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潛水要什麼裝備
A. 潛水要准備什麼
潛水要准備什麼
潛水要准備什麼?現代社會當中的愛好越來越多,有些人喜歡跳傘,有的人喜歡滑雪,有的喜歡潛水,當然這些運動前都需要做好一切的准備,那潛水要准備什麼呢?我給大家整理了潛水要准備什麼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潛水要准備什麼1
潛水要准備什麼
1、潛水要准備必要的裝備
1.1、呼吸管。配合面鏡使用,可以使游泳者不用抬頭換氣。增加了排水閥的設計使排水更容易,簡便。特別適合於水面浮潛以及游泳不會換氣的人使用。
1.2、浮力調整背心。在水中通過進排氣閥,調整自身在水中的浮力,在水面可作救生衣使用。
1.3、潛水服。可以為潛水員保暖同樣保護潛水員避免水中礁石或其它動植物傷害,特殊的防水,耐壓設計,在水下的視角更大。硅膠的材質,游泳潛水都適用。特別是對害怕鼻子嗆水的游泳初學者很有效果。
1.4、呼吸調節器。是潛水員在水下呼吸的工具。
1.5、腳蹼。獨特的鴨蹼增強了打水的效果,使人在水中推進速度更快,打腿更輕松。特別適合追求速度的人使用。
1.6、浮力調整背心。在水中通過進排氣閥,調整自身在水中的浮力,在水面可作救生衣使用。
2、近視朋友需要准備面鏡
對於近視的同學,如果不能戴隱形眼鏡,需要提前跟潛店確認是否有適合自己度數的近視面鏡,部分潛店的近視面鏡是需要額外收費或提前預定的。如果潛店沒有合適的面鏡,就需要提前自己購買。如果本來就習慣戴隱形眼鏡,課程中完全可以使用隱形戴潛店面鏡,記得告知教練自己戴著隱形。
3、潛水需要准備的其他物品
除了必須裝備外,還要帶些什麼?
必要要帶的是,泳衣/比基尼/泳褲,這些可以直接穿在濕衣裡面。
其他東西可以根據去潛水的地點、自己的情況選擇:
浴巾:上水之後,最好盡快把自己擦乾,有些潛店會在船上提供浴巾,如果沒有就要自己准備一個。一般建議選擇速乾材質,體積小方便帶,多次潛水之間乾的快。
外套/浴袍:如果船程比較長,船開起來很容易冷,最好准備防風的外套,浴袍等。15分鍾以內的,每潛中途會回到潛店休息,基本可以不必准備;15-30分鍾,建議備個浴袍;超過30分鍾,尤其是像仙本娜、帛琉等開放式快艇出海的地域,最好備個厚實的大外套。
潛水的注意事項
1、入水
確認一應器材准備妥當之後即可入水。入水的方式有陸地入水和船上入水兩種,船上入水又分坐於船側,身子向後倒入水中和身子向前躍入水中等兩種方式,這里只介紹陸地入水的要領。
背上器材,同潛水夥伴一起走入海水,當水深及腰時,站定,先戴上潛水面罩,隨後套上腳蹼。穿腳蹼時相互倚靠對方的肩頭,可保持身體的穩定。作完這一切,將調壓器銜於口中,從第二減壓部開始呼吸。身子後轉,雙腳擦地繼續走向海中。
2、下潛
行至預定的潛水地點後,雙方面對面站定,相互明確表示「准備齊妥」的「OK」手勢,然後大拇指向下比劃,發出「下潛」的信號,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漸潛入海中。首次體驗潛水者,下潛深度不可超過六米。
下潛途中應隨時觀察水壓計,把握自己所處的深度。
「釋放」耳孔中的壓力,是下潛時另一重要注意事項,不然耳孔會感覺疼痛。方法是捏住鼻子以嘴吸氣,然後閉住口鼻出氣,此時耳中會感到「噗」地一聲,似有東西穿出。
潛水的好處有哪些
1、潛水具有減肥瘦身的功效
水域的環境大大不同於陸地,研究證明,人在水中活動時受到的阻力是空氣中的800多倍。水帶來的巨大阻力會加大運動的難度和總量,使你完成某一動作所用的力量為通常所用的6倍以上,因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另外方面,水環境的熱傳導能力是空氣的20多倍,即使呆在水中靜止不動也會消耗很多能量。就如一個滾燙的雞蛋,放入水中冷卻要比放在空氣中快的多。
2、潛水具有美容肌膚的效果
其實潛水對人還有獨特的美容按摩療效。人在水中運動基本不會出汗,減少了汗水中鹽分對肌膚的刺激。同時,肌膚經過水流和波浪的拍打而發紅變熱,這使得毛細血管擴張,可以提高皮下血管的循環功能,具有特殊的按摩作用,可以減少肌膚的鬆弛和老化,使肌膚光潔、潤滑、富有彈性。
潛水要准備什麼2
1、輕裝備
輕裝備指的是面鏡、呼吸管和腳蹼——潛水三寶,你在浮潛時有這幾件裝備就可以了,而水肺潛水則還需要有重裝備,指的是浮力調節裝置(BC)、呼吸調節器、潛水儀表、氣瓶等。潛水裝備有無數的款式和顏色,你可以根據潛水的形式、目的、自己的喜好和身體特點來選擇不同特性的裝備。
2、面鏡—水底世界的窗口
嘗試在水中睜開眼睛,能看見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這是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光線到了水中會有折射。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據空氣中的光線來調節的,因此,面鏡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讓你有清晰的視線。面鏡與游泳眼鏡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僅罩著眼睛還罩著鼻子,這是因為潛水時為了防止擠壓,需要平衡鼻腔內的壓力,所以游泳眼鏡不能用於潛水。
一般的面鏡由強化的安全玻璃鏡片、貼合臉型的橡膠或硅膠群邊及可固定位置的調整頭帶組成。強化的安全玻璃鏡片可以防止破碎成有高度危險的細長玻璃碎片。群邊的材質硅膠要強於橡膠,這是因為硅膠比橡膠耐用3-4倍,不容易使皮膚過敏,更為柔軟和舒適。有些面鏡設有排水閥,是個單向活門用來排除面鏡內的積水。選擇面鏡的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合適和舒適與否,其他器材也是如此。一個不合適的面鏡可能會漏水還可能引起過敏,減少很多潛水的樂趣。
測試面鏡合適與否,只要將面鏡輕輕放在臉上,(不必帶上頭帶)然後用鼻子吸氣,合適的面鏡會緊貼在臉上直到你呼氣。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要確定你能輕易地在面鏡外捏住鼻子。面鏡的樣式多種多樣,有單片鏡片,兩片鏡片和多片鏡片很多種,通常只有兩片鏡片的款式配有可矯正視力的鏡片。
在面鏡的第一次使用前可用沾有牙膏的軟布輕輕擦拭鏡片的兩面以去除保護油膜。面鏡在每次使用後需要用清水充分清洗,放置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不要受到陽光直射。如果你是在海水中使用了面鏡,最好能用溫水浸泡數分鍾,以防有腐蝕性的鹽垢產生。如果你無法在使用後馬上清洗,最好把面鏡放在水中,因為幹掉的鹽分很難徹底清除。
3、呼吸管—輕松呼吸
首先,當你的水面休息或游泳時,你的臉在水中向下看或找東西時,你可以通過呼吸管呼吸以減少氣瓶中空氣的消耗。第二,當水面有風浪時,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於波浪高度而避免讓水涌進嘴裡。第三,如果你在遠離船隻或岸邊的地方出水,而氣瓶中的空氣又所剩無幾,呼吸管能使你較輕松地游回船上或岸上,你的臉可以自然地放在水中。而在浮潛時,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裝備,你可以不用抬頭在水裡呆上整整一天。試試吧。
一般的呼吸管設計是一端開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彎管。呼吸管的上半部(管身)通常是半硬的塑料管,下半部的咬嘴多由硅膠製成。一個合適的呼吸管要有適當的曲度(適合你自己的臉型),內徑2厘米左右,長度30~35厘米。合適的呼吸管除了舒適外還要呼吸容易。試用時,可以將咬嘴放在嘴唇與牙齒之間,將管身靠在左耳前,咬嘴應該合適舒服,不會擦傷嘴部或造成下巴疲勞,並且,含在嘴裡是平直的。
4、腳蹼—提供強大的前進動力
腳蹼寬大的面積能提供給你強大的動力,使你不必靠劃動雙手以產生動力,使得雙手能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腳蹼主要分為無跟和套腳型兩種。套腳型腳蹼一般用於溫暖水域或浮潛。無跟腳蹼要與潛水靴一起使用。大而堅硬的腳蹼使用起來速度快,但容易疲勞和抽筋;小而柔軟的腳蹼缺少推動的力量。
腳蹼有不同的材料、設計和特點。腳蹼的設計包括有:龍骨,用來增加腳蹼的硬度和平衡;排水孔,減低對腳蹼的阻力以增加效率;導流溝,讓水平滑地滑過腳蹼,增加速度。選擇腳蹼要根據你的體型、體力和潛水的環境,重要的是舒服和合適。
B. 必備潛水裝備有哪些
想要進行 潛水 運動,還需要准備好潛水裝備。需要准備的潛水裝備也有很多。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必備的潛水裝備,希望你們喜歡。
潛水裝備一:浮力補償背心
是在潛水時通過將空氣加入背心內或從背心內放出空氣來改變浮力的裝置。加入空氣 方法 有兩個,一是經接駁上氣瓶的低壓加氣喉,另一是利用人工吹氣。
潛水裝備二:潛水濕衣
潛水濕衣主要作用為保暖。在熱帶或亞熱帶潛水,較常用的為1mm-3mm厚;在較涼的水溫需要較厚的5mm或以上的濕衣;而在更冷的水溫潛水則要考慮用潛水乾衣(drysuit)。濕衣較薄和便宜的價格為三百多元,2mm-3mm厚的濕衣一千元左右應有不少選擇。
潛水裝備三:呼吸器
呼吸管是浮潛必備的器材之-,它可以讓你在水面呼吸而不必頻頻將頭從水中抬起。這樣,你就可以專心持續地觀看水底世界,而使用空氣瓶的潛水員,則可利用呼吸管在水面休息或游動時節省氣瓶中的空氣。呼吸管的構造十分簡單,它就是一根彎管,一端讓你含在口中,一端通到水面。為防止二氧化碳堆積和落差水壓引起的胸悶,其設計長度最長不超過420mm。呼吸管一般由硅膠和塑料組合而成,有各種不同的顏色,使用時將它卡在面鏡左側,使用後用清水沖洗,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並不要與橡膠製品混放,以免變色。目前銷售的呼吸管分帶單向排水閥和不帶單向排水閥的兩種,一般來說因為帶單向排水閥的呼吸管易於排水,大多數潛水者都選擇這種。
潛水裝備四:面鏡
面鏡也叫半面鏡,它是觀察水底世界的窗口,但不同於泳鏡,為了平衡中耳的壓力,它是連同鼻子扣在一起的。面鏡有兩種形式:整體式和雙眼式。一般由高強度安全玻璃和黑色橡膠或彩色硅膠、塑料等構成,一旦破碎不會傷人,購買時請認清玻璃上的TEMPERED字樣,並注意麵鏡裙部是否與面部貼附緊密。
潛水裝備五:蛙鞋
蛙鞋的作用是讓你在水中能夠得到更有效的推動力——通過腿的踢動來實現。蛙鞋有兩種樣整式。前者適於泳池及輕設備的浮潛,後者用於攜帶氣瓶的深潛,但深潛還必須配備潛水靴,它們的材質都是由橡膠復合材料構成。選購時一定要適合你的體力。腳形以及潛水的地理環境,不可過大,出不要太小,並要注意它們的彈性。
潛水裝備六:潛水刀
潛水刀是自然水域潛水時的必備工具,它由特製的鋼材製成,防銹、有刃帶鋸,在水中若被水草、魚網、繩索等纏住,可用其解脫。潛水時將潛水刀置小腿內側,刀鞘上的刀鎖可有效地防止刀體滑落。有時為了防身,潛水員還配備有鯊魚搶。
潛水裝備七:浮力調整裝置
浮力調整裝置簡稱BC、實際上就是一個可充氣的救生衣。它能有效地調整潛水員在水中的中性浮力,並提起重物,且能實現水面自救、互救,是海洋休閑潛水的重要設備。
潛水裝備八:潛水手套
進出於岩石或珊瑚礁的海洋時,最容易傷害手部,所以戴上手套當然安全。雖然一般手套也可以,但以耐用和水面 游泳 來說,還是使用尼龍或像膠制的潛水手套最為理想。
潛水裝備九:調節器及余壓表
調節器與余壓表是連為一體的裝置,主要用於連接空氣瓶以供潛水員在海底呼吸。調節器有粗管製成的雙管調節器及細單管製成的單管調節器兩種。雙管已經落伍,現代一般都使用單管調節器。其構造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片是第一段減壓,先將空氣筒內高達每平方厘米150或2oo公斤的高壓空氣減為水壓加每平方厘米8公斤的周圍壓力,將其導出後送入第二段減壓表;第二段減壓是用一薄橡膠膜來感應水壓,由於膜的內側空氣可因隔膜的調節作用而形成與水壓相同的空氣,可供潛水員呼吸;利用此加壓的空氣呼吸,才不致使潛於深海中的潛水員在呼吸時因水壓太高而呼吸困難、同時調節器自動將空氣壓力分為兩段調節,筒內空氣壓力的變化才不致於影響到空氣的流量。這樣潛水員在水中就不會因變換姿勢而發生供氣變異的情況。
潛水裝備一般有浮力補償背心、潛水濕衣、呼吸器、面鏡、蛙鞋、潛水刀、浮力調整裝置、潛水手套以及調節器和余壓表等器具,每一種裝備都有其特有的功能,能幫助潛水員更好地實現潛水目的。然而,潛水運動是有風險的,這就需要潛水員做好防範 措施 。
C. 潛水必須要准備哪些物品東西
潛水 既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與海底生物接觸,很有意義。而且潛水也需要准備很多的東西。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潛水需要准備哪些物品,希望你們喜歡。
潛水需要准備的物品
1、潛水、浮潛前准備:曬後修復、防曬霜、手機防水袋、防水背包、一瓶溫薑茶、泳帽、墨鏡、潛水襪、創可貼、毛巾、橡皮筋、隱形眼鏡、棉簽、可選擇自備潛水鏡(浮潛三寶)。
2、潛水、浮潛後修復:曬後修復、美白補水面膜、潤膚霜。
3、後備用品:感冒葯、一瓶小白醋、腸胃葯、暈船葯。
潛水的注意事項
1、潛水時要謹記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切忌急於求成。潛水是一項系統工程,從初次體驗潛水的 愛好 者到成為一個最高水平的潛水教練員,每個級別的課程內容逐次遞進,在學習相應級別的課程後,方可在該級別對應的水域進行潛水活動。因此,為了自身安全考慮,在未接受相關級別培訓前,請勿出於好奇或其他因素貿然挑戰高級別水域。
2、在潛水時,要密切注意潛水深度,避免潛水太深造成自身不適。
3、不要伸手觸摸美麗的珊瑚群和熱帶魚等生物,以免發生意外。
4、潛水時緊跟教練,務必聽從教練的指揮,謹遵二人同行原則。二人同行制是潛水的重要原則之一。即兩人從入水到上岸,都必須保持在一起(同進出)。技術較佳者(如教練)不可任由同伴獨自上岸。游在前方者(往往是技術佳者),須常常回頭看同伴狀況,並配合其體力技術放慢速度。游在後方者(如初學者),要保持在同伴的斜後方。要時刻保持與教練的手勢聯系。
5、選擇正規潛水企業體驗潛水活動。正規潛水企業不僅要有經審批的海域使用權,還要具備各類經營資質,並嚴格遵守體驗式潛水操作規范,能夠保證遊客的潛水安全,價格也較適中。不要貪圖便宜選擇缺乏安全保護 措施 及安全培訓的非正規潛水企業。
6、潛水前請認真檢查裝備。在每次潛水前,要檢查裝備是否合身以及功能是否正常,學習呼吸管和調節器的使用 方法 、水面休息方法、緊急情況處理等。
7、在進行水肺潛水時,一定要穿戴浮力控制裝置和壓力表,認清備用氣源和低壓控制充氣系統的位置。除自己檢查外,同伴間再相互檢查一遍,以確保萬無一失。正式潛水之前一定要在淺水池中將設備完全試驗一遍。
8、背上器材,同潛水夥伴一起走入海水(那種後翻後跳的初學者不要學)當水深及腰時,先戴上潛水面罩,扶著同伴穿好腳蹼。作完這一切,將調壓器銜於口中,從第二減壓部開始呼吸。身子後轉,雙腳擦地繼續後退走向海中,防止因腳蹼的不便而絆倒。
9、行至預定的潛水地點後,跟隨教練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漸潛入海中,第一次體驗潛水者,下潛深度不可超過六米。下潛途中應隨時觀察水壓計,把握自己所處的深度。
10、潛到一定位置時看教練手勢,即可四處移動(兩人一起)游水時身體保持水中姿勢。為減少體力消耗,要有規律地擺動腳蹼,不必緊張(小夥伴就在身邊)平穩地呼吸,同時正確調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若身子開始感到沉重,調解姿勢在浮力調節器也能輸入少許空氣。觀察身邊環境和潛水夥伴交換信息。
11、潛水結束如果要上浮,首先以手勢告訴夥伴准備上浮,兩人要緩緩上浮。這個時候要注意,上浮速度必須緩慢,太快會因水壓的變化引起潛水障礙(身體因水壓變化需要一定時間緩解)。浮上水面後立即在浮力調節器中充入空氣持浮力,並換成通氣管呼吸。
12、浮出水面後游向岸邊到淺水處,和入水時一樣倒退上岸,上岸後須做好潛水記錄。
13、下潛時要一定注意釋放耳孔中的壓力,不然耳孔會感覺疼痛。方法是捏住鼻子以嘴吸氣,然後閉住口鼻出氣,此時耳中會感到“噗”地一聲,似有東西穿出。水壓隨深度變化,故耳孔壓力的釋放應時時進行。
潛水需要的裝備
潛水員下水時穿戴和佩掛的全部裝具。有重裝式和輕裝式兩種。重裝式有頭盔、輸氣管、通信電纜、電話、潛水衣、壓鉛和鉛底潛水鞋等;輕裝式有面罩(也有用輕便頭盔)、輸氣管、通信電纜、電話、應急氣瓶、潛水衣、腰鉛、靴和腳蹼等。使用重裝潛水裝具在水中工作時必須腳踏水底或實物,或手抓纜索,不能懸浮工作,並且放漂(即在水底因潛水服中氣體過多,失去控制而突然急速上升)的危險性大,所以重裝潛水裝具已逐漸被輕裝式取代。
浮力應用
對於放置在水中的物體,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所排開的水量的重量。如果 水中物體排開水量的重量大於物體本身的重量,物體將浮在水面上,我們稱它具有正浮力。反之則下沉,稱為負浮力。如果物體排開水量的重量和物體本身重量相等,物體會懸浮於水中,達到中性浮力。
在潛水時,學習在水面和水底控制浮力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水面休息時,正浮力能節省體力,而在水底時,大部分時間需要維持在中性浮力才能使你輕松自由地在水中遨遊,保持良好的能見度,也能避免使你和水中脆弱的生物受到傷害。
潛水員可以通過配重、浮力調整裝置(BC)和呼吸的深淺來調整浮力的大小。
潛水的技術要領
下海潛的必要學習:包括呼吸管和調節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緊急情況處理等等。入水前的准備工作,非常重要。自己親自檢查裝備功能是否正常,同伴間再相互檢查一遍。入水的姿勢:正面直立跳水-水深需在1.5米以上,雙腳前後開立,一手按住面罩,一手按空氣筒背帶。背向坐姿入水-面向里坐於船邦上,向後仰面入水。正面坐姿入水-初學者使用。側身入水-再橡皮艇上浮卧滾身入水。潛降:B.C.(浮力調解器)法-時用浮力調節器,配合配重帶,頭上腳下的潛降。不用B.C.-頭下腳上。上升:將上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鍾18米以內,簡單說就是不要超過自己呼出的氣泡的上升速度;不要停止呼吸;上升時抬頭看水面,可以伸出右手指定方向,注意背後,身體緩緩自轉。
下列病患不適合潛水:感冒、神經過敏病、有耳鼻疾病、心臟病、高(低)血壓、醉酒後、糖尿病。
浮潛和水肺潛水的差別:水肺潛水scuba diving是指潛水者背負氧氣筒,藉筒內氧氣呼吸,長時間潛水的方法。浮潛skin diving是在潛水者能屏息的時間里潛泳;直到無法再憋氣時浮出水面的方法。
水肺潛水的規則:兩人同行原則:兩人從入水到上岸都必須在一起;教練不得允許同伴自行上岸;兩人經常保持聯系。 落單時的應對: 保持鎮靜,浮上幾米,尋找同伴;找不到時就浮出水面,注意觀察氣泡。超過十分鍾,仍無同伴的蹤跡,應回到入水地點。若無必要,請不要獵殺水中動物。每十米檢查殘壓計餘量。幾種通用手勢:我現在情況良好---“OK” ,注意(物體)方向---“食指指示方向”,上 浮---“右手握拳,拇指向上”,下潛---“右手握拳,拇指向下”。調節耳壓:對於初次潛水或潛水時間不長的人,水的壓力會使人的耳道感到不適,甚至疼痛。此時應用手捏住鼻子,用力向鼻腔內鼓氣,從而使耳道內氣壓升高,抵消水的壓力。再向下潛,耳道內疼痛難忍,應立刻上浮,別逞強。
看過潛水需要准備哪些物品的人還會看:
1. 必備潛水裝備有哪些
2. 潛水需要哪些裝備
3. 潛水需要什麼工具
4. 游泳需要准備哪些裝備
5. 游泳健身要准備哪些裝備
D. 潛水需要什麼裝備
潛水需要什麼裝備
潛水需要什麼裝備,潛水游盪在浩瀚無際的蔚藍色海水,與海洋生物近距離接觸。這使得潛水已成為了年輕人尋找樂趣、放鬆身心的一項時尚運動。那麼潛水需要什麼裝備呢?下面和我一起開看看吧。
潛水需要什麼裝備1
1、面鏡+呼吸管+腳蹼是基礎
腳蹼不僅能保護你的雙腳,其推動力可以使你更省力更快到達目的,但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還是建議不要游遠,所以沒有必要使用腳蹼。
2、潛水襪
如果不會游泳的可能就不需要腳蹼了,那麼一定要買雙潛水襪。潛水襪能保暖並保護腳不被割傷。
3、 防水防曬霜
不能忘記烈日炎炎對皮膚的傷害,特別是去海島玩耍,防曬霜除了防曬指數要高也一定要防水,最好兩個小時能補塗一次。
4、 水母服
如果對於防曬霜沒有信心,潛水衣防曬效果會更靠譜。
5、手套&泳帽
浮潛的時候帶著手套有備無患,防止手被珊瑚扎傷。而海水中鹽分容易讓頭發乾燥,泳帽也可以保護頭發免受海水的傷害。
6、防水浮潛包
可以保護好你的鑰匙和護照等並隨身攜帶,比放在車上或賓館房間里安全。
7、手機防水套
並不是經常浮潛的小夥伴就不用特別去敗一款防水相機,但是有個防水套,手機也能輕松下水!面鏡、腳蹼、呼吸管都是可以在浮潛的地方借的,為了衛生考慮,更建議自己購買。還有最好帶一條毛巾,上岸的時候會冷,可以用來裹身體!潛水愛好者要掌握我們在潛水時該注意什麼的知識,家人最好陪伴身邊,注意出行安全,保護自己的健康。
潛水需要什麼裝備2
品牌的選擇
國外進口品牌在休閑潛水市場佔主導地位,美國SCUBAPRO,Aqualung,義大利Mares,Seacsub都是高端品牌,質量可靠,外觀時尚,價格也都在同一水平線;
第二陣營主要是台灣品牌Saekodive,Aquatec,IST,台灣產品共同的特點是樸素,實用,在品質上絲毫不遜於歐美品牌,品類也很豐富,只是外觀設計不夠時尚,尖端產品較少。價格較國外品牌具有很明顯的優勢,同價位產品往往具有更高配置,屬於性價比最優;
國產裝備,目前能夠提供全系列潛水配件的很少,SINODIVE是不多的幾個專業品牌之一。在設計上跟進口產品相比有一定差距,品類也不夠豐富,但是價格很實惠,質量也有一定保障,大量應用於水中養殖業及打撈等水下作業。
水面供氣潛水系統,在打撈,養殖等水下作業領域應用很廣泛,也可以用於娛樂潛水。形式很多樣,有興趣了解的'可以參考SINODIVE品牌的產品,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應用實例。
關於設備的組裝
潛水裝備的組裝必須按照正確的步驟和方法操作,才能保證在水下正常使用。例如呼吸器,儀表,BCD(浮力背心)的安裝。下水前呼吸器,BCD和氣瓶的組裝。此外,欲了解潛水如何應付減壓病
E. 潛水需要哪些基本個人裝備呢
潛水裝備的主要有面鏡、呼吸管和腳蹼。這是潛水三寶,當你潛水時有這幾件裝備就足夠了。而水肺潛水則還需要有重裝備,也就是浮力調節裝置、呼吸調節器、潛水儀表、氣瓶等裝備。潛水裝備有無數的款式和顏色,你可以根據潛水的形式、目的、自己的喜好和身體特點來選擇不同特性的裝。
F. 潛水必備的裝備
潛水必備的裝備
你知道潛水必備的裝備有什麼嗎?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憧憬海洋深處的美麗,所以有的人會選擇在網上查閱海底的視頻,有的人則是會選擇去潛水。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潛水必備的裝備有什麼,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潛水必備的裝備1
潛水必備的裝備
1、面鏡—水底世界的窗口
嘗試在水中睜開眼睛,能看見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這是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光線到了水中會有折射。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據空氣中的光線來調節的,因此,面鏡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讓你有清晰的視線。面鏡與游泳眼鏡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僅罩著眼睛還罩著鼻子,這是因為潛水時為了防止擠壓,需要平衡鼻腔內的壓力,所以游泳眼鏡不能用於潛水。
一般的面鏡由強化的安全玻璃鏡片、貼合臉型的橡膠或硅膠群邊及可固定位置的調整頭帶組成。強化的安全玻璃鏡片可以防止破碎成有高度危險的細長玻璃碎片。群邊的材質硅膠要強於橡膠,這是因為硅膠比橡膠耐用3-4倍,不容易使皮膚過敏,更為柔軟和舒適。有些面鏡設有排水閥,是個單向活門用來排除面鏡內的積水。選擇面鏡的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合適和舒適與否,其他器材也是如此。一個不合適的面鏡可能會漏水還可能引起過敏,減少很多潛水的樂趣。
測試面鏡合適與否,只要將面鏡輕輕放在臉上,(不必帶上頭帶)然後用鼻子吸氣,合適的面鏡會緊貼在臉上直到你呼氣。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要確定你能輕易地在面鏡外捏住鼻子。面鏡的樣式多種多樣,有單片鏡片,兩片鏡片和多片鏡片很多種,通常只有兩片鏡片的款式配有可矯正視力的鏡片。
在面鏡的第一次使用前可用沾有牙膏的軟布輕輕擦拭鏡片的兩面以去除保護油膜。面鏡在每次使用後需要用清水充分清洗,放置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不要受到陽光直射。如果你是在海水中使用了面鏡,最好能用溫水浸泡數分鍾,以防有腐蝕性的鹽垢產生。如果你無法在使用後馬上清洗,最好把面鏡放在水中,因為幹掉的鹽分很難徹底清除。
2、呼吸管—輕松呼吸
你也許會想,既然水肺潛水有氣瓶和調節器,為何呼吸管也是標准裝備之一呢?因為首先,當你的水面休息或游泳時,你的臉在水中向下看或找東西時,你可以通過呼吸管呼吸以減少氣瓶中空氣的消耗。第二,當水面有風浪時,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於波浪高度而避免讓水涌進嘴裡。第三,如果你在遠離船隻或岸邊的地方出水,而氣瓶中的空氣又所剩無幾,呼吸管能使你較輕松地游回船上或岸上,你的臉可以自然地放在水中。而在浮潛時,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裝備,你可以不用抬頭在水裡呆上整整一天。試試吧。
一般的呼吸管設計是一端開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彎管。呼吸管的上半部(管身)通常是半硬的塑料管,下半部的咬嘴多由硅膠製成。一個合適的呼吸管要有適當的曲度(適合你自己的臉型),內徑2厘米左右,長度30~35厘米。合適的呼吸管除了舒適外還要呼吸容易。試用時,可以將咬嘴放在嘴唇與牙齒之間,將管身靠在左耳前,咬嘴應該合適舒服,不會擦傷嘴部或造成下巴疲勞,並且,含在嘴裡是平直的`。
3、腳蹼—提供強大的前進動力
腳蹼寬大的面積能提供給你強大的動力,使你不必靠劃動雙手以產生動力,使得雙手能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腳蹼主要分為無跟和套腳型兩種。套腳型腳蹼一般用於溫暖水域或浮潛。無跟腳蹼要與潛水靴一起使用。大而堅硬的腳蹼使用起來速度快,但容易疲勞和抽筋;小而柔軟的腳蹼缺少推動的力量。
腳蹼有不同的材料、設計和特點。腳蹼的設計包括有:龍骨,用來增加腳蹼的硬度和平衡;排水孔,減低對腳蹼的阻力以增加效率;導流溝,讓水平滑地滑過腳蹼,增加速度。選擇腳蹼要根據你的體型、體力和潛水的環境,重要的是舒服和合適。
潛水必備的裝備2
潛水的簡單技巧
1、潛水需要一套專用裝備, 如果只是偶爾的嘗試或者玩玩兒,可以在潛水館租一套設備,如果是長期潛水,就要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設備。
2、初次潛水,一定要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 千萬不要自己盲目練習,在教練講解的時候,一定要將主要的事項謹記在心,有不懂的地方不要裝懂。
3、在下水之前,要熟悉呼吸動作, 潛水時,在水下是不能夠說話的,全靠手勢來交流,所以提前做好手勢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4、在潛水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個人下水 ,即便已經掌握了技巧,也要有人陪伴最好,這樣在水下即便有了什麼危險,也可以相互救助。
5、潛水的時候一定要放鬆心情 ,有什麼不適不要強挺著,一定要告訴教練,在水下累了,要及時的上來休息,否則因為體力不支可能會出危險。
6、潛水的時候,因為水的浮力太大,潛下去會很困難,這時候,只要將肺部的空氣徐徐吐出,就能夠慢慢下潛了。
G. 潛水需要哪些裝備
呼吸調節器是潛水員在水下呼吸的工具。更重要的潛水設備包括呼吸器組Octopus,浮力背心BCD,潛水電腦Dive等。潛水電腦
潛水電腦可計算減壓及潛水的各種資料,非常方便,功能至少包括現在深度、最大深度、潛水經過時間、無減壓時間、減壓深度、減壓時間、上升需要時間(包括減壓時間)上升速度過快警告,水面休息時間,重復無減壓潛水時間,潛水記錄、搭飛機時間限制,體內溶氮時間電力不足警告警告等。潛水電腦漸漸成為必備的裝備之一,在國外有些大型船隻的乘船潛水,潛水電腦為必備裝備。因氣瓶無限制的供應,不計潛水次數,故在管理上必須靠潛水電腦資料來管理。在選擇上要注意潛水電腦所依據的減壓表,應比美國潛水減壓表更保守為佳,應注意看清楚說明書再使用。
使用潛水電腦之前,一定要先學會如何計算減壓表,雖有潛水電腦,但潛水時也必須將防水減壓表放在BC口袋內,以防萬一潛水電腦故障。潛水前也應先計劃潛水,不可完全依賴潛水電腦。BCD浮力背心
在你選擇合適的潛水設備時,BCD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BCD無論過大過小都可能導致可怕和危險的狀況。檢查閥門的位置,尤其是充排管,充氣和放氣的按鍵應該很容易找到,即使帶潛水手套也要方便操作。在選擇BCD的時候需要決定選擇集成或非集成配重的設計,無論哪一種設計,在遇到水下緊急情況,配重應該很容易脫棄,另外,BCD的杠桿平衡必須合適你的活動。氣瓶壓力表
1.功能。氣瓶壓力表簡稱氣壓表,是水肺潛水的標准裝備之一,其功用在於指示氣瓶里空氣存量,讓潛者知道還有多少氣量可使用,依此預測判斷在各深度可使用時間,就如同汽車的油量表一樣的功用。氣壓表所顯示的指示情報,依情況可能變化很快,必須經常檢視以隨時了解狀況。有些雖有接近耗盡的音響警告,但有時警告也可能為時已晚。
2.特徵。氣壓表可分「數字式」與「模擬式」兩種,氣壓表有一高壓管,接於調節器的高壓介面;數字式的結構為電子迴路以數字顯示,模擬式為傳統的機械構造,指針指示,指示有PSI、㎏/㎝2、BAR等不同單位,大部份地區使用公制美國則使用英制單位。有些模擬式氣壓表有低壓音響裝置或溫度計在內。較新的數字式有音響警告裝置,可自行調整警告發出的壓力。深度表
深度表能指示潛水深度,對水肺潛水尤其重要。有無必要減壓的潛水深度,需有正確的深度和正確的時間來做依據,故深度表也為潛水必要裝備之一。
深度表可分四種:1.毛細管式深度表。毛細管式為一條透明細長的塑料管,一端為密封另一端開放可讓水進入,將其鑲入有刻度的表面,構造非常簡單可自製,只要用一條透明而細的塑膠管將一端堵住,即為簡便的深度表。
2.油壓式深度表。油壓式深度表的內部構造,有一富彈性的彎曲金屬管,稱為波登管,一端固定,水壓作用在深度表上,經由表內充填的油傅至波登管上,管內為空氣受壓而變形,而游離一端帶動齒輪等機件使指針轉動。
3.隔膈式深度表。隔膈式深度表的構造為一密封的空氣室,內藏有幾件,底部為富彈性的隔膈,壓力增加時,壓力壓迫密封的空氣室,而富彈性的底部即向內凹而帶動機件,使指針移動。有些油壓表即隔膈式油最深深度記錄及歸零裝置,應選擇這兩種功能的為佳。
4.電子深度表。此種深度表以數字指示深度,其構造為壓力感應器加上電子裝置。利用感應器受壓的情報,經電子裝置顯示深度字幕。
5.深度表的選擇。深度表的選擇也因人而異。毛細管構造最簡單如油污物在管子即造成不正確,不易閱讀,很少人使用。
油壓深度表最為普通,保養容易,為最普遍的一種,適合一般潛者使用。
隔膈式深度表的性能較佳,表面的刻度間隔較油壓表容易閱讀,但價格較貴。
電子深度表的性能最佳,有些電子表每10公分間隔變更顯示深度,非常正確。一般電子表有深度及潛水時間的指示功能,較多功能還有潛水記錄溫度指示等。但價格最貴。潛水定時器
1.功能。在深度表的功能中述及潛水時減壓的計算,得依據正確的深度和正確的時間;潛水定時器就是防水抗壓的計時裝置,潛水時想知道現在的時間或活動經過的時間,都需要有手錶來作參考。所以潛水定時器也是潛水必要裝備之一。
2.特徵。可計算潛水時的經過時間裝置,最普遍的裝備為潛水手錶;另一種為定時器,可計錄潛水時所經過的潛水時間。潛水羅盤
1.功能。潛水羅盤可在水中指示方向。水中方位的判定比陸地困難,水中的視界被能見度所限,無法看得很遠,在有限能見度的水中潛游動,難以保持正確方向;且水中的景物都很相似,難有正確記憶。一旦下潛後就不易辨出岸方或海方,得時常浮出水面尋找方向,在能見度差的水中活動就像瞎子般,只有靠潛水羅盤來指示判斷。為潛水標准裝備之一。
2.特徵。指北針使用時應注意,如靠近沉船或體積大的鐵製品,將會影響指北針正確的方位指示。潛水羅盤的型式也有好幾種,基本結構有一前進指向為前進方向的基線,有一360度分劃設定轉盤及指北針,或指北刻度轉盤。一般的潛水羅盤是由上方閱讀,較佳的羅盤可從上方及側方閱讀。組合儀表
組合儀表是將上述所介紹的各種儀表或潛水計算機表,視自己的需要量要或使用上的習慣,用套子將儀表組合而成,成為一種為多功能的儀表。
最簡單的為氣壓表與深度表組合,一般稱為兩用表;而三用表即為氣壓表、深度表、羅盤的組合,或氣壓表,潛水定時器、潛水計算機、羅盤或溫度計的組合。潛水刀
1.功能。潛水刀為非常重要的工具,不可視為武器。為必要裝備之一。為遇到海草、魚線、繩索或網子糾纏時,最有效的排除工具。
2.特徵。潛水刀一般的材質以不銹鋼制,較高級的也有鈦合金制;刀把為塑料或橡膠制,刀刃部分應以雙刃一邊為鋒利開口,一邊為鋸齒開口;接近護手部前有一割漁線凹槽。具有切、割、撬、挖、敲、刺、掘、鋸、丈量等功能。潛水刀的刀鞘以橡膠或塑料製成,刀鞘上有一固定刀扣或套以將潛水刀固定在刀鞘上,另有兩條橡膠帶可綁在退上。水中照明燈
1.功能。具有防水耐壓性能的照明燈,在夜間潛水、洞穴潛水或尋找觀察洞穴中的生物時,為不可缺的裝備。
2.特徵。一般分成使用干電池與充電池兩種,外殼的材制裁有鋁合金與逆料兩種。使用干電池的水中照明燈亮度較不穩定,照明的亮度因電力消耗隨電壓降低,而逐漸的減弱持續到微光;充電電池潛水燈亮度穩定,使用時電壓較穩定亮度都維持在穩定的亮度,一旦電力快耗盡電壓就下降得很快,一下就達不亮的地步;雖然價錢較貴但可再充電使用,對經常使用者來說較劃算也合乎環保。潛水計時器
1.潛水手錶。潛水計時器可計算在水中的時間,潛水手錶也是其中的一種。潛水手錶和一般手錶不同,雖然一般手錶多有防水功能,潛水時也可佩帶,且能耐高壓。但潛水手錶最好能耐上100公尺以上的壓力,且能耐沖擊,其最弱的部分為調整時間用的螺絲龍頭部,最易漏水,附有螺絲栓較佳。
表面多為黑色,數字和指針用磷光處理,在陰暗處可清楚看見。表面外圈有一個可轉動的數字刻度轉盤,可標記潛水開始或上浮時間,其方法有兩種,下潛前將轉盤的零對准於當時時間,或應對於雨季可是上浮時間,這樣就可指示幫助記憶潛水時間,或該浮上的時間。
近幾年來數字顯示潛水手錶也很普遍,性能也不錯,有幾種也附有深度指示性能的。
2.水中計時器。水中計時器可自動記錄潛水時間,約水深0.5米的壓力即開始計時,目前此種計時器都為電子構造數字顯示,使用非常方便。
水中記錄板。在水中有如啞巴,無特別通訊裝備時,比手畫腳的手勢溝通程度有限,最簡單的可用水中記錄板寫字溝通,也可記錄和計劃潛水。
水中記錄板的製作法很簡單,用白色的表面磨粗的墊板剪成適當的大小,用細繩連接一枝鉛筆即可,在水中即可用鉛筆寫字。欲擦掉時用水底的砂石即可擦掉,不用是可置於浮力調整器的口袋裡。蜂鳴器
在水中呼叫同伴除了用潛水刀敲擊氣瓶外,可用水中蜂鳴器呼叫。在水面上的如搭船潛水潛完水,上升水面發現船離很遠視,可用氣動蜂鳴器呼叫船隻,也可有岸向海或海向岸的呼叫。
1.水中蜂鳴器。水中蜂鳴器以電池為動力振動金屬片而發出聲音。
2.水面蜂鳴器。水面蜂鳴器利用氣瓶動力振動金屬膜發出尖銳的聲音,水面蜂鳴器一端接BC中壓管,一端接BC沖排氣閥。使用時應將發音口朝外離耳部要遠,因發出的音響相當尖銳。潛水日誌
潛水日誌為潛水活動的記錄,應隨身攜帶,可由水中記錄板所記錄轉錄日誌中,為潛水經驗及晉級的證明。潛水裝備袋
潛水裝備袋將所有潛水裝備收集一起整理運送的袋子。要堅固防水,不銹的零備件。由好幾種的尺寸大小,依型式由提袋型及背包型依需要選擇。氣瓶及配重帶應另外放置,不可一同放入裝備袋中。
除這些以上裝備外,如有小零件箱放一些備用小零件及工具也是很方便。還有小急救箱放一些急救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