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經濟靠什麼
㈠ 外國人在曼谷長期生活,經濟來源一般靠的是什麼
外國人在泰國曼谷生活的經濟來源是打工和開店、與泰國人一起做生意。
泰國曼谷長期生活的外國人有很多,他們的經濟來源都以打工為主。國內有很多留學生和專門去泰國淘金的人,在泰國曼谷長期生活,他們身兼代購和導游等多個職務,甚至會從事翻譯和自媒體等多種工作,他們跟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同,他們的工作更為輕松,但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人們把這些在曼谷長期生活的外國人叫淘金族。
在泰國曼谷長期生活的外國人還會與當地的泰國人一起做生意,這也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這些多數都是來自西方的投資者,他們有豐富的投資經驗,能創造出新的賺錢機會,而且生存能力比較強,他們看好投資項目以後,多數都會與當地的泰國人合作,在泰國經商或者投資實業,擁有相對的股份或者經營權,他們能在泰國曼谷長期生活,而且會有豐厚的投資回報。
㈡ 支撐泰國經濟的主要是什麼。
泰國經濟
1.自然資源
泰國的主要礦產資源是錫,總儲量約150萬噸,居世界首位。泰國錫產量的98%來自砂礦床,含錫率
高達65%。其它礦物有鎢、褐煤、鐵、銅、石油、天然氣、寶石、鹽、鉛、石膏、銻、錳、螢石、金和
鉻等。泰國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有各種熱帶常綠喬木,主要包括榕樹、露兜樹、樟樹、金雞納樹等。
季風林木主要有柚木、鐵樹、沙爾樹和芒果樹,還產各種藤及竹子。在內河和泰國灣盛產多種魚類,
淡水魚類主要有鯉魚、彈塗魚、鱸魚、鰻魚等,海魚以鯖魚和沙丁魚為主。
2.經濟簡史
泰國原是一個農業國。1960年農業收入占國民收入的80%左右,農業勞動力占總就業人數的83%,工業僅
佔5%,服務業佔12%。由此可見,泰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起點較低。為了盡快躋身於工業化國家的行
列,泰國政府從1961年以來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並且依照其國情特點及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
制訂了6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年計劃,作為各階段經濟發展戰略和指導原則。
自60年代至今,泰國經濟大致上經歷了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和協調發展的三個階段。由於政策、措施得,在過去的20多年裡,泰國經濟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在60 年代超過8%,70年代超過7%。即使在適逢西方工業國出現經濟危機的第5個五年計劃 (1982—1986年)期間,其年均增長率也達到4.4%。1986年以後,泰國經濟突飛猛進, 1987年的增長率升到6.3%。同時,泰國充分利用了油價、利率和匯率三低的有利國際經濟條件,及時把握日本、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向海外大舉投資的機遇,大力推進吸引外資戰略,並實行了放寬管制和逐步走向自由化的經濟政策,從而使泰國經濟進入了連續4年的高速增長時期。
3.經濟概況
90年代以來,由於受海灣戰爭和國內政局的影響,泰經濟增長率有所所下降,但年均 增長率仍有8%左右。隨著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旅遊業的崛起,泰經濟結構已 發生重大變化,由過去主要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農業國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泰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世界銀行將泰列入中等收入國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現有基礎設施超負荷,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教育和科學技術滯後,已影響到經濟的增長。1996年,泰經濟增長率急驟下降,僅達6.9%,為過去13年來最低水平。尤其是外貿出現嚴重滑坡,增幅猛降到不足1%。經常項目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8.3%,通貨膨脹率也上升到6.2%。
1996年財政年度,全國51家國營企業在交通、通訊、房屋、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方面投資為2580億銖。
1996年財政年度,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為7773億銖。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泰國有80%的人口從事農業,享有「東南亞糧倉」的美名,是亞洲唯一的糧食凈出口國和世界上主要糧食
出口國之一。泰國的大米出口量在世界上已居第一位,木薯輸出位居全球之冠,橡膠名列世界第三,玉
米排名第四,魚產品出口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泰國的10大出口商品中,農產品佔6個,占出口總值的
40%。
到目前為止,新開發的水產品、畜產品、水果、蔬菜及花卉植物等已日益成為泰國農業的重要支柱。
目前,泰國已成為亞洲第三大海洋捕魚國,漁業產品躍居泰國農業產品出口的第4位。在飼養業方面,雞
、鴨、肉、蛋等畜禽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出口量越來越大。泰國凍雞、雞蛋、凍蝦等冷凍製品的出口已躋身於世界10 大出口國之一。
另外,泰國在水果罐頭和蔬菜市場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泰國菠蘿罐頭已佔據當今世界市場的35%。泰國農作物包括水稻、橡膠、玉米。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作為傳統農業國,泰國經濟結構隨著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製造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日益擴大。製造業已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且成為主要出口產業之一。泰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大特徵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發展食品加工及其相關的製造業。這種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的工業發展模式在過去20多年取得了顯著成就,並將在今後發揮更大的作用。
泰國的采礦業過去曾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近幾年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泰國采礦業的地位日漸衰落。作為換匯大戶的錫也因世界市場價格趨低受到很大沖擊。另外,國內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導致部分礦產品出口的下降,甚至短缺。在采礦業中前景樂觀的首推石油開采。目前,泰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包括服裝、紡織、製鞋、電機、電子、運輸設備等。
今後幾年建築業的發展勢頭仍將持續,但不會再象前幾年那樣迅猛。由於建築業的興旺,建材市場出現短缺,如水泥、鋼材等目前依靠進口以補充不足。為改善這種狀況,政府積極鼓勵建材工業的發展,供求形勢有所緩和。目前發展較快的有水泥、陶瓷、衛生設備等。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3).服務業概況
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歷來以「微笑國度」聞名於世,吸引著眾多外國遊客。因此,旅遊
業以其巨額外匯收入在泰國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泰國政府採取了許多吸引遊客的措施,使遊客人數
有了很大增長。金融業和其他相關服務業也有了穩定增長。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6年):1842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6年):6.9%
人均國民收入(1996年):2700美元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38.5000銖
通貨膨脹率(1996年):6.2%
失業率:2.6%
㈢ 泰國靠什麼發展經濟
旅遊業和出口 主要是旅遊業
總的來說泰國現在屬於中低收入國家 而且貧富差距大
㈣ 泰國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泰國的支柱產業應該有三個,1是自然礦產資源,錫的存儲量居世界首位。2是農業收入,大米出口也是世界第一位。3是旅遊收入,泰國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讓各地遊客蜂擁而至,旅遊收入
佔全國gtp的10%。
㈤ 泰國的重點產業是哪些
有以下幾種產業較為重要:
農業:農業是泰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泰國全國耕地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31%。農產品是泰國重要出口商品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稻米、天然橡膠、木薯、玉米、甘蔗、熱帶水果。2020年,泰國出口大米572萬噸,出口額1159.15億泰銖,出口木薯694萬噸,出口額823.13億泰銖。
工業:泰國工業屬出口導向型工業,重要門類有采礦、紡織、電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車裝配、建材、石油化工、輪胎等。泰國汽車生產條件優越,產業鏈齊全,馬自達、本田、豐田、日產、三菱等知名日系公司是在泰主要汽車產業的投資商,泰國是目前全亞洲僅次於日本和韓國的第三大汽車出口國。近年,中國上汽、長城汽車等也在泰國投資設廠。泰國的電子設備製造也是泰國特色產業,日韓的主要電器公司,如索尼、松下、東芝、日立、三星等都已落戶泰國,並逐漸將生產基地搬遷到泰國。
旅遊業: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地點有曼谷、普吉、帕塔亞、清邁、清萊、華欣、蘇梅島。旅遊業是泰國服務業的支柱產業。泰國旅遊與體育部2019年數據顯示,2019年到訪的外國遊客達3900萬人次,同比增長4%;旅遊業收入622.89億美元,同比增長3.1%。2020年泰國旅遊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泰國政府擬於2021年7月開放普吉等旅遊勝地,對已接種泰國政府認可疫苗的國際遊客免隔離開放。
㈥ 泰國的外匯收入主要來源是什麼
01 泰國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為出口收入(主要由農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及旅遊業帶動),外債流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資。
外匯儲備,主要是指各國中央銀行和其他政府機構持有的用來滿足國際支付需求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主要功能為: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國際支付能力;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國匯率穩定;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泰國外匯儲備來源:泰國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為出口收入(主要由農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及旅遊業帶動),外債流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資。
1、出口收入
進出口是外匯儲備交易性需求的主要方面。出口收入是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來源。泰國的出口增加是泰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可靠來源。泰國出口主要由農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及旅遊業帶動。
(1)農業
農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農產品是外貿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泰國是世界第一大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以及第一大木薯和大米出口國。橡膠年產量約45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1/3。所產橡膠絕大部分出口,年出口量佔全球橡膠出口總量40-45%,2017年橡膠出口為泰國帶來5000億泰銖收入。木薯產量世界第三,60%用於出口。2017年泰國大米出口1125噸,創下最高年度出口記錄,同比增長14.77%,出口額1680億泰銖。
(2)汽車工業
泰國是全球十大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國之一,2017年泰國汽車國內銷量是87.1萬輛,出口量為114萬輛,出口大於內銷。2018年,泰國成為世界第12大機動車生產國和第5大輕型商用生產國,東盟最大機動車生產國。
(3)旅遊業
泰國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入境的遊客人數拉動泰國經濟不斷發展。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泰國旅遊業及其帶動的相關產業占泰國GDP的近五分之一。泰國服務業就業結構開始上升,接近一半的勞動力集中在服務業,此外,泰國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景觀優勢,作為出口之一的旅遊貿易順差逐年增長。
2、外債流入
對外舉債是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提速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經,可以彌補國內建設資金不足,引進先進技術設備以實現本國經濟發展。外債規模越大,短期外債越多,為了維持清償能力,該國所需外匯儲備率就越多。
從2005年到2018年,泰國的外債平均為105957.14百萬美元,最高值為158129.39美元。泰國所持有的外匯規模大部分是需要用來准備償還外債而必須持有的。泰國通過對外舉債進行國內投資和消費,促進本國基礎設施發展,進行房地產市場投資等。
3、外商直接投資
外商直接投資表現為資本流入和進口的增加。源於泰銖升值預期的鼓舞,資本流入導致的外匯儲備增長在2005年和2006年明顯加快。泰國不斷完善本國的經濟環境和投資制度,吸引更多外商直接來泰投資。泰國對來自於國外的投資非常開放,尤其是對於實體貿易和投資有著很大關系的外資流入(如FDI)。
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表示,2018年來自海外的直接投資申請額增至上年的2倍,達到約5825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254億元)。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泰國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
㈦ 泰國有哪些支柱產業或拳頭產業
泰國三大支柱產業為製造業、農業和旅遊業。
泰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躋身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但於「九八經濟危機」中受重大挫折,之後陷入衰退和停滯,是世界的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
泰國是亞洲唯一的糧食凈出口國,世界五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電子工業等製造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變化明顯,汽車業是支柱產業,是東南亞汽車製造中心和東盟最大的汽車市場。
(7)泰國的經濟靠什麼擴展閱讀:
以下為泰國經濟支柱詳述:
一、農業:農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農產品是外貿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水稻、橡膠、木薯、玉米、甘蔗、熱帶水果等。全國耕地面積1573.5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0.8%。2014年泰國農業產值429億美元,佔GDP的11.6%。
1、大米:世界著名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全國稻田面積共1195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五分之一多,佔全國耕地總面積三分之二多;從事水稻生產的農戶約400萬戶。
21世紀以來大米年產量2000萬噸左右,曾常年位列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2014年泰國水稻產量3667.3萬噸(摺合大米2050萬噸),出口1096.9萬噸,出口額53.8億美元,國際市場佔有率為25.4%,位列世界第一。
2、橡膠世界第一大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橡膠年產量約400萬噸左右,佔全球橡膠總產量三分之一。所產橡膠絕大部分供出口,年出口量佔全球橡膠出口總量的40-45%。全國77個府中有52個府種植橡膠,從事橡膠生產的農戶約150萬戶。
2014年種植面積289.3萬公頃左右,約占其國土總面積5.6%,在世界上排第二,僅次於印尼。傳統的橡膠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近年來逐漸開始在北部和東北部擴大種植。2014年泰國橡膠總產量427.1萬噸,出口340.9萬噸,出口額59.6億美元。
3、木薯世界第三大木薯生產國(僅次於奈及利亞和巴西)和第一大出口國,2014全國木薯種植總面積132萬公頃,主要產區在東北部、北部和中東部,其中東北部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多。從事木薯種植的農戶有48萬戶。
2014年木薯產量3124萬噸,鮮木薯和木薯干出口680萬噸,出口額15億美元。木薯澱粉出口153.8萬噸,出口額6.4億美元。
二、工業:泰國2014年製造業產值1550億美元,佔GDP的42.0%。製造業主要門類有:采礦、紡織、電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車裝配、建材、石油化工等。2014年泰國汽車產量達200萬輛,躋身全球十大汽車生產國。
三、旅遊業: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曼谷、普吉、帕塔亞、清邁、華欣、蘇梅島等。據泰國旅遊局統計,2014年泰國到訪外國遊客2478萬人次,同比增長-6.7%。其中,中國入泰遊客462萬人次,同比增長-0.29%。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旅遊及其帶動相關產業占泰國GDP的近五分之一。
㈧ 泰國經濟跌入20多年以來低谷,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泰國是一個旅遊勝地,世界各國的人們都非常喜歡去泰國度假,也非常喜歡去泰國旅遊。但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泰國的旅遊業基本上處於停滯的階段。旅遊的停滯,給一直非常依賴旅遊業發展經濟的泰國帶來了很大的打擊。據新聞報道,泰國的經濟已經跌入二十多年以來的低谷。那麼關於泰國經濟跌入20多年以來低谷,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疫情能夠盡快過去
看到泰國的經濟不斷的倒退,大批的人員失業,大家的心裡都是非常難受的。一場疫情讓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變,希望這場疫情能夠盡快的過去。這樣很多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就能夠開放旅遊,很多依賴旅遊業為生的人,就能夠再次找到工作,獲取經濟收入。
關於泰國經濟跌入20多年以來低谷,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泰國經濟跌入二十多年來的低谷呢?歡迎留言交流!
㈨ 泰國的面積有多大他們的經濟發展以什麼為主
51.3萬多平方公里。亞洲中南半島中南部,東南臨泰國灣(太平洋),西南瀕安達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與緬甸接壤,東北與寮國交界,東南與柬埔寨為鄰,疆域沿克拉地峽向南延伸至馬來半島,與馬來西亞相接,其狹窄部分居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旱三季。年均氣溫24~30℃。
人口:6308萬(2006年)。泰國是一個由30多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其中泰族占人口總數的40%、老族佔35%,馬來族佔3.5%,高棉族佔2%等。此外還有苗、瑤、桂、汶、克倫、撣等山地民族。泰語為國語。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幾百年來,泰國的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
首都: 曼谷(Bangkok) 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現代與傳統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著標志輝煌傳統的名勝古跡。金碧輝煌的大王宮、鏤金鑲玉的玉佛寺、庄嚴肅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勝古跡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觀光,使遊人流連忘返。有人口約584萬(2006年)。
行政區劃:全國分中部、南部、東部、北部和東北部五個地區,現有76個府。府下設縣、區、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級直轄市。各府名稱如下:曼谷(直轄市)、暖武里、巴吞他尼、大城、北標、北攬、佛統、夜功、那空那育、紅統、信武里、素攀武里、烏泰他尼、猜那、華富里、龍仔厝、甘烹碧、北欖坡、帕、拍瑤、披集、清萊、夜豐頌、南邦、南奔、素可泰、清邁、程逸、彭世洛、碧差汶、難、呵叻、四色菊、加拉信、色軍、孔敬、武里南、耶梭通、烏汶、烏隆、素林、那空帕農、猜也奔、莫達漢、廊開、黎逸、瑪哈沙拉堪、巴真、北柳、尖竹汶、春武里、羅勇、達叻、巴蜀、叻丕、北碧、佛丕、達、甲米、北大年、宋卡、沙敦、也拉、拉農、洛坤、春蓬、陶公、素叻、普吉、博達倫、董里、攀牙、沙繳、安納乍能、廊莫那浦。
經濟:作為傳統農業國,農產品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主要生產稻米、玉米、木薯、橡膠、甘蔗、綠豆、麻、煙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國耕地面積為207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8%。泰國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大米出口是泰國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出口額約佔世界市場稻米交易額的三分之一。泰國也是僅次於日本、中國的亞洲第三大海產國,為世界第一產蝦大國。泰國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鉀鹽、錫、褐煤、油頁岩、天然氣,還有鋅、鉛、鎢、鐵、銻、鉻、重晶石、寶石和石油等。其中鉀鹽的儲量4070萬噸,居世界首位,錫的儲量約120萬噸,其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2%,油頁岩蘊藏量達187萬噸,褐煤蘊藏量約20億噸,橡膠產量居世界首位,年產達21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於出口。森林資源、漁業資源、石油、天然氣等也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礎,天然氣蘊藏量約16.4萬億立方英尺,石油儲量1500萬噸,森林覆蓋率為25%。此外,泰國還盛產分別被譽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後」的榴槤和山竹。荔枝、龍眼、紅毛丹等熱帶水果同樣名揚天下。泰國經濟結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製造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日益擴大。製造業已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且成為主要出口產業之一。泰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大特徵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發展食品加工及其相關的製造業,主要工業門類有:采礦、紡織、電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車裝配、建材、石油化工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口產品由過去以農產品為主逐步轉為以工業品為主,主要出口產品有:自動數據處理機、集成電路板、汽車及零配件、成衣、鮮凍蝦、寶石和珠寶、初級化纖、大米、收音機和電視機、橡膠等;主要進口產品有:電子和工業機械、集成電路、化學品、電腦配件、鋼鐵、珠寶、金屬製品等。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歷來以「微笑國度」聞名於世,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邁和帕塔亞外,清萊、華欣、蘇梅島等一批新的旅遊點發展較快。吸引著眾多外國遊客。泰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1996年被列為中等收入國家。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泰國經濟陷入衰退,1999年開始復甦。近年來,泰國政府主張內外發展並重,提倡「雙軌式」經濟發展模式,對內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強化基礎經濟;對外大力推動多邊和雙邊自由貿易合作,擴展國際市場,使泰國經濟狀況明顯好轉。目前,泰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2525美元。 泰國貨幣
㈩ 泰國的經濟產業發展靠什麼
農業,旅遊業,人妖!
泰國是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政府十分重視生物產業的發展,通過建立高層管理機構、出台優惠政策、制定發展規劃,在生物農業、生物醫葯和生物能源等產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未來泰國將更加重視政府指導作用,進一步完善法規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施產業優惠政策,加強生物資源和知識產權保護,重點發展生物農業、生物醫葯和生物能源產業。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同時也是水稻、蝦、罐裝和冷凍海產品、罐裝金槍魚、罐裝菠蘿以
及木薯的最大出口國,第二大蔗糖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