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近代三聖指什麼
❶ 三聖、四書、五經、六藝、七技、八仙分別指什麼
三聖:http://ke..com/view/35021.htm
四書:http://ke..com/view/49382.htm
五經:http://ke..com/view/49449.htm
六藝:http://ke..com/view/9207.htm
騎士:http://ke..com/view/5093.htm
八仙:http://ke..com/view/26578.htm
西方三聖:http://ke..com/view/35021.htm就是我們經常所看到的,佛像裡面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叫西方三聖。
阿彌陀佛是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觀音菩薩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勢至菩薩是代表喜舍。我們看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在中間,東邊是觀音菩薩,西邊是大勢至菩薩,所以在我們地球的東方,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南海普陀山,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西方就是大勢至菩薩的道場。
觀音菩薩,因為她是大慈大悲,所以我們中國人吃齋、吃素、不殺生、放生等,這些都是觀音菩薩的法門,尤其在我們中國從來就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說法。但是大勢至菩薩,大家就感覺比較生疏,大勢至菩薩所修的法門,就是喜舍,喜舍就是布施,布施的果報是什麼?就是生天之道。事實上,西方的耶穌基督就是佛教的大勢至菩薩應化轉世,因為大勢至菩薩,顧名思義,走到哪裡,他的大勢力就到哪 里。耶穌他以博愛的精神,比如說美國人的美援,他美援到哪裡,他的大勢就 在哪裡。什麼叫耶穌基督?舍己救世,就叫耶穌基督。當耶穌臨死的時候,被釘在十字架上,他說:「 我把世人的罪都帶走了。」是不是真的帶走?假使真的 帶走的話,為什麼全世界的監獄 還是有人滿之患?雖然沒有把世人的罪惡都帶走,可是他講了這一句話,使得世人敬佩他,那麼也是證明他降生在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犧牲他的生命,要來救世人的意思,這就是喜舍的表法。
所謂大勢至是代表佛界里的喜舍法,基督教是信仰基督,行善,布施,還有懺悔,這是他的法。他的法是生天之法,完全就跟我們大勢至喜舍之法相應。所以我們佛教徒是包容各種宗教的,我們絕對不可以排斥基督教,因為我們要承認耶穌基督就是大勢至菩薩的轉世應化。那麼這一次師父在美國,就跟好幾位基督徒談了這個問題,因此,他們也來皈依了佛教。他們講生天,生天又怎麼樣?他們找不到結論,找不到答案。 我們佛教講的生天,天是在六道輪回里邊,你一生天,做了天人,還要修行,還要求解脫,修解脫,才能超出六道輪回,這就是佛教。所以在美國,已經來皈依的美國人,他們信仰基督教的人,將來會產生一個新的教派,這個新的宗派,可能名稱叫做人乘佛教大勢至菩薩耶穌基督宗,這樣一來,人乘佛教很快就會傳遍歐美各國。我們希望這種主張,這種說法,不要在台灣來推行,希望在歐美各國去推行,因為他們是追求我們東方文化的國家,所以我們中華文化有好的要向西方國家去推行。
四書—(http://ke..com/view/49382.htm)—應該說,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書》。它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當時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並匯集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
五經:http://ke..com/view/49449.htm原為六經。《莊子》一書首先稱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樂經、春秋為六經。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稱之為「六藝」。
其中《樂經》散失,只留存下來《樂記》一篇,並入《禮經》中,因此在漢朝,以此五本著作作為經典,稱為《五經》。
儒家的五種經典,指《易》、《尚書》、《詩》、《禮》、《春秋》。
六藝:http://ke..com/view/9207.htm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禮:禮節(即今德育)
樂:音樂
射:射箭技術(鍛鏈體格,品格修養)
御:駕馭馬車的技術
書:書法(即今文學)
數:演算法(即今數學)
騎士七技:,即馬術,游泳,投矛術,劍術,狩獵,吟詩,弈棋。
八仙:http://ke..com/view/26578.htm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鍾離(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劍、葫蘆、拂塵、花藍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內奉八仙神像。
❷ 什麼是三面佛
三面佛是顯宗(漢地佛教)的說法,與南傳小乘的四面佛扯不上關系。三面佛在顯宗的正式的說法叫「娑婆三聖」,即將釋迦牟尼本師佛、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一起供奉。將娑婆三聖背靠背鑄造在一起的聖像就叫「三面佛」。 三面佛菩薩為一體的造型佛像的另一個寓意是「三教林生」,即如心人生、正法人生、教林人生的三組合。
❸ 常說的「三聖」指的是誰
文聖 孔子
武聖 關羽
兵聖 孫武
❹ 龍婆瑞手鏈必須頭朝向自己嗎
龍婆瑞手鏈不必頭朝向自己。龍婆瑞手鏈不必頭朝向自己,可根據本人意願佩戴。龍婆瑞是當代泰國大城三聖之一,最有名的就是手鏈和金屬自身。龍婆瑞的瑞在泰語裡面是富裕,有錢的意思。
❺ 三聖佛指的是哪三位佛 三聖佛是什麼
1、三聖佛指的是本土三聖佛、東方三聖佛、華藏三聖佛和極樂三聖佛。本土三聖佛,分別是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
2、東方三聖佛,也稱葯師三尊,是葯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的合稱。華藏三聖佛包括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極樂三聖佛又稱阿彌陀三尊,分別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❻ 三聖指的是誰
三聖指的是誰
三聖指的是誰,文化傳承千百年。各種學說名流層出不窮,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佛儒道三教更是鼎鼎大名無人不知,但是所謂的三聖可能不太了解,下面分享三聖指的是誰。
三聖指的是誰1
「華嚴三聖」,出自《法華經》,是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又稱「釋迦三尊」,中間一尊為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其法身佛為「毗盧遮那佛」,意為遍照一切處,具有無邊真實功德,具一切法平等實性;其左脅侍是以智慧著稱的文殊師利菩薩,又稱「妙德」、「妙吉祥」,其右脅侍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合稱「釋迦三尊」。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也是最重要的助手。經中記載,《妙法蓮華經》由文殊菩薩傳授而來,普賢菩薩傳授下去。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兩位大菩薩協助佛陀弘揚宣說此經。我國漢傳大乘佛教寺院供奉的西方三聖,大多都是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立於釋迦牟尼佛左右兩側,這是根據《法華經》所說而雕塑的。
而「西方三聖」又稱「阿彌陀三尊」,中間是阿彌陀佛,其左脅侍為觀世音菩薩,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凈土。《佛說阿彌陀經》中有關於極樂世界的詳細記載。
阿彌陀佛代表的是無量光、無量壽,即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是佛教凈土宗的專修對象。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的是「喜舍」,兩者合起來即「慈悲喜舍」,代表的事佛教里的「四無量心」,四種利他無我、令眾生脫離苦海的慈悲願力。
「東方三聖」又稱「葯師三尊」,中間是葯師琉璃光如來,即「葯師佛」,其左脅侍為日光遍照菩薩,簡稱「日光菩薩」;右脅侍為月光遍照菩薩,簡稱「月光菩薩」,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傍晚,我國漢傳佛教寺院一般會單獨供奉月光菩薩,以請月光菩薩加持,照亮世間一切無明黑暗,眾生圓滿團圓。
葯師佛被稱為「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或「消災延壽葯師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葯師佛醫眾生的貪嗔痴慢疑等內心的愚痴和痛苦,以消災延壽得吉祥。葯師佛也稱「飲光如來」,據說,葯師佛還是菩薩的時候,就曾發下十二大願,要滿眾生願、醫眾生苦,拯救世界一切病苦有請,使其得究竟安樂。他成佛後,依舊堅持此大願,被人尊稱「南無消災延壽葯師佛」。其兩位脅侍將於葯師佛涅盤後,依次遞補葯師佛的位置。
另外,佛教還有「橫三世佛」和「縱三世佛」的說法。橫三世佛,即中間的主管娑婆世界眾生的釋迦牟尼佛,其左邊為主管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其右邊為主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縱三世佛,是以時間來劃分的',即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尊佛」。
三聖指的是誰2
三教聖人中的三教指的是儒、釋、道三大教。
儒教又稱「孔教」「聖教」,有著嚴格的中國文化特點,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先秦被稱為道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後為和崇尚黃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儒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 」,儒教是禮樂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繼承者。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三聖指的是誰3
三聖殿里供奉的都是哪幾位佛菩薩
佛教似乎偏愛「三」這個數字,有「佛、法、僧」三寶,有三解脫門,有「戒、定、慧」三無漏學,有三世,亦有三世佛,佛經里也有「右繞三匝」的說法。「三」,代表三角的穩定與長久;三尊是佛教安置佛像的一種形式。大乘佛教認為每位如來皆有菩薩脅侍,以便度化眾生,所以造像時會設置兩位脅侍菩薩,如西方三聖、華嚴三聖等。
佛教認為只要一個人發心向善,那他就可以被稱為菩薩,就比如地鐵或公交車上給需要的人讓座,父母給你備一份早餐,在電影院安靜地觀影等。但菩薩易成,「聖」難成。佛教中的「聖」一般指超越生死,已得解脫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三聖殿中的三聖。
首先,我們來說說佛門中的「華嚴三聖」。華嚴三聖指《華嚴經》所記載的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分別為居中的毗盧遮那佛,居左的文殊菩薩,居右的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又稱「大日如來」,世間的燭火燈光只能照亮室內或者室外,不可能兩者皆明,但如來的智慧日光則能遍照一切處。
關於三聖之關系,則以二聖為因,以如來為果,因為「佛果」超越言語思想,所以宜從「二因」來入門悟解。當體會到「二因」的玄微後,便知曉了「佛果」的深妙。但是,佛教寺院里的三聖殿供奉的一般並非「華嚴三聖」,而是「西方三聖」。西方三聖又是哪三尊佛菩薩呢?
三聖殿里的「西方三聖」,分別是居中的阿彌陀佛,居左的觀世音菩薩與居右的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也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據《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成佛前一共立下了四十八個大誓願,其中一大願是:他成佛後,信奉他,持誦他名號的人,壽終時他將親自接引,往生西方極樂凈土。
這極樂凈土有多好呢?《阿彌陀經》說,在凈土生活的人們,都是蓮花化生,清凈無染,相貌端莊,壽命無量無邊。觀世音菩薩大家都非常熟悉,咱們再來說說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大日如來佛一樣,能放智慧之光,但這光的功能就有些不一樣了。大日如來佛的大日佛光能遍照一切,除盡黑暗,讓人的光明自性顯發。而大勢至菩薩的光雖然沒有那麼強力,但也能令眾生脫離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得無上力。
西方三聖不同於華嚴三聖之間的關系,阿彌陀佛是觀世音菩薩的老師,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接班人,而大勢至菩薩又是觀世音菩薩的接班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分別代表著往生極樂世界修行中的兩大要素:普度眾生的功德和洞明一切的智慧。據《悲華經》記載,當阿彌陀佛入滅後,由觀世音菩薩補其位。觀世音菩薩入滅後,由大勢至菩薩補進成佛,掌握西天極樂世界的教化權。
❼ 常說的「三聖」指的是誰
1.西方三聖: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2.東方三聖:葯師琉璃光佛 日光菩薩 月關菩薩
3.南海三聖:觀世音菩薩 善財童子 妙髻童子
4.華嚴三聲:華藏世界毗如遮那佛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5 娑婆三聖:釋迦牟尼佛 觀世音菩薩 地藏王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