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石斑魚有哪些

泰國石斑魚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19 09:05:59

❶ 現在養殖的石斑魚普遍有幾種

石斑魚是名貴的海水魚類之一,全世界石斑魚一共有98個種,我國有30多個種。其中養殖的種類有10多個種:赤點石斑魚(紅斑)、青石斑魚(土斑)、斜帶石斑魚(紅點青斑)、點帶石斑魚(黑點青斑、馬拉巴斑)、雲紋石斑魚(油斑)、褐石斑魚(假油斑)、布氏石斑魚(芝麻斑)、龍膽石斑魚、褐點石斑魚(老虎斑)、小齒石斑魚(杉斑)、美洲黑石斑(又名翡翠斑,屬引進種)、巨石斑魚、黑點石斑魚(金錢斑)等。還有豹鱠(東星斑)、駝背鱸(老鼠斑)實際不是石斑魚,而是石斑魚不同屬的近親。絕大多數石斑魚是熱帶、亞熱帶的魚類,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的東海、南海海域。

❷ 石斑魚種類

石斑魚的種類如下:
1、老虎斑。
2、東星斑。
3、點帶石斑魚。
4、赤點石斑魚。
5、紅瓜子斑。
6、斜帶石斑魚。
7、蘇鼠斑

❸ 石斑魚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哪些品種呢

石斑魚體型相當大,體長超過1米,體重超過100公斤是它們的通病。2004年3月,一名商人在廣東湛江澎湖灣捕獲一條長2.35米、重313公斤的野生石斑魚,打破了此前中國巨型石斑魚的體重紀錄。這條魚也被製成標本,陳列在上海科技館的展廳里。當地漁民在南沙群島捕獲了一條長2.65米、重342公斤的巨型石斑魚,再次打破了此前的紀錄。這條魚最終被一家以石斑魚為特色的主題餐廳買下。已知這種石斑魚舌長30cm,腹重15kg,故稱「王牌石斑魚」。海中石斑魚有160餘種,中國東南沿海、北部灣和南沙群島有67種。不同種類的石斑魚,個體大小和性情差異很大:有的性情溫和,有的兇猛殘忍。但大部分石斑魚喜歡單獨進食,通常棲息在岩石或珊瑚礁底部的海域。

蜻蜓是海洋中罕見的美食。野生種的體重一般在30-40公斤以上,人工養殖的石斑魚一般只有1-5公斤。野生蜥腳類動物大多隱藏在珊瑚礁中,不易出現,生長緩慢。60多厘米大小,蜥腳類動物在海里生活了20多年,充滿靈性,非常難抓。其葯理作用良好,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龍墩肉質上乘,營養豐富,口感比石斑魚好,能烹制多種海鮮菜餚。貨源稀缺,價格昂貴。在廣州市場,每公斤批發價高達190元,餐廳賣200多元,但依然受到人們的青睞。

❹ 8種不一樣的石斑魚的營養產地特點

下面我介紹一下石斑魚的種類的產地。
東星斑(海南常見)
東星斑的色澤有藍色、紅色、褐色及黃色等,體形比一般斑魚瘦長,頭部細小。藍色的眼睛中有烏黑的瞳仁,身上布滿白色的幼細花點,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稱為「星斑」,至於「東」字,是因為它產自中國東部的.東.沙群島。
青石斑魚
青石斑魚體下部具若干橙紅色斑點,體側具6條深褐色垂直條紋,第3與第4帶間隔最寬;僅尾鰭具斑點。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仔稚魚攝食浮游生物,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魚先性成熟,體長250~400毫米時性逆轉,雄魚6齡(個別5齡)全部性成熟。絕對生殖力為8萬~25萬粒,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7月,20℃開始產卵,22~24℃盛期,產浮性卵。水溫22~25℃,需23~30小時孵出仔魚。肉味鮮美,為名貴魚類,活魚大量銷往香港及澳門。為我國及東南亞淺海養殖對象,可以用網箱養殖。分布於我國台灣,東海、南海,以及日本。
寶石石斑魚
寶石石斑魚一般體長25~30cm,體表以及除胸鰭外的各鰭上滿布寶石狀斑點。胸鰭上具赤色條斑,尾鰭淺凹形,邊緣呈白色。為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在岩礁底質海區,具性轉變,為先雌後雄。生長較為緩慢。石斑魚性兇猛,機警,以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類,不喜結群,飢餓時有自相殘殺現象。寶石石斑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我國多個省份有進行人工網箱養殖。
龍躉
學名中巨石斑魚,別名豬羔斑,為暖水性海洋底層魚類,屬鱸形目,石斑魚科,石斑魚亞科,石斑魚屬。它體呈長橢圓形,側扁,口較大,魚頭部、體側及各鰭均散布著很多青黑色斑點,為大型名貴食用魚類。在天然海域,成魚一般體長60厘米~70厘米,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達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據記載,1999年7月,,香,港漁民在東沙群島曾活擒一頭母龍躉,體重180千克,被視為龍躉王。
點帶石斑魚
點帶石斑魚吻短鈍,背鰭8~11根棘,基底無黑斑,體側有5條不明顯橫帶,體側及各鰭上分散著斑點。為熱帶中、下層魚類,喜棲息於岩礁底質海區,為南海名貴魚類。性兇猛,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飢餓時自相殘殺。可生活在鹽度11~41‰水域,最適水溫22~28℃,18℃以下食慾減退,15℃以下魚體失去平衡。可進行網箱養殖。分布於我國東海、南海等海域。
赤點石斑魚
赤點石斑魚背鰭基底具一黑斑,體棕褐色,頭、體、奇鰭有許多橙黃色斑(浸制標本變白色)。暖溫性中、下層魚類。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性先成熟,大部分3齡性成熟,體長231~295毫米時,從雌性轉變為雄性。大部分6齡魚(個別為5齡魚)體長340~400毫米,絕對生殖力為10萬~25萬粒,產卵期為5~9月,盛期為5~6月。肉鮮美,可供出口,是名貴魚類,現已進行人工繁殖,是網箱及淺海養殖對象。分布於我國台灣,東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斜帶石斑魚
斜帶石斑魚身體延長,在頭和身體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紋呈白色;無數橙褐色或是紅褐色的小點分布於頭、身體和鰭條的中部;身體上有5大不規則的、間斷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個黑斑在前背鰭棘的下方,最後的黑斑在尾柄上;2個黑斑在中鰓蓋,而另外的1~2個在次鰓蓋和中鰓蓋的邊接處。當暴露於空氣中時橙色的點變為褐色,而在防腐劑中則變得模糊。斜帶石斑魚常棲息於大陸沿岸和大島嶼,但在河口、離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發現。主要的繁殖期在3~6月。雌魚全長25~30厘米時成熟(2或3年齡魚),而性轉化常發生於55~75厘米體長。
一、石斑魚的美容營養價值
石斑魚被稱作為海中的雞,其營養價值更是和雞一樣豐富,石斑魚的魚肉肥厚,所以其肉質中能夠蘊藏下足量的膠質和蛋白質,這兩者都是對我們皮膚最有美容功效的成分,膠質和蛋白質越豐富,皮膚就越能保持年輕狀態,更有彈性,皺紋也會更加少。
二、石斑魚的補腦營養價值
石斑魚中有氨基酸成分,氨基酸是大腦的有效營養補劑,幫助大腦可以正常發育增長,石斑魚的這種補腦健腦的價值十分寶貴,其次石斑魚還可以加速肌肉發展健全,強健體魄,因此在長身體的孩子很適合多吃些石斑魚。
三、石斑魚的減肥營養價值
石斑魚肉質中含有豐富蛋白質,同時脂肪含量卻很低,因此多吃也不用擔心會發胖。同時石斑魚中還有維生素A,能夠激活皮膚細胞,抵抗日常的氧化過程。

❺ 石斑魚有幾種 有幾種類型的比如

1、老鼠斑、尖嘴鱠仔、觀音鱠。分布: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南中國海、菲律賓、印尼、澳洲、關島等地區。

2、台灣主要產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數量已甚少。

3、特徵: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隔開的大小不一的圓形黑斑;體側的一些斑點和奇鰭基部被一個較大的暗斑覆蓋。

4、幼魚上的黑色斑點比成魚少,其大小與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最大體型71cm。石斑魚具體可以分為16種,分別是:青石斑魚、點帶石斑魚(青斑)、斜帶石斑魚、東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青斑、麻斑、金錢斑、杉斑、蘇鼠斑、紅瓜子斑、龍躉(巨石斑魚)。

❻ 請問石斑魚共有幾種

石斑魚(Epinephelussp.)屬鱸形目,體長橢圓形稍側扁。口大,具輔上頜骨,牙細尖,有的擴大成犬牙。體被小櫛鱗,有時常埋於皮下。背鰭和臀鰭棘發達。尾鰭圓形或凹形。體色變異甚多,常呈褐色或紅色,並具條紋和斑點,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
石斑魚性兇猛,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類,不喜歡結群,飢餓時有自相殘殺現象。對鹽度的適應范圍很廣,可生活在11―41%的鹽度范圍內,最適水溫為22―28℃,18℃以下時食慾減退,15℃以下魚體就失去平衡。
石斑魚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於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游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范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范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海域生存。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
1、東星斑(海南常見)
俗稱:星斑 東星斑
英文名:Miniatus Grouper
學名:Cephalopholis miniata
種屬:海水魚類,輻鰭亞綱,鱸形目,姥鱸科
東星斑的色澤有藍色、紅色、褐色及黃色等,體形比一般斑魚瘦長,頭部細小。藍色的眼睛中有烏黑的瞳仁,身上布滿白色的幼細花點,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稱為「星斑」,至於「東」字,是因為它產自中國東部的.東.沙群島。
2、青石斑魚
俗名: 青斑、青鰭、泥斑、石斑魚。 綱目: 鮨科
體呈長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 15~20厘米、體重350~750克。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鰓蓋骨有兩個扁平棘。體被細櫛鱗,側線與背緣平行、體背棕褐色,腹側淺褐色全身均散布著橙黃色斑點,體側有5條暗褐色橫帶,1和2帶緊相連、3和4帶位於背鱔鰭條部與臀鰭鰭條部之間,5帶位於尾柄上,背鰭鰭條強硬,臀鰭位於背鰭鰭條部下方;腹鰭胸位;尾鰭圓形。各鰭均為灰褐色,背鰭鰭條部邊緣及尾的後緣黃色。
3、赤點石斑魚(紅斑)
俗名: 石斑、花斑、紅斑
赤點石斑魚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南部,廣東沿海產量較多。
介紹: 赤點石斑魚一般體長20厘米,體形與青石斑魚相似,但體側無縱帶和橫帶。鰓蓋後緣有3個棘,前鰓蓋骨後緣鋸齒狀、側線明顯且平直,背鰭、胸鰭黃色;尾鰭弧形,上半部黃色,下半部褐色。
4、寶石石斑魚
中文名:寶石石斑魚
俗名:芝麻斑
分類:鱸形目 �科 石斑魚屬
介紹:寶石石斑魚一般體長25~30cm,體表以及除胸鰭外的各鰭上滿布寶石狀斑點。胸鰭上具赤色條斑,尾鰭淺凹形,邊緣呈白色。為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在岩礁底質海區,具性轉變,為先雌後雄。生長較為緩慢。石斑魚性兇猛,機警,以肉食為主,喜食魚、蝦、蟹類,不喜結群,飢餓時有自相殘殺現象。寶石石斑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我國多個省份有進行人工網箱養殖。
5、龍躉
學名中巨石斑魚,別名豬羔斑,為暖水性海洋底層魚類,屬鱸形目,石斑魚科,石斑魚亞科,石斑魚屬。它體呈長橢圓形,側扁,口較大,魚頭部、體側及各鰭均散布著很多青黑色斑點,為大型名貴食用魚類。在天然海域,成魚一般體長60厘米~70厘米,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達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據記載,1999年7月,,香,港漁民在東沙群島曾活擒一頭母龍躉,體重180千克,被視為龍躉王。
6、玳瑁石斑魚
分類: 鱸形目
特徵:體側扁,口大。魚體為黃棕色,全身散布大型六角形暗斑,尾鰭圓形。
習性:生活於熱帶海域,棲息於內灣、礁石斜坡或礁沙混合區。性兇猛、機警,有領域性。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具性轉變,為先雌後雄。
分布: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7、花點石斑魚
俗稱:花點石斑魚、長棘斑、花英斑
分布:普遍,太平洋、台.灣、南海等海域
8、老鼠斑
老鼠斑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其體扁平,背鰭棘10枚,無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體白色,布滿黑點,成魚體色較深,體上斑紋特別明顯,色彩艷麗,行動緩慢,具有搶食性,由於其肉質細嫩,味道特別鮮美,為海產品的名貴魚之一,在市場上的價格特別昂貴,它是一種高級觀賞魚類,又是一種高級食用魚類。
9、黑駁石斑魚(珊瑚石斑魚)
10、間帶石斑魚(八帶石斑魚)
11、老虎斑
12、深水芝麻斑(密點石斑魚、網紋石斑魚)
13、吻斑石斑魚
14、鑲點石斑魚(蔬蘿斑)
15、瑩點石斑魚(藍點石斑魚、西星斑)

❼ 石斑魚是什麼魚,有無其他名稱

石斑魚

--------------------------------------------------------------------------------

石斑魚,系鱸形目,鰭科,因其魚身上有花色條紋和異色斑點,故名。石斑魚主要產地在象山漁山島周圍海域,是寧波著名特產,也是馳名中外的名貴魚種。

石斑魚,俗稱岩頭魚,品種很多,有赤點石斑魚、青石斑魚、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雲紋石斑魚、縱帶石斑魚等等,漁山島一帶所產以赤點石斑魚居多。

石斑魚生活習性很怪。從不跟其他魚類混游在一起,喜歡單獨地生活在數十米深、水質清澈的海底暗礁叢中,難以用網捕撈,只能用鉤釣。生性兇猛,喜吞食魚類和蝦類。捕撈期為4-11月,以端午至中秋這段期間為旺季。

石斑魚因常年生活在深海中,釣上以後,由於海面和海底氣壓相差極大,魚鰾內外氣壓一旦失去平衡,輕則白肚朝天,重則五臟六肺全都擠出魚嘴,不久即死,降低了經濟價值。漁民經過摸索,待上鉤的石斑魚一離開海面,立即用細針從肛門刺入魚鏢放出氣體、放入活水艙中,待返岸後放養於水池或網箱內,以供活魚出口。由於產量有限,年產量高時有5噸,少時僅2噸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和港澳地區。1987年,象山縣採用人工試養石斑魚並獲得成功,石斑魚的產量有所提高。

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是高檔筵席必備之佳餚。

❽ 詢問石斑魚如何分類

分類方法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1、按石斑魚身上的斑點進行分類
如:瓜子斑,通常在它身上有一點點白色,好似瓜子大少,所以叫瓜子石斑魚;芝麻斑,頭、身及鰭淡褐色,密布深褐至黃綠色斑點,頭部的斑點較細小,像芝麻一樣,所以稱芝 麻 斑石斑魚;金錢斑又叫花頭梅,因身體上有六角形斑點而得名,它的花紋如銀幣大小,因而被叫作金錢斑。

2、根據石斑魚的身體形狀進行分類
如:鼠斑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豹星斑、老虎斑都是根據身體形狀進行分類的。

3、根據產地進行分類
如:東星斑,藍色的眼睛中有烏黑的瞳仁,身上布滿白色的幼細花點,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稱為「星斑」,至於「東」字,是因為它產自中國東部的.東.沙群島。西星斑也是同樣的道理。

石斑魚種類有哪些種類:
全世界石斑魚一共有98個種,我國有30多個種,絕大多數石斑魚是熱帶、亞熱帶的魚類,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的東海、南海海域。就中國而言,石斑魚種類主要有:海紅斑(點石斑魚)、東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老虎斑 (褐點石斑魚)、青斑(青石斑魚)、麻斑 (布氏石斑魚)、金錢斑 (黑點石斑魚)、杉斑 (小齒石斑魚)、蘇鼠斑、紅瓜子斑(斜帶石斑魚)、龍躉(巨石斑魚)。

❾ 泰國漁夫釣上重達多少公斤的石斑魚

5月14日報道,泰國一名具有多年打魚經驗的漁夫,早前到泰國與馬來西亞交界的海域捕魚,期間撈起了一條重達198公斤的深海野生巨石斑魚。由於該石斑體型龐大,不少人爭相一睹巨魚的真面目。

巴隆過往亦曾釣起過大魚,包括一條重達138公斤的石斑魚,看來他與大魚特別有緣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