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福建人在泰國
A. 亞洲有多少華人除了中國
2017各國華人數量排行榜:印尼
印度尼西亞華人是居住於印度尼西亞的華族,源自於過去數百年來從中國南方的遷移。 印尼華人擁有不同的祖籍地、移民時間,分布於印尼不同的地區。根據研究,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城市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
19世紀印尼華人
數百年來,一批華人在印尼生根開花,當地華人數量1000萬以上。1000萬是幾年前的數據,最新的數據沒有比較權威的,一些預估大約在1500萬上下。
2017各國華人數量排行榜:泰國
根據網路資料顯示,泰國華人,多為移民,約有850多萬人口,是泰國重要的民族。泰國華人歷史悠久,人數眾多,為泰國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17世紀末,全泰國的華人人口約有10,000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0%弱。那時的泰華多來自華南福建與廣東商港,屬商貿移民,去泰國都是為了經商。
泰國前英拉——祖籍廣東
絕大部分華人來自廣東與福建。在20世紀初,潮汕人占絕對優勢,佔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廣府人9%。潮汕人之所以占盡優勢,除了鄭昭的厚愛及連鎖性的移民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曼谷與華南間的輪船通航,要以汕頭為最早,大批潮汕人從這里下船到泰國去。
鄭昭
鄭昭的父親是潮汕人鄭鏞,原籍廣東澄海,移民暹羅後發跡;母親是泰國人。鄭昭在執政期間(1767-1782年),鼓勵潮汕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東岸靠近今王城處,開始出現一個新的華人聚集區。
2017各國華人數量排行榜: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幾無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B. 福建的進。
我也是個福建人、
我只能說、福建人、沒什麼好囂張的
華人首富他爹是我們福建人、
我們、福建國家沒投資
全靠我們自己發展起來的、
你們外省歧視我們?
閩南話是中國最古老最變化多端的語言、
你們覺得難聽?
閩南話是當今中國保存古漢語最多的方言、
呵、你們所謂的難聽的方言、
閩南話是美國唐人街唯一能與廣州話抵抗的中國方言、
你們懂么?
泰國企業前20強有13強是福建人的、
你又知道過么?
泰國第二富(阿曼德)是福建人、
呵、你們繼續損我們、
閩南話是泰國第三語言、
新加坡國會議員124人福建人佔41人、
新加坡總統李光耀父子是福建人、
澳洲華人首富是福建人、
歐洲華人首富是福建人、
加拿大華人首富是福建人、
美國華人福建人最多、
深圳的首富是福建人、
我們現在用的磁碟是福建人的、
中國5000多萬的華僑,福建人只佔1860多萬而已、
中國最敢闖的人群是閩南人、
泰國國王說我們福建人是東方猶太人、
大陸前首富黃光裕是我們福建人、
全球華人富豪100強有23人是福建人、
2006年福建人的GDP佔大陸的三成,是浙江人的1.5倍、
華人最富的人群是福建人(舊金山唐人街)、
中國離婚率最低是閩南地區、
中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就在我們廈門、
全世界三顆大紅炮茶樹,就在我們武夷山、
廈門是中國唯一市區有內海的城市、
閩南的學校等公益設施七成是華僑捐資修建、
福建是中國最大的鞋城(安踏,匹克,特步,361度,德爾惠,喬丹,李寧,貴人鳥等)
閩南閩中一帶是全國最大製造食品市場
福建是中國最大的高檔(柒牌,勁霸,利郎,與狼共舞,七匹狼......)衣服生產基地
福建的廈門是全國台商最多的城市
你們現在喝的銀鷺,喜之郎是福建人的
福建人的排外可以與上海人
福建人的排外可以與上海人
而不是你們口中所說的又小又黑、
呵、全國團結、?
什麼狗屁話?
你們投資過我們福建么?
福建一點一滴、都是我們自己努力發展起來的、
呵、看不起我們福建人?
我為自己是(福建人)感到榮耀!!
C. 早年為什麼潮汕人會去泰國
在東南亞各國中,泰國政府對華人最是友好,積極推行吸收中國移民的政策,由此吸引了眾多華人湧入。其中就包括大批與泰國一海之隔、素有「經商天才」美譽的潮汕人。
1、外交原因
早在暹羅素可泰王朝(1238-1378)建立時,泰國便成為中國的藩屬,向中國進貢方物,並與中國維持了良好的關系。中泰兩國互贈禮物,形同貿易;中方允許泰方豁免繳稅,使泰方有厚利可圖。
2、經商原因
13、14世紀之際,克拉(Kra)地峽兩岸如春蓬,素叻他尼華人錫礦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同時,中國海盜林道乾及其隨從,因與六坤等商港,最早吸引了華裔前往經商。
16世紀西方努力參透泰南時,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落戶,並與當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漸地發展為華人的聚落。
華人在商場上所向披靡,17世紀時日本人在阿瑜陀王成失勢,華人更乘機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對貿易深感興趣的心理,成為皇家貿易的代理人,從中取得利益。
3、歷史原因
泰王視華人為自己人,給予特殊的待遇,因而華人與歐商競爭時占盡優勢。
1766年,緬甸軍隊圍攻首都阿瑜陀,城內華人居民奮勇抗敵,保衛城池,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事後,中泰混血兒鄭昭帶領500名部下突圍而去,並在1767年10月率軍收復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1767-1782)王朝。
鄭昭的父親是潮汕人鄭鏞,原籍廣東澄海,移民暹羅後發跡;母親是泰國人。鄭昭在執政期間(1767-1782年),鼓勵潮汕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東岸靠近今王城處,開始出現一個新的華人聚集區。
鄭昭死後所建立的王朝,為卻克里,泰國的皇家貿易空前繁榮,華商參與其盛,大批移民湧入。拉瑪一世(1782-1809)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帶,興建了一個華人商業區。
(3)多少福建人在泰國擴展閱讀
隨著1850年代經濟的蓬勃發展,加速了華人移民的步伐。
19世紀上半葉時,華商季節性地湧入泰國。到了下半葉時,一種有組織的預付船票應運而生,導致大批勞工移民的湧入。
到了19世紀末,泰國華人已遍布各地。
絕大部分華人來自廣東與福建。在20世紀初,潮汕人占絕對優勢,佔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廣府人9%。
潮汕人之所以占盡優勢,除了鄭昭的厚愛及連鎖性的移民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曼谷與華南間的輪船通航,要以汕頭為最早,大批潮汕人從這里下船到泰國去。
D. 東南亞首富都是華人,國內出了無數商業大佬,福建人有多會做生意
說起福建,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是「h」和「f」分不清楚還是福建的沙縣小吃?是好喝的茶葉還是美麗的廈門鼓浪嶼?是莆田鞋還是精明能乾的閩商?
福建的簡稱是「閩」,福建的老人們常常說,「閩」字就是門里一隻蟲,但是我們福建人,出了門,在外面,那就是一條龍。福建人註定就是要走出門去,走向世界的。
喜歡喝茶的朋友,對福建茶是最熟悉不過的了。歷史上福建向來就盛產茶葉,宋朝時期的建安鬥茶更是當時中國茶的最高水平。福建茶不僅在國內受歡迎,在國際上也一直享有盛譽。英語中茶的單詞是「tea」,而它的發音就源自於福建話中的「茶」。喜歡喝紅茶的朋友都知道正山小種,但是當初福建當地人可不太喜歡這種茶,認為質量不好。可是經過包裝和營銷手段,正山小種搖身一變成為歐洲貴族身份的象徵,在歐洲的消費者都是非富即貴。
福建泉州生產鞋子,大家應該也是知道的。翻一翻你的鞋盒,就會發現大都製造廠家都是在福建。除此之外,手錶也好,首飾也好,紅木也好,基本上都是福建產的居多。福建人將做生意這件事發揮到了極致,但是他們從不忘本。在外地,福建人互相幫助。學到了技術,他們會帶回家鄉。正是因為這些熱愛家鄉的福建人,如今的福建才會越來越美好。
E. 為什麼泰國南部福建人和客家人多
在20世紀初,潮汕人占絕對優勢,佔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廣府人9%。潮汕人之所以占盡優勢,除了鄭信的厚愛及連鎖性的移民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曼谷與華南間的輪船通航,要以汕頭為最早,大批潮汕人從這里下船到泰國去。
泰國王室最早由中國清朝的鄭信(,又名鄭昭,泰名:達信)創立。鄭信,中國潮州人後裔,他打敗了緬甸的入侵,統一了泰國各部,奠定了現代泰國的基本版圖,被泰國人尊稱為「吞武里大帝」,是泰國歷史上五位最大的「大帝」之一。鄭信在執政期間(1767-1782年),鼓勵潮汕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東岸靠近今王城處,出現了華人聚集區。
F. 東南亞哪個國家分別中華文化濃厚、華人人數最多、華語流利、與我們最親近認同感
僑鄉新垵村南洋,即今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在海外分布最多、占當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
盡管如此,南洋華人華僑的人口基數仍是不可忽視的,按庄國土、李瑞晴所著《華僑華人分布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數據,截止2007年,全球華人華僑總數為4543萬人,其中南洋地區3348.6萬人,新移民僅佔250餘萬人。
基於地利和海洋傳統,閩粵兩省是南洋華人華僑的主要祖籍地,按方言籍貫的差異,可分成五大幫:講閩南話的福建人(後通稱閩南),講客家話的客家人,講潮州話的潮州人(後亦稱潮汕),講廣東話的廣府人(亦稱廣肇人),講海南話的海南人。
五大幫人口總約三千萬,佔南洋華人華僑總數達87%,本文擬在前人發表的資料基礎上,匯總分類,還原五大幫在南洋的人口分布和數量。
一、五大幫人數考截止2007年,在不考慮新移民的影響,南洋華人華僑按方言籍貫分,數量第一為閩南人,1082萬人;第二,潮汕人,748萬人;第三,客家人,499萬人;第四,廣府人,449萬人;第五,海南人,134萬人。
以上位序的成型,始自1920年以後,按庄國土所著《華僑華人與中國關系》的說法,20世紀20年代南洋華人華僑估約510萬人,其中潮汕人180萬,閩南人120萬,廣府人80萬,客家人70萬,海南人40萬,五幫合計490萬,總佔比高達96%。
反之,早在明代便大量移民菲律賓的閩南人,因歷經數代及受當地歷史上的影響,大量華人後代已同化於當地,以至於統計到的菲律賓華人華僑數僅13萬。
東南亞的華人族群是 20 世紀 50 年代以後逐漸形成的東南亞當地族群之一 ,是東南亞各當地國家民族的組成部分。東南亞華族的前身是作為中華民族組成部分的東南亞華僑社會。從華僑社會到華人族群 ,東南亞華人經歷了從僑民社會到落地生根族群的蛻變過程 ,其根本標志是從全面認同於中國到全面認同於當地社會。東南亞華族並非統一的族群 ,而是對分散於東南亞各國的華族的統稱。東南亞各國華族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各不相同 ,其華族意識和凝聚力的強弱程度也大相徑庭。總體而言 ,東南亞華族的發展趨勢是逐漸與當地主體族群融合 ,塑造共同的國家民族。
從東南亞各地華人族群認同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可見 ,華人作為移民或移民的後裔 ,只要是落地生根 ,融合於當地是不可避免的 ,他們與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也漸行漸遠。各國華人族群規模、經濟實力、凝聚力以及當地國政府的華人政策不同 ,其華人族群認同的發展過程和走勢也各不相同 ,其融合於當地的方式也大相徑庭。或是作為族群之一構成當地國家民族的組成部分 ,或是同化於當地主體族群 ,或是與某個或某幾個族群融合後形成新民族。我要強調的一點 ,是不要保持盲目的「大中華文化」、「大中華民族」優越感 ,東南亞各民族的文化亦都有其過人之處。無論是同化、融合、一體化等 ,只要其進程是平和進行 ,都無需遺憾。因此 ,東南亞華族並不像著名的澳大利亞漢學家菲茨傑爾德認為的那樣 :總是「極其一致、凝聚力極強的民族」,甚至他們會在東南亞形成一個保持中華文化傳統但在政治上有別於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第三中國」。同時也不會像史金納提出的同化理論認為的 ,第三、四代華人將同化於當地社會而不再成其為華人。他們作為東南亞人 ,在今後很長時間中仍將保持強弱不等的華人族群認同的意識。
新加坡等東南亞華人的真實評論如下:
1、作為新加坡人,我的祖國當然是新加坡,這是確定無疑的。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這和中國差別很大。
2、我不是出生在中國,但我曾回到福建安溪尋找自己的根,我喜歡那裡,我為自己是這個綿延數千年的古老文明的一部分而自豪。我為中國的發展進步而欣喜。當美國退出氣候變化公約的時候中國挺身而出當了領頭羊,這讓我感動。
3、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有自己的政府,有自己的軍事外交,並且是聯合國成員國,所以新加坡人對中國並沒有國家認同。東南亞的其它華人也是如此。
5、來自大陸的移民的確會忠於中國。
6、當盎格魯撒克遜人移民到其它國家的時候,他們不會再把英國視作祖國。
7、這個問題要分國家:新加坡華人對大陸沒有多少感情;泰國華人已經融入泰人,當地華人在血緣上和文化上已經本土化;印尼華人對大陸一般沒有多少好感,因為歷史的原因;菲律賓華人很少,和印尼華人類似;馬來西亞華人對中華文化最堅持,對中國的好感相對較強,但在國家層面仍然認同馬來西亞是祖國。
8、有些人確實對故國懷有深深的感情。
9、大體分三個階段:1949年東南亞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很強;1949-2010年,比較漠視;2010年之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家影響力的增強,海外華人對於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認同在上升。
10、我們的文化和文明有5000年的歷史,不要把你的英美文化和中華文化相比較。有許多海外猶太人就是支持以色列的。
11、我是拉丁人,我強烈認同我的身份,並為我的傳統感到驕傲!
12、認不認同歸根結底還是教育的問題!新加坡人從小被教育他們是新加坡人,並且完全西化了,不僅對中國,即使是對中華文化也沒有多少認同。而那些從小上華校,學中文,看中國影視劇長大的人對中國和中華文明多少還是有感情的。
13、認同又如何?不認同又如何?已經在海外生活了數百年,拿著東南亞國家的國籍,自然已經沒有多少關系了。
14、其實你的說法有些武斷,東南亞很多華人對中國和中華文明還是非常有感情的。這主要來自家庭的教育,有些比較傳統的華人家庭,他們會教子女說中文,告訴子女我們來自中國,並講一些家鄉的故事。出身在這樣家庭的華人一般對中國比較嚮往。當然也有一些華人沒有這樣的成長經歷,他們對中國和中華文化並沒有特殊的感情。
G. 大馬華人,新加坡華人,泰國華人,哪個對中國更有認同感
一般認為某一個國家華人的比例越大,他們對中國的認同感越強,畢竟人口基數擺在那兒,認同中國文化的人口比例大,中國認同感不會差到哪裡。按照這種理論,新加坡的華人占人口總數的74%是新加坡的最大族群,也是新馬泰三國中華人比例最大的國家。而馬來西亞的華人占人口總數的20%,泰國華人就更可憐了,只佔到12%,所以一般認為新加坡的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最強,因為他們的人口比例是最大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老一輩華人的漸漸離去、西式教育的普及,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三個國家的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都會漸漸失去,這一點是肯定的。但就目前而言,馬來政府及馬來華人保存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是最好的,馬來華人的中國認同感是最深的。但馬來華人也分國內派和國際派,國內派堅決抵制中國認同感,深怕說出這點成為政治對手攻擊的目標,而國際派是最能體現中國認同感的,他們以中國的崛起為榮。
H. 浙江人,福建人,廣東人誰在海外的多
馬來西亞,新加坡百分之40是福建的,且大部分都講閩南話以及廣東話也就是粵語。而是閩南地區的,不是閩北的,福建有分閩南閩北,閩南人有錢人居多,因為從古至今都很會打拚,閩南的年輕人都很厲害。福建海外華僑是最多的,百分之70都是福建泉州,漳州,廈門的。廣東第二多,浙江是最少的,浙江是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好,上市出國的比較多了,但總體講,福建廣東是從古代上百上千年就有老前輩出國創業的,也是隱形土豪世家最多的地方,清政府沒閉關鎖國,福建人早就飛起了。順序是福建-廣東-浙江。另外台灣一半人口都是閩南人,所以你懂了沒?還有粵閩的文化,風俗,信仰,及飲食習性最像,粵閩一家親,粵閩浙的豪自古出門的多,有錢的普遍要比內地的要有素養素質氣度,畢竟從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