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多少勞動力
Ⅰ 泰國為什麼沒人願意當兵
泰國沒人願意當兵原因如下:
1、待遇不好
在泰國,男性的比率相對較少,勞動力不是非常的充足。所以,在繳稅方面就繳的不是很多。正因為這樣,他們的軍隊才需要節省開支,給他們提供的食物非常不好,有的時候連正常的大米都沒辦法提供,硬體措施也非常的糟糕。
泰國每年軍費有限,導致軍隊基礎設施不完善,義務兵工資工資不高;也就導致了泰國適齡青年不願服兵役。泰國陸軍福利待遇遠遠要低於社會平均水平,這也是泰國人民不希望到陸軍服兵役的原因之一。
2、部隊以老欺新嚴重
泰國軍隊以老欺新問題嚴重,新兵入伍會被老兵「立規矩(武力霸凌)」。
3、缺乏榮譽感
很多泰國平民對於泰軍很不待見,看見就會敬而遠之。此外泰國也沒有「烈士文化」,除非一個軍人的地位非常高,否則不會對因公殉職的軍人進行追悼,而這樣的部隊,自然不會有榮譽感。
4、危險
泰國和鄰國的領土糾紛、邊境走私、國內暴亂等情況非常常見。這些情況雖不會導致大規模戰爭發生,但擦槍走火、被人扔燃燒瓶等情況卻屢見不鮮。尤其是泰國喜歡把新兵推出去當炮灰,這就讓泰國每年都有一些新兵因公殉職。
5、氣候原因
泰國的氣候類型決定其全年只有熱、雨、旱三個季節,而這樣的氣候條件對陸軍的新兵來說,只要是在戶外進行訓練,就註定是一種折磨。除此之外,戶外草地上各種劇毒的蛇蟲鼠蟻,也都是他們懼怕的源頭。
Ⅱ 泰國實行強制兵役制度,為何泰國人都不愛服兵役呢
泰國人不願意服兵役主要還是因為泰國的國內治安不怎麼樣,經常發生一些騷亂,在泰國當兵可能會隨時面臨生命危險,而且泰國的軍隊福利待遇也不好,根本不能滿足他們養家糊口,當然也就沒有人願意為軍隊賣命了。
還有就是泰國國內非常不穩定,經常會發生一動亂,這個時候軍隊就不得不出動去維護社會穩定,這時就有可能導致有軍人受傷或犧牲,但是泰國能給予的福利政策卻很少,加上泰國的軍隊形象很差,所以泰國人對於當兵並沒有什麼榮譽感,更加不會死心塌地地為軍隊辦事了。
Ⅲ 記得1990年的正大綜藝嗎,那時泰國很發達人均工資是深圳3倍
本文導讀:
1.敘述一下1990年央視「正大綜藝」開播時在全國受歡迎的程度。
2.講述一下當時正大綜藝的發起公司泰國」正大集團「和央視的合作情況。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泰國正大集團進入中國是1979年,是中國改革開發後,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正大集團在深圳登記的外資企業營業證號是」0001「號,中國第一家外資。
3.簡述當時,正大綜藝的播出以後在國內掀起的」新,馬,泰「 旅遊 熱。
4.描述曾經繁榮的泰國,和國人去泰國 旅遊 後的一些「可愛」行為。
5.詳解1990年的泰國到底比中國先進多少。
6.分析一下為何泰國當時那麼先進,後面卻變成「落後」地方。
7.泰國的情況會在中國上演嗎。
8.以後中國的製造業會是什麼樣子的,在國際上是什麼地位。
1.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才改革開放不久,人民剛剛開始思維變得開放一點,對外面的一切都很好奇,很新鮮。
此時,中央電視台一個綜藝節目叫「正大綜藝」被閃亮推出,立刻火遍大江南北。
那句「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當年是家喻戶曉。正大綜藝以其廣闊的視野,讓人眼前一亮的全新綜藝風格,不斷帶來世界各地風土人情和奇聞異事,極大的滿足了當時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中國人的好奇心。
那時每到周六晚上7:30正大綜藝節目開播時,幾乎是全城空巷,還在外面做事的人都趕快做完收工回家,不管手上有活還沒活,做沒做完,都是雷打不動的提前收工,回家看電視。
家裡沒有電視的就早早帶個凳子,跑到附近單位的公共電視放映廳去佔好位子(當年電視不給力啊,所以要搶占前面位子)。
記得那時有兩個電視節目,讓常在山上看牛的我非常牽掛:
a.新白娘子傳奇,只要新白娘子傳奇主題曲一響,
我馬上使勁用樹枝抽我打那忠實夥伴:一頭很聽話的黃牛,飛快的跑回家,關好牛,馬上坐在電視機前。
時間久了,連牛都變成條件反射了,新白娘子主題曲一響,不用你打,它也主動往家裡跑。
b.每周六晚上7:30前必把牛趕回家,就是為了趕上正大綜藝時間。
那時「愛是love,愛是amour,愛是rak,...,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這首歌幾乎每個人都唱得很溜。
正大綜藝是幾代中國人的幸福回憶!
2.當時國門剛開不久,如此新穎的節目,讓國人大飽眼福,第一次覺得世界離我們好近。
這檔節目正是當時的泰國正大集團和央視合辦的,每年正大綜藝80%的國外節目由正大集團提供。
關於正大集團:
正大集團是泰國從事農產品種子和飼料起家的多元化大型集團公司,它是1979年投資中國市場的第一家外資公司,當時正大集團已是泰國商界老大之一。
也是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三家世界500強的公司之一(可口可樂,大眾 汽車 ,正大集團)。
到1990年,正大集團已經在中國運營了10餘年。
正大的老闆祖籍廣東汕頭澄海縣。
在過去,福建,廣東一帶出去的人鄉土故國觀念很重。不論在海外多少年,他們仍心繫中國和家鄉。
就是現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的民俗民風也是中國民風保存較好的地區。
這些早期華人在幾乎無法生存的時候,背井離鄉,遠漂南洋,靠苦力和辛勤勞動在那裡謀得一席立足之地。在事業稍有起色後都會想到根在中國和回報家鄉。
正大家族也是如此。這里先看看60多年前正大上輩老闆--謝老爺子給他四個在泰國出生的兒子取的有點土氣的名字:謝正民、謝大民、謝中民、謝國民,意為「正大中國」。
從這些有點「俗」的名字,不難看出,當年謝老爺子心懷祖國,不忘故鄉的觀念是何其堅定。
正大集團老闆謝國民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出生在泰國一個小村,泰國人,他父親卻不讓他在泰國讀書,而是把他送到汕頭和香港讀書。
因為潮汕是他的根,香港是當時大中華區相對先進和發達的地方。
就是這樣的「正大集團」在中國運營10餘年後,在1990年和央視合作推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正大綜藝」。
現在看來,好像再平常不過了。當時可是國門剛開不久,當時的外資,尤其大型外資,進來是很猶豫的,據說可口可樂,大眾 汽車 當時進來,正大作了不少工作。
許多人也因此了解「正大集團」,知道它來自泰國,自然泰國是1990年中國人最先想了解的「發達國家」了。
再後來,非常流行的海外 旅遊 就是「新,馬,泰」 旅遊 ,這些地方是中國人去外國 旅遊 的首選。
其實,說是新馬泰,大部分人還是首選泰國,其次是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能都遠了點,去的人很少。
去歐美 旅遊 的更是少之又少(當時一張跨洋機票大約要普通工人工作2年的工資)。
當時最流行的「新,馬。泰」 旅遊 也不便宜,總費用1.5-2.0萬元人民幣(當時普通工人可是200元左右一個月)。一般人是捨不得去一趟。
多數是單位組織那些業績突出的勞模去,作為對公司單位有突出貢獻人員的獎勵。
旅遊 回來第一件事就是非常興奮的給大家分發從「發達國家」帶來的新奇商品。之後便是持續幾個月的講故事,把自己看到的,很先進,很新奇的事和物講給同事聽。
更多的是回答鄰居,朋友問不完的好奇問題。
記得當時一做生意的親戚,別人從泰國 旅遊 回來帶給她一條絲巾,每逢喜慶,趕集必須繫上。
那時去泰國 旅遊 回來的人感受最深的不是現在遊客關心的Ren.Yao。也不是去普吉島看風景,而是去曼谷看繁華都市和購物。
回來講的都是:現代化的大型購物中心,設施齊全而先進,商品萬千,大型超市整潔干凈。
1990年,中國內地商場還剛剛從供銷社轉變過來不到10年,哪裡見過如此大的場面。
總之,那時在國人眼裡,泰國是可發達的國家了。
5.那時的泰國到底有多先進,多現代化呢。
泰國當時確實很發達,是和亞洲四小龍(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幾乎齊名的發達國家。
下面簡單列舉一些數據
1990年中國台灣,泰國和中國大陸工資比較:
人均工資:中國台灣:762美元,
泰國:131美元,
中國深圳:43美元。(中國大陸38美元)
可見當時(1990年)泰國的平均工資是中國深圳的3.05倍。
當時中國台灣的平均工資是深圳的17.63倍。
人均GDP:
中國台灣:8216美元,
泰國:1571美元,
中國大陸:349美元(深圳查出幾組不同數,大概不超過360美元,這里就取全國的349美元)
當時泰國的人均GDP是中國大陸的4.5倍,中國台灣人均GDP是中國大陸GDP的23.5倍。
現在看這些數字是不是覺得有種背脊發涼的感覺。
難怪,在當時的國人眼裡,泰國是那麼的發達(當時沒有台灣游,只有泰國游)。
再看看30年後的2019年人均工資和人均GDP對比:
人均GDP:
中國台灣:25932美元,
泰國:8005美元,
深圳:29200美元。
深圳人均GDP是中國台灣的1.12倍,是泰國的3.64倍。
人均工資:
中國台灣:1450美元左右(許多數據,取中間數),
泰國:821美元左右
深圳:1500美元左右。
深圳人均工資是中國台灣的1.03倍,是泰國的1.83倍。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奇妙,驚天大逆轉。
感覺中國過去三十年發展真的是史無前例的快啊!有沒有點小小自豪感!
這么大的變化和中國持續30年的高速發展分不開的,現在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製造大國。
6.看看泰國過去30年發展是個什麼狀態。
由於泰國對歐,美,日的製造業轉移的承接比中國早,幾乎是同亞洲四小龍一起承接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歐美產業轉移。(泰國的黃金發展期是1970-1995,在這25年中,泰國維持平均7.8%的年增長率。1996年後的,年增長率迅速下滑到2.3%。)
泰國同樣是新興經濟體,是新興的工業化國家,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當時工業佔比很大,其後是服務,貿易和物流,農業。
那時泰國和中國一樣,也是製造業為主的經濟體,一即便到後來的2015年,泰國製造業佔GDP的比例還保持在一直在40.0%左右。
泰國的黃金增長期是在1970-1995年的整整25年時間里,泰國保持平均保持約7.8%的增速。
泰國是外向型經濟(和2000年後的中國一樣),對歐美的市場依賴較大,因此自1996年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泰國打擊很大。
由於當時泰國人工成本相對周邊地區要高很多,因而出口產品價錢相對較高,但是其技術創新不足,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逐步失去競爭力。當時泰國除農產品,石油,化工原料產品外,其輕工,電子,制衣等產業的國際業務日益減少, 自1997年後其發展速度迅速下滑。
相反隨著2000年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迅速崛起的輕工電子產品和其它工業產品在世界貿易市場的低成本優勢進一步體現出來,大量的輕工電子類產品業務從世界其它地方流向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一路高歌猛進,在這一路迅速的高速發展中,中國南方出現了以深圳為代表的現代化城市群(深圳,東莞,惠州,中山,佛山,珠海等等)。
就這樣20年後,泰國由原我們羨慕的「發達」,成了現在相對「落後」的國家了。
7.那麼,泰國的現象會不會在中國發生呢。
不會,一定不會。
因為:
a.中國有全世界任何國家不能比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尤其是輕工業方面。
b.中國有世界上最現代化的交通設施和物流鏈,有最齊全的從零部件,半成品,到成品的完整供應體系。外資很難脫離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韓國三星集團在越南大規模建廠生產手機近15年了,所謂的產業轉移都轉15年了,到現在其大量的手機配件仍然在中國大陸采購(中國大陸已沒有三星直屬通訊類廠家,但是三星仍在大量向大陸相關企業采購手機配件)。可見大陸的產品在種類,質量,交期,綜合成本方面仍有很大競爭優勢。
c.也許你會說,人工高,土地貴之類的。
我們現在作個小比較,
公平起見,這里不用平均工資來對比,因為統計的人群不同,正規公布的是全部在職工的工資。
而出口工廠一般都是當地最低工資加上加班工資,所以,按最低工資對比會更合理:
2019年深圳最低工資為2200元/月(合316美元),而泰國( 258美元), 越南:122-160美元。
從以上的數據得出,中國加工企業工人工資比泰國,越南並不高多少,是泰國1.22倍,是越南2.3倍(工資有區間范圍的取平均值)。
可見中國製造業(尤其出口型的企業)工資並不比東南亞國家高的像網上傳說的那麼可怕。而且,最近幾年越南,泰國工資都在猛漲,尤其是越南,估計5年多就趕上中國。
d.中國改革開放40年所建立起來的高效行政體系和地方對應服務體系,東南亞國家沒法比。在中國一星期能辦好的手續,在東南亞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辦下來。
e.現在的工業製造同30年前相比,已經發生質的變化,中國南方自2008年以來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現在許多工廠都是自動化作業。其效率和品質提升遠非手工作業能夠比的。
例如:東莞有家外資企業,其在東莞,蘇州都有工廠,其蘇州工廠在2016年後就完成自動化改造,蘇州工廠工人從原來的1800左右縮減到現300多人,但是生產效率卻是以前的3倍到6倍,
你可以想像人工成本優勢在這裡面還有多大意義。這樣的自動化改造在南方很多廠已經完成,大批工廠自動化在風風火火的進行中。現代製造業,靠人力的時代快要過去了。
8.現在連歐美國家的自動化發展可能還沒有中國迅速,東南亞國家在製造業自動化升級上和中國沒法比。如果你自動化程度沒法比,其它一切效率,勞動力成本談起來已無意義。因為自動化在效率和成本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人不可能勝過機器。
更何況中國現在的智能製造和智能互聯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一旦建成,東南亞國家將永久失去追趕中國的機會。製造互聯加大規模自動化,系統將主導一切,所有謂人工成本可以忽略。
要說有變化,那就是大批低技術含量,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會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短期內給當地帶來些就業壓力。但是,工業轉型已經在加速,那些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在這里沒法立足。就算它們不走,大量的自動化作業進入工廠,必定會擠出非常多的勞動力,即機器吃人。這些人將流入新興行業和服務行業。
Ⅳ 泰國人口少的原因
發展落後。人口的分布主要是根據城市經濟發展以及泰國發展相關產業分布的,發展落後是導致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在泰國,發展落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多年來持續的生育率低迷導致長期勞動力的減少將持續下去。
Ⅳ 泰國的外匯收入主要來源是什麼
泰國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為出口收入(主要由農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及旅遊業帶動),外債流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資。
外匯儲備,主要是指各國中央銀行和其他政府機構持有的用來滿足國際支付需求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主要功能為: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國際支付能力;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國匯率穩定;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泰國外匯儲備來源:泰國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為出口收入(主要由農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及旅遊業帶動),外債流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資。
1、出口收入
進出口是外匯儲備交易性需求的主要方面。出口收入是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來源。泰國的出口增加是泰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可靠來源。泰國出口主要由農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及旅遊業帶動。
(1)農業
(2)汽車工業
泰國是全球十大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國之一,2017年泰國汽車國內銷量是87.1萬輛,出口量為114萬輛,出口大於內銷。2018年,泰國成為世界第12大機動車生產國和第5大輕型商用生產國,東盟最大機動車生產國。
(3)旅遊業
泰國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入境的遊客人數拉動泰國經濟不斷發展。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泰國旅遊業及其帶動的相關產業占泰國GDP的近五分之一。泰國服務業就業結構開始上升,接近一半的勞動力集中在服務業,此外,泰國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景觀優勢,作為出口之一的旅遊貿易順差逐年增長。
2、外債流入
對外舉債是發展中利用外資提速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經,可以彌補國內建設資金不足,引進先進技術設備以實現本國經濟發展。外債規模越大,短期外債越多,為了維持清償能力,該國所需外匯儲備率就越多。
從2005年到2018年,泰國的外債平均為105957.14百萬美元,最高值為158129.39美元。泰國所持有的外匯規模大部分是需要用來准備償還外債而必須持有的。泰國通過對外舉債進行國內投資和消費,促進本國基礎設施發展,進行房地產市場投資等。
3、外商直接投資
外商直接投資表現為資本流入和進口的增加。源於泰銖升值預期的鼓舞,資本流入導致的外匯儲備增長在2005年和2006年明顯加快。泰國不斷完善本國的經濟環境和投資制度,吸引更多外商直接來泰投資。泰國對來自於國外的投資非常開放,尤其是對於實體貿易和投資有著很大關系的外資流入(如FDI)。
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表示,2018年來自海外的直接投資申請額增至上年的2倍,達到約5825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254億元)。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泰國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
Ⅵ 退休後去泰國養老可行嗎多少錢才夠用
如果去泰國養老,夫妻二人4000元退休金就可以過非常舒服的生活了。如果有個幾十萬存款買兩三套房子,靠收房租,每個月生活就幾乎不用花錢了。
為什麼很多人親睞去泰國養老
去國外養老,住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在三亞買一套海景房要300多萬,在泰國買一套海景房,50萬-100萬不等,而且都是按實用面積計算,50平相當於國內70-80平,持有永久產權,沒有房產稅。
在清邁買一個養老別墅,都是精裝修,帶泳池,帶天台,帶花園,也才100多萬,無論是居家還是出租性價比都很高,這些在國內很少能同時擁有的。
泰國把自己定位為全球中產階級購房養老聖地,並且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在相關產業都是對標的中產消費能力。而且這個國家的文化氣息濃重,節日非常多,也不怕過去生活會過於平淡,加上「一帶一路」計劃,中泰鐵路已經動工在建,到時候從清邁坐火車回中國也很方便。
所以,如果選擇養老,泰國是非常合適的地方。
Ⅶ 2018年泰國勞動力主要分布在哪幾個產業
2018年泰國勞動力主要分布在農業和漁業。
1、泰國是世界上稻穀和天然橡膠最大出口國。農產品是泰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2、泰國海域遼闊,是世界市場主要魚類產品供應國之一,也是位於日本和中國之後的亞洲第三大海洋漁業國。
Ⅷ 泰國有多少人口!!
6476萬(2005年7月)。泰國是一個由30多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其中泰族占人口總數的40%、老族佔35%,馬來族佔3.5%,高棉族佔2%等。此外還有苗、瑤、桂、汶、克倫、撣等山地民族。泰語為國語。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幾百年來,泰國的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參考資料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