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皇帝如何選妃

泰國皇帝如何選妃

發布時間: 2022-01-14 18:57:46

㈠ 皇帝選妃有哪些要求

皇帝選妃有哪些要求?是通過那些方式選拔的?

大家好,寶寶今天早晨是吃的煎餅哦!,沒有加脆片,聽說這樣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大家可以試一下的哦!不知道大家都是用什麼交通工具上班呢?寶寶是騎電車上班的,在途中遇到一個老爺爺騎著電車在前邊,差點撞到他,幸虧反應快,躲避了被碰瓷的機會。現在正式介紹一下,我是金色楓葉449,歡迎大家閱讀本寶寶的文章,昨天的文章小夥伴們看的盡興嗎?今天又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接下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在各類古裝劇中,宮斗劇占據了不小的一部分,然而,面對各個不同朝代後宮眾佳麗的不同封號,不知大家會不會有種迷糊混亂之感。皇帝的後宮妃嬪稱號為何?選妃又有哪些要求?後宮制度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是鞏固皇權的一種方式,雖然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看來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其廢除理所應當。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下,進入皇宮,成為皇帝的妃嬪是很多女性的夢想。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古代的後宮嬪妃的來源到底是怎樣的。

秦漢時期的後宮妃嬪來源有四:民間采選、郡國或個人進獻、皇帝以個人喜好自選、戰俘和沒官的罪人家屬。

其中,民間采選是最主要的方法。秦代雖然後宮女子眾多,但采選尚未形成規范化的制度,到西漢時,遴選民女入宮有了制度的要求。相關事宜由太後主持,具體事情則交由宦官負責。但是由於記載不多,具體程序我們現在還不太了解,但西漢時對采選女子的家庭地位要求並不嚴格,基本只要是「良家」即可。

唐代天子和未來天子納妃,女方的出身門第十分重要,並且存在地域歧視的情況,根據統計,唐代後妃中北方多於南方。

除了家庭背景,此時對女子姿容秀美的樣貌要求自不必說,而且,唐代納妃,有才情的女子也十分受歡迎。

明代通過選秀選擇後妃,最為特別的一點是對這些女子的家世要求,不是要求家世顯赫,而是要地位低一些才好。這可能是因為統治者吸收前代外戚專權的教訓,因此希望能夠對後妃的家世嚴格控制。

縱觀封建社會皇帝冊後納妃的歷史,我們看到的有不同朝代對女性的審美標准變化,有統治者在不同時期的政治考量,但更多的是封建社會中對女性的物化和不尊重。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曾經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於當時的部分女性來說,能否進入後宮並得到較高品級是對其自身和其家族都有很大關系的事。

說說你們的看法吧!歡迎在評論區評論點贊收藏,也不要忘記關注我的百家號喲!

文章到此就要結束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希望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給大家帶來點特別的東西!希望大家每天可以開心的工作,在工作時間內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能夠按時下班是最開心的事情了吧!小編在此萬分感謝各位小夥伴抽出閑暇時間來閱讀本文章。請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小編愛你們哦!

㈡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

先說漢朝 歷史上選妃標准最苛刻的皇帝 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很多人以為:皇帝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一定也是相當隨機的,看上誰就是誰。當然,這只是一些個案,在古代,皇帝選妃有著相當嚴格的標准。入選對象不僅僅要出身名門,還要沒有麻子,沒有口臭,沒有鼻炎,沒有腋臭,沒有痔瘡,沒有腳氣,沒有任何婦科疾病。 當然,這只是些泛泛的條文,漢代就有皇帝定下了嚴苛的選妃標准,今天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漢桓帝劉志一定是個酷愛科學計量方法的人。對於後宮嬪妃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有著嚴格的尺寸觀念。身高必須七尺一寸,肩寬必須一尺六寸,臀寬要比肩寬少三寸,從肩膀到手掌必須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長,從大腿到腳長三尺二寸,足長八寸…… 這樣一番計量下來,實在不知道到底還能有幾個名門閨女能夠符合標准,這不是苛刻,簡直是不可理喻!同時也看得出來:這劉志一定也是個無趣的男人。女人的妙處在於各有各的不同,環肥燕瘦,各有所妙,一旦後宮佳麗三千全成了一個模子的流水線產品,那作為皇帝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當然,可以想像:即便成了劉志的妃子,也必定要幾十年如一日的維持原有身材,既不能胖,也不能瘦,否則身材脫離了標准,那就該嘗嘗冷宮失寵的滋味了!

㈢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呢

以明代為例,後妃的來源有三種:功臣親友的女兒、朝鮮朝貢婦女和民間婦女。

據《明史錄》記載,1394年,太祖第一次下詔,為皇室選婚挑選民間婦女:皇帝的孫子、兒子和王子們年紀大了,未婚,王室的儀式設置在河南、北平、山東、山西、陝西等地。凡14-17歲以下的官吏、軍人家屬,或前官員的女兒,都是賢惠的、無病的、有良好的家法的,他們是由父母送到北京,被選為妃子的。那些沒有在選舉中獲勝的人將得到錢並被遣送回國。擾亂人民是犯罪。

明朝皇帝的上畫

據《萬樹雜記》記載,選萬曆五年(1577年)申宗結婚時,婦女的外貌和姿勢需要從“相貌、眉毛、耳鼻、牙齒、頭發和太陽穴、身體”等方面進行考察。正統六年(1441年),皇帝為英宗選婚時,太後還寫了《內令》,規定了婦女選美的標准。它要求“字要豐滿,頭要方,眉毛要美,耳鼻要整齊,牙齒要整齊,頭發要鮮艷濕潤,身體不要有疤痕。”。可見,妃子的容貌之美,不在於有多華麗、有多迷人。相反,謙虛、優雅、清晰、優雅更受青睞。

㈣ 皇帝是如何選妃的

第一步是選秀女。

清朝從順治時就規定,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里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閱選時,按八旗的順序,一般七八個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後們挑選。被挑選女子的名字,每排寫一張單子,留宮中存檔,這種名單,在檔案中稱為「秀女排單」。

清代的後宮,上至皇後,下到宮女,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旗人,是清朝獨有的。因此,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後宮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獨有的。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制度,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來的狩獵組織的基礎上建立的,是軍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軍事、生產等多方面職能。以黃、白、紅、藍四色旗幟為標志,組成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八旗。

每3年由戶部主持選閱駐防八旗和外任旗員之女。舊制,挑選秀女,皇後及內廷主位之親姊妹皆免挑。凡八旗官員、兵丁、閑散之女子,皆備選。嘉慶十一年,命漢軍自筆帖式,驍騎校以上女子備選。十八年,命滿洲蒙古自護軍、領催以上備選。其拜唐阿(執事人)、馬甲(清代八旗驍騎營馬兵的別稱)以下女子不備選。

每到准備挑選秀女的時候,先由戶部奏報皇帝,奉旨允准後,立即行文八旗都統衙門,由八旗的各級基層長官逐層將適齡女子花名冊呈報上來,到八旗都統衙門匯總,最後由戶部上報皇帝,皇帝決定選閱日期。因為有病、殘疾、相貌醜陋而確實不能入選者,也必須經過逐層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統咨行戶部,戶部奏明皇帝,獲得允准後才能免去應選的義務,聽其自行婚嫁。

各旗選送的秀女,要用騾車提前送到京城。由於眾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車輛,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車乘坐。因此,乾隆時規定:「引看女子,無論大小官員、兵丁女子,每人賞銀一兩,以為雇車之需。……此項銀兩,……著動用戶部庫銀。」秀女們抵達京城後,在入宮應選的前一天,坐在騾車上,由本旗的參領、領催等安排次序,稱為「排車」,根據滿、蒙、漢排列先後的次序。最前面是宮中後妃的親戚,其次是以前被選中留了牌子、這次復選的女子,最後是本次新選送的秀女,分別依年齡為序排列,魚貫銜尾而行,車樹雙燈,上有「某旗某佐領某某人之女」的標識。日落時分發車,入夜時進入地安門,到神武門外等待宮門開啟後下車,在宮中太監的引導下,按順序進入順貞門。秀女們乘坐的騾車則從神武門夾道東行而南,出東華門,由崇文門大街北行,經北街市,然後再經地安門來到神武門外,這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初選完畢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依次登上她們來時所乘坐的騾車,各歸其家。這種井然有序的排車法,是嘉慶年間的一位名叫丹巴多爾濟的額駙發明的。

當應選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走下騾車後,先由戶部司官維持秩序,再由太監引入宮中。御花園、體元殿、靜怡軒等處,都曾是閱選秀女的場所。一般每天只閱看兩個旗,根據各旗參選秀女人數的多少進行搭配。通常是五六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後選閱,但有時也有三四人一排,甚至一人一排的。如有被看中者,就留下她的名牌,這叫做留牌子;沒有選中的,就撂牌子。然後,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復選,復選而未留者,也稱為撂牌子。經復選再度被選中的秀女,還有兩種命運:一是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於皇宮之中,隨侍皇帝左右,成為後妃的候選人。如果成為後妃的候選人,手續會更為復雜,初次「引閱」之後,屢屢「復看」,有「記名」的,這是被選中留牌子的;有「上記名」的,這是皇帝親自選中留牌子的。最後,還要經過「留宮住宿」進行考察,在留宮住宿的秀女中選定數人,其餘的都撂牌子。

秀女入宮後,一般封答應。然後其中一些晉升為常在、妃、嬪、貴人。貴人以上得出自世代顯貴人家,貴人以下只須從拜唐阿子女中挑選。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孫。至於皇後,一般先由太後從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兒中挑選,由皇帝冊封。日後,皇帝不喜歡還可以撤換。順治帝就廢過八年(1651)八月冊封的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清王朝把選擇後妃看成一大政治。清王朝選擇後妃,主要從滿族中挑選,其次是從蒙古貴族中挑選,目的是為了加強與蒙古貴族的聯系。佟洵、侯久萱《清宮後妃》根據《清皇室四譜》編制的《清宮後妃表》,列出12帝後妃187名,除8名未標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滿族,蒙古族21名,漢族9名,維吾爾族1名

㈤ 古代皇帝是怎麼選妃的

《漢雜事秘辛》中的介紹

《漢雜事秘辛》是一本描寫漢代宮闈秘史的古人筆記,書中記錄了東漢桓帝劉志皇後梁瑩當初進宮時的"裸檢"情況。雖然有人考證是明人楊慎偽托漢人所作,但還是有一定價值的,茲抄錄如下——

▲明懿安皇後張嫣

張嫣是河南祥符縣人,天啟元年,朱由校16歲,到了大婚的年齡。明朝皇帝16歲大婚,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矩。當時,由司禮監秉筆劉克敬任總管婚事,先期在國內挑選出了一批年齡在13歲至16歲的女孩。官方當時發了路費,讓她們的父母親自陪送到京城備選,於當年的正月集合。

當時送達京城的女孩有5000人,張嫣也在其中。

具體步驟

初選時,僅從外表上大概檢查了一下,由太監負責。100名一組,按年齡大小站好。太監從她們面前走過,高一點的,矮一點的,胖一點的,瘦一點的,全都不要,這樣被涮去了1000人。

第二步,進行五官檢查,仍由太監負責。與頭一天那樣,百名一組站好,細看每一女孩的耳、眼、嘴、鼻、頭發、皮膚、腰圍、肩寬等,有一地方不合格者,哪怕身上長顆黑痣,都要淘汰。又讓女孩報家門,聽其聲音如何,是不是結巴子。這樣,又涮去了2000人。

第三步,借用工具測量身體是否符合比例,看其氣質如何。凡是手腕粗短的,腳趾肥大的,舉止輕浮的,都不能過關。這樣,再被涮去1000人。

第四步,"裸檢"。餘下的1000名女孩全部召入宮中,以備後宮之選。由年老的女宦官帶到密室,摁摁乳房,查看長得挺不挺;聞聞腋下,有沒有狐臭。最後摸遍全身,試試長得是否發達。這樣,又涮去了700人。

第五步,長期觀察,重在性情。300名精選下來的女孩留在宮中生活一個月,以觀察其生活習性、說話態度、智力高低、人品如何。前面的四道程序重在觀察"體",這一關重在"德"和"智"。選出了德、智、體全都優秀的女孩50名,最後全部當上了朱由校的妃子。

由5000人,最後選出了50人,這么算來,正是俗話說的"百里挑一"。有明一朝,估計都是採用如此"淘汰法",選出宮妃的。

文章摘自本作者(我是三甲第四名)博客:blog.sina.com.cn/s/blog_1669659fb0102wzaj.html

㈥ 皇帝是怎樣選妃的

中國後妃的體制發始於周,形成於秦,自漢、唐、宋、元、明、清以降、歷代多有增損,但大體仍不離周制。
周代的後妃制規定王者立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所謂後,在宮闈中其地位如同天子,三夫人則如同三公,九嬪如同九卿,世婦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後及三夫人乃為天下母儀,制定婦禮。九嬪掌教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歸功;世婦主管喪祭禮賓之事,御妻則侍奉天子之宴寢。除此還有女史、女況、典婦等多種名目,分掌內闈各種雜事。後妃們的行動必須按照嚴格的禮制規定,聽從祖輩的訓戒,不得白由行動或隨意言笑。所謂後妃,「妃」字,其本義即指配偶,古音即讀「配」。「後」字,其原義曾是國主,國君。古代的後王就是指的天子。後來天子的配偶稱為後,[後漢]班固在「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謂之後.何?後.君也。天下尊之.故謂之後。」然而這里所謂天下尊之,其尊者仍為天子其人,而不是後妃其人。尊後妃的實質.仍是尊天子。鄭玄注《禮記》曰:「後之言,後言,在夫之後也」。因此,後地位雖位同天子,然而決不可言在天子之先,必以天子之命唯聽。充其量,後只能輔佐天子,所以其地位乃在天於之下是不言自明的。不僅如此,甚至後妃的生死大權也掌握在天子手裡。以天於的快樂為快樂,以天子的憂愁為憂愁。一切惟天於是命,這就是後妃生活的本質。
三宮六院體系
對於皇帝的後妃,俗言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提法,其實這只是一種泛泛之談,皇帝後妃的編制歷朝歷代雖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數量上並不相同。
民間所謂的三宮,一般是指後妃居住的中宮和東西兩宮,其實這是明清以後的體制,三宮最早乃是指諸侯大人所而之處、而天子後妃所居乃曰六宮。《禮記》言:"王後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周禮·天宮內宰》言:"王後帥六宮之人。"鄭玄注六宮曰:"正寢一, 燕寢五,合為六宮。"六宮為皇後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宮代指皇後,如同後世用中宮代指皇後一樣。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諸侯的消亡,三宮的含義有了變化。漢代就以皇帝、太後、皇後合稱為三宮,又稱太皇大後、太後、皇後為三宮。唐代穆宗時又將兩太後與皇後合稱三宮。六院作六苑,皆以後妃所居宮院(苑)代指後妃。六宮的概念至唐代已非專指皇後,而泛指後妃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賀《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困,高懸銀(片旁)照香山",所言"六宮"皆指後妃,而不是專指皇後。明以下遂泛稱後妃為三宮六院。
所謂七十二嬪妃,不過是泛指皇帝後宮人數的眾多,實際上皇帝後宮侍妾的數目遠比七十二為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嬪,陳妾數千"。《禮·昏儀》則言周代後妃制曰:"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可見早在諸侯時期,國君的妻妾已甚眾了。秦漢之時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後妃制,以皇帝為中心,皇帝之母稱皇太後,祖母稱太皇太後,嫡妻稱皇後。由於秦的時代短暫,所以完備的後妃體制及其等級劃分實際執行於漢代。漢代的後妃爵列八品:即1.皇後,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長使,8.少使。自漢武帝、漢元帝始,後宮三千嬪妃又擴至十四個等級。即1.昭儀,2.婕妤,3.(女聖)娥,4.容華,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長使,11.少使,12.五官13.順常,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等。東漢時又化繁為簡,六宮僅有皇後、貴人之稱,其下只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
三國魏晉時期後妃制又有所變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於王後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 婕妤、容華、美人。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設淑妃、昭華、修儀(除去了順成)三等。晉參照漢魏之制於皇後下設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又設淑妃、淑媛、淑儀、修華、 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還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嬪以下。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嬪便有了具體名稱。
清代宮廷後妃制
以清代宮廷制度而言,宮闈制度的真正確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時候,規定皇後居中宮,主內治,以下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六宮,佐皇後主內治,嬪以下還有貴人、常在、答應三級,俱無定數,隨居東西各宮,勤修內職。清代後妃的來源,與歷代不同之處在於,滿族實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閱選秀女制度」,不僅皇帝的後妃要從秀女中挑選,被選中的秀女還要為皇子、皇孫栓婚,或為近支的宗室親王、郡王指婚。能被選入宮的女子,又可分兩種:由八旗戶籍選出的稱為「秀女」,地位較高,可選妃立後;由內務府包衣佐領下選出的則叫宮女,地位較低,僅供內廷使令,但宮女亦有機會晉升為妃嬪。
挑選秀女,三年一屆,參加閨選秀女的年齡,多在十二、三歲以上,十七歲以下,秀女一旦被選入宮中,即為貴人,而最大的幸運就是可以被選作妃嬪。而沒有被選入宮中的秀女,則可以自由聘娶。

㈦ 皇帝是怎麼選妃子的

那時候皇帝選妃要選很多遍,

比如說清朝,就先要選身家清白的,不得有巫醫農家的女孩,

再要就是下階的太監按照高矮胖瘦選第一次,

接下來就是面容,口齒,聲音,頭發,走路,各選一次,

到這時,基本上就沒剩下多少人了,這地方上選出來的,就從帶到北京,由老宮女進行體檢,撫其雙乳,嗅其腋下,要摸遍全身的,凡是有胎記,傷疤,不是處女,只要有一絲的不完美,都是要剔除的,

再接下來就是學習宮廷禮儀,由貴妃皇後先選一次,選出來的再由皇帝親自挑出自己想要的。。。很漫長的過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4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