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在塞普勒斯幹了什麼事

土耳其在塞普勒斯幹了什麼事

發布時間: 2022-06-14 16:10:39

❶ 1974年塞普勒斯希土兩族的殘殺

1974年7月20日
土耳其軍隊侵入塞普勒斯

在塞普勒斯總統馬卡里奧斯被希臘族的塞普勒斯進步黨領袖、持極端觀點的尼科斯-桑普斯推翻之後,地中海東部區域的局勢急劇緊張起來。土耳其總理布倫特-埃塞維特宣稱,希臘軍隊正在幫助鞏固塞普勒斯的新政權。

1974年7月20日拂曉,土耳其軍隊侵入塞普勒斯,造成了重大的國際危機。激戰持續了兩天,土耳其出動了約3萬人的軍隊。戰斗結束後,土耳其人控制了塞首都尼科西亞和海岸之間的三角地帶。成千上萬的居民在英國皇家空軍和海軍的幫助下撤離了這一地區。

事隔僅幾天,桑普森辭職,由溫和派的格拉夫科斯-克萊里得斯取而代之。同時,在日內瓦開始了和平談判。

有關於塞普勒斯希族和土族沖突
Posted: 2006-11-10 13:29
2005年4月17日,塞普勒斯土耳其族控制區的共和土族黨領導人塔拉特在舉行的大選中,以壓倒多數票勝出,當選「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總統。次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發表聲明,對大選結果表示歡迎,並呼籲塞普勒斯希、土兩族能夠和平解決塞普勒斯問題。而在2004年4月,塞普勒斯的希、土兩族就安南提出的統一方案進行公決,結果因為希族的反對而未獲通過。希望2005年塔拉特的當選能給塞普勒斯的和平帶來一線曙光,塞普勒斯希族與土族之間的沖突也會早日消除。

塞普勒斯,位於地中海東北部、扼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沖,是地中海第三大島。它本應是一個平和、寧靜的小島,卻在若干年的歷史中飽經戰爭和動盪,直到今天島上的希、土兩族的矛盾仍未解決。本文將從塞普勒斯的歷史談起,逐步探究塞普勒斯希族和土族沖突的由來。

注:歷史部分省略,主要談的是希臘和土耳其在塞島問題中的作用和影響。

1960年8月,塞普勒斯宣布獨立並成立塞普勒斯共和國,希、土兩族組成聯合政府。塞普勒斯憲法規定,總統由希族人擔任、副總統由土族人擔任,總統、副總統均享有否決權,希、土兩族在軍隊中的人數比例為6:4等。塞普勒斯雖然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希、土兩族矛盾並未化解。

1963年底,希、土兩族因制憲問題發生嚴重的流血沖突。沖突中,希臘和土耳其兩國分別支持塞島的希族和土族。1974年7月,希臘軍人政權在塞普勒斯策動政變,推翻馬卡里奧斯政權。隨後,土耳其以保護島上土族居民為由,以「保證國」身份出兵塞島。塞普勒斯的希、土兩族聯合政府解體。北方希族人南遷,南部土族人北移。從此,希族人聚居南方,擁有全國領土的62%,土族人控制北方,擁有全國領土的38%,雙方在島嶼中部由東向西劃出一條狹窄的無人地帶,被稱為「綠線」,由希、土兩族和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分段設卡,塞島從此南北分裂。「綠線」東起法馬古斯塔,西至莫爾富,橫貫全島,並穿越首都尼科西亞,全長200多公里,地域面積約佔全島總面積的3%,由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控制。

1975年2月,土族宣布建立「塞普勒斯土族邦」。1983年又宣布成立「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由此塞普勒斯形成南部是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塞普勒斯共和國,北部是只得到土耳其一國承認的「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從那時以來,土耳其在塞島北部一直駐扎著一支約3.5萬人的軍隊。塞普勒斯和希臘於1993年簽署一項共同防務協議,希臘將在塞普勒斯遭受土耳其進攻時向塞提供海陸空軍事支援。

為結束塞普勒斯的分裂狀態,近30年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不斷斡旋,促使希、土兩族領導人談判。1964年至今,聯合國安理會在塞派駐維和部隊,任務是在兩族之間的緩沖區內協助維持安定並恢復正常秩序。自1968年以來,聯合國秘書長及其特別代表在兩族間進行了一系列調解工作,兩族領導人也多次舉行直接或間接會談,但終因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立場差距甚遠或嚴重對立,而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目前兩族的主要分歧涉及領土調整。

1998年8月,土族領導人建議在塞普勒斯建立由「兩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邦聯,作為永久解決塞島問題的途徑。但這一建議遭到希族方面的拒絕。2002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又提出了塞普勒斯建立由「希族州」和「土族州」平等組成的「共同國家」政府的建議,希望以此解決28年前遺留下的問題。兩年後,2004年4月24日,塞普勒斯希臘族和土耳其族就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塞島統一方案同時舉行了全民公決。兩族的表決結果截然相反:土族以64.91%的高支持率通過了該方案,而希族卻以75.83%的壓倒多數予以否決。根據規定,希、土兩族中只要有一方反對,安南方案就無效。希、土兩族對安南的最後方案存在很大爭議,特別是希族對該方案強烈不滿,認為它僅僅滿足了土族的要求,但沒有滿足希族的起碼要求。可見,盡管聯合國多次出面斡旋,塞島的和平之路卻依舊崎嶇坎坷。

塞島的民族問題是一個典型的跨界民族問題。塞島上的希臘族和土耳其族均是海上跨界民族,換言之,塞島上的希族是跨希臘和塞普勒斯兩國的希臘族的跨界體,土族則是跨土耳其和塞普勒斯兩國的土耳其族的跨界體,而且兩個跨界民族的主體均在塞島之外。因此,解決塞島矛盾,實質是解決兩個跨界民族之間的矛盾。

塞島問題是涉及到三國四方的問題,包括土耳其、希臘、塞島的希臘族和土耳其族。事實上,希臘和土耳其兩國各自支持塞島的希臘族和土耳其族,希土兩族的沖突,也隨著希土兩國的關系改變而改變。由希族控制塞普勒斯政府與希臘關系密切。由於歷史原因,希族一直保持著希臘人的語言、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塞普勒斯政府也一直把同希臘的關系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在經濟方面,希臘每年向塞政府提供2000萬美元的財政援助。在軍事上,希臘在塞普勒斯希族控制區駐扎萬餘人的部隊。同樣作為保證國的希臘和土耳其,希臘堅決支持塞普勒斯希族塞統一問題的立場,而土耳其則支持土族代表登克塔什關於解決塞島問題的主張。土耳其是國際上唯一承認「北塞普勒斯共和國」的國家。在北部土族地區駐守軍隊3.5萬人,並且每年提供給土族一半的財政費用。1996年,土耳其總統曾稱,塞島問題是土耳其的民族問題,「北塞共和國」一定要與土耳其合並,才能找到解決塞島問題的辦法。不言而喻,土耳其就是塞土族的堅強的後盾。因此塞島問題和希土兩國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

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關系一直牽制著塞島的和平統一進程。而在眾多矛盾中,最突出的就是兩國在對塞普勒斯政府加入歐盟的態度決然不同。塞普勒斯歷來認為自己是歐洲的一部分,歐盟也是塞普勒斯政府的最大貿易夥伴,因此塞政府非常重視發展同歐盟的關系。1987年10月,塞政府同歐盟簽署海關協議,成為第一個與歐盟簽訂關稅同盟的非歐盟成員國。1990年,歐盟駐塞大使到任。同年,塞政府正式申請加入歐盟。但是,塞普勒斯土族和土耳其堅決反對此行動,他們認為在塞島問題解決之前,塞普勒斯不能加入歐盟,而是塞政府必須在土耳其成為歐盟成員國後才能加入歐盟。「入盟」,在希臘和塞普勒斯希族看來,是解決塞島問題的「催化劑」。他們拒絕將塞島的統一問題的解決作為「入盟」的前提條件。塞島的矛盾也隨著塞政府入盟步驟的加快而激化。希臘是土耳其邁進歐盟大門的重大障礙。因此說,塞島問題是希土兩國矛盾的延伸,這兩個國家的矛盾不能改善,那麼塞島的統一問題也就是遙遙無期了。

時至今日,聯合國的參與,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塞島的和平進程。聯合國根據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意見,提出了解決塞島問題的新建議,強調撇開領土、難民和聯邦憲法等重大問題,把突破重點放在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上,建立信任措施。在聯合國主持斡旋下,今後的塞普勒斯的民族問題能否成功的得到解決,除了要取決於希土兩國以及其他相關國家的真誠合作外,最重要的還是希、土兩族之間能否以誠懇的態度面對矛盾和分歧,在妥協中謀發展,在發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良策。

❷ 1974年土耳其為何封鎖塞普勒斯瓦羅莎市直到現在

塞普勒斯土族(土耳其)和希族(希臘)因為文化傳統與宗教信仰的不同,一直有矛盾。在塞普勒斯獨立後,共同組成聯合政府。但1974年,希臘軍人政權在塞發動政變,隨後土政府以「保護國」身份駐軍塞普勒斯,直到現在。

❸ 有人說土耳其是「流氓國家」,他究竟干過哪些「流氓」的事情

買我們國家的國旗-9說是競拍成功的。

2015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啟動了IS,因為IS經濟的來源是向土耳其私下出售石油。這個夥伴覺得這筆錢受到了傷害,當他越過邊界時,敘利亞擊落了俄羅斯飛機。以北約國家為背景,他直接擊敗並打中了它。你想殺死土地嗎?出乎意料的是,在傲慢的骨頭變熱之前,它們被盟國出賣並趕往俄羅斯道歉。2017年,土耳其外交大臣計劃在荷蘭鹿特丹的土耳其領事館舉行公開演講,以投票表決關於土耳其憲法修正案的全民投票。但是,荷蘭拒絕了土耳其外交部長查武什格魯(Chavushoglu)的入境,並取消了飛機的著陸許可。所以土耳其人很生氣,熱血的青少年走上街頭燒毀了法國國旗。

❹ 誰知道塞普勒斯的希臘族和土耳其族之間內戰,到底什麼原因

1489年,被威尼斯共和國吞並
1571年,由奧斯曼帝國佔領,1573年正式割讓。
1878年,被英國佔領,開始82年的統治。
1925年,淪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1959年2月,英國、希臘、土耳其簽訂《蘇黎世-倫敦協定》,希臘、土耳其、塞普勒斯三國簽訂《聯盟條約》。希、土、英3國保證塞普勒斯的獨立。
1960年8月16日,宣布獨立,成立塞普勒斯共和國。組成兩族聯合政府。
1963年底,兩族因制憲問題發生嚴重流血沖突。
1974年7月,希臘軍人政權在塞普勒斯策動政變,土耳其以此為由出兵。

基督教勢力的建立
南北塞普勒斯之間復雜的政治與民族關系起源於非常久遠以前的時代。歷史上可以找到、關於此島最早的歷史記載,說明塞普勒斯是屬於亞述帝國的版圖之一,島上的民族屬於古代腓尼基人與希臘人族裔,並且在公元前58年時,成為當時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傳說,在塞普勒斯屬於羅馬帝國統治的時代,包括保羅、巴拿巴與馬可在內的幾位耶穌門徒都曾造訪過塞普勒斯島,保羅將基督教帶到該島上,而巴拿巴則建立了第一座塞普勒斯教會。因為此因素,塞普勒斯成為地中海地區最早開始信奉基督教的地區,而今日島上的希臘裔居民也都是信奉基督教,屬於希臘正教的一支。
伊斯蘭教移民進入
而另一方面,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則得到了16世紀以後才來到塞普勒斯島。1570年奧圖曼帝國從當時擁有著塞普勒斯島的威尼斯共和國手中搶下此島的控制權,開始鼓勵土耳其士兵主動攜家帶眷移民到該地,新進入的土裔移民對於島上原本的希臘裔居民來說有很強烈的排擠效應,因而種下數百年後分裂狀況的伏筆。在17世紀奧圖曼帝國最強盛的時代,是移民潮的高峰,在這段期間島上的希臘正教教會是希臘族裔唯一的凝聚力量。
英國殖民時代
1878年時,為了防止帝俄勢力的南侵,奧圖曼帝國以塞普勒斯換取英國在俄土戰爭中對該國的支持,正式將該島的行政權轉移給英國,但是保留該島的宗主權。1925年英國與土耳其簽訂洛桑條約,塞普勒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而島上也有許多土耳其裔居民在此時搬遷回土耳其本土。在英國統治的期間,塞普勒斯島上的希臘居民一直在討論與爭取回歸希臘「祖國」的可能性,甚至組成極端右翼的塞普勒斯鬥士國家組織(Ethniki Organosis Kyprion Agoniston,EOKA,成立於1955年)進行地下抗爭活動。在EOKA組成後的四年間,他們持續地攻擊了許多屬於英國的設施目標,而英國當局也以保護土耳其裔居民的理由武力反擊。

❺ 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的外交

北塞普勒斯於1975年成立北塞普勒斯土耳其聯邦,後於1983年11月15日宣布成立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並於當天得到了土耳其的外交承認。1979年北塞普勒斯成為了伊斯蘭會議組織的觀察員國。

❻ 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的歷史

1959年,在塞島上的族群沖突升高到一個快無法收拾的頂點之後,各方開始在聯合國的斡旋下共商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能。2月11日,希臘與土耳其先在蘇黎世簽訂關於解決塞普勒斯問題之原則性協定,而後在2月19日時蘇黎世協定正式簽署,由英國片面決定塞普勒斯憲法的大綱,稍後才獲得希臘與土耳其雙方的認同,由英國擔任仲裁人的角色,希臘與土耳其作為監察者,三方共同治理塞普勒斯。
蘇黎世協定包含下列重點:
塞普勒斯獨立建國。
無論是土耳其回歸(Taksim)還是希臘回歸(Enosis),這兩種主張在塞普勒斯都是禁止的。
希臘與土耳其軍隊可以3:2的比例屯駐於塞島上,雙方的軍隊需同時對希臘、土耳其與塞普勒斯三方的外相負責。
島上的希臘裔居民與土耳其裔居民分開進行元首選舉,希臘部分選出的元首擔任塞普勒斯的總統,而土耳其部分選出的元首則擔任副總統的職務,共同治理國政。
塞普勒斯內閣需以七名由希臘裔總統指派,與三名由土耳其裔副總統指派的閣員共組。
任何國政上的決議都需獲得內閣絕對多數的意見才能通過,但是總統與副總統兩人都擁有議案的最後否決權。
英國仍然擔任塞普勒斯的擔保人,並且保有島上兩個軍事基地范圍內的領土主權。
在蘇黎世協定的簽署之後,1960年8月16日塞普勒斯共和國正式建立。賽島上希裔族群的政治與經濟領導人,希臘正教大主教馬卡李奧(Archibishop Makarios)贏得第一次的大選,成為塞普勒斯首任的總統。該國在獨立建國後旋即於1961年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第99個會員國。 1974年7月,塞普勒斯中央政府發生一場由希臘軍事獨裁者暗中支持的軍事政變,想要利用這方式促成塞普勒斯回歸希臘。這場政變給了土耳其一個發兵的機會,土國政府以手上握有的擔保條約為由控告希臘方面違反約定,並於7月20日出兵塞普勒斯,在兩波攻勢之下佔領島上38%的領土。在沖突之中有大量原本居住在南賽境內的土耳其人逃往北塞普勒斯,同樣,也有一部分原居住在土耳其控制區域內的希臘人逃往島南,成為某種程度的種族與信仰純化運動,再再加深原本已經非常歧異的意識。
1975年由土耳其控制的北塞普勒斯片面宣布成立北塞普勒斯土耳其聯邦(Turkish Federated State of Northern Cyprus),這名字更進一步在1983年11月15日時更改為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北塞普勒斯迄今為止尚未受到國際的認可,只有土耳其一個國家承認其主權,但卻實際上擁有此島北半的實際統治權,在此狀況下土耳其並不承認塞普勒斯政府對於全島的主權,只稱呼塞國政府「南塞普勒斯的希臘政權」。相對之下,島南的塞普勒斯共和國仍然握有包括聯合國會員資格在內的國際認同,但是由於其國會之內缺乏土裔代表的參與,無法滿足當初國家憲法的規范,因此也尚不能完全代表整個塞普勒斯的立場。 而另一個與北塞普勒斯相關的國際問題,則是歐盟擴大范圍之後,北塞在歐盟之內的定位。名義上,整個塞普勒斯都在2004年5月1日之後,正式加入歐盟,屬於歐盟領土的一部分,但由於北塞普勒斯政府並不受國際社會的認同,因此只有南賽的塞普勒斯共和國才是歐盟會員國,北邊的TRNC不是。但相反的,根據歐盟的條例,北塞普勒斯境內的土耳其裔塞普勒斯人,只要是1974年時南北分裂之前的塞普勒斯國民與其後代,都有資格擁有歐盟護照,是歐盟人民的一份子,享有相關的權益。

❼ 土耳其無人機抵塞普勒斯北部,為何說會加劇與希臘的緊張局勢

這架屬於土耳其的無人機從土耳其境內起飛,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抵達了塞普勒斯的北部,開始進行能源勘探的工作。之所以會加劇和希臘的緊張局勢,原因非常簡單,首先就是無人機要勘探資源,那麼一定會對該地區的地形進行測繪。其次就是很有可能進行了軍事間諜活動,進行了大量的測繪行為。最後就是土耳其經常以保護當地土族居民為由出兵干預塞普勒斯。

最後就是土耳其經常以保護當地土耳其族的居民為理由干涉塞普勒斯地區,這讓希臘方面一直非常不高興,畢竟土耳其把部隊排到了希臘的家門口,而且希臘剛剛經歷了破產危機,本身的國內經濟狀況非常不好,部隊實力也有比較大的問題。所以這個舉措加劇了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的緊張局勢。

❽ 塞普勒斯戰爭是怎麼回事真的打起來了嗎

1963年底到1964年,塞普勒斯的希臘族和土耳其族爆發武裝沖突。戰爭的結果是土耳其族控制北部部分地區,建立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但是塞普勒斯主要部分,仍然在希臘族控制之下。

塞普勒斯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國內希臘族佔多數(77%),土耳其族佔少數(18%)。塞普勒斯獨立以後,希臘和土耳其都想把它並入本國。塞浦路
斯獨立時,規定希臘族擔任總統,土耳其族擔任副總統,但是有否決權。戰爭爆發以後,土耳其族拒絕參加中央政府。但是他們建立的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也沒
有任何國家承認(除土耳其外)。現在四十多年過去了,大致還是這樣的情況

❾ 有誰知道1974年塞普勒斯戰爭土耳其和希臘的傷亡數據嗎

我手頭有本《世紀戰爭》,作者是義大利的盧西阿諾·加里巴爾迪。 由於英國人的介入,似乎交火不是很激烈。但是有5名聯合國維和士兵陣亡。其它傷亡缺乏數據。

❿ 塞普勒斯兩大族群的紛爭始末是怎樣的呢

塞普勒斯共和國,簡稱塞普勒斯,是位於歐洲與亞洲交界處的一個島國,處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人口不到95萬。塞普勒斯在地理位置上屬於亞洲,但在文化、政治上卻是歐洲的一部分。這里風景宜人,有「歐洲的後花園」之稱。

因受歷史沖洗,塞普勒斯長久居住的人口主要由七成多的希臘族和不到一成的土耳其族,這兩個民族矛盾分歧嚴重,背後又有希臘和土耳其的影子,這樣情況更加復雜,致使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了長達三四十年的沖突。雖然到了今天沖突已平息,但塞普勒斯卻處在南北分治分裂的狀態。

那麼,塞普勒斯分治分裂的來龍去脈到底是怎樣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沖突又是怎樣停止的?

兩大族群的形成

由於塞普勒斯地理位置的特殊,致使塞普勒斯在整個中世紀始終處於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對抗的最前沿,所以有人說,塞普勒斯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歐洲中世紀簡史。

如今的塞普勒斯再也沒有像過去兩族的爭斗,取而代之的是政局的穩定,富足的生活,而在聯合國劃定的「綠線」兩側,南、北塞人也在自由的往來。

似乎現如今的寧靜祥和、幸福自由,已經讓那些過去殘酷的爭斗煙消雲散,也許他們意識到現在的境況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政治追求和精神信仰更實在的多。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