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虎紋蛙養到50克要多久
① 虎紋蛙能長多大要多久才長那麼大
泰國虎紋蛙成年體重一般250—450克,大的可達650克。其頭型短小,皮膚粗糙,背部兩側各有數條不規則的短膚褶,長短不一,若斷若續,背部顏色因飼養環境不同而呈棕灰、黑灰、墨綠等色,並附有不規則的黑斑,腹面白色,四肢有黑斑紋。其體形雌蛙較大,雄蛙稍小。區別雌雄不能像美蛙那樣從鼓膜分辨,只能從蛙下頜咽部辨認:雄蛙口角處咽側有一對聲囊,顏色淺灰,而雌蛙無此聲囊。雄蛙不常鳴叫,且叫聲很小。泰國虎紋蛙性情溫順,跳躍力差,食性廣,病害少,好管理。飼養方式、生產性能與美國青蛙無異,但與美國青蛙相比,具有下面幾點優勢:⑴不挑食。只要定時定點,不管是死餌還是顆粒配合飼料,都能照吃不誤,比美國青蛙更樂意吃死餌。⑵泰國虎紋蛙前期比美國青蛙生長速度快,一般飼養80至90天即達到200—250克,而美蛙達到該商品規格約需4個月。
② 泰國虎紋蛙的商業價值
泰國虎紋蛙是廣東省水產蛙類養殖的一支新軍,今年異軍突起,成為繼牛蛙養殖熱、美國青蛙養殖熱之後的又一大熱門養殖品種。 泰國虎紋蛙最早是海南省從泰國引進的。由於它出身尊貴(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身價不凡,與另兩種蛙相比其肉味更鮮美(與本地青蛙差不多),生長迅速,不挑食。發展養殖投資小,見效快。引進後,迅速在當地掀起一股養殖熱潮,現已初步形成產業。 泰國虎紋蛙飼養方式、生產性能與美國青蛙無異,但與美國青蛙相比,具有下面幾點優勢:⑴不挑食。只要定時定點,不管是死餌還是顆粒配合飼料,都能照吃不誤,比美國青蛙更樂意吃死餌。⑵泰國虎紋蛙前期比美國青蛙生長速度快,一般飼養80至90天即達到200—250克,而美蛙達到該商品規格約需4個月。泰國虎紋蛙後期生長速度比美國青蛙慢,這一點是養殖者要注意的。⑶市場銷售價高。由於消費習慣,有很多地方不喜歡食用牛蛙和美國青蛙,商品銷路有問題。而泰國虎紋蛙與本地青蛙的外形、色澤、食味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體形稍大,所以銷售情況較好,價格也與本地蛙相近。
由於泰國虎紋蛙具有上述優勢,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一個重要的食用蛙品種。 1、場地選擇。養蛙場應選在水源充足,環境清凈,噪音少,交通、電源方便,通風向陽的地方。水質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準的井水、水庫水、泉水、河水、自來水等均可。
2、蛙池建造。以磚和水泥結構構成,每個池的面積以13—20平方米為宜,高為1·2—1·3米,池內建寬1·5—2米,長2—2·5米,內建一高15—20厘米的休飼料台。池底要有排水口,底面向排水口傾斜、斜度以能排完積水為宜。每個池上部要有進水管或進水口,還要搭建1/3遮雨棚,露天部分的1/2,要用遮陽網遮陽。蛙池的造價一般40—50元/平方米。
3、養前准備。水泥池和休棲飼料台用清水洗刷干凈後,用過磷酸鈣350ppm浸泡10天中和鹼性,再用「富氯」0·2ppm或高錳酸鉀10ppm進行全池潑灑,浸泡消毒一天後,直接換放新水,即可養殖。
4、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養80—100隻,幼蛙在放養前可用1/3000「種苗凈」溶液浸泡5分鍾,再放入養蛙池,這樣可消毒殺菌,預防疾病。
5、日常管理
(1)、適宜攝食溫度。一般適溫為25—31℃,每天的投餌量為蛙體重量的6—7%(前期)和2—3%(後期),溫度高於32℃或低於15℃時相應減少,下雨天也少投餌。
(2)、投喂次數和時間。幼蛙每天投3—4次,每間隔6—8小時一次,中、成蛙每天2次,早晚各1次。把餌料分置於飼料台上即可。投餌要四定:定時、定量、定位、定質。每天每次投餌時,要收拾上次的殘余餌料。
(3)、水溫和水質。蛙的最適宜水溫為25—28℃,控制好水溫有利於蛙的生長。炎熱的天氣必須遮陽,每天換水,並增加水的深度。水質最好是PH值為7—8的地下水,如果用來養殖蛙苗,要經過蓄水池暴氣增氧。如用池塘水等,要抽上蓄水池經消毒處理後再用來養蛙。
(4)、分級飼養。因幼蛙有互相殘食的現象,每隔7—10天應將不同規格的個體選出分級養殖,防止強食弱,大吃小。
(5)、巡池視察。每天勤於巡池和視察,注意蛙的攝食、活動情況與病害現象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和診治。
(6)、預防病害。水池要用「富氯」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消毒。要常在餌料中適當添加蛙高維或水產專用VC、蛙健康等,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高溫季節。要保持良好的水質,要經常檢查蛙池周圍是否有破洞、缺口或縫隙,一經發現,立即堵塞、修補,防止敵害入池和防逃。
(7)、捕撈運輸。捕撈上市的成蛙應用手輕捉,或用手抄網捕,要注意別碰傷蛙體,捕捉後洗凈放入有小孔的泡沫箱、膠桶或竹筐,裝放密度不要過密,避免擠壓死亡,可用車、飛機運輸。 泰國虎紋蛙俗稱泰國青蛙,其肉質鮮滑脆嫩,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膽固醇含量低,是理想的美味佳餚。因其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病害少,無冬眠期,且易養,特別適合農家戶進行養殖,其養殖技術要點如下。
一、場地選擇養蛙池應選在水源充足,環境清凈,噪音少,交通方便,通風向陽的地方,水質要求達到農業部《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標准。
二、蛙池建造以磚和水泥結構構成,每個池的面積以12~2平方米為宜,圍牆四周及池底用水泥批檔抹光滑,防止泰蛙跳躍時擦傷皮膚引發病害。池內應建一高15~20厘米,寬1.5~2米,長3~4米,面積為4~6平方米的休息與飼料台。池底要有排水口,底面向排水口傾斜,斜度以能排完積水為宜。
三、放養前准備放養前要對養殖池用生石灰、二氣氧化氯等進行徹底消毒。檢查進排水系統是否暢通,防逃設施是否牢固。每個池內應適量放些經過消毒的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供泰蛙棲息之用。
四、蛙種放養幼蛙入池前應用5%食鹽水浸洗5~10分鍾,放養幼蛙的個體大小一般為8~10克,放養密度一般為150~300隻/平方米。隨著個體不斷長大,要逐步分疏分規格飼養。成蛙的養殖密度為100~200隻/平方米為宜。
五、日常管理
1.飼料投喂。飼養泰蛙的飼料來源較廣,可投喂鮮活飼料,如蚯蚓、小魚小蝦等,也可投喂青蛙專用顆粒膨化料。鮮活餌料要無毒、新鮮、干凈,所選飼料應符合農業部《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一般情況下,配合飼料日投喂量為:幼蛙期占蛙總重量的6%~7%,成蛙期占蛙重量的3~5%。投喂次數按蛙類規格而定,幼蛙每天投喂3~4次,成蛙2次。天氣變化時少投或不投。
2.水溫和水質。泰蛙生長適宜水溫為23~30℃,炎熱的天氣必須遮陽,每天換水,並增加水的深度。換水時應撈出死蛙和腐敗動植物。此時,水源最好選用PH值為7~8的地下水,但要經過蓄水池暴氣增氧。
3.分級飼養。因幼蛙有互相殘食的現象,因此,每隔7~10天應將不同規格的個體選出分級養殖,防止大吃小。
4.巡池視察。每天勤於巡池和視察,注意蛙的攝食,活動情況與病害現象等,做到及時處理和診治。
5.防治病害。蛙池要經常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餌料中要適當添加蛙類高維素或水產專用Vc。高溫季節,要經常加水,保持水質良好。紅腿病、腸胃炎可按每千克餌料拌2~3克土黴素投喂,每天2次,連喂3~5天。
6.捕撈。泰國虎蚊蛙耐寒力差,水溫低於12℃則會死亡,因此,11月上旬之前就應將蛙捕撈出售。捕撈成蛙上市時,應用手輕捉,或用手抄網捕,注意別碰傷蛙體。 飼養泰國虎紋蛙投資少、生長快、周期短、成活率高、產量高、效益好。以每口13·5平方米水泥池為例,基礎設備每個池700元(含進排水管道),分三年折舊,每平方米養80隻蛙苗,成活率90%,蛙苗每隻0·9元,人工配合飼料系數0·9,市收購價12元/500克,一年二批,商品蛙3隻/斤等來計算。
(一)投資和效益分析(按1個13·5平方米的尺來概算)
1、直接生產成本:
①苗:0·9元×2000隻=1800元。
②配合飼料:(3·3元×0·9)×(2000隻÷3隻/斤×90%)=1782元。
③工資、水電費、葯品等:13·3元+46·7元+120元=180元。
2、基礎設備投資(每池按3年折舊計):700元÷3年=233元/年。
成本合計:合共生產投資(成本)=直接生產投資+基礎投資=(1800元+1782元+180元)+233元=3995元。
(二)銷售收入:每池年生產二批商品蛙共300公斤,按市場一般收購價24元/公斤,可收入:300公斤×24元/公斤=7200元。
(三)估計每池年純利潤:利潤=銷售收入—生產成本=7200元—3995元=3205元。
③ 泰國虎紋蛙的基本信息
1 .棲息環境 泰國虎紋蛙抱對、受精、受精卵的胚胎發育及蝌蚪的生長發育,都離不開水。成蛙期喜棲在養殖池周邊陰暗、潮濕的洞穴、雜草和水草的下面或遮陰良好的食物台上。人工養殖泰國虎紋蛙的陸地上需要有雜草。同時要用石棉瓦、瀝青紙搭涼棚,水中種植水生植物,確保陸上陰涼、潮濕。
2 .活動特點 蝌蚪喜歡生活在靜水中,一般棲息在水底。蛙喜歡群居,泰國虎紋蛙則常棲息在食台上,但當皮膚乾燥時,則會潛入水中游水,稍後又爬上陸地或食物台上棲息。在人工養殖時,一定要有足夠的適於棲息的陸地或浮板供其棲息,防止因積堆而被壓死。泰國虎紋蛙常蹲伏在陸地上、食物台上不動,喜安靜。其蝌蚪與成體均喜歡晚上活動。因此,在人工養殖時,就要注意投喂時間。
泰國虎紋蛙雖然喜歡群居,但兇殘的本性仍與野生的虎紋蛙一樣,蛙群內會發生互相殘殺現象。在人工養殖時,常發生大蛙吃小蛙、大蝌蚪吃小蝌蚪的現象,尤其是大小蝌蚪和蛙混養、飼料投喂不足、氣候變化前後及生病之時。因此,每當幼蛙飼養 1 個月左右時,就要及時按蛙體大小進行分群。此外,飼養單位面積蛙數不能過大,要劃分小單位;降低飼養密度;做好遮陰工作;水要深,最好保持流動水,此舉是防止發生互相吞食現象的有效措施。 泰國虎紋蛙的蝌蚪與幼蛙、成蛙的食性不同,人工飼養投喂飼料時要區別對待。
1 .蝌蚪的食性 蝌蚪是雜食性的,按蝌蚪發育不同階段所攝食的飼料不同。 孵化後 3 一 10 天的小蝌蚪主要攝取水中的甲藻、綠藻、藍藻等。孵化 10 天之後到出現後肢前,此時的蝌蚪以攝食植物性食物為主,也吃動物性食物。從後肢出現到前肢出現、尾部消失變態成幼蛙之前,則攝食水中大的水蚤、水蚯蚓、小魚苗等,也攝食大的魚肉塊等,這個階段以肉食性為主,也吃食較大的植物碎屑。
2 .幼蛙及成蛙的食性 幼蛙與成蛙的食性一樣都是肉食性的。一般捕食蚯蚓、黃粉蟲、蠅蛆以及小魚蝦等,也可以吞食魚肉塊及雞、鴨、魚的內臟。泰國虎紋蛙的攝食量還與溫度密切相關,每當氣溫低於 15 ℃ 時,停止攝食;氣溫在 20 ℃ 左右時,攝食減少;在 21 一 35 ℃ 時,攝食量最多;但氣溫高於35℃ 時,又減少了攝食。
泰國虎紋蛙有貪食性。因此,在人工喂料時應注意適當控制,喂料量一般為 體重的 5 %一 8 %。 1 .溫度 溫度是決定泰國虎紋蛙生存、生長、繁殖和攝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因為其生理特性不同,其所要求的溫度有所差別。適於泰國虎紋蛙生長繁殖的溫度為 15 一 35 ℃ ,最適的溫度則 25 一 30 ℃ 。在人工飼養時應加強遮陰,同時應加深水位,加註冷水降溫。尤其是蝌蚪池和幼蛙池,容易引起死亡。在炎熱的季節,蛙白天不出來攝食,而在晚上天氣涼爽時才出來活動,所以白天應該減少喂料。當氣溫下降到 25 ℃ 以下時,蝌蚪和蛙的活動逐步減弱,攝食量會不斷下降,喂料可改在中午。氣溫下降到 15 ℃ 時,則停止攝食和活動,鑽入洞穴或潛入泥中,緊閉雙目,不吃不動,進入冬眠狀態。
泰國虎紋蛙的繁殖活動也取決於溫度,當溫度在 25 ℃ 左右時,成熟的雌、雄蛙才會在水中抱對、產卵,每次的排卵量也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溫度高於 30 ℃ 時則停止抱對、產卵。
2 .濕度 泰國虎紋蛙為水陸兩棲,雖然可以離開水體,較長時間在陸地上棲息、攝食,但需要高濕度,不能在乾燥的陸地上生存。這是因為蛙的皮膚是輔助性呼吸器官,不具備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保護組織結構,只能靠皮膚腺體分泌的黏液,保持體表濕度。在高溫下運輸蛙時,就要保證蛙體濕潤,否則會因體內水分蒸發過多而引起死亡。
對於乾燥環境,泰國虎紋蛙有一定的防禦能力。當陸地環境濕度過小時,蛙便迅速跳入水中,或遷移到有水的地方去,或鑽入濕度大的深泥中休眠,降低活動強度,以減少體內水分的消耗。
3 .水質 泰國虎紋蛙一生都離不開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其活動和生長繁殖。
泰國虎紋蛙只能在淡水中生長、繁殖,它的蝌蚪也只能在淡水中發育、變態。施用過化肥的農田水不能流入蛙池。用食鹽水防治疾病時,一定要控制好濃度,一般在 2 %一 3 % ,不然也會引起蛙體失水死亡。
池水中溶氧量對受精卵的孵化、蝌蚪的存活有重要的作用。受精卵孵化時所需的含氧量為 3 . 5 一 4 . 5mg / l ,蝌蚪生長期所需的含氧量高達 5 . 0~ 6 . 0mg / l 。而蛙因進行肺呼吸,能呼吸空氣中的氧,所以水中溶氧量可低到1 . 5 一 2 . 5mg / I 。如在室內進行高密度飼養時,除提高水的溶氧量外,還應保持通風,增加空氣流通。
夏季,水溫高,溶氧少,如果池小而放養的蝌蚪密度大,就容易因缺氧而引起蝌蚪死亡。因此,蝌蚪池和蛙池要保持池水有一定的流動性,還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增氧機,在魚蛙混養的池塘尤為必要。
適於泰國虎紋蛙生長發育和繁殖的 pH 以保持在 7 一 8 為好。在清塘消毒時最好用生石灰,既可以殺菌、滅蟲,又可以增加水的鹼性來中和過多的酸,保持水體的 pH 。
4 .光照 適當的光照可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蝌蚪變態的速度以及蛙的生長率和繁殖率。但泰國虎紋蛙卻害怕強烈的陽光直射,因為這不但會使皮膚乾燥,不利於呼吸,而且還會損傷皮膚,不利於生存,因為它喜歡散射的弱光,在自然界中常晝伏夜出。所以,在蛙場四周以及飼養池周圍的陸地上要植樹種草,池中植水草,為泰國虎紋蛙創造良好的隱蔽場所。
此外,光照對種蛙的生殖腺成熟、發情抱對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室內飼養時,應該提供足夠的光照,促進性腺正常成熟和產卵與排精。同時,充足的光照有利於水體保持相對較高的溫度,也有利於水域中浮游植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給池水帶來較為充足的氧氣,利於蝌蚪和幼蛙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