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高僧火化不了叫什麼名字

泰國高僧火化不了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3-01-19 06:16:28

⑴ 舍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舍利,梵語中意為「屍骨」,指死者火化後的殘余骨燼。通常指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如佛發、佛牙、佛指舍利等。 佛教經典中把舍利分為兩類:一為法身舍利,即佛祖所說的佛教經典,二為生身舍利,即佛祖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後者又可分三類,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肉舍利,紅色;三是發舍利,黑色,均圓明皎潔,堅固不碎,迥非世界珠寶可比。菩薩、羅漢也有舍利,佛教認為,只有虔誠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會自然結晶舍利,非常人可得。
所謂舍利,有以下特性:
①都是高僧才有;
②都在圓寂火化後於骨灰中發現;
③顏色大小不一;
④形狀多樣,以圓為主;
⑤數量不一,少則幾顆十幾顆,也有多到幾十幾百顆甚至更多的;
⑥質地堅硬,能閃閃發光。
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筆者以為這些高僧活著時,體內不管任何部位都不可能長有這么多黃豆、綠豆般大小質地堅硬的舍利。如果有,我看不但沒有絲毫好處,相反的一定會釀成病痛,非進行手術治療不可。例如膽結石或腎結石,只要有一顆。就要使患者疼痛不已,要是有幾顆十幾顆,那就不堪設想,更不用說幾十幾百顆了。但這些高僧活著時並沒有發生病痛而去醫院進行x光透視或cT掃描,不然就完全可以診斷他們體內這時有沒有舍利。既然從現代醫學的觀點看,高僧們活著時體內是不可能有這么多舍利,為什麼他們圓寂火化後卻能從骨灰中找到這種舍利呢?筆者想,他們活著時經長期修煉,達到「人天合一」的高境界,能自然而然地吸收宇宙中高能量的物質以增強體質。這些高能量物質滲透到身體的各種組織中,特別是骨質中去。他們修持的時間越長,越「得道」,這些宇宙中高能量的物質在他們體內蘊含得就越多。在他們圓寂火化後,經高溫而熔化,在冷卻過程中與骨灰凝結在一起,成為大小數量不一而以圓形為主的舍利,要是有可能,只要拿一顆舍利去化驗,就可以知道由哪些元素組成,而使舍利閃閃發光的又是什麼物質。從另一方面想,假如這些高僧圓寂後不火化而士葬,在他們只剩下骨骼、牙齒、頭發後,筆者猜想,這時不可能在他們的棺木里找到舍利了。
據說有不少高僧圓寂火化後才得舍利的。至於如善男信女念佛念經,口中得到舍利,高僧洗澡時徒弟為其擦背出現金利,禪師剃頭發變成一串舍利,還有燃燈供佛在燈花上得到舍利等等,這些奇妙現象,筆者無法理解,不想論及。

⑵ 舍利子是個什麼樣的東西

陝西的法門寺就有!

所謂 舍利子 為個人修行成就之結晶,原來 舍利子 稱為 舍利 ,後來才稱為 (舍利子) .舍利 原是印度語譯為(設立羅)....等各種不一之名稱,其意義為(遺留物)或(靈骨) 舍利子不完全經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沒有關系,主要是和生活習慣有關系,但是你做善事會長壽,這很重要.長期使用某一種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體內出現沉積,火化的時候受熱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結晶。

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鑽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屬於頭發的,紅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綠色或五色班斕的舍利子。

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願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像佛陀涅盤後,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http://wolaogong.com 以讓百姓瞻仰、禮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後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舍利的種類,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經過火葬,而全身不會腐爛,這種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薩;碎身舍利,則是火葬後的遺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體變成的,如從天上、地下跑出來,或由油燈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還有一種是誠心供奉禮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經》將舍利分為:一、生身舍利,又稱身骨舍利,是佛的遺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稱法頌舍利,是指佛所遺的教法、戒律。

舍利[梵sarīra;Buddhist relics] 又作「舍利子」。意為屍體或身骨,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

舍利子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結石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結石病人數以千萬,但只有修行者才會有舍利子。大德的舌頭,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火化不壞形成舍利子.連念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何況體內結石數量及其小,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極其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並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後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的"舍利"確實是沒有完全燒化的骨質和牙齒,但結石是不可能經受焚化後成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學的名義把舍利子解釋成結石,其實這種欺騙公眾的做法,這些所謂的科學其實是"偽科學"。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有的舍利還會長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這些豈是現代科學所能臆測的?

⑶ 舍利子是什麼東東哦,我可以吃不哪來的啊

哈哈,不可以的,那是和尚等大師死後火化後身體里的結石~
舍利子

【佛教高僧火化後的遺留物】
舍利是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據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語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鑽石一般。
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願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像佛陀涅盤後,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以讓百姓瞻仰、禮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後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舍利子不完全經由火化而得。

【舍利的種類】
舍利的種類,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經過火葬,而全身不會腐爛,這種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薩;碎身舍利,則是火葬後的遺骨,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屬於頭發的,紅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綠色或五色班斕的舍利子。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體變成的,如從天上、地下跑出來,或由油燈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還有一種是誠心供奉禮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經》將舍利分為:一、生身舍利,又稱身骨舍利,是佛的遺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稱法頌舍利,是指佛所遺的教法、戒律。
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並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精進修行,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後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關於舍利的新聞】
《今晚報》1994年7月20日摘自《江南晚報》的一則報道:蘇州靈岩山寺82歲的法因法師圓寂火化後,獲五色舍利無數,晶瑩琉璃一塊,且牙齒不壞。尤為奇特的是,火化後其舌根依然完整無損,色呈銅金色,堅硬如鐵,敲擊之,其聲如鍾,清脆悅耳,稀世罕見。
2002年2、3月間,安奉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赴台灣巡禮,引起極大轟動。
網易新聞: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一位老尼圓寂,法體火化後得舍利子、舍利花共60多顆
……

騰訊新聞:福建老尼圓寂後火化出現60多顆舍利

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一位老尼圓寂,法體火化後得舍利子、舍利花共60多顆。昨日上午,當地上千村民舉行隆重儀式,將舍利迎請安放到老尼生前出家的覺路堂。

⑷ 舍利子到底是什麼

舍利(梵文:शरीर sarira),又作舍利子、設利羅,意為屍體或身骨,通常指遺體火化後得到的殘余骨燼。最早舍利指佛陀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遺留的固體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通常埋葬於塔中。
歷史淵源

佛教敬仰和崇拜舍利是從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開始。佛祖火葬後,古印度的八位國王派使者到火葬地,要求分給佛舍利,經再三協商平分給八位國王。各國把分到的舍利帶回國建塔安葬,並定期舉行紀念會。有兩國國王沒有拿到舍利,就各取了裝舍利的瓶子和骨灰回去安葬,因此釋迦牟尼的舍利被分葬在十處:
摩揭陀國,阿闔世王
毗舍離國,戾車毗族
迦毗羅國,釋迦族
阿勒伽波,跋離族
羅摩邑,拘利耶族
毗塔底波邑,婆羅門
波婆邑,末羅族
拘屍那羅市,末羅族
蓽芭莉邑,孔雀族
香姓婆羅門,徒盧那

正是所謂的「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閻浮提,始起於十塔」。

阿育王時期,為弘揚佛法,發掘了「八王」舍利塔,只有一、二塔因堅固難破而未能開啟。取出後的舍利重新分配裝入八萬四千個寶函,並造八萬四千塔來安奉。隨著各地建塔,舍利也流傳到許多信仰佛教的地區。

1896年至1898年,英國人柏佩在印度境內發掘出一個安奉佛骨舍利的石函,裡面正是佛祖葬在迦毗羅國的舍利。這些舍利送給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佛教國家泰國,後又分出一部分給日本。

佛經中的舍利

佛教經典中稱為舍利的有兩類:
法身舍利:釋迦牟尼所說的佛教經典。
生身舍利: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固體物。有分為三種,即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發舍利、紅色的肉舍利。

存世的佛祖真身舍利
中國陝西扶風縣法門寺 — 佛指舍利
中國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 — 佛牙舍利
中國杭州雷峰塔 — 發舍利
中國西安臨潼慶山寺 — 碎身舍利
泰國 — 佛骨舍利
斯里蘭卡康提市佛牙寺 — 佛牙舍利
日本名古屋覺皇山 — 佛骨舍利

⑸ 舍利子的化學成分是什麼為何普通人沒有,只有高僧圓寂後才有

科學研究發現舍利子的化學成分包含氧和硅,高僧圓寂之後之所以能夠化成舍利子而普通人不能是因為高僧身上常常佩戴有琉璃、水晶等寶物,這些寶物都含有大量的硅,舍利子很有可能是人體和含硅物一起焚燒之後產生的化學反應。

由於舍利子的來源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我們還沒有辦法用科學技術精準深入的對其進行研究,畢竟在佛教弟子心中這是對佛門的一種褻瀆和侵犯。不過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可以對其保持一種神秘感和好奇心。佛教是三大宗教之一,作為一個宗教有必要保留其神秘感,如果變得太過剖白反而不利。

⑹ 他是一代高僧,為何火化時唯獨舌頭燒不爛呢

說起中國古代的著名高僧,可能很多人會首先想到玄奘、不空等著名法師,而有一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和他們齊名的東晉時期後秦高僧鳩摩羅什。在他的身上,聚集著太多榮耀,鳩摩羅什進入長安,先後翻譯《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等多本著作,被譽為中國佛教八宗之祖。

然而這位大師,卻也沒有遠離紅塵,他結婚兩次,生2個孩子,火化時唯獨舌頭燒不爛,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因此他再次破戒了,姚興賞賜給就鳩摩羅什妻子和十多個官妓,宮女又為為鳩摩羅什生下了兩個孩子。很多僧人聽說了鳩摩羅什的故事,開始輕慢他,甚至是效仿他,和女子不明不白。當鳩摩羅什聽說之後,他將所有僧人召集到身邊,當著他們的面吞下了數十根鐵針,痛心疾首的說:“如果你們能夠做到,那麼不妨學我。”眾人再次敬服。

最終在413年,鳩摩羅什圓寂在了草堂寺,而在他火化的時候,竟然只有舌頭燒不爛,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顆三藏法師的舌舍利子,如今依然被供奉在了甘肅的武威。

⑺ 在泰國舍利子是什麼東西

就是關節裡面的結石,高僧因為長期打坐念經,關節裡面長了好多結石,所以修行越高的僧人,舍利子越多。

⑻ 舍利是什麼

舍利即舍利子(佛陀涅盤火化結晶體)。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發、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
舍利的結晶體舍利子,其形成原因,目前在實驗研究方面沒有定論。依據佛典,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大多推測則認為舍利子的形成與骨骼和其他物體共同火化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有關;另有民間流傳認為,人久離淫慾,精髓充滿,就會有堅固的舍利子。
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據緣起性空的義理,佛教認為,舍利子只是物質元素並無靈異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於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概念義釋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重視與尊敬。但是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
死後遺體—舍利
舍利是印度語,梵文śarīra,或譯室利羅、設利羅;義「骨身」、「體」、「遺身「,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但本意卻非如此。舍利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因為佛舍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 [2]所以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詞語,完全是從其形狀上立名的。
在印度,人死後的遺體,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屬的、石質的、陶質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稱為塔,塔是高顯的意思,相當於中國的墳。藏舍利的容器,無論是金屬的石質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裡,也稱為塔。這種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因此,舍利與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為尊敬的對象。而中國對於祖先的遺體,墳墓便成為尊敬對象。[3]
依於尊敬遺體的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發、剪下的爪、牙齒、骨灰等,都是舍利,而受到尊敬。所以佛教中,有發舍利、爪舍利、牙舍利 ,及發塔、爪塔、牙塔等。
堅固微粒—舍利子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堅固微粒,又名「堅固子」。舍利這一稱謂,至後世脫離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遺骨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高僧大德火化後,常在遺體骨灰(舍利)中發現堅固或結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對此舍利中的「堅固子」,特別重視和尊敬,稱為「舍利子」。
2形成原因
佛教論釋

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赴香港供奉[4]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菩薩的修行)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是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的。[5-6]近代印光大師也說,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說的精氣神沒有關系。[7]
佛教強調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關,同時依據佛教義理,也肯定了舍利子的「無常」物質性。印順法師認為,舍利子只不過是血肉精髓骨脂火化凝結的,是物質元素而並無靈異成分;佛弟子尊重舍利子,是由於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8-9]
原理推測
在實驗研究上,對結晶體舍利子的形成目前沒有定論。大多解釋只是根據現有科學原理來推測。
1.飲食習慣
有認為舍利子的形成是由於僧人長期素食,攝入了大量纖維素和礦物質,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極易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於體內而形成。反對的說法是,世界上有不計其數的素食者,但是並無舍利子出現。
2.人體骨骼殘余
人體骨骼在燒灼時可能會出現各種形狀的重結晶現象。人體有很多細小骨骼(如指骨、趾骨或耳道內的微小骨骼),少量骨骼經燃燒後因重結晶而產生結晶外觀的「舍利」。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據台灣某佛教網站信息:1998年他們與台灣中科院合作分析了一位高僧的舍利子,發現主要為人骨的成分。而別的科學研究也側面證明了骨骼說。)此外,牙齒也是死者攜帶的隨葬品。牙齒的成分也包括很多無機鹽,其中牙骨質部分與骨骼成分相似,因此也有人推測牙齒是舍利子的來源。
3.人體結石
有人將舍利子解釋為結石。人體的結石中,膽結石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有機物(膽固醇、膽紅素)和少量碳酸鈣;腎結石和膀胱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鹽(草酸鈣、磷酸鈣)和別的礦物鹽、尿酸等。其中,後者與骨骼的無機成分(含鈣和磷酸根的無機鹽)有相似之處。但是,作為結石主要成分的鈣質和少量金屬鹽沉澱,在高溫下會變成粉末狀氧化物;其次,反對的觀點認為人體內結石數量極少,並且會導致難以忍受的劇烈絞痛,患者不可能長期忍受痛苦而不延醫求治;再者,不少結石症患者死後火化無一例有結晶體存在,況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的長壽老人。
4.隨身物
舍利子的形狀千變萬化,顏色也各不相同;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和水晶;有的透明,而有的像鑽石一樣光彩照人,這樣的形態並非自然生成物。而高僧在火化的時候,有的會佩戴有生前的隨身物品,此外還有一些信徒的供奉物,這些伴隨高僧火化的物品中有許多珍貴的寶石,寶石主要組成成分就是二氧化硅。 這些東西都會隨著高僧的遺體一起進入火化爐。 在火化爐的高溫條件下,這些二氧化硅會被溶解,並與人體骨骼中的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類似於骨瓷、琉璃、陶瓷之類的物品,舍利子有可能是以這樣的方式形成的。
5.溫度控制
有說法認為,相對低溫的火化才會形成舍利子,比如古代用木柴做燃料,東南亞國家使用的傳統火化爐則可以產生大量舍利花。專業人士分析過坑面式火化機與爐條式火化機焚化效果的區別,也指出還有存在礦爐渣。而近年來,許多留下舍利子的高僧大德,其實是用現代化的殯儀館用程式控制火化爐焚化的。所以舍利子的形成被認為和火化的溫度控制存在關系。
3舍利的分類
全身和碎身之分

南華寺六祖惠能真身舍利
古印度的吠陀時代,有埋葬和火葬兩種葬法,埋葬保留全身即為全身舍利,火葬即碎身舍利 。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菩薩處胎經等也有所提及。《法華經》中提到有以佛的全身舍利造塔供養;[10]廣東韶關的南華禪寺,即供奉有六祖惠能的全身舍利。
於火葬所得的碎身舍利,《法苑珠林》認為: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為赤色。[11]《釋氏要覽》則提到佛舍利有五色並且不能被損壞。[12]
色身和法身之分
《浴佛功德經》提到,佛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頌舍利兩種。[13]佛涅槃後,不僅色身遺骨留下舍利,還留下了佛法,並以佛經為載體流傳世間,佛的遺教即為法身舍利(法頌舍利)。
法頌舍利即法身理體的表現,佛法猶如金剛石一般,堅固而不可摧毀,法身是金剛不壞且不生不滅的。將佛法的金剛不壞引申到色身舍利,於是便認為佛的身骨舍利,也是椎打不碎的。《法苑珠林》說:「若佛舍利,椎打不碎;若弟子舍利,椎擊便破 」。這里的椎打不碎,便是由法身金剛不壞的思想而來,實則佛的色身照例也要示現無常敗壞。
佛的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常做同等的看待,佛的遺骨被視為佛身或者佛法的代表。如《大般涅槃經》說:「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又說:「供養舍利即是佛寶,見佛即見法身」。[14]
4流傳歷史
佛陀入滅

佛入滅時的情景描繪
佛陀時代的古印度有四種葬法:火葬(荼毗)、水葬、土葬、林葬(棄之森林)。佛把火葬列為諸種葬法之首,[15]佛門一直延續至今。佛入滅前,囑咐弟子收集舍利並且造立塔廟,使得後人在見到佛塔時能思慕如來的造化。[16]佛入滅後,弟子們依照囑托,架起香木焚化佛陀遺體。荼毗後,佛弟子從灰燼中得佛舍利「八斛四斗」。[17]
根據現存佛舍利和佛典記載,可以得知佛舍利大致有二種:一種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如四顆牙(現僅存兩顆)、一截手指骨、兩根鎖骨、部分頭骨及幾根頭發等;另外一種,是《釋氏要覽》中所記述的如五色珠般光瑩堅固的珠狀舍利子。
八國爭分舍利
《長阿含經》載,佛入滅後,當時的八國至佛陀的火葬地拘屍那城爭奪佛舍利。起初,當地的末羅人不肯分給,八國派兵並且企圖以武力搶奪。[18]後來徒盧那從中調解,[19]建議均分舍利以避免引起戰爭,此議被八國所接受。各國分到舍利之後,都帶回國修建寶塔安奉。徒盧那將原來裝過舍利的空瓶也帶了回去,也建了一座寶塔安置供奉。遲到的孔雀王未能得到舍利,只好將佛毗荼之後所遺留的灰炭帶回建塔供養。
因此佛舍利被分葬在十處:摩揭陀國(阿闔世王),毗舍離國(戾車毗族),迦毗羅國(釋迦族),阿勒伽波(跋離族),羅摩邑(拘利耶族),毗塔底波邑(婆羅門),波婆邑(末羅族),拘屍那羅市(末羅族),蓽芭莉邑(孔雀族),香姓婆羅門(徒盧那)。《佛所行贊》對此說道:「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閻浮提,始起於十塔」。[20]
阿育王造塔

現存的位於毗舍離的阿育王石柱[21]
弘佛:佛滅後約二百年,孔雀王朝統治印度,第三代國王阿育王用極度血腥的戰爭統一了除印度半島南部的所有國土。[22]後來阿育王在沙門感召下懺悔罪行並皈依佛教。為弘揚佛法,阿育王作了四件大事:一是立法敕宣示皈依(一些法敕仍保留於世);二是結集經典;[23]三是廣建佛塔供養舍利;四是派僧人到國外傳教。阿育王還親自到佛陀故鄉朝拜,並立石柱記載。
掘塔:阿育王下令發掘八王所建的舍利塔,並在各地重建新塔安奉。《佛國記》等載,有二座塔結構牢固,阿育王未能開掘,傳說因地下有龍王保護。現考古證實,阿育王未發掘的是藍莫塔(位於今印度中部巴斯提縣),法顯、玄奘都曾在印度禮拜過此塔。當時藍莫國使者未能得到舍利,只得帶著灰炭回國。
傳教造塔:阿育王派遣僧團到各地傳教,涉足之處竟拓展到中亞和西亞,最遠到達埃及和希臘。僧團為取得當地人的崇信,便展示佛舍利並建塔供養。對此,《佛祖統紀》神奇的說,阿育王遣使鬼神,一夜之間在各國造了八萬四千塔。[24]
制多崇拜
阿育王派遣到印度南部案達羅國傳教的僧人大天,成立了制多部,專門以佛舍利為崇拜對象。制多也稱支提,樣式類似塔。有舍利的叫塔,無舍利的叫制多。制多部活動中心在印度東南部的馱那磔迦。這里的佛塔通常被稱「阿摩羅縛提塔」,塔身刻「大制多」銘文,一直保存到公元1895年。
制多有積聚義,意思是佛陀的福德積聚於此,故崇拜制多就是崇拜佛陀。制多一般刻有佛經「法舍利」。從這個角度說,制多崇拜也可看作佛舍利崇拜。大概傳教需要大量舍利,而大天所帶不多,所以想出這個辦法,這也契合佛遺言「以法為師」。
制多崇拜影響較為久長。玄奘記述了一位名叫勝軍的僧人用香泥造塔供養。[25]後來,中國古代寺院建塔,若無佛舍利,則通常將經卷裝入塔中,或在塔身刻寫佛經。這一做法可算作印度制多崇拜的遺緒。

桑奇大塔
迦膩色迦王造塔
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與成熟,佛舍利崇拜也向廣度與深度發展。處於小乘向大乘過渡時期的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又一次大規模建塔供養佛舍利。他在乾羅城所建的雀離塔,非常高大奢華,壯麗無比。[26-27]貴霜王朝修建的佛塔壯麗宏偉,最引人注目。留存至今的桑奇大塔始建於阿育王時期。公元一世紀,貴霜王朝以原塔基為核心將其擴大兩倍,又於塔身周圍增設欄桿、石門並飾以雕刻精美的菩提樹、佛足等圖案。此塔為覆缽式,內藏佛骨,頂立傘蓋,塔身周圍浮雕華麗優美。由此可見,貴霜王朝建塔供養佛舍利之規模遠遠超過了阿育王時代。
印度半島的佛舍利崇拜
舍利崇拜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建塔供養;二是圍繞塔舉行盛大法事活動。法顯、玄奘、義凈等都留下了大量有關印度佛舍利信仰方面的資料。他們逗留印度的時間分別是五世紀和七世紀中葉、末葉。法顯在《佛國記》中記載了那竭國頂骨舍利的朝拜盛況。[28]關於此佛頂骨,法顯、道榮、惠生、玄奘等先後都曾瞻禮過。晚於法顯二百年的玄奘、義凈也瞻禮了大量佛舍利。[29]這說明,至七世紀,佛舍利供養仍然屬印度佛教經常性的法事活動。
巡禮印度半島的佛教遺存,參照現存史籍,可以看出,佛舍利崇拜在印度佛教之中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其影響至今仍然不絕如縷。流行於印度佛教的這一崇拜形式,隨著佛教東傳中國的步伐,也被中國僧俗很快接受和發揚。
佛舍利的流布
古印度婆羅門教與佛教之間的斗爭異常尖銳。公元前18

印度新德里國家博物館 釋迦牟尼佛頭骨舍利
5年,古印度中部與迦王朝補砂密多羅國王以婆羅門為國師,施行全面的殘酷打擊和摧毀佛教的政策,史稱「中印度法難」。此法難迫使一些僧尼從佛塔中搶出佛舍利逃往各地。為了在逃亡中保護佛舍利不被搶去,有的僧人甚至割開皮肉,將舍利藏入,再縫合起來逃出國境。在此後的數百年間,佛舍利逐漸流散至國外。其中一部分向東傳入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等佛教國家;一部分向西傳入了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等佛教國家。
公元三七一年,古印度迦迦國遭到鄰國攻打,國王哥哈塞瓦恐佛牙被敵人搶去,便命女兒赫曼麗將佛牙送往獅子國,交與獅子國的國王吉特剎利彌文供養。這便是現今供奉在斯里蘭卡康堤佛寺的那顆佛牙舍利。另一顆佛牙舍利流散到烏萇國一帶,這就是後來被法獻從於闐請回,現供奉在北京八大處靈光寺內的那顆佛牙舍利。1896年至1898年,英國人柏佩在印度境內發掘出一個安奉佛骨舍利的石函,裡面正是佛葬在迦毗羅衛國的舍利。這些舍利送給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佛教國家泰國,後又分出一部分給了日本。
佛舍利東漸
兩漢之際,天竺僧人頻繁來華傳教,佛舍利大量流入中國。習慣直觀感性思維的中國人,難以理解極具理性思辨的佛教義理,而重視祖先崇拜與鬼神祭祀。佛教急速妥協中國固有的信仰傳統,傳教者大肆渲染佛祖神跡,佛舍利無形中被神化為無所不能的靈物。如三國時,康僧會至建業,孫權初不信佛,康僧會為其打制舍利,具觀神奇,孫權大為磋服,於是建寺號建初寺。又《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載,傳教者利用佛舍利的神奇來取信魏明帝,作為傳法開道具。[30]舍利作為傳法信物與崇拜主體,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故興教之後,有不可勝計的佛舍利流入中國。
少量舍利亦從中國流傳至新羅和日本等國。僧法獻在於闐國獲佛牙一枚,舍利十五粒,佛牙今供奉於北京廣濟寺。梁大同五年(539)扶南國遣使獻生犀,梁武帝聽說扶南國有佛發舍利,便派寶雲前往迎取,[31]於是佛發成為兩國通好的信禮。《海東高僧傳》載新羅僧覺德於公元549年入梁迎舍利而還,舍利經中國流入朝鮮而具有了世界影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佛舍利崇拜是佛教中的普遍現象。隋文帝曾廣建寺塔,供奉佛舍利,共修塔113座。即使在唐武宗會昌法難之前不久的會昌元年二月,京都長安還大肆崇奉佛舍利。[32]又唐代佛教四大靈境,均以佛骨著名。[33]由此可見,唐代時期,安置供奉佛牙、佛骨的佛寺就有數處。其他類型的佛舍利則數不勝數。

⑼ 色立子是什麼東西啊.為什麼得道高僧死後火化後會出現.我們普通人火化後會不會有呢

是舍利子吧,那是見道的人才能有的,有舍利子,說明這個人生前見道了!

普通人會不會有?呵…………那天看電視,關於肉身不腐之迷,研究了香河老人的遺體,這個老人的遺體在空氣中好多年都不壞,說不出個理由的,於是取了老人的一點肉組織回去研究,發現這個肉的細胞里沒有細胞核,奇怪!還有其它專家的論斷,最後主持人宣布結論,結論其一說,這個肉身不腐是個巧合,說現在的人都火化,所以見不到肉身不腐的現相!!這樣的結論竟是中央台說的(中央四台播的這個報道),真是……!你見過哪一個死人細胞核不見了?巧合就能使細胞核不見了?這是功夫啊,這么重要的發現,在電視上只是一閃而過,後來都不曾提及,為什麼?科學解釋不了,還不讓大家相信有這種功夫,這是什麼用心哪!

普通人有沒有,科學的解釋也許就是……你死了沒准也有,巧合!

⑽ 本煥長老是怎樣化身的用火燒嗎那些舍利子是不是真的啊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弘法寺本煥老和尚的舍利一事,對此我請教了一位明眼者,他說:舍利產生的原因在於,如果修行人如法修行,身體會有一定的能量,當能量在身體的某部位聚積並深入骨頭,其往身火化後,能量入骨部分即會燒出結晶,即為舍利。因為是能量入骨而成,所以舍利是不規則的,如果舍利是圓型的,那肯定不是舍利子,而是火化時,隨身所配帶的手珠、佛珠,或者其他之物。
由於修行人修行功夫深淺不一,所以修行人的能量也高低不同,能量高的修行人,燒出的舍利非常燦爛,能量低的修行人,舍利的光亮度則稍遜;同時,舍利不僅與修行者今生修行功夫有關,也與其前世修行功夫有關。而且,有舍利,只能說明該修行者有一定的修行功夫,並不意味著層次高,反過來,沒有舍利,說明修行人沒有什麼修行功夫。
由於大家都普遍認為,有舍利就意味著修行人是高層次,所以漢地、藏地也出現一些偽造舍利的現象,這種行為其實已嚴重的破壞了佛教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佛教、佛學最講因果,造假者最終也是因果自負。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