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過年有哪些活動
① 泰國過春節嗎
泰國過春節。
春節不是中國獨有的節日,亞洲國家中,與中國一樣過農歷春節並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另外,泰國、菲律賓和蒙古國也有過春節的傳統。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宋干節即將來臨,從4月13日的宋干節或是除夕,一連三天全泰國均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
自古以來宋干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
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眾、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1)泰國過年有哪些活動擴展閱讀:
泰國春節的習俗
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
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
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節
網路-泰國春節
② 說說你知道泰國節日嗎
中國城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是泰國曼谷中國城的春節,泰國華人因與泰人和睦相處,水乳交融,因此保留著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其熱鬧場面毫不遜色。泰國春節最具熱鬧的華人過年氣氛要數中國城--唐人街(耀華叻路)及北欖府,除街道兩旁擺滿各種應節食品、物品外,還有舞獅、舞龍、遊街盛會,以及"中國小姐"選美會。華人和泰人均喜歡過春節,因為這時華人老闆會發雙薪,且有休假,通常是從初一休到初三,小商店和公司通常關門休息,但泰國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
博桑傘節(清邁)每年1月間。博桑是距離清邁不遠的一個以製造傘聞名的小村莊,這里製造的傘都是上蠟的,並且以繽紛亮麗的色彩畫上花卉或是民間故事情景圖案,頗受旅遊者青眯。
清邁花節 每年2月4~6日。2月份是泰國北部清邁地區百花盛開的時節,花節除展出各種花卉以外,還有許多表演項目,諸如花車遊行、花船展示和選美比賽等,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觀賞。
葵花節 泰國中部華富里府的大片向日葵花在陽光下怒放。當地是泰國最大的向日葵種植地,每年11月1日到12月31日向日葵花盛開時都都舉行「葵花節」,是泰國著名的景點之一。
大象節 泰國是世界上產象大國,被稱為「象之國」,大象在泰國文化中享有很高地位,是力量與優雅的象徵。創辦於1960年的大象盛會於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一年一度的象節,是泰國素輦府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其主要表演者是大象。舉行「葵花節」,是泰國著名的景點之一。
泰國新年--宋干節
每年4月13--15日宋干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的意思,泰國也有宋乾女神,潑水節的時候,隨處可見泰國人虔誠膜拜宋乾女神。宋干節源自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教徒們每年都有一個宗教日要到河邊沐浴,洗去身上的罪惡。因年老體邁或殘疾病弱不能到河邊者,其家人或好友則要為他們把水挑回,給他們潑水洗罪。泰國清邁府的宋干節因隆重熱鬧而享有盛名,每年都能招徠大批國內外觀光遊客。除此以外,宋干節也是一個用來表示感恩的節日。大家都趁這個重要時機回憶自己曾受到的善待,回憶他人的慷慨和同情如何帶來了平和,快樂和幸福.宋干節也是一個團聚的節日,讓家人之間的紐帶得到鞏固。宋干節期間舉辦宗教慶典和民間儀式,主要目的是給來年帶來好運和繁榮,也是出於對那些已去世的人的感激和虧欠。
在泰國的大部分地區,宋干節持續3天。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
4月13日意味著一年的終結.人們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辭別舊年。早上,人們舉行積德儀式,並向佛教的僧侶供奉物品。春節打掃和沐浴凈身同樣是迎新的其中一個程序。當天晚些時候,人們虔誠地用干凈的水清洗佛像。這個宗教儀式還包括佛像在城市街道上巡遊的機會,以表虔誠和崇拜,這是迎接泰國新年最受歡迎的儀式之一。
4月14日是准備的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幫忙准備第二天早上獻給僧侶的物品。整個下午都用來搬沙入廟,這一天被看作是個吉日,所有人都面帶笑容,避免說一些不吉利或者氣急敗壞的話。世界聞名的宋干節潑水狂歡活動進行整整一天,能幫助狂歡的人們消暑。晚上,人們都把沙搬到寺廟里,用來堆沙佛塔,佛塔上裝飾著彩旗和花朵。這種習俗反映了一個古老的信念:當一個人離開寺廟,鞋底不免會帶走寺廟地面上的一些沙,堆沙佛塔被看作是一個彌補被帶走的沙的有效方法,也是人們可以求得庇佑的積德行為。
4月15日標志著泰國新年的開始,這是宋干節新年慶祝最重要的一天。傳統上人們在這一天會積些功德,做些善事,比如向僧侶供奉物品,諦聽佛法的宣講,灑聖水到佛像和僧侶身上,拜訪長輩並接受到他們的祝福。
最美麗的節日--水燈節
在泰國的傳統節日中,最美麗的應該是「水燈節」(Loy Kra Thong)。如果說從4月份的「宋干節」,可以看出泰國人在「水戰」中的瘋狂,那麼每年的11月份的「水燈節」,卻充分體現著泰國青年男女旖旎的戀戀風情。因為每逢水燈節的夜晚,無論是城市或在鄉鎮,只要是頻臨河港或湖邊的地方,水面上都會飄滿水燈,閃亮著一片燭光,輝映著青年男女們雙雙的幸福靚影,而一片花香和輕快抑揚的「放水燈」歌聲中,構成一個歡樂的水燈節之夜。
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最富有意義,且多含神話的節日,在每年之泰歷十二月十五日夜晚間舉行。在這雨季過後的這一時期,泰國正是河水高漲,月兒清輝的美好季節。11月水燈節放水燈,如今已成為全泰國最歡樂的節慶之一。燃放孔明燈,也是慶祝的儀式之一。
泰語Loi是浮的意思,Krathong是水燈,水燈節這個傳統節日,就這樣隨著河水一飄七百多年。
夜幕低垂,水燈節最美麗的時光開始,可以看見紅男綠女,或是父母偕同子女,人人手捧著各式各樣造型的水燈,或是塔形、船形和蓮花形等等,其中尤以蓮花造型的水燈最多最美。
水燈中間,插有香燭、鮮花和彩色的小紙旗,以表示禮佛,也有在水燈上放數枚硬幣,表示布施。在放水燈前,人人都會在點燃香燭後,閉上眼睛,口中喃喃有辭,或在祝禱家人一年平安、幸福,或祈求孩子學業進步。不過更多青年男女,相攜來放水燈,多是為愛的祈禱,希望早締良緣,愛情永遠。
③ 泰國人也過春節嗎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隨著中國農歷新年的到來,全球各地的華人買年貨、貼春聯,迎接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泰國是擁有中國大陸以外全球最大海外華人社區的國家,在泰國,中國的農歷新年也是非常受重視的節日之一,當地的華人華僑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會張燈結綵的組織春節活動,熱鬧程度比起國內也不差分毫。
泰國人也過中國年
泰國華人眾多,佔全國人口12%
眾所周知泰國是傳統的華人移民國家,華人數量上千萬,佔到全國人口的12%-14%左右,其中以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的華人最多,他們是泰國民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商業、金融、製糖、運輸、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泰國多元文化和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次將中國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
2020年12月29日,泰國內閣會議決定增加法定假日,其中中國農歷新年赫然在列,這也是泰國歷史上首次將春節列為全國性的公共假日。中方也非常歡迎這一舉措,中泰一家親!日前泰國詩琳通公主還用漢字寫下新春賀詞「牛氣沖天」表達美好的祝福,並用泰文釋意「祝福2021牛年生意興隆,興旺發達」!
由於泰國當地的華僑華人數量眾多,所以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統習俗,吃喝玩樂的活動一應俱全,只有一些習慣上與國內略有不同,不妨來看看在泰國大家都是如何過春節的吧!
泰國華人過年習俗
除夕祭祖吃年夜飯
在泰國的華人們會在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家人聚在一起進行祭祖和聚餐,在國內年夜飯被視為過年最重要的頭等大事,而在泰國祭祖則是被視為比年夜飯更重要的活動。通常華人們都會提早准備好當天要用的東西,到除夕那天在家中的祭台上擺放各類祭品,擺上香爐,點燃香燭,進行祭拜,以感謝祖先創下的基業,並祈禱來年的健康平安。完成祭拜儀式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布施祈福
和國內大年初一就走親戚拜年不同,泰國的華人們在初一並不會著急去拜年,而是遵循佛教傳統選擇前往寺廟行布施禮,以求佛祖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順遂。僅需准備上幾種簡單的食品或甜品,放入僧侶手捧的缽中,即完成了儀式,這也算是一種文化交融的結果。除了布施,在寺廟為自己的運勢求簽也不可或缺的習俗之一。
休閑娛樂節日氣氛
整個春節期間,泰國的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舞龍舞獅、花燈展覽、花車遊行以及放鞭炮等等,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掛起紅艷艷的燈籠,上面用中文寫著各式各樣的祝福語,無論是否是華人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當中,在某一瞬間就能讓人感覺彷彿置身在某個中國城市。
泰式特色春節禮遇
每逢中國農歷新年,泰國各地還會舉辦以春節為主題的各類特色夜市,既充滿了泰式特色,又有滿滿的中國年味。各大商場也會推出各種紀念活動,到處都掛滿了各種燈籠、中國結等。Central Chidlom尚泰百貨與新銳設計師Gongkan合作,將傳統的中國龍融入商場,貫穿了整個一樓;EM商圈則在商場外掛滿了彩色燈籠,極具中國特色,是泰國人春節期間必去的逛街打卡點之一。
旗袍唐裝中國服飾
如果你在除夕夜到唐人街,會發現唐人街變成了一片紅海。很多人都穿著紅色的唐裝和旗袍,穿梭在紅色的廣告牌中迎接新年的到來。不僅如此,打開電視,還能看到穿著唐裝和旗袍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春節的歡樂與氣氛無處不在。許多電視台還會組織藝人拍攝中國風的日歷,這些也深受泰國人的喜愛
④ 泰國過年也就是潑水節是按中國的日期是幾日幾號
潑水節沒有固定日期
中國傣族的潑水節一般在公歷四月中旬(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傣歷六月,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腕叭腕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為新年元旦。中間叫「腕腦」,意為「空日」。每逢節日,都要進行潑水、丟包、劃龍舟、放高升、拜佛、趕擺等活動。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國的潑水節,有稱「宋干節」。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
⑤ 泰國新年的第一天都有什麼活動
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⑥ 泰國春節和我們的異同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中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這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放爆竹 春節舞龍 踩高蹺 包餃子 壓歲錢 接送財神 放風箏 春節守歲 盪鞦韆 吃年糕 捏生肖 倒貼福字
所以泰國和中國的一同處是很多的
⑦ 泰國新年是哪一天
泰國新年是每年4月13~15日舉行。
泰國新年一般指宋干節,宋干節也稱作潑水節,是泰國、寮國,中國傣族聚族區,柬埔寨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宋干節節日的第一天被稱作馬哈宋干日,標志著過去一年的結束。下來的一天被稱作「望鬧」,節日最後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五日被稱作「望泰龍宋」,標志著新的一年的來臨。許多在城裡工作的外鄉人都返回故里去歡慶新年。因此,像曼谷這樣的城市在節日期間會顯得格外冷清。
作用
節日的下午,在佛像和僧侶們的沐浴儀式過後,參與慶賀群眾的不分年齡的往彼此的身上歡快地潑水。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要數長買省北部的清邁慶祝活動。從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來自全國的人們歡聚在那裡共度潑水節,爭相觀看「宋干小姐」選拔賽和華美的遊街活動。
⑧ 泰國人的新年是什麼時候啊 是過聖誕的還是
泰國新年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不需要合泰國人說聖誕快樂。
泰國新年的主要活動: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輩行灑水禮,祈求賜福。因此人們也稱此節慶為"潑水節"。
作為泰國新年,有很多的美好寄託,感謝和彰顯那些做善事和對社會有益的人;忠於祖宗先民;銘記自己對家人的責任;還有頌揚佛教和僧侶;最後還有主張做人仁慈和慷慨。
(8)泰國過年有哪些活動擴展閱讀
風俗習慣:
泰國線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准備年飯和節間的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國新年
⑨ 泰國人怎樣過新年
泰國新年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新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
⑩ 泰國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泰國過春節的習俗是:拜訪親戚送四個橘子。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於華人占據的比例非常大,所以每年農歷春節到來的時候,彷彿整個泰國都在歡慶春節。除了各式各樣熱熱鬧鬧的春節活動,泰國華人也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在春節期間暫停一切工作,走親訪友,互道新年祝福。
真正屬於泰國人的過年是每年4月13日起一連三天的「宋干節」,宋干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的意思,泰國也有宋乾女神,潑水節的時候,隨處可見泰國人虔誠膜拜宋乾女神。
泰國人過宋干節,就像中國人過春節一般,甚為隆重、熱鬧、喜慶。不同的是,中國人過年是在爆竹聲中除舊歲,而泰國人則在潑水狂歡中迎新年。而且,泰國的宋干節,別於中國的年味漸淡,迄今依然風情萬種、傳統延續,吸引國外遊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