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劍橋大學怎麼樣
㈠ magdalene college怎麼樣
你說的應該是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Magdalene College),這是一所不錯的學院,創立於1428年,學院起源於國王亨利六世給來劍橋學習教規的修道士修建的宿舍,後來慢慢發展成劍橋的一個學院,以本科生為主,研究生只佔三分之一。學院位於劍橋市中心偏北,接近劍河下游的北岸,處在劍橋繁華商業區邊緣。由於緊靠劍河,風景非常優美。
在《每日電訊報》的牛津劍橋學院排名中,Magdalene College在參與排名的54個college中排名22位。在劍橋里算是中上水平的college。
從申請人數和錄取上看,2020年有519人申請,錄取了146人,整體看近兩年難度在劍橋三十個學院中屬於中游水平。
滿意請採納。
㈡ 從高考失利到劍橋大學,我的六年留學、求職、申博經驗
2012年6月8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結束了,而我也完成了在劍橋大學的碩士學位,完成了17年的學業。此刻,我坐在康河邊上,靜靜回思。我想以親身經歷鼓勵在高考中表現不如意的同學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也曾經歷失敗的高考,不走運的志願,從重點落二本又掉三本。 而如今回過頭來,恰是這次挫折點燃了我接下來6年奮斗的激情。 我的大學一波三折,從內地到澳門到美國最後又到英國。一路摸爬滾打, 在此也想分享關於留學、求職以及申請博士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幫助同學們少走一些彎路。
高考失利,焉知非福?
我於06年參加高考並從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時隔6年,改變我人生的可能是那令人失望的高考分數,沒填好的志願,以及同學的一個電話。只記得我高考的時候很緊張,簡單的算數怎麼也算不對,物理大題理解錯誤,文言文跟往常一樣沒讀懂,只有英語做得還算通暢。考完在家郁悶了幾天,去公園轉了幾圈。分數出來考了561分,當年浙江省理科重點線是570分。還是得面對現實,跟爸媽努力研究了幾天志願,第一志願填了山東的一所大學,後來報紙上印的該大學的投檔線就是我的分數,但由於是115%投檔最終沒被錄取,最後進了一所自費本科。6月29號晚,同學打來一個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去澳門讀書,但不影響內地的錄取,截止時間是6月30號。話音剛落,我跟爸媽連夜從溫州趕到杭州報名,由此,我9月幸運地到澳門上了大學。現在回想,如果我當年如願上了浙大,肯定就不會去澳門了,後面也不會折騰著轉學美國,估計也拼不過各類牛人們擠進劍橋了。
手上要抓著東西畢業
大一的課程對我來說並不難,多了很多空閑的時間,我琢磨著不能浪費光陰。一開始,我在電腦桌面上寫下「每天至少學習4小時」,沒過多久便發現執行起來有難度,不是因為我不想學習,而是真心沒這么多東西好學的。於是我把桌面改為「一周最多學習4小時」,這樣一來我的每周4小時學習變得十分有效率,而我用剩餘的時間來干什麼呢?我用一句話激勵自己「畢業的時候手上一定要抓著東西」:這東西不能是一紙文憑,這東西將證明我的大學沒有虛度,這東西將給我帶來第一份工作或者一所好的研究生院。我開始廣泛地閱讀來尋找自己的興趣,參與學校各種各樣的活動,做家教賺點生活費,以及在新浪網開辦「澳門大學生的博客」。當然這樣的「好景」僅限於大一的時候,後面課程越來越難,學習逐漸成了生活的常態。在大學里我經常是從早學到晚又學到深夜,但不會像高中時候那樣學一會兒就有煩膩的心態。可能是因為大學里我學的是自己選擇的並且喜歡的,對於不喜歡的課我會盡可能拿高分得敷衍掉,並且大學里我不用每天都被逼著學到晚,於是即使是考試前抱佛腳也是懷著之前玩得太多的內疚心理,好好復習。
不自滿,不自卑,不斷挑戰,不斷上進
大一大二的成績都排在年級前三並拿了獎學金,但我並不得意這些成績,因為我心裡清楚自己學業上花了多少功夫,我明顯可以做得更好。當時澳門的高校開始流行2+2的留學項目,就是在澳門讀兩年然後到美國的合作學校繼續讀兩年,就可以拿到美國學校的文憑。教務長給我們介紹留學美國以及該合作項目:他非常自豪得介紹自己的女兒本科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從事金融工作二十幾歲就年薪百萬,每年還可以飛到某個歐洲海灘度假。雖然我們可能做不到像她女兒那樣(因為她女兒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我們可以先通過這所位於密西根州東部的合作學校拿到本科文憑,然後等研究生申請到密西根大學。雖然教務長的規劃聽起來不錯,我還是秉著「不能只靠一紙文憑畢業」的原則認真研究了轉學美國是怎麼回事。我發現其實很多美國大學都是接受國際轉學生的,而學校與學校之間的項目只是打通了錄取程序以及對一些課程和學分的認可,但通過自己申請轉學仍然是可以把在國內修的一些學分轉到美國高校去的。我相信自己申請一定能申到比合作項目好很多的大學。於是我開始自己申請,考了兩次托福,把所有中文的課程大綱翻譯成英文,准備好各種申請材料。2008年9月,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無數人下崗,我轉學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學。
留學是夢想,但千萬不要盲目
在到美國以前,可能和很多同學一樣,我想像的美國就是像紐約一樣的大都市。而到了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我轉悠了半天沒見高樓,問問路人市區在哪,卻被告知市區是最沒人去的地方。現在我回國就告訴親戚朋友,美國除了幾個大城市以外,就是個大農村,不能跟國內比。近五六年來,留學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中國學生成指數增長。同學們在歡喜自己拿到了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時,更需要思考下,為什麼近些年國外的大學突然對中國學生伸出了橄欖枝?這明顯不是因為中國學生的智商或整體素質在近些年提高了,這也許是因為近些年中國學生的英文水平提高了,但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高校在遙遠的東方發現了一座金山。教育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產業,因為它總是牽著你的鼻子走,塑造你的價值觀和成就感。各大留學論壇里彌漫著對留學過分的嚮往,從而導致了魚龍混雜的留學中介的滋生。一位同學來問我去拉斯維加斯大學讀酒店管理怎麼樣,因為這個項目全美排名前三。令我哭笑不得,並花了我十幾分鍾解釋拉斯維加斯是個在沙漠里的賭城,不是學習的地方。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大學里取得了好成績,考出了托福、GRE、GMAT高分,小心翼翼准備了申請材料,最後收到了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這時千萬不要落入教育陷阱!不要讓那一紙錄取混淆你的成就感,不要認為那一紙錄取是對你的付出的證明和回報。很多時候,那錄取通知書配不上你的努力,那項目可能根本就不像你想像得那麼好!國內優秀的同學要申請進入劍橋大學要比從美國一所大學申請難很多,所以讀劍橋的同學不一定比很多沒申請進的同學優秀。在選擇留學學校和項目的時候,我建議同學們多咨詢已經在那的學長學姐,了解清楚近些年的生源和畢業生的去向,了解學校所在的城市環境跟安全情況。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出國留學,想要通過留學收獲什麼,這個留學項目是否可以幫你實現期望的收獲?我與三位在劍橋的同學一起創建Edivise.com也正是為了給留學生們提供一個更真實透明的信息平台。
申請實習、工作、碩士、博士,我也希望有人能早點告訴我
摸爬滾打走過了五年本科一年研究生,也僅在此留下一身的泥巴與同學們分享。在澳門的兩年我讀的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基礎課,之後轉學到俄亥俄州立大學繼續攻讀金融專業。雖然在轉學過程中損失了一些學分,但其實10年6月我已經完成了金融專業的課程並准備畢業。但就在畢業前夕,我回過頭來思考「手上是否抓住了想要的東西」?我的答案是顯然沒有。雖然我的成績很好,但缺乏實習經驗的我還是沒能在美國找到工作。
申請實習、工作
雖然在美國找工作也很講究關系,但對於沒有太多關系的中國學生來說,在美國找工作其實是一個很程序化的過程。而我就是沒把握好這個程序化過程的典型案例。為了通過層層塞選並在競爭對手中挖到最優秀的畢業生,美國很多大公司其實在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對同學們「下手」了。大一的同學會有機會申請 「Spring Week」, 就是在春假期間到公司參觀一周並參與一個小項目。大公司利用這樣的機會在校園做推廣並鎖定一批他們覺得有潛力並且對自己公司感興趣的同學們。當然,大一沒參加「Spring Week」也不要緊,更重要的是在大二大三的暑假或者寒假找到一份實習。為了申請到自己夢想的實習工作,很多同學其實從大一就開始完善自己的簡歷了。他們會主動去學習行業相關的知識,關注感興趣的新聞,在學生社團擔任一個領導職務,並參加各種比賽以及公司舉辦的活動。這樣,他們不但在申請的時候有一份閃亮的簡歷,更可能在申請以前公司管招聘的HR就已經認識他們了。畢業前有一個不錯的實習經歷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實習結束的時候,公司會發放明年全職的工作機會給表現優秀的實習生們。而明年開始招聘全職的時候,半數的職務已經分配額給今年的實習生,而另外半數的大部分也會發放給在其他公司有過相關實習工作的同學們。所以,我對想要在美國找到好工作的同學們的建議是:未雨綢繆,竭盡全力申請到一份好實習!
申請碩士、博士
難道就這樣帶著一紙文憑回國?我也曾一度彌漫,困惑,焦慮。一次偶然的機會,金融系主任要找同學幫助一個學術項目,也正是這次機會把我帶進了金融的學術領域並在畢業前夕決定再多讀一年,主要用來補充經濟、數學以及統計課程。我的工作主要是幫助從上市公司年終報表中收集董事會的信息。簡單的步驟卻十分花時間。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我幾乎每天夜裡都要到工作到兩三點,也由此初初體會到做學術的艱辛。在教授的鼓勵下,我成功被劍橋的金融碩士項目(MPhil in Finance)錄取,並准備通過碩士申請金融博士,進軍學術圈。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只有當我開始在劍橋讀碩士之後,才真正了解到要讀一個好的博士,以後要做一個好的學者究竟意味著什麼。首先,要拿到一個頂級的商科博士錄取已經很難。比如芝加哥大學的商學院每年會收到大約700份申請,但只給20個錄取,錄取率大約3%。 只是有完美的成績是不夠的,那怎麼才能被錄取? 按劍橋一位教授的話說,收博士生跟做生意一樣,虧本的買賣他們是不願意做的。因為對於學校來說培養一位博士生的成本很高,而收益卻很慢,風險也很高 。學校花錢培養四五年博士生,但最後能從博士生那得到的收益是什麼?博士生畢業一般都拍屁股走人,而學校無非是期望有朝一日辛苦培養出來的博士們能在學術界有所造詣,能給學校帶來好名聲。而且學校很不喜歡培養了多年的博士最後跑去大公司工作賺錢去了,這對學校來說無疑是多年的投資打了水瓢。所以,跟控制投資風險一樣,學校要錄取的是要有決心獻身學術界並且以後能做大學問的潛力股。但申請人怎麼證明自己獻身學術的決心?顯然,700人裡面有600人只是在「吼」自己將會如何如何投入學術,有100人已經拿了一個碩士或兩個碩士學位,有50人有明確的跟學校對口的研究課題,有20人拿到了很好的推薦信。沒錯,一份好的推薦信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學校相信一位知名教授不會犧牲自己的名聲給一個自己都沒信心的學生寫推薦信。但是,錄取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在艱難的五年博士學業里「存活」下去,畢業時在「武林大會」上拿到好學校的教職,做了助理教授要在五年內在頂級期刊發表四五篇論文,最後能拿到終身教職的博士們真可謂是萬里挑一。所以,請同學們給平時「不起眼」的正教授們多投去一絲敬仰的目光吧。
最後我選擇了創業
讀書對我來說是個自我發現的過程。讀了碩士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做學術,讀了多年金融專業才發現自己並不想去銀行上班。而創業家的精神一直流淌在我溫州人的血液里。我很幸運在剛來到劍橋時就遇到了幾位有著同樣創業激情的好兄弟們。去年冬天,我們創辦常春藤文編( http://page.renren.com/chasefuture ),通過哈佛、劍橋、普林斯頓等頂級名校的在讀學生們幫助中國留學生修改申請材料。現在我們正夜以繼日得展開一個更龐大的創業項目: www.ChaseFuture.com 。ChaseFuture.com將通過一個新穎的平台為留學生們提供關於國外大學最直接、最真實的信息,從而同學們將不再僅僅依靠表面化的大學排名或者昂貴的留學中介。
最後,有任何可以幫助的地方,歡迎同學們發E-mail跟我聯系:han[at]chasefuture.com
不論如何,高考結束啦!祝同學們暑假開心!
邵翰
2012年6月於康橋河畔
㈢ 劍橋大學留學費用唯尋國際教育的怎麼樣啊
好啊,出來了很多優秀的學子呢,這里的講的東西很精煉,累計298位牛劍錄取案例
㈣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怎麼樣
特別宏大,絕對值得一去。建築特別結實,雕刻特別精美,王族logo恨不得連狗的肌肉線條都有雕刻出來。很美很美
㈤ 劍橋大學 默里·愛德華茲(Murray Edwards)學院怎麼樣
劍橋大學 默里·愛德華茲(Murray Edwards)學院校園十分優美,住宿雖然會根據年級慢慢更換,但是整體設施都是接近賓館水平了。
劍橋大學默里·愛德華茲學院(英語:Murray Edwards College, Cambridge) 是劍橋大學的一所女子學院。此學院成立時並沒有捐款人,因此並未像其他學院般用捐款人名字命名,原名新學堂(New Hall,另譯紐霍學院)。
在2008年6月,校友羅斯·愛德華茲和丈夫史蒂夫·愛德華茲向學院捐贈3000萬英鎊,成為學院的捐款人。學院為了紀念學院首任院長露斯瑪莉·默里以及捐款人愛德華茲夫婦,決定易名為默里·愛德華茲學院。
相關信息:
在1962年,達爾文的後人捐出祖傳的蘋果園給新學堂,因此才有一片土地去建造學院所需的院舍。新址位於亨廷登道,座落劍橋市中心以北約一英里的卡素坡上。院舍設計選用以倫敦巴比肯屋村聞名的張伯倫、鮑威爾與本恩公司。新學堂的院舍於1964年動土,於1965年落成,落成後能容納300個學生。
在1967年,新學堂的一個博士生約瑟琳·貝爾·伯奈爾在卡文迪許實驗室用無線電望遠鏡發現了天文學上第一顆脈沖星。這項發現令伯奈爾的博士導師得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也令伯奈爾成為牛津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客座教授。
在1975年,學院的首任院長露斯瑪莉·默里女爵士成為劍橋大學的第一位女校長。繼任的兩位院長:安妮·倫斯代博士、和詹妮弗·巴恩斯博士,也成為了劍橋大學的副校長。
在1970至80年代,大部分原本僅限收取男生的劍橋學院也開始收取女生。從2007年起,牛津大學的最後一所女子學院聖希爾達學院正式接納男學生及教員。因此,劍橋大學成為英國唯一保留有女生學院的大學,包括:默里·愛德華茲學院、紐納姆學院、和露西·卡文迪許學院。
㈥ 劍橋大學金融系怎麼樣
肯定非常好。你只要能進去,隨便出來都可以找一個好工作
㈦ 劍橋大學怎麼樣
劍橋大學創建於1209年,歷史悠久,是英國也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
劍橋大學在歷年的各種大學排行榜中都位列世界前十。2010年和201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一,2012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一,2011年泰晤士報的排名中位列英國第二和世界第五。劍橋大學是歐洲頂尖研究型大學組織-科因布拉集團以及世界研究大學聯盟的成員,與牛津大學、倫敦大學構成了英國大學的「黃金三角」。
考取劍橋大學,難度比較大,建議報班培訓,推薦選擇唯尋國際教育。唯尋國際教育會幫助學子建立對應科目的Mindset(思維模式),以提升學子在應對牛劍招生官面試時候的表現。前期課程注重基礎能力夯實,後期注重能力內化,總體由易到難,陪伴學習之路。【點擊測試我能申請哪所國外大學】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劍橋大學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唯尋國際教育。唯尋國際教育科目團隊多來自牛津、劍橋、美國常春藤等世界精英學府,專注於A-Level,IB,AP,IGCSE等國際課程培訓,並提供英美大學筆試面試輔導以及國際競賽培訓。同時,唯尋現集結了100餘名全職導師團隊,其中20餘名本科畢業於牛津、劍橋大學,讓國內外的中國學子在線參與國際課程學習,開設超28門國際課程,專業性值得信賴。
㈧ 劍橋大學怎麼樣
國外頂級大學,很不錯
㈨ 劍橋大學怎麼樣
劍橋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勛銜:Cantab)坐落於英國劍橋,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1] ,與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劍橋大學是英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學校前身是一個於公元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
學校800多年的歷史中,涌現出牛頓、達爾文等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造就了培根、凱恩斯等貢獻突出的文史學者;培養了彌爾頓、拜倫等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走出了8位英國首相,而截止2017年共有9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第二)[2] 、10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六)[3] 、4點陣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曾在此學習或工作[4-5] 。這些都為劍橋大學奠定了世界近現代學術文化中心的地位。其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硅沼的發展息息相關[6] 。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劍橋大學出版社[7] 。
2017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布2018年THE世界大學排名,劍橋大學排名世界第2。[8] 2017年10月25日,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發布,劍橋大學排名第七。[9]
㈩ 劍橋大學好還是哈佛大學好、
哈佛大學更好。哈佛大學是美國大學教育的旗艦,常青藤聯盟的代表,被譽為是世界高等學府的典範。
考取哈佛大學需要以下條件:
1、學習成績:哈佛大學招生官員非常看重申請者的學習成績,當然更看重學子在班級或者是年級當中的排名,如果說學子想要提高競爭力的話,最好是在難度大的全球課程獲得了好的成績;
2、標准化考試:需要參加sat或者是act考試,選擇考多少科目,主要根據哈佛大學招生入學要求來決定,有一些專業要求學子參加兩科或者是三科的科目考試;
3、學術成就:哈佛大學招生官對於國內的國家級比賽也是非常重視,如果申請者在國內曾經參加過自然科學競賽或者是曾經入選過國際比賽的話,可以為申請錦上添花;
4、課外活動:招生官員也非常想要了解申請者,除了在課堂上的表現之外,如何度過課餘生活,有沒有積極參與社區服務以及志願者活動。【點擊測試我能申請哪所國外大學】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唯尋國際教育。唯尋國際教育科目團隊多來自牛津、劍橋、美國常春藤等世界精英學府,專注於A-Level,IB,AP,IGCSE等國際課程培訓,並提供英美大學筆試面試輔導以及國際競賽培訓。同時,唯尋現集結了100餘名全職導師團隊,其中20餘名本科畢業於牛津、劍橋大學,讓國內外的中國學子在線參與國際課程學習,開設超28門國際課程,專業性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