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西瓜是什麼品種

泰國西瓜是什麼品種

發布時間: 2023-02-15 02:30:22

① 西瓜的品種有哪些

西瓜,又名水瓜、寒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原產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帶,後逐漸北移到埃及,傳至伊朗,再經「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我國,所以在我國稱其為西瓜。
香味西瓜 由河南農大研製培育成功的「香味西瓜」,皮薄肉厚,比一般西瓜甜4~6倍,放在屋裡香氣襲人,有「瓜中之後」的美稱。
兩熟西瓜 兩熟西瓜的第一茬瓜上市比普通西瓜早,第二茬瓜上市又比普通西瓜遲,恰恰處在貨源緊缺的時候,所以經濟效益較高。
迷你西瓜 日本市場上推出的一種西瓜,用一隻手掌就可托起,重約l.5~2千克,肉為紅色,皮超薄,汁多而甜,最適合小家庭食用。
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平均每隻重3~3.5千克,平均畝產2250千克左右,是目前國內出口量較大的品種之一,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酒味西瓜 出自美國園藝師的「酒味西瓜」,培育方法十分特別,用一根燈芯,一端浸在美酒里,另一端接在瓜藤的切口上,並用石膏封牢,當西瓜成熟後,酒香撲鼻,別有風味。
方形西瓜 「方形西瓜」的培育方法是,趁西瓜剛剛結出果實,便把西瓜置於方形的模殼中,成熟後即呈正方體。
橡皮西瓜 河南中牟縣農技人員利用8年時間培育出的「橡皮西瓜」,具有耐貯存、耐運輸等優點,這種西瓜在室內自然條件下存放3個月不變質,長途運輸2000多公里不破爛。
什錦西瓜 美國阿肯色州栽培的「什錦西瓜」,最重的達90千克,成熟後肉色有3種,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3~5倍,素有「西瓜大王」之美譽。
奶味西瓜 這是我國西瓜育種專家鄭宜興培育成功的組合雜味新品種,現已定名為荊雜512,屬大果型品種,味特甜,具有牛奶香味。
上架西瓜 江蘇南京大廠區葛塘新村蔬菜科技站培育的「上架西瓜」,採用搭架種植方式,瓜早熟,產量比普通西瓜高出1倍。
耐貯西瓜 泰國有一種西瓜,瓜皮堅硬,具有熟透不倒瓤、貯放不湯化等特點,在室內自然貯放,可從8月份放到春節,鮮甜不變。

② 西瓜有哪些種類,特點有哪些

西瓜種類可以按照以下三種標准來分:(一)棍據成熟期,西瓜種類可以分為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三種類卒。
1.早熟品種從播種到收瓜需90-90d,瓜成熟快,從雌花開放到成熟需要25-30d0株酬小,適合密植,優良的品種有京欣、鄭雜、早花等小瓜型品種。2.中熟品種北方從播種到收瓜需90-100d,瓜成熟稍晚,從雌花開放到成熟需要30-40d,株型較大,長勢強。該類品種的瓜大、皮厚,較耐運輸和貯存,如西農r號等。3.晚熟品種北方從播種到收瓜需100-120d,軟培較少,瓜大,耐貯存,如紅優2號等。(二)根據用途,西瓜種類可以分為鮮食西瓜和籽用西瓜。目前選育的西瓜品種多為鮮食西瓜,是西瓜栽培的主要類型,在西瓜種類中是雜種優勢利用程度最高的;籽用西瓜適應性強,側蔓結實率高,管理較為粗放,西瓜選種與鮮食西瓜相同。內蒙古、甘甭、新祖等省區是國內大板瓜籽的主要生產地.主要為常規品種.甘肅已經培育出雜交品種。(三)根據染色體西瓜的種類為:二倍體、四倍體有籽西瓜和三倍體無籽西瓜。其中四倍體西瓜是人工誘變二倍體西瓜實現染色體加倍獲得的,一般只作為培育三倍體無籽西瓜時的親本(母本),不做栽培用。二倍體西瓜加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鹼處理西瓜種子成剛出土的幼苗,獲得四倍體。三倍體西瓜是以二倍體西瓜作父本。四倍體西瓜作母本雜交獲得的,有品質好、產最高、無籽的特點,fl內優良品種如黑蜜、新i號等。

③ 簡述泰國西瓜雕 200字左右 速度啊急用

泰國的熱帶水果品種豐富,水果雕刻藝術源遠流長。泰國水果雕刻作品是餐桌上的主角,起到裝飾餐桌的作用。其中西瓜有豐富的色彩,而且體積很大,容易發揮。以西瓜雕刻藝術來說,先切掉西瓜的底部,以便西瓜能在桌子上放穩,隨後從花蕊開始,刻直徑為兩寸左右的圓形,然後一層一層雕刻花瓣,直至整個西瓜成為一朵嬌艷的花朵。

希望能幫到你,記得好評哦,O(∩_∩)O~

④ 西瓜品種

西瓜的種類
西瓜,又名水瓜、寒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原產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帶,後逐漸北移到埃及,傳至伊朗,再經「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我國,所以在我國稱其為西瓜。2000多年來,我國勞動人民精心培育,已經使西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那麼,到底西瓜一族中有多少個不同類型的瓜種?我們不妨開開眼界。
香味西瓜 由河南農大研製培育成功的「香味西瓜」,皮薄肉厚,比一般西瓜甜4~6倍,放在屋裡香氣襲人,有「瓜中之後」的美稱。
兩熟西瓜 兩熟西瓜的第一茬瓜上市比普通西瓜早,第二茬瓜上市又比普通西瓜遲,恰恰處在貨源緊缺的時候,所以經濟效益較高。
迷你西瓜 日本市場上推出的一種西瓜,用一隻手掌就可托起,重約l.5~2千克,肉為紅色,皮超薄,汁多而甜,最適合小家庭食用。
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平均每隻重3~3.5千克,平均畝產2250千克左右,是目前國內出口量較大的品種之一,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酒味西瓜 出自美國園藝師的「酒味西瓜」,培育方法十分特別,用一根燈芯,一端浸在美酒里,另一端接在瓜藤的切口上,並用石膏封牢,當西瓜成熟後,酒香撲鼻,別有風味。
方形西瓜 「方形西瓜」的培育方法是,趁西瓜剛剛結出果實,便把西瓜置於方形的模殼中,成熟後即呈正方體。
橡皮西瓜 河南中牟縣農技人員利用8年時間培育出的「橡皮西瓜」,具有耐貯存、耐運輸等優點,這種西瓜在室內自然條件下存放3個月不變質,長途運輸2000多公里不破爛。
什錦西瓜 美國阿肯色州栽培的「什錦西瓜」,最重的達90千克,成熟後肉色有3種,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3~5倍,素有「西瓜大王」之美譽。
奶味西瓜 這是我國西瓜育種專家鄭宜興培育成功的組合雜味新品種,現已定名為荊雜512,屬大果型品種,味特甜,具有牛奶香味。
上架西瓜 江蘇南京大廠區葛塘新村蔬菜科技站培育的「上架西瓜」,採用搭架種植方式,瓜早熟,產量比普通西瓜高出1倍。
耐貯西瓜 泰國有一種西瓜,瓜皮堅硬,具有熟透不倒瓤、貯放不湯化等特點,在室內自然貯放,可從8月份放到春節,鮮甜不變。

西瓜論品種可分為三類:
可分為三類: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
論種子又可分為四種:
大籽類型100克--150克.中籽類型40克--60克.小籽類型20克--25克.子瓜類型150克--200克.
普通西瓜主要是買來吃;
瓜子瓜主要晾瓜子賣;
小西瓜用來觀賞.

西瓜的品種很多,開始由日本、我國台灣省、韓國等地引進。近幾年國內有關單位培育了一批品種,其生產性能和果實性狀及品質接近引進品種,現介紹幾個目前應用較多的品種,供各地選用時參考。
2.1 紅小玉
湖南省瓜類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新品種。生長勢較強,可以連續結果,果形稍大,單瓜重約2.0Kg,1株可結3~5個瓜。果實圓形,具綠色條帶,外觀漂亮,皮薄,果肉紅色,含糖量13%以上,果肉細、無渣,種子少。自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約需35天。該品種1999年在北京市大興縣第12屆西瓜節上獲新品種獎。目前在上海市南匯縣、浙江省加善縣有一定栽培面積。
2.2 春光
合肥華夏西瓜甜瓜科學研究所育成的雜交一代新品種。果實長橢圓形,鮮綠色覆有細條帶,單瓜重2.0~2.5kg,果形周整,不變形、不空心,果肉粉紅色,肉質細嫩,含糖量13%,梯度小,風味極佳。果皮薄,僅2~3mm,具有彈性,不易裂果,耐貯運性好。植株生長穩健,低溫下伸長性好,在早春不良條件下雌、雄花分化正常,坐果性好,易栽培。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早期約35天,中期約30天,目前在滬郊、浙江加善縣有較大面積栽培。
2.3 陽春
合肥華夏西瓜甜瓜科學研究所育成的雜交一代新品種。果實高圓形,皮色翠綠覆有墨綠色條帶,外形美觀,果肉金黃色,鮮艷,肉質細嫩,爽口多計,中心部含糖量12%-13%,梯度小,風味佳,品質上等。植株生長強健,耐病,抗逆性強,在低溫弱光下生長正常,易坐果,單株結果數多,單瓜重約2kg,極早熟,適於大棚早熟覆蓋栽培。
2.4 黃小玉 H
湖南省瓜類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新品種。果實高圓形,單瓜重2kg左右。果皮厚約3mm,不裂果,果肉金黃色略深,含糖量12%~13%,肉質細,纖維少,籽少,品質極佳。抗病性強,易坐果,極早熟,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約26天。
2.5 特小鳳
台灣農友種苗公司育成的雜交一代新品種。極早熟小果型品種,果實圓至高圓形,果形整齊,具墨綠色條帶,果肉晶黃色,肉質細嫩、脆爽,甜而多汁,含糖量12%左右,果形整齊,皮薄,較易裂果。耐低溫,適於秋、冬、春三季栽培,產量高,一般667m2產量1400Kg。
2.6 早春紅玉
由日本引進的雜交一代品種。1996年引入,2000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該品種生長穩健,耐低溫弱光,適於大棚早春設施栽培。極早熟,主蔓5~6節出現第1朵雌花,雌花著生密,開花後在正常溫度22~25℃下成熟。果實圓至高圓形,單瓜重1.5~2.0 kg,果皮深綠色覆有墨綠色條帶,果皮薄約3mm,不耐貯運。果肉黃色,質細無渣,中心含糖量12%以上,口感極佳,產量較高,一般 667m2產2000Kg左右。
2.7 黑美人
台灣農友種苗公司育成的雜交一代品種,2000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生長健壯,抗病,耐濕,夏季栽培表現突出。極早熟,主蔓6~7節出現第1雌花,雌花著生密,夏秋季開花至果實成熟僅需22天。果實長橢圓形,果皮黑色有不明顯條帶,單瓜重2~3kg,果皮薄而韌,極耐貯運。果肉鮮紅色,中心含糖量12%,最高可達14%,梯度小。最適於夏秋栽培。
其他栽培品種還有小蘭(台灣農友種苗公司)、那比特(韓國)、小天使(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小玉(廣州協力園藝研究所)、華晶5號(河南孟津縣西瓜協會)、俏美人(河北省蔬菜種苗中心)等。
3 保護設施種類、結構和性能
為防止小西瓜裂果,必須在設施保護條件下栽培,常用的為大棚(中棚)和小拱棚覆膜栽培。

東台西瓜發展歷史、現狀和前景
一、東台西瓜的發展歷史
「東台」二字始見於公元937年,經查考歷史資料,「東」者因其東台在泰州的東北境,故曰「東」,又因地勢較泰州稍高故曰「台」。公元前117年(漢武帝元狩年),揚州置滄海邵,設海陵縣(泰州),東台是其屬地。公元1768年(清乾隆33年),與泰州劃疆分治,正式建縣,隸屬揚州府,1927年(民國16年),大革命後改縣公署為縣政府,1949年建國時為東台縣人民政府,一度隸屬泰州專署,1950年隸屬鹽城專署,1987年撤縣建立東台市。
1、東台西瓜源遠流長
東台自古以來,海勢東漸,成陸較快,灘塗草地逐步利用,鄉村以發展鹽業和農業兩大宗產業。東台域內以范公堤為界,堤東為長江、淮河泥沙隨潮汛漲落時沖擊而成的平原地帶,並逐步向東方延伸,地勢也愈來愈高(堤東最高處地面真高達5.1米,比堤西地區高出2-3米)。西瓜屬喜旱作物,特別適宜於這一區域的沙壤土上種植。據有史記載,公元1023年(天聖元年)歷史名人范仲淹在東台任西溪鹽倉監時,很多農民就已種植西瓜,城裡開始有西瓜集市。由於東台地勢呈東高西低、南高北低,歷史上農田高高低低,大匡小塊,千差萬別。堤西地區是「高匡水平田,低匡能行船」;堤東地區是「高田好種瓜,低田能放鴉」。1917-1940年,進行興墾廢灶,築堤防潮,開拓河道,基本達到了區有區河,區內有匡,匡有匡河,窕有窕溝,並結合平整土地,開始建立條田化,為西瓜生產提供了抵禦客水和防止海潮倒灌的基本農田設施,使西瓜作物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種植格局。
2、東台西瓜傳統悠久
近靠東台台城東南部的長青村,坐落於范公堤的沿坡,歷史上因終年生產瓜果蔬菜源源不斷,四季長青而得名。盛產的百合頭青菜和西瓜歷史悠久,質量馳名遠近。其青菜以燒煮易爛、湯白而被誇贊為「臘月青菜勝羊肉」;長出的西瓜清鮮可口,素享盛名,憑借緊靠城郊的優勢和種瓜的傳統經驗,除自吃還能進城賣瓜賺錢,成為人們喜愛生食的主選果品。隨著時代變遷,西瓜的種植區域不斷向東延伸擴展,經過土壤改良和精心耕種,東台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繁多,主要有糧、棉、油、糖,麻,菜、絲、瓜、菱、藕、葯、果、雜等,其中堤東盛產向日葵籽、蓖麻籽、西瓜、香料等優勢產品,四灶鎮的上官村、三倉鎮的官苴村數百年來一直以種植西瓜而聞名遐邇。三倉目前全鎮種植西瓜面積就達6.5萬畝,西瓜產品在省內外有名。
3、東台西瓜史料詳實
據《東台市志》記載,東台西瓜曾以甘甜汁多、消暑解渴、風味獨特而成為縣府的禮品,人們夏日常食的果品。有關「東台西瓜為何如此甘甜可口」,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段優美的故事,傳說在漢代以前,人間並沒有甘甜鮮美的西瓜,它的由來還與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有關呢!
那一年,七仙女離開瑤池,下凡到西溪(東台古稱)董家舍與董永結為夫妻後,覺得人間的西瓜與天宮大相徑庭,缺少水份和甜頭,口味遠不如天宮里的仙瓜品種,心想,如果人間也能吃到那樣的仙瓜,該有多好啊。於是,她萌生了「瑤池采籽,凡間栽種」的念頭。
其實,天宮也有規矩,仙瓜仙果享用時,任何人都不準有留果殼種籽,以防流入人間。但聰明的七仙女自有辦法,她早有準備,在寬大的長袖中縫了一隻小口袋,瑤池赴會時,乘人不備,將仙瓜種籽藏進衣袋,帶回西溪。
她和董永在西溪東南角一個叫長青的高坡上種下了仙瓜種籽,並用甜美的繅絲井水細心澆灌,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種籽上就吐出瓜苗,接著藤纏藤,葉搭葉,長得水靈靈、青翠翠,真是惹人喜愛。
轉眼到了摘瓜嘗瓜的時候了,這見刀落瓜開,撲的一聲晶瑩剔透的西瓜分為兩半,啊!紅瓤黑子,皮薄肉脆,甘美甜爽,入口即化,在場的人全都樂呆了。
西瓜甜人心,好事傳千里。四鄉八鎮的人們紛紛前來看瓜嘗瓜,七仙女不僅熱情招待客人,還將瓜籽一一送給鄉親們,就這樣,經過一代代東台人的培植,這來自天庭瑤池,又用繅絲井水澆灌的甜爽可口的東台西瓜,一直享有盛名。後人們便取名為「佳蜜」瓜。
據史載,北京天聖年代,范仲淹在西溪擔任鹽官時,鎮內八字橋附近已有西瓜集市;因為東台西瓜的甜美甘冽,周邊縣府的人們都紛紛到東台西溪采購,轉銷給各地。范仲淹是有名的孝子,他母親愛吃西瓜,他都親自把皮薄瓤脆的西瓜孝敬母親。公元1182年,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為追尋前賢范仲淹的足跡,曾到范公堤畔,看到東台瓜業興旺景象,融景生情,詩性大發,吟誦了「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旁桑陰學種瓜」的優美詩句,生動反映出東台800多年前種植西瓜的真實情景和場面。
二、東台西瓜的發展現狀
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東台西瓜憑借傳統優勢、技術優勢、區位優勢和特有的土壤質地、氣候條件、產品口感風味,已逐步培植成為主導產業,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省內外產生很高的知名度,帶動和促進了我市種植業結構調整和園藝生產的快速發展,其主要特點:
1、產區相對集中,種植規模大
我市東部地區為泥沙沉積平原,土地後備資源豐富,地勢高,沙性土,為西瓜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西瓜生產得到長足發展,種植規模逐年擴大,以三倉、四灶等鎮為核心,帶動和輻射到10多個鎮和弶港、新曹農場。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全市每年以1萬多畝速度遞增,2005年東台西瓜面積達20.2萬畝,種植規模連續多年列全省各縣之首。在種植上,堅持集中連片,按照輪作要求,實行區域化布局。通過土地流轉,積極鼓勵種瓜能手擴大承包面積,培植西瓜種植大戶,少的農戶種植西瓜也在15-20畝之間,一般的30-50畝,多的達200-300畝,實行規模化經營。
2、產品具有特色,競爭能力強
東台西瓜之所以保持市場永久不衰的競爭力,是與品種、品質、品牌三大特色分不開的。一是不同果型搭配和不同熟期上市更適應市場需求。面對城鄉消費者一般只有2-3口之家的實際,堅持小果型禮品西瓜為主(單果重1.5-2.5Kg),搭配種植中果型品種(4-5Kg),適合於現有家庭的消費要求。同時,通過改進栽培設施,選用對路品種,發展春提早、越夏和延秋栽培,東台西瓜從4月下旬開始至11月上旬都可以持續不斷的有產品入市供應。二是內在品質和風味口感更適合消費心理。通過引進日本、台灣等紅瓤、黃瓤小果型西瓜品種,推廣84-24、京欣等國內中果型優良品種,應用良法栽培,產品以其口感細膩、食口性好、纖維少、水分足、甜度高等諸多優勢,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三是大力創樹和運用品牌更增添市場影響效應。除產品和產地具有獨特優勢外,我市早在1999年就以「佳蜜」牌綠色食品標志而名揚於國內市場,2002年獲得江蘇省名牌產品,2003年9月東台市西瓜產銷協會又申報「東台西瓜」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受理,使得東台特色西瓜產品如虎添翼,市場上名聲變得更加響亮。
3、栽培技術先進,產量效益高
我市西瓜產區充分利用優越的生態環境,採用簡易的竹架大棚設施,發展保護地栽培,配套電熱線加溫育苗,實行春秋兩季生產,為西瓜產品提前、延後和補淡上市創造了條件;通過推廣應用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對西瓜的整枝壓蔓、人工授粉、疏果留果、合理施肥等群體調節技術以及防病治蟲、抗旱補水等應變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使產量、效益水平顯著提高。2004年東台全市種植西瓜19.8萬畝,畝產量達3600Kg,畝收入平均4040元,東台西瓜總產量達71.28萬噸,總收入8億元。
4、產銷體系健全,產業化進程快
圍繞西瓜這一強勢產業,市鎮兩級農業部門、東台市西瓜產銷協會、村級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經紀人以及黨政有關部門在服務、指導、宣傳、流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西瓜的產銷銜接、加快產業化經營步伐作出了巨大貢獻。及時在網上發布西瓜信息,加強與新老市場聯系,運用報紙、電台、農交會宣傳推介東台西瓜產品,擴大市場影響;通過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廣大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產區對瓜農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切實幫助解決生產中的難題;充分發揮種子企業與協會成員的聯合作用,大力推廣西瓜穴盤基質育苗技術,發展嫁接換根工廠化育苗,為新一輪種苗革命探索新路,幫瓜農節本增效,控制土傳病害提供最有效的服務;市鎮兩級政府通過組織開展蔬菜瓜果提質增效活動,對西瓜生產中布局、技改、產量、效益等重點目標進行考核評比,提高西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農業和工商部門圍繞創樹西瓜品牌,共同聯手申報注冊產地證明商標;質監、工商等職能部門齊心協力規范農資經營、加強產品檢測,為西瓜產品質量建設和維護東台西瓜形象保駕護航。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加強組織領導、產品流通、技術服務、質量管理等體系建設,使產銷更加銜接,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東台西瓜不僅暢銷上海、南京、杭州等各大市場,還遠銷鄂、川、贛、閩、湘、粵等地,市場佔有份額不斷擴大,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三、東台西瓜的發展前景
1、種植規模將繼續擴大
隨著東台西瓜產品暢銷、效益攀升,生產積極性會更加高漲,在區域布局上,走「內延外拓」的道路,種植面積在全省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在品種布局上,更適應消費者要求,進一步優化紅瓤與黃瓤、小果型與中大果型、旺季供應與淡季補缺相結合的品種結構,以產品的均衡上市,減少發展中的市場風險。
2、種植水平將顯著提高
針對生產實際,農業部門已經開展了西瓜穴盤輕基質育苗、雙大棚多層覆蓋、嫁接換根抗重茬、微滴灌、機械化作業等多項技術研究,為東台西瓜技術創新提供了技術依據。通過發揮協會的服務、指導等橋梁紐帶作用,栽培技術更加完善,東台西瓜產量和效益必將在高起點上求得新的突破。
3、品牌效益將得到增強
鑒於東台西瓜產區生態環境優越、質量優勢明顯、市場銷路擴大等基礎條件,創樹東台西瓜品牌,運用這一無形資產將是鞏固發展西瓜產業的強大動力。目前,東台西瓜雖然申報注冊,但證明商標亟待獲批;現有包裝雖然精美別致,但防偽標識還未啟用;產品雖然暢銷大江南北,但超市專銷才剛剛起步,用好「東台西瓜」品牌將是進一步佔領國內市場的必由之路。對此,我們將堅持做到分品種、標級別、注商標、貼標識,以新穎的包裝設計,過硬的產品質量,應有的商品形象步入市場,努力實現以質量保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品牌創效益的遠大目標。

⑤ 泰國水果都有什麼

1、人參果

橢圓形水滴狀,棕色外皮,香甜多汁的淡紅棕色果肉,可以直接生滴上一些萊姆汁吃或是和糖漿一起煮,做成果醬和蜜餞。

2、山竹

山竹也是泰國街頭隨處可見的一種水果。它的果皮是一層深紫色的硬殼,用手掰開後,裡面是一瓣瓣白、甜、美味的果肉。果皮含有苦澀的汁,如不慎舔及將使舌頭苦澀難耐。

3、蛇皮果

泰國的蛇皮果,比較長身一點,果皮很薄但是較硬,果肉外表有點像榴槤,核比較大一點。果肉脆,成熟的比較甜,果肉黃色和榴槤類似,有點酸臭的味道,就像酒糟的味道,不過很好吃。沒有成熟的果肉比較白,酸甜適口。

4、蓮霧

蓮霧果形似青椒,個頭略小些,綠色稍淡些。可能是因為這種水果的產量不高,或是保鮮要求太高,在泰國的水果攤上很少看見。如果光從口味上來說,蓮霧果吃得口淡淡的,不甜也不酸。

5、紅毛丹

紅色毛絨絨的外皮,裡面的白色果肉甜美,一般多直接生吃,也可做成果醬、調味醬及冰淇淋,或加入色拉中。

⑥ 西瓜有多少個品種

西瓜品種非常多,主要品種有:

小天使西瓜 、春雷西瓜 、京秀西瓜、 麒麟王西瓜 、紅虎西瓜 、黑金剛西瓜 、華蜜冠龍 、慶發黑馬西瓜 、抗病早冠龍花皮、 少子巨寶西瓜、 紅小玉、早熟小果型禮品西瓜 、雪峰花皮無籽、 黃小玉 黃寶石無籽西瓜 、黑美人西瓜 、黑皮黃肉、特小鳳 、無籽西瓜 、爆炸瓜 、花皮西瓜

(6)泰國西瓜是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1、西瓜品種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種子形式多樣,以新疆、甘肅蘭州、山東德州、江蘇東台等地最為有名。其原種可能來自非洲,久已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金、元時始傳入中國。

2、西瓜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溫去暑;種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葯用,有清熱、利尿、降血壓之效。

3、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的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