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喜歡養什麼鳥
㈠ 泰國的代表動物是什麼
白象(亞洲象)。
白象就是白色的亞洲象,在古代暹羅國(今泰國)盛產大象,白色的象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被視為珍寶。
一般的大象可以用來勞動,但是白象只能用來供養,不能勞動,稀有的白象一直被視為珍寶,是泰國王室權力的重要象徵。從前,白象是屬於泰國國王陛下的,與王室一起居住在王宮。
暹羅國王認為這樣的事情非常不吉利,便廢除了白象國旗,改用一面從上到下分別為紅—白—藍—白—紅的旗幟,這樣即使倒掛也是一樣的圖案。
㈡ 泰國國鳥寓意
泰國火背鷳。
泰國的國鳥戴氏鷳,也叫暹羅火背鷳。它們長可達80厘米。這種美麗的鳥現在的處境不太好,因為人類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還捕獵它們。
雄雞面部裸露鮮紅明艷,體色不如環頸雉靚麗,但羽冠非常有特點,羽冠一簇一簇似孔雀翎,前段細小,末端則變大,但如絲線般柔軟,非常有特點,與其他雉雞羽冠大不相同。
㈢ 大家好!這種鳥叫什麼
這是紅耳鵯主要生活在亞洲熱帶地區,澳洲、北美洲、模里西斯也有引進並建立了穩定的種群。在國內,它們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雲南南部、貴州南部、廣西南部、廣東西部和香港等地區。紅耳鵯羽色艷麗,善於鳴叫,是人們喜愛的觀賞鳥類。
紅耳鵯長相獨特,見過一次便叫人過目不忘。它的前額至頭頂黑色,頭頂有高聳的黑色冠羽,像是戴了一頂高高的巫師帽,又像是尖頂的鳳尾雞冠花,略顯誇張,而又霸氣側漏。這頂神氣的羽冠為它贏得許多外號:黑頭公、高冠鳥、高雞冠等。它的眼睛下後方有斑塊狀的鮮紅色羽簇,「紅耳鵯」、「紅頰鵯」之名也因此而來。
紅耳鵯到新家時的叫聲比較單一,飼養一段時間就會慢慢有所改善,紅耳鵯的生鳥可以在暗板籠中馴養一周,然後在畫眉籠中飼養。
紅耳鵯喜愛水浴,每天(夏季)或隔日(春、秋)供給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鳥籠,像現在這樣炎熱的夏季,為了不讓小鳥生病,必須要勤換水,還有清洗水罐,鳥必須喝乾凈的水;紅耳鵯不耐寒,在北方飼養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內飼養,停止外出遛鳥。
飼養紅耳鵯很受泰國人喜愛,而在南部地區更是成為一種文化,幾乎每戶人家的庭院里都能聽到它們的叫聲。
據統計,泰國全國有不下100個紅耳鵯俱樂部,其中一個大型的擁有超過5萬會員,每個會員據計飼養5-10隻紅耳鵯,有的甚至超過30隻。因此泰國籠養紅耳鵯的數量是以百萬計的。
籠養紅耳鵯在泰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飼養紅耳鵯,並用來進行斗鳥比賽,就如斗雞、斗蛐蛐一樣。到了70年代,人們發現紅耳鵯的叫聲多變,於是武鬥變成文斗,紅耳鵯歌鳴大賽也就誕生了。政府組織了一年一度的紅耳鵯歌鳴大賽,評選最佳歌者,並為飼養者設置了豐富的獎金,吸引了全國許多參賽者。
紅耳鵯的叫聲婉轉多變,能唱高音、中音和低音,是當之無愧的泰國歌王候選人。
㈣ 泰國株上面的鳥是什麼
叫金翅大鵬鳥。是一個極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圖騰圖案。深紅色的大鵬鳥,鳥背上蹲坐著那萊王,是泰國民間傳說中鷹面人身的神靈,它頭頂金色寶塔,裸露的頸部、手臂和手腕都戴著光彩奪目的金色飾品,兩臂彎向頭部,手指內側,偏偏起舞,構成泰國民間舞蹈舞姿的典型造型,展現出濃郁的泰國民族特色。大鵬身披深紅色雙翼和尾巴,戴著金色的盔甲,兩只利爪雄健有力,令人頓生虔誠和敬意。
1910年泰國王拉瑪六世將其請上泰國國徽和錢幣上沿用至今。
㈤ 有關泰國的國花和國鳥
泰國的國花:阿勃勒(學名Cassiafistula)ดอกราชพฤกษ์(Ratchaphruek)
泰國的國鳥:戴氏鷳(學名Lophuradiardi)ไก่ฟ้าพญาลอ(SiameseFireback)
㈥ 泰國酒店的樹上掛鳥籠是什麼意思
養的鳥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泰國人喜歡養各種小動物,把鳥掛樹上一是供人欣賞再就是讓人聽到悅耳的鳥鳴。出來這些沒有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