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做飯用哪些調料
① 泰國菜的調料都是什麼樣的
泰國菜注重調味,常以辣椒、羅勒、蒜頭、香菜、姜黃、胡椒、檸檬草、椰子與其它熱帶國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鮮,口味濃重,別具一格,以各種風味蘸料伴以泰國美食,更演化出多重滋味。帶辣勁的涼拌色拉、泰式酸辣湯、紅或綠咖喱(大多混合了椰漿)、蔬菜、各款烤肉串(牛、豬與雞,拌以米飯或面點),都是具代表性的泰國美食
泰國菜以酸、辣為重,大凡首次品嘗泰國菜的人都會覺得泰國菜的調料很獨特,有很多調料是東南亞甚至是泰國特有的,最常用的幾種調料有:泰國朝天椒、泰國檸檬、咖哩醬。另外,檸檬葉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泰國檸檬(KaffirLime)
泰國檸檬是一種東南亞特有的調味水果,味道和個體都有別於美國檸檬口味的略甜,而泰國檸檬個小、味酸、香味濃郁,往往使聞過它香味的人終身難忘,它可以拿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最主要的用處是用來做泰國菜的調料,泰國人幾乎在每一道菜都會擠上檸檬汁,使每一道菜都散發出濃郁的水果清香,帶有典型的東南亞味道。泰國人可以說食無魚,但不能沒有檸檬。
魚露(FishSauce)
魚露是一種典型的泰國南部調料,也有人它叫白醬油,顧名思義它就是像醬油一樣的調味品,做法和中國醬油差不多,主是讓一些小魚小蝦發酵滴汁而成。味道可能會讓有些人不適,因為它帶有一股濃濃的臭魚爛蝦的味道。讓不習慣吃魚腥的人大倒胃口,掩鼻而逃。
泰國朝天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咖哩醬
以椰乳作為咖哩醬的基本作料,還有許多調味料包括檸檬草、蝦醬、魚醬以及十幾種本地種植的香料、辣椒,由溫和到極辣的都有,任人挑選。泰國文化深受印度和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人說泰國文化的父親是印度。從泰國菜中咖哩醬的影響便可以感受到。另外,檸檬葉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② 做泰國羅勒炒飯時,都要用到哪些食材
羅勒葉子呈橢圓尖狀,花朵為 紫白色,蒸餾其葉子及花朵可得透明無色的精油,香味很像丁香、松針之綜合體。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不同種的羅勒因特色或獨特香氣而命名。羅勒的很多研究著重於香料的提取和成分分析方面。其主要用於意式、法式希臘料理,在東方的印度及泰國烹調也經常使用。羅勒在中國國內一般作為蔬菜而栽培,其作為一種新型的特種蔬菜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炒飯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喜歡的一種食物,是我們百姓餐桌上的家常便飯,百家百味,各家都有自己的炒制方法,最基本的應用最廣泛的就是蛋炒飯了,離不了的就是雞蛋,蔥花的搭配,炒得金燦燦的蛋碎加上米飯,融合了濃郁的蔥香味道,就這樣簡單的一炒,使原本普普通通的白米飯瞬間就變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黑胡椒香料,配菜有雞蛋黃瓜火腿腸玉米粒青豆米有時還有紅胡蘿卜絲,紅紅綠綠還有亮眼的黃,它們就像生活五彩繽紛的顏色。
③ 泰國有哪些調料和美食
Pad Thai,著名的泰式炒粉,這個是澳洲泰餐廳菜單上都能見到的美食,分享一下澳洲版的做法吧
把河粉水中浸泡開,不要泡過。
把蒜粒拍碎,豆乾切成條或者粒,香蔥切成小段,雞肉切成片。
然後合適的平底鍋里加入棕櫚油或者色拉油,放入蒜,炒香,然後加雞肉,炒白以後加入蝦米,豆乾,椒片,雞蛋,炒勻後加入河粉和一點雞湯,翻炒,直到河粉快炒熟的時候,加羅望子汁,魚露,鹽,和黃糖調味,最後加上豆芽和香蔥段,炒勻就好咯。
④ 做泰國羅勒炒飯時,都要用到哪些食材和佐料
准備材料:耗油3湯勺,魚醬2湯勺,白砂糖1茶匙,食用油1/2杯,涼末莉米飯4杯,丁香蒜瓣6個剁碎,塞拉青辣椒2個剁碎,無骨,無皮雞胸肉1磅切薄片,紅甜椒1個切薄片,洋蔥切薄片,甜泰國羅勒2杯,黃瓜1根切薄片(可選),1/2杯香萊小枝切散(可選)。
羅勒加熱便會迅速變色蔫掉,因此一定要在雞肉快出鍋以前轉文火或是熄火再放進羅勒,米挑選泰國香米,長型且有韌性,釋放著純天然的穀物香氣。辣椒挑選杭椒,因為比較辣一點,不能用沒有甜味兒的彩椒。我的魚露早已很咸了,因此沒有放鹽。大夥兒根據自身調料的鹹度適度放鹽。吃的時候加上墨西哥辣醬,驚艷!
⑤ 泰式調味料有哪些 泰國常用調味料推薦
酸辣香甜的東南亞料理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吃來特別開胃!愛吃泰國料理的你,想在家自己調出好吃的風味醬料、煮出道地菜餚,這幾款調味料絕對不能少,現在就來看看哪些特色調味料廚房裡一定要有。
你一定要有的泰式調味料外籍移工越來越多,除了大賣場開始販售許多東南亞的調味料,也有專門的東南亞食材超市,因此完全不必飛出國,以下提及的產品在店面或網路商城就能找到唷!
1.魚露Fish Sauce
魚露是東南亞料理中最常用的調味料,運用的料理非常廣泛,從海鮮、沙拉、麵食到湯品,有了它都能大大提味,也因此料理中完全不需要味精,以魚露的鹹味及天然甘甜,吃起來就非常鮮美。
南洋料理必備的魚露。
不過經發酵製成魚露聞起來其實腥味很重、非常嗆鼻,通常不會單獨使用,若要當作沾醬,也需要搭配糖、醋、檸檬汁、香草或其他香料調配。首次接觸魚露的人如果不確定如何入菜,建議可先以魚露代替醬油入菜,清蒸、熱炒、腌料、涼拌或調醬料都ok!
2.蝦膏Shrimp Paste
蝦膏是將小蝦用鹽巴腌漬、曝曬發酵後再磨成黏稠狀的調味料,除了東南亞,在香港、韓國和華南地區也很常見。因為蝦膏本身腥味濃烈,一般不會直接使用,使用前需要先將蝦醬用熱油炒熱,加入少許的清水稀釋、炒勻,搭配蔥頭、蒜頭、糖等炒成蝦醬,再下料理的食材,就不會有難聞的腥味。
即使是尚未開封的蝦膏,也能聞到濃重的腥味。
因為蝦膏使用上比較麻煩,許多廠商也推出已經把蝦膏加工過的「蝦醬Shrimp Sauce」,可以直接使用,最常見的料理是蝦醬空心菜及蝦醬炒飯。因兩者在翻譯上容易搞混,建議購買時細看成分表或是顏色,一搬來說蝦膏會呈紫紅色,蝦醬則是咖啡色的。
除了蝦醬、蝦膏,還有其他小魚腌漬成的醬料。
3.甜醬油Sweet Soy Sauce
甜醬油起源自印尼,因為加了棕櫚糖,顏色比一般醬油更深、味道香甜且質地相當濃稠,味道有點像中式的甜面醬;不過通常還會加入八角、肉桂、黑胡椒、香菜或丁香等香料,風味層次更豐富。糖蜜般的甜醬油能夠增加菜餚色澤、增添風味,大多用於熱炒或燉煮,比較少當作沾醬,是印尼最受歡迎的醬料。
4.黃豆醬Soy Bean Paste
使用黃豆、鹽巴和砂糖製作的醬料Tao Jeow,有濃濃的黃豆香及鹹味,烹調時只需要加幾滴即可。黃豆醬的代表菜色是炒麵料理Lad Nah,也很適合搭配雞肉、海鮮或炒蔬菜,或是混和檸檬、辣椒及大蒜調成沾醬使用。
5.蚝油Oyster Sauce
用鮮蚝濃縮而成的蚝油,在南洋與中式料理中的用法不大相同,中國的蚝油味偏咸,南洋的蚝油味道則比較甜而鮮美,所以東南亞地區的蚝油多用來炒菜、炒飯作沙拉,很少直接當作沾醬來使用。
左為蚝油,右是一般醬油。
6.黑抽Black Soy Sauce
黑抽又稱作泰國黑醬油,指的是濃度比較高的醬油,類似中國人常用的醬油膏以及港澳地區的「老抽」;不過南洋地區的黑醬油做法不同,味道差異大,不適合互相替換。想買泰國的黑抽,現在到大賣場大多可以找到仁和園醬園的牌子。
7.甜雞醬Sweet Chili Sauce
在泰國稱作Nam Chim Kai,同時是馬來西亞、阿富汗及歐洲的中國餐廳很受歡迎的醬料,比較知名的牌子是Pantainorasingh潘泰諾華星牌。主要材料包括了紅辣椒、白醋以及甜味成分如砂糖或水果等,有時候會加入大蒜、魚露和增稠劑,味道酸酸甜甜帶點微辣,非常適合搭配肉類,作為炸物、烤肉的沾醬是很受歡迎的吃法,亦能用於涼拌做成泰式沙拉,甚至沾春卷食用。
甜雞醬用基本材料就能自己調配,想要濃稠一點可以用番茄醬或玉米粉勾芡,許多歐美食譜還會加入雪莉酒或紹興酒提香。
甜雞醬的品牌很多,有些會加增稠劑,可依個人喜好選擇。
8.羅望子Tamarind
羅望子又叫酸子、酸豆、亞參,果莢外型長得像花生,里頭的果實可以直接食用、或是提煉成果汁、醬料。羅旺子吃起來酸酸甜甜,是南洋料理中酸味的來源之一,可以取代醋來入菜;運用的料理很廣泛,咖喱、炒飯、醬料、湯品或沙拉,以及經典的泰式女婿蛋,都不能沒有少許的羅望子調味。
市面上可以看到處理好的醬料、去籽的果肉(亞參膏、羅望子糊Tamarind Paste),甚至含豆莢的羅望子果等形式販售的羅望子,前者可直接使用、亞參膏要加水調勻,整顆的羅望子果實則需要剝殼、去籽再熬煮成醬汁。
糊狀的羅望子。
9.是拉差醬Sriracha
是拉差醬是一款香甜的辣椒醬,最早是泰國的一個小城鎮「是拉差」當地餐館用於海鮮料理的辣椒醬,1980年代由越南華僑引進洛杉磯唐人街販售後,成為大受美國人歡迎的辣椒醬。紅通通的是拉差吃來酸辣微甜,除了炒泡麵、涼拌海鮮,當作炸物沾醬也很適合,也很常用於製作美國經典的水牛城辣雞翅。
若買不到是拉差,可調配簡易版本:將檸檬汁30c.c.、魚露20c.c.、砂糖10g、辣椒末10g攪拌均勻,即成是拉差醬。
最有名的品牌是匯豐生產的是拉差。
10.東陽醬Tom Yum
又稱作酸辣火鍋醬、Instant Sour Shrimp Paste,普遍使用在泰式的湯品中,主要用辣椒、香茅、南姜、糖、鹽等材料混合而成,是世界三大湯之一的泰式酸辣湯 —冬蔭功Tom Yum Kung必備的湯底醬。料理時直接使用即可,不用再另外調味,吃火鍋、煮湯時都可以用它來調制高湯,酸酸辣辣吃起來非常過癮!
煮湯的好幫手-Tom Yum。
11.咖喱醬
咖喱的種類非常多,主要分成三大類:紅咖喱、黃咖喱和綠咖喱。各自還會添加不同的香料及調味,因此市面上有相當可觀咖喱可以選擇。
中國人最熟悉的是加了姜黃的黃咖喱,因為黃咖喱降通常會加入比較多椰糖,辣度低、接受度最廣泛;其次是紅咖喱,成分中的新鮮、乾燥辣椒讓它呈現漂亮的紅色,通常應用在海鮮、雞肉料理;而綠咖喱醬則是辣度最高的咖喱,通常需要搭配椰奶讓口感更滑順,多用於雞肉。
咖喱的種類非常多,還有分糊狀、粉狀及膏狀。
⑥ 突然想吃泰國菜,在家裡做需要哪些材料呢
引言:泰國菜是十分有特色的菜品,那邊有很多的海鮮和水果,而且它的顏色都非常的鮮艷。如果想在家吃到泰國菜,那麼需要哪些材料呢?
二、要准備的工具一般來說准備的工具和中國的餐具沒有什麼區別,因為泰國它們那邊的烹飪方式和我們相比也還好。但是泰國人特別喜歡涼拌菜,而且在製作調料的時候也喜歡把調料都放在一個容器裡面去搗碎,如果說想調制出正宗的泰式醬料的話,那麼就要買一下這個這個容器就像平時把中葯搗碎的的容器一樣。
⑦ 泰國菜有哪幾種調味品
泰國檸檬:泰國檸檬是一種東南亞特有的調味水果,泰國檸檬個小、味酸、香味濃郁,往往使聞過它香味的人終身難忘,它可以拿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最主要的用處是用來做泰國菜的調料,泰國人幾乎每一道菜都會擠上檸檬汁,使每一道菜都散發出濃郁的水果清香,帶有典型的東南亞味道。泰國人可以說食無魚,但不能沒有檸檬。
魚露:魚露是一種典型的泰國南部調料,也有人把它叫白醬油,做法和中國醬油差不多,主是讓一些小魚小蝦發酵滴汁而成,帶有一股濃濃的臭魚爛蝦的味道。讓不習慣吃魚腥的人大倒胃口,掩鼻而逃。
泰國朝天椒: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咖喱醬:以椰乳作為咖喱醬的基本作料,還有許多調味料包括檸檬草、蝦醬、魚醬以及十幾種本地種植的香料、辣椒,由溫和到極辣的都有,任人挑選。泰國文化深受印度和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人說泰國文化的父親是印度。從泰國菜中咖喱醬的影響便可以感受到。
另外,檸檬葉,香茅,豆蔻,九層塔,羅望子果,酸柑,蒜頭,蝦醬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