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視劇貝利主要講了什麼
1. 《一條狗的使命》主要講了什麼
《一條狗的使命》劇情介紹:貝利一開始以流浪狗的身份被主人翁伊森的父親收留下來,從此作為陪伴伊森的「朋友」,從兒時的形影不離到伊森成年後的忠實守護,伊森對萌寵貝利的飲食喜好和日常習慣都已經是了如指掌,麥富迪的培根片,干癟的橄欖球。
這些見證著這十年裡,貝利已成為伊森生活里無可替代的存在。即使後來貝利穿越歷經四生四世的多次重生後,在一次次生命中完成不同的使命過程中,卻從未忘記尋找最初的主人。
憑借伊森獨有的氣味、熟悉的麥富迪培根片味道、還有那顆存放幾十年橄欖球,終於在多年後,貝利重回主人翁身邊,並從火場中拯救回伊森。
(1)泰國電視劇貝利主要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一條狗的使命》角色介紹:
1,貝利(狗狗)
多職兼備,不僅紅娘牽線、搜救技能樣樣精通,高空捕球毫不費力,個個變身運動健將。貝利經過轉世外表變了,可它還是經歷重重困難回到主人的身邊。
2,伊森
狗狗貝利的主人,一次意外的相遇開始了主人和汪星人的四世寵物情緣。毫不掩飾自己對於狗狗的喜愛。因為狗狗遇見了自己的另一半。
3,漢娜
男主角的女朋友,在狗狗貝利的幫助下與男主角相遇從而相愛,也受貝利的喜歡,因為男友癱瘓後在男友的一再堅持下與其分手。
2. 球王貝利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是寫貝利小時候家裡很窮,居住在貧民窟里,他買不起足球,就踢塑料盒、汽水瓶、椰子殼,沒有地方踢就在院子里、巷口、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教練送給他一個足球後踢得更賣勁了。當聖誕節時,沒有錢買禮物送給教練的他為教練祈禱,還為教練的聖誕樹挖了一個坑,他的真誠感動了教練,教練就收他為隊員。三年後,終於奪得了金杯。
能簡單點嗎追答:講的是貝利從小非常喜歡踢足球,但家境貧困,後來,經過努力,捧回了世界盃足球賽的金杯。
3. 傳奇的誕生講的什麼故事 該電影講述了貝利怎樣的故事
電影《傳奇的誕生》前兩天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很多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都表示這部電影非常的精彩。該電影現在已經在影院上映了,有很多還未看過電影的觀眾好奇這部電影究竟講的什麼故事,這部電影究竟有何特別之處讓這么多人看了之後為之沸騰呢?
《傳奇的誕生》劇照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貝利從貧民窟的擦鞋童之後一路逆襲,最後登上了世界之巔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據悉,該電影主要是選取了貝利從兒童時期到他年滿17歲參加了世界盃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生階段,充分的為觀眾展現了所謂的天才球員背後,往往也有著常人根本無法想像的心酸。並且貝利本人觀看完電影之後,也坦言說到,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大銀幕上全面展現他的家庭還有他的童年時期以及他職業生涯的起點。
《傳奇的誕生》劇照
雖然貝利出身於貧民窟,但是他卻憑借著驚人的毅力還有對足球的熱愛,最終也打破了別人的嘲諷和來自各種人的偏見最後成功逆襲了。正是這樣一段非常勵志的傳奇故事對於許多正處於新學期開學的觀眾來說,無疑就是一股能夠振奮人心的強大力量。
《傳奇的誕生》劇照
在貝利登上世界之巔的這個過程,他的父母也一直都是竭盡所能的去支持他鼓勵他,當貝利因為家庭貧困都無法擁有一直真正的足球時候,他的父母便在芒果樹下為他傳授用芒果練球的技巧。而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訓練方法也是讓他為日後在世界盃上的表現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當貝利遭受到了各種嘲諷和腿傷打擊的時候,他的父母也一直都在身邊鼓勵安慰他,讓貝利能夠重新振作起來,並且最終完成了逆襲。
4. 傳奇的誕生-做自己
是我們的與眾不同,成就我們的精彩絕倫!
-貝利
《傳奇的誕生》是講述的是貝利18個月踢進1958年世界盃的傳奇經歷,也是如何 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成為自己 的心路歷程的展示。
球王,非凡人,亦凡人。
一
平民窟的街頭足球,因為熱愛,這群孩子充滿了歡樂。
用衣襪裹塞了一個圓形的所謂足球,光著腳,穿街走巷,奇趣橫生。
興趣引發的動力與快樂,是一個人最原始和本真的部分。
二
光腳小分隊有了去參加青年隊足球錦標賽的機會。
當他們偷花生買裝備,穿上了襪子、鞋子;近視的摘掉眼鏡;胖子扣上緊綳的馬甲的時候,他們沒有一點優勢,被束縛了。
貝利: 我討厭這雙球鞋。
是的,穿鞋還是光腳,穿的鞋子合不合適, 不是為了別人,是為自己真實的體驗和感受。 這個道理在貝利的這場球中,做了最真實的詮釋。
丟掉不合腳的鞋子,戴上眼睛,脫掉馬甲,進入自己的節奏。
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
貝利的名字就這樣被叫開了。
天賦秉異的孩子吸引了球探的注意。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伴隨著社會化的過程。社會的文化壓力、亞群體的規則、角色的規范……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判斷:我,還是別人理想中的我?
三
同伴意外身亡,貝利責怪自己。
在跟著爸爸刷馬桶的過程中,貝利陷入沉默寡言和鬱郁寡歡的階段,也是在得到和失去的思索里進行探索自我。
在上學做算數的父母認為正確的道路和渴望踢球的內心之間在掙扎。
父親用芒果訓練法喚醒貝利的渴望,母親看到父子沉浸在足球的喜悅里,叫來了球探。從此走上職業球員的道路。
遵循內心,想做就去做吧!
如果說興趣是一條腿,那麼,能力就是一個人的另一條腿。天賦是能力的一種特殊形式,辛苦訓練讓能力出彩。
四
在進進球隊訓練初期,貝利在學習歐洲球隊最先進的技術和自己的任加踢法之間又一次矛盾,讓貝利陷入困惑迷茫中。
被教練稱為「華而不實,賣弄技法的江湖技巧」,嚴謹按照「外腳背」踢法,貝利如困獸,深夜默默的淚水和球場的孤獨,使他欲離開球場。
「我不行,我不會像別人那樣踢球」 當球探在車站找到貝利的時候,他這樣說。
「跟別人踢的不一樣,有什麼不好!」 球探肯定了貝利的任加踢法,讓他有信心重回球場。
是的,不要怕和別人不一樣。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無數次困惑:我是誰?我來自何方?我終將何處?
每次我們都在自問自答里,越來越澄清這個問題。
五
父親送探親的貝利時,父子倆的談話,讓貝利更加清晰看到自己,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
「你可以改變這一切。」 父親說。
「我迫切地想向全世界展示我的任加球技,想讓所有的巴西人以我為傲, 但當機會終於擺在面前的時候,我卻遲疑了 。而這也斷送了我的職業球涯。」
「為什麼呢?」貝利問。
「 因為我的信仰動搖了,我不再堅定。 」父親。
「當有人惡語相向,對你指手畫腳時。」父親。
「 我懂,穩住 。」貝利。
是的,我們是否也曾經那麼努力去追尋別人的肯定和贊揚,當機會來臨時,我們去無法把握。是我們目標錯了,還是能力不夠,亦或是不敢要?
我們需要膽識,也需要冷靜。
六
當貝利第一次受傷,有可能錯過這個賽季的比賽時,貝利無比低落,有一次懷疑踢球的決定。電話中,媽媽盡管很心疼,但語言很清晰有力:
「這個決定是我們一起做的,而且相信這是個正確的決定。」
「不管發生什麼,我和你爸永遠愛你。」
遇到挫折時,不懊悔,不遲疑,沒有責怪他人或自責,我們在一起。
貝利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不善言辭而臨危不懼的人: 勇往直前。
七
1958年世界盃。
「我不會像你那樣踢。」貝利,「如果你的腳好些了,還是你上場吧。」
「其實不是腳,受傷的是腦袋。」隊友「我這一輩子都在幻想成為歐洲人,但自從我來到這里,我意識到,我是巴西人。」
「你向所有人證明了它的價值:任加。」
「真的很美。」
隊友的話讓貝利更加清晰,隊員用他的人生經歷總結成一句話: 不要成為別人,而是做自己。
這次貝利助球隊進入決賽。
八
在新聞發布會的時候,瑞典隊主教練稱巴西隊「他們都是畸形人。」這使巴西隊隊員情緒低落。貝利和父親通話。父親說:
「不要讓懷疑蒙蔽雙眼。」
「這是個暗號,預示著貝利的時代來臨了。」
「在法國隊的時候,你相信了自己。」
「你要激勵你的隊友,也要相信他們自己,相信巴西隊,相信任加。」
之後,在貝利的鼓舞下,他們顛球到燈塔,在輕松的游戲中,重振士氣,使貝利成為球隊的靈魂人物。
相信自己,在混亂中看清自己。
九
主教練在比賽前的進行的團隊演說:
「我們的風格不同,我們的長相也和他們不一樣,不是嗎? 但這,就是真實的我們。 」
「我們有個共同點,任加, 巴西特有的表達快樂的方式。 」
「大家上場後,把我上周教的全部忘掉,我 不想看到模仿別人而出盡洋相的巴西隊 。」
」我要讓他們看到巴西隊 最真實的一面 。」
不是模仿別人,對這個世界,我們有特有的表達方式,那就是真實自己。
十
「奇跡是靠我們創造的。」
「奇跡就在我們身邊。」
解說員。1958年6月29日。
我們對未來的預設,讓我們有安全感;我們勇於突破,讓那些不可能成為驚喜。這就是生命的樂趣。
記住球王的總結陳詞: 是我們的與眾不同,成就我們的精彩絕倫!
我是丁若木,相信敘事的力量。
堅持敘說222天,堅持鍛煉203天。
5. 狗的使命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00字(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1
一直以來,狗都被看作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最近在國內上映。影片講述了一條名叫貝利的狗,經歷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不同的使命,最後又回到了主人身邊的故事,將貝利對主人那種生生世世源於愛的使命展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的開始,小男孩伊森在媽媽的幫助下救下了貝利並將它帶回家,之後的十幾年,他們形影不離,貝利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增添了更多活力,也成了維系一家人情感的紐帶。貝利幫助主人找到人生的伴侶,在危難之際拯救全家人的生命,再到後來成為警犬幫助警察破案,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它既是陪伴小主人一起成長,身兼橄欖球童和撩妹利器的金毛;也是忠於職守,威風凜凜地與警察主人出生入死,並在關鍵時刻出手救人性命的警犬黑貝。娓娓道來的平淡但卻能打動人心的強大情感力量,引發了無數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2
《一條狗的使命》以狗的視角為切入,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其間穿插的六個故事,既催淚又特別暖心,影片所寄望的不僅只是想講好一段感人至深的人狗奇緣,更是人和寵物之間的情感與陪伴,折射出現實生活中「人寵關系」存在的核心問題,真正讓人能在感動之後關注到這個對人類最為忠實的群體。
現實生活中,對動物的漠視、冷酷、虐待,甚至殘害屢見不鮮,狗狗的可愛模樣經常也會讓人一念之間做出養狗的決定,但在經歷了初期的甜蜜之後,不少人忽略狗狗的存在而將其遺棄。《一條狗的使命》則把這種對於寵物的關懷給出最溫馨的提示,電影借片中男主角媽媽之口,表達出「不要因為一時沖動而養狗,而是要負起照顧它的責任」,這種人性的關懷教會我們要承擔起責任,珍惜和寵物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更把「責任」這個沉甸甸的關鍵詞無形之中輸入到影迷的腦子里。
「世界很大,我只有你」,生動詮釋出電影的「內核」。狗狗對於主人來說是一個忠誠的朋友,但主人卻是狗狗生活的全部。在主人與初戀分開幾十年後,貝利又重新為兩人牽線,促成了他們多年後的重逢,在這個充滿「快餐愛情」的時代,真摯的愛情仍經得起歲月的磨礪,影片給了渴望找到真愛的人們更多堅持下去的勇氣。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3
愛不是一方的佔有,也不是純粹的放手。養狗亦如此,狗不是用來寵的玩物,也不是純粹用來工作的工具,更不是你可以隨意拋棄的舊物,它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是一個社會共存成員,是一個生活伴侶,是一個心靈相互獨立又相惜的事實存在。
活在當下——影片最後一句看起來生硬強塞的台詞
最後這句台詞在我看來完全不突兀,而是這個影片導演想用它,點出之前所有鏡頭畫面中隱藏著的,要解開現代人現實生活中,常常因失去自我而產生種種消極焦慮的良葯。
男主人翁年輕時的同學因為不敢面對自己當下與男主之間的能力差異,而最後因嫉妒焦慮導致縱火犯罪;
男主人翁在獲得成功時受到致命傷害,因不敢面對當下的挫折而自暴自棄,放棄了自己的愛人、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追求、放棄了他喜歡的狗;
他的父親也一樣,因為貝利的淘氣導致了升職失敗而放棄了自己的所有,淪為一個街頭酒鬼浪人。
第五世剛開始養它的貧窮青年情侶,因為不敢面對當下的貧困,而一生都在那個貧困屋子裡貧困了一輩子。
這些劇情都是為了要推出最後這一句「活在當下」精髓。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4
對科學家來說,狗只是一個普通的物種。
狗,對警察來說,是並肩作戰,同歸於盡的戰友。狗,對於孩子來說,是互相戲弄的好夥伴,但對於狗來說,是永遠的主人、訓練者和朋友
一隻普通的小狗經歷了五個不同的坎坷職業,五個不同的名字,但對於這只還保留著前世記憶的小狗來說,卻忘不了那個叫伊森的男孩和狗老闆的名字。伊森五歲的時候,狗老闆來到了那個漂亮的小房子,開始了他不平凡的生活。
伊森沒去上學的時候,每天都和狗老闆貝利一起踢足球。隨著足球一次次飛出,貝利不斷成長,他逐漸體會到了人的感情。伊森長大了,但他在同學聚會上惹惱了一個男孩。他在伊森的房子前放火。盡管貝寫道嗅覺靈敏,很快就發現了火勢的蔓延,但伊桑在逃跑時摔斷了腿,不得不拄著拐杖走路。伊森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但貝利一直在伊森身邊,直到伊森上了農業大學,貝利去世。
貝利經歷了五胎五代,經歷了人間的甜蜜,也經歷了人間的辛酸。但它還是忘不了陪伴它的那個男孩,實現了他的夙願。
狗不愧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作為貝利,無論伊森快樂與否,他都可以一直守護在自己身邊;作為一隻警犬,他可以忠於職守,英勇就義,尤其是貝利對伊森的感情刻骨銘心。幾代之後,他仍然記得回到伊森身邊,幫助他找到幸福。
人們總覺得自己比其他民族優越,所以拒絕和其他民族交朋友。其實一隻小狗轉世五次,記住了當初的友情。人為什麼做不到?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
生命的意義何在,存在有什麼理由?這樣有什麼意義可言嗎?作為一隻狗,可選擇的生活方式會有什麼呢?我們還是從故事的開頭說起吧。
貝利的第一世過得很幸福,有主人的陪伴和呵護,所以它很依賴它,但是,隨著主人的離開,貝利就開始孤獨起來了,它無時無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主人,以至於到最後它都沒搞明白,為什麼人類那麼復雜,為什麼總是做狗不明白的事,例如:離開。其實,這也真實的演繹了人類的孤獨生活,為什麼會分離和孤獨呢?
貝利經歷了四生四世,最另我敬佩的是做警犬那一世,雖然鏡頭不多,但是感動到落淚。貝利這次變成了警犬,貝利很聰明,干過不少好事,在辦一起綁架事件時,被綁架的女孩不小心掉河裡了,貝利也跳下去救人,將人送上岸後,再上去幫警官,但在警官沒注意時,歹徒想從後邊射死警官,就在這時貝利將他推到,可惜歹徒射死了貝利。這一世可以說是它光榮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最後貝利獲幸,又看到了第一世的主人,但主人卻不認識它了,貝利用它的接飛盤絕活讓主人認出了這是小時候的貝利,最後他們還是永遠的在一起。
影片看似在說狗生,其實倒不如說是講人生。孤獨始終是常態,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不管生活如何,我們要活在當下。
世界那麼大,很慶幸遇到你,若我能將幸福帶給你,我將完成了我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6
乍看名字,還以為是動畫片,聽寒蕾說,豆瓣影評竟然9.2分。令人感動,亦令人深思。
狗,多麼忠實的動物。劇里的狗狗,活了四世,分別以家庭小孩玩伴,警犬,寵物狗,流浪狗-家庭狗,4種形態呈現出來,不得不敬佩作者考慮之周全。貝利對伊森的陪伴,後來的思念;警犬為護主人而死,它活得幸福,也思念它的伴侶;它是一隻可憐的,看家的狗,後來被流放,他找到了伊森,撮合了他和漢娜,最後又讓伊森認出它是貝利……幾經輪回,它也算是圓滿了,或許下一世,不再是一條狗了。不管怎麼樣,它活著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完成它的使命,令它的主人開心。
大抵,作者是希望看完這篇小說,導演是希望看完這部電影,人類都能好好珍惜、愛護身邊的狗狗吧!我們理應如此,懷著向善之心。
故事裡的伊森亦不得不令我沉思。孩童時,年少時,那麼快樂活潑,那麼優秀,最終卻因為隊友的陷害,飛來橫禍,不能再玩球,他拒絕了女友……最終孤獨一生,直到年過半百,才重拾幸福。一個人的抗壓能力,重生能力真的太重要,不管手裡拿的是什麼牌,都得好好打。即使拿到了爛牌,只要不能中途退出,就必須得扛下去,自暴自棄,並不會令結局更好。假如當年他沒有放棄自己,說不定腿好了,又可以重新撿起呢?就算不能重拾,說不定在其他方面,又有不錯的造詣呢?
不管怎樣,都要樂觀地面對人生,說不定爛牌也有機遇。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7
今天上午,我和小記者們一起去神舟電影院觀看《一條狗的使命》。
電影講述了一條狗在短短幾十年中帶著前世的記憶重生了5次,終於找到了自已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尊嚴,也就是狗的使命-----逗人開心。
我覺得貝利(狗的名字)很幸運,能從這幾次重生中尋找使命,尋找尊嚴。雖然狗和人類的語言溝通十分困難,幾乎無法理解,但只要常理解,就會發現狗的自尊心是無限的。
最感人的那一幕,就是老伊森.蒙哥馬利認出「流浪狗」是陪伴他成長的貝利時,感動不已。狗懂人心,深知誰是他的主人。可是,人知狗心嗎?也許說一個養狗的人,如果不懂狗性,談何與狗相處?這時,狗的那顆小小的無限尊嚴的自尊心一定會遭到重創,無法完成像貝利一樣的使命。
活在這人世界上的人很少能理解狗。一但理解,就會像伊森.蒙哥馬利和貝利之間發生的許多有感情色彩的事。那時,狗的使命也許在這每一分每一秒中完成。
看完電影後,我發現世間的每一個生靈都有尊嚴和使命。假如你完成了使命,卻沒有了尊嚴,那好,我希望你可以重生一次,從使命中尋找到尊嚴。假如你有了尊嚴,卻沒完成使命,那好,你也可以重生一次,在尊嚴是完成使命。尊嚴和使命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這是《一條狗的使命》給我的啟發。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8
這是一部很有愛的電影。
一開始,我並沒有怎麼想看,後來我聽到很多人談論這部電影,說很感動,但是後來我忘了有這部電影的事。大概一個月以後,我的爸爸問我想不想看《一條狗的使命》,我說想看,爸爸就陪我一起看了這部感人的電影。
影片剛開始,講了一條流浪狗出生以後,被流浪狗收留中心撿去了,後來不經意地逃了出來,遇到了伊桑。伊桑把他收留了下來,並取名「貝利」。漸漸的,伊桑長大了。他成了飛盤好手,得到了無數個冠軍。一位嫉妒伊桑的飛盤手在一個晚上把伊桑家放火,被貝利看到了,貝利趕緊跑上樓,將伊桑救了出來。十年以後,貝利死了。
輪回轉世,貝利第二次出生,竟然變成了母的`。她成了一隻優秀的警犬。在一次捕捉行動中被槍殺。
輪回,貝利第三次出生。仍然是只母的。她是只寵物狗。陪著主人一生,幫著主人找到了主人的幸福。十年了,貝利死了。
第四次出生貝利是被賣狗的賣給了別人。那個主人對她很好,可是主人的丈夫不同意,把貝利丟了出去。後來貝利不經意地找到了他的第一次的主人伊桑,伊桑不知道他就是貝利。後來,貝利找出了他原來最喜歡的飛盤,做出了只有貝利才會的動作,伊桑才知道他就是貝利······後來貝利總結出了一條狗的使命,第一要開心,然後盡可能的幫助主人,保護主人,這就是作為一條狗的使命。
或許我講的不是很感人,但是實際這篇電影是非常能感動人心的,是非常有愛的,我非常非常推薦你看看。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9
這部電影講了一條狗——貝利的故事。
貝利一開始是以流浪狗的身份被伊森一家收留下來的,它從此成為陪伴伊森的「朋友」,從兒時的形影不離到伊森成年後的忠實守護,貝利和伊森已互相成為生活里無可替代的存在。即使後來貝利穿越,歷經幾生幾世的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中完成不同的使命的過程中,它也從未忘記尋找最初的主人——伊森。最終憑借對老主人伊森刻骨銘心的記憶與熟悉,終於回到了伊森身邊,圓滿完成使命。
最讓我感動的是貝利第五次重生。重生後貝利每天都被新主人拴著,很不開心,最後還被殘忍的拋棄了。但貝利通過記憶中老主人伊森身上獨有的氣味找到了伊森,伊森雖然收留了它但並未認出貝利,還給它起了個巴迪的名字。這時我恨不得能鑽進電影里大聲告訴伊森,它就是你的「狗老大」——貝利。但貝利仍無怨無悔地幫助伊森找回了最心愛的女人,完成了讓伊森快樂的使命。後來貝利又通過找到干癟的舊橄欖球,讓伊森和自己玩接橄欖球游戲的方法,讓伊森恍然大悟,它就是「狗老大」——貝利。看到這兒,我禁不住也替貝利流下了開心的淚水。
貝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我們呢?我們現在的使命就是努力學習,汲取知識力量,為將來建設美好的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也一定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10
三月三,跟朋友去電影院看了Lasse Hallstrm所導的《一條狗的使命》。在場觀看的每一個人都是看著看著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即暖心又虐心。看完已經好幾天了,可是腦中總是時不時出現主角貝利出現說的話,它在想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一個很古老的問題,一個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可是卻總能讓我陷入沉思。有人說,活著就是活著,哪來的意義;有的說,活著就是來吃喝玩樂享受的;也有的說活著就是要跟馬雲馬化騰他們一樣出人頭地。各種各樣奇葩的答案層出不窮。我總能聽到長輩們說,好好讀書,考上好的大學,出了社會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拿高薪,出人頭地,爭口氣。或者,努力工作,賺大錢。我問了位長輩人為什麼活著,他說:賺錢生枯燥無味活。我又問為什麼要賺錢生活?他說為了活著。我想這就是答案?活著就是只為了賺錢生活,而賺錢生活又只是為了活著?周而復始,循環反復。我把答案跟朋友說。她笑到:這樣活著豈不是枯燥無味,又很累。我反問:那你說說看為什麼。她沉默不語。
我看著她,或許有點明白了,活著也許是為了相遇。遇到我們想要遇到該遇到的人,遇到我們想要珍惜的人——家人,朋友,伴侶。亦或者是一種使命,伴著他們與自己走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