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歷史怎麼講中國
『壹』 歷史上其他國家是怎樣稱呼中國的為什麼
有很多稱呼,而且不同的時代,稱呼也不一樣,戰國時期,稱呼為Cīna(梵文)大概是秦的意思,漢代以後,隨著絲綢之後打開,波斯人稱呼我們Cīn,阿拉伯人稱呼我們Sīn,羅馬人稱呼我們Sinae,希臘人稱呼我們Serice。都有“絲”的意思,也就是說那時候外國人叫我們“絲國”。到了唐代,隨著佛教的興盛,我國又將Cīna這個稱呼音譯了回來,叫做“至那”(不帶貶義的)。到了明清,俄羅斯又將我們稱作Китай,和“契丹”發音極為接近(齊塔伊)。航海時代西方人在航海日記里China(中國)。但也有說法,China很早就有了,是因為中國的瓷器廣受海外歡迎。
一、中國春秋戰國——漢
最早記載我國稱呼的是我國的鄰國印度,在古印度著名的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首次出現了對我國的稱呼:Cīna(梵文)。
三、 明清
到了明清,俄羅斯又將我們稱作Китай,和“契丹”發音極為接近(齊塔伊),俄羅斯民族形成時間比較晚,他們了解的中國都是從蒙古人那裡聽到的,而蒙古崛起前,契丹統治了中國北方200多年。
中世紀以後,隨著葡萄牙航海時代的開啟,他們在航海日記里直接記錄了中國,後被英國學者翻譯,China一詞才正式出現在英語里,直到現在。
『貳』 泰國有怎樣的歷史
泰國舊稱暹羅,遠古時期就有人在這片土地繁衍,泰國即泰人之國,因其民族為泰族而得名,泰族最早是從現在中國南部地區的雲南遷來的,與中國的傣族、寮國的老族、緬甸的撣族是同源異流的民族。公元初年,今泰國北部和中部出現了一些獨立的小國。從8世紀到13世紀,現在的泰國南部隸屬馬來——印度尼西亞三佛齊(Srivijaya)王國,公元7世紀至11世紀,高棉王國及其文化曾影響了泰國除最北部和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最北部的蘭納泰王國在其鼎盛時則統治了緬甸和寮國部分地區,於1558年歸屬緬甸。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1356年),開創了泰國歷史的新紀元。大城時期的417年間(公元1350—1767年),泰國歷經了34代王朝,確立了君主政體,這是泰國制度形成的關鍵時期。從16世紀起,泰國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滅亡。查庫里將軍成為查庫里王朝的第一世國王,即拉瑪一世,1946年6月,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繼位,即現任國王,也是當今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君主。1949年改名為泰國,泰國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歷史中,泰國引以為自豪的是它是東南亞唯一一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泰國在東南亞國家中佔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面積約51萬平方千米,與法國面積相近,其西部、北部和緬甸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從地形上劃分為四個區域,即北部山區的叢林、中部平原的廣闊稻田、東北部高原的半乾旱農田,以及南部半島的熱帶島嶼和較長的海岸線,國境大部分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東北部地區最為貧困,以種植水稻為主,經常遭受洪澇和乾旱;中部地區為土壤肥沃的平原;北部地區富庶,被高山環繞;南部地區擁有較長的海岸線,以漁業為主,以旅遊業為輔。泰國舞蹈藝術的發展與其地貌特徵、生態環境有著較大的關聯性。
『叄』 東南亞國家都怎麼稱呼中國
東南亞現在差不多有十個國家,其中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新加坡四國的國語事實上都是馬來語,只是在印尼這種語言叫印尼語但事實上和馬來語基本一樣的。這四個國家對中國的稱呼情況比較復雜,放在後面說。
其它六個國家裡,越南語里中國是漢語「中國」兩字的音譯Trung Qu?c,緬甸語里是淵源很復雜的Tarut,其它幾個國家(泰國、寮國、柬埔寨、菲律賓)基本都China的音譯,包括泰語里的Jin也可以說是China一詞的變異。
不過官方名稱雖然改了,印尼民間一下子還改不過來,多數老百姓還是基於習慣和其它馬來語國家一樣,把中國稱為China或者Cina。
內容來自於:今日頭條
『肆』 泰國歷史學家編的《寮國史》是如何描述中國人
本文節選摘錄自泰國歷史學家、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育系講師、師范學院院長、教育部專員、前聯合國教科文組兄鎮織專家——姆·耳·馬尼奇·瓊賽(M.L.Manich Jumsai)的《寮國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作者在歷史方面的著作,還有《泰國與柬埔寨史》、《英泰關系史》、《萬象之戰》等等。當中國人越過了戈壁沙漠進入黃河流域時,發現這些異族人已經在那裡,就逐漸把他們源汪趕到南方去。原始的泰族人不是中國人,中國歷史把他們稱為南蠻。據加里福尼亞大學埃伯哈德教授《中國史》一書記載,在黃河流域羨裂粗發現公元前1450年前後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顯然是泰族人的手工藝品。這個地區逐漸為中國人所佔領,泰族人或者被中國人同化,或者被趕向南方
『伍』 泰國歷史上屬於中國有哪些
泰國在明朝成為中國屬國,清朝後期被英國佔領。泰國古稱暹羅,部分先民原是居住在中國雲南一帶,為逃避蒙古人入侵才南下遷居到中南半島,在此期間,西雙版納與泰國北部蘭納等地區一直有著通婚和貿易的往來。在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國。
泰國主要的民族是泰族佔到75%,第2大民族就是華人佔到總人口的14%,泰國古代暹羅,華人移民積極參與到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廣東潮汕人鄭信甚至建立了吞武里王朝,並被後世稱為泰皇五大帝之首。
明宋時期的屬國
1、越南,宋朝以前一直都是中國的管轄地,宋朝時獨立,但一直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中法戰爭後獨立。越南其實是明清進貢體系中最穩定的一個國家,加上以前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所以中國和越南的文化是非常相似的,越南也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用漢字的,而很多越南的史書也是用漢語編制的,而現在很多越南的教育學家也是提倡要多學漢語。
2、朝鮮,漢朝曾在朝鮮建立了漢四郡,唐朝滅了高句麗和百濟,新羅對中國稱臣納貢,以後各朝代都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中日甲午戰爭年宣布獨立,後獨立。朝鮮半島南部一小塊地方,並存著3個小部落:馬韓、辰韓、弁韓,合稱3韓。當然了,漢4郡並存的情況只延續了20多年。公元前82年,漢昭帝將真番、臨屯2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和南部地區並入樂浪郡,郡治仍在今朝鮮國首都平壤。
3、琉球(也就是現在日本的沖繩縣),明朝時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後被日本吞並。明洪武初年,琉球群島的三個國家山南、山北、中山分別派出使者帶著禮物,也就是咸魚海帶,前往南京覲見,表示願意臣服大明。當時朱元璋剛得天下,眼見外夷來朝,心裡很美,於是大手一揮讓工部刻三顆金印分別賜予三國國王,就此完成了宗主國和藩屬國之間的關系。
『陸』 答案:泰國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近代史幾乎沒有我們中國統治別人的歷史記載,只有中國被外國殖民、分割、侵略的歷史,而且曾經強大時統治過的地域和國家,也都是在清朝敗光了!大多數是明宋時期的屬國。越南,宋朝以前一直都是中國的管轄地,宋朝時獨立,但一直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中法戰爭後獨立。朝鮮,漢朝曾在朝鮮建立了漢四郡,唐朝滅了高句麗和百濟,新羅對中國稱臣納貢,以後各朝代都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中日甲午戰爭年宣布獨立,後獨立。琉球(也就是現在日本的沖繩縣),明朝時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後被日本吞並。緬甸,明朝對中國稱臣納貢,也是清朝後期被英國吞並。尼泊爾,舊稱廓爾喀,清朝乾隆時期對中國稱臣納貢,清朝後期被英國吞並。外蒙古,清朝時期屬於烏里雅蘇台將軍轄區,1924年宣布獨立,1946年中國政府承認其獨立。占城,越南南部古國名,一直都是中國的屬國,清朝前期被越南佔領。泰國,明朝成為中國屬國,清朝後期被英國佔領。蘇祿國,明朝屬國,後被西班牙佔領。寮國,明朝屬國,清朝後期被法國佔領。呂宋(菲律賓),明朝屬國,明武宗時被西班牙佔領。柬埔寨,明朝屬國,清朝後期被法國佔領。浩罕國(今中亞地區),清朝屬國,1875年被俄國吞並。阿富汗,清朝屬國,清朝後期被英國佔領。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明朝屬國,後被西班牙佔領。外東北(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1858年《璦軍條約》割讓給俄國。巴爾喀什湖以南以東地區,1864年中俄《塔城條約》割讓給俄國。伊犁以南部分地區共8玩平方公里,1882年中俄《改訂條約》割讓給俄國。帕米爾高原地區,1900年被俄國吞並三分之二。滿洲里地區,1900年被俄國吞並。黑匣子島,1927年被俄國佔領,2006年還給中國一半。緬甸江心坡地區,1962年讓給緬甸。藏南地區,1950年被印度佔領。唐努烏梁海地區,1912年被俄國佔領。
『柒』 泰國與中國歷史上的關系
兩漢至宋代的中泰關系:我國自秦代開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後,在全國設置郡縣。不僅有利於我國南方地區的開發,也促進了我國同東南亞地區的交往。公元一至五年,中國曾派出使者遠航印度,途經退羅灣,到達過泰國南部。由此推之,中泰之間的民間貿易往還,當有更早的歷史。元代至清代鴉片戰爭以前的中泰關系:隨著兩國社搜逗會經濟的發展,兩國王朝之間的使節頻繁往來,經濟文化聯系非常密切。當時泰國地區的國家名義姿鎮上臣服於中國封建王朝,處於藩屬地位。它們的使節來到中國,被稱為朝貢。這是兩國治階級互相利用跡漏粗,以便鞏固各自的政權的一種手段。但是,中國封建王朝並未對整個泰國地區行使管轄權。除了通過「冊封」的形式承認泰國各個工國的國工以外,並未乾預過泰國地統區歷代王國的內政。
『捌』 泰國跟古中國有哪些關系呢
很久以前,中國於泰國的交流便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根據史書記載,早在漢唐時期中泰兩國就有友好交往。公元1~5年西漢時,中國航船就到過泰國。東漢至隋唐時期,泰國境內就有狼牙修國, 墮羅缽底 國,盤盤國等,都與中國有交往。
在這些互訪中,中泰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隨之進行。但當時這種文化交流,主要體現在代表某種文化的、雙方之間進行交換的器物上。泰國的使者和商人把泰國出產的香料、象牙、菩提樹葉、火珠等帶到中國,中國的瓷器、絹、絲綢則通過泰國使者和商人進人泰國。通過這些物品,雙方有了了解。
雙方互贈的物品成為早期中泰文化交流的媒介,不同的文化通過這些物品得以傳播。泰國的統一王國素可泰王國興起後,與中國元朝建立了密切的關系。通過朝貢貿易,雙方交換的商品日益增多。在素可泰時期,素可泰王國曾邀請中國的制瓷工匠前往泰國傳藝。
泰國的工匠學習了中國的制瓷技術後,在宋加洛燒制出了類似中國浙江龍泉窯的青花瓷器仿宋瓷器。這是早期中泰文化交流結出的一個碩果。
中泰文化交流的更大發展,是在中國的明王朝,也即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以後的時期。明朝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航行中,曾到過泰國。鄭和的龐大船隊受到阿瑜陀耶朝廷的友好接待,鄭和帶去了豐富的中國產品,通過賞賜和貿易等形式,傳播了中國文化。
隨同鄭和出訪的隨員馬歡、費信、鞏珍等人回國後寫的著名游記 《瀛涯 勝 覽 >、<星 槎 勝 覽 :》、 《 :西洋番國志>,真實記錄了當時泰國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成為中國人了解泰國阿瑜陀耶王國的寶貴資料
。從一定意義上說,鄭和下西洋時出訪泰國,就是一次大規模的中泰文化交流活動。阿瑜陀耶時期,中國明王朝與阿瑜陀耶王朝的貿易頻繁,關系更為密切。為了適應雙方政治、經濟頻繁交往的需要,明萬曆五年(公元1578年)明王朝在培養翻譯人員的「四夷館」中增設了「暹羅館」,招收學員學習泰語。
阿瑜陀耶王朝時期,中國沿海地區前往泰國謀生的居民不斷增加,阿瑜陀耶及周圍地區成為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中國的音樂、戲劇、繪畫、建築藝術也隨著華人移民的到來而傳人泰國。
據記載,在阿瑜陀耶王朝後期,中國戲劇在阿瑜陀耶已經流傳。曼谷王朝建立後,中泰文化交流伴隨著華人移民潮的形成而在更廣的范圍內展開。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建築藝術、雕塑、繪畫、戲劇、音樂等在泰國進一步傳播。
『玖』 泰國在歷史上是不是中國的附庸國
不是。
泰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距今約13000年至7000年間,便有人生活在泰國河流附近的岩溶洞穴里,以狩獵和採集為生。公元6世紀,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墮羅缽底國,此時,商業、佛教、文化已較發達。10世紀時,高棉人的吳哥王國崛起,墮羅缽底國被吳哥征服,成為吳哥王國的屬地。13世紀,泰國地區的泰族開始強盛。公元1238年泰族首領坤.邦克郎刀聯合另一泰族首領,打敗了吳哥王國的軍隊,,並以素可泰為中心,建立了素可泰王國。這是泰國歷史上信史可考的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國建立後,不斷向四周擴張,至
坤蘭甘亨國王統治時期,其控制范圍不但包括今日泰國中部的大部分,而且西至今日緬甸丹那沙林地區,南抵馬來半島北部。坤蘭國王注重發展生產,使素可泰的農業、漁業和商業都有很大發展,呈現出一片興旺景象。國王還倡導佛教,廣建寺廟。為維護國家的統一,他還創造了統一的文字,為今日的泰文奠定了基礎。由於坤蘭甘亨國王的豐功偉績,泰國人民尊稱其為「蘭甘亨大帝」。14世紀中葉,湄南河下游的素攀太守烏通在周圍擴張勢力,不久宣布脫離素可泰,建立阿瑜陀耶王國,即大城王朝。1378年,素可泰被阿瑜陀耶王國降服。到17世紀時,阿瑜陀耶已控制了現今泰國的大部分領土,柬埔寨為其附屬國,其勢力南達馬來半島南端的馬六甲,成為中南半島上的強國。阿瑜陀耶王朝時期,泰國經濟進一步發展,海外交流遠及歐洲各國。18世紀後,阿瑜陀耶統治集團內訌加劇,國力日衰,1767年都城被緬軍攻破,歷經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滅亡。
阿瑜陀耶淪亡後,全國陷於四分五裂狀態,人民掀起了驅緬復國的斗爭。達府軍政長官鄭信(祖籍廣東澄海)起兵抗緬,力量不斷壯大。1767年10月,鄭信的軍隊殲滅了阿瑜陀耶的緬甸守軍。同年12月,鄭信登基為王,建都吞武里,史稱吞武里五朝。經過幾年征戰,
1770年重新統一了國家。由於連年征戰和對內政策失誤,1782年,故都阿瑜陀耶城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封建主斗爭,在柬埔寨前線的將士披耶卻克里趁勢趕回吞武里,處死了鄭王。歷時15年的吞武里王朝就此消亡。除此之外,泰國先後遭受葡萄、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9世紀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吸收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896年泰國與英、法簽訂條約,成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
1932年以前,泰國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1932年,人民黨發動政變,扒翻君主制,國王作為君主立憲的象徵被保留下來,國家權力轉到國會、內閣、法院方面。1932年革命後,憲法規定國王是國家元首,並且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又是宗教的最高護衛者。今天的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這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號稱拉瑪九世。
『拾』 泰國歷史書怎樣介紹中國
樓主您好,也許在下水平不精,所以下面的回答難免會有個人學識的局限性,希望您能夠諒解,並且辯識糟粕。
——————
首先說說泰國,這個民族其實就是我國的傣族,意思是「自由人民」。他們古代有一支孟人在公元六世紀後建立了「墮羅鉑底國」。眾所周知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所以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必然會受到佛教文獻,特別是梵語的影響。那麼無外乎是「支那」(Ci—Na秦朝的發音)、「震旦」之類的佛教稱呼。
弄懂了這里我們再來看泰國修撰的史稿……據說他們曾修訂國《寮國史》,這本書是很有喜感的,簡直比韓國人還會胡思亂想……他們自稱祖先來自於阿爾泰山,在中原黃河流域被中國人驅逐,所以就定居在百濮地區(也是就雲貴高原附近)。
我一直想不通《寮國史》為何變成了泰族人的發家史←_←在泰國史書中,給《諸葛亮渡瀘水》中「七擒七縱」的孟獲叫「崩黑」,稱他是古印度阿育王的後代(先秦時期),然後記錄關於諸葛亮擒拿崩黑的事情跟《三國志》、《三國演義》差不多→_→
其實裡面涉及中國的部分很多,但大多都扭曲了事實,屬於醜化范疇……舉個例子吧,唐朝由盛轉衰是在天寶年間。一個是吐蕃(西藏)入侵,一個是楊國忠蔽上禍政,另一個就是兩次天寶戰爭,唐師均被南詔與吐蕃聯手殲滅……事實上兩次折損的人馬也就是十幾萬罷了,但在《寮國史》中則稱唐軍損失二百萬兵卒……然後南詔軍殺入中原地區→_→我真是醉了,南詔遠也就是騷擾到南昌附近好不好……
所以說,泰國人史書多在扭曲事實,惡意醜化中國。根據神話與史書的一貫概念,其實都是為了貶低其他人,從而樹立本民族的正統地位。他們是「鴃舌南蠻」自然不是正統,所以就要在中國的失敗上找信心-_-||
——————
一時間說的有點多了,希望樓主可以慢慢看,本人是手機黨,追問可能收不到,而且我知道的也就是這么多了,哈哈……很高興能夠幫到您,我是長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