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沉船事件怎麼解析
1. 泰國翻船事故,為什麼新聞評論里那麼多幸災樂禍的人
泰國翻船事故,新聞評論里人的大多幸災樂禍,這個現象本身就挺讓人氣憤的。你說人家都失去生命了,不幸去世了,有的人還幸災樂禍,這樣的人都是什麼人呀。
別人去遊玩,不幸遇到翻船事故,失去了生命,還被拿來當成別人談論的話題,而且討論的人還幸災樂禍,這反映出社會的悲哀。
隔壁的大媽聽說去泰國遊玩的人不幸遇難,她就說:幸好自己沒有去,不然這次估計也回不來了。可惜了那些去遊玩的人沒有命回來,不過話說回來,乘船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呀,這個也怪不得別人。
看吧,大多數人都只關心自己的事情,不太關心別人的事情。
圖|網路
2. 11·3泰國芭堤雅沉船事故的事件詳情
泰國當地時間2013年11月3日下午5時30分左右,一艘自閣蘭島駛往芭堤雅的遊船疑因機械故障漏水沉沒,船上近200名乘客落水。
3. 普吉島翻船事故出事海域是哪裡
普吉島翻船事故出事海域是在珊瑚島和梅通島。
2018年7月5日下午17點45左右,兩艘載有127名中國遊客船隻返回普吉島途中,突遇特大暴風雨,分別在珊瑚島和梅通島發生傾覆。7月8日中午,中國駐泰國大使呂健說,泰國警方及有關部門已經對普吉遊船翻沉事故正式立案調查,中方也將參與相關調查。
2018年11月17日,泰國移民局表示,導致47名中國遊客遇難的普吉海難遺留沉船「鳳凰號」或將今日打撈上岸。12月17日晚間,泰國警方公布了對沉船「鳳凰號」的最新調查結果。結果顯示,鳳凰號船體在設計、建造等多方面不合格。
(3)泰國沉船事件怎麼解析擴展閱讀:
由於絕大多數泰國專業潛水救援人員都被調往清萊府救援困在北部山區睡美人洞中的少年足球隊及其教練(參見睡美人洞救援行動),因此沉船事故後前兩天參與潛水搜救的多為當地商業潛水公司人員,志願者,潛水愛好者等人。總共數十名受過潛水訓練的人員參與搜救。
由於沉船處水深達47米,潛水員們每隔五米一人,形成接力傳送找到的遇難者遺體。沉船中充滿了各種物品:鞋子、碎玻璃、各種遊客隨身攜帶的物品,碎屑等,潛水員必須十分小心地進入船艙。船艙中儼然是一座水下墳墓:多具遇難者遺體漂浮在水中,有一位母親仍然緊緊抱著自己的孩子。另有部分遇難者遺體掛在沉船欄桿上或散落在沉船周圍的海床上。
一位參與搜救的南非籍潛水員Dominic Robnik以「非常非常悲慘」來形容船艙內的景象,並稱經他手送往海面的遇難者遺體不少於6具,另有一具遺體被壓在船底,必須動用專業設備協助打撈。至7日傍晚,志願者們陸續停止搜救工作,由泰國皇家海軍接手。據《曼谷郵報》報道,泰國海軍當天將搜索范圍擴大至甲米府的皮皮島。
4. 泰國沉船船主自首是什麼原因
7月15日,在泰國普吉,人們在遇難者遺體迎接儀式上默哀。經過救援人員連續9天的努力,泰國普吉遊船翻沉事故最後一具遇難者遺體15日被打撈上岸,至此,事故中47名中國遇難者的遺體全部找回。
因過失造成他人嚴重受傷並危機生命,泰國「鳳凰」號遊船26歲女船主被警方列入通緝名單後向警方自首。該遊船在普吉島附近沉沒並導致47名中國公民遇難。「鳳凰」號登記的船主為泰國女性公民Waraluck Rerkchai。
具體內容包括:1、遇難者每人賠償100萬銖;2、受傷遊客醫療費用每人不超過50萬銖,目前有10人;3、心理治癒費用,每人2萬銖,目前共計74人;4、旅程因事故突然中斷,每人賠償2萬銖。觀光與體育部部長訕迪表示,觀光與體育部已經派出200名人員前往各個普吉船難服務中心,為船難傷亡遊客的家屬提供幫助。此外,普吉酒店業者協會、泰國旅遊業協會(ATTA)共同為傷亡遊客家屬免費提供住宿。至於運送遇難者遺體回國事宜,由保險公司負責,因為根據資料獲悉這些遊客全都在所屬的旅遊公司購買旅遊保險,保險賠款每人100萬銖。政府賠償預算已經加上保險賠償金額,以便不重復。
據報道,功薩本月14日表示,中國遊客取消了7~8月份期間7300多間普吉島酒店客房預訂,泰國酒店業因此損失約700萬泰銖(約合140萬元人民幣)。而普吉地區目前擁有2000多座酒店,客房達10萬多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對於酒店退訂情況,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原因:「其一是不合規的旅行社和服務機構肯定沒有這類辦理資格,所以會有此類退訂;其二,此前事件影響情緒,不少遊客從情感和實際安全考慮也會退訂。」除此之外,嚴躍進表示,泰國在此類事件上推卸責任,可能會影響後續遊客的相關旅遊計劃,很多商務條款也會更改,所以實際上會影響旅遊,甚至也會影響當前相關國家的房地產業務。
5. 讀《泰國沉船事件》有感
20××年7月9日,泰國遊船因為暴風雨的降臨,遊船被海浪刮翻,導致中國遊客其中11人失去聯系,最後這11人中只有5個人獲救。
為什麼會導致這么多中國遊客翻船而遇險呢?原來,經過一些記者的采訪和推斷,是因為泰國旅行社的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旅行社太貪財而不顧旅客安全造成的。當時當地政府已經通知各地將要有暴風雨來臨,但是旅行社的人不聽,還是讓旅客出海,旅客也不知道,有暴風雨會來,所以,就導致產生了這次泰國的沉船事件。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安全。一般說到安全,都會是想到電和水。在生活中,我也碰到過類似的幾件事。
就拿電來說吧。我們家特別注重防電的安全事故,所以,我們家每個插頭邊都有一個開關。打開開關,插頭就通電,關掉開關,就不通電。有一次,這個小小的開關還救了我的命。當時,我剛洗好澡,,想插上插頭吹頭發,我的手是濕的,眼看我的手將要碰到插頭了,還好爸爸眼疾手快,一把把開關關了。要不然,我可能就要躺在救護車里了。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旅遊,其中一個項目是深潛,是要背著氧氣罐下水的。下水前,教練教我和爸爸媽媽,在水下,是不能說話的,所以要用手勢代替。其中最重要的是缺氧的手勢:用手抹脖子;oK的手勢~~我們潛水時用了這些手勢,才表達出心裡想說的話。
通過上面兩件人生經歷,我懂得了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暑假也是安全事故的高發時段,所以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1)過馬路走人行道(2)不在馬路上奔跑打鬧(3)乘車要系安全帶(4)出海要穿救生衣。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健康快樂的在陽光下成長。
6. 普吉沉船事故共造成人死亡失蹤
據7月8日報道,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確認,截至8日下午,普吉島遊船翻沉事故的總遇難人數升至42人,仍有14人失蹤。
當地時間5日17時45分左右,兩艘共載有127名中國遊客的「鳳凰」號和「艾莎公主」號遊船在普吉島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風雨,船隻發生傾覆並沉沒。死亡和失蹤人員均來自「鳳凰」號。
目前兩支來自我國的救援隊加入泰方組織的救援打撈工作:一支為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救援隊;另一支是來自浙江的民間隊伍公羊救援隊。
5日早上8時許,姚尚軍和30多位來自浙江海寧海派傢具有限公司的同事及家屬們被旅行社接待叫醒,從賓館出發來到碼頭坐上「鳳凰」號遊船。和他們登上同一艘船的還有幾十位其他中國遊客。他們上船時並不知道,泰國氣象部門此前發出預警,因海上風浪禁止普吉海域船隻出港。開船時已經開始下雨,「沒有人告訴我們那天海上會有大風浪。」姚尚軍告訴記者。
同在「鳳凰」號上的林宏政回憶,下層船艙里的水已經淹過膝蓋,直到這時那個導游才慌了神,敦促乘客們穿救生衣趕緊往艙外跑。然而,艙門附近的一個隔板大大延緩了乘客的撤離;因為很多乘客涌到船的右側,船身傾斜越來越大。大概兩三分鍾後,「鳳凰」號就開始呈90度下沉。林宏政被浪打到海水裡,他急中生智跟著那個導游往上游,但身上的背包鉤住了船上的東西,差點讓他命喪大海。
7. 普吉沉船風水如何解釋
2018年7月5日周四,泰國普吉島海域(安達曼海),兩艘共計載有122名(此前報道為127名,其中5人未實際登船)中國遊客的船隻,在返回普吉島途中遇到特大暴風雨,分別在普吉府珊瑚島(Koh He)與梅通島(Koh Mai Ton)附近海面傾覆。同期還有一對駕駛噴氣艇在大拉查島(Koh Racha)附近翻覆,其上的俄羅斯夫婦隨後被救起。
根據新華社報道,截至7月7日,中國遊客78人獲救、42人遇難、14人失蹤。7月9日,泰方根據海關和中國大使館提供的信息更新了人員統計信息,發現鳳凰號上實際載有89名遊客(其中87人為中國公民),11名船員和1名導游。截止7月9日,確認42人遇難(其中一具遇難者遺體卡在船底暫時無法打撈),5人失蹤。7月10日,泰國救援人員在漁民的幫助下又發現3具遺體,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45人,另有2人失蹤。7月11日,根據泰國通訊社報道,又發現兩人遺體,遇難人數總計為46人,一人失蹤。同一天下午,普吉府尹諾拉帕召開發布會宣布在皮皮島附近發現一具男性遺體,其身上發現人民幣、暈船葯及和鳳凰號乘客同款救生衣,初步認定為遇難中國乘客[7]。至此,所有失蹤乘客均證實已經遇難,遇難人數定格為47人,但仍有一具男性遇難者遺體卡在船底等待打撈。
沉沒船隻為鳳凰號(Phoenix)與艾莎公主號(Serenita)。鳳凰號上載有89名(此前報道為92名)遊客(其中87人為中國籍)與11名泰國船員、1名泰國導游;艾莎公主號上有35名遊客(全部為中國籍),5名船員和一名導游。
7月9日,泰國旅遊部決定從其事故專項基金中調用6396萬泰銖(約合1277.67萬人民幣)向遇難者和傷者發放賠償金。
8. 泰國沉船事故初步認定為什麼原因
7月9日下午,泰國國家旅遊局上海辦事處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關於普吉沉船事件的聲明。
此外,泰國國家旅遊局也將加強對所有中國遊客在泰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日後再有類似意外發生。
來源:北京青年報
9. 普吉島沉船事件給海上觀光敲響警鍾,海上突遇翻船事故該如何自救
普吉島沉船事件給海上觀光敲響警鍾,海上突遇翻船事故該如何自救?
此外,遊客上船時應關注救生衣就生艇等所在的具體位置,以便意外發生時能迅速找到救生衣救生艇棄船逃離,且需要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謹記救生衣不離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