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泰國水燈
① 普吉島會有水燈節么
11月是泰國最浪漫的時節,如果你在這時踏入這個湄南河畔的佛國,即可見在大小城鎮街頭,以及廟宇各處,都擺滿了祈福用的蓮花、蠟燭、孔明燈和炮竹,以及各種製作新奇的水燈,衣著靚麗的青年男女穿梭其中,歡聲笑語,教人眼花繚亂。
在泰國,每年泰歷十二月(公歷十一月)月圓之時舉行的水燈節規模要比亞洲其他各處都要大和隆重,它是泰國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泰國人民在歲末年終的時刻都希望莊稼能豐收,讓天候永遠風調雨順;但靠近水渠、運河和河川的低地方,卻時常遭到洪水的淹沒而苦惱不已,因此,每年雨季過後,大概在11月涼季開始,當地的人民就會以放水燈的方式來祭祀河神(PhraKoneKa)示敬畏之意並祈求水患不再。另一方面,隨水漂流而去的水燈,也象徵著將自己過去一年中所有的罪惡都帶走,有著揮別過去迎向未來的意思,好讓自己在面對下一年嶄新的開始時,能有一顆最虔誠無邪的心,以因應所有的挑戰。
「水燈」是以長長的芭蕉葉折出一瓣瓣蓮花盛開的形狀,放入一束馨香、一枚錢幣,並插上代表希望之光的蠟燭。最近幾年,則又發展出豪華型的水燈,加上紙板做造型,還將水燈染上鮮艷的顏色,並添上許多鮮花,有的甚至還編成小船的樣子。河面上大大小小華麗燈火,精緻小巧的水燈,大概就只有巴掌大,而造型較盛大隆重的,則需要兩個以上的人一起抬著,才有辦法放進悠緩的河水裡隨波漂流。
水燈節的美麗起源
在泰國傳說中,水燈節起源於泰國第一個皇朝——素可泰王朝的甘杏時代。由於當年的農業依靠湄南河及其支流灌溉為主,當時的王妃裊帕茉為代表泰國人民感謝河神的恩賜,用蕉葉做成形似蓮花的燈,點燃裡面的香和燭,放在水裡觀賞,頗得國王歡心,而王妃所製作的燈也被公認為泰國第一盞水燈。
數百年後的今天,泰國水燈節要比當年熱鬧得多。每逢燈節,各地無處不張燈結綵,無處不爆竹聲聲、焰火燦燦,有的地方還盛行花船比賽、選美大會……然而,最能體現水燈節特色的當然還是傳統的放水燈。
在月圓之夜,不僅歷來放水燈的勝地湄南河畔燈火輝煌,人山人海,就連一些偏僻的山村也「疑是銀河落九天」。漫步在節日起源地之一的金桂河畔,你會看到人們用厚紙或竹片做成小船,船上裝滿供品和點著椰殼的燈籠、蠟燭,讓它們順著細小的溝渠河流而去。河面上香紅燭黃,閃閃爍爍,煞是好看。每個人都注視著自己所放的水燈,隨著水流飄去,直到它們離開自己的視線。
② 泰國情人節水燈滿面似繁星,吸引眾多遊客,這個水燈究竟有什麼歷史由來
泰國人民不但篤信佛教,也深受婆羅門教和自然崇拜的影響,豐富的宗教色彩吸引著對泰國文化好奇的觀光客,每年泰歷12月的月圓之夜。泰國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活動來慶祝,水燈節包括熱鬧的遊行,踩街表演等等,不過入夜之後的放水燈才真正的將整個活動推向高峰。
如今泰國慶祝水燈節最熱鬧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燈發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一年一度的泰國水燈節遍及全國各地,充滿羅曼蒂克,氣氛凝重歡歡樂的度過這一佳節。向皇天後土及水神答謝一年來賦予食物水源,並對丟進江河污穢物而表示悔過,祈求赦免罪刑,過著康寧幸福生活。
③ 水燈的泰國水燈
水燈,請把寄語給河神
傳說當年蘭甘亨(Lamkhamhaeng)大帝掌管暹羅第一王朝素可泰(Sukhothai)時,覺得年年風調雨順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對水神MaeKongka又敬畏又感激,總覺得必須大事慶祝一番,才能一表內心對水神的謝意。
後來有個名叫諾帕瑪(Nophamas)的女子,她對這個節日的後來慶祝儀式起著更大的影響。她也為了答謝水神的大恩大德,於是以中南半島上最古老的婆羅門形式,製造一個酷似荷花的水燈,並在水燈內插了焚香、蠟燭,還加一些米飯,撒一點米酒、錢幣,然後放到河面上去,供奉水神。
據說諾帕瑪還向當時的國王解釋,遠在印度的恆河河畔,當地的國王是用這樣的水燈來敬祀佛主在沙灘上留下的腳印,何不也用同樣的方法來向水神獻上敬意。
國王贊成,於是就規定每年陰歷十二月,雨季快要結束,水漲船高時,選個花好月圓的夜晚,全國攜老帶幼,一起到河畔,觀看國王為大家點燃第一盞水燈下水禮的盛況。
因為陰歷與陽歷有差異,據泰國旅遊局的資料,今年1999年清邁的水燈節(Loi Krathong)定在陽歷11月22日。
泰語ลอย(Loi)是浮的意思,กระทง(Krathong)是水燈,水燈節這個傳統節日,就這樣隨著河水一飄七百多年。 在清邁賓(Ping)河的橋上,11月的黃昏常會下點小雨刮刮風。但怎麼也濕不了從四方八面來參加盛會的遊客的熱誠,同時也驅趕不了當地人熾熱、虔誠的心。
入夜,橋上、路上車貼車,人貼人,人與車蠕動得比蝸牛還慢。道路兩旁臨時拼湊搭建的攤位,一個緊接一個,稱得上是心手相連了。
從美食炸魚丸,到「紅牛」飲料,還有新加坡的「老虎」啤酒,濟濟一堂,非常熱鬧。當然全場最暢銷的非水燈莫屬。民間的水燈售價非常大眾化,河邊攤位上賣的叫價卻偏高了。
賓河的岸邊以粗竹干搭起一座平台,伸出河面,讓有心人容易接觸河神。晚上八點人潮最旺。泰國人做事向來不馬虎,祭祀儀式更不用說。男女老幼換套干凈整齊的衣服,尤其是婦女,緊身的泰式傳統服飾,婀娜多姿,雙膝跪拜在水神面前,手捧燃燭的水燈,讓焚香裊裊從身邊飄過,心中祈求的是平安、健康,還是白馬王子?只有自己最清楚。
許願後,雙手輕輕把水燈放在水面,又唯恐不小心把燭光弄熄,滅了心願,婦女們送走水燈時,連呼吸都要加倍小心。
一盞盞水燈就這樣隨著上千萬個心願,閃閃爍爍,與河面上皎潔月光的倒影,還有若隱若現的星星,統統一起在河面上微波盪漾開來。
也許最踏實的還是在河中浮沉的小頑童,完全不理會七百多年前老祖宗的故事,爭先恐後等待水燈剛下水,就「噗通」跳下水。與其說他們在水中協助水燈飄浮得更遠,不如說他們早就瞄準水燈內的銀盾,也不管岸邊人的心靈是否還在與水神交流,三兩下手腳,水燈就不見了。 看熱鬧的人一點都不閑著,高射炮、火箭炮、雙響血滴子,不必辨別方向,橋上橋下一起上演。不習慣介入戰火的最好是撐把傘比較妥當。根據當地報章上報道,這個節目爆竹引起不幸的事件,有增無減。
燃放孔明燈,也是慶祝的儀式之一。
孔明燈是以竹片紙糊成的白色燈籠,高約兩公尺,直徑約半公尺,燈籠底部開口的部分以鐵絲架支撐,支架中間點燃蠟燭或浸濕的油布,以熱氣球上升的原理讓它徐徐向黑暗的天空飄去。
要孔明燈升空不容易,必須小心翼翼,看著風向行事,往往一不留神,燈籠還沒升空就在地上化成一團火球,此時最高興的當然是看熱鬧的小孩。
大家相信孔明燈會把一整年的晦氣、厄運帶到九霄雲外。飄上天空的孔明燈萬一不幸被風吹落人家的屋前,他們相信彼此來臨的一年都沒好日子過。
為了表示更大的虔誠,有些人在燃放孔明燈之前,還請僧侶來念頌經文,敲敲小鑼小鼓。 花車遊行,也為節目生色不少。遊行隊伍從市中心一路游到河畔, 橋頭的轉彎處地方寬暢,自然成為花車隊伍的表演中心。
十六七歲的小妮子畫起妝來穿上傳統泰國民族服飾,手持花傘邊走邊舞,個個幾乎都是最上鏡的泰國小姐,隨時都可走上國際舞台。人人都說清邁出美女,千真萬確。
④ 水燈的泰國水燈節
泰國「水燈節」(Loy Krathong Festival),據說最早就是從素可泰王朝開始的。相傳很久以前,暹羅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樹下遇到佛祖釋迦牟尼。佛祖對她說,如果要趕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歷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圓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頭發,放在一個蓮花形的燈座里,再點上蠟燭,拿到河裡去放。 這個故事流傳開來,暹羅人競相跟隨,發展成今日的水燈節。
又有一說是,大約在700年前,素可泰有一個奇女子,名字叫著「諾帕瑪」(Naang Noparmart)。她喜歡用芭蕉葉製造一種蓮花形狀的燈,然後插上蠟燭、香和其他飾物,放入河裡,藉此向佛祖釋迦牟尼膜拜。這件事後來讓國王知道了,不僅大大獎賞諾帕瑪一番,還下令子民每年都要放水燈一次,祈求今後一年事事順利。從此之後,每年佛歷十二月(通常是陽歷11月)的月圓之日,便定為泰國的水燈節。 如今,泰國慶祝水燈節最熱鬧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燈發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古城中有座古寺,坐落於湖中間的小島上,市民和遊客在節日中,聚集於此,漂放水燈。
當日,慶祝活動首先是進行水燈設計和水燈小姐選美比賽,同時還有身著盛裝的象隊,馬隊以及花車隊伍遊行,讓人感到彷佛又回到了古老的素可泰年代,因為素可泰城是富有歷史意義的古都,是一個山明水秀,物產豐富的著名古城。
同時泰北的清邁也另有一番風趣,清早,善男信女手捧美味的飯菜、水果和鮮花,擁向寺廟施僧拜佛,僧人們忙著接受施賜、講經。入夜,家家戶戶的室內和門外,佛寺的院中和牆上四周點燃起椰油小燈盞,河中飄浮著蕉樹葉桿做的椰油燈,到處是閃爍的燈光登高遠望,好像天上繁星降落人間。這時開始舉行大水燈船遊行比賽和落水活動。大燈船花枝招展,美中寓意。大燈船分為美麗類和寓意類,上面安裝彩色電燈或蠟燭。寓意類是寓託事物於燈船的構造中,其意義有提倡民主政治,勸告人民團結,維護固有民族文化等。燈船上還有幾名裝扮嬌艷的少女,作為諾帕瑪王妃的化身,端莊而坐或翩翩起舞,恰似仙女下凡。二、三十隻大燈船遊行比賽後,駛往河岸。
曼谷市府一些大酒店,凡是依水或自己花園內有小湖小渠,甚或大廳內有噴水的大小水池等等,都成為放水燈,繼承美好傳統風俗的上佳場所,不僅吸引了眾多泰國各民眾或全家去大酒店內邊享用晚餐邊放水燈來寄上各人的祝願,也給國外的遊客帶來了新奇美好的泰國特色,一齊參加放水燈,而留下了難忘的一夜。 一年一度泰國水燈節,遍及全國各地,旖旎多姿,充滿羅曼蒂克氣氛,民眾歡歡樂樂的渡過這一佳節。入晚為水燈節的良辰美景,民眾紛紛至各河港施放水燈,大小江河燈光點點。青年男女情意綿綿,女的祈禱著能得如意郎君,男的則期望獲得秀慧伴侶。而一般民眾,則向皇天後土及水神答謝一年來賜予食用水源,並對丟進江河污穢物而表示悔過,祈能赦免罪衍,過著康寧幸福生活。
事實上,在水燈節期間,不僅素可泰歷史古城內有精彩的表演,古城外的大街小巷,早在一周前已見水燈處處。小店都播放耳熟能詳的水燈節情歌,攤位出售拜神用的蓮花和蠟燭,生意滔滔。節日當晚,人人齊集歷史公園,先在大草地享受一頓豐富的泰式傳統美食,炸魚餅、烤蕃薯、干魚松、辣豆和青菜,全部盛在一個大盤子里,中間點燃一根蠟燭,很有氣氛。
公園林蔭大道的兩旁,擠滿了小吃攤,最出名的是「竹筒飯」,裡面塞滿紅豆和糯米,入口味道清香,教人百吃不厭。水燈節慶典是在歷史公園最具規模的瑪哈泰寺(Wat Mahathat)前的護城河舉行。只見穿著傳統泰式服裝的少女,人人手上拿著水燈,載歌載舞,然後把水燈放入護城河裡。 各式各樣的水燈,飄浮在池塘中,水波粼粼,倒影古剎佛像,充滿詩情畫意,也再現了700年前古城放水燈的盛況。慶典上還有一個「水燈節美後「的選美大會。參賽的佳麗,穿著傳統服飾,逐一接受司儀提問,然後捧著水燈,繞場一周,讓觀眾近距離看清楚她們的臉孔。 慶典高潮是一場聲光表演。故事講述700年前,南甘杏大帝統一暹羅,後來國家戰禍連年,戰士被迫出征,後方的愛侶,只好在家放水燈默默祝禱,祈求愛人平安歸來…… 這場精彩的聲光秀,氣勢磅礴,單看現場的音響和燈光,就已值回票價。再說,上百名舞蹈員齊集台上,大跳大唱,最後還大放煙花和孔明燈,難怪場內觀眾頻頻拍手叫好。
⑤ 水燈如何製作
水燈製作方法如下:
准備基本材料(芭蕉桿及芭蕉葉)首先制出水燈的底座。把香蕉樹干橫切成圓塊狀,並用刀將其修整平整,這圓莖塊就是水燈的底部,水燈漂浮依靠的是圓莖塊內充滿空氣與疏鬆的結構。
燈身製作,將花邊和底座兩部分組合起來,把花邊圍在底座的外圍並用大頭針將其固定,這個水燈有兩層底座構成,第二層的製作與底層的製作相似。
水燈裝飾,把香燭和香插到水燈上(一般在中央位置),水燈製作完成。
水燈,又稱河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一般在中元節舉辦。起源於明朝初年。據《續文獻通考》記載:"洪武五年正月十四日,敕近臣於秦淮河燃水燈萬枝,十五日夜半竣事。"此外,佛教中亦有一個傳統的節日為孟蘭盆會。傳說佛弟子目連知道其母在地獄墜入餓鬼道備受倒懸之苦,因問佛祖如何能解母難,佛祖告訴他:每年七月十五日中元那天,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母難可解。至梁武帝時設孟蘭盆會以紀念日連救母。迨至明靖時,更把七月十五日孟蘭盆會與放水燈河結合起來。在我國的周遍國家中,水燈節是泰國的重要節慶活動。印度、緬甸、越南等國,亦有民間放河燈、飄水燈的習俗。
⑥ 泰國水燈節的來歷
泰國人民不僅篤信佛教,也深受婆羅門教和自然崇拜的影響,豐富的宗教色彩吸引著對泰國文化好奇的觀光客。每年泰歷12月的月圓之日,即今年2005年的11月11日,泰國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活動來慶祝水燈節(Loy Krathong Festival),包括熱鬧的遊行、踩街表演等等,不過,入夜之後的放水燈才真正地將整個活動推向高峰。
泰國人民在歲末年終的時刻都希望莊稼能豐收,讓天候永遠風調雨順 ;但靠近水渠、運河和河川的低窪地方,卻時常遭到洪水的淹沒而苦惱不已,因此,每年雨季過後,大概在11月涼季開始,當地的人民就會以放水燈的方式來祭祀河神(Phra Kone Ka)示敬畏之意並祈求水患不再。另一方面,隨水漂流而去的水燈,也象徵著將自己過去一年中所有的罪惡都帶走,有著揮別過去迎向未來的意思,好讓自己在面對下一年嶄新的開始時,能有一顆最虔誠無邪的心,以因應所有的挑戰。
「水燈」是以長長的芭蕉葉折出一瓣瓣蓮花盛開的形狀,放入一束馨香、一枚錢幣,並插上代表希望之光的蠟蠋。最近幾年,則又發展出豪華型的水燈,加上紙板做造型,還將水燈染上鮮艷的顏色,並添上許多鮮花,有的甚至還編成小船的樣子。河面上大大小小華麗燈火,精緻小巧的水燈,大概就只有巴掌大,而造型較盛大隆重的,則需要兩個以上的人一起抬著,才有辦法放進悠緩的河水裡隨波漂流。
只要是有湖、有河的城市,都會舉行放水燈的儀式, 例如首都曼谷 (11/13-16)、清邁(11/15-17)、大城(11/12-16)、素可泰(11/11-16) 等古城,每年都有盛大的水燈節活動。街上掛滿五顏六色的水燈,彷彿炫麗的蓮花朵朵盛開,非常熱鬧。
水燈節的起源,據泰國史書記載傳說紛紜,莫衷一是,而又含有很多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比較有根據的水燈節傳說,始於八百多年前的泰國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那時,每年泰歷十二月十五日月圓時節,居民都聚集於首都慶祝「燈節」,而皇上必循例龍舟遊河,王後及妃嬪亦隨聖駕游幸,其時臣民嬉水於河中,隨後在國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煙花,徹夜歡騰。
相傳皇朝中有位名為娜諾帕瑪絲的貴妃,心靈手巧,極富藝術天才,她別出心裁地用香蕉葉折疊成了一盞蓮花形的燈船,上面以水果雕成的花鳥圖案裝飾,並插上鮮花,點著香燭,放在水裡,使其隨風飄盪,以表示對佛祖和河神的感謝之情。
國王見後大喜,下令以此水燈作為範例,泰歷的每年十二月十五日為水燈節。從此,每逢水燈節,各式水燈的製作,便蔚然成風,水燈的形狀式樣愈來愈多采,製作技術也更加精巧嫻熟。
放水燈的含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擴展,譬如農民放水燈是感謝河神給予他們充沛的水源,灌溉莊稼,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青年男女寄語水燈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伴侶;佛教徒則祈求災禍隨水飄去,幸福隨波而來。
水燈節,各地都有循例舉行,惟不那麼隆重熱鬧。在傳統上要數素可泰府和清邁府的水燈節最為熱鬧,節目多姿多采,而且富有地方性的詩情畫意。
還有一種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暹羅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樹下遇到佛祖釋迦牟尼。佛祖對她說,如果要趕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歷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圓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頭發,放在一個蓮花形的燈座里,再點上蠟燭,拿到河裡去放。這個故事流傳開來,泰國人競相跟隨,發展成今日的水燈節。
水燈節是泰國最主要的節慶之一,如果你11月份踏入泰國,即可見在街巷廟宇到處有拜神用的蓮花和蠟燭,孔明燈和炮竹,以及各種新奇的水燈,讓人眼花撩亂。水燈節是泰國的佛教大節,歡慶熱鬧,又別有民族特色。遊客除了能夠欣賞到難得一見的美麗盛宴,也可以向商家購買已經做好的水燈,親自體驗這個慶祝活動,為泰國之旅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