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中國村有哪些
『壹』 泰國的大谷地與美斯樂的區別
泰國的大谷地與美斯樂的區別是地理位置不同。因為泰國的大谷地位於泰國北部邊境,四周高山疊嶂,地形險峻,北邊則與緬甸接壤。而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府美塞縣美斯樂鎮,是泰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旅遊聖地,素有「泰國春城」、「中國村」之美稱。所以泰國的大谷地與美斯樂的區別是地理位置不同。
『貳』 泰國清邁有哪些值得去的景點
清邁是泰國的第二大城市,位於北部距離曼谷710公里。他曾經是泰國的故都,四周群山環抱,四季氣候涼爽宜人。清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那裡殘留下來的古牆,城門,壕溝以及街市上隨處可見的古寺,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清邁至今仍然是泰國重要的城市之一。雖然城市不大,卻集中了泰國的手工藝製作中心。如手工繪傘廠,陶器製作中心,漆器工廠,銀器加工中心,純棉麻製品廠等。
清邁北部的清萊府Chiang Rai 是泰國最北端的邊境城市,與緬甸和寮國接壤。清邁和清萊群山相連,有不少的登山景區。泰北山地民族文化和湄公河流域金三角邊境貿易景象也為北部的旅遊帶來很大的誘惑力
主要景點:
1、素貼山雙龍寺Wat Prathat Doi Suthep 位於海拔為1080米的素貼山頂,是清邁有名的觀光點。進入寺院要攀登由兩條長龍守護的340級台階,寺內是一座金碧輝煌的佛塔,佛塔內收藏有佛祖舍利,引來不少善男信女燒香膜拜。
2、帕辛寺Wat Phra Singh 這是清邁最高等級的寺院,位於市內。14世紀中期所建,寺院內供奉著 Phra Singh的佛像,院內殿堂里的壁畫以當地古代服飾和風俗為內容,被認為是泰國北部傳統藝術的代表作。
3、清曼寺Wat Chiang Man 是清邁最古老的寺院,建於King Mengrai 時期公園1296年。寺內有兩座珍貴的佛像,其中之一被認為是來自2,500年以前的印度或斯里蘭卡。
Wat Chedi Luang 也是清邁著名的寺廟,建於15世紀中期。
苗人村Meo Tribal Village 苗族是泰北山區民族的代表,村寨內居住著苗家人,內有植物園,鮮艷的花從中種植著罌粟和大麻。這一村落象遊客開放。
4、蘭花園 Orchid Farm 清邁的蘭花園是泰國有名的,是泰國蘭花栽培基地和批發中心。這里蘭花品種繁多,色彩繽紛絢麗,種植園內還有大型的蝴蝶培育基地。
5、大象訓練營地Elephant Training Camp 這是一個專業的大象訓練中心,專門傳授大象對森林的適應能力。遊客可以親眼目睹到年級稍大的象在工作,在河裡洗浴,訓練員教給它們每天都要洗澡保持清潔
6、普屏宮Phu Phing Palace 是泰國皇室的行宮。皇宮花園佔地1,005平方公里,有欣賞清邁全景的觀景點,有美麗的瀑布,皇家園林。在周末和公眾假日對遊客開放,當然如果沒有皇室成員入住的情況下。
7、因他農山國家公園Doi Intanon National Park 泰國最高峰位於因他農山,海拔2,565米。公園里樹木茂盛,鮮花盛開,氣候涼爽。
8、手工制傘廠Borsang Umbrella 「Parasol Village」 這個距離清邁市區9公里的制傘廠是世界知名的,年輕漂亮的泰北小姐用靈巧的雙手製作紙傘。這里的家庭式手工製作工藝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9、清邁夜市Night Bazaar Chang Klan Rd. 這是夜晚最好的消遣之地,有各式各樣的特色紀念品出售。夜晚燈火輝煌,涼風習習,沿街各種餐廳,酒吧,攤檔。已成為清邁的一個觀光景點。
清邁附近景點
美賽Mae Sai 位於清萊府一個與緬甸隔橋相連的小鎮。隔河對岸是緬甸的城鎮—達其力Tachilek,兩國的居民可以自由往來。橋的周圍眾多的旅遊商店,出售兩個國家的紀念品,非常熱鬧。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泰國,緬甸,寮國三國交界之地。以湄公河為界,劃分了三個國家的土地,原來這一帶是生產毒品的基地,而今已成為旅遊勝地。
美斯樂 Maesalong 屬於清萊府,是一個居住著幾百戶中國雲南同胞的山村,他們原來是尾隨國民黨的部隊轉移到了緬甸,隨後又移居泰北,已歸化為泰國籍。整個村落位於高山之頂,氣候涼爽,風景秀麗,好似世外桃源。
清邁特色小吃
Khao Soi 這是北部最具特色的小吃,在黃色的面餅上澆上濃濃的咖哩醬,再配以雞腿,牛肉片,跑彩燈,味道獨特,十分可口。在路邊攤大概泰幣20一碗。你不可不嘗!
『叄』 菜菜東南亞游 泰緬邊境的華人村落 密窩村
密窩村位於泰緬邊界,入村前得經過全長250公里,繞過1864個彎的山路。這是個有故事的泰國華人村落。
密窩村(Baan Rak Thai)是位於泰緬邊界的一個華人山村。由清邁前往密窩村的1095號公路是條漫長又曲折蜿蜒的道路。選擇自駕游是自我挑戰,也是避免暈車的上策。全長250公里的路程耗時至少5小時30分鍾,得繞過共計1864個彎的山路,才得以進入這個隱藏在鬱郁蔥蔥的山區里,恍如隔世的華人村落。
中途的拜縣(Pai)咖啡館林立,是個受背包客青睞的慢活小鎮,適合看書、寫信、發呆。我和伴侶則為了拜縣夜市裡的 美食 而逗留了兩天。雖然沿途風景絢麗,行駛在如發夾彎的山路也有親歷《頭文字D》里山道飆車的樂趣,但長時間消耗專注力,終於抵達密窩村時,我倆才有所釋懷。
密窩村的中國文化,入村前的拱門就已展露無疑。這里盛產高山茶葉,一入村子左手邊便是茶園與酒庄,茶園間一棟棟的土樓民宿是整個村落觀賞日出的最佳位置。街道兩旁大紅燈籠高掛,寫著客棧、茶樓等字樣,大部分店家的門口也都寫上橫批與對聯。右邊是水庫,村落後的山巒倩影映在水面上,無風的時候,靜止的湖面完美地呈現出一個顛倒世界,叫人如痴如醉。散步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喜愛的旅行方式,也是 探索 這個村落的最好方式。
密窩村住有約200戶人家,這里的村民原屬中國國民黨。1949年,國民黨戰敗給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大部分黨員逃向台灣,而國民黨93師則從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一直西撤到緬甸。上世紀60至70年代,這個區域曾是臭名昭彰的金三角一部分,受困於此地的國民黨黨員自然也成了整個「特貨」交易中的重要角色。後來,泰國政府想通過國民黨士兵去牽制邊境地區的其他獨立武裝,雙方才達成協議,泰國政府允許他們在北部邊境居留,作為交換條件,他們則協助打擊泰共武裝。1980年代中期,泰國平定了下來,國民黨士兵放下槍支改握鋤頭,開始務農。
在泰國郊區,言語不通的窘境不時上演,但在密窩村,一句「你會說中文嗎?」就能輕松打破僵局。這是我們無意間走進一家以黃土及稻草築成的土樓小鋪後收獲的 歷史 故事。店內的老先生指著牆上的照片與舊文物樂此不疲地與我們分享著,帶有濃濃雲南鄉音的口吻始終親切。
以水庫為中心環湖而建的密窩村,很快就能繞完一周。村莊再往北一公里,就是泰緬邊境的管制站。管制站只有兩個亭子與一條紅白相間的橫欄,不時有人騎著電單車或進入或離開邊界,搞不清楚他們是泰國人還是緬甸人。駐守軍人拒絕了我們越境的請求,但卻為我們指點了一個不在計劃中的景點,說只要爬上關口的制高點就可以眺望緬甸。小小的山坡上保留了戰爭年代的哨崗戰壕,布滿沙包和地道,還有一個以軍綠色帆布搭建的半露天廚房,是意料之外的驚喜。抵達坡頂,對面山丘一條土路直通緬甸的撣族村。啊,我這是站在泰國,眺望緬甸啊!更微妙的是,緬甸小孩的朗讀與嬉戲聲穿越山谷,由風傳遞到我耳邊,聲聲回盪。在如此安逸的氛圍中,確實很難想像這里曾是軍火酣戰。
傍晚時分,回到密窩村的主要大街,十字路口處一所不設窗戶的單層平房上掛了個「密窩學校」的簡陋牌匾,此時正有20來個年齡看起來參差不齊的小孩在學 華語 。老師見在一旁張望的我們便忙著過來招呼,一以華語搭上話,魯老師的話匣子便打開來。密窩學校2016年才正式開課,他和兒媳婦就是密窩學校里僅有的兩位老師。即便村裡的小孩都有政府的泰文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但他們堅持讓小孩學中文,莫忘傳統。以前,他們教學生學習繁體字,後來年輕一輩反映在外頭當導游時看不懂簡體,出了糗,魯老師這才意識到簡體字更為通用,改以簡體教學。
密窩村的夜晚空氣持續降溫,少了日間玩鬧的小孩與遊客,一切又恢復寧靜。繼店長與魯老師之後,我們還遇上好幾個歷盡歲月滿腹 歷史 故事的老人,見到祖輩一樣源自中國的我們,眼神不經意地就流露出雀躍光芒。可見即使生活習俗日漸同化,密窩村年長的一輩仍不忘 歷史 ,不忘先輩,對遙遠的家鄉抱有根深蒂固的情懷。
我們學泰國當地遊客在這個古樸自然的村落湖畔扎營。12 月的泰北冬季,隔著雙層帳篷裹著棉被,依然可以感受到帆布外冰冷冷的空氣。隔天一早查看溫度計,竟然是攝氏8度那麼低。我說這個地方嘛,不管是人文、建築、氣候還是 美食 ,都顛覆了一般人對泰國的傳統印象。
離開的那個清晨,陽光微暖,漂浮在湖面上的蒸氣令村莊籠罩在一片朦朧 之美 。這個曾經民風彪悍的地方,如今竟略顯靦腆。
雖有 旅遊 業的加持,但村落依然朴實無華,不過相較老兵們初來乍到時的一片荒蠻,這群遺留在泰北的孤軍老兵與後裔總算可以在這個稱得上家的地方安頓下來。臨行前我再次回望,早起的村民已開始為生活耕耘,一貫作業,恬淡。
歲月靜好,安然若素,我步入車內,准備再次踏上那條路轉峰迴的來時路。
『肆』 水上回教村是哪裡的…是中國嗎
泰國的 吉普島上有一個築於水上高架屋的回教村落。此漁村位於大片的石灰岩上,為了保護他們免於潮水的吞沒,房子則以紅樹林為材料建在啤酒桶上,藉以浮在水面上,這是有200年歷史的馬來人黎族人回教村。島上有為數不紹的紀念品和海鮮餐廳,是享受泰國美食的勝地。
『伍』 泰國英拉祖籍是哪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
英拉是西那瓦家九個孩子中的老幺,西那瓦家祖籍廣東梅州,英拉母親叫黃金里(又譯黃金壘),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梅教村。
2014年10月31日,泰國前總理英拉和他信回到祖籍梅州探親、祭祖。英拉和他信都是第四代泰國華裔,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塔下村,為梅州客家人後裔。
(5)泰國的中國村有哪些擴展閱讀
英拉1967年6月21日出生於泰國清邁府,第四代泰國華裔,英拉曾稱自己有25%的中國血統,早年在商界打拚時更多次到過中國,「所以對中國民眾有特別的親切感」。
英拉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在當地女子學校完成初、高中學業。1988年,21歲的英拉獲得清邁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士學位後,前往美國留學,在肯塔基州立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陸』 泰國歷史上屬於中國有哪些
泰國在明朝成為中國屬國,清朝後期被英國佔領。泰國古稱暹羅,部分先民原是居住在中國雲南一帶,為逃避蒙古人入侵才南下遷居到中南半島,在此期間,西雙版納與泰國北部蘭納等地區一直有著通婚和貿易的往來。在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國。
泰國主要的民族是泰族佔到75%,第2大民族就是華人佔到總人口的14%,泰國古代暹羅,華人移民積極參與到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廣東潮汕人鄭信甚至建立了吞武里王朝,並被後世稱為泰皇五大帝之首。
明宋時期的屬國
1、越南,宋朝以前一直都是中國的管轄地,宋朝時獨立,但一直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中法戰爭後獨立。越南其實是明清進貢體系中最穩定的一個國家,加上以前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所以中國和越南的文化是非常相似的,越南也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用漢字的,而很多越南的史書也是用漢語編制的,而現在很多越南的教育學家也是提倡要多學漢語。
2、朝鮮,漢朝曾在朝鮮建立了漢四郡,唐朝滅了高句麗和百濟,新羅對中國稱臣納貢,以後各朝代都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中日甲午戰爭年宣布獨立,後獨立。朝鮮半島南部一小塊地方,並存著3個小部落:馬韓、辰韓、弁韓,合稱3韓。當然了,漢4郡並存的情況只延續了20多年。公元前82年,漢昭帝將真番、臨屯2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和南部地區並入樂浪郡,郡治仍在今朝鮮國首都平壤。
3、琉球(也就是現在日本的沖繩縣),明朝時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後被日本吞並。明洪武初年,琉球群島的三個國家山南、山北、中山分別派出使者帶著禮物,也就是咸魚海帶,前往南京覲見,表示願意臣服大明。當時朱元璋剛得天下,眼見外夷來朝,心裡很美,於是大手一揮讓工部刻三顆金印分別賜予三國國王,就此完成了宗主國和藩屬國之間的關系。
『柒』 泰國有什麼鄉村旅遊景點推薦
要說到女孩子最喜歡的寶石,相信大家就會變得立馬的精神起來。那麼那些漂亮的紅寶石,藍寶石的原產地是哪裡,可能很多的女孩子就不知道了,當然了,經常接觸的人應該會非常的清楚,其實這些寶石的主要來源地還是泰國,畢竟這里有著「有色寶石之都」的美譽。
所以來這里淘寶石也是有技巧的,需要拿著一個大的篩子,從河裡連沙子一起掏出來,然後在你掏出來的這堆沙子泥土中慢慢的尋找你想要的寶石,如果命好的話,能一次性淘到很多的保持,當然了也有什麼都撈不著的時候,並且這種情況還居多。
『捌』 村民都是華裔的泰國密窩村,中國遊客怎麼很少知道
泰國夜豐頌有個一千米海拔左右的小山村,這個地方有一個中文名字叫密窩村,密窩村的村民大多是華裔,大多來自雲南,現在住在村子裡的大部分老人都離開了,留下來的大多是他們的後輩。
你也可以去村裡的密窩華校看看,這是一所免費的學校,教村裡的孩子中文,沒有年級和課程,每個人都在一起學習中文,這所學校是村裡的一位老人創辦的,他讓自己的女兒免費當老師,除了每月交幾塊錢的電費,因為村裡這位老者覺得一定要學會中文,這樣他才能生活得更好,找到更好的工作,掙到更高的薪水。
『玖』 西雙版納離泰國最近的村
是磨憨鎮。磨憨鎮位於西雙版納的最南邊,再往南方就沒有任何的村落了,只有泰國與我國的邊境界碑,所以磨憨鎮是離泰國最近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