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海嘯有多少級

泰國海嘯有多少級

發布時間: 2022-12-25 12:56:03

❶ 東南亞海嘯的有關情況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當地時間早上7點,在距離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160公里的印度洋,發生了8.7級大地震。這是有歷史紀錄以來,排名第五的超強大地震。

地震所引起的海嘯造成斯里蘭卡有2000人死亡,印度Mardras死亡1800人,泰國死亡400人,其中PP島死亡200人,馬爾地夫死亡3人,印度尼西亞死亡500人。整個地震所涉及海岸共有100名潛水者被報告失蹤。

另一方面,據孟加拉地震監測機構稱,孟加拉東南部吉大港也發生里氏7.36級大地震,居民慌忙走到街上躲避。地震持續42秒,吉大港附近地區也明顯震動,建築物搖晃,居民在恐慌中走出街外。這次地震在印尼強烈地震之後發生。暫時未有傷亡報告。

東南亞大地震使地球自轉加快

一場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嘯襲擊了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國家,造成數萬人死亡、數以百萬計的人無家可歸。美國科學家12月28日分析說,這場地震可能使地球發生了「搖擺」,自轉有極其微小的加快,而地球軸心也略微傾斜。

美國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地球物理學家理查德·格羅斯說,在當地時間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地震的瞬間,印度洋底的一個地質板塊被另一個所擠壓而向下沉,地球的質量向地心集中,進而導致地球自轉周期縮短了3微秒,地球軸心也傾斜了大約2厘米。

但是科學家也認為,由於地球的自轉周期經常發生細微的變動,印度洋大地震對其影響可能是短期的,也不會太顯著。

在海嘯研究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科學家還指出,如果東南亞和南亞受災國家有較好的災難預警機制,生命和財產損失可能會少得多。

俄勒岡州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理查德·葉茨說,在美國有海嘯風險的地區,一般都有完善的預警機制。美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負責全國范圍的預警警報,居住在海邊的居民,最晚能在海嘯來臨之前15分鍾接到地方當局的警報並向高處逃避,一些地方還設有專門的海嘯逃生訓練學校。

他說,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州也發生過類似的地震和海嘯,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美國現行的預警機制就是在那之後建立的。因此,這次受災的國家應該吸取教訓。

科學家還認為,在印度洋已發生過里氏9.0級的大地震之後,太平洋「騷動」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美國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區應提高警惕。

❷ 關於海嘯的資料

在地球上,大海的力量是一切自然力中最不可捉摸的。海底下的暗涌波動,能夠席捲整個海洋,吞噬掉整座城市,並且它們會留下數以萬計的屍體。回溯歷史,海嘯造成了眾多聳人聽聞的災難,在幾乎所有的海洋中稱凶霸道,從來無敵手,從來不留情,海浪殺手,一次又一次襲擊人類。海浪本身既致命又神秘,它可以時速達到每小時700公里,發作一次將會引起整個地球的震動。我們從電影《後天》中看到了滔天的巨浪幾乎淹沒了自由女神像,排山倒海般的海水涌進了紐約的繁華大街,這個兇猛的怪物就是地球上最凶惡的殺手—海嘯。然而我們還陶醉在高科技帶給我的視覺刺激的時候,真實的海嘯襲擊了印度洋沿岸的多個國家,造成了16萬以上的人員的死亡。是什麼力量讓海嘯如此肆虐?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殼運動發生突變,形成了地球歷史上有地震記錄以來的第三大的地震海嘯。這次巨震,在幾秒之內,使海洋底部突然出現了一個百公里寬,上千公里長,幾米深的大坑。由此而來的劇烈海水震盪,相當於100萬枚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能量。一瞬間,人和岸邊的一切就消失在巨浪之中了。這次海嘯是海底地震惹的禍,地下斷層是逆斷層,震級9級。

由強地震引發的印度洋大海嘯在幾分鍾之內就開始造成了一場人間慘劇,一兩小時之後,它就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2個國家,吞噬了無辜16萬人的生靈,形成曠世災難。當我們為死難者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災難中的倖存者而祝福。無論貧與富,無論名人還是普通百姓,當他們面對這滔天巨浪的時候,他們的生死際遇給我們的啟示是第一、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方面對同著同一個自然災害;第二、生命的脆弱與頑強。

當我們遇到海嘯怎麼辦:

第一、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你感覺到較強的震動,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准備,注意電視和廣播新聞。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里遠的地方。

第二、海上船隻聽到海嘯預警後應該避免返回港灣,海嘯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險。如果有足夠時間,船主應該在海嘯到來前把船開到開闊海面。如果沒有時間開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離停泊在海港里的船隻。

第三、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應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地球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生存家園,但是它也有變臉的時候;大海是地球賜予我們的生命源泉,但是它也有發怒的時候。回望昨天的災難,發現人間的真情;記住血的教訓,珍愛今天的平安。讓我們攜起手來與地球、大海和諧相處。

(全文)

大家可能還知道去年全國播了一部美國大片《後天》,我不知道在座的是不是看過,這個片子的劇情是這樣的,它講的災害三種,一是龍卷風,一個是海嘯,一個低溫寒冷,它導致這些災害的原因是因為溫室效應,因為人類使用能源太多了,汽車冒煙太多了,各方面的影響使得整個全球的溫度有所上升,本來地球經過46億年已經取得了平衡,由於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造成了極地的冰蓋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以至於氣候極其惡化,造成全球的災害連連,在那個片子里邊,展示的是龍卷風襲擊洛杉磯,海嘯襲擊紐約,低溫寒冷威脅北美的廣大地區,那裡人們的生存,人類陷入空前的災難。

這個片斷是專門介紹海嘯,它的場面大家可以看到,在紐約的一個高樓林立的地方,人們正在悠閑自在地生活,或者工作,或者上學,突然間狂風四起,而且海浪整個就涌過來了,涌到城市裡邊去了,人們奔走相告,互相攙扶,後邊的海浪追,人們往前跑,有的人跟不住就倒了。有一個圖書館比較大,可以避險可以避難,其中有些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還有些公司的職員在別人的幫助下,一起跑向了這個圖書館,當這些人擁進圖書館的時候,後邊的海浪來了,後邊一個人剛進去把門一掩,那波浪一下涌到門上來,撲面而來,劈頭蓋腦,這是當時的一個場面。剛才大家看的這個片子,它不是現實,這是用高科技製造出來的不可抗拒的恐怖場景,編導令觀眾膽戰心驚,盡管它沒有說是今天,也不放在明天,而故意把它放在後天,題目叫《後天》,但是,看了它以後還是達到這個結果,人們擔心未來,說到《後天》,有一個片名的翻譯,原文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大家看港澳台的譯名是《明天以後》,以後不是一天兩天,是漫長的時間,咱們大陸的譯名是《後天》,就專指這一天了,另外其他的華文地區,翻譯成為《末日浩劫》,後天再後天,那不就是未來嗎?是一場災難,是一場浩劫。我為什麼把三個譯名擱在這點呢,這就說明我們對於片子的理解,還是不深刻,災害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而是一個漫長的問題,因此呢,我們對於地球上的災害,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時刻加以注意,我們看了這之後我們可以說,我們不希望出現的後天,終於來了。

這次印度洋海嘯,是海底地震惹的禍,現在總說海嘯海嘯,別忘了誰招它,引起海嘯的以後我會說不僅僅有地震,但是引起巨大海嘯的,主要是地震,而這絕大部分的海嘯,造成的災害的提供能量的,就是海底地震,我們說一下這次發生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的一次9級的海底地震,是有地震記錄以來,第三個9級和9級以上的巨震,巨大地震,因為有三個震級相同,所以咱們按大小排列嘛,大家看,是第四位,1952年的勘察加大地震是環太平洋北邊的9.2級,1957年阿拉斯加的9.2級,1960年智利的9.5級,這是龍頭老大,1964年的阿拉斯加9.2。在這里順便說兩句,平時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震級一般叫里氏震級,里是叫里希特,它是一個震級表度,就好像咱們說溫度攝氏度,攝氏多少多少,華氏多少多少一樣,是個震級標度,我們測溫度,一般我們用水銀溫度計,但又可以用溫差電耦,那是屬於技術系統,不論用什麼,它的標度是一個固定的,什麼是零攝氏度呢?水結冰了這都是定死的,那麼里氏震級也有個規定,零級地震是什麼呢?是美國人最早在南加州用一個固定的儀器叫伍德•安德森地震儀,用這個儀器在一百公里的距離上,觀測到了一個毫米的幅度,那麼它相應的震級叫零攝氏度,是這么定下來的,所以今後,大家看上邊說的時候里氏震級,你知道這就行了,所以印尼這次9級的強震,在百年排位第三,但是這次地震海嘯的死亡排位第一,我這還不是全部的數據,就挑一部分,1755年的葡萄牙里斯本,3到7萬人,1896年的日本三陸2.7萬人,1908年的墨西納,這不是墨西哥,是另外一個地名,8.5萬人,1960年的智利900人,1964年阿拉斯加150人,你們想整個的人數是在下降,可是突然2004年的印尼也就到印度洋這一次,一個地震海嘯死了16萬人以上,16萬人意味著什麼呢?死亡的人數相當於太平洋沿岸1300多年海嘯死亡的總和,因為根據一千七百年的資料統計,全球發生破壞性較大的地震海嘯260次,又根據太平洋沿岸一千三百年多年海嘯的記載,有多少人死呢,14萬到20萬人喪生於海嘯災害,你看咱們的16萬不是和它相當嘛,這就是這次災害引起全球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死人太多了

我們下面看看地震的形成,我們知道凡是有地震肯定和斷層有聯系,我的老師傅承義教授,他已經故去了,生前曾經講過一句名言,他說「有地震必有斷層」,你找去吧,肯定有斷層,反過來,第二句話他說「有斷層未必有地震」,大家明白吧,有地震因為一定有來源是斷層,那現在你發現了斷層,它究竟後邊是不是還跟著地震呢?就看這個斷層目前還是不是處在活動狀態,我們用一個形象的話,是死斷層還是活斷層,現在北京地區天津地區很多大城市,都進行地震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叫做活斷層的勘察,叫地震安全性評價,看看我們腳底下哪個地方有斷層,如果有,你樓就別蓋這點,你的體育場館就別建這點,所以這次奧運場館的建設我們也參加了,叫活斷層的探測,進行地震安全性的評價。那麼這一次的地震斷層類型是什麼呢?這樣就必然要說到三種類型,斷層左邊右邊,中間有個裂開的,那麼如果這個斷層它不是上下切豆腐似的,很可能歪過來,斜切一刀,那麼我這是在上邊,這在下邊,叫做上盤下盤,那麼上盤下盤如果我這么過,就順著自己的勁頭重力勁頭往下滑叫正斷層,但是,如果用外力的作用,推著我往上走,那叫逆斷層,那麼這次地震的性質就是一個斷層,一個逆斷層,大家特別注意,剛才我手的比方是什麼呢?我比方的是我不是這么動,懂吧,這叫平推斷層,平移斷層,如果這樣一個運動它的地震不會引起海嘯,因為它對於上邊的水體不會給提升,也不會拉下去,而是我斜一點點,有一個傾滑分量,傾滑分量往上一推,上面多少億噸的水推起來了,這地震的力量是非常非常大,1000多公里斷層的能量在這個地方一下子釋放出來了,因此我們說北西向的逆沖性質,這還有實際價值,有指導意義。這里順便給大家一個概念,什麼是板塊運動的能量,板塊大家知道全球板塊運動,互相擠壓,這個能量非常大,擠擠碰碰碰出個地震來,所以地震的能量是板塊這個運動能量的一部分,很小一部分,那麼現在碰出來的地震又引起海嘯,海浪的波動,所以又是它地震能量的一部分,那麼,板塊運動的能量誰提供的,是地球下面的地幔,里邊有對流,地幔的底下是地核,滾熱的地核,就像我們在家裡烙烙餅,咱們一般看到的餅皮,誰也沒想到這個的底下有煤,這個整個的地球的中心是滾燙滾燙,幾千度的高溫,幾百萬的大氣壓,它在烤著我們的地球,不斷向外釋放著能量,可是我們過去對它研究得不夠,1997年的時候中國的科學家宋曉東發現了地球的內核是在旋轉,這是過去不知道的,認為都是一個互相緊密連接的,就好像雞蛋皮連著雞蛋白,里邊連著雞蛋黃一樣,不,現在雞蛋黃在里邊轉,還很快,這是中國人一個重大的一個貢獻,是一個年輕人到那兒留學的,也就是說整個地球的能量自下向外,一層一層地在影響著人,給人們提供生存條件,同時也會帶來災難。

地震海嘯災害的形成條件,簡單地說,必須具備三個不可缺少的條件,第一是深海水深幾百幾千米,第二是大地震7.5級以上,第三個是有利的海岸和海底的地理條件,就是地形。我們海嘯到達了海岸線登陸的時候,如果它進入港灣或港口,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危險呢,因為同樣來這么多水,現在不是開闊地了,而是一個很窄的道。水都要從這兒走,過不去,你擠我,我擠你,就擠起來了,擠起很高的水柱,很容易理解的。那麼我們說,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會引起海嘯,有人做過統計,在一萬五千次海底地震當中,只有一百次引起海嘯,因此不到百分之一,另外,我們可以肯定地說,6級和6級以下的地震基本上不可能引起海嘯,如果你家是在天津,在上海的在浙江的,沿海地方,那裡邊發生了6級、發生5級地震,你放心不要都跟海嘯聯繫上,你想發生都發生不了,沒那麼大的能量。告訴大家,就是這一次地震引起來的不僅僅是海嘯,引起整個地球的震盪,就像一個大胖子,跑步跑步跑完一停下來「呼
呼」老喘,為什麼呢?因為整個地球是一個彈性體,是大震激發之下,它禁不住自己要振動,要晃動,大家知道我們大鍾寺敲一下,鳴鍾十里遠,為什麼呢?為什麼老是聲聲不斷?因為它敲一下地球,激發的能量強。這有一個海嘯的動態演示,這是國家海洋局環境中心它們提供的,什麼呢?就是波一層一層往外傳,水波一開始你看到水的中間往下落,落差往外傳播。

那麼下面我們談談海嘯的成因。剛才我們講了海底地震,這是其中的一個成因。另外,還有火山噴發,火山噴發也會引起海嘯,特別是海底火山;再一個是海下的塌方,海底和我們看到的陸地一樣,下面也有山,也有一些高原,海底的高原,它們由於各種原因可能塌方,引起來的海水的一個震盪;海下爆炸,核爆炸,現在不搞了,前些年,先是空中核爆炸,後來是地下海洋核爆炸,現在都轉成地下了,因為對環境污染大。海底下這樣一個爆炸,人工爆炸也會激起海嘯,咱們有的人不是拿包炸葯,在河裡邊「炸魚」,幹嘛想逮魚,引起來大家看到的海浪,也是滾滾地動起來;再一個是天體墜落,一個彗星、一個隕石如果打到海里的話,隨著它本身在衰竭,本身在燃燒,攜帶它的剩餘的能量一下沖到海里去,一下也激起海嘯。上面我們說了這五種,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地震海嘯,是地震引起來的海嘯,占絕大多數。

下面我們轉過來說第二個問題海嘯了,地震只是給予能量,海嘯,是造成破壞,這里給大家一個概念是海嘯源的尺度,地震引起的海嘯,它的大小,我們說海嘯源它不是一個點,最後波及是一個面,而是一個小區域,這個區域可以用一個公式算,是一個簡單的對數關系,我們給兩個數字吧,一次8.5級的地震相當於600公里,什麼呢,海嘯源,就是它引起海嘯的這樣一個尺度,再一個是9.0級,它對應的尺度是1000公里。說到這里大家有一個概念要注意,地震是發生在一個點上,破裂點上,但是提供的能量是很長很長的,譬如說我手裡拿一個板,我現在掰——掰,嘎吧一聲,破裂的是斷裂的一點,但是我整個使的勁頭是整個板上的,那麼現在這個地震是在一千多公里的大范圍積蓄的能量在那點發生了。

地震之後在固體地球里邊,在腳下的岩石裡面傳播的叫地震波,又叫彈性波,那麼海嘯是海洋里邊傳播,是什麼波呢?是重力波,是物體的重量上下震盪,不像地震波是因為里邊的變形擠壓扭曲變形,這是兩種波,由於海底地震就是海底斷層的劇烈錯動,會引發水體的劇烈波動,這個就是海嘯,海嘯就是水體震盪,強烈的震盪,波長有幾公里到幾十公里,波速每小時達到幾百公里,也有一個公式,因為它的速度是和水深的平方根成正比,因為大家看,這個海浪的波長很長,就像我們在海邊看海浪的時候,大家看起起伏伏非常非常長,如果說你在波長長到幾百公里了,那麼你坐在一個行駛的船的時候,你絲毫感覺不到這個船在震盪,因為尺度相差太多了,因為你海浪起伏的量很小,在平靜的海面上,波高與波長之比很小,船體的顛簸小,幾乎感覺不到海嘯,但不等於不存在,一般不會形成災害,如果有海嘯你正在海上,你千萬不要往岸上跑,來不及了,如果弄不好,也可能和海嘯一起來,迎著敵人進來了。怎麼辦呢?到深海里邊去,因為在寬闊的海洋里邊微小的震動毫無察覺。

現在看看我們通過這次地震海嘯又能夠給我們一些什麼新的體會。那麼,這一次災害呢,把世界上最發達和最落後地區的,世界上最富和最窮的人,甚至像科爾,這些很有權力的人,都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遇到了同一種滅頂之災,這是過去沒有過的現象,有人說咱們地球村越來越小了,多少年不見的老朋友,怎麼見到了,大家常說一句話,「地球太小了」,現在不是說你見到老朋友,而是災害,那麼遠的北歐的人,和這地方最熱的印度人,他們在一起遇到災害了,過去哪有過呀。

第二個,我們地球村裡的人,生命從來沒有這么脆弱,從來沒有這么頑強,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有一些存活的人,那真是想盡一切辦法,一會兒我給大家舉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狂濤巨浪的吞噬下,有人竟奇跡般地存活下來,我們不能不問這是個例還是普遍性,從他個人來說是個例,從人類來說要求生,珍惜生命來說是有普遍性的,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種機會。

我們想能夠得到一種啟示,真正從災難里邊避開的,要有自己的知識,更要有更廣闊的社會支持,還有支持這個社會的政府,這樣構成不同層次的這樣一個力量,才有可能避免和減少災害的損失:

我們講第一個故事「海嘯中的母與子」,可能大家在報紙上都看到了,這個媽媽是個警察,她有三個孩子,大家看畫了三個箭頭,什麼呢,這其中是她的三個孩子,當中還有她的一個弟弟,在海邊。這個就是她,故事的主人翁。大家看到白色的了吧,白色就是海浪,就是海嘯,撲著來了,她就奔著海浪而去,為了危險而去,實際上奔著她的孩子而去。她們一家一共五個人來這玩,她說,「看到一道白色的水牆,從地平線上向海灘逼近,水牆越來越大,遊客們開始尖叫,快離開海灘,快離開海灘,我也朝海水中玩耍的這些人喊,可是他們聽不見,因為噪音太大,海浪聲太大,他們也不知道背後的巨浪正朝他們鋪天蓋地而來。」這個時候她聽到人們警告她,離開海灘,怕她出問題,但是這個母親為了救孩子,她說「我只能夠置若罔聞,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我的腳步,我只想靠近我的孩子,保護他們。」可是,在她離孩子20米遠的時候,一個浪頭過來,把她的三個孩子,和她的弟弟一起翻進了巨浪。緊接著不久,她也被排山倒海的浪給吞沒了,但是萬幸,也可能是上天有靈,受感動了,這個母親被洪水掀到一快高地上,給人掀起來拋到高地上。10分鍾以後,她去找她的親人找她的孩子,結果突然發現她全家人,全家人都在一塊離著洪水更遠的高地上,她看到她的孩子她的丈夫她的弟弟在一起,緊緊地擁抱著,充滿了恐懼和困惑。

這是「小科普解決大問題」,一個小孩子救了一百個大人,這是一個英國的一個小姑娘,她和家人在普吉島在度假,正在玩的時候,她說,「我看到海上出現了冒水泡,冒氣泡,而且潮水突然間退了下去,冒泡退下去,這個時候她說我一下就意識到了,可能要發生海嘯了,於是趕快告訴了媽媽,就這個「一下子意識到」這幾個字就文章多了,後來她母親呢,就通知了海灘和酒店的管理人員,把一百多人都疏散開了,當沖天巨浪幾分鍾後襲來的時候,海灘上已經空無一人。據說這個海灘是普吉島上為數不多幾個無人在地震海嘯中喪生的海灘之一,創造了奇跡。那麼為什麼呢,人們很關心這個呢,這個小女孩說她之所以對海嘯如此理解,是因為在到達泰國之前,她所在的班級剛剛開展了一個有關海嘯的專題講座,巧了,孩子是個有心人,當海面上所出現的所有異常情況,都和講座上的介紹吻合,因此,聰明的這個孩子在第一時間預感到了地震,她做出了個人的預警,救活了一百人。如果這樣的孩子多,不就拯救很多生命嗎,所以科普小,但是可以辦大事。

大象救遊客,大家到那邊玩,都愛坐大象,大象性情溫和,蹲下來讓你坐下去,這個海嘯發生以後呢,發現很多動物對自然災害有可能有某些超出人類的預感,其中就像這個泰國的普吉島北部的這樣一個旅遊勝地,騎著大象的遊客,突然發現這個象瘋了,帶著他就往山上跑,人緊緊抱住這個象,不知怎麼回事,驚慌失措,趕象的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追著它,跑到山頂時候,大象慢慢慢慢停下來了,回頭一看大浪來了,跟著腳步就來了。大象這種預感完全處於對震動的特殊敏感,我跟大家說我是搞地震,搞地震動的,搞地震儀器的,這個人在家裡邊你可以根據你腳步聲知道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夫人,人也能夠感覺到,這個大象和象群象群之間相隔幾十上百公里,它們傳遞信息,談情說愛,就靠那大腿,蹬蹬蹬踹,產生地下波動,這里邊專門有文章,做過這方面介紹,不同的震動不同的頻率,不同的幅度不同的節奏,都表達不同的意思:我遇到困難大家幫我忙吧,象群來了,我有什麼什麼事請你們幫助,我特別想我的朋友,大象採取不同蹬踹動作,所以我覺得這些動物本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所以這個例子還是有科學根據的,

這里講一講一些知識了,遇到海嘯怎麼辦?

第一條,如果你感到震動了,就得考慮海嘯的可能,當然你是在海邊居住,簡單說就這么一個。

第二個,如果聽到了海嘯的預警,要避免什麼,要避免返回港灣,因為在港灣地方容易引起浪高,如果你是在船上,應當把船開到開闊的水面,開出海港,要撤離停還海港里的船隻,總之這是一個危險地區,危險地區。

第三個,如果你看到海水明顯升高,降低,而且退潮的速度或漲潮的速度非常高,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往高處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剛才我講的是一個人,作為個人來說。另外還有一個技術系統來說,強調一個海嘯技術預警系統,海嘯技術預警包括三個:

第一個是地震監測,這還指地震海嘯了;

第二個,緊跟著是海嘯的一個動態追蹤,波到哪兒了,到那兒多高,多長時間,有個計算;

第三個,算完以後我告訴你們說了幾個小時以後要到達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官員和專家得有辦法通知大家,你不通知大家,你所得到的信息等於零,所以監測系統、追蹤系統和通信系統是必要的三個方面。

目前在太平洋上,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日本有很完善的全國海嘯預警系統,大家說到建吧,你們可不知道建這個很費錢的,地震儀,要定一個地震不是一個台,叫若干個台,那麼建一個地震台和一個台網整個就得幾十萬,上百萬一次投入,這個對中國來說不困難,為什麼?因為已經有了,中國已經有了地震台網,現在就是海嘯行程方面還有一些要解決,你報出來有這個位置,它傳播了,你怎麼知道到我這兒來了,你不能說我看見了,海浪滔天,那就不要你了,必須在海底下有一個探測儀,探測什麼,海底的地下壓力,包括它的水壓,包括地下的應力,這樣一個儀器很貴的,它的探頭要扎在岩石上,它的信息要浮在水面上,就相當於什麼呢,它們的耳朵貼在地底下,它的嘴巴露在水面上,幹嘛呢,把這消息告訴我們的通信系統,告訴我們的電視台,告訴我們的電信局,然後呢,匯集到一個中心去,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來判斷。你比如說你算了,計算好了,海嘯什麼什麼時候到,是不是那麼回事?我得檢驗一下,我判斷一下它的可能大小,所以海岸線的這樣一個監測系統和海嘯追蹤的這樣一個計算,兩個是互相印證互相校對的。據他們講,如果在海邊上,海底下建這么一個設備要二十萬美金,這不是小數字,因為海底深,那裡條件非常非常惡劣,因為和外邊聯系的需要電纜,需要很多的一些新的技術,買東西容易,維護更難,據他們說,要維護費每年都有幾百萬,上千萬,大家說錢多沒關系,只要能夠救命就行,我有錢,問題在這一點,現在的海嘯預報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據有人統計,在一段時間里邊,一個統計,大概報了三十次有15次沒有準,只有15次準的,大家說那麼低呀,我很羨慕,我們地震預報還沒有這水平,百分之一二十、百分之二三十,所以那,這么大的投入,那麼對這個規律的掌握還不夠,所以這時候變成一個社會問題,投入的問題,和公眾理解的問題。所以,印度洋海嘯,這個監測系統,今天我早晨聽廣播,我也上網看了,已經決定要建立,投入三千萬美元,三千萬的一個投入,很大的一個投入了,需要大家的幫助,好在那邊有個澳大利亞比較富裕的國家,還有大家幫忙,幫助這些困難的國家。但是對這個問題一定要看到,不能夠單純靠技術,單純技術觀點還讓我們吃大虧,美國人他們就考慮了這種情況,後來還是派人,不都是是無人職守的,還是有人進行監測校對的,派人去,把儀器叫做「海嘯警察」,加引號的,是既有儀器又有人來進行互動式的來做海嘯的預測和監測。

那麼,我們國家離海嘯有多遠,就這個問題提到我們面前有多遠,我先告訴大家結論,這可能是一家之言,我國不僅沿海地區不易發生地震海嘯,就是遠海發生的地震海嘯也不會對我國沿海構成威脅。我這么說有點過,也算一家之言。因為,我為什麼這么講呢,一個依據從地質構造上看,我國除了郯廬大斷裂,縱貫渤海,大陸沿海地區很少有大斷裂和斷裂帶,沿海不會發生大地震,在我國海區內也很少有島湖和海溝,近代垂直差異運動的不明顯,它沒有這樣一個上下的動,沒有上下動的分量,因此不具備發生大地震的條件;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海深之言,只有海深達一兩千米才會給海嘯提供可能,發生提供可能,我國有發育良好的寬廣的大陸架,水較淺,大部分在二百米以內,特別是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黃海平均深度44米,不利於地震海嘯的形成和傳播,這是講了實話,也可能要冒一定的風險,但是總之還是有點依據吧。

那麼,目前我們國家的海嘯災害的現狀如何呢,跨洋海嘯世界其他地方發生海嘯,從深海傳到我國的海區後能量也不大會構成威脅,比如智利大海嘯發生的時候,對菲律賓乃至日本都造成了災害,但海嘯傳到上海的時候,在吳凇江口的驗潮站,只記錄15到20個厘米的海嘯波高,到岸邊上了,不是大海里邊,大海里邊了不得了,聚在一塊就了不得了,已經到我這點了,波才這么高;第二個局域海嘯,我分兩個,剛才說了跨洋海嘯,現在是局域海嘯,根據歷史記載,我國發生過海嘯,兩千年來,一共發生過十次地震海嘯,平均二百年左右出現一次,最近的一次是1876年,是2月18號在台灣省的基隆北海中發生海嘯,導致數百人的喪失。

最後我想概括成兩句話,一是人和自然,面對海嘯人類並非無能為力,我強調的不是戰勝它,我們要和它融洽但我們可以行動,什麼行動呢,讓下一次的災情不至於這么殘酷吧,這就叫減災。這樣我們人類的智慧得到發揮,我們的地球村得以生存,我們的後代得以發展,這就是我們的願望。我想這應當是我們所能得到的一個重要的啟示,謝謝大家。

❸ 海嘯怎麼分等級

海嘯同風產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異的。微風吹過海洋,泛起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產生的水流僅限於淺層水體。猛烈的大風能夠存遼闊的海洋捲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動深處的水。而潮汐每天席捲全球兩次.它產生的海流跟海嘯一樣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嘯並非由月亮或太陽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動所產生,或由火山爆發、隕星撞擊、或水下滑坡所產生。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表傾斜如此之細微,以致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後,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 「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於此種類型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生芮氏地震9級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造成三十餘萬人喪生。准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參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1998年7月兩個7.0級的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生。 1992年9月尼加拉瓜發生海嘯。 1883年8月25日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使三萬六千人死亡。 嘯源位置 日期 浪高(米) 受害地區 死亡人數 備注 加拿大溫哥華島 1700年1月26日 ? 北加州至溫哥華島、日本 ? 葡萄牙 1755年11月1日 16 歐洲西部、摩洛哥和西印度群島 60,000 琉球群島 1771年4月24日 85 琉球群島 11,941 巽他海峽 1883年8月26日 35 爪哇和蘇門答臘 36,000 日本三陸 1896年 30 日本 27,122 阿留申群島 1946年4月1日 32 阿留申群島、夏威夷和加州 165 智利1960年5月22日 25 智利、夏威夷和日本 1,260 阿拉斯加 1964年3月27日 32 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和加州 ? 西里伯斯海 1976年8月16日 30 菲律賓群島 5,000 蘇門答臘西北外海 2004年12月26日 ? 印度洋 30萬以上海嘯

❹ 世界七次重大海嘯是什麼時候

義大利墨西拿海嘯

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出現了由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此次海嘯掀起了高達12米的巨浪,造成了驚人的破壞。

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就達82000人,而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更是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這次災難的發生,瞬間使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變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宮殿下,在5天以後才被營救出來。

而就在此時,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又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了。由於海浪的來回席捲,使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奪走了更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因地震發生的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日本近海海嘯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近海發生地震,其震級為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此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達29米,其死亡人數3000人。

墨西哥地震海嘯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於地震引發了海嘯,而且由於海嘯而引發了山體滑坡,造成了5000人死亡。

智利中南部海嘯

1960年5月21日至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20世紀以來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其中最大震級為8.9級,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嚴重的次生災害。

此次海嘯,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達30米的海浪,席捲周圍房屋、建築物不計其數,把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變成瓦礫。另外,智利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高達5.5億美元。海嘯造成了數萬人死亡或失蹤,200萬人無家可歸。

當時,海浪以時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人們剎那間都被捲入了巨浪中。被巨浪吞噬的人們當中,有的是被卷進了海洋的深處,有的則被巨浪排到了天空中,還有的被洶涌的波濤擁上了堤岸。

海浪在襲擊日本時仍高達4米,導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沖走,20000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

菲律賓莫羅灣海嘯

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造成了8000人喪生。

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嘯

1998年的7月,因兩個7.0級海底地震導致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命。當月17日,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造成了2200人死亡,使數千人無家可歸。

北印度洋海域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發生了8.5級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為此,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殃及,導致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據統計,傷亡人數為:

印尼受襲最為嚴重,造成了約23萬人死亡或失蹤。泰國罹難者總人數為5000多人,失蹤人數3000多人,其中1000多人為外國人。斯里蘭卡的受襲人數僅次於印尼,受難者總人數為30000多人,失蹤者人數為5000多人。印度的官方統計喪生人數是10000多人,失蹤人數為5000多人。緬甸則有60多人在海嘯中死亡,而聯合國估測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馬爾地夫也有80多人罹難,失蹤人數20多人。馬來西亞有60多人受難,大多數為檳榔嶼群眾;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非洲東海岸也有很多人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近300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❺ 海嘯的等級是怎麼判定的

海嘯警報級別分為Ⅰ、Ⅱ、Ⅲ、Ⅳ四級,分別表示特別嚴重、嚴重、較重、一般,顏色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

❻ 泰國海嘯是哪一年發生的

2004年。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以西海域發生里氏9.3級強震,並且引發印度洋大海嘯,波及了印尼、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馬爾地夫、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在東南亞及南亞地區造成重大傷亡,死亡和失蹤人數達29萬餘人。而在這次海嘯災難當中,印尼受災最為嚴重。



印度洋海嘯加重的原因

因為印度洋發生在蘇門答臘島的南邊,海嘯發生後南邊沒有阻擋的大陸或島嶼。所以海浪直沖南亞和非洲,能量巨大,又沒預警,自然傷亡的人就多了。

科學家們對斯里蘭卡地區海域研究後發現,印度洋大海嘯造成的慘重損失與當地非法開采珊瑚有著直接聯系,珊瑚開采是斯里蘭卡的一項重要產業,它們被賣給旅遊者或做成工藝品給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所以當地政府很少使用法律手段來制止這種行為。

科學家們發現,該地區海中的珊瑚礁已不復存在,而這些珊瑚礁原本可以抵擋住最狂暴的海浪對海岸線的侵襲。在海嘯發生時,一個高達10米的巨浪在斯里蘭卡西南部的佩拉利亞鎮登陸,它在陸地上「橫沖直撞」1英里(約合1. 6千米)有餘,並將一列滿載乘客的火車沖出鐵軌50米遠,共造成1700人死亡。

而在另一個名叫希卡杜瓦的地方,由於當地的珊瑚礁被悉心呵護,在海浪抵達陸地時只有3米高,且僅向前推進了50米,未造成人員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印度洋海嘯十周年印尼泰國等重災區民眾攜手紀念

❼ 泰國海嘯是哪一年發生的

泰國海嘯發生於2004年。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各國人民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
專家分析,這次地震是發生在板塊邊緣的逆沖型地震,它所釋放出的能量在近幾十年來是較大的。逆沖型地震的成因是地層斷層的上部上移。蘇門答臘以北地區位於印度板塊邊緣,板塊邊緣的一個長距離破裂帶通過長時間積累,蓄積了巨大能量,最後這些能量在26日集中釋放出來,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雖然此次地震震級很高,使周邊地區都有震撼,但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是地震引起的海嘯。

❽ 泰國海嘯是哪一年發生的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

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的消亡邊界。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里氏地震規模6.8,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測量到的強度則為里氏規模8.5至8.7。

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10餘米,波及范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汪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22.6萬人死亡,這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影響范圍

此次海嘯的波及范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汪、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

緬甸、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沖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8)泰國海嘯有多少級擴展閱讀:

海嘯與環保

不少專家都指出,這次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所造成的巨大傷亡,與當地的環境保護策略分不開。舉例說:這次受災打擊最嚴重的兩個地區泰國和斯里蘭卡,都有因為過度開發而破壞海岸生態的記錄。

泰國的普吉為了發展旅遊業,而把海岸的紅樹林砍伐,開發成度假區,而多年前因拍攝電影《迷幻沙灘》成名,導致大量旅客湧入而生態被嚴重破壞的PP島最為嚴重;而斯里蘭卡因為過度開發而導致水災,但由於修復工作未能在海嘯前完成,結果對當地造成雙重打擊。

反而十年前不斷受颶風威脅的孟加拉,由於風災過後當地重新種植防風林及回復海岸生態,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紅樹林的保護,從而減輕當地所受到的損害。

為防範將來可能發生的大地震,泰國當局已在各個重災區重新種植百多棵大樹,以希望卸去地震帶來的海嘯所造成的沖擊,從而減輕損害。

❾ 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是什麼歷史上重大海嘯有哪些

最大的海嘯是智利海嘯,重大海嘯有夏威夷海嘯、日本三陸海嘯、日本東海道海嘯、印度洋海嘯等。

1、智利海嘯

1960 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導致數萬人死亡和失蹤,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2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

在這次大海嘯的災變中,除智利首當其沖之外,還波及到相當廣泛的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中國、菲律賓等許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

2、夏威夷海嘯

1946年4月1日,夏威夷也曾發生過一次大海嘯。這場海嘯由發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底的7.3級地震引起。

地震發生45分鍾後,滔天巨浪首先襲擊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尤尼馬克島,徹底摧毀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鋼筋水泥燈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無線電差轉塔。

之後,海嘯以噴氣式飛機般的速度往南直掃而去,摧毀了夏威夷島上的488棟建築物,造成159人死亡。

3、日本三陸海嘯

1896年6月15日19:32分,日本宮城縣三陸爆發8.2級至8.5級大地震,由於震感微弱,許多人並沒有將它放在心上。

然而,地震35分鍾後,第一波海嘯沖擊到三陸海岸,幾分鍾後第二波海嘯也緊隨而來,高達38.2米的海嘯造成9000多座房屋被毀,22000人死亡。

岩手縣和宮城縣死傷最為慘重,青森縣和北海道也有人員傷亡。然而,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地震發生時,在海上捕魚的漁民們竟然沒有震感。

許多當天出海的漁民,在返回家後,才發現家園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而親人們的斷肢殘臂就在海水中飄盪。

4、日本東海道海嘯

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沖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米多,伊勢志摩受災慘重,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太平洋沿岸易於受到災難性海嘯的襲擊。日本自1596年以來就遭受了20多次大海嘯的襲擊。1703年海嘯襲擊日本栗津,10萬人遭難。1933年日本本州島東岸遭海嘯,約有3000人死亡。

5、印度洋海嘯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中,發生了高達9.3級的超大地震,從而引發了超大海嘯。

印度洋海嘯的高度高達10多米,10多米高的海浪,加上巨大的沖擊力,不管是建築還是人類都在「它」的面前沒有任何的反抗餘地,對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等國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嘯

❿ 世界上最大的海嘯在哪裡發生的有多高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生芮氏地震9級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造成三十餘萬人喪生。准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參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1998年7月兩個7.0級的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生。

1992年9月尼加拉瓜發生海嘯。

1883年8月25日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使三萬六千人死亡。
嘯源位置 日期 浪高(米) 受害地區 死亡人數 備注
加拿大溫哥華島 1700年1月26日 ? 北加州至溫哥華島、日本 ?
葡萄牙 1755年11月1日 16 歐洲西部、摩洛哥和西印度群島 60,000
琉球群島 1771年4月24日 85 琉球群島 11,941
巽他海峽 1883年8月26日 35 爪哇和蘇門答臘 36,000
日本三陸 1896年 30 日本 27,122
阿留申群島 1946年4月1日 32 阿留申群島、夏威夷和加州 165
智利 1960年5月22日 25 智利、夏威夷和日本 1,260
阿拉斯加 1964年3月27日 32 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和加州 ?
西里伯斯海 1976年8月16日 30 菲律賓群島 5,000
蘇門答臘西北外海 2004年12月26日 ? 印度洋 30萬以上海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