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佛的山都是哪裡
1. 泰國四面佛在哪個寺
在四面佛神廟,曼谷市中心愛侶灣的Ratchadamri路和Phloen Chit路交界處。
四面佛神廟是曼谷最重要的宗教場所,是泰國人篤信的祈福場所,也是外國觀光客的必去之地。它位於曼谷最繁華的鬧市區,路口有高級酒店、購物區和寫字樓,白天夜晚遊人如織。
(1)泰國有佛的山都是哪裡擴展閱讀:
2015年8月17日傍晚時分,四面佛神廟外發生爆炸。泰國應急中心的最新數字說,爆炸導致18人死亡,117人受傷。監控畫面顯示,數十人倒在血泊中,驚恐的人們四處逃散。
事件影響
爆炸聲打破了2014年5月泰國發生政變以來出現的相對平靜,給泰國社會造成了極大恐慌。網路上謠言四起,許多此前准備來泰國公務或旅遊的外國人取消了他們的行程。曼谷市長宣布,曼谷438所中小學2015年8月18日將停課。
2. 泰國著名的景區有那些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 位於大皇宮裡面的玉佛寺排在泰國各旅遊景點的前列。玉佛寺不僅是安放玉佛的皇家重要場所,還因為它的精美裝飾,以及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關於羅摩衍那的絕美壁畫,從古至今都極具吸引力,並震撼人們的心靈,被譽為「絕美中的絕美」。
清邁府素貼山雙龍寺 從公元1916年的蘭那王朝開始建設,用於供奉佛祖舍利的雙龍寺,採用優美的蘭那藝術風格進行裝飾,壯美大方,金色的牆壁,讓人覺得炫目多彩。雙龍寺座落在北方中部肥沃富饒的山巒中,結合涼爽的氣候和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庄嚴神奇,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大城府的阿育他亞歷史遺址 暹羅歷史上最長朝代的皇宮,有417年的歷史。公元1991年,被世界文化遺產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阿育他亞王朝歷經幾個世紀,它的建築遺跡大都分散了,但人們仍能感受其美麗和繁榮。
曼谷的黎明寺 座落在曼谷湄南河旁邊的黎明寺,建於曼谷王朝三世皇時期,共有33層,也被看作世界上最高的寺廟,採用了五顏六色的瓷器裝飾,是外國人眼中最顯著的泰國特徵。黎明寺也成為泰國國家旅遊局標志里一部分。
素可泰府的西薩查那萊歷史遺跡 這里保留了從史前人類時期到有高度繁榮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的古城遺跡。1991年,西薩查那萊古跡也被收進世界遺產名錄。古城的最大特點是使用了大面積的紅土磚,由於古城掩映在山林之中,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打擾,成為研究泰國歷史方面最完整的地方。
素可泰府的素可泰歷史遺跡 在1991年也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素可泰古跡及其周邊的小城遺跡的建築特點是都擁有柔美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泰國藝術和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不管是泰國文字還是系統的城市規劃,特別是在藝術方面,素可泰的佛像是泰國藝術最美的證明。
那空帕農府的帕農寺 這個寺廟早在2300年前由普拉瑪哈嘎薩巴和另外500名高僧一起建造的。1975年,由於連日的暴風雨,那空帕農寺坍塌,之後全泰國人積極捐獻,重修這座寺廟,直到1979年才完成,使之重新聳然屹立。每年3月月圓之際,從四面八方來的佛教徒都會參加那空帕農府的盛大狂歡。
佛統府的佛統大佛塔 佛統大佛塔是國寶級古跡。「佛統塔」意思是第一座塔。在佛統塔的國家博物館里,保留了先前柬埔寨時代的藝術特徵。
呵叻府的歷史遺跡 這里的建築始建於素麗亞瓦拉曼王朝一世皇佛歷16年,婆羅門教統治時期,融合了古代高棉的風格特點,宮殿用石頭修葺而成,石塊是泰國最大的,宮殿門框及長廊上刻有精美的高棉文字。
佛丕府的拷旺山國家歷史公園 吉祥大佛寺又稱為拷旺是泰國唯一的建在山上的王宮,泰國王曾來山上舉行祈福活動,之後下令修葺並建起了拷旺國家歷史公園。山的西部建有佛塔,山中部安放有佛祖舍利,東部的山上建有玉佛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美的佛塔的尺寸與地形完美結合。(泰國旅遊局昆明辦事處供稿)
泰國民俗風土人情:
泰國位於亞州東南部,中南半島的中部,東南臨暹羅灣,西北與緬甸接壤,西南與馬來西亞為鄰,東北毗鄰寮國,東南與柬埔寨交接,面積為513,115平方公 里,西南瀕臨安達曼海。海岸線長達2600多公里。人們將國家的疆域比做大象的頭部,北部代表「象冠」,東北部代表「象耳」,暹羅灣代表「象口」,而南方 的長條地帶就代表「象鼻」。地形以平原為主,分為六個部分:北部為山區,遍布熱帶雨林,是主要的農業區之一,盛產柚木,主要城市為古城清邁;中部為著名的 湄南河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是泰國的心臟地帶,也是人口最密集地區,主要城市為首都——曼谷;東部為東南沿海,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海濱沙灘;東北部為 高原地帶,是著名的茉莉香米的主要產區;南部為山地丘陵地帶,普吉——位於馬來半島北部,風景迷人,是旅遊勝地,也是燕窩的主要產地。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 錫,鐵,鎂等礦,也是橡膠的主要產地,主要城市為合哎。
泰國是亞洲重要的旅遊國家之一,其迷人的熱帶風情和晴朗的氣侯以及獨特的佛教文化和美食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它不僅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佛教傳統,也有現代生活的繁華和時尚。首都曼谷——是泰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東南亞重要的旅遊中心。
泰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佛教歷史的文明古國,佛教是國教,90的國民信奉佛也有回教,基督教等各宗教。無論大小各種宗教,均受憲法保護,法律地位平等。泰 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寺廟林立,佛像雕塑隨處可見,故又被稱為「千佛之國」和「黃袍佛國」,「泰絲」和手工藝品聞名於世,民間舞蹈和藝術豐富多彩,「人妖」 是泰國獨有的人文景觀,也是吸引外國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使泰國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旅遊大國。
泰國全國設有73個府,675個縣。按地理特點,全國又可劃分為泰北,泰中,泰東北和泰南四個區域。歷史悠久,海岸線綿長,河山秀麗,森林茂密,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曼谷,巴提雅,清邁,合哎,普吉島是全國五大旅遊中心。
泰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30多個民族,以泰族人和老族人為主,約各佔40和35,其他還有馬來族,高棉族,苗族,桂族,瑤族等。華僑和泰籍華人約有400多萬人,占總人口的8。華人掌管著泰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命脈。
泰國的儀式繁多,禮節也很復雜,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儀式和禮節。泰族是泰國的主要民族,因此泰族的禮儀基本上也是泰國人的禮儀。
泰國人見面時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法是雙掌連合,放在胸額之間,這是見面禮,相當於西方的握手,雙掌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百姓見國王 雙手要舉過頭頂,小輩見長輩要雙手舉至前額,平輩相見舉到鼻子以下。長輩對小輩還禮舉到胸前,手部不應高過前胸。地位較低或年紀較輕者應先合十致意。
別人向你合十,你必須還禮,否則就是失禮。合十時要稍稍低頭,口說"薩瓦迪!"(Sawattdee,即"您好")。雙方合十致禮後就不必再握手,男女之間見面時不握手,俗人不能與僧侶握手。
與別人談話時不得戴墨鏡,手勢要適度,不許用手指著對方說話。從別人面前走過時(不管別人是坐著或站著),不能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必須躬著身子,表示不得已而為之的歉意。婦女從他人面前走過時,更應如此。學生從老師面前走過時,必須合十躬身。
泰國是個王國,泰國人民對王室很尊敬,身為遊客也應入鄉隨俗,對他們的國王、王後、太子、公主等表示敬意,在電影院內播放國歌或國王的肖像在銀幕上出現 時,也應起立。凡遇盛大集會、宴會,乃至影劇院開始演出之前,都要先演奏或播放贊頌國王的"頌聖歌",這里全場肅立,不得走動和說話,路上行人須就地站 立,軍人、警察還要立正行軍禮,否則就會被認為對國王不敬。
相處之道
泰國素以包容和好客著稱,他們對每個人都示以微笑和謙遜的態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適應本地的風俗習慣。不過以下是一些特別值得提示的:
君主體制
傳統以來,泰國人對皇室成員懷有深厚的敬仰之情。到訪遊客應對泰皇,泰後及其兒女表示尊重。比如:每天上午08:00 和下午18:00,在公共場所,國歌奏響時,您應當站立。若參與皇室成員出席的公開場合,最佳的做法就是觀察及仿效在場人士的禮儀。
宗教微觀
泰國的法律有很多章節闡述對宗教違法的行徑,當中包括信眾最多的佛教和其他信仰。所有的佛像不論大小完好或殘破,都奉為神聖之物。請別攀爬佛像!一般的要求是對佛像不做出「有欠尊重」的行為。參拜佛寺,衣著需整齊--- 不要裸露上身,或穿短褲,或無袖的襯衫。供奉佛像之寺堂內,不應穿著鞋子進入。請放心脫鞋吧,寺堂內的地板,一般是干凈的。佛教的僧侶均被禁止與女士接觸,如果希望把東西交給僧侶,則應先把東西交予一位男士由他代勞。 一件長袖的罩衫扣至脖頸,並且披上發巾。
社會習俗
當泰國人打招呼時,是以雙手合十,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年有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是身體的最高的部分,他們是不容許拍任何人的頭部,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如果你偶然摸某人的頭,您要很快地向他道歉。
同樣腳被認為身體的最低的部分。別使用你的腳指向人或對象。別與你的腳摸任何人。別把你的交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別跨過人的身體,請從附近繞過或禮貌地要求他們移動。當在地板上坐時,也應使您的腳不指向任何人。
公開表示愛的行為是難以接受的。你可能看過一些十分西化的年輕夫婦手牽手的情景,但是,這樣子只在開明的社群中常見。 在泰國的社會,發脾氣是下下之策。泰國人認為這樣代表卑劣的儀態。
泰國人非常尊重國王和王室成員。不要隨便談論或議論王室。遇有王室成員出席的場合,態度要恭敬。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因此佛像無論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對僧侶應禮讓,但不要直接給錢。女性不能碰觸僧侶,如需奉送物品,應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廟參觀著裝應整齊,不要穿短褲、短裙和無袖上裝,進入主殿要脫鞋。
泰國人視頭部為神聖之地,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用腳指人或物,特別是腳底不要直沖著佛像。 也不要用腳開門關門。遞東西時用右手,不宜用左手。
公共場合男女不應過分親熱。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泰國男女在公共場合邊手牽手的都很少。
泰國人大多彬彬有禮,很難看到有人大聲喧嘩或者吵架,因此說話時應壓低嗓門,無論發生了什麼,不要當眾發脾氣。
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將。
泰國人非常愛清潔,隨地吐痰、扔東西被認為是非常缺乏教養的行為。泰國人還非常注重衛生間的整潔,因此無論外出還是在酒店,都 應注意保持清潔。
泰國是微笑的國度,人民熱情善良,樂於助人。因此到泰國後,盡管放心大膽與泰國人交談,這也是了解泰國文化的一種方式。遇有困難,也不必遲疑,盡管求助。
3. 泰國有名的佛教聖地是哪
1 卧佛寺
位於大皇宮隔壁的卧佛寺又稱菩提寺,有一系列佛寺之"最":是曼谷歷史最久遠和最大的寺廟;有泰國最大的卧佛和最多的佛像和佛塔。
卧佛寺內的卧佛全長46米,足掌長度5米,寬1.5米,兩腳掌相疊,各裝飾有珍珠母貝殼鑲嵌而成的108個吉祥圖案。
在卧佛寺內共有99座大小佛塔,高7米的佛塔就有71座,有"塔林"之稱;還有高41米的大型摩訶佛塔4座。在卧佛寺大殿走廊的柱子上、牆壁上及各佛殿、排亭中都刻有很多碑文。碑文在三世王時刻成,其內容有建築、歷史、佛史、醫葯、格言、文學、地理、風俗習慣等,被稱為"泰國的第一所大學"
這里至今仍有一所泰國古典按摩學校,招收國內外學員來培訓古式按摩術。在大雄殿外面欄桿的柱子和柱子之間,共有154幅以大理石雕刻的"拉瑪堅"故事浮雕圖案,有很高藝術價值。
2 四面佛
四面佛又稱"有求必應佛",該佛面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一尊佛面,所以稱"四面佛",位於曼谷愛侶灣凱悅大酒店的路角上。這里是香火最旺,拜佛人最多的佛像之一。只要是信佛的人,到曼谷不拜四面佛,那是不可想像的事。國外不少人為了許願、還願,多次往返泰國來拜四面佛。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他不是佛,而是天地之神、眾生之父,他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四面佛的四面分別 代表慈(仁愛)、悲(悲憫)、喜(吉祥)、舍(施惠),因此進香時要按順時針方向四個面都要敬到,否則不靈驗。據說,四面佛喜愛鮮花和歌舞,所以佛四周花串,花環、花束琳琅滿目。不時有幾位化妝的泰國少女在樂器伴奏下圍著佛像邊歌邊舞,那是還願人出錢請她們為感謝四面佛而歌舞的。
3 威瑪曼宮(金柚木宮)
威瑪曼宮,世稱雲天石宮,因為是一座世界規模最大,質地最優良的全柚木建造的宮殿,所以,又稱金柚木宮。此宮為泰國節基王朝第五世王朱拉隆功下令建造。公元1900年開始建造,作為五世王的行宮。從1926年起,雲天石宮殿封閉,作為王室儲室藏使用。1982年,在慶祝曼谷王朝創建200周年時,第九世王王後認為這樣一座舉世無雙的金柚木宮殿,構造別致,工藝精巧,全宮建築不使用一顆鐵釘,內藏歷代君王照片和生活用品,以及珍貴的藝術品,長期封閉甚為可惜,就奏請泰王批准,對外界開放。全宮呈"L"型,為三層建築,共81個房間。雖全用金柚木做材料,但建築風格、屋內裝飾、傢具卻是西歐式的。全宮分為銀器室、文牘室、御膳室、御房和後妃卧室共計30間。五世王的聽政廳和卧房內一切設施、用品擺放如舊,極具參觀價值。
第二次大戰將結束時,美國飛機轟炸日軍,一枚炸彈正中金柚木宮皇帝拜佛的殿堂。炸彈穿過屋頂落在地板上,並沒有爆炸。如果爆炸,舉世聞名的金柚木宮早就不存在了。
4 鄭王廟
湄南河將曼谷一分為二,很多有名的寺廟都集中在東岸,但在西岸的喬武里,仍有一座很具有代表性的廟宇鄭王廟。這座廟是為了紀念泰國華裔民族英雄鄭信而建造。鄭信曾率領軍隊驅逐入侵泰國的緬甸軍隊,恢復河山、建立了喬武里王朝,很受泰國人民敬愛。
鄭王廟又稱黎明寺。命名"黎明寺"有兩個原因:一是鄭信率軍到這里時正值黎明時分,鄭信下令軍士上岸到瑪喀寺拜佛;二是因為廟內最高的塔尖直插雲霄,每天首先接觸陽光,見到黎明。
鄭王廟的主塔高67米,始建於1842年,是泰國最大的大乘舍利式塔。遊客可沿著筆直的石級登上塔尖中層,俯看湄南河兩岸美景。尖塔的外面裝飾著復雜的雕刻,鑲嵌著各種色彩的陶片、玻璃和貝殼等,令人嘆為觀止。尖塔的四周另有四座方位塔;第二層塔基上還有四座方位殿。這些塔和殿的外表塑有各種神像。在大佛塔前面有一幢古佛殿,供奉著鄭信的坐像。
在大佛塔的西北方向,建有大雄寶殿。寶殿外擺放著許多來自中國的石塔、石獅、武士雕像、涼亭等物。
5 佛統大金塔
位於曼谷以西80公里處的佛統府,是泰國的一處佛教聖地。小城中遍布著佛寺佛塔,特別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大金塔,吸引著泰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佛教徒和旅遊者。"佛統"一詞來自巴利文,意為"第一座城市";大金塔,泰語稱"帕巴統者里",意為"第一佛塔"。沒有人記得大金塔建於何時,但它來源於一段神奇的傳說:很早以前,統治佛統的君王生了一個兒子,很受父親寵愛,但算命先生說,兒子長大會殺死父親。君王要餓死兒子。一個好心婦女收養了這個孩子。孩子長大後率眾起義,殺死了君王。當得知君王是他親生父親後,十分悔恨,又處死了收養他的婦女。之後,他悔恨莫及。僧人告訴他,要贖罪,只有"建一座鴿子飛不到頂的大塔"。以後,這里就出現了泰國最古老的最高的大金塔。
大金塔建於佛統市中心,呈褐黃色,塔高130米,光是螺旋狀的塔尖部分就高40米,圓形塔底直徑57米。塔的底座是兩層巨大的平台。
在大佛塔下面還罩著三座小佛塔。小佛塔修建於公元6世紀,高84米,廢棄。1860年,泰王拉瑪四世下令加以修葺,並在其上修建大塔,後塔被雷電擊毀,又新建大塔。所以,是大塔之內,包容著三個佛塔,一個套一個,這在佛塔建築史上是僅見的。在大塔基座第二層平台上,有4座佛殿背靠著大塔。在4座佛殿之間,24座鍾亭環繞大塔而立。
在大金塔寺院里,還有一座博物館,陳列著許多文物,證明佛統是佛教最早的傳入泰國的地方。
自駕游攻略、自助游路線 東南亞著名旅遊景點介紹:佛教泰國
4. 佛教之都曼谷的資料
曼谷,位於昭披耶河東岸,南臨暹羅灣,是泰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中南半島最大城市,東南亞第二大城市,為泰國政治、經濟、貿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宗教與各方面中心。
曼谷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融合東西方文化、包羅萬象的"天使之城"。是貴金屬和寶石的交易中心。經濟占泰國總量的44%,曼谷港承擔著泰國90%的外貿。曼谷旅遊業十分發達,被評選為2013全球最受歡迎旅遊城市。
曼谷是國際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多達二、三百起的各種國際會議在此舉行。城內設有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總部、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以及20多個國際機構的區域辦事處。曼谷被譽為"佛教之都",是"世界佛教聯誼會"總部及亞洲理工學院所在地。
「佛廟之都」曼谷為黃袍佛國之泰國首都位於湄南河下游距暹羅灣40公里全市面積156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910萬2010年是泰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運輸中心及最大城市。曼谷市內河道縱橫貨運頻繁有「東方威尼斯」之稱。曼谷港是泰國和世界著名稻米輸出港之一。此外曼谷還與中國的許多城市建立友好關系如廣州、北京、上海潮州等等跨國城際間的各種交往常年不斷。泰國人稱曼谷為「軍貼」意思是「天使之城」。將其泰文全稱轉為拉丁文長達162個字母其意為「天使之城、偉大的都市、玉佛的宿處、堅不可摧的城市、被贈予九塊寶石的世界大都會」等。1767年吞武里王朝(1767-1782年)興起時曼谷逐漸形成了一些小集市和居民點。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把都城從湄南河以西的吞武里遷至河東的曼谷。拉瑪一世在此造宮殿、修城牆並興建了九條街道其中以三聘街最為著名。拉瑪二世和三世統治時期(1809-1851年)城內增建了許多佛寺。拉瑪五世時期(1868-1910年)曼谷的大部分城牆被拆除新建了馬路和橋梁。1892 年曼谷城裡通了電車。1916年建立拉瑪隆功大學。1937年曼谷劃分成曼谷和吞里武兩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發展迅速人口數量級土地面積大大增加。1971年兩市合並成曼谷-吞武里都市區稱大曼谷。曼谷下轄24個縣、150個區主要部分在湄南河以東共有六個主要工商業區以挽叻區的是隆路最為繁榮以王家田廣場「最大」以施樂姆街最為「洋氣」以唐人街市場最為龐大繁華。湄南河沿岸地區是泰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旅遊景點密集區達思特地區則是泰國新的政治中心。二百多年前曼谷尚是小漁村直至1782年泰國國王拉瑪一世將首都從一河之隔的吞武里遷至曼谷曼谷才自此逐漸擴大、繁榮起來如今已一躍而為泰國最大、東南亞第二大城市。
近幾十年來曼谷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如今馬路寬廣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繁華異常已集中了全國50%以上的工業企業約80%的高等學府。聞名遐邇的朱拉隆功大學和以政治、經濟著稱的法政大學均設於此。2009年曼穀人類發展指數為0.933處於非常高的水平。曼谷又是國際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多達二、三百起的各種國際會議在此舉行。城內設有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總部、世界銀行、世界衛生、國際勞工組織以及20多個國際機構的區域辦事處。曼谷還是世界佛教聯誼會總部及國際亞洲理工學院所在地。
5. 泰國是世界上佛教最多的國家,泰國的哪些寺廟最美
泰國是世界上佛教最多的國家,泰國的哪些寺廟最美?
泰國是世界佛教最多的國家,大概95%的泰國人信仰這種宗教。因而,寺廟是大家可以在全國各地找到的寺廟建築,都是泰國人每日禱告的地方。他們大部分對旅客盛開,是最美的地方,如同歐洲的主教堂一樣。那麼泰國的哪些寺廟最美呢?
01 曼谷鄭王廟
TamPanThourat寺或猴廟,坐落於KlongSok村的入口,因其小猴子而聞名,卻也因其庇佑僧人和/或佛象的洞窟而聞名。
10 WatPhraThatDoiSuthep,清邁
這座寺廟一般被稱作DoiSuthep,雖然這實際上是它所在的山的名字。從寺廟能夠看見清邁市的壯觀風景。
11 WatSriSuphan(銀廟),清邁
SilverTemple,或它真實姓名WatSriSuphan,坐落於清邁老城區南端,順著周六市場街(WalaiRoad)。它具有被銀板遮蓋的特殊性。這座寺廟配有一所學校,以培養年輕人的這種造型藝術。
12 真理聖所(PrasatSutJa-Tum),芭堤雅
真理神殿並不是一座寺廟,反而是說白了,坐落於芭堤雅-納庫魯阿路「Soi12」的宗教綜合性神殿。這是座高約80米全木結構房屋,以越南、越南、印度和泰國風格裝飾。
13 WatChetYot,清邁
有點兒偏遠,WatChedYot始建15新世紀,從沒修補過。大家賞析其翠綠色和輕松的自然環境。它有一個含有七個點的古老的chedî,代表著佛祖在他的照明燈具之前在無花果樹下度過的七個禮拜。
14 WatBenchamaBophit,曼谷
WatBenchamaBophit是曼谷近期的偉大佛教寺廟。寺廟的主體建築要在拉瑪五世的提倡下於1899年建造的,它主體建築是一個十字形的平面設計圖,應用乳白色卡拉拉天然大理石,也回答了它度假旅遊名字MarbleTemple。關於泰國,你還知道哪些寺廟嗎?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