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幫助卡達

土耳其為什麼幫助卡達

發布時間: 2022-06-11 05:11:10

A. 卡達終於與多國恢復外交關系,這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卡達在經過了一番艱苦談判之後,終於和德國國家恢復了外交關系,和其他國家恢復外交關系,其實對於卡達來說是有很多的好處的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表現的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

和其他國家擁有良好的外交關系,其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外交關系能夠很好的促進兩個國家的共同發展,而且在擁有外交關系的情況之下能夠實現自身經濟的跨越,從而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只有合作才能夠讓雙方共同獲得所需要的利益。

一、對於卡達的經濟將會起到促進的作用

我認為恢復和多個國家之間的關系能夠幫助卡達在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獲得經濟的提升,其實卡達這個國家也受到了異常的影響,在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只靠自身的內部需求,是沒有辦法讓國家擺脫疫情,對於經濟的打擊的,如果能夠在外部條件的支持下獲得貿易合作的話,那麼對卡達的經濟恢復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考慮,我認為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必須要和其他國家獲得良好的關系,每一個國家的發展的過程當中,其實都會把經濟發展作為自身的首要考慮,而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必然會需要國際社會的幫助,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自主的發展的,尤其是經濟的發展,更需要國際間的合作才能夠促進雙方的發展。

B. 土耳其在敘境內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意欲為何

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21日宣布,土耳其軍隊當天上午已越過敘利亞邊境,在敘北部阿夫林地區展開軍事行動,打擊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有意在該地區建立縱深30公里的安全區,阻隔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與本國庫爾德分裂勢力之間的串聯。

分析人士認為,土耳其在敘境內採取此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有「敲山震虎」的意味,既打擊敘北庫爾德武裝,遏制分裂勢力,又反制庫爾德武裝背後的支持者美國。

在去年6月發生卡達斷交風波之後,埃爾多安親自出馬在海灣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斡旋,以爭取阿拉伯民眾對土耳其的好感。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之後,土耳其召集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特別首腦會議反制美國決定,增強土耳其在中東事務中的影響力。

C. 沙特和卡達之間為了加強封鎖做出過什麼事情

也許大家已不再怎麼關注於沙特與卡達之間的爭端,實則自從2017年起,雙方發生了非常大的爭端,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沒有緩解的樣子。


沙特有想法?

如今雙方依然還保持對峙的狀態,別看維持了很長時間,但是誰都沒有讓步的意思,反正打不起來,那麼僅封鎖真不算什麼問題,卡達背後有土耳其、伊朗等國支持壓根不怕什麼,沙特更不用怕啥,現在各方的態度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讓人想不明白,如何才能解決問題嗎?也許唯一的變化也就是以拖待變了,現在的局勢過於復雜了!

D. 土耳其總統對卡達斷交事件是什麼態度

6月5日,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埃及等國,先後宣布與石油蘊藏豐富的卡達斷交。沙特指控卡達支持「以破壞地區穩定為目標」的極端團體。

據悉,土耳其和卡達、沙特關系密切,在敘利亞等問題上持有共同立場。土耳其還是卡達重要的貿易夥伴,卡達在土耳其的投資總額達220億美元。

E. 土耳其為什麼幫卡達

在2017年6月沙特等8個遜尼派國家與卡達斷交後,卡達突然有了一個援兵——土耳其議會批准向卡達派遣駐軍,並力挺卡達。這一出戲讓不少人感覺有點突然,事件後面到底有什麼樣的地緣政治經濟背景呢?
土耳其與卡達本來就是准盟友關系,雙方在中東地緣政治中的利益高度重合,經濟聯系緊密,在很多紛爭中站隊一致。
如果說卡達是暗中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那土耳其就是明著支持穆兄會,眾所眾知,阿拉伯之春運動中,半島電視台充當中東各國穆兄會的媒體宣傳放大器,埃及穆兄會是把軍事強人穆巴拉克趕下台的中堅力量,在此期間,土耳其給穆兄會提供武器、卡達給穆兄會提供資金。
後來埃及穆兄會建立的穆爾西政權被埃及軍方政變推翻,新崛起的軍事強人塞西將軍上台,對穆兄會進行武力鎮壓,穆兄會自然也不甘心失敗,暴力示威此起彼伏,此時土耳其在外交上公開對埃及軍政府施壓,埃及軍方也指責土耳其向埃及穆兄會提供武器和情報支持,就差爆料卡達給予穆兄會金援了。
下圖是埃及穆兄會支持者手舉穆爾西畫像參加反軍政府示威遊行:

土耳其收容的穆兄會成員可比卡達要多,此後埃及和土耳其關系一直冷淡,但和卡達在檯面上還是裝作關系友好,估計是因為那時 阿拉伯遜尼派世界內部還沒撕破臉,而土耳其則是突厥外人。
土耳其早在2016年就和卡達商談 土-卡 兩國軍事合作一攬子計劃了,其中就包括未來土耳其軍隊進駐卡達。卡達已經在修建未來土耳其入駐時使用的軍事基地,遠期規劃能容納3000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士兵,以及相關武器裝備。剛公布合作計劃時,多數人會覺得這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實施的。然而在特朗普訪問沙特後,沙特等國對卡達發動「外交閃電戰」。卡達措手不及,此時卡達如果不亮出底牌處境將非常危險,卡達的應變還是果斷的,當即聯系了伊朗、土耳其、俄羅斯這些強勁的外援,這才保證了基本的安全,也迫使美國特朗普政府重新審視卡達與沙特之間的平衡。
即便卡達不主動亮出底牌,依照土耳其埃爾多安蘇丹的強人個性,也會主動介入了紛爭,力挺卡達。埃爾多安的政治作風很大程度上模仿俄羅斯總統普京,只是有時顯得東施效顰。總的來說,埃爾多安是個敢冒風險、主動創造籌碼的 強人。在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變中,埃爾多安在事先得到情報後,將計就計,布下陷阱,任由政變爆發,守株待兔,一夜過後,就能名正言順地對土耳其進行大清洗、大素反。而在土耳其政變之前 給埃爾多安通風報信的不只有俄羅斯的情報部門,還有卡達的情報部門。
卡達作為埃爾多安的盟友,事前會把政變陰謀告知埃爾多安。但為什麼卡達情報部門會知道土耳其軍人密謀政變呢?目前有兩種比較可信的說法:
1.卡達和海灣其他國家,諸如沙特、阿聯酋、巴林勾心鬥角多年,彼此之間都安插了情報人員,當阿聯酋和巴林等國都參與到幕後支持土耳其政變的過程中時,卡達情報部門很容易探知土耳其政變的重要情報。
2.土耳其政變之前,穆兄會憑借其在伊斯蘭世界龐大的地下組織,早就得知了密謀,將這個消息告訴卡達,卡達便轉告給了盟友埃爾多安。
土耳其未遂政變之後,埃爾多安真正地成為了「埃蘇丹」,他的意志就是土耳其國家的意志。這次土耳其官方聲明是「土耳其國會批准了土耳其駐軍卡達的計劃」,其實這一切就是埃爾多安本人的意志,土耳其國會已經逐漸淪為走過場之地。
此處不得不對局座表示欽佩:

---------------------------
很多中國人一談起土耳其,總是覺得這個國家空有野心、幻想重回過去奧斯曼帝國的輝煌,很多中國人對突厥人也沒什麼好感。但筆者得說,鄙視可以,但不能小看土耳其,土耳其的工業實力並不差,至少能秒殺所有遜尼派伊斯蘭國家的。
比如:10年前,歐洲的低端家電市場中有很大份額是是東芝、三菱、松下等日本品牌的,而如今,土耳其的KOC等家電巨頭已經在歐洲家電市場中把這些日本品牌打得一敗塗地。
下面是土耳其家電巨頭KOC集團的董事長穆斯塔法:

由於受惠於北約成員國身份,土耳其本身就是瓦森納體系成員國。
土耳其的空氣壓縮機在中東市場不斷蠶食日本企業的空間。
土耳其是歐洲航空業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少土耳其研究機構、企業參與到了空客(Airbus)飛機的製造和研發中。土耳其還是F-35戰斗機的研發參與北約成員國之一,也是F-35的零件供應商。
再說武器出口,很多中國人老用「巴鐵」形容中國的盟友巴基斯坦,但是在好幾次巴基斯坦重大軍購招標中,巴基斯坦軍方頻頻放棄中國武器,而選購土耳其的武器。例如,中國的武直—10 武裝直升機和 土耳其的 T-129 武裝直升機 競標巴基斯坦 陸軍,結果土耳其的 T-129 擊敗中國的武直-10得標。巴基斯坦軍方對土耳其 T-129 的 CTS800 渦軸發動機更加滿意。
下圖是土耳其的T-129武裝直升機:

還有,在巴基斯坦的海軍艦艇招標中,中國的 054A型護衛艦 和土耳其的 MILGEM島級護衛艦 競標,最終土耳其MILGEM島級護衛艦擊敗中國054A型護衛艦得標。
下圖是土耳其的MILGEM島級護衛艦:

雖然在巴基斯坦軍購招標中,中、土雙方都只是拿出了低階版外貿產品,沒有比拼殺手鐧產品,所以並不能得出太多結論,但起碼能說明土耳其的工業家底並不算差。
土耳其介入中東事務,不能說一點底氣都沒有,土耳其現有的軍事實力放在中東就是一霸,如果說土耳其一定要和沙特對杠,土耳其絕對不怕沙特。
卡達有了這個分量的盟友,心裡也會踏實不少。而土耳其可以利用卡達這個小而不簡單的國家作為杠桿,撬動海灣棋局,增加自己在國際博弈中的籌碼。
再說經濟層面,卡達與土耳其之間的經濟關系非常緊密,卡達在土耳其的直接投資就高達230億美元,土耳其的很多在歐盟、俄羅斯擴張的跨國公司都有卡達主權基金的持股。
土耳其介入海灣事務的經濟層面動機可絕不只是因為土-卡兩國經濟聯系緊密,對土耳其長遠利益關系重大的是涉及到地緣經濟層面的:卡達—伊朗—土耳其—歐洲 天然氣管道。
這就要說到土耳其雄心勃勃的「土耳其溪」計劃:土耳其將產於伊朗、亞塞拜然裏海地區、俄羅斯的天然氣通過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輸送到歐洲市場,土耳其藉此成為歐洲能源市場上的中間人和交易商,並且其作為地緣支軸國家的分量將進一步上升:

俄土關系在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蘇-24戰機的1年後180度轉彎,從備戰狀態迅速變成合作夥伴,背後的重要原因就是地緣經濟——黑海藍溪 計劃,俄土兩國興建黑海管道,使得俄羅斯的天然氣通過黑海進入土耳其,然後進入歐洲市場,這樣既俄羅斯的天然氣就可以繞開烏克蘭。
這一切與卡達有什麼關系呢?關系大著呢!既然土耳其的油氣管道能夠連接伊朗,那也就意味著也可以連通卡達。
筆者在2017年6月6日 分析海灣多國與卡達斷交的文章中專門提到了 卡達的北方氣田、伊朗的南帕爾斯氣田、伊朗的「和平管道」計劃:
至於卡達背離海灣阿拉伯國家一貫的圍堵伊朗政策,筆者認為最大的誘因還是油氣資源利益,不然卡達決策者沒有理由背叛自己的宗教意識形態去和什葉派的伊朗搞曖昧。 這個油氣資源利益就是中東最大的天然氣田——伊朗的南帕爾斯氣田 (卡達稱之為 北方氣田): 下圖為該超大型氣田分布圖,位於波斯灣伊朗和卡達交界處,北部位於伊朗專屬經濟區,南部位於卡達專屬經濟區,面積9700平方千米,其中3700平方千米歸伊朗所有。單單伊朗部分估算儲量就達14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和180億桶天然氣凝析油儲藏,佔世界天然氣儲量的8%和伊朗天然氣儲藏的50%。

由於伊朗以前長期受到國際石油禁運的制裁,這個氣田以前很少被人提起,現在制裁逐步解除,伊朗重回全球能源市場,南帕爾斯氣田也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各方注意。 這片氣田已經被納入伊朗雄心勃勃的「和平管道」計劃,該計劃將建設天然氣管道網連接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並與中國的中巴經濟走廊天然氣管道網連接到一起,繞過馬六甲海峽,一旦印度-巴基斯坦關系改善,這些天然氣還可能通過巴基斯坦的管道連通印度市場。 --------------------------------------------------------------------------------- 下圖是伊朗連接南帕爾斯氣田和中印兩國的"和平管道"天然氣管道計劃,將沖擊整個亞洲的地緣政治、能源、貿易、地緣經濟格局:

只要伊朗同意,卡達也可以將自己北方氣田(和伊朗南帕爾斯氣田同屬一個氣田)出產的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和印度,節省運輸成本。 沒必要像目前這樣在炎熱的中東進行 冷卻高壓液化裝載到 LNG carrier 上,在中國等買家面前還要面臨沙特、科威特、阿聯酋的天然氣競爭。
伊朗的「和平管道」計劃可不僅僅只是向東方看、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同時伊朗也在向西方看,希望把自己的天然氣輸送到歐洲市場,那麼卡達自然也想搭這個順風車。對於土耳其來說,要想成為能源交易中心和樞紐,就得盡可能得將更多的油氣生產國連通到自己的歐亞咽喉上:

一旦伊朗的「和平管道」計劃順利實施,對於土耳其、伊朗、卡達來說都是多贏。
沙特、巴林、阿聯酋伊朗敵對國自然會在這場地緣博弈中被邊緣化。
順便給以前的文章坐下補充:
------------------
伊朗和土耳其的雄心可不僅僅限於天然氣管道,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帶一路,作為陸權國家,他們都有歐亞路橋夢,這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是互相呼應的。
中國的歐亞陸橋戰略(一帶一路)多條線路中,有一條中亞線路就是中國——哈薩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歐洲,見下圖中綠色箭頭:

這條線路只要說服 哈薩克和土庫曼修建標准軌道鐵路,就可以讓中歐火車班列不需要換軌 直通歐洲,而且也不需要經過西伯利亞的寒冷區域,成本將大幅降低。因為伊朗、土耳其都是標准規鐵路(土耳其本身就是歐洲鐵路網的一部分)。
途徑俄羅斯的歐亞路橋北線的最大的發展障礙之一就是俄羅斯對於鐵路寬軌標準的堅持,導致中歐班列貨運途中不得不兩次換軌,大幅增加成本。而途徑中亞-伊朗-土耳其的貨運線路理應更快地進入成本合理區,但是作為海權國家的美國、日本怎麼可能放任中國、歐盟、土耳其、伊朗的這個計劃不管呢?
美國、日本已經培養出了一張一兩撥千斤地緣政治底牌——庫爾德人。只要扶植庫爾德人擾亂區域地緣局勢,歐亞路橋(一帶一路)的南線就不會安寧,下面紅色部分是土耳其、伊朗等國境內的庫爾德人:

日本企業集群和中國企業集群證在土耳其的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招標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和中日兩國在泰國的鐵路工程中的殺價競標是一個性質,日本無非是想阻斷中國的歐亞大動脈計劃,至少也能拖延中國的時間。好在土耳其一些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已經被中國企業順利奪標。
如果硬要說陸權國家土耳其和海權國家日本有什麼利益交集,那就是在支持中國西北的東伊運、東突勢力上,日、土兩國立場和行動高度一致(筆者在關於日本優衣庫售賣里切克頭巾的文章中已經論述過了)。
---------------------
美國當然不希望看到卡達被納入伊朗的「和平管道」計劃,沙特某種程度上也摸准了美國的這個心理,才敢制裁卡達。不過現在的特朗普政府總體上選戰略收縮,不像以前傳統的美國的政府那樣頻繁介入中東事務,當特朗普看到卡達向俄羅斯尋求軍購這種政治信號時,也不得不轉變態度,選擇斡旋調和。美國不希望卡達變成又一個政變未遂後的土耳其,游離於美俄之間。

F. 為什麼,土耳其派遣數百名敘利亞武裝分子參加阿亞戰爭

土耳其的國家戰略就是成為“四海之地”,即成為裏海、黑海、地中海、波斯灣中間地區的能源產區石油管線進入歐洲的樞紐,這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亞塞拜然,一個就是卡達。

亞塞拜然佔有最大份額的裏海原油份額,且地形深入裏海中心,沒有亞塞拜然同意,裏海石油儲藏就不可能開采出來。同時,亞塞拜然與土耳其一樣都是突厥系國家,土耳其在亞塞拜然建立軍事基地,就是為了保住亞塞拜然在裏海開發中的核心地位。

納卡沖突爆發以後,土耳其除了親自上陣外,還同時派遣敘利亞土系反對派武裝從阿芙琳前往納卡地區,據路透社報道,這些派往亞塞拜然的敘利亞激進分子月薪為1,500至2,000美元,武裝分子表示,土耳其派他們前往亞塞拜然的任務是保護石油設施。

現在美國支持的帕希尼揚政府參與納卡爭端,不僅直接損害亞塞拜然國家安全,也直接損害土耳其能源利益,故而土耳其反應最大。正是由於保住納卡就等於保住了亞塞拜然,所以土空軍不惜親自出動F16戰機擊落亞美尼亞戰機原因就在這里,這些都與土耳其“四海之地”戰略有關。

G. 中東局勢即將發生變化,卡達斷交真相浮出水面


非常明顯,卡達不是去美國求助調解,而是選擇了美國人的對手,那麼,問題只有一個解:就是中東又一次重新站隊了!接著,世界即將迎來新一輪的能源競爭,中東的政治格局也會發生較大的改變!

H. 土耳其關系為什麼和美國不好

第一,政變因素。實際上,美國和土耳其兩國的矛盾在2016年就露出了苗頭。那一年的7月,土耳其發生一起針對總統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造成250人喪生。埃爾多安靠俄羅斯透露的情報,才逃過一劫。因此政變後,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迅速升溫。此後土耳其政府開始指責美國包庇政變主使者居倫,並且要美國引渡元兇,美國對埃爾多安的要求不予理會,兩國的關系由此跌入低谷。
二,土耳其的奧斯曼夢想與美國的中東戰略沖突。眾所周知,伊朗喜歡在中東地區輸出革命,以擴大自己的地區影響力,可鮮為人知的是,埃爾多安一直有個恢復奧斯曼帝國的夢想,要知道奧斯曼帝國,可是橫跨亞非歐的巨大帝國,為了實現自己所謂的夢想埃爾多安這些年建立了一條橫跨中東、北非建軍事基地:

2015年,土耳其在卡達建立了塔里克伊本茲亞德軍事基地,2020年建立了哈立德伊本阿爾瓦利德基地。

2017年,索馬里在摩加迪沙也建立了基地。

在伊拉克,土耳其建立了15個軍事基地,主要的是摩蘇爾郊區的拜什卡基地。

此外,土耳其打著人道主義援助的幌子在利比亞佔有4個軍事基地,表面上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實際上是想染指地中海的油氣資源。

仔細對比不難發現,土耳其布局的這些軍事基地和伊朗的什葉派之弧很類似,這不由得引起了美國人的高度警覺。要知道美國的中東戰略是整合以色列和以色列遜尼派的力量,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軍事組織,以遏制俄羅斯和伊朗。而作為伊斯蘭遜尼派國家的土耳其卻想單獨坐大,這和美國人主導的中東戰略是背道而馳的,因此,扣留作為大殺器的F35也就在美國人的情理之中了。
第三,對待庫爾德人問題。中東的庫爾德人大約3000多萬,分散於土耳其、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等國。多年來,庫爾德人一直謀求建立自己的國家,但遭到土耳其嚴厲的軍事打擊。
第四,土耳其支持伊朗和卡達問題。中東遜尼派的老大是沙特,土耳其也是遜尼派國家,但卻是遜尼派中的另類,他不但有意競爭遜尼派老大的位置,而且和美國人重點幫扶的以色列關系不和。土耳其和伊朗一道,經常暗中支持巴勒斯坦的抵抗力量哈馬斯對以色列展開襲擊,這讓美國人和以色列都非常頭疼。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美國和土耳其短期要修復關系已經不大可能;只是不知道,沒有美國人的支持,土耳其的復興大夢能夠持續多久?

I. 土耳其陷入經濟危機了嗎

在土耳其經濟陷入危機之際,卡達伸出了援助之手。卡達承諾向土耳其投資150億美元。

土耳其與卡達傳統上保持著良好的關系。2017年6月,以沙特、阿聯酋等國為首的多國突然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系。斷交危機爆發後不久,土耳其議會迅速通過了一份同意土耳其幫助訓練卡達安全部隊的雙邊協議。在海外鄰國的封鎖下,土耳其也對其進行幫助。在「斷交危機」期間,土耳其一直在向卡達提供各種物資援助,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用飛機空運物資到卡達。土耳其在卡達擁有一個軍事基地,卡達埃米爾也將土耳其描述為「戰略盟友」,埃爾多安表示,「我們不會拋棄我們的卡達兄弟們」。可見土耳其和卡達雙邊聯系異常緊密。「土耳其作為卡達在中東地區少有的『盟友』之一,現在給予土耳其幫助,有助於進一步鞏固雙邊關系。」唐志超認為。

卡達和土耳其都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但土耳其已經因為庫爾德問題等議題與美國關系僵化。卡達並未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轉而堅定地支持土耳其。此外,沙特在8月初也因「維權人士」引發兩國爭端,並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唐志超指出,這些事情都是相當罕見的,但從中可以看出,中東已經進入「後美國時代」,美國對構建中東地區秩序的影響力已經減弱。特朗普政府在中東繼續實行戰略收縮的政策路線,美國已不願過多插手中東問題,其中東地區盟友的外交政策也變得更加獨立自主,美國與部分中東盟友的聯系不再緊密。

來源:海外網

J. 卡達投資土耳其的原因是什麼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5日,土耳其安卡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見卡達埃米爾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找到了幫助他拯救國家於金融危機邊緣的新朋友:卡達王國承諾向該國投資150億美元。

土耳其當地時間8月15日報道稱,卡達埃米爾(國王)阿勒薩尼已經承諾,將向土方提供價值15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

阿勒薩尼已於8月15日造訪安卡拉並會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安卡拉與埃爾多安舉行三個半小時的會談後作出上述承諾,里拉漲幅應聲擴大至6%。此前,埃爾多安已採取一系列應急措施來保護其經濟免受與美國關系急劇惡化的沖擊。

另據路透社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稱,這一投資方案是阿勒薩尼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會見埃爾多安之後宣布的,用於土耳其金融市場和銀行領域。報道還稱,土耳其與卡達傳統上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即使在去年多個阿拉伯國家宣布與卡達斷交之際,土耳其仍予以聲援。

去年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海灣鄰國與卡達斷交,但土耳其站在了卡達一邊。自在6月選舉中加強對權力的控制以來,埃爾多安與美國這個北約盟友的關系已經惡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0日在推特上發文稱,他已授權對土耳其雙倍加征鋼鋁關稅。他還說,目前美國與土耳其的關系不好。 埃爾多安說,「如果不能扭轉這種單邊主義和對土耳其不尊重的趨勢,我們就需要開始去尋找新的朋友和盟友了。」

埃爾多安在積極地行動。他也正在努力修復與德國等歐洲傳統盟友的關系,這兩個國家在大選期間因拒絕讓土耳其政客在德國領土上拉選票而交惡。8月15日,埃爾多安與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進行了交談,預計8月16日還將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

土耳其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止住里拉的跌勢,包括對美國施加報復性關稅,限制銀行的相關外匯交易等。里拉雖然部分「收復失地」,美元指數依然強勁上漲,現已逼近97關口。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