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向印度派兵

土耳其為什麼向印度派兵

發布時間: 2022-06-16 18:46:25

① 印度強烈警告土耳其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什麼目的

印度強烈警告土耳其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目的是因為印度不想因為土耳其的原因導致印度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有損失。而且印度因為印巴沖突的時候,土耳其支持的是巴基斯坦,所以這次強烈警告,也是因為印度想借這個機會對土耳其實行警告。

在土耳其宣布侵略敘利亞,進攻當地的庫爾德武裝之後,印度又迅速發表聲明,警告土耳其即刻從敘利亞撤兵,不然將導致嚴重的後果,印度則認為,土耳其單方面僅略敘利亞使得中東局勢更加不穩,不利於印度在這個地方的利益,要求安卡拉方面即刻停止入侵行動,結束破壞打擊極端武裝的努力。

② 一戰時,奧斯曼土耳其有沒有向東(即波斯、印度)發動過進攻

土耳其沒有向東進攻,它沒有那個能力,本來想獲得利益,結果被瓜分了

③ 為什麼歷史上的西方在東進的時候會攻列印度,而不是非

印度之所以歷史上一直被西方民族東進主要是由於印度自身的地理位置決定的。橫亘在印度次大陸上方兩側的分別是伊朗、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雲貴高原。由於傳統上古中國對於翻越青藏、雲貴高原去印度沒什麼興趣,所以印度次大陸的主要威脅都是來自西北方。目前的印巴沖突實際上也是這種地緣政治的延續,統一的印度始終擔心西北方向來的威脅
古代印度以西的那些民族可不像古中國那樣,從伊朗、帕米爾高原上下來的諸多西方民族多是經過喀布爾至伊斯蘭堡走廊佔領旁遮普地區輪番進入印度次大陸,對印度輪番進行蹂躪(先後被入侵10多次)。由於旁遮普地區是五河匯聚的古文明發源地,現在印度的旁遮普邦也被稱為印度糧倉;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則貢獻60%的GDP和80%的糧食。所以西方民族一旦征服旁遮普地區後就可以一路南下佔領印度。而印度歷史上又是一個分裂的多民族地區,大一統不僅只持續過兩百多年,而且大一統的地域也十分有限,而被征服卻是常態。
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先是雅利安人從旁遮普地區地區進入印度次大陸征服了印度,而後的笈多王朝、突厥人、蒙古人、德里蘇丹王國、莫卧兒王朝、土耳其的塔塔爾部落等等,無一不是由此地進入印度。甚至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大帝也曾率軍攻佔了印度。至於征服印度後再翻過青藏高原或者雲貴高原入侵中國,別說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就是現在也不可能實現的。

④ 土耳其進軍敘利亞,印度為何派出大批軍艦現身中東

土耳其進軍敘利亞,印度派出大批軍艦,現身中東的原因是因為土耳其在印巴問題上支持了巴基斯坦,沒有支持印度,所以印度借這個機會以打擊土耳其。並且印度還暫停了之前跟土耳其簽訂的補給艦合同。印度是為了在這個情況下殺雞儆猴警告其他國家知道在印巴問題上不站在印度這一邊會遭到什麼下場。

最後印度又開始積極接觸和土耳其關系敵對的鄰國,比如有塞普勒斯,你以為這樣印度就算了嗎?錯了,就在土耳其宣布入侵敘利亞,要打擊當地的庫爾德武裝之後,印度馬上就發聲,警告土耳其,要求他們立即從敘利亞撤兵,不然後果自負了。

⑤ 不滿土耳其力挺巴鐵,為何印度要撕毀巨額軍艦合同

因為巨額的軍艦合同,之前也是為了拉攏土耳其跟土耳其保持合作關系,所以才會簽訂的軍艦合同。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地區事件對峙的時候,土耳其站在了巴基斯坦那一邊,所以為了對土耳其進行打擊報復,印度單方面撕毀了巨額的金軍艦合同並且還與土耳其敵對勢力進行交流拉攏。

除了威脅土耳其撕毀了之前與土耳其簽訂的軍艦合同之外。印度還針對了土耳其進行了針對性的反擊。拉攏了土耳其的敵對國家。會見了土耳其周邊的國家,並且表達了對土耳其周邊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和土耳其都有著長期爭端,印度此舉顯然是在報復土耳其對巴基斯坦的支持,警告該國不要以為印度對此毫無辦法。

⑥ 希土戰爭的對比分析

這場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是一場全民族的戰爭,摩德洛司停戰協定之後的世界政局將土耳其逼上了絕望的境地,也正是這種絕望促成了土耳其的民族覺醒和日益團結。戰爭初期各式各樣的護權協會與游擊組織都是自發組成的。民族政府成立以後,青年紛紛參軍,老人和婦女幫助軍隊挖戰壕、修工事、運送糧秣、看護傷員,工人和手工業者則全力製造各種武器供應前線。伊斯坦布爾的愛國群眾還想盡辦法從蘇丹政府和佔領軍那裡獲得武器,偷偷運往安納托利亞的國民軍那裡。安卡拉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也正是由於全國人民的支持,民族武裝力量才能在不斷受挫的情形下,仍能繼續發展壯大。
希臘的情形則不同,它沒有土耳其人那種亡國滅種之危,戰爭目的只是為了攫取一部分小亞細亞領土,因此這場戰爭得不到國民自覺而長久的支持,希臘政府只能依靠一支正規軍隊。而作為一個小國,希臘的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向海外用兵只宜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同時,其軍事行動還必須得到西方列強在政治、軍事、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支持。隨著戰爭的拖延,這些必備條件都一一失去了,希臘人逐步由主動變為被動。1922年,政府不得不強制發行國家公債以維持戰時經濟,致使物價飛漲,國民怨聲載道。而當土耳其發起戰略反攻的時候,作為希臘政府最後一點本錢的軍隊也開始反叛,大敵當前,士兵們卻不再服從命令,許多陣地就在混亂中被輕易地放棄了,更有不少地方的守軍在還沒看到土耳其軍影子的情況下,就匆忙撤往海濱,致使從前線潰退下來的軍隊得不到接應,整師整師地被土軍俘獲。這種情形與1921年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戰役中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頑強精神恰成鮮明對照。 土耳其建立了以凱末爾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對獨立戰爭的統一領導
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就不斷進行自身的改良,以適應近代歷史上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這些改良使土耳其的社會基礎較其他半殖民地國家進步,從而也造就了一批商業資產階級,他們中的許多青年在德國式的軍事院校中,接受過現代西方的軍事、文化教育。土耳其這些有著強烈民族民主思想的軍官階層,作為資產階級的中堅,對蘇丹制度以及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有深刻的認識。獨立戰爭初期的許多游擊組織就是由他們發起的,而直接掌握土耳其殘余軍隊的軍、師長們則是安卡拉政權最主要的支持者,土軍的一些高級將領,如伊斯邁特、卡賽姆·卡拉拜基爾、費夫齊·查克瑪克、里費特·拜萊等人在國難當頭之際身先士卒、善於指揮。凱末爾本人更是集政治、軍事才幹於一身的領袖人物,他目光敏銳、行動果敢,在土耳其的民族復興事業上表現出了堅強的毅力和強大的創造力。由於眾望所歸,凱末爾大權獨攬,但他頭腦冷靜,總是盡力避免使用獨裁的方式領導民族運動,對社會法治及政治標准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因此他所領導的政府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遍擁護。 希土戰爭開始的時候,希臘人的行動表面上得到了協約國干涉集團的全力支持,但實質上希臘僅與英國有較密切的聯系。英國是對土瓜分陰謀中獲益最多的國家,然而英國仍不滿足,它又老謀深算地將希臘拉進干涉集團,准備將希臘當作自己的代理人,與法、意爭奪土耳其本土。於是希臘藉助英國這個強有力的後台,堂而皇之地與各大國一道踏上了安納托利亞的土地,英國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給希臘以全力支持。因此有人形容希土戰爭實質上為英土戰爭。不過,希臘對土耳其事務的介入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義大利的不快。在最初的秘密協議中,伊茲密爾及其附近地區原本是分與義大利人的,而希臘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提出的領土要求,甚至還包括了義大利早在1912年就已佔領的多得坎尼群島。不過維尼澤洛斯在和會上極力籠絡義大利人,他先是聽任義大利爭奪其他地區領土,繼而又放棄對多得坎尼群島的要求,並且主動提出國聯應將亞美尼亞國委託給義大利人代管,最後終於使得希、意雙方達成諒解,希臘人在安納托利亞的利益得到了義大利勉勉強強的承認。1920年底,希臘國內發生的不流血政變,使希臘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嚴重影響,在大選中獲勝的希臘國王康斯坦丁,是大戰期間著名的親德分子,也是希臘君主派的領袖,這樣一種身份自然不受協約國的歡迎。有些國家表示,康斯擔丁無權繼任希臘王位。但康斯坦丁並不理睬這些,而且即位以後,毫不珍惜維尼澤洛斯首相建立的國際環境,自恃有英國人的支持,將法、意兩國棄置一邊,悍然擴大戰爭規模,這不僅給希、意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還激起了法國人的怒氣。法國是所有帝國主義國家中對土耳其投資最多的國家,它在奧斯曼債務中所佔的份額高達63%,超過20億金法郎。大戰結束後,法國很關心這筆巨額國債的償還問題。許多法國政治家指出,英國人所擬定的瓜分計劃和對凱末爾黨人採取的軍事措施,將使法國人喪失很大一筆債務收入。一位記者直截了當地指出:「把伊茲密爾交還給希臘人,這就意味著對法國的偷竊。」只是由於侵佔伊茲密爾是希臘參加世界大戰的條件,而且希臘人在希土戰爭的初始階段行動謹慎,對法方利益侵害不大,法國才隱忍下來。然而康斯坦丁上台後,戰事驟趨激烈,薩卡里亞戰前,希臘已在土耳其增兵至20萬人,大有一舉吞並小亞之勢,這就意味著法國人在奧斯曼債務方面的利益將化為泡影,加上法國人在土耳其南部的軍事行動進展不順,而英法又在歐洲萊茵河地區問題上發生齟齬等原因,法國乃有意與安卡拉政府講和。不過,失去兩位戰場「盟友」還不能將希臘怎樣,而薩卡里亞戰役之後,作為後台老闆的英國中止了對希援助,這對希臘外交來說,無疑是最為致命的打擊。
正當希臘在國際間日漸孤立的時候,安卡拉政府卻在以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最先給土耳其人以道義支持的是美國。戰後,雖然美國出於本國利益提出了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但其中關於尊重土耳其境內民族自決權的提議得到了土耳其人的擁護。而美國放棄對亞美尼亞人的支持以及拒絕在《色佛爾條約》上簽字,更在土耳其贏得了贊譽,因此土耳其與美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沙皇俄國曾是土耳其的宿敵,然而十月革命以後,俄國建立的蘇維埃政權遭到了協約國軍隊的圍攻,這就使得同樣處於被進攻地位的土耳其與俄國政府之間有了共同語言。蘇俄政府對安納托利亞.的民族解放運動寄予了極大關注,因為土耳其的武裝斗爭可以減輕協約國軍隊對俄國南部地區的軍事壓力。1917年11月,蘇俄宣布廢除沙皇和臨時政府時期俄國與協約國確認的關於瓜分土耳其的秘密條約,1920年間蘇土雙方互派特使,1921年3月16日雙方又簽訂了《莫斯科條約》,並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莫斯科條約》的簽訂使安卡拉政權第一次得到了大國的承認,這對提高安卡拉政權的國際地位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蘇俄答應對土耳其予以金錢和軍火方面的援助。與此同時,大國民議會政府也與鄰國阿富汗建立了友好關系,這一舉措使安卡拉爭取到了穆斯林世界更廣泛的支持。在許多伊斯蘭教徒的心目中,英、希、法、意的軍隊是異教徒的軍隊,土耳其人捍衛主權的戰爭也就是保衛伊斯蘭教的戰爭。印度、埃及和北非的穆斯林捐款不斷匯往安納托利亞。大戰期間屢屢在土耳其後方發動暴亂的阿拉伯各國領袖們,此時也捐棄前嫌,作出了同情新土耳其事業的保證。薩卡里亞戰役之後,安卡拉又通過蘇俄的介紹,與由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組成的高加索政府簽訂了《卡爾斯條約》。早在1920年5月,大國民議會政府就開始了瓦解干涉聯盟的努力,由於法國人對土耳其民族武裝力量的實力持懷疑態度,致使談判時斷時續,雙方在戰場上也處於一種打打停停的狀態。直至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雙方才迅速簽署了影響極大的《安卡拉條約》。義大利由於伊茲密爾的緣故,在希土戰爭中採取了中立態度,第2次伊諾努戰役之後,義大利人認識到了土耳其人爭取獨立、自由的堅強意志,於是在法國之前就開始了撤軍行動。1922年大反攻之前,安卡拉政府已經完全掌握了外交主動,談判技巧也已變得成熟,並將外交斗爭同軍事斗爭密切地結合起來。這些做法為土耳其在洛桑會議的談判桌上贏得勝利,提供了必要條件。 希土戰爭之所以在短短的3年之間出現令人驚奇的結果,也有許多軍事作戰方面的原因。
3年間,土耳其始終把武裝反抗外敵入侵,爭取民族自由領土完整和國家獨立作為最終的戰略目標。戰爭初期,土耳其人在作戰指揮上出現過一些危險的失誤。例如,土軍在與希臘人的數次交鋒中,一直忽視戰線南路的防禦,那裡的阿菲永城是由南路轉向北路的交通樞紐,失去這座重鎮,北路部隊就有遭到希軍包抄的危險。尤其是第1次伊諾努戰役之前,大國民議會政府為了收編埃澤姆的民族自衛軍,不惜大量抽調前線部隊趕往屈塔希亞,烏沙克方面竟然只留1個營的兵力與敵對壘,實在是冒險之舉。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役之前,南路的防禦雖然有所加強,但由於判斷失誤,土軍主力仍然集中部署在北路前線。令人費解的是,土耳其人在兵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卻又在蓋伊維和曼德列斯這些偏、遠地區部署了不少部隊,這就使阿菲永前線的守軍顯得更為孤立。因此戰役開始不久,希臘人便在此處迅速打開突破口,旬日之間完成北向迂迴,並搶佔了鐵路沿線上的所有戰略要地,西線土軍險些全軍覆沒。隨著戰爭實踐的豐富,土軍在戰役指揮上,逐步成熟起來。在防禦戰中,他們總是盡可能地利用地形上的有利條件,遏制住敵人的兵力優勢,同時發揮自己騎兵較強的長處,對敵實施迅速而有效的突擊,因此往往能在被動的形勢下扭轉危局。土軍很少僵死地執行原有的作戰計劃,軍事行動常常根據戰場上的具體情況而加以調整,如薩卡里亞戰役初戰之時,土軍識破了希臘人的作戰意圖,迅速收縮左翼,並調派部隊加強南側的防禦力量。戰役後期,土的右翼反攻,原是一次試探性的突擊,但土耳其人能夠把握戰機,及時地將這次局部反攻發展成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在大反攻中,土軍更將這種積極、果敢、機動、靈活的作戰風格,發揮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他們先是通過遠距離的迂迴,大范圍的包抄,將希軍整師整師地殲滅,繼而又在毫不停歇的追擊中,以大膽的穿插與分割行動,把潰退中的敵人打得七零八落,使之根本無法組織有效抵抗。這對土軍戰略目標的迅速實現,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希軍在戰役指揮方面也存在嚴重失誤。首先是伊諾努的第1次進攻戰。希軍統帥僅僅因為土耳其方面有機可乘,便匆忙出擊,以致進軍極為盲目。土軍防線最為薄弱的南部根本未曾受到攻擊,而北路希軍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一戰受挫便轉身撤退,白白喪失了一次消滅對手的絕好機會。第2次伊諾努戰役期間,希軍雖然在南路發起的牽制性進攻中獲得了成功,但卻由於配合不利,土軍後方並未受到威脅。而北路希軍則重蹈覆轍,再一次被誘入伊諾努山谷,受到迎頭痛擊。應該說,希軍後兩次的戰役計劃還是正確的,問題主要出在作戰指揮上。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一役確立了南北合擊的戰略方針,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而且戰術配合密切、合理。薩卡里亞的戰役計劃也針對土軍兵力不足的弱點,採取了拉長戰線,實施重點突破的方案。然而,希軍在作戰中保守、僵化、缺乏主動靈活的弱點,使一個較好的作戰方案得不到較好的發揮。希臘人在厄斯基色希爾—屈塔希亞戰役獲勝之後,並沒有抓住戰機追殲敵人,以擴大戰果,而是停頓下來,准備下一步的計劃,致使西線土軍在未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安然退往薩卡里亞河東,這給希臘人的下一次攻勢留下了嚴重的後患。薩卡里亞戰役中,由於土耳其人在防禦中作了戰術上的調整,希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漸失去,但康斯坦丁等人卻堅持原來的作戰方案,其結果,希軍對土軍防線上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造成決定性的突破,而土耳其人則在僵持之間漸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不過,薩卡里亞哉役之後,希軍防守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防線的決定,比以往任何一次戰略失誤都嚴重得多。因為希軍雖然還有一定戰鬥力,但薩卡里亞的失利已使希軍喪失了最後一個勝利的機會。希臘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及早撤退,即使不能全部撤出小亞細亞半島,至少也該撤至伊茲密爾或布爾薩。然而,由於當權者在個人利益上的患得患失,希臘的撤軍行動被拖延下來,從而導致了1922年8、9月間的慘重失敗。

⑦ 現在土耳其入侵利比亞

2011年西方國家支持利比亞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之後,利比亞國內的派系矛盾逐漸失控,在推翻卡扎菲的過程中崛起的大量民兵組織目無法紀、肆意妄為,動輒以武力干預政治,利比亞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並沒有得到任何緩解,反而更加惡化,最終在2014年爆發了第二次內戰。這次內戰直接的原因是議會問題,2014年利比亞的議會選舉產生了新的國家立法機關「國民代表大會」以取代舊的「利比亞國民議會」,但利比亞國內部分政治派別和武裝組織對選舉結果不滿、以武力支持舊議會繼續連任。其後爆發的武裝沖突導致「國民代表大會」遷出首都的黎波里、轉移到東部城市圖卜魯格,舊議會的支持者占據了的黎波里。利比亞軍事強人、曾是卡扎菲舊部、後又參加反卡扎菲「革命」的哈夫塔爾將軍也在此時打著捍衛新議會、對抗宗教保守派的旗號起兵,成立了「利比亞國民軍」,與「國民代表大會」結成同盟。從此,利比亞實際上分裂為東西兩部。2016年,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斡旋下,利比亞沖突各方達成政治協議,舊的「國民議會」解散,成立了新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聯合國的初衷是想以一個統一的兼顧各方利益的新政府來結束兩個政府、兩個議會對立的局面,但很快利比亞國內各派又就權利分配問題產生了新的爭端,「國民代表大會」和「國民軍」拒不承認「民族團結政府」的合法性。結果「民族團結政府」及其支持者占據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內的利比亞西部地區,「國民代表大會」和「國民軍」占據利比亞東部地區,利比亞東西兩個政府對立的局面依然沒有任何實質改變。

2.利比亞西部「民族團結政府」的支持者以宗教保守派為主,他們要求加強伊斯蘭教在利比亞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政府則以世俗勢力為主,主張政教分離、降低伊斯蘭教對利比亞政治的影響,而現在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在宗教問題上也「向右轉」,越來越靠攏伊斯蘭教保守派,與利比亞西部政府存在共同語言;

3.近年來,土耳其出於干涉敘利亞戰爭的需要收編了大量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但由於俄羅斯的介入,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干涉受到很大掣肘,為了減輕財政包袱,也為了避免這些反對派武裝長期滯留在土耳其控制區帶來不穩定因素,土耳其將「過剩」的反對派人員投入到利比亞戰場,既可以支持「民族團結政府」,又可以充分榨取這些過剩人員的價值,讓他們充當「炮灰」,避免直接出兵可能遭受的不必要的損失。

⑧ 土耳其跟那些國家的關系不好,分別是為什麼

與亞美尼亞的關系

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兩國擁有330公里的共同邊界。由於對所謂的「亞美尼亞大屠殺」有不同看法,土亞兩國一直沒有建立正常外交關系。

亞美尼亞和土耳其伊斯蘭盟友亞塞拜然的領土爭端也加深了土亞之間的罅隙,土耳其一直站在亞塞拜然一邊。由於亞塞拜然
和亞美尼亞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主權歸屬僵持不下,土耳其從1993年開始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陸地邊界,以示對亞塞拜然的支持,對1991年才正式宣
布獨立的亞美尼亞實施貿易禁運。兩國貿易主要通過喬治亞進行,年貿易額達1億美元。

土亞在改善關繫上面臨逐漸上升的現實需求和國際壓力。土亞數次釋放關系解凍的信號。2008年7月,土耳其時任外長巴巴詹表達了土政府與亞美尼亞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意願。同年9月,土耳其總統居爾前往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觀看兩國足球隊2010年南非世界盃預選賽的比賽,成為第一個訪亞的土耳其國家元首。

「亞美尼亞大屠殺」是指1915年至1917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的事件。土耳其歷屆政府均否認這是大屠殺事件。

與塞普勒斯的關系

自從1960年,塞普勒斯擺脫英國統治而獨立以來,塞普勒斯希臘族和土耳其族一直處在內戰之中。希臘族人多於土耳其,比例為4:1或5 :1。

1974年8月16日,土耳其軍隊入侵塞普勒斯島,塞普勒斯島北端被3萬土耳其部隊控,並成立了所謂的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認她的合法性)。

⑨ 印巴沖突中,土耳其為何力挺巴基斯坦

土耳其也不是傻的,冒著這樣得罪美國的風險也要支持巴基斯坦,自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土耳其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在面對自己國家利益的時候,肯定還是選擇站在有好處的一方,按理說土耳其是美國的盟友,在印巴這場沖突裡面,土耳其應該向著印度,畢竟土耳其明面上是和美國站在同一現象的,但那你就錯了,土耳其雖然明面上是美國的盟友,但並不是和美國一個鼻孔出氣,就像之前在敘利亞的內戰中,土耳其一直打擊的都是庫爾德武裝,而庫爾德武裝背後的大佬就是美國,所以土耳其也並不是完全和美國站在一個線條上,在有自己利益的時候,土耳其肯定選擇利益更大的那一方。而美國也不能幹涉土耳其的選擇,只能把牙打碎了往肚子裡面吞。


其次,土耳其的這個舉動和兩個國家制度的傳承性和相關性有關,土耳其是世界上第1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而巴基斯坦獨立之後一直都是向土耳其學習,所以兩個國家在許多方面上很相似,所以兩個國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自然要幫一把。

⑩ 土耳其和印度軍事實力對比怎麼樣

兩國並不交界啊,但是如果把土耳其和巴基斯坦換個地理位置,真的打起來的話,可以說印度打不過土耳其。大體上可以認為土耳其是一個強大得多的巴基斯坦。
單純軍事力量來說印度對土耳其的主要優勢在於海軍,導彈部隊半斤八兩吧,實戰能力印度可能還要弱一些,空軍就有明顯的差距了,陸軍基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了。
再要刨掉國際援助,打起持久戰來,印度的軍工能力直接就趴下了。
1、印度海軍好歹是有盾、有航母、有核潛艇的遠洋海軍,雖然數量和質量都沒法跟真正的海上強國比,而且遠洋補給艦的數量也有點太少。但是跟土耳其海軍相比還是超出一個大檔次的。
2、印度的戰略導彈看上去很唬人,但實際上也只能拿來唬人。實際上他們的烈火導彈至今只裝備了實驗部隊,試射至今都沒有離開過惠勒島那個小地方。簡單的說他們的導彈部隊事實上沒有實戰能力。如果哪天真的開戰了,巴基斯坦是完全有能力一發核彈直接把印度的中程導彈完全封死在地面上的。土耳其的戰略導彈部隊實力基本上是忽略不計的,但是土耳其的空軍部隊不是白給的,封死惠勒島也能做到,只是要更費工夫而已。況且土耳其的戰術彈道導彈都能到國際市場上搶生意了,那也不是印度的大地導彈能夠相提並論的。印度對巴基斯坦最大的弱點就是首都里邊境太近,只有三百多公里,戰術導彈就能打出戰略效果。僅僅要求基本有效威懾,土耳其用常規短程導彈也能做到。當然如果全面戰爭,有沒有核武器還是大不一樣的。印度大不了用大地導彈把印度河流域炸一遍。
在這里可以認為印度的烈火導彈不是有效的戰鬥力,但核武器是有效的戰鬥力。
土耳其在這方面是欠缺的,所以只能打局部戰爭,打全面戰爭就要吃硬虧。印度和土耳其開戰必然就是短程導彈對射,不用上核武器印度吃虧,用上核武器土耳其吃虧。
巴基斯坦鎮宅用中程導彈鎮宅的目的是有效覆蓋印度全境,這個追求就不是最低威懾了,而是在全面戰爭中的對等威懾。
3、印度空軍的戰鬥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它目前實際能用的第三代戰斗機大約只有不到400架的樣子,但是其中的幻影2000和米格29的狀態已經非常差了,陣風和LCA目前都只有象徵性的裝備。主力的米格29K和蘇30加起來也就是250架左右(其中蘇30到今年初才開始裝備第12個中隊,也就是200架左右)。相比之下土耳其的240架F16就是比較扎實的戰鬥力了,光是電子設備和機載武器就比俄式戰機強出不少了。加上土耳其空軍的訓練水平也比較高,所以兩國一旦開戰的話印度基本上肯定是要吃虧的。
但是對印度空軍來說最大的短板還在於地面防空能力的孱弱。也就是他們的防空雷達和防空導彈太弱了,在實戰中他們的空軍基地極易被一波流帶走。印度的S400是今年初才簽的協議,什麼時候到貨還沒影呢。目前主力裝備的薩姆3和薩姆6連霍克都比不上的。
4、土耳其陸軍在冷戰時期的配置是要正面對抗蘇聯陸軍的,對付降級版的印度陸軍來說自然是手拿把攥。
作為陸戰核心的坦克,讓我們關注一個重要的指標:穿甲彈。雖然俄羅斯這兩年開始推銷鉛-2,但是這種炮彈多半是不能直接用在T90和T72上的,需要換炮和裝彈機。所以印度能買到的最好的炮彈還是芒果(去年開始印度據說能造了),450mm左右的穿深。而現在國際市場上能夠買到的105mm線膛炮的最大穿深普遍都在550~600mm之間了。所以大體上可以認為土耳其的M60甚至M48雖然老舊,但是在面對印度T72和T90坦克時基本也吃不了什麼虧。如果上豹2的話就是要吊打的了。
土耳其的其它裝備,比如單兵的輕武器,反坦克導彈,各種裝甲車輛,火炮,直升機等等,幾乎全面的對印度優勢。
5、我們知道土耳其的軍工產業就是從歐洲進口東西然後攢起來,但是能夠攢東西起來,那就是比攢不出東西的印度要強吧。再說印度連步槍子彈都要進口的,如果斷了外援還用得著打仗嗎?
最後要說到的就是軍隊的素質問題了。應該說土耳其的軍隊軍官素質、訓練水平、後勤保障水平都是比印度高得多的。但是目前看土耳其軍隊的戰爭意志很成問題,在敘利亞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所以真的要打起來,碰到逆風局,士氣搞不好要崩。印度這邊就不太好說了,雖然印度整個國家凝聚力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有些東西不要跟中國比……),但是一支拿動物飼料冒充軍糧(這是真事)的軍隊,士氣又能好得到哪裡去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