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運河要建多久
㈠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的運河規劃
擬議中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
㈡ 如果在泰國最窄的地方修一條運河,連接南海直達印度洋,取代馬六甲海峽,削弱美國亞太海上霸權結果會怎樣
幾個項目已經忽悠了十幾年了,大概率是不會修的,效益並不大,最關鍵是泰國不幹。
就算這個運河修成了,中國走馬六甲的商船依然繞不開美國在印度洋上的據點,對美國根本就沒影響。
真正可以撼動美國海上霸權的是現在國家推動的一帶一路,用鐵路把中國和亞非歐各個國家連接起來,不走海上通道,美國的海軍就廢了。
有這個功夫,現在在修了新疆到巴基斯坦的鐵路,准備修的雲南昆明到緬甸的鐵路,這才是正事。
㈢ 開挖泰國克拉克運河要挖多長,多寬,多深
克拉運河選取泰國克拉地峽狹長區域(北緯9°/東經100°)開鑿,實施雙向同步分段施工,100公里的運河工程投資規模1200億,預計工期五年。
㈣ 中泰開挖克拉運河可縮短多少公里
克拉運河運河建成後,船隻進入太平洋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
克拉地峽是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擬建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
長久以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運輸,因為南中國海和安達曼海之間被馬來半島分隔,所以船隻都須要往南繞過馬來半島,並通過馬來半島西面的馬六甲海峽和南面的新加坡海峽,其繞過馬來半島的航程超過一千公里。
長期以來,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每年約有8萬艘船隻、裝載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貨物,東亞能源高達70%皆經由馬六甲海峽運輸,但該海峽在運量、航線、安全性等都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最窄處僅有2.8公里,淺灘太多,有時船隻難以通過,而且淤積問題嚴重,海盜猖獗。
克拉運河開通後,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運時間;以10萬噸油輪來算,單次能省下35萬美元的運費,這為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㈤ 中國要打通泰國挖運河以圖繞過馬六甲海峽,挖100多km,預計工程10年完工。在泰國投資給泰國投資是
中國投資建,建完中國控股
㈥ 泰國所謂的「克拉運河」何時動工它的開鑿對國際各個方面有什麼影響
長期以來,東亞國家能源供應的70%依靠穿越東南亞馬六甲海峽的運輸。作為亞洲聯系歐洲和中東地區的海運通道,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輪都經過馬六甲海峽。但是,這條能源生命線在運量、航線里程、安全性上都存在不少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海峽被認為是國際上最恐怖的海域,全球60%的海盜襲擊都發生在這里。最近,不少國家擔心恐怖組織會在馬六甲海峽劫持船隻、發動恐怖襲擊,導致該地區的恐怖威脅逐步提升。這些安全隱患使它已成了制約東亞發展的能源瓶頸。在泰國克拉地峽開鑿一條亞洲的「巴拿馬運河」, 開辟第二條海上石油運輸通道成為受到各方普遍看好的選擇。
設想中的克拉運河橫貫泰南,全長120公里,寬400米,深25米,雙向航道,預算耗資達250億美元,耗時10年。運河建成後,遠洋運油船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兩大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近30萬美元。這對航運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的國家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但是,泰國國內只有30%的人贊成開挖地峽,另有四成的人反對這項工程的上馬。反對派人士則擔心,開挖運河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更重要的是耗資巨大,政府難以承擔。鑒於此,泰國政府提出了開鑿克拉地峽的新版本,大力推介「石油路線圖」,即籌資6億美元,在設想中的克拉地峽運河線路上修建全長250公里的輸油管道。泰國能源部提出,將在泰國灣沿岸地區建立減免稅收的石油自由貿易區,擴大已有煉油能力,建設深水碼頭、擴建儲油設施,吸引國際油商,使東亞國家進口油每桶成本可降低2美元,大體與歐洲進口商的成本持平。為讓泰國在今後5年內成為亞洲新的能源運輸和貿易樞紐,政府多次向幾個東亞國家推銷這一方案。
同時,東盟內部的一些成員國則強烈反對開鑿克拉地峽,新加坡首當其沖。幾百年來新加坡就是靠地理的優勢條件,利用馬六甲海峽發展經濟,由此發展成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貿易中心。克拉運河一旦開鑿成功,勢必會影響馬六甲海峽運輸的生意,減少新加坡的利益。新加坡為此憂心忡忡,新加坡駐泰大使專程造訪泰能源部,表示新泰作為地區友好國家在重大經濟戰略上應開展政策協調,避免惡性競爭。盡管新加坡大使表示對泰國的能源計劃並不擔心,但也含義頗深地指出:「如果進行這樣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話,顯然會改變現有格局。」
克拉運河開通最大的受益者日本則一直熱心該項目,曾多次主動提出各種避開馬六甲的建議,並希望得到其他國家的積極回應。日方有專家提出,可以考慮圍繞泰國克拉地峽運河的施工,以及將來的經營管理,將周邊地區作為東亞能源儲備流通基地,以「東盟+中日韓(10+3)」的方式共同經營。
圍繞克拉運河的開鑿,各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仍在積極協商,以求共識。此間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實現,不但歐亞貿易路線將因此改變,也為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及安全戰略帶來巨大變化。
由於問題多多,故何時動工,至今還尚不可知!
㈦ 中國與泰國修運河多長時間可完工
初步預估,該計劃需耗時10年、投資總額280億美元,一旦開通,大陸的「馬六甲困局」也將迎刃而解。
「克拉運河」指從泰國克拉地峽區域,挖掘一條溝通太平洋的泰國灣與印度洋的安達曼海的運河,修建完成後,國際海運線將不必繞過新加坡、取道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運時間;以10萬噸油輪來算,單次能省下35萬美元的運費。
簽約將開建耗時10年
在中泰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這條全長102公里的雙向航道運河將可正式開建,初估需投入10年時間和280億美元,若動用核能技術等非常規施工方法,則可望7年完工,惟投資總額將暴增至360億美元。
㈧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的開始籌建
泰國地處於中南半島中心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通往湄公河區域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歷史上,泰國便有在克拉地峽修建克拉運河的構想,限於人力物力,克拉運河計劃未能實施。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推進,克拉運河計劃有望成為現實。近日,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經開始運作,東盟的「鑽石十年」也將收到最好的禮物。
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劃,這條100公里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
克拉運河開通後,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屆時,東盟、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貿易體都因克拉運河的開通而受益。
隨著克拉運河的修建,東盟的「鑽石十年」將更加燦爛輝煌,克拉運河則成為皇冠上的明珠。
㈨ 中國泰國運河開工了嗎
開工了。截止到2022年12月5日,中國泰國運河處於建設的狀態,因此是開工了的。運河,指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
㈩ 克拉地峽運河什麼時候開挖
克拉地峽運河開挖的時間未定。
克拉地峽運河,一處計劃建設的運河,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在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
提出這個運河構想的可追溯到拉瑪五世朱拉隆功時代,但當時泰國國力難以獨自承擔而作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也有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構想,即使是戰後也存在高度興趣,中國也因為石油問題而持續關注該議題。
二十世紀70年代,這個構想再次被提及,但由於泰國南部是穆斯林聚居區,分離主義分子蠢蠢欲動,擔心開鑿運河後會將泰國一分為二,導致政局不穩,因此歷屆政府均將此問題擱置。
2004年,泰國前總理他信宣布五年後泰國將成為亞洲石油中心,再次提出加強泰國南部能源建設的計劃。
2014年,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經開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