。
泰國把「宋干節」即求雨節(在5月13日至15日)作為新年。
埃及人把「夏至」(基本在6月22日)即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上漲的這一天當作元旦。
衣索比亞以8月11日為新年,這時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
緬甸以10月中旬的「跨朵節」為新年。
印度有些地方以10月31日至11月4日為新年,稱為「和利節」。
菲律賓把民族英雄保塞·黎薩爾就義的這一天——12月30日作為新年。
(3)泰國一般什麼時候過年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新年食物
中國:過年吃餃子,湯圓,火鍋等。
日本:日本將每年年末的最後一天(公歷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相當於中國的「除夕」。在日本,在新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蕎麥面。一碗面被稱為「年面」,足可見它的地位。
韓國:過新年的時候團圓飯少不了的就是「五穀飯」——用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除了吃飯還要喝湯——年糕湯。韓國人把過新年吃的食物統稱為「歲餐」,韓國有個說法,吃了這米糕片湯才算長一歲,不吃就不算長大。
西班牙:新年最傳統的活動在新舊年交替之際,隨著12聲鍾響吃下12顆葡萄。過新年葡萄的每顆還有不同的含意,分別代表「平安」、「和睦」、「避難」、「祛病」等。在第十二下敲響時要把十二顆葡萄吃完,便預示著來年12個月平安喜樂。
美國:美國人是將聖誕節作為一年新的開始,在這一天,烤火雞的聖誕晚餐少不了的傳統美食。除了烤火雞還有烤熟的玉米粥,有時候會在上面放一層奶油和果料,香甜可口,滋味豐富。
法國:法國人過新年喝酒可不是助助興這么簡單,他們有一個說法:家中的酒瓶里不能剩酒,要不然會認為明年就要走厄運。為了祈求來年好運,好多人在新年前夜就把家裡的酒喝光了,喝得酩酊大醉也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德國:德國人的年夜飯中通常會搭配扁豆湯、豌豆等豆製品,因為他們把豆類當做是財富的象徵,多吃豆,明年財運滾滾來。除了吃豆有財運,他們還相信在口袋裡裝些魚鱗會有好運,因此魚在德國的年夜飯上也很受歡迎,當然,像香腸、馬鈴薯、德國啤酒、也是慶祝新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俄羅斯:俄羅斯人喜食熱食,愛吃小包子和肉餅等,其中餡餅就是俄羅斯人的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餡餅有著豐收、健康、等美好寓意,配著魚子醬果醬。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俄式菜餚口味較重,用油較多,典型美食有烤鴨或烤鵝、乳酪、黑魚子醬、香腸、燒雞塊、黃油麵包。
希臘希臘人在過新年時,一家人會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做新年蛋糕,叫特大號麵包。當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就開始切蛋糕。有意思的是在蛋糕里要放進一枚硬幣,如果誰吃到了這枚硬幣,那麼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賺大錢,行大運。
Ⅳ 泰國過年是什麼時候
每年4月13 左右是宋干節,也叫泰國的潑水節是泰國的新年。
Ⅳ 泰國過年是哪天
泰國正統的過年其實是每年4月的泰歷新年宋干節,也叫潑水節。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
Ⅵ 泰國新年是幾月幾號
一般指宋干節
宋干節[1](Songkran Festival)也稱作潑水節,是泰國、寮國,中國傣族聚族區,柬埔寨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Ⅶ 泰國人也過春節嗎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隨著中國農歷新年的到來,全球各地的華人買年貨、貼春聯,迎接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泰國是擁有中國大陸以外全球最大海外華人社區的國家,在泰國,中國的農歷新年也是非常受重視的節日之一,當地的華人華僑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會張燈結綵的組織春節活動,熱鬧程度比起國內也不差分毫。
泰國人也過中國年
泰國華人眾多,佔全國人口12%
眾所周知泰國是傳統的華人移民國家,華人數量上千萬,佔到全國人口的12%-14%左右,其中以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的華人最多,他們是泰國民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商業、金融、製糖、運輸、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泰國多元文化和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次將中國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
2020年12月29日,泰國內閣會議決定增加法定假日,其中中國農歷新年赫然在列,這也是泰國歷史上首次將春節列為全國性的公共假日。中方也非常歡迎這一舉措,中泰一家親!日前泰國詩琳通公主還用漢字寫下新春賀詞「牛氣沖天」表達美好的祝福,並用泰文釋意「祝福2021牛年生意興隆,興旺發達」!
由於泰國當地的華僑華人數量眾多,所以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吃喝玩樂的活動一應俱全,只有一些習慣上與國內略有不同,不妨來看看在泰國大家都是如何過春節的吧!
泰國華人過年習俗
除夕祭祖吃年夜飯
在泰國的華人們會在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家人聚在一起進行祭祖和聚餐,在國內年夜飯被視為過年最重要的頭等大事,而在泰國祭祖則是被視為比年夜飯更重要的活動。通常華人們都會提早准備好當天要用的東西,到除夕那天在家中的祭台上擺放各類祭品,擺上香爐,點燃香燭,進行祭拜,以感謝祖先創下的基業,並祈禱來年的健康平安。完成祭拜儀式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布施祈福
和國內大年初一就走親戚拜年不同,泰國的華人們在初一並不會著急去拜年,而是遵循佛教傳統選擇前往寺廟行布施禮,以求佛祖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順遂。僅需准備上幾種簡單的食品或甜品,放入僧侶手捧的缽中,即完成了儀式,這也算是一種文化交融的結果。除了布施,在寺廟為自己的運勢求簽也不可或缺的習俗之一。
休閑娛樂節日氣氛
整個春節期間,泰國的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舞龍舞獅、花燈展覽、花車遊行以及放鞭炮等等,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掛起紅艷艷的燈籠,上面用中文寫著各式各樣的祝福語,無論是否是華人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當中,在某一瞬間就能讓人感覺彷彿置身在某個中國城市。
泰式特色春節禮遇
每逢中國農歷新年,泰國各地還會舉辦以春節為主題的各類特色夜市,既充滿了泰式特色,又有滿滿的中國年味。各大商場也會推出各種紀念活動,到處都掛滿了各種燈籠、中國結等。Central Chidlom尚泰百貨與新銳設計師Gongkan合作,將傳統的中國龍融入商場,貫穿了整個一樓;EM商圈則在商場外掛滿了彩色燈籠,極具中國特色,是泰國人春節期間必去的逛街打卡點之一。
旗袍唐裝中國服飾
如果你在除夕夜到唐人街,會發現唐人街變成了一片紅海。很多人都穿著紅色的唐裝和旗袍,穿梭在紅色的廣告牌中迎接新年的到來。不僅如此,打開電視,還能看到穿著唐裝和旗袍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春節的歡樂與氣氛無處不在。許多電視台還會組織藝人拍攝中國風的日歷,這些也深受泰國人的喜愛
Ⅷ 泰國人的新年是什麼時候啊 是過聖誕的還是
泰國新年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不需要合泰國人說聖誕快樂。
泰國新年的主要活動: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輩行灑水禮,祈求賜福。因此人們也稱此節慶為"潑水節"。
作為泰國新年,有很多的美好寄託,感謝和彰顯那些做善事和對社會有益的人;忠於祖宗先民;銘記自己對家人的責任;還有頌揚佛教和僧侶;最後還有主張做人仁慈和慷慨。
(8)泰國一般什麼時候過年擴展閱讀
風俗習慣:
泰國線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准備年飯和節間的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國新年
Ⅸ 泰國春節習俗
泰國過春節的習俗是:拜訪親戚送四個橘子。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於華人占據的比例非常大,所以每年農歷春節到來的時候,彷彿整個泰國都在歡慶春節。除了各式各樣熱熱鬧鬧的春節活動,泰國華人也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在春節期間暫停一切工作,走親訪友,互道新年祝福。
真正屬於泰國人的過年是每年4月13日起一連三天的「宋干節」,宋干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的意思,泰國也有宋乾女神,潑水節的時候,隨處可見泰國人虔誠膜拜宋乾女神。
泰國人過宋干節,就像中國人過春節一般,甚為隆重、熱鬧、喜慶。不同的是,中國人過年是在爆竹聲中除舊歲,而泰國人則在潑水狂歡中迎新年。而且,泰國的宋干節,別於中國的年味漸淡,迄今依然風情萬種、傳統延續,吸引國外遊人絡繹不絕。
Ⅹ 泰國過春節嗎
泰國過春節。
春節不是中國獨有的節日,亞洲國家中,與中國一樣過農歷春節並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另外,泰國、菲律賓和蒙古國也有過春節的傳統。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宋干節即將來臨,從4月13日的宋干節或是除夕,一連三天全泰國均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
自古以來宋干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
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眾、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10)泰國一般什麼時候過年擴展閱讀:
泰國春節的習俗
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
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
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節
網路-泰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