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叉燒飯怎麼弄
㈠ 回味雞的叉燒肉是怎麼做地元旦那裡點了一份叉燒飯很好吃肥而不膩微甜很好吃我很喜歡想問一問怎麼做的學
材 料:
梅肉(前腿肉)2公斤。
配 料:
糖 500克、鹽 100克、高梁酒 200克、紅蔥頭 100克、陳皮 50克、醬油 100克、甜面醬 100克、雞蛋 2顆、麥芽糖 250克、食用色素黃色5號 1克。
作 法:
1. 梅肉切成大片條狀。
2. 腌料:糖、鹽、蔥頭、陳皮末、高梁酒、醬油、甜面醬。
3. 腌漬時拌入2粒蛋及已調好的色素拌勻,在室溫下腌40分。
4. 腌好的梅花肉以叉子串起,進爐烤已攝氏270度,烤20分鍾。
5. 烤至表面著色,邊緣焦掉時取出,淋上蜜汁(麥芽糖先熔解)。
6. 放進烤爐,烤至表面乾亮,最後再淋上蜜汁,等至蜜汁稍乾及可。
材料:豬肉、李錦記叉燒醬、生粉(少許)、糖(少許)、油
做法:
1,把豬肉切成大約1.5-2CM 厚的許多片大片,然後用刀背在豬肉的兩面細剁各一遍,把豬肉剁軟,以便入味;
2,用生粉和糖各少許在每片豬肉的兩面塗均勻,腌片刻;
3,然後用調羹舀出叉燒醬,厚厚地塗抹在豬肉片的兩面,記住,要厚厚的。用量大約是1LB 的豬肉配5 湯匙左右的叉燒
醬,反正要達到把豬肉的底面都漿滿叉燒醬的效果;
4,蒙上保鮮紙,放進冰箱里腌過夜(一般我們是下午調味,腌到第二天近中午才拿出來);
5,燒熱油鍋,大火熱鍋時放下豬肉塊用油煎,待肉與鍋接觸的那面轉了顏色後立刻翻轉煎另一面,看到轉色了,就調回小
火,慢慢煎熟,注意火候,不可太頻繁地翻也盡量不要煎焦了。煎至筷子可以戳穿豬肉塊時,美味的簡易叉燒就做好了!
心得:
1,挑選豬肉中叫「夾心肉」的部分,這部分的肉以瘦肉為主,中間略夾一些肥的脂肪層,肉質特別好味(但如有硬筋,要
剔去),而且燒的過程中脂肪層融了,令叉燒內略油脂,口感更香美;
2,千萬不要按照李錦記叉燒醬瓶子上貼的說明書指示的份量及腌制時間去做叉燒,按他們指示的作出的叉燒味道不好,而
且淡;下的叉燒醬份量要足,腌的時間要夠長!而且說明書上雖然說是烤,但是變烤為煎更健康,不容易上火,味道也一
樣好!^_^
3,先大火熱鍋兩面煎腌好的肉,可以令肉的表面在短時間內熟了薄薄的一層,封住裡面沒有熟的肉的肉汁,然後再轉小火
慢煎,這樣弄出來的叉燒裡面很鮮,而且軟,不會太干硬的。
4,用刀背拍松,利於入味;但糖和生粉絕不能多下.
叉燒肉叉燒肉
口味:甜鮮
主要材料:裡脊肉500克,香蔥1棵,生薑1塊
調味料:食用油500克,醬油2小勺,料酒3小勺,精鹽1小勺,白糖1小勺
製作方法:
1、蔥、姜洗凈切末;肉洗凈切成長條,放上醬油、鹽、料酒、蔥、姜腌2小時;
2、將腌好的肉瀝干後,放入油鍋炸成棗紅色撈出;
3、鍋內留少許油,再放入炸好的肉,加入腌制時的湯汁和半碗水,用小火燒半個小時左右,加入糖,改用大火,待汁濃時(約小半碗的汁),將肉盛入盤內,晾涼後,切成薄片裝盤,將鍋里剩下的汁澆在肉上即可。
[編輯本段][1]烹飪指導
插在豬腹內燒,用的是暗火,以熱輻射燒烤而熟;叉著燒的是明火,是直接用火烤熟的,這樣全瘦的裡脊乃顯得乾枯,故後來便將裡脊肉改為半肥瘦肉,並在面上塗抹飴糖。使其在燒烤過程中有分解出來的油脂和飴糖來緩解火勢而不致乾枯,且有甜蜜的芳香味。
㈡ 港式叉燒飯哪裡可以學
港式叉燒飯的做法
材料
用量
豬肉 500g(前臀尖的位置,當然梅肉是做叉燒
大蒜 5瓣
綠色蔬菜 適量(這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
腌料:如下
李錦記叉燒醬 4勺(圖中的勺子)
蜂蜜 2勺
料酒 1勺
老抽 1勺
生抽 3勺
醬汁:如下
水澱粉 適量
做法
1. 將肉洗凈,放水裡1個多小時浸泡出血後瀝干水分,切成拳頭大小
2. 准備腌料部分:將蒜壓成泥
3. 將蒜泥,李錦記叉燒醬,蜂蜜,料酒,生抽,老抽放入碗中,混合均勻
4. 將切好的肉放入醬汁里
5. 每一塊均勻的佔到醬汁里
6. 用保鮮膜封住表面放冰箱冷藏研製半天
7. 將腌好的肉置於烤網上,並刷上一些腌漬時使用的醬料。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以200度的溫度,烤約25-30分鍾。30分鍾後,將肉取出並翻面,再將剩餘的醬料均勻地刷在肉上,繼續烤30分鍾至熟即可出爐
8. 綠葉蔬菜洗凈
9. 開水焯一下綠葉菜並瀝干水分
10. 鍋內放入蜂蜜和生抽
11. 開鍋後放入水澱粉迅速攪拌關火即可
㈢ 及簡單的問題,各位大仙快快有請!急!在下感激不盡!!!
顏色:
blue藍色
purple紫色
black黑色
white白色
indigo青色
brown棕色
green綠色
pink粉紅色
red紅色
orange橙色
silver銀色
yellow黃色
cofffee咖啡色
衣物:
suit and tie 西裝和領帶
casual dress 非正式服裝
jeans 牛仔服
T-shirt T恤衫
pullover 套頭毛衣
sweater 運動衫 套頭衫
dress 女服,童裝
vest 背心 內衣
skirt 裙子
jacket 夾克
coat 外套
tailcoat 燕尾服
tuxedo 無尾禮服
pants 褲子(美) trousers (英)
Shorts 短褲
cardigan 領開口的羊毛衫
Track Suit 運動外套
hoody 頭巾
garment 外衣
uniform 制服
blouse 寬松的上衣
Swimwear 游泳衣
hat 有檐的帽子
cap 帽子
attire 服裝
Sandals 便鞋
Boots 靴子
blazer 顏色鮮明的運動夾克
maternity 孕婦裝
sleepwear 睡衣
robes 長袍
handbag 手提包
socks 襪子
食物:
F--fish,魚french fries,炸薯條
J---jam,果醬juice果汁,jello,果凍
Q---Quiche(在義大利麵食里,放有蛋,芝士或是菜的食物)
U--Unsweetened Chocolate (不加糖巧克力)
X、
Y---yam紅薯, yogurt酸奶
Z--ziti(一種義大利麵食物 )
職業:
doctor醫生,nurse護士,driver司機,swimmer游泳者,
reporter記者,footballer足球運動員,MBA籃球運動員,dancer舞蹈家,photographer攝影師,
steward服務員,teacher教師,air steward空中小姐, Movement 運動者,professor教授,cook廚師,
agent代理人,Translators翻譯家,singer歌唱家,
Scientists 科學家,Writer 作家
數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 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thirty-one thirty-two thirty-three thirty-four thirty-five thirty-six thirty-seven thirty-eight thirty-nine forty forty-one forty-two forty-three forty-four forty-five forty-six forty-seven forty-eight forty-nine fifty
動物:
cat
ck
bird
chick
swan
rabbit
fox
squirrel
rat
pig
交通工具:
car 小汽車
truck 卡車
jeep 吉普車
train 火車
plane 飛機
ship 輪船
boat 小船
bus 公共汽
蔬菜水果:
celery 芹菜
Chinese white cabbage 白菜
lettuce生菜
spinach菠菜
bitter gourd苦瓜
cucumber黃瓜
marrow西葫蘆
pumpkin南瓜
winter melon冬瓜
potato土豆
sweet potato紅薯
carrot胡蘿卜
aubergine茄子
tomato西紅柿
mushroom蘑菇
edible tree fungus木耳
tremella銀耳
cherry櫻桃
coconut椰子
grape葡萄
grapefruit西柚
kiwi fruit獼猴桃
lemon檸檬
longan龍眼
lychee荔枝
mango芒果
mangosteen山竹
mandarin orange柑橘
olive橄欖
peach桃
pear梨
plum李子
Hami melon哈密瓜
melon甜瓜
papaya木瓜
honeydew melon蜜瓜
pineapple菠蘿
sugarcane甘蔗
strawberry草莓
天氣:
1. weather
2. wea
Examples:
1. 天氣怎麼樣?
What's the weather like?
2. 炎熱天氣一直持續到十月。
The hot weather extended into October.
3. 寒冷的天氣抑制了植物的生長。
Cold weather constrains the plant's growth.
4. 因為天氣不好,他們的旅行計劃取消了。
Their travel plan was cancelled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5. 昨天天氣普遍晴朗。
Fair weather was the rule yesterday.
6. 陰沉的天氣讓我們都感到壓抑。
We were all depressed by the dismal weather.
7. 天氣預報說明天是晴天。
The weather forecast says it will be sunny tomorrow.
8. 他們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登上了山的頂峰。
They climbed up the last part of the mountain in formidable weather conditions.
暴風雨天氣
wild weather.
天氣雷達
weather radar
天氣過程
weather process
天氣諺語
weather lore
天氣報告
weather advisory
壞天氣
villainous weather
壞天氣
vile weather
寒冷天氣
shivery weather
好天氣
propitious weather
天氣weather
晴天sunshine fine
多雲cloudy
陰天overcast sky cloudy sky
小雨flurry spit sprinkle
中雨middle rain
大雨drencher ding-on downfall soak spate
暴雨rainstorm
陣風flatus flurry gust
微風breeze breath breathing breezee gentle breeze
台風typhoon
龍卷風cyclone tornado
霧brume fog mist reek
雪grue sonw
霜frost hoarfrost
冰雹hail hailstone
生活用品: articles for daily use, daily goods, living goods
學慣用品: learning goods, articles for learning, articles for studying, learning tools, learning instrument
㈣ 你最喜歡學校食堂的什麼飯為什麼
在學校食堂裡面,很多菜都難以下咽,但是偶爾也會出現讓大家瘋搶的菜。 一、冬瓜丸子 冬瓜丸子的長處就是你可以用各種主食來配它,米飯、饅頭、包子,甚至紅薯。 這是一道葷菜,但是吃起來並不油膩,說實話,那是因為食堂的大師傅們在丸子裡面加的肉太少了。不過也因為這樣,才能讓冬瓜的清香得以保留,所以,很多女生也都比較喜歡這道菜。 二、水煮肉片 川菜是現在最流行的菜色,但是很多人面對川菜的麻辣味道,望而生畏。可是學校卻提供給大家一個品嘗改良川菜的機會。 水煮肉片是食堂的改良成果,聞上去似乎有麻辣的味道,但是吃起來並不那麼恐怖,而且裹了澱粉的肉片吃起來滑溜溜、嫩嫩的,很有嚼頭。 水煮肉片貌似很辣,實際上能讓大多數同學享用,這就是食堂最大的貢獻。而且,水煮肉片裡面的白菜或是豆芽,可以算得上是食堂裡面最有油水的蔬菜了。 三、青椒肉絲 葷菜在食堂裡面要麼就很貴,要麼就很難吃,但是青椒肉絲是裡面的異類。 青椒這種菜不能炒得太老,否則面色枯黃沒有人買,所以可以保證不被悶得太久,而相應地,用來炒青椒的肉絲也不能亂炒亂燉,更不能使用肥得流油的貨色。 這樣一來,青椒肉絲成為配米飯的首選菜色,當然,這樣吃還有點單調,而且吃起來會很乾。 四、西紅柿雞蛋湯 這並不算是什麼出色的東西,但是對很多在大學里生活的學生而言,則是難以忘懷的,甚至就像魯迅難以忘記藤野先生。 一般,到了冬天,學校都會把兩個大大的盆放在顯著位置,裡面盛著慢慢的西紅柿雞蛋湯,用來給學生做配飯的免費湯品。雖然裡面的雞蛋和西紅柿稀疏得可憐,雖然每次喝的時候都懷疑這是不是1:200的稀釋溶液,但是,在那些寒冷的冬天裡,西紅柿雞蛋湯是大家到了食堂最喜聞樂見的東西,某學校還為之冠名曰「情暖人間」。 五、大盤雞 很多男生都覺得食堂裡面的菜吃不飽,因為給得份量少不說,裡面基本不放油也是一大原因。 所以,很多人想盡辦法要吃些能抵禦飢餓的糧食,於是,大家摸到清真餐廳,去吃大盤雞。 清真餐廳的大盤雞確實是學生午餐的重要菜餚,一來味道濃郁,二來份量十足,兩個二十歲左右最有戰鬥力的男生合買一份就可以打發午餐。 友情提示:千萬不要吃得得意忘形,在清真餐廳裡面大談某天吃的豬肉味道如何。 六、豆腐沙鍋 冬天快到了,食堂裡面可以禦寒的飯菜很少,只有等到每天晚上,小餐廳開的時候,去尋找一些熱量。 沙鍋自然是首選,但是油膩的板鴨沙鍋和排骨沙鍋價錢不劃算,又容易發胖,不行,魚頭沙鍋味同雞肋,也不行,最經濟又最能補充熱量的,就是豆腐沙鍋了。 豆腐沙鍋看顏色就讓人食慾大振,綠色的白菜、白色的豆腐、銀色透明的粉絲,裡面似乎還有香油,色香俱全了。味道嘛,也還不錯,素食主義者非常喜歡。以前裡面還有若干個鵪鶉蛋,吃起來感覺也滿不錯,吃一個鵪鶉蛋喝一口沙鍋裡面的湯,感覺還有點進補的意思呢。後來,鵪鶉蛋不見了,換成一個大號的雞蛋……
㈤ 小吃的製作方法
http://www.xinhuanet.com/food/bdcx.htm
http://www.tastenet.com.cn/each/place/default.asp?place=%D0%C2%BC%D3%C6%C2 這兩個網站有好多好多呢!
我也列出了一部分。你看一下:
【炒米粉】米粉,白如雪,細如絲,是興化著名特產。其食法有炒米粉和湯米粉兩種,即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葷(素)佐料煮熟,鮮嫩味濃。米粉加入油炒的蔥頭、薑片和豆豉的「三合湯」,叫「蔥頭米粉」,是民間治療風寒感冒之良方。炒米粉是民間逢年過節和筵席上一道佳餚,特別是中秋節「做秋」必有一盤炒米粉。
【水燜豆腐】燜豆腐是涵江區傳統名菜。食法獨特,即豆腐加入香菇絲、筍絲、花生米等用文火燜成,是素菜;若加入肉絲、蝦肉絲、蛋黃,則為葷菜。燜時須掌握好火候、水份和時間。它色澤鮮艷,質嫩味香,營養豐富,有濃厚鄉土風味,常作為酒席上第一道菜。素燜豆腐是佛門酒席必具名菜。
【溫湯羊肉】溫湯羊肉是涵江獨特風味小吃和菜餚之一。把羊宰後,去毛卸臟,整隻放進滾湯的大鍋里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內滾湯注入,泡浸一定時間後取出上市。把它切成薄片,蘸著上等醬油冷吃,肉肥脆嫩,不膩不燥,味鮮可口,也是早膳時美味佐餐。
【「蟶溜」】蟶是涵江著名海產。把蟶肉和適量澱粉拌和後,放入鍋中滾湯煮熟,澆入蒜頭油,撒上蔥珠,淋些米醋即成,叫「蟶溜」,又叫「擦蟶」。它鮮嫩脆滑,味醇爽口,是家常經濟菜餚和風味小吃之一。
【「蟲代 猴」】「蟲代 」,牡蠣。把去殼的牡蠣肉和適量澱粉拌和成小粉粒狀,在湯鍋里煮熟浮起,好像猴子的探頭,故叫「蟲代 猴」。牡蠣性清冷,須把它氽入油炸蔥頭、薑片的湯中滾沸片刻,加些米醋,撒上蔥花才好。它鮮而不腥,潤滑爽口,是冬令家常便菜,又是酒席時品。
【炒豆皮衣】把軟豆皮衣捲成圓筒狀(即「豆腐箸」),切成塊,加入佐料,油炒成菜,質軟味香,叫「炒豆腐箸」。該道菜是佛門筵席上品。高明的素菜廚師用它製作「雞肉塊」、「鴨頸脖」等名菜,幾可亂真。
【「擦粉」】又叫「豆湯」。把碎斷的米粉或線面混和牡蠣、豬血、芹菜等佐料入鍋合煮,滾沸時拌以溶解的地瓜粉煮熟。吃時放些油炒花生,別具鄉土風味。
【溫湯章魚】把鮮活章魚洗凈後放在燒開的清水鍋中幾分鍾,撈起放入陶缸內,再將原湯沖入,蓋好保溫,至缸內水涼取出,用冷水泡浸章魚即成。吃時用刀切,蘸以上等醬油等調料,肉質嫩脆,味香可口,營養豐富,佐餐下酒最宜。
【土筍凍】把土筍(屬海鮮)壓破去泥沙洗凈,水養片刻,然後加水熬煎,使之膠質溢於湯中,用碗座(或小碟)冷卻凍結成透明、軟滑的扁圓塊上市。冷吃時蘸以醬油、醋,伴以莞荽,清涼爽口。又是酒席冷盤時饈。
【金果 】用糯米浸水後磨成漿,加入適量。.食用鹼蒸熟,略呈金黃色,故叫金果。金果質軟粘,食時只能用線把它割成薄片,油煎後,蘸以白糖(或紅糖),飲以香茶,流香可口。
【「盤舍龜」】「盤舍龜」是涵江獨特風味小吃,「龜」是米果 類食品中的一種別稱,故名「盤舍龜」。用糯米碾磨成粉(俗叫「米米祭)和油(以油代水)搓透揉捏成薄薄的米果 皮,包以去殼蒸熟搗爛的綠豆和糖的餡,上籠蒸成,呈扁圓形,糯軟細膩,甜美爽口,配以香茶,別有滋味。
山東小吃-糝
臨沂地區的風味小吃。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祛風除寒、開食健胃實為眾人所喜愛,早晨喝糝系臨沂傳統食俗。
「糝」在文字上講是用肉作成的湯羹。相傳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對回民夫婦來臨沂經營,當時叫「肉糊」,後來仿製者越來越多,明朝時期定為「糝」。
據臨沂縣志記載,糝是明朝末年臨沂人創造的,幾經演變改進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解放前臨沂城有八家著名糝鋪,今已發展至百家專營糝鋪。
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有牛肉糝、羊肉糝、雞肉糝三種,以羊肉糝最為普遍,雞肉糝為珍。
下面是以雞肉糝為例介紹,其它糝基本相同。
原料:凈肥老母雞10隻(約18千克),大麥仁2千克,水70千克,蔥、姜、細葯料包、醬油、鹽、胡椒粉、味精、麵粉等各適量。
製法:甑鍋加水和老母雞旺火燒沸,撇去浮沫,下入大麥仁、料包、蔥、姜小火煮2小時,雞熟撈出晾涼;雞肉撕成絲放碗中。雞骨架放入鍋中同麥仁等再小火煮2-3小時;雞湯揀去骨架、蔥姜、葯包,下入醬油、鹽、蔥姜米,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雞絲的碗中,澆入醋、香油即成(約200碗)。
新疆小吃-饢
饢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
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卜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鍾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湖北小吃-豆皮
若到武漢而不去「老通城」,就難算得是品嘗過"漢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則為有獨特的名吃DD「三鮮豆皮」;二則因是「老字型大小」DD68年滄桑;三則改革之最DD全省餐飲業首家股份公司;
四則布局巧妙DD文化色彩濃郁。"老通城"幾乎成為外地賓客對武漢市的別稱了。
歷史與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驕傲。1958年,毛澤東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後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接著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
說起「三鮮豆皮」,它絕對不遜色於「漢堡包」和「披薩餅」。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製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湘產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難怪它一舉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豆皮小記:
原為民間小吃,老通城酒樓創建於1931年,其豆皮根據傳統做法,博採眾長,以豆、米、漿拌雞蛋做皮,以糯米為餡,色澤金黃透亮,外脆內嫩,以其獨特風味逼近聞名。因餡內包以豬腿肉、玉片等得名三鮮豆皮,後經改進形成多種
北京小吃-炒肝
炒肝兒」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 成,白水雜碎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由於不講 究佐料,製作簡單,日久不受歡迎。於是店主將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兒",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別樹一幟。
名炒肝兒,其實以豬肥腸為主,豬
肝只佔1/3。製作方法是先將豬腸用鹼、鹽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凈後再煮。開鍋後改用文火燉,鍋蓋蓋好使腸子熟透而不跑油。爛熟後切成 5分長的小段,俗稱"頂針段""再將鮮豬肝洗凈,用刀斜片成柳葉形的條。
佐料是在熬熱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後放入生蒜,蒜變黃時立即放 入適量的黃醬,炒好置於罐中備用。此外還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湯。原料、 佐料備齊後,始製作炒桿兒。先將熟腸段放入沸湯,再放入蒜醬、蔥花、 芡同"姜"末和口蘑湯,然後將生肝條放入鍋中,以澱粉勾芡,最後撒上一層砸好的蒜泥即成。
會仙居的炒肝兒出名後,北京四九城的小飯館、小吃店都相繼添了炒肝兒,市面上也出現了以炒肝兒為說詞的俏皮話,如責罵人時說:"你這人怎麼跟炒肝兒似的,沒心沒肺。";諷刺互相殘害的人與事則說:"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
湖南小吃-米粉
原料:米粉,榨菜絲,肉絲,鹽,味精,醬油,雜骨湯,干椒粉,蔥花,熟豬油。
製法:①肉絲,榨菜炒香,調正味,加雜骨湯,燜熟,待用。 ②取碗放入鹽,味精,醬油,干椒粉
,雜骨湯,熟豬油,蔥花待用。 ③鍋燒開水,下入米粉,燙熟,撈出放入碗中,澆肉絲即成。
湖南小吃-口味蝦
長沙有很多著名的東西,嶽麓山、桔子洲頭、嶽麓書院、馬王堆、漢墓等等,這些足可以讓你了解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我每次跟外地的朋友提到湖南,除了這些名勝古跡之外,更要提提我們湖南的
小吃。
湖南的小吃也很著名:臭豆腐、米粉、刮涼粉等等,都是有百年歷史的名小吃;近兩年興起的一些家常菜的做法大有蓋過這些馳名小吃的勢頭,而口味蝦則應該是其中的首選!
這種蝦在北方稱之為「小龍蝦」,最初生長在一些水塘里,人們很少會把它當成桌上的菜餚。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做了那第一個吃蝦的人,再經過很多廚藝高手不斷探討它的烹制方法,到了今天,尤其是在長沙的夏季,吃口味蝦就成了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線了。
其實口味蝦的獨到之處就在於它的奇辣無比。而不同的口味蝦店卻有自己獨特的烹制方法,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吃蝦客。
如果你夏天有機會來長沙的話,你一定會在街頭夜市看到很多燈箱,上面寫著諸如「辣得叫」、「辣不怕」、「不辣不要錢」、「世界第一辣」的字眼。沒錯,那些全是吃口味蝦的排檔或小店。
好多外地朋友來了長沙,看到那種吃蝦的場面,心裡都有點納鬧兒:這小蝦怎會有如此有吸引力?確實,小蝦可吃的部分少之又少,除了那兩只大鉗子里和尾部的一丁點肉,其他都不可以吃。我想,想方設法吃到這些肉恐怕就是吃口味蝦最大的樂趣吧!
湖南的綜藝節目非常火爆,一到周末,各路明星都會在湖南各大媒體紛紛亮相。這些明星少不了要走馬觀花的了解一下長沙的風土人情,而電視台的接待人員十分有心,自然也就不會遺忘「吃口味蝦」這一觀光項目了。
有時候,何炅和我在節目結束之後,也會充當一下導游,帶客人們去吃吃小吃。在飯桌上我們絕對不會忘了把口味蝦推薦給大家。在介紹烹制過程、演示吃法等一系列程序中,明星和我們之間也就更多了一層了解(要說口味蝦沒有起過友誼紐帶的作用,我們可絕不答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樺小姐和戴軍先生。
戴軍是我見過的最愛吃口味蝦並且最熱心推廣口味蝦的人。他一個人就能吃光好多份口味蝦,而且還和口味蝦店的老闆迅速熟絡。他經常來湖南,以至於我們在提議去吃口味蝦的時候,何炅和我會不約而同的問:「戴老闆,今天我們去哪家吃」?戴軍絕不會愧對這個稱呼,於是一群人風塵僕僕地在他的帶領下七拐八拐找到一個排檔,狂吃一頓,直到蝦殼滿地,才肯離去。
湖南小吃-荷蘭粉
原料:荷蘭粉,香油,鹽,味精,醬油,香醋,腐乳,油蘿卜米,花生米,干椒粉,芝麻醬。
製法:
①將荷蘭粉用涼粉刮刮製成絲,盛入小
碗。
②將所有料依口味澆在涼粉上
湖南小吃-瀟湘五元龜
原料:凈龜肉,桂圓,荔枝,黑棗,蓮仁,枸杞,色拉油,鹽,味精,料酒,醬油,胡椒粉,冰糖,薑片,蔥段。
製法:
①龜肉初加工後斬成塊,焯水
,瀝出洗凈。
②鍋中放少許油,下姜,蔥,炒香,下龜肉煸干水份,烹料酒、醬油,加湯上籠蒸熟約七成爛,取出,揀去姜蔥等料待用。
③將桂圓,荔枝,黑棗,蓮仁放入龜肉中,調正味,上籠蒸至龜肉軟爛進味,取出,撒胡椒粉、枸杞子即成。
湖南小吃-洪江鴨血粑
原料:嫩仔鴨一隻,糯米,紅椒,色拉油,鹽,味精,白酒,甜醬,紅油,香油,仔薑片,干椒節,蔥花。
製法:①將糯米洗凈,溫水浸泡1~2小時,紅椒切塊待用。 ②鴨宰殺:將
鴨血淋在瀝干水的糯米上,凈鴨斬成塊待用。 ③拌勻鴨血的糯米,上籠蒸熟,壓成條下入五成熱油鍋中炸黃瀝出,放涼後,切厚片。 ④鍋中放油,下鴨塊煸炒至肉將離骨時,烹白酒,加入鹽,甜醬,仔薑片,紅椒塊,干椒節以及水,放入鴨血粑燜至入味,淋紅油、香油盛入碗內,撒蔥花即成
湖南小吃-火宮殿臭豆腐
用黃豆為原料的水豆腐,經過專用鹵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經文火炸焦,佐以麻油,辣醬。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的特點,奇在以臭命名,不同於其它食鹵以香自翊。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外焦微脆,內軟味鮮。這是因為鹵水中放有鮮冬筍、瀏陽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種上乘原料,故味道特別鮮香。
福建小吃-光餅
在福州地區百多種地方風味小吃中,光餅是最粗最賤的一種。它的原料僅為麵粉、鹼面、鹽巴,另加一點芝麻,形狀如銀元般大。與抹了油加了
調料的北京麻醬燒餅、江蘇黃橋燒餅等相比,既無檔次,又沒味道。不過,不可小覷它,這光餅還是大有來頭的。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不想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干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
在福州,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們則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要論「津津有味」,比較起來,還是福清人做的光餅略勝一籌。
福州人做光餅,從前一向用木炭烘爐,現在為圖省事,多半改用電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鮮,而且有趣,誇張點說,簡直可稱之為融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勞動藝術。
他們烤光餅用的是一口高近兩米、直徑約有一米的外裹黃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缸底只剩餘燼,然後把做好的餅胚,由兩人合作,伸手入缸,飛快准確地貼在缸壁之上,若是遲緩一點,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來。由於烤光餅時面對著的是一隻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兩人都打著赤膊。他們一個遞胚,一個接胚往缸里貼,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動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貼餅聲,彷彿音樂伴奏,節奏感十分強烈。不消十分鍾,幾百隻光餅便全部貼完,然後再用炭火慢慢把餅烤熟,真是叫人大開眼界。在這種大缸里烤出的光餅,只只金黃,十分香脆。
福州市區賣光餅的小店,都是門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餅卻是由作坊做好分發給小販去賣。所以,在福清,沿街到處都可見賣光餅的小攤。那小攤上的光餅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頭一景。
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客。
誰也不曾想到,光餅還有今日這等的風光。
北京小吃-豆汁
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
,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並說:「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
豆汁是什麼?
實際上是製作綠豆澱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它用綠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後撈出,加水磨 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入缸底者為澱粉,上層飄浮者即為豆汁。 發酵後的豆汁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再燒開,再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不要看其貌不揚,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大眾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
廣東小吃-果蒸棕
這是當之無愧的廣東特產!據說,它的起源在肇慶,那些正宗的果蒸棕體形無比巨大(當然是比起我們平時能買到的那
些)。而流傳到廣州,廣州人把它推陳出新,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好多新品種:瑤柱棕,菠籮棕,豆沙棕...... 但是,就我而言,我還是喜歡最傳統的果蒸棕。
在冷冰冰的冬天,拿著一個燙手的棕子,一層層的撥開它的皮,你會聞到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和豆香。猛地咬下去,那種感覺,就象有一股暖流從單田往各個方向奔流,又好象有一個武林高手在幫你打通各大穴道!一口一口地細嚼,混著五花肉的甘味,冬菇的鮮味,簡直就是人間極品,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棕裡面的豆很綿,很軟,很好吃啊!
廣東小吃-粉果
它是廣州傳統的糕點。其皮與形狀較蝦餃略大而不一定是半月形,餡卻有蝦肉、鮮豬肉、叉燒、筍肉。冬菇等,放風味與蝦餃不同;與蝦餃另一異點是,粉果可以隔水蒸,也可以用油半煎炸,為煎粉果。粉果又稱「娥姐粉果」,相傳粉果的創制人是抗戰前一名叫「娥姐」的女傭,因粉果別具風味而被「茶香室」的老闆看中,特聘娥姐到茶室主持製作,並以娥姐命名此點心。後因粉果受到顧客歡迎,其他茶樓也紛紛仿效,逐漸成為廣州的傳統點心。由身份低微的傭人所創制的點心,居然可以登大雅之堂,可見嶺南人觀念的開放,講究實惠,而不拘泥於尊卑名分。
廣東小吃-蒸腸粉
一種米製品,又叫布拉蒸腸粉。以廣州最負盛名的"銀記"腸粉為例:該店坐落在文昌路,專營豉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
解放初期由吳銀經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制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廣東小吃-龜苓膏
廣州人愛講求的是清熱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夠沒有龜苓膏,最好是加著甜甜紅豆沙的龜苓膏:豆沙粗甜、龜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龜苓膏屬於總店配好、分店發送,不過豆沙還是有說頭的:
選用易於熬煮的大粒紅豆,大火去殼,小火燉肉,慢慢熬煎,直至兩個時辰之後,水與豆沙已成均勻糊狀,再加細白糖調味,所以吃起來的時候不會有水的清澀氣,豆沙也會細勻,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硬氣。
廣東小吃-荷葉飯
又稱荷包飯,以荷葉包裹米飯和肉餡蒸制而成。荷葉碧綠,飯團鬆散,飯粒軟潤而爽鮮,有荷葉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間傳統方便食品,歷史已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曰:「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裡香透,名曰荷包飯。」明代以來,它一直是廣東珠江三角洲群眾的方便美食。20世紀20
年代,被名師改進而成為茶肆的夏季名點心。
廣東小吃-蟹黃灌湯餃
以燙麵皮包裹肉餡蒸制而成。其色如蛋黃,皮薄,軟韌爽滑,餡嫩湯旺,以香醋佐食,鮮美而有醋酸和鹼味的芳香。此品有數百年的歷史。《隨園食單》記述:「顛不棱即肉餃也,糊面推開,裹肉為餡蒸之。其討好處全在作餡得法,不過肉嫩去筋作料而已。余到廣東,吃官鎮台顛不棱,甚佳,中用肉皮煨膏為餡,故覺
軟美。」肉皮煨膏,即如今的豬皮凍。拌餡時加入,遇熱即熔化為湯汁。以此法灌湯簡單易行,在廣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30年代,廣州著名點心師把它改為豬皮凍中酌加瓊脂,或在夏天全用瓊脂,使湯汁既旺而又膩口。同時,又以蛋液、鹼和面,擦至純滑作皮。這樣,可使其結構緊密,質爽滑而稍韌,能擀壓至較薄而不穿破,使灌在餡中的湯汁不致漏失。
廣東小吃-酥皮蓮蓉包
以半發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團)摺疊作皮,蓮蓉作餡包成圓形,蒸制而成。其皮色潔白,層次分明,松軟而稍爽韌,香甜可口。 粉果 用淀麵粉包裹蝦仁、豬肉等拌成的餡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軟、半透明,可見角內餡料,餡鮮美甘香。
此品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飲食習俗一書中載:「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油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茶蘼露、竹脂(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一名曰粉角。」20世紀20—30年代,各酒家、茶樓爭相創名牌菜點以招徠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點心師的所創的粉果獨占鰲頭,人們稱之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業,娥姐的傳人轉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為大同酒家的名牌點心。50年代以後,各大茶樓、酒家也把它作茶點供應。粉果也就成為羊城美點之一。
廣東小吃-薄皮鮮蝦餃
又稱蝦餃。以澱粉(又稱澄粉)面團作皮,鮮蝦肉、豬肉等拌勻作餡,包成餃形,蒸制而成。其形似彎梳,故又稱彎梳餃。皮薄、爽軟,色白,晶瑩透亮,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此品是20世紀30年代廣州市郊伍村河邊一家茶樓首創的。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較粗糙。但因它選用剛從河裡捕的鮮蝦作餡,鮮美異常,為早茶市食客鍾愛。後來,傳入廣州市區各大茶樓、酒家,經名師逐步改制而成為精美點心,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廣東小吃-和味牛雜蘿卜
和味牛雜蘿卜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出於宗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吃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珊眉父魴∈保等牛雜賞噶耍而蘿卜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簽串著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卜,入口回味無窮。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來光顧。於是,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和味牛雜蘿卜一味流傳至今了。
廣東小吃-廣式月餅
它是過中秋節首選的佳品。其特點是:皮薄松軟,油光閃閃,色澤金黃,油潤軟滑、甘甜不膩、造型美觀,圖案精緻,花紋玲瓏清晰,餅身呈腰鼓形,餅底呈皮色幼砂眼,不易破碎,攜帶方便等特點,不但在國內市場上十分暢銷,而且遠銷港澳、海外。廣式月餅的餡料多種多樣,多以餡料命名,其風味可分為純甜
和咸甜兩種。純甜口味的有五七(桃仁、杏仁、麻仁、花生仁、瓜子仁五種)、椰蓉、蓮蓉、豆蓉、豆沙為餡心等月餅;咸甜口味的是在月餅中加入了蛋黃、香腸、雞絲、叉燒肉等餡心的月餅。
廣式月餅主要品種有:白蓮蓉月、叉燒臘腸月、純正蓮蓉月、單黃白蓮蓉月、單黃黃蓮蓉月、蛋黃白豆沙月、蛋黃白蓮蓉月、蛋黃豆沙月、蛋黃豆蓉月、蛋黃鳳梨月、蛋黃蓮蓉月、蛋黃鮮冬蓉月、蛋黃鮮椰汁月餅王、豆沙月、豆蓉月、鳳梨精品月、鳳梨月、貢品月、果仁芋蓉月、歡樂兒童月、黃金PIZZA月、火腿月、健康月、66、蓮蓉月、玫瑰豆沙月、七星伴月、奶油椰絲月、禮品月、迷你月、栗蓉月、雙黃白蓮蓉月、雙黃豆沙月、雙黃黃蓮蓉月、雙黃蓮蓉月、欖仁燒雞月、水果月、eerwe、三蛋白蓮蓉月、三黃蓮蓉月、香檳美酒月、鮮花月、伍仁月、特大月餅、瑤柱叉燒月、椰絲蓮子月、月餅餡類原材料、雲腿月餅等等。
廣式月餅餡料有蓮子、杏仁、欖仁、桃仁、綠豆、芝麻、鹹蛋、叉燒、燒鵝、冬菇、冰肉、糖冬瓜、蝦米、橘餅、陳皮、檸檬葉、瑤柱等。著名的月餅是:蓮香樓純正蓮蓉月餅、趣香餅家的四喜牌五仁甜肉月餅、純正蓮蓉月餅、白蓮蓉月餅、蛋黃蓮蓉月餅等等。
做法:
①果仁洗凈。跟白糖、肥肉加清水和勻,再投入潮粉、欖仁、油搓勻,便成為月餅陷料。
②陷料包在皮內,烘烤即可。
廣東小吃-薄皮鮮蝦餃
又稱蝦餃。以澱粉(又稱澄粉)面團作皮,鮮蝦肉、豬肉等拌勻作餡,包成餃形,蒸制而成。其形似彎梳,故又稱彎梳餃。皮薄、爽軟,色白,晶瑩透亮,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
山西小吃-莜麵栲栳
莜麵的營養價值極高,其脂肪含量是小麥、大米、高粱、蕎麥、黃米這六種糧食的6倍,釋放的熱量等同豬肉或肥牛。
莜麵栲栳栳的製做工序非常嚴格,和面一般是由體力較好的小夥子負責,加以燒開的水,用擀麵棍攪拌成面團,必須趁熱將其揉精。接下來的活就可以交給雙手輕柔的女師傅了,但見她在光滑的石板上將小莜麵團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繞,就變出了一卷
㈥ 想要一個年夜飯菜譜,謝謝!
鴻運當頭
主料:鰱魚頭 400克 豆腐 200克
調料:姜 5克 青蒜 10克 料酒 10克 豆瓣醬 10克 醬油 5克 甜面醬 5克 鹽 3克 胡椒粉 2克 澱粉(玉米) 3克 各適量
做法:1. 魚頭洗凈,拭乾,剖開,對切成4大塊,用5大匙油將魚頭兩面煎黃盛出;
2. 豆腐切成長厚片,用油煎黃盛出後放入耐煮鍋或沙鍋內,面上放入煎好的魚頭;
3. 另用2大匙油炒薑末,放入所有調味料和2杯清水炒勻燒開,淋入鍋內,開火煮滾,改小火煮40分鍾,使其入味;
4. 待湯汁稍干時淋少許水澱粉勾芡,使湯汁微稠,最後撒下於蒜段,略滾即可關火移出食用。
大吉大利
主料:栗子(鮮) 110克 雞腿 500克
調料:大蔥 10克 姜 5克 澱粉(玉米) 4克 蚝油 10克 白酒 5克 白砂糖 3克 胡椒粉 3克 各適量
做法:1. 板栗先泡水1小時,用牙簽挑除縫內粗膜,洗凈後裝在大碗內,用水沒過栗子,放入電鍋,外鍋加水2杯,蒸至開關跳起時取出;
2. 雞腿切小塊,放入冷水中煮開,水倒掉,雞腿撈出沖凈泡沫;
3. 澱粉放碗內加水調成濕澱粉;
4. 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後,放入雞塊及調料蚝油3大匙、酒1大匙、糖1大匙、胡椒粉少許、清水3杯燒開,再放入栗子,改用小火燒20分鍾;
5. 待湯汁煮至稍干時,揀出蔥、姜,淋水澱粉勾芡後,盛出即可。
歡聚一堂
主料:冬瓜 500克 冬筍 100克 香菇(鮮) 100克 蘑菇(鮮蘑) 100克
調料:料酒 10克 醬油 5克 白砂糖 3克 味精 2克 澱粉(玉米) 5克 香油 5克 各適量
做法:
1. 冬菇、蘑菇洗凈切末;
2. 冬筍煮熟去皮,切碎末;
3. 將冬菇末、蘑菇末、冬筍末下入六成熱油中煸炒,再加料酒、醬油、白糖、味精、冬菇湯,燒開後勾厚芡,冷後成餡;
4. 將冬瓜選肉厚處用圓槽刀捅出14個圓柱形,皮不去掉,刻上花紋及文字後片下瓜皮,焯水後抹香油待用;
5. 冬瓜柱掏空填上餡,放盤中,上籠蒸10分鍾取出裝盤,並飾以刻好的瓜皮,盤中湯汁燒開調好味後勾芡,澆在冬瓜盅上即可。
壽長百年
主料:面條(標准粉) 500克 蝦仁 225克 海參 50克 叉燒肉 100克 豌豆苗 150克
輔料:香菇(鮮) 150克
調料:大蔥 10克 姜 5克 澱粉(玉米) 5克 鹽 4克 胡椒粉 4克 各適量
做法:1. 先將蝦仁洗凈,拭乾,在背部劃開一刀口,再拌少許澱粉;
2. 叉燒肉切片;
3. 碗豆莢撕除老筋;
4. 海參洗凈內臟後,先用3碗水加1大匙酒及少許蔥、姜煮5分鍾撈出,然後剖開兩半,斜切片;
5. 用3大匙油炒蔥段,再放入香菇及海參同炒,然後加入所有調味料煮開,最後放入蝦仁及叉燒肉;
6. 另備一鍋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後撈出,放碗內,再淋入燒好的三鮮料即可。
金玉滿堂
主料:蝦仁 150克 雞蛋 100克
輔料:雞蛋清 50克 青豆 50克
調料:鹽 3克 澱粉(玉米) 4克 胡椒粉 3克 香油 5克 各適量
做法:1. 蝦仁洗凈,拭乾,拌入雞蛋清2大匙,鹽1/4茶匙,澱粉半茶匙.腌10分鍾;
2. 青豆仁先氽燙過,去除生味,撈出立刻沖冷水至涼,再瀝干;
3. 將高湯5碗,鹽半茶匙,水澱粉3大匙,胡椒粉、麻油燒開,先放入青豆仁,煮滾後改小火,再放入蝦仁煮熟;
4. 雞蛋直接打入湯內,用筷子在蛋黃上戳一個洞讓蛋黃流出,一煮滾即關火盛入食用。
[編輯本段]除夕全家福
主料:螃蟹 250克 草蝦 200克 魷魚(鮮) 200克 香菇(鮮) 100克 蛤蜊 100克 大白菜(白梗) 300克 凍豆腐 200克 粉絲 100克 牛蒡根 200克
調料:鹽 5克 料酒 15克 胡椒粉 5克 胡椒 3克 辣椒(紅、尖、干) 10克 八角 5克 大蔥 15克 姜 5克 各適量
做法:
1. 大白菜洗凈、切成大片;
2. 凍豆腐切塊;
3. 牛蒡去皮、切片;
4. 螃蟹剝開洗凈;
5. 魷魚、香菇切花備用;
6. 大白菜、凍豆腐先入鍋略煮做墊底,再將其它材料放入煮熟,最後調味即可食用。
㈦ 唐山有關東煮小吃么.市裡有么
1 老邊餃子館(天元,賓館附近各一家)
2 富貴貓(有幾家店,大昭公園西側,國防道南有一家)
3 老呔(開灤醫院後面)
4 鳳凰園(西山道,大里路,海關,輕工大廈各一,口味一般,價格便宜,量大,實惠)
5、蜀都小吃---華岩路上長寧道南,西山道各一(各式小吃,非常便宜)開發區火炬路(大餐,有點貴,水煮魚不錯)
6、新華副道(新華電影院對過)有一家叫川菜樓,它家的毛血旺、明爐鮮兔、泡菜、宮爆雞丁……總之是全部都超級棒!只是環境不太幽雅~~
7、南海漁家---建設路(黨校附近)
8、草魚王---龍澤路北端(好吃不貴~)
9、七星椒火鍋---建設路南端(感覺這是最好吃的火鍋)
10、鴻嘉老字型大小餃子--北新道、大里路?(特別愛吃)
11、香香豆花-龍澤路上,一聽名字就是川菜,環境不錯。
百順德粥屋:除了粥,別的都不太好吃。
12、小肥羊:現在開得太多,感覺就是便宜,有一家在一個大院子里好像是最早的那家味道不錯,在新華道和西山道中間,忘了是大里路還是學院路了。
13、韓式燒烤一條街:也在上面那條路上,靠近新華道路西,在學院路上,新華道以北。
14、復興路橋南面,萬里香對面有家挺有名的,挺俗一名字,家常菜做得很不錯,忘了叫啥了
15、大陸海鮮城-建設路北口再往北,好吃,干凈,地方巨大,環境好,服務員穿輪滑送餐。適合請人吃飯或全家聚餐。推薦。。。。
16、鴻宴飯庄-老字型大小,沒說的,京東特色,有外地來唐的人可以帶去。不過不好訂座。記得一要肘子。
17、薩拉伯爾-韓式,太貴,不過有面子。在遠洋城一層
18、金諾亞-烤肉,在老二院附近,建設路上。
19、順著龍澤路一直走,走過龍王廟,快到交警五支隊了,有個叫聚雅軒的,味道好!價錢低,就是遠了點。估計你們沒人去過。
20、在翔雲飯店對面,過了鐵道往西,海鮮市場邊上有個金頂鶴,味道不錯,貴得吃不起,最好吃的是,蟹子燒魷魚,勝過長江美食城的,
21、喜歡吃辣的,在南新道上,學院路南頭,胡老大牛骨頭,湖北風味,牛腳筋,牛彎彎,香!辣!過癮!
22、早上,羊湯,燒餅,文化路上的穆斯林餐廳,早上人山人海。原來在文化宮南門還有一家,可惜,創衛給拆了,不知搬到哪裡去了。
23、新華付道上,從一簾幽夢對著的那個路口進去往東走大概30米左右,路南就是了,餐館的名字就叫「川菜樓」,恨不得能天天吃到!
24、「張師父餃子館」!一個不大的餃子館!那裡的餃子餡大量足味道好,而且價格實惠,我很回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嘗嘗!地址:路北區-五好小區市場邊上!
25、是在啟新大橋下面的一家很小很小的燒烤店,店名叫「孔府」,它家的板筋超好吃,只是偶牙口不好,吃不了太多,還有烤魚(好象是刀魚吧),也很不錯,就是刺兒太多了,不過還是很好吃的。缺點:環境太差!優點:味道超棒!
26、南新道上的川王府吃的水煮魚不錯.便宜且的水煮魚里算是做的好吃的了
27、明星火鍋城的重慶水煮魚是我的最愛啊!那裡還有重慶特色的小點心也不錯!
紫薇星的松子芋泥
33、黃鶴樓的那個什麼什麼藕
34、開心湯母的叉燒飯
35、成都大融合,幾道主打菜還可以,其餘的比成都的差太多了,但是還是可以切試下子
36、西北井家樂對面往南,有一家「草包餐廳」實惠,菜也可以,尤其是紅燒草包,味道好極了。大眾餐廳,沒有包間。
37、一品魚翅味道一般,價錢不詳。不過它的魚翅還是不錯的,只是貴了點~~
38、龍澤北路 田源雞 劇火暴 沙鍋揭蓋白白的湯第一碗 直接喝 原味 第2碗 加香菜 清香 第3碗加胡椒粉 開胃原產湖南的田源雞生著下鍋里5分鍾即熟忒嫩!最主要好吃不貴 3個人80多元地址在香香豆花對面 門口停劇多車的就是了要提前去的否則沒位子
!★24小時快餐 好七水餃:新華道新華電影院對面,相對於其他24小時快餐的微波加熱,水餃更加新鮮、衛生。聖禾餛飩:新華西道與光明路交叉口。 ★麵食三晉食府:衛國路17號。 面府:在開口樂對面,裡面有名的就是涼面,各種各樣的鹵。 小松面館:華岩路,日式風格,環境挺好,點菜的話價格偏貴。 開灤大酒店面點王:大里路。★餃子包子 鳳凰園餃子宴:北新西道101號。 老八餃子:建設北路。 老杜餃子:興源道鴻嘉老字型大小蒸餃:北新道38-20;分店:北新西道159號。 大拇指蒸餃王:長寧道與龍澤北路交叉口200米。 老福餃子城:火車站南行100米。 乾清花:勝利路。 富貴貓餃子:文化宮北門、大釗公園西側、國防道南各有一家。老呔餃子:開灤醫院後面,餡大皮薄種類多。 開口露餡餃子:大里路,屬於特色風味一類,價格便宜;分店火炬路東方明珠南200米。 建設餃子城:味道好,環境不好,便宜。可惜那麼好的位置。 紅樓飯庄餃子城(三分店):文化路31號。 老邊餃子:總店大里路158號;分店建設北路31 號,以蒸餃擅長十幾種,偏貴。 天天食府餃子城:新華道與學院路交叉口。 張師傅餃子館:5#市場西邊上,環境不好,自己喝個悶酒且錢不多的好去處;分店:長虹道。 第一樓:西山道與衛國路交叉口西30米,灌湯包。 餛飩侯:唐山市開灤醫院對面。 ★火鍋 鳳凰園美食城火鍋:衛國路與西山道交叉口,價格便宜。 鳳凰園美食城火鍋分店:龍澤南路45號,價格便宜。 鳳鳴園火鍋城:南新西道92號。 鳳源園小肥羊:體育館道。東來順火鍋:廣達街16號,羊肉、紅燒牛尾不錯,價格偏貴,收雅間費綠葉火鍋:大里路53號,台灣風味,價格適中。滿80元贈啤酒,環境不錯。 紅葉火鍋:大里路麗景琴園79號。七星椒:建設路與南新道交叉口,感覺這是最好吃的火鍋。 清真龍會火鍋城:龍澤南路副26號煤醫市場東口,手切羊肉是一大特色。南富庄涮羊肉:燒餅一流。 金風酒樓:文化路和北新道十字路口,肉好、小料獨特。只中午一頓,去晚了沒地。大滇園火鍋城:衛國路16號,糊辣魚很棒。 福華肥牛城:建設北路與裕華道交叉口北行20米,單人酒精爐自涮衛生,海鮮小料8元,麻醬小料免費,燉牛板筋、燉牛肉屬特色小肥羊火鍋連鎖店:龍澤南路45號,感覺便宜,不蘸小料味道獨特,想蘸麻醬也免費。天元小肥羊:興源道三寶火鍋:龍澤路裕華道口★特色涮 沙道觀:新華道,燒雞公味道醇厚。 田園雞火鍋城:開發區龍澤北路279號川府飯店:涮鴨子、涮驢肉、涮狗肉等,環境一般,味道不錯,價格適中。 食神豆撈海鮮火鍋:龍澤北路與長虹道交叉口。 蜀正園膳補火鍋:大里路與興源道交叉口北行50米。 一招鮮蘑菇園:大里路與西山道交叉口北40米,山珍滋補鍋。裕祥樓羊羯子火鍋店:衛國路9—2。金星啤酒鴨火鍋店:南新道西行華盛超市道北湯老鴨:國防道與陵園路交叉口,涮鴨肉。川東老家麻辣燙:友誼路福興樓火鍋麻辣燙酒店:學院路,新華道北行200米。 田源雞火鍋城:龍澤北路279號香香豆花對面。沙鍋揭蓋白白的湯,第一碗直接喝,原味;第二碗加香菜,清香;第三碗加胡椒粉,開胃。原產湖南的田源雞生著下鍋里5分鍾即熟,忒嫩!好吃不貴。 ★清真類 穆斯林餐廳:文化路50號。早餐好去處,羊湯、燒餅,人山人海。 胖丫美味齋:衛國路啤酒廠南行150米,肉餅不錯。會豐園清真老店:建華西道。 ★海鮮類 明星海鮮:大里路與西山道交叉口。 鳳凰園海鮮巨無霸:新華西道63號。 魚翅宴:建華西道2-13號。天元一品魚翅:興源道天元小區。 大陸海鮮:高新開發區北立交橋南西側。美華大連海鮮:新華西道57號,協和醫院對面南澳大酒店:學院路28號。 港島大酒店:新華西道47號。 蒲樂海鮮酒家:建設路與南新道交叉口道東。 綠錦春小海鮮餐廳:龍澤北路115號綠錦園底商。一分利海鮮樓:南新道。 聖典茶樓:大里路75-1。聖典海鮮江湖菜:新華道30號。 金頂鶴:翔雲飯店對面,過了鐵路往西,最好吃的是蟹子燒魷魚。主要特點買海鮮方便,加工一份6元。 ★魚 南海漁家:建設路黨校旁。 渤海魚灣:龍澤路綠錦園139號。 重慶梭邊魚:龍澤北路草包餐館:龍澤南路47號(家樂超市南200米),紅燒草包味道好極了,沒有單間。 土家大鍋魚:龍澤南路(西北井大坑南側地下人防工程),吃完結賬記著審單。 泥鰍王:龍王廟。 江蘇飯店:河豚味道不錯,吃起來刺激,90塊錢一條。★燒烤 薩拉伯爾:遠洋城,韓式,太貴,不過有面子。 三千里燒烤:龍澤北路,綠錦園底商。 韓式燒烤城:南新道二五五醫院後門20米心悅韓式燒烤:在華岩路北口遠洋城西邊,環境不錯。 和人燒烤:文化路,2820868,烤好的雞翅、冷麵不錯。黃二燒烤:大理路麗景琴園底商74號;分店:龍澤北路32號一心烤肉:大里路66號(麗景琴園西門),韓式石鍋拌飯,還有就是烤肉蘸的小料、黑花生。 泰和燒烤:學院路燒烤一條街克利木-滿江:51#中間十字路口西南角,真正的新疆哥們兒。 土耳其烤肉:在光明路亨利南5米。 金諾亞烤肉:建設路,自助。大個燒烤:龍澤北路,雞架子不錯。 迷你燒烤城:龍澤北路八方200米。 孔府、胖子燒烤:啟新大橋下面很小的燒烤店,板筋超好吃,環境差。 黃二燒烤:龍澤北路32號;分店大里路74號。 安南燒烤:機場路華岩商場21號科長燒烤分店:華岩商城D028號,據說是唐山市最好吃的燒烤了!★烤鴨 全聚德烤鴨店:文化路。 大前門烤鴨店:龍澤北路與長寧道交叉口北行150米。 京味烤鴨店:文化路70號,特聘北京名師,大飯店的烤鴨都是這送的,38元一隻(送春餅20 張,面醬、瓜條、蔥條各一份),市內免費送。堂食環境一般,地下有一單間可坐12人。★驢 天下第一驢:興源到恆信西行10米。 驢香記:西山道笑面狼:華岩路與長寧道交叉口,涮驢肉。 高馬特:南新道。 ★骨頭類骨頭館:骨頭湯好喝,冬天吃不錯。價格不貴。 胖哥莜麵骨頭館:大里路胡老大牛骨頭:南新道上學院路南頭,湖北風味,喜歡吃辣的可以試試,牛腳筋、牛彎彎香辣過癮★西餐 羅浮宮西餐咖啡:學院路與西山道交叉口。 馬可波羅義大利餐廳:鳳凰道19號,義大利人主廚。 家必得比薩:百貨大樓東門。 好倫哥比薩:西山道。上島咖啡:北新西道24號;新華道金龍大酒店;新華影院對面。豪客來:總店:華聯,原味珍珠奶茶不錯;分店:新華道唐人街。 六福茶藝樓維也納西餐廳:機場路★日韓類 賓館:日式料理:比較地道,價格太貴。一般4人小吃在300-500元左右。 高麗園:在大里路綠葉南100米。朝鮮風味,正宗的拌飯。 民俗村:學院路南端,老闆曾在韓國經商。 新羅坊韓國料理:唐山飯店美食林內,韓國人很多,打糕、韓國雜抄、拌飯、烤五花肉、辣白菜★唐山老字型大小京東餐廳:特色是肉餅。 九美齋:大里路與西山道交叉口北40米,棋子燒餅百老字型大小,傳統風味。 鴻宴飯店:總店:建國路,2827454,特色是醬汁瓦塊魚、肘子、醬燒茄子和紅燒碟魚頭,雅間最低包桌400,不許自帶酒水,帶了要簽個協議才能喝,喝出問題自負;分店:西山口原開灤白天鵝餐廳,環境不錯。 ★東北農家菜 農家飯庄:南新西道151號,特色:鐵鍋三樣魚。 農家飯庄:光明路與南新道交叉口,特色就是大鍋魚、大鍋雞、豆米飯。 農家新村:總店:建設南路婦幼醫院斜對面;分店:建華東道建華橋西50米。東北菜為主,味道不錯,經濟實惠,贈送的小菜也不錯,推薦燉驢板腸。 農家菜館:西山道天都賓館西行10米翠花酸菜樓:建華西道14號(市歌舞團)。 熱炕頭飯店:釣魚台交通崗北側。燉燉香:國防道與友誼交叉口西行200米左右。北大倉燉菜館:興源道東北全豬館:北新道城子庄路口(鋼廠橋西),火炕、燙酒,環境差點,是哥幾個湊熱鬧的地方。★川菜 一統飄香:北新道與學院路交叉口西南。香香豆花大酒樓:長寧道與龍澤北路交叉口北100米,小南瓜餅、辣魚、豆花的味道都經典。 渝鄉辣婆婆:龍澤北路與朝陽道交叉口西側,價格適中,環境也不錯蜀都小吃:華岩路分店;西山道分店;龍澤路分店;大里路分店,大里路與西山道交叉口南30米。 蜀都酒樓:開發區火炬路,水煮魚不錯,有點貴。西蜀人家:西山道71號人才市場10米。久朋麻辣小龍蝦:文化路開灤一中對面。文明麻辣龍蝦:南新西道。川王府:南新西道,水煮魚不錯,算是做的好吃的了,便宜。 川香苑:國防道與文化路交叉口。 川菜樓:在新華副道(新華電影院對過),毛血旺、明爐鮮兔、泡菜、宮爆雞丁全部都超級棒,只是環境不太幽雅。 川江號子:南新西道。全福大酒店—川菜人家:西山口大福大一層。麻辣地帶:華岩路和北新道交叉口南行50米,麻辣飄香魚很不錯。 成都小吃:煤醫道,超經濟實惠,真正的四川人做的特色小吃店,沒單間。 小辣椒:文化路煤醫道交叉口路東,四川麻辣、特色小吃店,沒單間。 麻辣炒雞:大里路綠葉火鍋南,酸辣土豆絲忒好吃啊,價格實惠。 ★其他地方名吃 西湖人家:建華西道唐山京劇院對面,杭州特色,正宗西湖醋魚、腰花、杭椒牛柳。 西湖人家分店:大里路。 江南春:北新道41號(與學院路交叉口),環境不錯,菜好吃,價格適中。 過橋米線:福樂園底商,絕對正宗。 平橋豆腐:鳳凰園,淮南風味。 老驢頭:遠洋城底商,驢肉火燒。 肉夾饃:東購北側,西安白吉饃夾臘汁肉。 樓中樓:南新道一中操場斜對面,老闆在雲南當過兵,味道還算地道,推薦油炸竹蟲、油炸地參、拌雲絲、米酒。 ★特色小店 憶苦思甜:興源道,酸梅湯免費。 砂鍋居:陵園對面,人不少。 小胡同包子:在理工邊上的陵園路里,唐山有名的包子鋪。 天園:北新道路北實小門口,豬手酥嫩可與鴻宴肘子媲美,好多有身份的人經常光顧,路邊店性質,有三個小雅間,需要預定。 ★其他餐館 長江美食城:衛國路與建華西道交叉口,酸辣粉絲聚鮮坊食府:南新道與學院路交口,燒雞公、燉鴿子都有,環境還行,價格不貴。 聚雅軒:龍澤路6號,快到交警五支隊了,味道好,價錢低。 開口樂:衛國路鳳凰元火鍋北,辣子雞不錯,小豆腐湯刀功厲害。 老杜三吃:天元小區門口,有魚三吃、雞三吃,味道不錯。 新月餐廳:龍澤北路八方對面,號稱鴿子王,大碗燉鴿子不錯,蘸湯吃餅子,味道好環境一般。 金諾亞烤肉:建設北路96號,29元一位。 榮園外婆橋川味自助火鍋:新華西道132號,中煤賓館一層,39元一位。 家必得比薩:百貨大樓東門,39元一位。 好倫哥比薩:西山道,39元一位。 新華大酒店角色咖啡:新華大酒店,38元一位。另外唐山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也可以通過搜搜找到!
㈧ 關於小吃的做法
水煎包
原料:小白菜,粉絲,小蝦皮,胡蘿卜,高筋粉,酵母。
佐料:蔥花,薑末,鹽,醬油,味精,色拉油,香油,五香粉各適量。
做法:
1.小白菜清理干凈,然後徹底洗凈泥沙去掉根蒂。
2.在燒開的水中加少許鹽,放入小白菜焯水,用手能掐透就可以撈出(無需過涼水)。
3.焯水的小白菜瀝干水分後切碎。
4.粉絲用開水燙一下即可。
5.胡蘿卜切碎粒和小蝦皮一起炒香備用。
6.將所有原料放在盆里,加醬油,味精,五香粉,薑末,色拉油,香油拌勻。
7.最後再放入蔥花拌勻。
8.高筋粉加酵母和成面團放溫暖處發酵到2倍大。
9.切成劑子,擀成圓皮。
10.包成.包.子。
11.鍋里放少許油,放入.包.子中間留空隙,倒入清水剛好到.包.子的2/3處就好。
12.蓋上蓋子小火慢煎,一直聽到鍋里滋滋作響,水收干.包.子就煎熟了可以蘸醬汁食用。
㈨ 大學食堂適合做什麼小吃
1、醬香餅
醬香餅在很多地方都有賣,而學校中的醬香餅更是物美價廉。簡單的一張油餅,上面刷著美味的醬汁。不論喜歡甜口辣口,還是咸口,都可以讓食堂阿姨滿足。
不過,相比於旋轉小火鍋關東煮的價格要貴一些,一串要在兩三塊錢左右。因此,買上一杯關東煮,怎麼也得花上20元錢。因此,對於學生朋友來說,這還是稍稍有些奢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