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什麼人喜歡吃辣
⑴ 泰國人以什麼為主食
泰國人以大米為主食,泰國人的正餐都是以一大碗米飯為主食,佐以一道或兩道咖哩料理、一條魚、一份湯、以及一份沙拉(生菜類),用餐順序沒有講究,隨個人喜好。
餐後點心通常是時令水果或用麵粉、雞蛋、椰奶、棕櫚糖做成的各式甜點。由於深具得天獨厚的優點,因此泰國菜色彩鮮艷,紅綠相間,眼觀極佳,不管是新鮮蔬菜瓜果的艷麗清新,還是烏賊魷魚等眾海鮮的肉感,都讓人們大飽了眼福。
(1)泰國什麼人喜歡吃辣擴展閱讀
泰國美食國際知名。無論是口味辛辣的還是較為清淡的,和諧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泰式烹調實質上是由有幾百年歷史的東方和西方影響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泰國飲食。
泰國美食的特點要根據廚師、就餐人、場合和烹飪地點情況而定,以滿足所有人的胃口。泰國烹飪最初反映了水上生活方式的特點。水生動物、植物和草葯是主要的配料。避免用大塊的肉。後來的影響使得泰國飲食中也使用相當大塊的肉。
⑵ 關於去泰國
泰國民族熱情和禮貌的性格早已聞名於世,相信來泰國的人們都曾得到泰國人民的熱情友好、好客有禮的招待。盡管泰國人看來很靦腆,實際上他們很容易與陌生人融洽相處,而且總是臉帶笑容,故泰國有"微笑國度"之美稱。但泰國各民族都有一些禁忌,如果違犯了他們的禁忌,會引起主人或他人的不滿,甚至會引起當地群眾的強烈反對,日後會發生疾病、死亡或作物歉收等,都會認為是由違犯禁忌的人所造成的。入鄉隨俗,來到泰國有必要知道的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
泰國--佛教聖地:
佛教在泰國的地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任何冒瀆的行為均可能會遭受到拘禁,即使對於外國遊客也是同樣的。
這里只列舉有關遊客應注意的事項:
不能手指僧侶,不能接觸(身體)僧侶。
尤其女性不許與僧侶握手,在汽車上不許與僧侶鄰坐,即使是僧侶主動前來打招呼(外國女性常遇到)也應禮貌地拉開距離。請記住:入鄉隨俗。女士若想將東西奉給僧侶,宜托男士轉交,如果要親手贈送,那麼僧侶便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過程中僧侶是不容許碰觸女性的。
每尊佛像,無論大小或是否損壞,都是神聖的,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對佛像作出有損尊敬的舉動。遇見托缽化緣的和尚,千萬不能送現金,因為這是破壞僧侶戒律的行為。
泰國法律中,有部份是關於保護宗教的,這些法例不單指佛教,也包括國內其他信仰。不懂 得宗教禁忌的人,即使並非故意侮辱宗教,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在清真寺內,男士要戴帽,女士應穿長褲或長裙,頭發用領巾包紮。進入清真寺內也要脫鞋。
向王室表示敬意:
泰國人都非常尊重他們的國王、王後以及王室家族,因此在別人面前批評王室要絕對慎重,泰國法律有對王室不敬罪的處罰條例。因此遊客要小心表現適當的禮儀,如在公眾場合有王室人員出席時,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動作,跟著照做。
衣著打扮:
泰國寺院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請在進入佛教寺廟時衣著得體端莊,身著任何的短裙、短褲或袒胸露背裝都將不得入內。在進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時,遊客需要脫鞋,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
泰國女性:
通常泰國女性都是比較保守的,請不要在未經她們同意的情況下,觸摸她們(身體上)。
稱呼:
泰國人通常稱呼人名時,在名字前加一個"坤"(Khun)字,無論男女均可用,表示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在泰國公司內,職員們經常以"Pee"(兄姐)和"Nong"(弟妹)相稱,給人一種親切的感受。
頭部很神聖:
不要觸及他人頭部,也不要弄亂他人的頭發。在泰國,人的頭部被認為是精靈所在的重要部位。如果您無意中碰及他人的頭部,您應立即誠懇地道歉。泰國人忌諱外人撫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頭部,小孩子的頭只允許國王、僧侶和自己的父母撫摸。即使是理發師也不能亂動別人的頭,在理發之前必須說一聲"對不起"。
泰國人睡覺時,頭部不能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徵死亡,只有人死後才能將屍體頭部朝西停放,泰國人建築房屋時,也習慣房屋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而不朝西。此外,蓄須也被認為不禮貌。
左手不凈:
泰國人認為人的右手清潔而左手不潔,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因此,重要東西用左手拿會招來嫌棄。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但在正式場合絕對不可以。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
腳掌不凈:
與左手一樣,腳掌也被認為是不凈的。在入坐時,應避免將腳放在桌子上。用腳尖撞人或指人都會被嚴厲地呵斥,也絕對不能把腳掌沖向佛。泰國人認為腳部是卑*的,只能用來走路,不能幹其他事情,例如用腳踢門和用腳指東西等。坐著時,不要翹起腳和把腳底對著別人。婦女落座,要求更為嚴格,雙腿必須並攏,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文明,缺乏教養。
公眾場合的注意事項:
在泰國的公眾場合,不要做出有損風貌的舉動,如擁抱、親吻或握手,這被認為是不符合當地風俗的。另外,僅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曬日光浴,在其他地方,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盡管未構成犯法,但是違背泰國人的佛教理念。
生育禁忌:
在泰國,嬰兒落地,接生者只能用竹刀割斷臍帶,而不能用剪刀。嬰兒出生後,把嬰兒的胎盤放在瓦鍋里,等孩子滿月後才埋到屋後。初生的嬰兒每日都得放到冷水中浸泡幾次,直到他面白唇紫時,才抱起來,據說這樣可以防止孩子得病。鄰里親友探望產婦時,不能談論冷熱、汗疹、生病和死亡等事情。
其他禁忌:
泰國人不用紅筆簽名,因為泰國人死後,要在棺材口寫上其姓氏,寫時用的是紅筆。 在人經常走過的地方,如門口、房頂等禁止懸掛衣物,特別是褲衩和襪子之類。 在一些農村裡,忌贊美別人小孩子長得漂亮。 不能揀水燈。泰國人在泰歷的每年12月月圓時要舉行水燈節,這是泰國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在觀看水燈時一定要注意,無論那水燈多麼精緻美麗,都絕對不能揀起來,否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飲食 :
泰國人主食是大米,喜歡吃酸辣食物,由於常年炎熱,習慣飲用冰茶。泰國菜式通常選用新鮮的材料,菜的味道以辛辣為主,且調味料花樣繁多,如有辣椒、咖喱、雨露、蝦醬、椰奶等等。泰國菜多數由淡素的食品組成,包括魚、蔬菜和飯,再加上一些香料和醬汁。但無論飯餐是否豐富,都必有餐湯,與我國的粵菜風格相似。
貨幣:
泰國貨幣叫銖(Baht),1銖等於100沙登(Satang)。硬幣有銅黃色和錫白色兩種:銅黃色的是20沙登和50沙登;錫白色的是1銖和5銖。紙幣褚色的是10銖,綠色的是20銖,紅色的是100銖,黃色的是500銖。
時差:
比格林威治時間早7個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
語言:
泰語為國語,然而,英語也被廣泛的使用,特別在商店,餐館,觀光點,酒店,英語幾乎是一種商業性的語言。泰國的英語道路路標是全國性的。
泰國是臨海的熱帶國家,盛產稻米、綠色蔬菜、甘蔗、椰子,海產也很豐富。因此,泰國菜用料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
泰國菜的特點是酸辣,開胃,讓人一吃就上癮。那是因為泰國菜的調料很獨特,許多調料是東南亞甚至是泰國特有的。最常用的幾種調料有:
1.泰國檸檬 泰國檸檬個小、味酸、香味濃郁,聞過它往往使人終身難忘。它可以用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最主要是用來做泰國菜的調料。泰國人幾乎在每一道菜里都會擠上檸檬汁,使其散發出濃郁的水果清香,帶有典型的東南亞味道。
2.魚露 魚露是一種典型的泰國南部調料,是像醬油一樣的調味品,用一些小魚、小蝦發酵而成。
3.泰國朝天椒 它是一種雖小但極辣的辣椒。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
4.咖喱醬 咖喱醬以椰乳為基本作料,還有許多調味料,包括檸檬草、蝦醬、魚醬以及十幾種本地種植的香料、辣椒等,由溫和到極辣都有,任人挑選。
另外,檸檬葉和香茅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泰國人的口味是:愛辛辣,喜歡在菜餚里放魚露和味精,但不喜歡醬油,不愛吃紅燒食物,也不在菜餚里放糖。泰國民族風味「咖喱飯」,是用大米,肉片(或魚片)和青菜調以辣醬油做成的。泰國人愛吃魚、蝦、雞、雞蛋等,一般不愛吃牛肉,不喝酒。用餐順序沒有講究,隨個人喜好。餐後點心通常是時令水果或用麵粉、雞蛋、椰奶、棕櫚糖做成的各式甜點。泰國菜色彩鮮艷,紅綠相間,視覺極佳,可讓人們大飽眼福。
魚、蝦、蟹是泰國各餐館的主打,堪稱泰國烹飪技術代表的是燒烤食品,有烤肉、燒雞腿、烤魚、烤龍蝦、烤海蟹,還有烤香蕉、烤山芋、烤雞蛋等等。在泰國北部的清邁,還有令人難忘的「康篤」晚餐。晚會上的主人和客人都必須穿靛青色的無領上衣,男的腰間還要系一條布料圍巾。進入餐廳時,每人還必須脫去鞋子。餐廳里沒有凳子,只有一張小圓桌,稱之為「康篤」。主人進入餐廳後,每五六人圍成一圈,席地盤膝而坐,餐具擺在地面上。宴會開始時先喝清涼飲料,然後上飯菜,菜餚都屬名菜,飯是糯米飯,放在竹簍中,用手抓捏成團吃。一邊吃,一邊欣賞民間音樂和民族舞蹈。
別具一格的泰國湯、菜 :
泰國飲食深受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甚至葡萄牙的影響,但又獨樹一幟,吃起來別有風味。它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中國炒鍋大火快炒這是一種近似廣東菜的做法,新鮮的蔬菜,佐以泰式調料,可以炒出一道道口感極其新鮮的菜。主要代表作有:米粉(用蝦、豬肉、雞蛋及甜酸醬合炒的米粉)、泰國咖喱雞、椰汁雞(雞汁加檸檬加椰奶)與牛肉沙拉。
YAM(目前尚未找到可替代的中文)。其做法有點像做湯與做涼拌菜的綜合。泰國地處熱帶,因此孕育了許多有名的YAM,比較著名的有一種叫做「SOMTAM」的木瓜沙拉。這種沙拉以木瓜絲、蝦米、檸檬汁為主,再拌以魚醬、大蒜和碎辣椒,口感辛辣。
燉湯對於泰國人來說,燉湯是維持家庭和睦、增進夫妻感情的潤滑劑。泰國的檸檬蝦湯口味獨特,一般外國人可能難以接受,首先是湯味極辣,而且其中又放有大量的咖喱,因此,只有口味比較特殊的外國人才會喜歡。
世人稱泰國為「膏腴之邦」,曼谷為「美食之都」。「糯米抓飯」就是曼谷最流行的飲食之一,此外還有粽子(一種用專門的綠色粽葉包成,僅有雞蛋大小)、油炸香蕉(將裹上糖衣的去皮香蕉,放入油鍋里炸成咖啡色)、炒玉米、地瓜羹、椰殼冰激凌等,都富有地方風味。
泰國菜的特性是酸辣,開胃,讓人一吃就上癮。
泰國人正餐是以米飯為主食,佐以一道或兩道咖哩料理,一條魚,一份湯及一份沙律(生菜)。就餐的次序可隨各人的喜好。餐具為叉子和大匙。餐後點心通常是水果或用麵粉、雞蛋、椰奶、棕櫚糖作成的各式甜點。 在曼谷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佳餚。大型的餐館中,還可欣賞到泰國舞蹈的表演。當地的泰國菜以「辣味」聞名,炸食、炒菜的種類很多,名菜有「TomYumGoong」(用蝦、螃蟹、豬肉、雞肉煮成的酸辣湯)和「GaengChudMoo」(粉絲蔬菜湯)。 清邁有許多餐館和酒樓,其中有供應各國菜式的餐廳,亦有供應地道泰北美味的酒樓。 品嘗地道泰北菜的最佳方法是進食清邁傳統的考篤晚餐(KhanTokDinner)。Khan意為碗,Tok即為短圓台。考篤晚餐是席地而坐,圍著短圓台,吃著盛在碗里的地道菜色,並佐以泰北菜式常見的糯米飯。通常,進食考篤晚餐時會有泰國傳統音樂和民族舞蹈表演。泰北名菜有烤雞、SomTam木瓜沙律(這種沙律混合了木瓜絲、蝦米、檸檬汁、魚露、大蒜和隨意摻雜的碎辣椒)以及一種叫Naem的酸肉。
泰式海鮮粉絲沙拉Thai seafood絲沙拉powder清邁檸香雞肉沙拉Xiang Ning Chiang Mai chicken salad泰式水果沙拉Thai fruit salad穆達漢桑巴雞蛋沙拉 Samba Mukdahan egg salad烏泰他尼炸魚餅Uthai Thani fish cake泰式咖喱椰奶烤雞Thai chicken curry coconut milk
⑶ 哪個國家的人最喜歡吃辣椒
不辣不過癮 全球最喜歡吃辣的六個國家
1.爽辣辣的泰國
泰國菜以色香味聞名,第一大特色是酸與辣,泰國廚師喜歡用各式各樣的配料如蒜頭、辣椒、酸柑、魚露、蝦醬之類的調味品來調味,煮出一鍋鍋酸溜溜、火辣辣的泰式佳餚。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芒果香飯等。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什麼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等等。這里還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
據說,泰國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語叫「老鼠屎辣椒」,可見這是一種極小但極辣的辣椒。它廣泛應用於泰國人的烹調藝術中,做菜不撒上幾顆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樣。
傳統的泰國人用餐時是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進餐,不過現在的泰國餐廳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與一般的中餐並無差別。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長幼或是輩分之分,則由靠近牆壁或是離門最遠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早期的泰國人的傳統用餐方式自由隨興,是以芭蕉葉盛飯,再以手取飯菜進食。而今日的泰國餐具也十分簡單,基本餐具為一隻湯匙和一雙筷子,以及一個圓盤。進餐時將飯盛進圓盤中,並用湯匙取有湯的菜餚吃飯,而筷子則是用來夾菜
怎樣吃泰國菜
由於不習慣用盤子吃飯,很多人剛吃泰國菜時會有一點不習慣。只要懂得正確的方式,就沒什麼困難了。吃泰國菜時正確的進餐方式是:就座先舀適量的白飯在盤中,再以湯匙將菜餚與飯拌勻,用湯匙以西餐喝湯的方式,由靠身體的內側向前方舀起,吃完再盛飯。由於菜餚種類多,所以不要一次盛太多的飯,以免各種菜餚混在一堆吃起來五味雜陳也不方便。另外,吃飯時不要為了圖方便將盤子端起來往嘴裡倒,既不雅觀也很失禮。
辛辣辣的馬來西亞
2.辛辣辣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菜系中,Assam Laksa最負盛名。馬來菜,以辛辣馳名,椰子是主要配料。季度菜也以辛辣為特色。
馬來西亞人的主食除米飯外還有桑粑,桑粑是將蝦發酵後做成蝦醬,拌上辣椒,放在石臼里搗碎,澆上酸橙汁使之略帶葯味。米飯、桑粑加蔬菜是最基本的飯菜,若再加上洋蔥、大蒜、生薑、香料種、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
特色推薦
特色菜沙爹是經過燒烤烹調後搭配好吃的辣醬,風味十足。份量足夠兩人食用,12馬元。腌熏鮭魚和蘆筍沙拉新鮮綠蘆筍搭配腌熏的冷鮭魚片,口味清淡,20馬元。海鮮湯以新鮮的蝦、花枝、牡蠣等製成的湯,滋味鮮美、酸中帶辣,10馬元。海鮮炒河粉加進一種特殊的醬料,滋味較豐富,當做主菜16馬元。
此外,酸對蝦、椰漿飯(用大米、肉及各種蔬菜作成)、羅惹(用生果摻以甜辣調味料拌成)和酸辣魚等,都是頗受遊客喜愛的馬來食品。
將雞蛋、豆類、大豌豆、蝦、魚、牛羊雞肉放在火上炒,這就是馬來西亞家庭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餐後點心有木薯糕和炸香蕉等。餐後水果有又香又甜的各種南國水果,如柑橘類、香蕉、鳳梨、西瓜等;季節性水果,如水果之王榴槤、奇異果等。飲料主要有椰汁。穆斯林禁酒,但馬來西亞國產啤酒,一向頗受好評,如果要點這種啤酒,一定要向店家說清楚,因為進口啤酒品牌很多。
特色食物:Murtabak是在印度薄餅中進肉片及蛋皮;Roti Canai是直接把薄餅沾咖喱醬再加肉片一起吃。
海鮮:檳城匯集了許多海鮮餐廳,是吃海味的理想地點。馬來西亞的特色水果主要有榴槤、山竹、紅毛丹、芒果、香蕉、木瓜、楊桃等。
3.酸辣辣的韓國
天氣濕膩膩,無精打采之餘,胃口也打折扣,此時最想吃點酸辣提神醒胃。一向以酸辣醒神味道著稱的韓國菜立即被提上日程。牛腸、牛肚韓國人愛吃牛腸和牛肚到什麼地步?「地膽」吉先生說:請韓國人吃魚翅鮑魚都不會有很大反應,但若你說請他們吃烤牛肚牛腸,保證口水「嘩」一下就出來,立即噴飯答應的多!在韓國,牛腸牛肚可是由專門燒烤店來賣的,其中最老資格的一家是奧邁吉(是韓語小草屋的音譯,可不是「oh my god」的英文音譯哦,因為開始燒烤牛腸牛肚是在韓國路邊的小草屋裡賣的),這也是韓國第一家做牛腸牛肚燒烤的專賣店,在釜山起家到現在足有60年歷史。
牛肚的吃法
雖然韓國人和我們一樣吃牛肚牛腸,不過他們可不像我們這樣全部都一鍋端。要知道,牛肚其實就是牛胃,每頭牛都有4個胃,韓國把牛的第一個胃稱為特級牛肚,也就是我們本地俗稱的牛肚領,它是牛肚中最厚一部分,脂肪少,沒有膽固醇,而且含有較多骨原蛋白,是女士心頭最愛。不過這個部分,一頭牛頂多有 400克左右,金貴非常,在韓國,餐廳要買這個部分就得全副內臟一起買下,所以菜式價格高得叫人咋舌。幸好在我們這邊可以按部分買,而且因為中國人不懂吃這個,所以價格就比韓國便宜了一大截,一份220克的才78元,韓國人圈內傳開,大家紛紛飛撲來吃!
至於牛的第二個胃,也就是表面蜂窩狀的、我們稱之為金錢肚的東西,韓國人是不吃的。他們吃的是第三個胃和第四個胃。第三個胃叫千葉,我們這邊叫牛柏葉的,韓國人喜歡蘸醋醬或香油、辣醬生吃,不過奧邁吉這里暫時還沒有。第四個胃,韓國人稱為小牛肚,比第一胃要多一點脂肪,烤起來特別香口,入口爽脆彈牙,比特級牛肚更多了一份嫩嫩的半流漿感覺。
特色推薦
世界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韓國廚房必備品。它看起來有點像番茄醬,但味道不一樣,成分也不同,主要由糯米粉,發酵大豆和紅辣椒製成。與烤牛肚,米飯等一塊吃,幾乎是一個完美神聖的結合。
火辣辣的墨西哥
4.火辣辣的墨西哥
墨西哥是辣椒的發源地,全球約一半辣椒都生長於墨西哥境內,紅的、黃的、青的、綠的應有盡有。墨西哥不僅是天下第一辣國,而且它的辣椒是世界上第二辣的辣椒,過百種的辣椒,新鮮同曬乾的名稱各有不同,炮製方法亦多不勝數,如用於腌肉、煲湯、燒烤、沙律、糖果、飲品都有,真可謂是無所不辣。
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醬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調制而成。
特色推薦
喬盧拉辣醬是世界上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也是墨西哥的一大品牌。主要材料是紅辣椒和各種調料。墨西哥的西多美食都是與喬盧拉辣醬的搭配而味傳天下的。
牛扒:通常在餐館里吃的牛扒,多數人是不加任何調料的,有時頂多加一點鹽。不過墨西哥的牛扒卻不一樣,它是先用辣椒、鹽等調料腌制好的,煎好後,即使不澆汁也非常夠味。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通常認為紐西蘭的牛肉是上品,其實墨西哥的牛肉與紐西蘭的牛肉也不相上下,滑嫩清香。當然,配上辣醬就更過癮了!
龍舌蘭酒:龍舌蘭對於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龍舌蘭葉可以造紙,而龍舌蘭的花朵十分尖銳,據說可以當作武器。而如今,龍舌蘭最重要的作用是製造龍舌蘭酒(T equila)。用龍舌蘭葉釀製成的龍舌蘭酒是墨西哥一大特產。龍舌蘭酒的度數比較高,喝起來會有一些辣辣的而帶香甜的感覺繞於舌尖,纏綿於喉。因為曾被西班牙統治過,而受到古印第安文化的影響,菜式均以酸辣為主。而辣椒,成了墨西哥人不可缺少的食品。
海鮮:墨西哥菜餚的特色就是口味濃厚、色彩絢麗。拿ceviche來說,它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墨西哥美味。當地人把剛捕撈的各種海鮮浸泡在胡荽汁和酸橙汁中,用純天然的方法腌制而成。還有一種口味獨特的pipianes,它的調味汁取自花生、南瓜子和辣椒。也許想像不到,一種叫莫力的調味香辣醬,完全繼承了十七世紀的一個復雜的異域菜譜,它需要混和100多種原料才能製成它那特有的口味和誘人的深棕色,因而製作美味的莫力醬成了廚師們一顯身手而又頗費氣力的工作。
5.烤辣辣的阿根廷
阿根廷人吃牛肉以烤食為主。無論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還是內地小城鎮,烤肉店隨處可見,許多家裡也裝有烤肉爐或備有活動烤架,甚至郊區一些公園森林裡都設有專門的烤肉架。在市中心區的大型烤肉商店門口,立著黑色或棕色的牛肉標本,栩栩如生。落地大玻璃窗內,熊熊花堆旁架著幾十斤一塊的牛肉,烤肉師傅身穿「高喬人」的服裝:黑的氈帽、緊身上衣和綉腿馬褲,脖了上系著紅圍巾。一些烤肉店特意將烤爐裝到顯眼的位置,讓顧客聽著滋滋的聲音,看著紅紅的炭火,吃起來更有滋味。
吃烤牛肉時,各人根據口味自選佐料。如涼拌生菜,西紅柿、蔥頭等可去油膩,也有人愛加上油炸土豆條,同時吃長條麵包,喝紅葡萄酒。在食客等待進餐時,侍者會先送上一個烤肉大餃,下開胃酒。如在家請客,則先上一段麵包夾肉腸,然後才是烤肉正餐。
特色推薦
烤肉隨處可以吃到,可是與阿根廷的奇米丘里辣醬搭配就打不一般了,奇米丘里辣醬也是世界上最令人上癮辣醬之一。Chimichurri是阿根廷和烏拉圭常用的肉用腌料。大多數阿根廷人只要一聽這個名字就流口水。主要成分包括切碎的香菜,蒜末,油,醋,辣椒片。
香辣辣的突尼西亞
6.香辣辣的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的海岸線綿長,擁有富饒的海產品資源,所以海鮮和魚在人們的餐桌上是很常見的。小麥以庫司庫司形式烹飪是突尼西亞的主要特產,蔬菜像紅辣椒,番茄,青椒,茄子和南瓜在烹飪過程中也被廣泛使用。由於突尼西亞的牛羊都是在芳香的草地上放養的,因此像羊羔肉,小牛肉還有山羊肉都別具風味兒。百里香,迷迭香和草本調料的用法已經普及到了烹飪中。
突尼西亞的開胃菜往往選用乾果,橄欖或是章魚,烏賊與紅辣椒或其他調料拌在一起,加入檸檬汁或橄欖油味道更佳。你還可以用麵包抹上橄欖油品嘗經典的紅辣椒Harissa,要不就試試經典的牛肉乳酪布丁Tajines。
很具代表性的一頓突尼西亞飯是在主食亮相之前的一碗湯和一小盤沙拉,主食一般由烤肉,或其他家禽類肉當然還有魚或是燉菜與庫司庫司一同烹飪而成。新鮮的水果,酥皮糕點,由松籽和薄荷葉沏成的薄荷茶通常在飯後食用。
特色推薦
哈里薩辣椒醬,由番茄和辣椒製成,世界最令人上癮的辣醬之一,在北非甚至單獨作為一個開胃菜,尤其是在突尼西亞,在那裡每餐必吃。
⑷ 泰國人喜歡吃什麼
泰國人在日常餐飲中,較少像中國人一樣習慣天天在家裡下廚,弄上三四個小菜才算是正經地做飯、吃飯。很多泰國人總是會去集市上去買飯來吃,而省略了自己下廚的過程。要真是碰到一個懶人,估計一年不洗碗也是有可能的——因為他幾乎就不用什麼餐具,全在集市上買現成的。
從總體上說,泰國人的日常飲食還是簡單而不鋪張的。因而各種炒飯、蓋飯、面條、粉絲、燒烤以及湯都是常見的食物。對於某些上班族來講,雞肉炒飯、豬肉炒飯、豬腿飯、雞腿飯、豬肉蓋飯、雞肉蓋飯等等再加上煎雞蛋、炒雞蛋或者煮雞蛋,基本上就可以構成一頓正餐。如果要是米飯,再加上一些燒雞、烤魚、烤肉、沙拉等獨立菜餚,可以說比較豐盛了。
這種相對來說簡單的飲食習慣,大概可以算是泰國飲食路邊攤發達的原因之一吧。即便是在曼谷、清邁等大城市,也不像中國有著那樣多的鱗次櫛比的高大酒樓和飯店,小吃和路邊攤反而興盛得多。出門在外的旅行者也習慣在路邊攤隨便吃上一份炒飯之類的。要是有興趣看看泰國歌曲的MV或者電視劇,就會發現,一些男女主人公約會用餐時一般不是在豪華大酒店裡,而是在路邊攤上吃炒飯,這也是泰國路邊攤文化的一種體現。
⑸ 泰國的就餐禮儀。
傳統的泰國人用餐時是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進餐,不過現在的泰國餐廳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與一般的中餐並無差別。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長幼或是輩份之分,則由靠近牆壁或是離門最遠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早期的泰國人的傳統用餐方式自由隨興,是以芭蕉葉盛飯,再以手取飯菜進食。而今日的泰國餐具也十分簡單,基本餐具為一隻湯匙和一雙筷子,以及一個圓盤。進餐時將飯盛進圓盤中,並用湯匙取有湯的菜餚吃飯,而筷子則是用來夾菜。
(1)泰國人相見時雙手合十互致問候,晚輩向長輩行禮時,雙手合十,舉過前額,長輩也會合十回禮。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重的程度越深。當然視情況也有行跪拜禮的,若長輩坐著,晚輩只能坐在地上或蹲跪,不可高過長輩。
(2)泰國人以大米為主食,副食是魚和蔬菜。早餐吃西餐,如烤麵包、黃油、果醬、咖啡、牛奶、煎雞蛋等,午餐和晚餐則喜用中餐,如中國的川菜和粵菜。泰國人愛吃辛辣菜餚,不吃牛肉,不喜醬油,不愛吃紅燒的和加糖的菜餚。特別喜歡喝啤酒,在喝咖啡和紅茶時,喜歡配以小蛋糕和干點心,飯後有吃蘋果、鴨梨的習慣,但不吃香蕉。另外,在遞給別人東西時要用右手,不得已用左手時要說聲「請原諒」。
(3)泰國人經事先聯系後,會准時赴約,進屋時先脫鞋。因男女授受不親,即使在公開場合下,舞曲響起,男女身體也不可接觸,這時客人最好是坐著不動。與泰國人交往,可以送一些小的紀念品和鮮花,送的禮物事先要包裝好。
在泰國做客時,忌把腳伸到別人跟前,不能用腳踢門,就座時不要翹腿,把鞋底對著別人是一種對別人的侮辱性的行為。婦女就座時,雙腿要靠攏,否則被認為缺乏教養。
⑹ 泰國人為啥有時候吃生的肉和海鮮有時候吃熟的
這是因為泰國人受西方影響比較大。所以他們的飲食生吃生肉。例如吃牛排之類的也會受到西方影響。但是同時他們又說熱帶的亞洲國家東西煮熟以後才能夠保證安全,這是他們的傳統飲食習慣。
⑺ 世界飲食文化中,泰國飲食文化有哪些禁忌
泰國人不喝熱水和熱茶,不吃狗肉和牛肉,不吃紅燒菜餚。不能用碗乘米飯,不用筷子吃飯,筷子只是夾菜。
⑻ 泰國飲食習慣
泰國的飲食文化深受東、西方文化的影響,是兩者的結合體,歷經幾百年歷史的發展,至今已形成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泰式美食。泰國美食的特點要根據廚師、就餐人、場合和烹飪地點情況而定,所以可以滿足每位旅客的需求。
泰國東北部地區的人們喜愛糯米飯配烤雞、「Som Tam」辣味木瓜沙律;北部地區的人們喜愛「Naem」——當地特有的酸肉;而南方人則是對回教式風味及各種生猛海鮮情有獨鍾。不同地方的人,口味各不相同,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都值得旅客去嘗試。
在泰國的各大城市,還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一般飯店以西餐為主,中國餐館在曼谷和各主要旅遊點也較普遍,多供應閩、粵菜式。
完整的泰式菜必備一份湯,一份有調味品的咖喱菜,魚和蔬菜。整體搭配講究,加香料的色拉可以代替咖喱菜,每道菜和整頓餐都必須在口味和材質上協調。
泰國美食介紹:
1、「Som Tam」辣味木瓜沙律:這是泰國東北人最偏愛的一種美食,以木瓜絲、蝦米、檸檬汁、魚露、大蒜為原料,加上碎辣椒混合而成。
2、脆米粉(Mikrop):採用蝦、豬肉、蛋和甜酸醬合炒的米粉,具有濃郁的海鮮味,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小吃,值得嘗試。
3、著名的萊式海鮮種類:檸檬蝦湯、東陰功、清蒸蕉葉咖喱魚、百花烏賊色湯、酸甜干煎明蝦碌、清烹大龍蝦,採用新鮮的海鮮為原料,獨家的烹飪技術製作而成,是泰國最受人們歡迎的海鮮美食。
4、咖喱烤鴨:源於中國的北京烤鴨,結合泰味,成為泰國燴炙人口的美食。在泰國的唐人街還可以品嘗到煲仔魚翅、潮州鹵水鵝,風味頗佳。
泰國甜點介紹:
1、把香蕉放在糖漿或椰汁內煎熟,是泰國各類餐館必備的一道餐後甜點。
2、泰國最著名的甜點要數魚餅、酸辣鳳爪、黑糯米,尤其以風味獨特的榴槤或芒果糯米飯最為著名。
提示:旅客在品嘗甜點時,最好是禁酒,酒與榴槤或與芒果糯米飯相遇,會在人體內產生大量的熱量,令體溫急劇上升。
⑼ 泰國民間為什麼會有「沒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語
曼谷美味食風 沒辣椒不算菜
(2005-08-19)
來源:中搜
泰國大米顆粒長,兩頭尖,顏色白,煮成米飯香柔滑嫩,在世界糧食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泰國人以大米為主食,每日三餐。
由於地處熱帶,泰國人喜歡食用富有刺激性的調味品,如辣椒,蔥,蒜,姜等。吃泰國菜一定要勇於嘗試各種調味醬,因為泰國菜的精髓皆在醬中,泰國人非常喜歡吃辣椒,民間有"沒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語。
泰國人不愛吃紅燒的菜餚,忌食牛肉。
泰國人喝啤酒和白蘭地酒時摻蘇打水;喝咖啡,紅茶時,吃些小蛋糕等點心。飯後吃水果,但不吃香蕉,泰國人不食用牛奶和乳製品。
泰國人最愛吃民族風味的"咖喱飯",這是一種指甲蓋大小的困子當香料,讓人一聞就胃口大開。
泰國人吃得雜,老鼠,蝸牛,田雞,乳豬,鴿子,蛇,蝗蟲都能當菜餚,但不習慣吃貓狗,泰國人好吃生,有些蔬菜,海產放些調料就生吃。
泰國人愛栽花,送花,還善吃花,有一種小吃叫"漬水飯",也稱"攙花汁飯"就是用花製成的。
風味食品
曼谷的各式風味小吃種類多,價格低,有各種蓋澆飯、米粉、各類湯食、各式包子、炸烤食品、糕餅、甜品等。
烤魷魚--烤熟的魷魚香脆可口,越嚼越香。
炸香蕉--香蕉去皮經油炸後,變成咖啡色的軟香蕉條,因果肉中的甜汁炸後溢出,吃時甜中帶酸,別有風味。
地瓜羹--將地瓜切成條狀,用糖腌上,蒸熟後過油,勾上椰子芡粉,再經冰凍即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小吃。
香竹飯--新糯米用水泡透,選取所需大小的青竹截成節,把泡過的糯米裝入竹筒,用火烤熟。
泰國的美食首推海鮮。著名的煲仔魚翅,潮州鹵水鵝在曼谷唐人街隨處可吃到,泰國的河粉如廣東面般細軟,入口爽滑。
飲食禁忌
吃泰國的甜口時切記要禁酒,據說酒與榴槤或與芒果糯米相遇,會在人體內產生大量的熱量,令體溫急劇上升。
⑽ 泰國人有什麼特別的習俗
泰國人有什麼特別的習俗:
1、佛教在泰國的地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任何冒犯的行為均可能會遭受到拘禁,即使對於外國客也是同樣的。佛像無論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
對僧侶應禮讓,但不要直接給錢。女性不能碰觸僧侶,如需奉送物品,應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廟參觀著裝應整齊,不要穿短褲、短裙和無袖上裝,進入主殿要脫鞋。遇見僧侶要禮讓,佛像無論大小新舊皆應尊重。在泰國觀光,到處可見賣佛像的工藝品店,買到佛像要十分敬重,切不可當它是一種玩物,隨意放置或粗手粗腳地動它,這種行為會引起泰國人的不快。
2、頭是神聖的,腳是骯臟的。
頭部忌。隨便用手觸摸他人的頭部被視為對他人的極大侮辱。即使對小孩表示親呢,也不要隨便撫摸頭部,以免給小孩帶來厄運。無論去哪都不要讓鞋底露出,尤其不要把鞋底朝向對方。旅行最好自帶拖鞋旅行最好自帶拖鞋。
在泰國人面前,以鞋底對著人是不禮貌的。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不要讓泰國人明顯地看到你的鞋底.商務談判坐下時,千萬別把鞋底露出來,因為這在泰國被認為是極不禮貌、極不友好的表示.腳除了走路之外,不可作其他用途.如用腳提門,會受到當地人的唾棄.用腳給人指東西,也是失禮。不要用洗臉池洗腳、洗鞋。
3、左手忌。左手拿東西給別人是鄙視對方的行為。
4、門坎忌。到泰國朋友家中做客,進門時要小心跨過門坎,萬萬不可踩著人家的門坎。泰國人認為門坎下住著神靈,斷不可冒犯。
5、紅色忌。在泰國,人們用紅筆將死者的姓名寫在棺木上。因此,泰國人忌用紅筆簽名,認為紅色是不吉利的。
6、鶴、龜忌。鶴、龜的圖案在泰國是不受歡迎的,泰國人忌諱這兩種動物以及印有其形象的物品。鶴被視為「色情」鳥;龜則被視為男性「性」的象徵。
7、發怒忌。泰國人討厭在公共場所勃然大怒的人。在社交場所大發脾氣的人、常常會失去友誼; 在商務活動中容易發怒的人,往往會丟掉生意。
8、言語忌。 不要任意評說國王和王室成員,不要非議佛教。泰國人非常尊重國王和王室成員。不要隨便談論或議論王室。遇有王室成員出席的場合,態度要恭敬。禁止議論或打聽國王及王室的秘密。
9、數字忌。 不喜歡數字「6」,喜歡數字「9」
10、當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敗,伸出彎曲的食指則表示死亡。
11、進入佛殿要脫鞋,進入當地人家的客廳也要脫鞋。
12、不勾肩搭背,不從背後驚嚇別人。
13、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也不能玩牌或打麻將,更不用說飛機上、汽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